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雲南鎮雄明代石室墓與“改土歸流”的關係

  【中文摘要】鎮雄以“古芒部”爲中心遍及近10個鄉鎮分佈的石室墓,年代可追溯到明朝時期,其分佈廣泛、形制多樣,對研究明朝中央政府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實施的“改土歸流”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雲南鎮雄石室墓明代改土歸流

  Abstract: The time of the stone tombs distributing in Zhengxiong with Gu mang bu(古芒部) as a center all over 10 villages and town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Ming Dynasty Its wide spread distribution and diverse shape and structure have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stud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Ming Dynasty putting 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into force in the border land of minority area.

  Key words:YunnanZhenxiongStone tombMing Dynasty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鎮雄縣地處雲南東北部,雲貴高原烏蒙山北緣。東南分别與貴州省畢節縣、赫章縣相連,西接彝良縣,北至威信縣,東北毗鄰四川省叙永縣。據《鎮雄縣誌》載:“鎮雄之名始於明嘉靖五年(1526)。因地處勢厄極邊重鎮,境内多雄關要塞,援引古名“屈流大雄甸”之“大雄”,遵地形特徵,循歷史淵源,朝議所命。明嘉靖四年(1525)隴氏弟兄争襲知府職,隴政誘殺土知府隴壽,發動叛亂,“釁起蕭墻,騒動兩省”,官兵討平,“以鎮撫之”。故次年兵部奏請朝議改名“鎮雄”。或析嘉靖之亂,釋爲“鎮守大雄”。或“因土司隴氏正支絶嗣,芒部土號應廢,引“大雄”而“改定新名”。

  鎮雄地形從西南向東北傾斜。山巒起伏、坡陡谷深、溝壑縱橫,石灰岩分布較廣,岩溶地貌突出,多窪地、溶洞、伏流。

  地面一部份乾燥缺水。海拔最高處是以古鎮境内的嘎麽山2416米,最低處是羅坎鎮桐枰村的大灘630米。相差1786米,平均約1600米。中部和東南約1000平方公里略爲開闊,多山間平地(壩子);是糧食主要産區。西北部崇山峻嶺、懸崖峭壁、溝深谷峽、水土流失、地多貧瘠。東北部爲一般山區。山布全縣,嶺阜蜿蜒,河溪交岔、流水湍急,主要有赤水河,發源於赤水源鎮,縣内流域面積143274平方公里,河長895公里,入川於合江縣匯入長江。白水江,發源於赫章縣的毛姑,縣内流域面積1573平方公里,過彝良匯關河後稱横江入金沙江。翟底河發源於鎮雄、赫章邊境,縣内流域面積6924平方公里。過境85公里,入黔境稱六冲河,注入烏江。

  全縣大部分屬暖温帶季風氣候,少數河谷地區屬亞熱帶氣候。由於山高、谷峽、昆明静止山常年在此擺動,形成日照少,氣温低,無霜期短,春旱秋澇,一山分四季、隔裏不同天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温113℃,最高氣温334℃,最低氣温119℃最冷一月12℃,最熱七月平均205℃;年積温42935℃。五月至七月上旬爲雨季,年降雨量9232毫米;十月中旬至翌年四月,屬冰凍霜降期。年平均日照13433小時,占可照時數31%。陰雨日數2322天,是全國多陰雨的典型地區之一。

  一、 石室墓分佈情况及其分佈規律

  明代石室墓在滇東北地區或與雲南接壤的四川、貴州縣市都有分佈,相比較鎮雄縣是明代石室墓相對集中的縣(區)之一。在鎮雄縣大灣鎮、羅坎鎮、中屯鄉、塘房鎮、等均有石室墓或石室墓的遺迹存在(圖一~六)。從石室墓的分佈規律反映,與古代交通綫路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鎮雄石室墓的分佈有一個可以尋找的規律,就是沿古代的由宜賓、鹽津延伸進雲南的“五尺道”〔1〕和漢代的“南夷道”〔2〕的交通要道沿綫分佈,就像鎮雄的漢代墓葬一樣也是沿“南夷道”一綫分佈。鎮雄芒部鎮又稱“古芒部”,蜀漢建興中,諸葛亮南征時,濟火迎武侯兵於今彝良縣大草壩,獻糧通道有功,因此,賜封爲“羅甸王”〔3〕。由此説明,以今鎮雄爲中心的彝良,威信幾縣,在漢及蜀漢時期,已有彝族先民居住。按《隴氏土司家譜》載:始祖爲穆(慕)濟濟。其後裔阿統的兒子芒部爲鎮雄祖。到了元明時期,古芒部不但已由人名演化爲地名,稱作芒部軍民府、芒部府,在明代實施“改土歸流”時,稱芒部府〔4〕。

  鎮雄石室墓的分佈,以芒部鎮爲例,在芒部鎮芒部海子東西兩地的餘家灣、張家灣、廟河、宋家寨一帶分布較爲密集,達到57座之多,這些石室墓處於老百姓的包産地内,百分之八十以上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鎮雄縣明代石室墓的分佈,以鎮雄縣城的東面、西片地區集中分佈,與芒部鎮相鄰、與彝良縣接壤的鎮雄縣北部的羅坎鳳翥村,是鎮雄縣海拔最低的村寨,現存石室墓數10座。據當地老年人回憶,在他們年幼時,鳳翥村地處白水江上游沿岸,石室墓呈階梯狀一層一層沿江岸向鳳翥山坡上分佈,數量有數百座。

  中屯鄉、塘房鎮、大灣鎮則位於鎮雄縣城的東部,是鎮雄縣東片的幾個主要鄉鎮,這幾個鄉鎮石室墓的分佈村寨,在鎮雄歷史上曾是交通相對方便,并且曾經是明朝屯兵田的地方。

  〗圖一芒部鎮餘家灣石室墓

  圖二芒部鎮龍洞坡石室墓

  〗圖三芒部鎮廟河石室墓

  圖四大灣鎮仕裏村石室墓

  圖五羅坎鎮鳳翥村石室墓

  圖六塘房鎮小擢魁村石室墓

  二、墓葬形制

  石室墓墓門用規則或不規則的石塊砌成,墓室則由石板或石塊砌壘延伸至土埂,形成完整的石室。一般單墓室較少,多係雙墓室,墓室搆造。據所掌握的材料,可分爲四種類型:

  第一類。進入墓内,上下左右用四整塊石板搆成長方形墓室,墓室深250厘米,寬80~90厘米,高112厘米不等。靠死者棺材頭部以一整塊石板搆成椁頭,並在上面鑿有35至45厘米見方的石龕,用於供奉祭器。

  第二類。四周均以10~15厘米厚的石板,一塊叠一塊地砌成長250厘米,寬80厘米,高90至120厘米的長方形墓室,死者頭部方向的石塊上鑿有靈台,墓頂用九塊大石板平蓋。

  第三類。墓的外部用兩根方形石柱鑲上一塊石板做墓門,此爲第一道墓門,進入第一道墓門,可見與外部相似的石柱和石板墓門,形成甬道,甬道雖顯窄小,但布局嚴謹,通過甬道進入第二道墓門,才見墓室,墓室的深度有280厘米至300厘米,死者頭部方向用四小塊石板砌成靈台,用來供奉祭器,墓頂和兩側用石板搆成長方形兩層臺狀,整座石室墓所用的石板數量在三十塊以上。

  第四類。墓門的横樑上雕刻有精緻的二龍搶室圖案,墓門、甬道和靈台的搆造與前三種相似。不同之處是棺材下在死者頭部,鑿有30厘米的錢眼。而且甬道爲横圓形拱頂,墓室呈直圓形拱頂,靠死者頭部又變成横圓形拱頂,三個拱頂循序漸進,層次分明,搆成“工”字形。這一類石室墓中的雙室墓,甬道男女墓相通,拱頂均爲圓形,搆成“Ⅱ”形。

  以上四種墓葬葬具均爲石材。石材又以經過粗加工的石板爲搆築墓室的主要材料,最大最長的石板長達300厘米,寬120~150厘米,重達3至4千公斤的整塊石板,小的也有100至200公斤不等。石質有黄、灰沙石,白色、青色、紅色三種石灰石。鎮雄地處“喀斯特”地貌地區,盛産石頭,石室墓所用石料均屬就地取材。

  除以上四種形制的石室墓外,值得一提的在石室墓分佈區,還有少量的磚石墓,用長33厘米,寬18厘米,厚85厘米的青磚或灰紅色的磚建成,墓頂部爲圓拱頂,葬具和棺材的停放均與石室墓内的布局一致,可能屬於與石室墓相同的民族所建,只是用材爲火磚。

  以上以石室墓爲主的墓葬,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不同形狀的靈台,有長方形、方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形狀,而且靈台上都供有一對上釉帶蓋的灰黄泥陶罐,部分陶罐則不帶蓋。帶蓋陶罐形如“將軍罐”,罐的高度爲18厘米、腹寬11厘米,口徑8厘米,底部直徑8厘米;死者頭部10~20厘米處則放有白瓷碗或粗瓷碗一只,當地群衆稱之爲死人的“衣食碗”。碗的質地爲青花土瓷,口徑115厘米、底徑5厘米、高52厘米,碗内底面爲一釉下鳳鳥圖案。

  三、 石室墓的成因及其歷史背景分析

  石室墓在鎮雄的一般老百姓嘴裏,叫做“蠻子墳”、“生基墳”、或“古老墳”。無論管它叫什麽墳,有一點可以認定,就是在清明節期間,石室墓無人祭掃。而將它稱作“蠻子墳”這顯然不確切,筆者在墓葬形制的第四類裏,闡述到:墓門的横樑上雕刻有精緻的二龍搶室圖案。今天的彝族在農村仍被没有文化的漢族百姓稱作蠻子,這不足爲怪。當地彝族先民在明朝中期以前並未實行火葬,人死後通常施行土葬,但墓葬裏絶不會出現龍的圖案,龍是漢人的圖騰,而不是彝族的圖騰。

  以“古芒部”爲中心的鎮雄石室墓,爲何在鎮雄境内數量多、分佈廣,且以“古芒部”爲中心向四周擴散分佈?這一定有它形成的歷史原因和歷史背景。

  改土歸流,是明、清兩代在少數民族地區廢除土司世襲制度,改行由中央皇朝派遣流官的一種政治措施。改土歸流以後,在原土司的管轄區域實行和漢族地區相同的政治制度,如清丈田地、征收賦税、編查户口、組織鄉勇,加快邊遠地區和内地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對統一、鞏固中央集權起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鎮雄的改土歸流歷經兩次。第一次是明朝嘉靖五年,即公元1525年,這次改土歸流終告失敗。第二次是清朝雍正五年,即公元1727年,其間相隔第一次改土歸流202年,這次改土歸流終於成功。

  在赤水源鎮的將軍坡下(上世紀八十年代赤水源鎮屬今芒部鎮管轄),有明朝督統明德郎郭朝陽墓,其墓 碑質地爲紅砂石,碑高145厘米、寬60厘米、厚7厘米。碑的右上角已破損,碑文字體爲楷書,共8行162字,頂部右上角書有“御葬”二字。碑文内容爲:維(一行)自始初太原郡,由江南發脈。奉(二行)大明萬曆旨、戌午、已未出征川填(應爲滇)。(三行)率劉庭十字軍,臣忠報國也。(四行)首享真穴,身穴郭家墳。欽次(應爲賜)世世公候,後嗣萬孫百世其昌。(五行)皇明欶封督明德郎,郭公字朝陽號崑山老大人德政碑之墓前。碑文從郭朝陽的兒子郭子儀、郭復義、郭義儀及其妻室刻名八代。並叙述重修建爲九世孫郭文明至十一代妻室等。重建時間爲大清光緒二十三年孟夏望日立。碑文内容説明,此處是郭朝陽的“首穴”墓,而“身穴”墓在威信的郭家墳。鎮雄城西地勢險要的將軍坡因此而得名,威信的郭家墳也因此而得名。郭朝陽墓爲何分“首穴”和“身穴”?爲何死後身首异處?郭朝陽墓爲光緒二十三年重修並立碑,重修之前的郭朝陽墓是什麽樣的形制,這已無從考證。據相關史料記載:鎮雄土司於萬曆年間安堯臣任土知府時,同永寧土司奢崇明曾産生過矛盾。當永寧土知府奢效忠去世,部分族人支持奢崇明承襲土知府時,安堯臣則支持其兄安疆臣的妻弟阿利承襲,加之奢世續亦支持此事,於是發生了鎮雄與永寧兩土司間治兵相攻。也正是在這時,四川巡撫喬星壁等人,才覺察到鎮雄土知府隴澄是水西土舍安堯臣,深恐安以阿利作爲代理人霸佔永寧後,使水西、鎮雄和永寧三個土司在滇川黔邊區形成一個政治實體,成爲獨立王國,爲明政權之患,便派都司張神武率兵支持奢崇明,勒令安堯臣交出永寧土知府印的同時,對鎮雄作出“驅安立隴”的决定。最後,川撫在鎮雄土司邊疆陳兵十萬,及貴州巡撫郭子章的督促下才被迫離開鎮雄。

  我們知道,在元、明、清以來的幾百年中,芒部、烏蒙、烏撒、永寧諸土司,是在以水西土司軍事力量爲核心的基礎上,進行相互聯繫和相互依靠的。明政府爲什麽在某種政治形勢下,對這些土司采取“退讓”的策略,是深恐牽一發而動全局。然而,這些土司政權的存在,畢竟是中央政權的一種惰力,因此,爲了消弱和取消這些土司政權,自明代中葉以來就不斷地在這一地區采取了很多措施,從而使整個政治局勢逐步朝有利於中央政權的變化。首先,明政府於弘治八年(1495)對地跨滇川兩省、長期統治今綏江、永善、雷波、馬邊、沐川和屏山等縣的馬湖土司進行“改土歸流”。但由於馬湖土司自隋唐以來的相當長的歷史階段中,與今大渡河一帶的虚恨等彝族部落是同一族係,與芒部等土司的族係有顯著的區别。這樣,對馬湖土司的“改土歸流”並未引起芒部、烏蒙等土司的多大震動,但此事件表明瞭明政府的一種態勢,就是對滇川黔邊區一帶土司的“改土歸流”勢在必行。到了嘉靖中,明政府借芒部土司隴壽與隴政争襲之機,對芒部進行“改土歸流”。後來,雖在鎮雄與水西、烏蒙等土司聯合反抗的形勢下,又將流官改爲土官,但這並不意味着明政府改變了對這一帶土司“改土歸流”的方針,而僅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在天啓至崇貞年間,明政府又擬將奢崇明、安幫彦聯合反明的軍事行動平息後,對包括芒部、烏蒙、東川等十四個土司在内,全部進行“改土歸流”。後來,由於這一方針遭到西南諸土司更加强烈的反抗而采取聯合軍事行動。因此,崇貞帝在有事於東北的嚴峻形勢下,采納了朱燮元的建議而改變了策略,維持土司政權。但芒部、烏蒙、東川、水西、永寧等土司的軍事實力,已遭到很大的削弱。

  綜上所述,石室墓所分佈的地區,正是明朝實施“改土歸流”的土司屬地,在這一漫長的明政府實施戰略方針中,中央政府和土司各部均付出了血的代價。石室墓的主人正是那些爲國戍邊“屯墾”的將士及其家眷。

  成忠義(雲南省鎮雄縣文化館,文博館員。)

  注釋:

  〔1〕《史記·西南夷列傳》記: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

  〔2〕《華陽國志·蜀志》記:武帝欲開南中……。後蒙爲都尉治南夷道。

  〔3〕《鎮雄大事記·六·蜀漢》記:建興四年(226),後主封濟火爲羅甸王,世長其土,以次子莫哺管大雄(今鎮雄)。

  〔4〕《鎮雄大事記·十四·元朝》記:至元十年(1273),置芒部軍民總管府,隸雲南諸路行中書省。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