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關係芻議

  台灣選舉在即,無論“立委”選舉,還是“總統”選舉,關係台灣政局走向,政權變更,兩岸前景,使社會情勢變得異常詭異,眾人寒蟬,生怕一言起風波,唯恐觸及神經,殃及選情,變得諸事不宜。台灣的民粹,就是在這樣一場場選舉中變得荒腔走板,政治人物變成討好民意的保姆,連學者都變成謹小慎微的君子。
  
  一、何謂“兩岸最好的歷史時期”
  
  有人説,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是處在歷史的最好時期”,但也有人不同意此説,緑色人物則完全不同意此説。他們謂:“三不”(“不統、不獨、不武”)能稱好嗎?既然稱好,為什麼台灣多數人“無感復蘇”?為什麼當前馬英九選情還這樣緊張?為什麼這麼多“利台”政策沒有轉化選票?為什麼當前支持統一的人越來越少?……到底應當怎麼看形勢,這個問題很重要。
  
  為什麼兩岸還不能統一起來,究其原因,乃是長期分離的結果。甲午戰爭導致台灣割讓,為日本佔領51年,解放戰爭導致蔣氏政權退踞台灣,又長達62年,彼此隔絶,不往來不對話不談判,能不異變乎?兩岸因不通而不統。要根本解決這問題,須從“三通”(通航、通商、通郵)著手,只有“通”起來,才能把歷史造成的冰山,一點點融化起來。我們的先人把突破兩岸僵局放在“三通”上,他們的智慧實在令人敬仰。但“三通”談何容易,缺乏“一個中國”前提,“通”又何義,而“九二共識”即是當時“一個中國”不是問題的歷史時空下謀求如何“三通”的政治産物,缺乏了這樣基礎,兩岸的一切追求又有何義?!而1992年後的兩岸關係恰恰在“一個中國”認知上出了問題,而“三通”理應全然不成為問題,反而造成真正的全面“三通”被延後了15年後的2008年方成現實。好在兩岸雙方口頭達成“九二共識”,這樣“兩會”才有基礎達成十五項協議和二項共識,使兩岸步入了“歷史最好時期”。
  
  長期以來,兩岸的對抗、不信任,選擇不同制度,接受不同生活方式,造就“台灣意識”,形成“台灣主體意識”,追求“台獨”,出現認同混亂……這是長期分離分治的結果,也是缺乏共同的記憶、經歷與追求的必然結果。要改變這一切,不是三年五載可以完成的,而2008年後,重新執政後的國民黨與馬英九,選擇承認“九二共識”,走“三通”光明大道,擁載“和平發展”,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治理”道路,逐步形成新的認同,構築起新的命運共同體……。走上這條道路,無論付出多麼大代價,都是值得的,它雖然不能馬上改變一切,但它的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對造就最終統一,是極其有利的,將這段歷史評為“最好時期”是毫不為過的。我們應該從歷史大趨勢去看問題,要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去認識問題。
  
  我們雖然不能馬上改變台灣藍緑板塊,也不可能馬上改變台灣的認同,但短短的三年,已讓兩岸關係出現了深刻變化,這種變化開始改變一百多年來兩岸關係的結構,這種深刻變化足以影響兩岸的未來,它甚至啟動了兩岸的統合。統一作為一個過程,事實已經啟動。這難道不是多少代追求統一的同胞夢寐以求的事情嗎?“和平發展”作為新的歷史使命,如果有四年八年或更多一點時間,讓兩岸的碩果不止結出十五項,當達到三十至五十項之日,一個新的兩岸關係就會誕生,那麼,台灣不管誰執政,兩岸關係就不可能簡單地倒退到過去,難道我們不應當為此叫好嗎?!
  
  二、不宜將台灣選舉結果與兩岸關係掛鈎
  
  台灣是個選舉社會,各種選舉,周而復始,誰輸誰贏,自有原因,切不宜將勝負與兩岸關係掛鈎。贏輸與兩岸關係雖有關係,但不可將贏看成兩岸關係的成功勝利,輸是兩岸關係失敗。
  
  選舉是一種非常捉摸不定的東西,既要看政策與政績,也要看候選人品德與操守,更要看内外環境,除了穩定基本選民外,要爭取中間選民,首投選民也很重要……,但有時候勝負卻取決於一件突發事件,甚至取決天氣如何,選舉並不是理性的行為,常常取決於一種情緒。世上政黨政治社會,兩大陣營對立,雙方選民通常很穩定堅貞,很少會倒戈,兩大陣營也是旗鼓相當,勢均力敵,而勝負往往取決於中間選民和首投選民的投票傾向,或一些意外因素。
  
  台灣也是這樣,藍緑板塊亘少變化,勝負往往於中間板塊的最後選擇。其實,台灣選舉的本質是政治版圖的權力重組,是政客們權力的分贜,核心是利益的相互追逐,每個候選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忙碌,在拼命,因而有“拼選舉”、“搶選票”之説,雙方演變成攻擊、造謡、比爛、抹黑、制假、八卦……的雜燴戲,有人笑著拜票,哭著求票,以死詐票,暗中買票,大肆賭票……,一切為了選票,兩營對殺,同室操戈,什麼仁義廉耻與正義公理都不在乎了,什麼危險與準則都不顧了。選舉中的選民似乎被尊重,具有了神聖的一票,而他們在政客手裡僅僅成了一個配票的代號,政客關心的是如何“割喉”,如何“配票”,怎麼“策反”,怎麼“拔椿”,怎麼製造“政變”……,而不是選民真正的前途,選民則成了政客手中的工具。這樣的選舉與我們何涉?又與兩岸關係何關?
  
  毋容否認,兩岸關係的好壞,對選舉有一定影響,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也有一定影響,但選舉不完全取決於兩岸關係。我們關注台灣的選舉,甚至希望泛藍獲勝,希望馬英九連任,希望好不容易得來的“最好時期”不至喪失,希望“和平發展”路線得以延續,希望“兩會”得以取得更多成果……,我們不違避表達這樣願望,但我們應認知選舉不完全取決於兩岸關係。馬英九處理兩岸關係穩妥,處理台灣政治、社會、外交、經濟政績不俗,他個人操守亦無不善,而在野黨至今沒有什麼反省,也完全沒有做好重新執政的準備,馬英九應該贏,這是大趨勢。但政績不等於可以自由兑換的選票,選舉自有它的規律,他在團結整合泛藍,爭取中間選民等許多方面還有努力空間。但這一切説到底這是台灣自己的事情,不管台灣的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會改變它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們應超然看待選舉結果,如果我們將選舉結果與我們的兩岸關係簡單地掛鈎,將是不智之舉。
  
  三、為何兩岸關係趨好兩岸認同趨降
  
  2008年以來,台灣民調顯示,認同統一,認同中國人身份,認同維持現狀後走向統一……,各種趨統指標幾乎都在下降,而希望獨立的指標都有所上升,這與日益改善的兩岸關係,形成了難以解釋的矛盾。怎麼來看這現象,很值得我們深思。
  
  2008年以後兩岸關係趨穩趨好,這是不爭的事實,整體關係與2008年前相比,與李登輝、陳水扁“台獨”執政形勢相比,如換了一個世界,“去中國化”和“台獨”已不再肆無忌憚,整體環境對統一有利,“台獨”的空間受到明顯擠壓,大環境的變化,也讓一部分台灣同胞産生了焦慮感,也讓長期以來“台獨”的支持者或同情者態度從不明朗轉向明朗,轉而公開支持“台獨”和認同“台灣人”的身份,這是必然的,不應感到驚訝,更不應由此懷疑自己政策的正當性。
  
  我們應該知道,台灣民意是由五個年齡層的人組成,他們代表了四年齡段的人不同的意向。第一年齡段的人如李登輝、辜寬敏之流,他們的政見很難變化,就如他們的同齡人郝柏村、許歷農一輩,政見也很難改變的了;第二年齡段的人如陳水扁、連戰、蔡英文、馬英九……之類,他們的人生觀與兩岸觀也已形成,可塑性也很小,他們中間的隱性選民不多了;第三年齡段的人,如羅文嘉、朱立倫……藍緑的中生代,他們的人生觀與兩岸觀和前兩代人有明顯不同,但已形成了他們的世界觀,他們的觀念與前兩輩人是有所不同的;第四年齡段的人,即是台灣的新生代,如“草莓族”和“首投族”,他們又是一個在特定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他們的思想與行為在逐步形成中,他們與前三代人有明顯區别。台灣第五代人,雖還沒有成長成人,但他們是在“大三通”和“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的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什麼樣環境必會造就什麼樣人。民調只是反應了過去與目前,無法反應明天與將來,就如我們不能看了今天天氣預報,就可預測明天、後天一樣。這三年來的兩岸關係要完全改變過去難,但對未來則會影響深遠,什麼樣的環境必會塑造成什麼樣的人,兩岸冰山不是一朝一日可以融化的,但冰山無論如何是在融化之中。
  
  台灣民調中,民眾對統一的害怕也是表白無遺,在他們的心裡,統一則是改朝換代,則是被征服,則是被佔領,是一方對另一方的佔有……,因此他們自然害怕統一,也抗拒統一。但今日之兩岸,統一的目的與方式和傳統做法完全不一樣,我們説的統一,是和平統一,是雙方“共同發展、共創雙贏、共同治理”的一個過程,是共同締造一個更加美好未來的一個過程,是完全不應當抗拒與害怕的,這個過程可以説已經開始,但需要一個很長很長的相互融合過程。因此民調並不完全精確,很多時候要看民調是怎麼在引調民意的,我們不能瞎信民調,或成為民調的尾巴。
  
  寫於2011年9月6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