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兩岸關係因“辛亥百年”和台灣“選舉年”而極具特色,不僅兩岸不同的政治文化價值觀得以激蕩碰撞,島內不同政黨間的兩岸政策也展開了集中辯論,兩岸關係未來走向成為島內外矚目的焦點。2011年兩岸關係的發展情況也預示了2012年選後,兩岸關係無論在經濟合作、制度協商,還是深入鞏固政治基礎、增進政治互信上,都將面臨更多的難題與挑戰,兩岸關係將走入複雜而長期的攻堅階段。
一、2011年兩岸各項交流合作穩中有進
2011年兩岸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進展,並呈現幾大亮點,表現在:
(一)兩岸經貿合作進一步發展
1.ECFA貨品貿易早期收穫成效呈現。
ECFA貨品貿易早收清單1月1日正式上路,至第三季度,早期收穫成效呈現出實施效果好、利用率高、受益面大等特點。今年前3季,大陸557項早收產品一般貿易項下自台灣進口年增率超過35%;台灣的268項早收產品自大陸進口年增率同樣也在35%以上;雙方減免關稅金額合計近1.1億美元,執行成效顯著。在服務貿易領域,大陸方面對台灣開放的11 個行業中,有9個行業的82家台灣企業在大陸投資,佔同期台資在大陸新設服務企業的8.8%。台灣方面對大陸開放的9個行業中,有6個行業的36 個專案赴台投資。貨物貿易早收涵蓋了10多個行業的產品,受惠的不僅有大企業,更涉及許多中小企業,服務貿易領域,台灣到大陸投資的82家企業中,註冊資本在1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企業計45家。
2.強化ECFA相關協議的完善與落實,並全面推進後續各項協商。
1月6日,在兩會架構下,ECFA及其相關內容執行和磋商的機構“經合會”宣佈成立,成為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重要進展的標誌,其雙首席代表制的組織架構為未來兩岸協商機制的出台提供了參照先例。“經合會”於2月、11月分別在台灣桃園、大陸杭州召開兩次例會,不僅商定未來議事運作模式,搭建起兩岸經濟制度化與分工合作的平台,就ECFA所簽協定的落實、完善進行了多次會商與檢討,提出多項完善協議的共識、建議,兩岸“協議成效與檢討會議”也走上定期召開的制度化,而且全面啟動了ECFA後續協商,並在產業合作與海關合作方面達成多項共識。10月20日第七次“陳江會”簽署兩岸核安協定,並公佈投保協定和兩岸產業合作共同意見,雙方也協定第八次陳江會談以投保協議和海關合作為優先議題。11月台“經濟部”表示,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的時間以明年第一季為目標。此外,去年底簽署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定6月26日正式生效。兩岸還將科技合作、氣象合作、文化合作等納入未來兩岸應該先行協商的領域。
3.兩岸產業走向深度結合已成趨勢。
我“十二五規劃綱要”作為推進兩岸經貿關係的行動綱領,強調要積極落實ECFA及其他協議,以建立、健全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並點出未來兩岸合作的重點專案,為兩岸產業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廣闊前景。台“經濟部”面向“十二五”規劃首度成立“兩岸產業佈局策略小組”,希望將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大陸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台灣6大新興、4大智慧型產業做最大的結合。台灣產業界、經濟學界也就“十二五”期間兩岸產業合作頻繁討論並取得相當的共識,認為大陸有望在未來5年開創又一次生產力的大解放,台灣方面惟有緊密參與,方能奠定產業界長遠發展的基石。10月20日兩會發佈兩岸產業合作共同意見,以LED、無線城市、低溫物流、TFT-LCD和電動汽車為先期合作的項目。10月28日“經合會”兩岸產業合作小組在昆山舉辦首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推動兩會共識的落實。
(二)文化交流在“辛亥百年”的背景下走向建構共同史觀之路
長期以來,民進黨無論是“基本教義派”還是“務實台獨派”都以其偏狹的“台獨史觀”對兩岸的歷史、文化進行肆意的割裂與操作,嚴重誤導了島內民眾對自己所屬國家之認同,對兩岸關係定位的認知。而馬英九當局的文化政策,直至去年仍只明確了民族認同的層面,而沒有明確“兩岸同屬一中”的國家認同層面,這既難以與“務實台獨”執政下的文化政策做區隔,更難以避免文化交流走上“一個民族,兩個國家”的道路。建構反“獨”共同史觀成為兩岸文化交流中根本性的且突出而緊迫的議題,它決定了促使兩岸重新走向民族認同、走向“兩岸同屬一中”的中國國家認同正是區別於世界上任何兩國間以及“台獨”所欲達成的“一邊一國”、“兩國論”、“一中一台”之間交流的兩岸特色所在。
史觀的確立離不開大量的歷史史實,以及基於史實基礎上的價值判斷。只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國近現代以來各歷史階段愛國志士的救國與革命之路,透視中國從古代走向現代的轉型過程,體認追求現代化的國強民富始終是中國的理想與歷史發展的主脈,才能把握未來中國的發展趨向,才能更客觀地認識兩岸關係“同屬一中”的基本屬性以及和平統一的發展方向,也通過理性客觀的歷史研究,讓兩岸軍事交流、政治對話找到歷史的切入點。因此,史題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政治現實意義。
繼去年兩岸紀念抗戰勝利65週年史題的互動,2011年兩岸又借著對“辛亥百年”的紀念,再開啟辛亥史題的交流,兩岸學界聯合召開了多場研討會。馬當局雖然強調“各自紀念”,但雙方發表的談話再次將兩岸關係回歸中國歷史的脈絡,從歷史上突出了台灣與大陸的本質淵源,彰顯“兩岸同屬一中”的國家認同層面,並以“孫中山精神”加強兩岸精神紐帶,凝聚復興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此外,島內兩岸統合學會紀錄中國百年歷史的《百年中國》紀錄片的攝製完成、島內外播放,以及組織島內青年學生看片研討,兩岸記者舉辦“重走辛亥路”的聯合採訪活動等,都希望通過史題的交流激蕩,促使兩岸民眾反思“台獨”史觀的偏頗與狹隘,促進兩岸走向喚起共同歷史記憶、在交流中建構共同史觀之路。
(三)構築島內民意基礎,強化基層民眾與青年交流力度
2011年2月,我在對台工作會議中系統提出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4大基礎,除政治、文化、經濟基礎之外,首次特別提出“民意基礎”,展現對島內基層民意的高度重視。
1.我主動積極直接與南台灣基層交流,開啟赴台灣南部的“融冰之旅”。
國台辦主任陳雲林2月率22家大陸重要企業赴台灣雲林、嘉義、台南、高雄等民進黨主政縣市訪問,與台灣中南部民眾直接接觸,深入了解基層農漁民的生活,特別是相關ECFA在南部的執行、落實情況,並就如何建立固定暢通的農漁產品貿易平台達成共識;聽取工商企業建言,特別關注兩岸中小企業合作與就業問題;考察港口和科學園區,為大陸企業赴台投資以及兩岸新型產業的合作鋪路。雖然熱烈歡迎與高聲反對陳雲林一行的民眾都佔南部民眾的少數,但我邁出深入島內社會構築台灣民意基礎成功的第一步。今後與台灣中南部的交流將成為兩岸交流的增長點與新亮點。
2.認真辦好兩岸民眾關心的實事。
如積極施行方便兩岸人民往來的措施,大陸遊客赴台自由行於6月28日啟動,兩岸直航的航班、航點也進一步擴增,對直航票價進行調控;下調台胞來大陸簽注收費標準,增加簽註點;增設4 個台灣農民創業園,建立台灣農產品銷往大陸的穩定、專業、高效平台,實現對農產品採購的常態化;開放台灣居民在大陸申請個體工商戶、參加大陸專利代理人考試,開放台商在福建獨資從事音像製品製作發行業務、圖書印前排校製作業務;自2011年開始大陸高校免試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的標準由“學測”的頂標級擴大至前標級;加強兩岸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溝通、協調與合作;加強核電安全交流與合作;投保協定取得共識的內容中,有關台商人身安全通報、利益保護等均超過初步研商時的力度等。
3.“海峽論壇”成為兩岸基層交流制度化、常態化平台。
作為基層交流平台,6月召開的第3屆海峽論壇有台灣22個縣市、32個界別、上萬鄉親參與各項活動,其中來自基層的民眾約佔90%,來自南部的民眾約佔70%,多數民眾是首次參加、首次來大陸。論壇除展現基層心聲、發佈有利民眾福祉的政策措施之外,活動中的台灣廟會、海峽青年論壇入島舉辦、宗親交流由純民間向社團組織的協作發展等,成為這屆論壇的新亮點。而 “海峽論壇”在以往召開了兩屆的基礎上,從這屆起,定每年6月第二個週六舉辦一週時間,以既有的工會、青年、婦女、民間信仰、宗教交流等為常設的固定內容,正式成為機制化的基層大交流平台。
4.青年交流引人矚目。
要重新塑造兩岸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理想使命,青年交流是最為重要的一環。2011年兩岸青年交流盛況空前,不僅5月“國共論壇”將青年交流作為論壇研討主題之一,提出青年交流的3項建議,包括“加強兩岸青年交流”、“支持兩岸青年就學創業與合作交流”、“深化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而且受兩岸各團體之邀,暑期有近萬名台灣青年學生分赴京滬穗閩陝甘等地進行大交流活動,此外還有“海峽兩岸學子尋覓孫中山革命足跡”活動、首屆“兩岸青年IT創業論壇”舉辦,兩岸學生合創大中華青年網等。教育交流與合作也進入真正的雙向交流階段。8月台灣首次大陸學歷採認甄試正式啟動,9月首批大陸學位生入台學習。
3年多來,我構築島內民意基礎的工作初見成效。據“陸委會”民調顯示,在大陸政府對台人民態度上,44.7%認為友善,高於認為不友善的41.5%,也高於去年“陸委會”民調中39.9%認為友善的比例。
二、島內朝野兩岸政策辯論引各方關注
台灣的大選年歷來是激發島內朝野政黨大陸政策論述、調整的催迫點,也是朝野政黨激烈爭奪大陸政策主導權的時間點,也為島內民眾提供了對朝野政黨兩岸政策檢視與選擇的機會。2011選舉年中的政策辯論引各方關注,也促進了島內民眾對兩岸和平發展方向、“九二共識”政治基礎重要性的認識。
(一)隨著選舉時間的臨近,我更有針對性的在各種場合向島內民眾、海外僑胞、美國等強化宣傳我對台政策立場
1.明確宣示兩岸和平發展的真正內涵與重要意義。
年初,海協會長陳雲林在會見台商代表時,明確揭示兩岸“和平發展”的“真正內涵”就是“反對台獨”和“九二共識”,其“重要意義”則在於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與繁榮兩地的經濟,並指出,如果這個(內涵)沒了,“可能一切都要重新考慮”,並非如民進黨所言的“執政後延續前朝政策”那麼簡單。7月,國台辦主任王毅更明確指出推翻“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將出現三個“難以想像”的局面,10月再次強調,認同並維護“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商談的必要條件,由此澄清民進黨刻意製造的我“私下很積極與民進黨接觸”、沒有“九二共識”也能與大陸談等欺騙性選舉語言,粉碎其既要“和平紅利”又要“一邊一國”的幻想,穩固兩岸“反對台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11月1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夏威夷的“胡連會”中,特別針對“九二共識”指出,“‘九二共識’是1992年由兩岸正式授權的民間團體達成的共識,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九二共識’的精髓是求同存異,體現兩岸之間處理政治問題的務實態度”,“認同‘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對話協商的必要前提,也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2.明確將2011年的兩岸關係發展定位在“穩中求進”的主軸之上,以確保兩岸關係穩定、有序、良性發展。
所謂“穩中求進”,即既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不斷強化“反對台獨”、“九二共識”這一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防止“台獨”勢力重新在島內取得執政權,以保住既有兩岸和平發展成果和勢頭,又要加大3年多來兩岸兩會商談達成的各項協議的執行、改善與落實力度,繼續按照“先易後難、先經後政、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的思路推動兩岸各方面交流繼續走向深化與機制化,使兩岸和平紅利為更多兩岸人民所共用,從而爭取更多島內民意支持兩岸和平共贏的發展道路。
3.以善意、認真、冷靜的態度處理突發事件。
面對朝野政黨對突發事件的反映及其對島內社會的衝擊,我堅守原則立場,粉碎“台獨”挑釁,對馬當局的選舉語言低調冷靜處理,加大善意溝通,牢牢把握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大方向。而對兩岸民眾發生的安全事故,則及時溝通協調,盡最大可能做好善後工作,彰顯兩岸血濃於水的感情。
(二)馬當局大陸政策體現出選舉年特點
1.為鞏固基本盤及爭取更多選民認同,馬當局不斷強化、明晰其大陸政策論述,且大陸政策回歸“中華民國憲法”,不僅與民進黨政策進行區隔,也使其大陸政策有了更為明晰的反擊民進黨攻擊的最高法律依據。在新春茶會上,馬英九宣示,“為堅持‘九二共識’,並維護我方主權,未來政府機關文書用語一律稱‘對岸’或‘大陸’,不稱中國,以免產生‘兩個中國’的主權混淆情況”,此舉“為兩岸關係建構完整的法律架構,有助於確立台灣及兩岸關係的定位,不至因為選舉語言或政府輪替而出現搖擺或混淆”。“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還特別指出馬當局大陸政策與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最大差異在於,“我們認為我們的國家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大陸政策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開展,政府關於兩岸關係的未來和台灣前途的說法,當然都是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本前提”。10月,馬在其“黃金十年”競選政見的兩岸篇中,提出“未來10年審慎考慮兩岸簽署和平協定”的構想,展現其連任後繼續制度化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企圖心。
2.面對兩岸“事涉主權問題”的突發事件,如菲律賓台籍犯遣送大陸、WHO內部檔將台灣標註為中國一省、台退役將領有關“國軍、陸軍都是中國軍隊”言論等,民進黨、“台獨”勢力不斷抹紅攻擊,馬當局為彰顯其“愛台”與“堅守主權”之心,反擊民進黨的抹紅詆毀,對大陸展現了強硬姿態,表現出明顯的選舉操作。但對“主權性”較低的兩岸突發事件,如羅哲賢間諜案、軍機跨越“台海中線”事件、“六四”、茉莉花革命等,則相對低調處理。
總體來看,馬當局守住了“反對台獨”、“九二共識”的原則立場,維護了兩岸基本的政治互信。特別是面對美國前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關於“兩個中國”概念可以試用於兩岸關係時表示反對,重申國民黨大陸政策秉持“中華民國憲法”和“九二共識”,追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態度堅決、立場明確、反駁及時,維護了兩岸政治互信,也有利於兩岸關係在大選年的良性發展。
(三)國際社會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持支持態度
1.3年多來美國始終支持讚賞馬英九當局的大陸政策。
2008年5月馬英九執政以來其大陸政策多次獲得美國政界、軍方、學界的肯定。2011年1月,奧巴馬在與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讚揚兩岸簽署ECFA,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期待兩岸加強經濟、政治及其他領域的互動,建立更積極穩定的兩岸關係。美國國務卿希拉蕊也公開肯定ECFA;3月,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現任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東北亞政策中心主任卜睿哲在該研究院所發表的報告中說,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上的政策與作為,合乎美國、台灣與大陸三方的利益,美國對此應該繼續加以鼓勵。7月,訪美返台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轉述,美國推崇馬當局的大陸政策是一個“負責任的政策”;10月20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近幾年來,兩岸關係持續改善,美國對此表示歡迎,也相信台海爭議應在兩岸人民同意下,以和平方式解決。
2.國際社會對民進黨的“中國政策”始終質疑。
2000年以來,國際社會對台海局勢的關注主要在於兩岸關係的張弛狀態直接攸關各主要國家在兩岸的實質利益,特別是陳水扁“法理台獨”路線嚴重損害美國在台海地區的戰略利益。2008年陈水扁下台後,民進黨對陳水扁“法理台獨”路線進行了一定的反省,因此,其對外活動的首要內容就是宣傳民進黨對兩岸關係的“新思考”,以降低國際社會對其再執政後“兩岸關係可能重新陷入危機”、“台海衝突危險升高”的疑慮。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海外不斷宣稱,“處理中國問題必須維護主權,也必須與中國維持穩定關係,不能惡化變成對抗關係”,“願在不預設政治前提下,與中國直接且實質對話”,“對任何來自中國的交流邀請,抱持開放態度”,“基於必須共同維持區域穩定,台灣與中國會一起找尋共同利益所在”;稱民進黨會“挑起維持區域穩定與和平的責任”。隨著民進黨不斷上揚的走勢,民進黨2012年贏回執政權的可能性提高,美、日、歐等國對民進黨上台後的兩岸關係走向也日益關注。2011年蔡英文率團先後赴歐、美、日訪問,密集拜會訪問國朝野政要,雖然一定程度上讓國際社會對其未來“中國政策”有所了解,但鑒於其一味反對且不承認、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政策只有空洞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台灣共識”等概念而無具體可行的政策措施,因此,並未真正向國際社會解釋清楚民進黨要如何維繫兩岸既有的交流模式,以什麼替代兩岸共識,並未消除國際社會對民進黨“中國政策”的疑慮。卜睿哲10月在香港大學演講時就強調,“今天兩岸的穩定局面是憑藉‘九二共識’,未來也要保持這個關係的穩定,做為進一步化解兩岸分歧的基礎”。布魯金斯研究院一份報告也指出民進黨政策是未來“兩岸關係最大的變數”
(四)3年多來兩岸關係大交流、大合作局面使台灣出現新的民情
1.南台灣民意發生變化,綠營縣市長改變既有政策。
如南台灣極具代表性的政治人物、在高雄執政9年的前高雄縣長楊秋興公開赴大陸參訪並支持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及擔任馬的地方輔選顧問;原挺扁企業家林義守邀集南部百餘位企業主與陳雲林及大陸企業家共餐;民進黨南部縣市黨部及其支持者對陳雲林率大陸企業團赴南台灣參訪時的抗議勢頭減弱;台南市成立海峽兩岸經貿發展協會並已經有1.2萬會員等,以及綠執政縣市長繼續赴大陸招商且沒有與抗議陳雲林者站在一起;高雄市長陳菊親自擔任高雄市府兩岸工作小組會議召集人、釋出再訪大陸的訊息,並派其文化局長史哲、觀光局長陳盛山先後率團赴大陸參訪;高雄、台南直航大陸新增航點航班啟航,市府官員親自迎送大陸客等,都說明支持兩岸和平發展、認同這樣的兩岸關係對台灣經濟有利、對台灣民眾有利的氛圍開始在南台灣社會發酵,逼著綠營縣市長對兩岸關係重新表態。
2.多數民眾對和平發展有了切身利益上的體會和更多的期待,對兩岸交流與和平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初步形成共識。
蔡英文、民進黨之所以提出所謂一旦執政將“延續前朝政策”,就是因為台灣多數民眾已經認識到兩岸協定能否維持關鍵在兩岸有協商的政治基礎,不能接受兩岸已簽署的協議被推翻而損害台灣利益。儘管島內朝野政黨對“九二共識”這一和平發展政治基礎的不同認識仍影響島內民意的認同,但選舉年貫穿的各方對“九二共識”的闡釋與辯論則促進島內民眾對兩岸互信重要性的認識。“陸委會”民調顯示,49.4%的民眾認同“九二共識”作為兩岸推進制度化協商的政治基礎,近60%的民眾不認為ECFA有“矮化主權”的問題,且近70%的民眾認為這個協議有助維護台灣利益,對兩岸簽署的個別協議分別有60%-80%的滿意度,51.7%的民眾不認為“‘九二共識’只是國共之間的共識”的說法,84.4%的民眾支持兩岸繼續透過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這些數字顯示島內多數民眾支持馬當局的大陸政策,認同兩岸和平發展方向和“九二共識”基礎上的兩岸協商。此外,海基會舉辦的“對促進兩岸和平繁榮最期待的一件事”網路票選活動,“兩岸和平、共存共榮”得票數遙遙領先,金門民眾將馬當局投鉅資興建的金門大橋終於動工喻為“百年盛事”,以及對未來進一步搭建金廈大橋、兩岸共建金廈海纜的期盼,則折射出隨著兩岸關係的緩和,長期受反共教育的島內民眾對國民黨2005年“一夕之間走上‘聯共’之路”的詫異與不適應已基本消退,在心理上跨過了兩岸軍事對抗思維,真正轉向兩岸和平發展的思路。而島內學術界“兩岸和平指標”的建立則反映出兩岸精英階層對兩岸和平發展民意基礎的深度關注。
三、未來走向:兩岸關係面臨新的挑戰
雖然兩岸主流民意對兩岸和平發展的理性認知正隨著兩岸關係發展的實踐成果不斷強化,但2012年選後,如果國民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得到快速補課之後的發展將面臨新的挑戰,磨合力度的加大必然對兩岸互信及互信的深化提出更高的要求,馬當局能否突破既有政治心防將是觀察重點;而如果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將面臨嚴重的挑戰。
(一)我與馬當局對未來政治走向的期許有著相當大的落差
1.馬如果連任,兩岸關係後4年發展成效不會很大。
這可從“馬氏和平協定”的內容中看出端倪。2011年10月17日,馬英九拋出兩岸簽署和平協定的議題。隨後幾天,在綠營的攻擊、美國的關注下,馬連續明示內容並進行具體闡釋。歸納台灣媒體透露出的訊息,剔除“公投”等明顯是選舉性的策略舉動,回歸馬的政策基本面,筆者認為,“馬氏和平協定”與大陸所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根本不是一回事,從中再次明示了馬當局與大陸對兩岸政治關係未來走向的期許有相當大的落差。
其一,從馬一貫的立場、理念、政策思路上看,“馬氏和平協議”不過是再次揭示了其任內的自我期許和政策定位。馬早就稱,“執政8年的目的在定型,順著軌道往前走”,因此,他要力爭8年任期,並利用這8年打好基礎,鋪好軌道,讓後來的執政者,無論黨派、理念,都能在這條軌道上行駛,並難以發生重大偏離。3年多來,他以柔性方式完成了兩岸從“衝撞”到和平的過渡,在兩岸和平的狀態下,保證了“提升台灣競爭力”、“彰顯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目標,並初見成效,簽訂將這樣的和平現狀制度化的和平協議,既是對這一成效的鞏固,更是其政策軌道鋪就的標誌,也可視為他完成任內目標,達成自我定位的圓滿句號。
其二,拋出“和平協議”並非突然的單純的選舉之舉,而是基於馬當局對兩岸關係現狀的形勢判斷。首先,馬當局對未來民進黨一旦執政後,兩岸關係能否維持當下的和平局面有相當大的憂慮。“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新聞局”長楊永明在會見海外僑胞時,明顯表露出“明年大選再變天,可能使目前卓有成效的兩岸政策‘出軌’或‘斷軌’”的憂慮,楊永明明確表示,他的這種憂慮“並非擔心政黨輪替,而是擔心兩岸關係突變,對台灣政經各方面的重大衝擊”;賴幸媛則表示,“兩岸關係過去三年朝制度化大邁步,但目前還沒有逾越‘無法走回頭路’的轉捩點”。馬稱,“要把雙方目前已簽訂的15項協議及建立的關係逐步制度化,形成制度之後若要再翻轉,將會付出很大代價,凡是負責任的政府都不會這樣做”。其次,馬當局預防中美關係提升對台灣的不利影響。因此,馬無論是在5月與美國戰略及國際研究中心的視訊會議、6、7月接見加、美等國訪客,還是在8月內部“國安局”年度情報會報會上,都提出了“兩岸關係制度化”是“台灣安全三道防線”中至為重要的“第一條防線”的說法,已經為其拋出“和平協議”做了鋪墊。
其三,從“馬氏和平協定”本身內容來看,與我所提出的“兩岸和平協定”根本不是一回事。它不是為兩岸敵對狀態的終止畫句號的,而是給兩岸現狀搭建一個機制化的維持平台。首先,“馬氏和平協議”是針對大陸所謂“武力犯台”而設計的。馬稱,“政府的目的非常單純,就是要為台灣創造和平、安全的環境,我們不認為跟中國大陸進行軍備競賽符合我們的利益以及區域的利益,政府採取追求和平的方式把兩岸關係、兩岸的和解制度化”。解除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恐嚇”是馬執政3年來面對島內民意(要求大陸撤出對準台灣的導彈)迴避不了但惟一沒能做到的,因此,“馬氏和平協定”偏重“台灣安全”的制度化,也不失為建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壓力下的一步緩招。其次,“和平協定”簽訂的目的在鞏固兩岸和平的現狀,即鞏固和平互動的“模式”、“氛圍”,指向的是制度化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現狀;即使簽署,其和平所涉及的政治內涵也應該是僅止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也正因該協議政治內涵的有限性、淺表性,以及基於其上的三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踐的民意支持、國際支持,馬才有“協定會贏得民意支持”的信心,才敢於在選舉的最緊張階段拋出這個議題。第三,馬若連任,在簽訂馬氏“和平協議”之前,其宣示要做的是推動兩岸互設“綜合性的辦事處”,目的是強化“機制對機制、官員對官員”的互動關係,“促使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11月3日,馬英九又提出了“兩岸模式”的概念,並明確表示其核心內涵就是在“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同時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讓兩岸能在相當長的時間中,維持和平環境,讓雙方進行深度的交流。按照馬當局的邏輯,這一“兩岸模式”的不可逆轉應該建立在“和平協定”的法理依據與法律保障之上。
綜上,“馬氏和平協議”對未來兩岸政治關係走向的影響,首先,將使未來兩岸政治商談更加複雜化。“馬氏和平協定”旨在鋪就兩岸和平發展的軌道,法制化“兩岸模式”,它的提出,雖然正面展現了馬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願景,但基於其政治性格、政治意識形態的局限性及其個人的歷史責任定位,基於其核心內容只在制度化“九二共識”下的交流現狀,其對兩岸政治關係發展、兩岸走向統一的積極意義有限。特別是這點積極意義能否發揮出來還要受其3項前提的限制,甚至為了選舉還將“公投”納入其中的“民意支持”前提項中,並由此引發了民進黨的“公投法修法”反擊戰,雖然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攻防中成功阻止了民進黨的“修法”提案,為“公投和平協議”的選戰敗筆設下停損點,但長期來看,“公投”既已拋出便難脫民進黨的窠臼,難免給民進黨未來操作預留空間,必然對未來兩岸政治商談產生消極和複雜的影響。其次,對我有反作用力。“馬氏和平協議”既可預防“台獨”,區隔並反擊蔡英文至今模糊不清的所謂“可長可久的兩岸架構”,也可針對大陸,既以制度化的“兩岸模式”否定“一國兩制”,也在制度面上預防大陸與民進黨交往時任何一方片面偏離協議,以確保台灣的利益不因政黨輪替而遭受損失。第三,再次明示了馬難以突破自身的政治局限性。“馬氏和平協定”的性質並非是要聯合大陸,而是“具有台灣自己的觀點,並非落入大陸的框架”。馬當局的思維是:我們贊成兩岸和平發展,但不意味著我們要由你(中共)牽制;既然必須面對就應早做準備,形成制人而不受制於人的態勢。馬有很強的單方面主導兩岸關係發展節奏的企圖心。這符合馬一貫的“反共”、“和中”、“捍衛台灣主流民意”的思維和路線。
2.兩岸深化交流合作的難度加大。
其一,ECFA生效之後,兩岸開始進入實質經貿議題的談判階段,協商難度加大。從大陸讓利走入雙方真正的互利階段,推動兩岸真正形成利益共同體,成為下一階段兩岸關係能否繼續深入發展的觀察點。特別是,兩岸經貿合作越深入,相關協定越會碰觸到彼此“身份”、制度、法律等問題,從投資保障協定協商過程的艱難、從大陸規劃海西經濟區並宣導雙方在區域內率先進行共同治理的嘗試遭到台方冷遇來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所言“兩岸關係已進入深水區”並非虛言。卜睿哲也預測,無論2012年國、民兩黨誰上台,兩岸關係都有“兩岸接觸陷入泥潭”的最大可能性。可見,兩岸關係能否進一步深入合作繫於馬當局政治、心態層面能否有所突破。其二,兩岸對兩岸文化協議簽署的共識仍然不足。兩岸都認識到,文化交流能夠深化兩岸民眾心靈的相通與感情的融合。由於兩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有利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深入、長久發展,更將為遏制“台獨文化”的傳播與影響提供制度保障,因此,繼去年我提出兩岸簽署文化交流協議之後,2011年初,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第九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上再次提出“不斷累積簽署兩岸文教交流協定的共識”與4項深化文化交流合作的意見,5月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赴台與島內相關單位就兩岸文化協定的內容、方式、框架進行討論,但簽署文化協議再次得到馬當局以“目前看來沒達到這個階段”為由明確拒絕。分析其中原因,大體有三,其一,台當局目前文化交流合作的重點在文化產業利益,現有協議已基本能解決台灣方面在文化交流領域中遇到的問題;它關注的下一個議題是簽署兩岸出版業的協議。其二,台認為,簽署文化協定要建立在雙方文化的彼此認同之上,目前島內民眾無論是歷史價值觀還是政治價值觀與大陸社會的差異相當明顯,民調顯示島內民眾對大陸社會的認同度也相當低;其三,島內對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關係的認知也有相當大分歧,它本來就關涉彼此“身份”認定問題,在選舉年時更不宜運作,以避免給民進黨攻擊口實。因此,台灣當局對簽署文化協議的動力不足。
(二)2012大選如果民進黨上台將為兩岸關係發展帶來相當大的變數
1.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並奉行“台獨”路線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
2008年民進黨下台後對其“中國政策”進行了檢視,雖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有所體認,但其體認尚未觸及其“台獨”核心理念及冷戰思維,因此,其一,3年多來,民進黨仍然否認、不接受“九二共識”,對馬當局執政下的兩岸關係發展一直採取敵視態度與詆毀的做法,2011年更是不斷借兩岸突發事件攻擊馬當局“矮化主權”、“限縮主權”、“一中是真,各表是假”,抨擊馬大陸政策論述是“角色錯亂”,嚴重阻礙了兩岸政治互信的深入發展。其二,仍停留在策略性因應兩岸關係發展新形勢的狀態之下。面對2012年大選,為迎合兩岸和平發展的大趨勢,爭取島內民眾的認同、國際社會的支持,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一再玩弄辭藻,拋出兩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延續前朝政策”等說法,騙取選票。
2.筆者觀察,民進黨上台後其“中國政策”將從扁時期的“法理台獨”路線轉向“和平的民主台獨”路線,並建構島內“民主機制”以防範兩岸走向和平統一。
蔡英文稱,“捍衛台灣主權,這就是民進黨與國民黨最大的不同”,“社會對於主權流失有集體憂慮。民進黨的民調也顯示,超過五成的民眾擔心台灣已經走在錯誤的道路上,證明台灣社會有共同的警覺心”,“只要人民有警覺,共同監督,台灣就不會很快崩毀”,稱“台灣是民主社會並有多元意見,民間對國家前途有不同程度的關切,因此如何透過好的民主機制反映出來,讓人民可在自己的民主機制當中維護自己的最大利益,這是核心”。具體而言,民進黨的政策將有2 個新特點,其一,其法律手段將不再主要運用於“台獨”的法理性,而轉向“公投”等“民主機制”的建構上,其二,在島內民意的引領上,民進黨的重點將把“台灣主體意識”往“台灣共識”上引導,其修法方面的動向,目前可以預測到的有2點,首先是“公投法”修的機會可能比較大;其次,在沒有形成終級共識之前,按照目前蔡的“台灣共識”的本質,是否會搞出一部涵括兩岸交流協商、人民自決等內容的程序性法律法規也是觀察的重點。這首先涉及ECFA相關協議的生效、變更、廢止的問題,也關係到後續作為。第三,目前已經建立起來的機制,民進黨是否承認、延續,如何運作,是否會將這些機制中存在的所謂風險防堵住,也是需要觀察的。如是,兩岸關係發展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三)美、日等國插手兩岸事務的機會與空間在擴大
1.美國擴增美台官方對話渠道。
2011年10月“維基解密”曝出,馬英九執政後,美國首次在國防部之外,主動增設國務院的美台政軍對話,主要側重在對台政治方面的關切。該對話機制由東亞局、政軍事務局共同主辦,台灣方面由“外交部北美司司長”率團與會,“顯示美方對台政治關係的重視,以及雙方關係的提升”。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之後,隨著兩岸軍事衝突的危險性降低,美、日亞太戰略利益所受到的軍事威脅也降低,代之而起,兩岸政治關係的走向則成為美進行國家軟實力擴張的新威脅。因此,美國不會對中國崛起下的兩岸關係動向袖手旁觀。2012馬英九若連任,美國必定繼續加大力度對其進行操控、影響。
2.民進黨試圖重新建構與美國的信任關係與新的互動模式,爭取美國支持。
2008年民進黨下台後,為修補陳水扁時期“衝撞外交”給台美互信帶來的嚴重傷害,重新爭取美國的信任與支持,為再執政做準備,檢討了陳水扁時期對美關係的做法,通過頻繁與美方負責亞太事務的官員與重要智庫的交流溝通,試圖重建民進黨與美國的信任模式。目前這個模式雖然尚未完成,但已顯現出這一模式的主體框架,或稱主要內容,筆者將之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點”:“一個中心”是民進黨要體認、迎合美國的亞太戰略利益;“二個基點”,一是台美雙方在兩岸關係上的共識要明確化,即台美雙方需要耐心與時間進行更多的溝通與討論,以強化共同點以及針對歧異找出共識。二是建構島內“民主機制”以抵抗中國統一(見上文)。2012年民進黨一旦上台,必將加速建構與美國的新關係,上述內容因比較符合美國的亞太利益與兩岸關係基調,會得到美國相當程度的認同,民進黨將在“維持台海軍事平衡”、“確保兩岸問題能以和平方式解決”、“讓台灣人民有決定自己前途的權利”、“台灣與區域經濟整合”、“參與國際組織”等方面尋求美國的支持。
3.民進黨持續加強對日關係。
加強與日本的交流與聯繫向來是民進黨國際交往的重點。
民進黨執政8年間的台日關係被雙方稱為“台日關係最好時期”,憑藉歷史情感、政治軍事同盟、“親日遠中”思維,民進黨內老、中世代對日本政商界長年深入經營,日本親台政客對民進黨的信任、支持更甚於對國民黨。一旦2012年選舉民進黨上台,日本因素對兩岸關係的消極影響也值得關注。
4.台灣朝野政治人物不斷提供美日等國插手兩岸事務的機會。
2011年“維基解密”繼續曝出島內藍綠政治人物紛紛向美國交心,藍綠兩黨也圍繞大選展開爭取美、日等國支持的海外較量,馬當局不斷呼籲美國軍售台灣更先進的武器,在闡釋“和平協議”時不斷強調“不能忽略國際社會的支持”,這些舉動都說明台朝野政黨對美、日等國的重視,也就更增加美、日等國插手兩岸事務的機會。
總之,2012年無論國、民兩黨誰能獲得執政權,兩岸關係都將進入新的複雜階段。我需要有更堅強的實力與自信,更高的智慧、更為寬廣的胸襟,以及更為靈活務實的策略,才能牢固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導權和大方向,落實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政策,推動兩岸關係向著統一的目標邁進。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