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上台以來,以新的“僑務”戰略視角,配合其大陸政策與“活路外交”政策,扭轉李登輝、陳水扁“台獨僑務”為兩岸“和平僑務”,重新凝聚全僑界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與支持,並結合僑界資源擴展台國際活動空間,進而謀求我與國際社會“正視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為此,其“僑務”政策提出了新的主張,策略也作了新的調整。在兩岸和平發展的新歷史階段,馬當局的僑務政策對我提出了新的問題與挑戰,值得重視與研究。
一、馬英九當局僑務政策的主要內容及做法
馬英九上台後,推行兩岸和解與“活路外交”政策,扭轉“台獨僑務”,提出了“僑務”上的一些新的主張,採取了一些新的做法。
(一)提出兩岸“僑務休兵”,阻止大陸挖親台僑社的“牆腳”
2009年6月馬英九首次提出“僑務休兵”主張,稱,“在外交休兵後,接下來將進一步推動兩岸‘僑務休兵’,希望兩岸僑民也能停止無謂的對立與鬥爭”。“僑務休兵”的主要內容,“僑委會”副委員長任弘明白解釋稱,“僑務休兵”從積極面說是“一起合作”,從消極面說就是“不互挖僑社”。首先,兩岸僑社一起合作,在國際社會樹立兩岸僑胞和諧相處,彼此照顧、合作的新形象。馬稱,“希望兩岸僑胞都和諧相處”,“不反對與台灣往來密切的華僑與大陸打交道”;“希望台僑和來自大陸的僑民能彼此合作”,“我們大使館在一定範圍內也給他們照顧,在其它沒有邦交國家,對岸也會照顧我們僑民”,“若能秉持這種原則互動,就不會讓當地人看笑話”。其次,大陸不再逼親台僑社“易幟”,以僑社利益為首要考慮化解彼此隔閡。馬稱,希望“以僑社的團結、僑社的利益為最首要的考慮”,“以僑社發展繁榮為重,為中華民族和平相處找出解決之道”。“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稱,“如果要做到‘僑務休兵’,兩岸就不要互扯後腿,換掉中華民國國旗”。
(二)提出“對等尊嚴”原則,限制親台僑界與我政治交往
為防止兩岸僑社大交流中親台僑社在我影響下繼續轉變觀念、進而親我的勢頭,“僑委會”雖然摒棄以往“漢賊不兩立”的原則,代之以“合作”思維,但對政治敏感度高的活動則強調“要顧及‘對等尊嚴’”。首先,必須認同支持“中華民國”,要堅持“中華民國主體性”。吳英毅強調,“新任僑務委員必須認同支持中華民國”,“海外僑民必須堅持中華民國的主體性”,“僑界尤其是僑務委員或僑務榮譽職人士,在海外交朋友、參加活動必須基於‘對等、尊嚴’,‘要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心中都要有一把尺”。其次,以“循序漸進”為藉口,將兩岸僑界互動限定在民間、文化等非政治層面。吳英毅稱,兩岸開啟僑界交流,要“先從舉辦藝文、聯誼等較不具敏感爭議的活動做起”。2009年7月,馬當局修訂了“僑務委員會僑務委員暨僑務榮譽職人員與中國大陸互動之基本原則”,規定,“友台僑社不要主動與對岸發展成政治關係”,“不宜參加高度政治性活動”,“更希望僑社到中國參觀訪問時是以私人而非僑社的名義前往”。第三,舉辦活動要突出台的主導性。吳英毅稱,“兩岸海外僑胞若要合辦活動,台灣方面一定要先確保擁有主導權”。
(三)提出“大僑社”、“大僑鄉”概念,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僑委會”以“廣交朋友”、“溝通服務”為工作主要方向,重點在於把流失的力量找回來,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吳英毅稱,上任後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廣交朋友”,“不僅要交新朋友,也要把失去的老朋友重新找回來”;另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加強聯繫溝通服務,達成海外的藍綠和解,共生共榮,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此,“僑委會”提出“大僑社”主張。其一,要求親台僑社內部要和諧相處。馬當局稱,其僑務工作沒有藍綠、黨派、族群之分,並呼籲“老”、“新”、“台”僑社“展現和平精神”,“促進不同立場僑團之間的良性互動,積極謀取僑社的安定、和諧及團結”。其二,兩岸僑社要和平共存。馬當局提出“全僑一家親”,要將兩岸僑團間的“分歧對立”提升為“多元良性競爭”,將“多元差異”轉化為“合作價值”,“互相尊重,積極互動與溝通”,以“華人團結”的“大僑社”“和緩兩岸情勢、帶動區域安定”。
在“大僑社”的基礎上,馬當局進一步定位僑胞與“中華民國”的關係,提出建構台灣為“大僑鄉”的“僑務新願景”。馬當局以“大僑鄉”來定位“中華民國台灣”,就是要拉近台灣與海外僑胞的情感距離,加深與僑胞的親近感,從而引導僑胞對“中華民國”的歸屬感,爭取僑胞對台灣政治、經濟、“外交”等全方位的支持。
(四)擴大海外文宣效益,加強對僑胞的政治引導
其主要做法,其一,“僑委會”繼續輔助“台灣宏觀電視”、“台灣宏觀網路電視”、《宏觀週報》、《宏觀電子報》、《宏觀數位多媒體報》、《宏觀廣播》等海外華文媒體的發展,強化其市場競爭力,建構島內外交流平台。2010年1月還設立《宏觀週報即時新聞網》,提升海外文宣實效。其二,“僑委會”確立“和平”、“雙贏”海外文宣訴求,深入介紹當局政策與政績,通過上述“宏觀家族”6大渠道,擴大對“中華民國台灣”之報導,強化文宣效益。其三,邀請海外華文媒體人士赴台參訪,增進對台政經發展現況的了解。
(五)全方位強化僑務服務功能增強海外僑民的向心力
其主要做法是:
1.密切與海外僑社的聯繫。
具體做法包括:經常辦理各地區僑社工作研討會,並通過每年一次“全球僑務會議”對相關僑務施政進行討論與交流,凝聚島內外共識。辦理僑團赴台參訪等島內外交流活動,增進溝通互動及對台當局政策的了解和支持。如2012年4月,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總會一行35人返台參訪,並與“僑委會”舉行“僑務台北論壇”,為僑務政策的落實與推動提供意見。通過“僑委會”駐外人員與僑團建立聯繫網路,協助各僑團舉辦區域性年會或節慶活動,增進僑社向心。如2011年“建國百年”是“僑委會”在海外配合馬當局組織的最為重大的一次活動,在“僑委會”輔助支持下,各地僑社紛紛成立籌備委員會,規劃各項活動,其中全球僑胞400餘人參加了3月28日至30日舉行的全球“聖火傳遞”活動。“僑委會”在全球各地設置17處海外據點“華僑文教服務中心”,提供僑胞藝文、資訊、教育、聯誼等活動場所,發揮聯繫僑胞情感,凝聚力量的功能。“僑委會”高層還勤跑僑社,宣傳政令,凝聚僑心。吳英毅稱,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已與3位“僑委會”副委員長“出國60次,訪問54個國家地區,與約1800個僑團、近百萬僑胞直接接觸,一年之中有200多天在全球各地推動僑務工作”。
2.加強對海外僑商台商的輔導與服務並推出多項密切海外僑民與台關係的新政策。
“僑委會”加強僑台商組織功能,包括輔導並健全海外僑商組織,培訓僑商社團幹部,強化海外僑商團體聯繫服務,並積極協助台商融入主流社會,鼓勵海外僑商回饋島內,以強化與台灣之連結。回饋島內政策包括,其一,鼓勵僑胞回應“愛台十二項建設”之“綠色造林”計劃,僑胞響應,捐錢、出力。其二,推動“僑鄉計劃”,鼓勵僑民返台購房、“退休養生”。其三,對返台僑民進行旅遊或健康檢查補助,以籠絡僑心。
3.積極爭取、培養年輕僑民。
面對僑社後繼無人的情況,為培養未來僑社骨幹力量,在馬當局實施多項政策措施的基礎上,2012年,“僑委會”進一步提出“迎僑青、聚僑心、壯僑社” 的施政方向,爭取年輕僑民對“中華民國”的向心及投入僑務工作。
(1)“僑委會”從增強年輕僑民對台認識入手,以“精英參與”、“文化交流”、“志工服務”等多種形式吸引海外華裔青年參與回台研習、觀摩等活動,進而增加其對“中華民國台灣”的認識。
(2)改進僑生政策。在鼓勵僑生回台留學方面,擴大招生渠道,設置高額獎學金,提高僑生在台待遇,設置24 小時“僑護緊急通報”系統,補助僑生參加僑生傷病醫療保險,並修改“離台2年後才可回台接續攻讀碩、博士學位”的政策,便利僑生連續留台深造。在輔助畢業僑生創業方面,“僑委會”將2010年1月1日起主管的“海外信用保證基金”適用對象由原來的僑台商擴大到畢業僑生及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人士,提供留台畢業校友創業經營的基礎。2012年6月,為留住來台就學的優秀人才,“勞委會”宣佈放寬大學應屆畢業僑生(包含港澳學生)畢業後留在島內從事專門性或技術性工作的申請資格,免具2年工作經驗就可申請在台從事起薪3萬7619元以上專門或技術性工作。
(3)培養年輕人才幹部。由於留台僑生中不少人在僑居地嶄露頭角並具有影響力,因此,組織比較健全且散佈全球各地的留台校友會組織成為台當局重點關注及培養的對象;“僑委會”還積極輔導各僑商台商組織,成立青年商會,辦理僑商精英培訓和邀訪,強化對台向心,使之成為輔助台當局拓展與僑居地經貿、文教、“外交”關係的重要力量。此外,“僑委會”還加強對僑生幹部人才的培訓,引導其對僑務的了解與興趣。
(六)運用數字科技建構台灣僑教據點為“世界華語文學習中心”,爭取僑民對“台灣特色文化”的認同
僑教是僑務的根本內容之一。馬當局僑教政策,在全球漢語熱、兩岸簡繁體字爭奪海外華文教育市場,以及自身僑教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利用台灣網路科技優勢,擴佈海外網路據點,通過網路創立台灣“繁體字”文化品牌,爭取文化認同。目前,馬當局在前任基礎上佈建的華文網路據點,以於2008年完成的定位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學習中心與網路學校”的“全球華文網”,以及配合該網由海外“中華函授學校”轉型而來的“全球華文遠距教學中心”為主,至2010年,台當局在全球成立了61個“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推廣台灣“優質語文教育”。目前“僑委會”正建構“數位台灣書院”,將僑教內容豐富、多元化,並帶動僑教整體發展。
此外,馬當局還強化網路師資培訓和教材供給。在師資培訓上,“僑委會”舉辦“華文網路種子師資培訓計劃線上基礎班”,協助海外教師獲得數位技能和知識數位運用能力;在教材上,“僑委會”提供同步、非同步全新線上教材,2009年度已開設“華語互動式數位學習課程”,2010年度增設紙藝、香包、花燈等線上“民俗藝術課程”,開展中華民俗文化的多元學習渠道。為根本解決僑校的預算經費、師資、教材問題,“僑委會”目前正與“教育部”協商制定“僑民教育法”,希望“未來針對不同樣態之僑校給予不同之輔助”。
(七)加強運用僑界資源拓展台“國際活動空間”
由於親台華僑始終是國際上支持“中華民國”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馬當局以“僑務”輔助並結合“外交”,讓國際社會通過華僑認識台灣、支持台灣,從而提升台與僑居國的雙方實質關係,擴大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2008年11月“第四屆全球僑務會議共同聲明”呼籲,“全球僑界團結一致,借著在僑居國政、商、學界的影響力,極力協助中華民國拓展外交關係,並增強中華民國的國際能見度”,2009年12月馬英九提出,“凝聚僑界向心力,為台灣創造更大的國際空間”。具體做法是:
1.在現有建制下強化僑務“外交”功能。
(1)試圖從機制上推動“外交”與僑務走向“一體化”。為解決僑務經費、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強化僑務及其“外交”功能,2009年馬當局提出了將“僑委會”升格為“部”級單位,並與“外交部”“平行整合”為“外交及僑務部”的組織再造方案,規劃“僑委會”並“外交部”後,在人事上,負責“僑務”的特任官擁有“特任副部長”職銜,“僑務委員”、海外諮詢顧問仍續聘,“外交部”原駐外的121個駐館都設“僑務秘書”;吳英毅稱,“日後100多所駐外機構均有能力辦理外交與僑務工作,使服務僑胞的據點與人力大幅增加”。在機制上,“部”內將特別設立一級單位“僑務發展委員會”,保留“僑教司”。在經費上,目前僑務預算平均每年不過15億新台幣,而“外交部”預算每年至少300多億,兩者合併後,經費得到統合,僑務經費得以大幅提高。在角色功能上,將使“僑委會”轉變為更具決策功能的單位,不再局限於協調聯繫的角色。但由於“僑委會”的存廢在民進黨的“台獨僑務”下已成敏感的政治議題,僑界雖接受“平行整合”的模式但仍激烈反對該案,馬當局不得不“暫緩”本案。2010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維持目前“僑委會”設置。
(2)加強僑務人才培訓。雖然“僑委會”位階暫時未能提高,但馬當局開始著手相關配套措施,首先從人才培訓入手。馬英九表示,“未來外交跟僑務兩種人員應走向考試、訓練、晉用逐漸一致化,讓外交官員可做僑務工作,僑務官員可做外交工作,提升僑委會外派人員素質”。吳英毅表示,“未來‘外交及僑務部’所有工作人員均需接受外交、僑務、文化與經貿的專業訓練”。
(3)加強僑務理論建設。2010年初,“僑委會”建置了僑務任職人員專屬網路論壇“全球僑務論壇”作為僑務智庫與人才培養庫,邀請學者、專家為僑務政策、工作集思廣益,以建立僑務專業與理論體系,培養僑務人才。
(4)增加僑務駐外據點。2010年3月,吳英毅在“立法院”報告中稱,未來計劃在40個海外重要地區設置僑務組,人才可先從“外交部”借調。
2.輔助進行“文化外交”。
(1)在“僑委會”海外據點設置“台灣書院”。目前,馬當局已將“僑委會”海外據點中的休斯頓、洛杉磯、紐約3 個“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轉型為兼具文化傳播與中文教學功能的“台灣書院”,未來將配合相關計劃逐步將這些據點及辦學績優之僑校成立“實體台灣書院”,結合“數位台灣書院”將僑教多元豐富化,推廣台優質中文教學品牌,擴展台文化影響力。
(2)舉辦文化訪問團的巡演活動,提升台多元文化的國際能見度。每年春節、雙十期間,“僑委會”都會派出“文化訪問團”赴海外進行藝文巡演活動,巡演地點和路線的選擇,以活動的規模——主要看僑界和當地主流社會參與人數,以及效益——是否能夠提升台國際能見度等為依據。沒有被選中的地區,則在當局的補助和支持下選派其他優秀藝文團體到訪巡演,讓國際社會感受台多元文化。為慶祝“建國百年”,“僑委會”還擴大辦理文化巡演活動,規劃了百場以上的演出,行銷台灣文化創意與藝術精華。
(3)鼓勵僑社在各國舉辦“台灣文化節”“美食節”等大型指標性活動,一方面推廣中華傳統藝術及傳揚台灣多元文化特色,增進僑社與當地政府交流,另一方面輔助進行“軟實力外交”。2011年為配合“建國百年”活動,“僑委會”組織的“百年薪傳聖火傳遞”活動,涉足了除非洲、南美州之外的各大州144個城市,“聖火”傳遞之當地國、城市的高層官員都出席相關儀式、活動,僑胞則穿上具有“中華民國百年”含義的特製服飾集體亮相,吸引大量當地民眾圍觀。此外,“僑委會”鼓動各種不同年齡層、社會團體以各種現代社會的熱點議題,如敬老、慈幼、青年、婦女、慈善、人權、環保、和平等為主題舉辦活動,提升台灣正面形象,並輔助僑胞、台商加入當地主流社會的重要組織。
(4)以“僑教”融入當地主流教育體制,加強與僑居地主流社會的聯繫,增加台對僑居國華文教育政策的影響力。“僑委會”率先在美國推出“台灣師資,就地取材”的輔助措施,以“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為僑校與主流體系的互動平台,訂定“補助美國地區中文學校華語文教師進修教育學分計劃”,鼓勵當地僑校教師修習教育學分或通過考試取得主流教師證照。“僑委會”不僅爭取參與美國國家外語中心“星談計劃”的專款補助,且以協助主流學校研發各種配套華文課程,並招收當地學生修課的方式,爭取對美、歐等國家華語文教育政策的影響力。此外,“僑委會”與“教育部”合作推廣“華語文能力測驗”及“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等機制,共同推動台灣繁體字語文教育進入各國主流教育體系,進而佈局全球華語市場。
3.鼓勵僑社在發展台與僑居國關係上扮演積極角色,增進並擴展雙方實質關係,輔助拓展“活路外交”。
“僑委會”強化與海外僑務榮譽職人員、各地區僑社負責人或當地政要之溝通互動,協助拓展“活路外交”。2008年12月,美國高階政商代表團赴台參訪,行前主動聯繫“僑委會”,要求協助安排行程,突顯“僑委會”推動二軌“外交”的影響力。日本地區各僑團之僑領均自動加入日本政界組成的亞東親善協會、日華懇親會等團體,拓展“國民外交”。此外,在“僑務委員”的選聘上,“僑委會”將候選人與僑居國主流社會的關係作為選聘的重要條件之一。上文也提到,鑒於傳統僑社面臨後繼無人的困境,台當局在華裔青年身上下功夫,重點輔導留台校友組織,鼓勵校友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充當台的“代言人”、“外交後盾”。馬當局還輔助台商、僑生在僑居地創業投資,加強僑台商組織功能,促使僑台商協助台當局推動“經貿外交”。
二、馬當局僑務政策的意圖及特點
上述馬當局“僑務”政策與策略的調整凸顯如下意圖和特點:
(一)“和平”成為馬當局維護利益的策略工具
目前,在海外僑界,無論是人員結構——親台華僑華人中的比重快速下降,且所佔比例不到全體華僑華人的四分之一、兩岸實力對比——我國力的增強對親台僑界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還是兩岸和平發展框架下的大交流帶來的親台僑社對我觀念轉變,以及兩岸僑社互動大幅增加等一系列新的僑情使兩岸僑社和平相處是海外僑社發展的大趨勢,加之實踐證明,衝突性激化兩岸政治分歧的做法,台灣得不到任何便宜,因而“和平”首先成為馬當局維護其利益的策略工具。
馬相當認同“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對外關係”的政治判斷,認為,台灣面臨的政治、經濟、“外交”乃至僑務困境都要從兩岸關係正常化來著手解決。因此,馬一方面以“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不統、不獨、不武’”及“九二共識”為兩岸互信的政治基礎,緩和兩岸關係,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營造兩岸和平、雙贏環境;另一方面,以兩岸“外交休兵”止損,穩固既有陣地,扭轉“麻煩製造者”形象,進行“正常外交”,以穩固“邦交”,恢復台美互信,並擴大國際活動空間,讓“兩岸關係改善有益國際關係拓展,而國際關係的拓展,又會讓台灣對深化兩岸關係更有意願及信心”,形成兩岸關係與對外關係的“良性循环”。在這樣的“良性循环”之下,馬當局才能保住既有利益,並有新的斬獲,從而爭取更多的抗衡大陸的籌碼。
由於海外親台華人華僑歷來是台當局執政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上都能發揮重要輔助作用,因此,作為從屬於大陸政策、也是對外政策一環的僑務政策要更好的發揮功能,必然會配合馬當局上述內外政策目標而做出相應調整。馬上台伊始,面對親台僑社內部的藍綠對峙,以及兩岸僑界的對抗局面,首先將僑務核心工作定位在島內藍綠和兩岸僑社和諧的“和平原則”之上。2008年11月,馬當局召開“第四屆全球僑務會議”,明確當前“僑務”工作的“核心目標在於促進僑社的和諧”,馬在開幕典禮致詞中明確指出,“新政府上任後,重要工作就是在外交及僑務方面改變了過去推動的烽火外交,不再以對抗、對立為能事,不做麻煩的製造者,而是和平的締造者,這是極為重要的定位”。“僑務休兵”政策、“大僑社”概念的提出就是“和平定位”的具體化作為。
(二)強調對“中華民國”的認同,突顯與大陸的區隔
既然和平是策略性的、生存性的,那麼區隔自然是根本性的、鬥爭性的。馬當局的“僑務”政策與作為,無論是對“僑”的定義、“大僑社”、“大僑鄉”理念、“僑務委員”的選聘、“僑務”服務的對象,還是兩岸僑社互動的“對等尊嚴”及其它互動規範,都突出強調僑界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與支持,強調“僑務”的“中華民國的主體性”。“僑委會”委員長吳英毅明確聲稱,“‘中華民國台灣’這六個字,以及中華民國國旗就是海外3000多萬僑胞的最大公約數”,“希望中華民國國旗能永遠飄揚在海外,像長江黃河一樣綿延不息”。
馬當局凝聚僑民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主要目的在於與大陸進行區隔,你是你,我是我。它不僅體現的是馬及其施政團隊對大陸的敵對心態,更深層彰顯的是其政治理念仍然在於堅持“中華民國”的“存在”。以區隔凝聚自身力量,影響更多僑民支持“中華民國”,從而累積籌碼,最終實現大陸和國際社會對其“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承認。“僑委會”明確表示,“僑務工作絕不會棄守”,“讓僑社和諧並可達到‘互相不否認’到‘互相承認’的兩岸和平共榮,為兩岸互動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
(三)展開兩岸全方位“僑務”競爭
區隔性思維必然引導政策上的競爭性。馬當局與我展開的全方位的所謂“僑務”“良性競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海外文宣上強調台“民主、自由”制度的優越性。
吳英毅稱“民主、自由、人權”是台灣在兩岸僑務競爭上的最大“認同優勢”;“僑委會”提出,要“善用僑胞在華人社會的柔性輿論力量”,“型塑中國大陸移民的政治思維,漸進改變中國社會封閉的思考模式及行為準則”。值得注意的是,台當局已把影響目標投射到政治敏感度低的“陸僑第二代”身上。如利用台在海外設置的圖書館藏書,吸引大陸年輕僑民,引導其觀念的轉變。
2.在海外文化、教育上,與我拼“精緻”、“優質”,並競逐海外華語文市場。
馬當局結合島內數字科技、精緻文化優勢與產官學三方力量向外拓展華語教學市場,擴大台灣優質華語文品牌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吳英毅稱,“台灣不怕貨比貨,因為台灣會做得比較精緻,儘量發揮軟性力量”,“憑藉海外僑校體系、運維完善的‘全球華文網’,以及規劃中的‘台灣書院’,僑委會有信心可以在這方面領先大陸”。
3.在經濟上與我競爭僑商台商投資。
台當局採取較以往更主動、更有效的方式,擴大對僑商、台商影響力,利用台灣擁有的地緣、高科技產業基礎、創新力、資金充沛等四大優勢,輔以政策傾斜,吸引僑商、台商返台投資,並運用海外健全的僑商聯絡網協助推銷台灣產品。
4.在人才上,與我爭奪優秀華僑青年。
馬當局一系列僑生政策的新內容,都旨在吸引更多優秀僑生優先選擇赴台就學,以培養“台灣的”人才,厚植親台力量。2012年馬在第二任期伊始就提出“攬才、留才、育才”目標,各單位也在整合推出相應措施及法規修訂。未來馬當局將更進一步延攬、爭奪海外優秀人才,“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優秀人才聚集中心”。
(四)試圖結合僑務建構台灣軟實力的國際網路宣傳平台,輔助打贏兩岸在文化軟實力競爭中的“不對稱”戰爭
由於僑務是馬當局向外推廣台灣文化軟實力的機制平台之一,但鑒於其資源和推廣空間有限,無法與我抗衡,因此,馬當局試圖以其自身網路科技優勢來轉換實體戰的劣勢,打贏兩岸在文化軟實力競爭中的“不對稱”戰爭。
吳英毅稱,“資訊時代的華僑應重新解讀,4000萬人可以是4000萬個資訊點的大集結”,“整體華僑與僑社可以連接成一個綿密的大僑社連接網路”,台灣“擔負起資訊流動總匯管理的角色功能”,“所有華僑持續連接台灣、灌溉滋養台灣”;稱“21世紀全世界的華裔若能串聯起來,不管在哪個介面都打組織戰”,都將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此言揭示了馬當局試圖進行跨國網路的機制建設,再輔以“文化部”的“海外文化中心”、“台灣書院”等海外文化據點,統籌引領華人華僑在海外的整體形象,整合海外僑界資源、力量,輔助馬當局台灣“軟實力”等各項政策目標的達成和推廣。
三、馬當局的僑務政策對我涉台僑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與挑戰
馬當局的僑務政策,完全配合其大陸政策及對外政策立場、基調,未來馬當局政策仍將維持此基調,將進一步以“大僑社”、“大僑鄉”凝聚僑界對“中華民國”的認同與支持,與我在爭取海外華人華僑,包括年輕一代華人華僑上,展開“對等、尊嚴”下的全方位競爭。雖然親台華僑是國際上支持“中華民國”的重要力量,但也是維繫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兩岸和平發展中具有獨特的融合兩岸、抵制“台獨”的作用。因此,在當前我大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且兩岸僑界統“獨”對立降低、彼此互動增強的形勢下,我僑務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對我涉台僑務工作帶來的新機遇
1.為我推動並擴大反“獨”統一戰線提供政治基礎。
馬當局的僑務政策回歸“一中憲法”的“中華民國”,堅持“九二共識”,與我有“一中原則”的默契,有反“獨”的積極面。這有利我引導僑胞在既往“反獨促統”的基礎上,繼續反對任何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言論、活動,特別是“台獨”活動,為我推動並擴大反“獨”統一戰線,在國際社會積極宣傳和維護“一個中國”原則提供了政治基礎。
2.馬當局宣導兩岸“僑務休兵”、僑社和諧,為我推動兩岸僑界交流合作提供政策基礎。
馬當局將僑務核心工作定位在僑社和諧的“和平原則”之上,這樣的定位,符合我戰略機遇期中對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客觀需求,符合兩岸人民、海外華僑對兩岸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因此,海外僑界支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也樂見此一發展方向。4年來,台灣“僑聯總會”與“中國僑聯”和大陸各省市僑聯展開了大量交流,隨著2009年6月兩岸“僑聯”簽署合作協定、2010年兩岸僑聯“和平發展論壇”正式列入“海峽論壇”及兩岸“僑聯”共同主持論壇會議,兩岸僑界頻繁往來、密切合作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中極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組成部分。未來我借此可搭建更多兩岸交流平台,擴增兩岸互動交往領域,拉近彼此感情,共同發揮溝通兩岸的橋樑作用,也為我引導海外親台僑胞成為兩岸建立互信、共創雙贏的促進者提供了合作空間。
3.為我爭取親台僑胞提供了更大工作空間。
2011年3月4日,洛杉磯台灣同鄉聯誼會,包括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顧問及召集人、台灣前“立法委員”范揚勝、台灣僑務委員李秉信、洛杉磯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吳程遠等,特邀美國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聯盟(南聯盟)成員共同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雙方就兩岸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以及基礎建設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增進了彼此的了解,成為鮮見的、海外來自海峽兩岸的僑團負責人以社團名義面對面的交流,開創了海峽兩岸的“意識形態”對立的海外僑胞平等和諧交流的先例。可以說,馬當局鼓勵兩岸僑胞和諧相處,擱置爭議,增進交流互動,共同舉辦文化活動,為我提供了將“和解不內耗”引向“兩岸一家人”,將“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引向“聚同化異”,引導僑胞找到更多的共同點並凝聚更多共識的契機。
總之,馬當局僑務政策的積極面,為我在海外建構和諧僑社,將親台僑胞納入兩岸和平發展和中國實現現代化的軌道提供了機遇。
(二)對我涉台僑務工作的新挑戰
馬當局僑務政策在“中華民國”旗幟下彰顯其“主體性”,在“對等尊嚴”下限制兩岸僑界的進一步融合,並以僑務為兩岸軟實力競爭的場域之一,而親台僑界在“休兵”與情感的感召下也出現回流支持“中華民國”的情況,這對我推進祖國統一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與挑戰。
1.和平發展階段僑務如何深化促統的工作。筆者建議:
(1)將新時期僑務工作定位為整體對台政策與工作的重要一環,確立僑務工作短中長期工作目標,以達成和平發展階段僑務深化促統的工作。
短期目標為充分調動並發揮僑界民間交流平台,如“兩岸僑聯和平發展論壇”、兩岸四地“華僑青年年會”等的積極性,並開闢更多的民間交流渠道,如建立港澳平台、島內平台、網路平台,以及更多的兩岸平台,以僑界的和諧共處促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以僑界的超然客觀態度營造兩岸政治對話的氛圍,引導僑務議題納入兩會協商渠道,簽署相關協議,維護兩岸僑胞的共同利益。
中期目標為持續擴大海外僑胞包括親台僑胞對我的認同與支持,特別是擴大僑胞在我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以及對台工作等方面參政議政渠道,從而深化僑界對我社會民情、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深層理解,扭轉以往對大陸的負面刻板印象。
長期目標則是在僑界交流中逐漸扭轉親台僑界的政治觀念從獨尊西方“民主自由”價值觀念走向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相互借鑒、彼此補充的並存觀念,淡化兩岸社會制度的良莠之爭,從政治價值觀上深化其“反獨促統”立場,接受“一國兩制”思想,將僑胞凝聚成推動兩岸統一的重要力量。
(2)樹立“大僑務”的理念,擴大僑務工作的範圍與渠道。如從僑務內容上,將反獨促統工作進一步擴展到文化、外交領域,尤其要重視僑務外交資源、文化軟實力的運用。此外,強化我海外優秀青年培養,並輔助其打通在僑居國參政議政的渠道,以在當前掀起的華僑參政熱潮中掌握先機。從工作方式上,將統“獨”矛盾為主時期的大規模反獨促統的僑務政治運動轉化為和平發展時期以貼近僑社基層的溝通、宣導、服務為主的點滴人心工程,以及針對僑居地主流社會、媒體的文宣設計工程、形象工程等,以在新的僑情下做出僑務工作應對思路、策略的全面轉變,從敵對、分歧轉向包容、妥協,從零合競爭轉向分享共贏,從而更大力度地團結一切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海外僑界力量,孤立、打擊“台獨”勢力,鞏固和平發展局面,深化支持統一的民意基礎。
(3)加強僑務自身組織建設,包括健全現有僑務運行機制,加強培養僑界和有志於僑務的優秀青年,特別是留學生群體,從事僑務的文宣、組織、研究工作;引進新的激勵機制,危機處理的快速反映機制;將“維護祖國的統一”、“深化軟實力影響”作為親我僑社建設的核心內涵,促進我僑社間的團結,落實兩岸和平發展階段建構我“和諧僑社”的目標。
2.如何加快“中國軟實力”的理論建設和宣傳。筆者建議:
(1)與時俱進豐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強化宣傳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不同歷史階段的內在關係,將“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轉化為“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共識,凝聚兩岸僑界對“中國人”的情感與身份認同;在國際社會強化“一中”框架,加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際文宣;儘快研討、建構含括兩岸文化特色的“中國軟實力”內涵及相關理論。
(2)將馬當局的軟實力競爭政策引向雙贏合作。如以中華文化為全體僑胞的“最大公約數”,優先整合兩岸文化政策、僑教政策,擺脫正簡體字“誰代表正統文化”、“學哪種文字最值得驕傲”的窠臼,扭轉“一種文化,兩種文字(繁、簡體字被分稱為“漢文”、“中文”)表述”的狀況,儘快研討、制定大陸新的文字規範及兩岸整體文字政策,使兩岸在海外的中文推廣由競爭轉為合作,徹底堵住“文化台獨”將“繁體字改稱為台灣字”,並“向聯合國申請世界遺產”的圖謀;兩岸民間團體如我“海外交流協會”可與台“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或“海華文教基金會”等單位進行合作,共同編撰海外中文教材並將教材納入僑居國主流學校的中文課程。此外,可在兩岸現行的各自舉辦的中文能力考核考試的基礎上,共同逐步建構完成全世界通用的中文能力考核檢測機制等,使兩岸在海外的中華文化推廣由競爭轉為分享、合作。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