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4日,蔣經國主持的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凡在大陸有四親、姻親、三親等以内的親屬者皆可赴大陸探親”決議。11月5日,第一批赴大陸探親的台胞走過羅湖橋抵達祖國,打破了兩岸隔絶三十八年的歷史,開啟了兩岸交流交往新的一頁,轉瞬兩岸關係已走過二十年整,經歷了一代人的光陰。回顧一下二十年來的這一段歷史,實在是很有裨益的,對發展今後兩岸關係將有很大的啟示。
我在兩岸開放探親的第二年,即1988年就參與了兩岸關係,擔任了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促進會秘書長,後又兼任了上海台灣研究會秘書長、副會長、上海市台灣研究所副所長、上海市政協港澳台僑委副主任、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等等職務,始終服務於兩岸關係,幾乎目睹了整個兩岸關係的全過程,尤其有幸在海協會汪道涵會長之側,親睹了兩岸的變化與發展,經歷了兩岸種種風浪,二十個冬去春來,人逝物非,感慨良多。有人説兩岸實力比較發生了大逆轉,兩岸人員交流和經貿交往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統一已在無形中推進;也有人説“台獨”勢力蔓延增速,台灣同胞對中國認同在消退,統一前景堪憂,焦慮之極……。該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現狀與未來?該如何從二十年兩岸交往中吸取教訓,這是一樁非常值得做的工作,但又是涉及面非常廣的事情,我僅想將自己感受最深的幾點體會,形諸文字,以求教於兩岸先進。
一、兩岸關係是一個逐步被認識的過程
二十年前我們對兩岸關係可以説充滿認識盲點,沒有人講得清什麼是兩岸關係,應該怎麼解決兩岸關係,也講不清什麼是統一,應該怎麼統一,在這方面沒有先知先覺,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僅有的“國共合作”經驗,隨著台灣步入政黨政治時代,“國共合作”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了。當初我們認為台灣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此要去解放和解救他們,而他們認為大陸同胞在“吃樹皮,穿草鞋”,所以要用“三民主義”來光復大陸,而隨著兩岸交流開啟,彼此才發現雙方是如此隔膜,不禁啞然失笑。
二十年前我們是主張武力收復台灣,欲一戰定乾坤,目標是“一國一制”,兩岸關係基本上是敵對關係。但這二十年我們是主張“和平統一”,目標是“一國兩制”,兩岸關係變成了兄弟關係。古往今來,統一大都由武力完成,征服是實力的較量,而和平統一,曠世未有,這是心力、實力、制度的綜合較量,是人心回歸。較之武力統一其難度更大,需要更多政治智慧。
二十年前統一是這廣袤土地上歷經苦難的民眾一種原始和本能的感情向往,幾乎是十三億民眾的一種共同意志,在統一問題上我們沒有“投降派”,因而我們的統一並不具備詳盡的謀略、戰略、戰術、規劃、法律、法規、理論、綱要、條例……,甚至對台灣的真實情況了解也非常缺乏,這種統一是另一種的“摸著石頭過河”,是逐步探索與逐步完善的過程,並非是向來“滿腹韜略”和“胸有成竹”。統一對中國人民來講是如此重要之事,而我們的認識和準備卻如此不足,這不是哪一個人犯的錯,而是國情使然。尤其1990年後,台灣進入了政黨政治,政治生態急驟變化,而我們的認識與政策不免跟不上變化了的兩岸關係,走些彎路也就在所難免了。直到近幾年,我們才大致掌握了兩岸關係的要素與内涵,形成了對台新思維,開始把握了兩岸的主導權。因此,我們必須承認兩岸關係是一個逐步被認識的過程,今後還是需要去繼續深化對它的認識和豐富對它的内涵。
二十年來我們是逐步完善了對台的方針與政策,從“葉九條”-“鄧六條”-“江八點”-“八十六字方針”-“錢七點”-“胡四點”,不斷地繼承和發展,不斷地與時俱進,由領導人的講話,到建立法律與法規,從《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到《反分裂國家法》,從對抗到融合,從斤斤計較到主動釋放善意,從急統到爭取認同……,逐步摸索到兩岸關係的規律,逐步建立起統一的理論,工作上也逐步從被動走向主動。
二十年來我們初步構劃出了一個兩岸關係的框架,這便是在“一個中國”的大屋頂下,兩岸四地和而不同地生活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共享祖國的尊嚴與榮譽,這個中國既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非中華民國,而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中國。這個大屋頂由四大支柱構成,即:一個中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寄希望於台灣民眾。這個大屋子内有“四大法寶”,即:政治上要求同存異;經濟上要促進“三通”;人員上要保持廣泛交流交往;兩岸關係上要不斷地對話與談判。在這框架下,兩岸由交流到談判,由經濟到政治,由易到難,逐步走向統一。
二十年來我們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教訓,例如,我們認識到兩岸關係要掌握好一個“度”,要掌握好“全局與局部”的關係,要掌握好“戰略與策略”關係,要掌握好“疏與堵”的關係,要掌握主動性,要主動出招,要有自信,要有遠見,要有定見,要臨危不亂,要實事求是,要攻心為上,要有耐心與恒心,要先易後難……,這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
二、兩岸走向統一是誰也抗拒不了的必然趨勢
二十年前我們確實講不清什麼是統一,經過二十年探索,至少在精英階層已感悟到統一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日程。它是兩岸相互融合、共同發展、共創雙贏、共同繁榮、共建一個新家園的過程。這種統一不僅僅是對等和平等的,更是共同締造式的,是雙方將各方最優秀的東西都吸收過來,去共同締造一個更加文明、民主、和諧、繁榮、富强的新中國的過程。雖然我們迄今描繪不出也沒人去領導探究統一的好處,但我可以預言,統一必然不是要讓各方失去什麼——除非這不是雙方的共同核心價值,統一是要讓雙方獲得更多更好的利益,成為最有吸引力的目標與價值追求,從而讓人們向往,讓人們心動,讓人們甘願為它去獻身!
促成統一的要素決不僅僅是選擇一個統一的模式,是聯邦制還是邦聯制或其它什麼制度,也不是僅僅要不要承認中華民國問題(當然這問題早已錯過了解決的最好時機),統一的要素是市民社會的廣泛參與及經濟的高度融合,以及廣泛的政治對話與談判。即:要有廣泛的人員往來、文化交流、感情流通的基礎,要有民眾的廣泛參與,建立起“官民結合”的統一模式,統一並非是由政府某一部門與某幾個政治人物可包辦代替的,這種廣泛交流,既可填平歷史的鴻溝,癒合歷史的創傷,又可增信釋疑,建立起新的民族感情。而經濟的融合,廣泛的經貿關係,既是人員交流的重要平台,又可促進兩岸經濟的一體化,也有助於建立
“兩岸生命共同體”,形成兩岸密不可分的紐帶。因此,經濟關係要低門檻,不宜用政治干擾經濟。至於兩岸政治關係是最複雜敏感的問題,不宜作為兩岸關係的首選,沒有足够的民間交流基礎和經濟基礎,政治關係也是難以突破的。政治關係要遵循求同存異原則,因為兩岸不存在絶對相同的政治觀,只能逐步化異為同。促進政治關係發展的關鍵是對話與談判,要全方位的對話與談判,迫使雙方逐步改變立場和相互認同。
二十年來兩岸的人員交流、經濟融合、政治對話,都有了驚人的發展,如果統一作為一個過程的話,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説我們已經啟動了統一的進程,它將不以人的意志,不以某些國家喜好,必將使兩岸走向最終統一。這種統一就是一種自然的融合過程,是開放的非秘密的,是和平的非武力的,是漸進的非急進的,是全新的非傳統的,是必然的非人力可阻擋的。這過程中我們甚至難以找到它的“起點”和“終點”,但我們必將在這過程中實現兩岸的最終統一,這是誰也阻擋不了的必然趨勢,就像太陽必將在明天復出一樣。我們完全應該對此建立自信,並理直氣壯地告訴全世界和全國人民,我們必然會實現統一。它雖然不是明天,因為它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它需要經歷交流和經濟融合,要經歷對話與談判,但這過程我們已經成功地啟動,我們已在統一的進程中邁開了雙腿,最終誰也阻止不了兩岸中國人走向統一!
三、“台獨”是台灣必然會經歷的一場麻疹或感冒
統一作為兩岸逐步融合的一個過程,但這過程並不是風平浪静的,而是漫長、曲折與反覆的,具有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和可變性。其中“台獨”思潮出現,並成為一部分人的選擇,甚至會經歷這部分人的執政,並將這主張强加給兩岸多數同胞,引起台灣政壇的激烈振盪,引發兩岸的對峙……。從某種意義上説,這是台灣歷史發展的一種必然。“台獨”有其歷史因素、現實因素、國際因素等因素而釀成,它滿足了一部“悲情記憶”的民眾興奮,尤其在經歷“本土化和民主化”後,台灣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他們既然可以推翻一個“舊政權”,為什麼不可以建立一個獨立的“台灣國”呢?於是“台獨”訴求大大膨脹,加上選舉因素的推波助瀾,使台灣變成只問顔色不問是非的社會,族群對立了,社會分裂了,荷包縮水了,競爭力下降了,地位邊緣化了,移民頻發了,弊案多發了,道德淪喪了,産業空洞了,民主化惡質化了,本土化變味了……,這種“民粹化”和“去中國化”,這種法西斯化的意識形態和愚民政策讓台灣民眾與社會付出了慘重代價。從表面看“台獨”達到登峰造極地步,但從本質上看,“台獨”也開始由盛而衰。兩岸共同走過了二十年,而兩岸的實力對比、社會面貌、國際地位都發生了逆轉性變化,大陸告别了災難性的“文革”,而台灣爆發了“去中國化”的“文革”,陷入了意識形態的惡鬥之中,陳水扁一幫民進黨人為了一己私利,在台灣胡搞惡搞,亂鬥惡鬥,這種自我作踐讓“台獨”正當性合法性的光環大大褪色,也促使台灣民眾逐漸覺醒。
“台獨”是一個很複雜的現象。支持“台獨”的人群成份也很複雜,真正追求“台獨”的基本教義派是少數,政客借“台獨”來騙取選票的是多數,不滿國民黨和害怕大陸“吞併”的也佔了相當數量。真正忠實於“台獨”理念的人是少數,而利用“台獨”訴求作為選舉工具的卻是多數。將“台獨”作為目的是少數,將“台獨”當作手段的是多數。從表面看,二十年來,支持“台獨”的人從3%上升到35%左右,但“台獨”讓台灣民眾失去得要多得多,“台獨”僅僅給了台灣民眾一個“虚幻的國族觀”,讓整個台灣陷於迷茫之中,猶同讓他們生活在一個迷霧的森林中,讓台灣流失了眾多機遇,讓眾多民眾處於鬱悶之中,喪失了大好前程。
今日台灣一方面是大陸觀光客將直航去台,台灣將開放八吋晶圓登陸,人民幣也將在台灣公開兑換,週末直航包機及貨運直航也在即,台灣内需經濟越來越離不開大陸……,兩岸關係愈來愈密切;而另一方面是以高調門的“紀念二·二八”,推動“新憲”運動、“正名”運動、“去中國化”運動,脅迫台灣人仇恨中國人,台灣人反對台灣人,使兩岸關係充滿了蕭瑟、悲情與仇恨。這兩種現象並列於台灣,這是一個很難解釋的現象。老百姓説:“這是政治人物的刻意挑動,是為了攫取最大的選舉利益”。民進黨人坦承:“統獨問題被政客操弄於股掌之中,這是不爭的事實”,而“台獨教父”李登輝也坦承,“台獨是一個‘假議題’,變成了藍緑鬥爭的工具,都是在權力鬥爭”。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一個被公認的欲帶領台灣民眾“出埃及”的“台獨教父”,在他垂垂晚年,卻説出“我不是‘台獨’,也從來沒有主張‘台獨’”,這豈不是對“台獨”的最好解釋嗎?
“台獨”雖然是個“假議題”,是被政客用來操弄選票的政治工具,但每次選舉卻讓“台獨”主張在台灣一天天升級,似乎像一團烏雲越來越濃地籠罩在海峽上空,甚至壟斷了島内言語權,不斷挑戰著兩岸最敏感的神經,傷害著兩岸民眾的感情,這是非常危險的,也使大陸陷於兩難。民進黨人説,這是選舉語言,就如戲言,何必當真。但大陸民眾認為這是玩火,以至讓許多國民懷疑“和平統一”是否依然適用,有些國民甚至提出“不惜犧牲二十年改革開放成就”去打掉“台獨”,去解放了台灣再建設……。“台獨”已成了兩岸關係中的惡性腫瘤,台灣民眾治癒得了這疾病嗎?這問題嚴肅地擺在我們面前。
二十年的實踐告訴我們,我們在戰術上要重視“台獨”,要不斷揭露它的真相,要做好反“台獨”的一切準備,但我們在戰略上要藐視“台獨”,並且要相信台灣廣大同胞會認識它、戰勝它、抛棄它。“台獨”對台灣而言,猶如一場麻疹或感冒,它有成病的基礎,有發病的過程,有産生抗體的能力,有治癒它的條件,台灣民眾是終究會戰勝“台獨”的,台灣民眾不至於愚味到會永遠被“台獨”綁架,讓台灣一天天沉淪下去,讓台灣永遠沒有公理與是非,他們會把這不幸的一頁翻過去,從而去迎接一個燦爛的兩岸新關係。我們既要看到“台獨”已達到登峰造極地步;但也應看到“台獨”已從巔峰滑落。這猶如黎明前的黑暗,危機中孕育著兩岸的轉機,今日“台獨”已呈强弩之末,我們不應被表象迷惑。要相信被篡改的歷史終究會被今後的歷史糾正過來。在統一的過程中,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台獨”作為一個曲折,終究會被人民與歷史唾棄,我們應堅信於此。鄧小平的偉大之一,就是提出要“改革開放”與“和平統一”,而“和平統一”的前提應“寄希望於台灣民眾”。而胡錦濤的高明,就是重拾“寄希望於台灣民眾”,科學地預測台灣民眾終究會認識“台獨”和抛棄“台獨”!今日中國畢竟已不是滿清晚年的中國了!我堅信“台獨”是台灣必然會經歷的一場麻疹或感冒,是一定會被台灣同胞治癒的!
四、必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二十年的兩岸關係的實踐與經驗告訴我們,台灣問題不是一個孤立的内政問題,它由三個因素決定著它的前途,即:島内自身因素、國際因素、大陸因素。這三個因素既獨立存在著又相互影響著。
我們曾認為只要我們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了,大陸强大了,台灣問題就自然解決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卻忽略了在我們埋頭發展自己的過程中,台灣島内各種因素也在發展,如我們不能及時認識它與引導它,後果會適得其反。我們也曾認為只要我們把美國日本工作做好了,或我們强大到美日不敢染指台灣,台灣問題也便解決了;卻忽略了島内問題的發展有自身規律,以及這些國家的本質。其實,大陸因素與國際因素都是外因,外因是不能代替内因起變化的。
我們用了很長時間才認識到島内因素的形成、變化與發展才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因素,因此,我們必須花功夫去了解台灣認識台灣,包括認識台灣特殊的歷史經歷、台灣民眾的心態、台灣“本土化與民主化”後帶來的政治生態變化、台灣的選舉、地方勢力、派系、政商關係、對外政策、台灣民意等等。只有了解它認識它才能超越它掌握它引導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規律,決不可以以己度人。
例如,民進黨是一個從街頭黨通過搞運動和製造危機在鬥爭中壯大起來的黨,他們慣於設計陷阱和製造運動來主導形勢;他們慣於樹立敵人和製造仇恨來凝聚内部並打擊對手,如“廢統”、“制憲”、“正名”等,就是借“激獨”來刺激我們,誘導我們作出强烈反應,從而轉移矛盾,擺脱危機,主導選舉議題。如果我們“隨獨起舞”或“隨扁起舞”,正中他們下懷;“台獨”要“去中國化”,就需要製造仇恨與對立,如果我們與之斤斤計較又正中他們下懷。要是我們掌握了這些特點與規律,不僅不會上當,還會不斷主動釋放善意,那麼民進黨不僅失去了“敵人”,也無法利用“悲情”,最後這個好鬥的黨只好自己鬥自己。台灣系列“弊案”被揭,使民進黨深陷“弊案風暴”之中,就是他們内鬥的結果,這也是我們沒有“隨扁起舞”的結果。由此可見,解決台灣問題不僅僅要講立場,更要掌握鬥爭的規律與藝術。又如,我們不分藍緑,組織兩岸青年交流、民間交流,讓許多過去盲從民進黨的人幡然醒悟,過去不少青年人比較同情民進黨,認為民進黨代表民主與進步,但他們來大陸後,就不再好公開“挺扁”了。兩岸交流之重要,就是能融冰,起到滴水穿石的作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大工作空間。
二十年的交流交往中,開始我們什麼都“對著幹”,這是兩岸對立對抗的“敵對”思維的延伸。中期我們雖然强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把兩岸關係定為“兄弟”關係,開始思考兩岸的“和解”,但這種兄弟關係什麼都要講求“對等與平等”,凡事不免斤斤計較,使人體會不到祖國的母愛,看不到統一的好處。近階段開始有了父母式的胸懷思考,開始思考“予與取”與“堵與疏”的關係,開始建立統一的前景與理論,開始構建兩岸的共同核心價值,這種價值觀吸收了普世的核心價值,如“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和諧社會”觀念。事實證明,“心有多寬,路有多寬”,我們如果有父母般胸懷,有包容並收的政策,“台獨”又能掀起幾尺浪?應該看到,今天台灣社會,“台獨”的空間是有限,而逐年形成的“台灣主體意識”卻是有很大市場的,若我們沒有寬闊的胸懷包容這種地方的主體意識,它很可能形成對抗大中華意識的極端意識。我深信兩岸關係的最終解決,必然是從敵對意識——兄弟意識——父女意識,只有父母才會以最高姿態最寬廣的胸懷去歡迎離家的孩子高高興興回家!
要讓孩子樂意回家,要讓孩子心甘情願回家,祖國大陸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明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祖國大陸還沒有這樣的吸引力,統一也會缺乏吸引力的。説到底,沒有純粹的兩岸關係,兩岸關係是中華民族復興與崛起,中國決定自己命運和走向未來過程中,一個必須逾越的坎,這個坎與國内許多其它問題一樣,都在考驗我們的智慧與能力。因此,只有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盡一切可能利用戰略機遇期,很好地發展自己,統一也才能有向心力。當然,統一問題又不等同於國内其他問題,又有著許多特殊性。因此,研究統一的好處,建立統一的理論,是比反“台獨”更重要的任務。我們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很好的方針,一個再好的方針,如果一成不變地持久宣傳,也會讓人生厭,也會失去活力。所以,我們要不斷注以新的内涵,要不斷與時俱進,對台工作的生命力就在於與時俱進,在於對兩岸關係的綜合研究素質,以不變應萬變思維會使我們喪失主動權。
綜觀二十年的兩岸關係,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島内因素是内因,至關重要;國際因素是外因,也至關重要;但大陸因素是更大的内因,也是更重要的外因。我們不應苛求别人,但可以嚴求自己,兩岸關係作為兩岸同胞間的關係,作為一個國家尚未統一關係,難道還有比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和把中國的事情做好更重要的事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統一之路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
我們要和平統一不等於不要增强國防實力,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必須要有强大的軍事實力,必須要有戰無不勝的軍事能力,要“和平統一”,强大的軍事實力是“和平統一”的後盾,才能“不戰屈人之兵”。古人曰:“止戈為武”,就是這個道理,這是根本不需要渲染的,中國人的民族性格與文化是不炫耀武力的。“台獨”是件壞事,但它刺激了中國加速國防現代化,刺激中國人民奮發圖强,這也許是“台獨”分子沒有想到的。解決兩岸關係我們要堅持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那些分裂中國的人和染指台灣的人當然不在此列!
綜觀二十年來的兩岸關係,我們有許多教訓,但我們在成熟,在成長,我們已逐漸建立了對台工作戰略,啟動了兩岸統一的進程,我們有望走出兩岸最黑暗和最困難時期。因此,我們應多一點自信,多一點總結,要更加謹慎和努力,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要堅信未來將屬於有自信的中國人民,我們必將完成統一的偉大使命!
完稿於2007年3月2日
(本文發表於香港《中國評論》2007年第4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