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十八大”前話兩岸關係

  在“十八大”召開前夕,各部門都在總結自“十六大”至“十八大”之間的工作狀況,目的是總結經驗,以利超越。“十六大”至“十八大”這十年中,我們在兩岸關係方面取得的成績,也許是最為亮麗的一個方面,也是兩岸關係從最糟最劣走向最好的歷史時期,這個巨大的轉折,是值得慶賀與總結的。
  
  回憶當時兩岸關係,以“台獨”為訴求的民進黨在台灣第一次執政,陳水扁瘋狂地挑釁大陸,放肆地“去中國化”,公然主張“一邊一國”,推動“公投”,砲製“修憲”,企圖割斷兩岸最後的聯繫——即“一中憲法”,從“法理”上完成最終獨立……,這一切不僅中斷了“兩會”正常交流,還干擾了中華民族的振興與崛起,把我們推到了絶境,“和平統一”願望幾乎流産,逼得我們不得不全民動員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形勢一度岌岌可危,這一切恍若昨日,尤歷歷在目,心存餘悸。
  
  曾幾何時,陳水扁慘然下台,承認“九二共識”和主張“三通”的國民黨重新執政,開啟了“和平發展”的新時期,兩岸有了共同的基礎,即“一個中國”的執政基礎,不管如何表達對“一個中國”的解讀,追求“一邊一國”的時代結束了,隨之出現的是“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階段,全面“三通”實現了,“國共論壇”舉行了八屆,“兩會”也復談了八次,達成了十八項協議,談成了經濟一體化的ECFA,建立起兩岸“經合會”,開創了“海西”與“平潭島”的新發展模式,大陸釋放“惠台”政策多達八十多項,創六十年來之最,使兩岸關係進入了六十年來最好的歷史時期,島内“去中國化”趨勢得到了抑制,“台獨”的狂熱正在消退,對祖國的認同感正在發生積極變化,祖國大陸的正面影響力正在島内上升,這令人驚喜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這是大家公認的。
  
  兩岸關係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巨變,是非常值得我們總結的。我有如下幾點體會,供大家思考。
  
  一、擺正兩岸關係與民族振興關係
  
  台灣問題形成的根源在舊中國的積貧積弱,腐敗政權被迫割地與自保,前有日據時代五十多年分離,後有蔣政權五十多年的據島自保,兩岸民眾分離超過百年,歷經五代之久,民眾之間的感情、認同、觀念……均發生了深刻變化,雖説是同一民族,卻形成了兩種民族主義,兩種價值觀念,兩種生活方式,也形成了兩種制度,這就不是一聲召唤,就可以人心回歸,立即統一的,我們應清楚認識到這問題的複雜性。
  
  我們的先人聰慧地意識到這一點,認識到沒有共同的經歷,就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也就沒有共同的意識,更沒有共同的語言,發生疏離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台獨”的思潮發生與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説也是難以避免。所以我們的先人將治理與解決台灣問題立足點放在實現“三通”的目標上,從通航、通商、通郵始,到人員廣泛往來,經濟高度融合,促進兩岸不統也統,這實在是正確與高明的決策。一旦隔絶解除,兩岸民眾有了廣泛與密不可分的交流交往,疏離的關係就會發生質的變化;一旦這種交流交往形成經濟、文化、政治、法理的生命共同體,就會形成新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兩岸關係的再造也就無可避免了。這種柔性的喊話,這種温情的爭取,比之武力的征服,不知高明多少。
  
  我們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逐步改變了貧窮落後,我們深知積貧積弱是沒有統一的魅力與能力的,同時我們孜孜不倦地推動“三通”,終於在2008年台灣的“總統大選”中對台灣選民産生了正面的影響,一個以“三通”為訴求的黨終於重登執政舞台,反映了台灣選民對“三通”的歡迎對“台獨”的厭倦。2008年12月25日兩岸的全面“三通”正式始航,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然而人們卻沒有歡慶沒有激動,仿佛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兩岸關係的弔詭即在於此,反對的與歡迎的都在一念之間,也許將來真正統一的那一天,也不會有歡慶,因為這一切似乎都是應該發生的。
  
  “三通”後的兩岸關係瞬即産生了人員大交流的熱潮,不僅台胞可以自由往來大陸,大陸居民也可以暢遊台灣,這大大彌補了半個多世紀的隔閡;大交流又帶動了大合作,兩岸各行各業的交流合作隨之發生,這種雙向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帶來了雙贏;這種大合作又帶來了兩岸關係的大發展,逐漸形成誰也離不開誰的政治、經濟、文化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大大彌補了過去久分而産生的疏離,使台灣融入了祖國現代化建設的中華振興的進程中來。共同經歷,共同參與,共同記憶,共同利益,將逐步建立起共同的家園,形成共同的生命共同體。
  
  “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三通”的經濟關係,讓兩岸進入了“和平發展”的新時期,使兩岸關係步入歷史最好時期。大陸不失時機地對台灣讓利,釋放各種各樣的惠台政策,這不是“收買人心”,也不是單方面“讓步”,而是讓認同“一個中國”的台胞都能享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榮耀。這是祖國一直想履行的職責,只是過去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今天是一種補償,讓台灣同胞感受到做一個中國人遠比僅僅做一個台灣人要好得多,讓他們認識統一不可怕,統一不是要讓他們失去什麼,而是要讓他們能得到更多更好。
  
  兩岸步入“和平發展”新時期,“和平發展”成了兩岸的大趨勢,大大改變了兩岸關係,讓兩岸從對抗走向融合,讓人們更感到“台獨”的不可行。兩岸關係的全面改善,也影響了台灣選民的選擇,它也幫助了執政黨連選連任,也讓在野黨知道挑戰祖國的不可行,促進了台灣整個社會的轉型,使兩岸關係向著好的方向在轉變,這是來之不易的勝利。
  
  究其原由,兩岸關係的可喜變化,是我們把握了中國為大,台灣為小,民族振興為先的原則。在完成中華崛起的過程中,永遠有一個孰大孰小、誰先誰後、孰重孰輕的關係問題,永遠有一個如何把握發展機遇期的問題,即處理好主次關係的問題。十年來,尤其前六年,“台獨”的威脅多次超越我們底線,如果説“忍無可忍,可以不忍”,那麼台灣問題早可動武數十次了,但我們在完成民族振興頭等大事面前,能看清“台獨”形成的特殊原因,也看到“台獨”作為一種思潮的不可行,所以在戰略上敢於蔑視它,戰術上能够找尋正確對策,不被它牽著走,更不被它拖著走,始終以“台灣為小,中國為大”,以“民族振興為優先”,找到了一整套做台灣民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兩岸關係的主動權,終於從被動走向主動。
  
  二、深化對統一本質的認識掌握統一的規律
  
  作為一個大國是承受不起分裂之痛的,追求統一幾乎成為一個國民的天性,歐洲原來作為戰火的頻發地,變成了今日和平的歐盟,他們以和平取代戰爭,以團結取代仇恨,給了我們許多啟示,統一甚至可以超越國界,更何況一國之間的統一。我們兩岸間的不統一,是歷史造成的,完成統一也決非可以一蹴而就,統一甚至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統一不是今天可以完成的了,還有一種國際勢力在干擾統一,還有人對統一心存疑慮,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迴避統一,不談統一,遠遠站在統一的一旁袖手旁觀。
  
  事實上從“三通”之日始,兩岸的統一也已開始,這是無法抗拒的必然結果。統一就是一個過程:是相互融合、互相和解的一個過程;是共同發展共創雙贏的一個結果;是一個選擇兩岸最好的制度最優秀的品質加以共同締造的過程。這不是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的問題,而是强强互合的過程。我們在這過程中只會抛棄自己落後與醜陋的東西,而不會失去一切好的東西,只不過這個過程會很長,但它是不可逆轉的。你只要給中華民族“三通”機會,就會有“和平發展”的結果,就必然會相互融合,會有和解,會有統一,因為我們畢竟是同一血脈,同根同枝。
  
  前不久,我去崑山參加“台商‘精神家園’建設專題論壇”,崑山有十萬多台商,他們有的來經商投資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崑山成了他們“宜居、宜業”的“第二故鄉”,他們在這裡“同創同樂,共建共融”,已經繁衍了一代二代甚至三代,已經很自然地承認自己是崑山人,也是台灣人,更是一個中國人了。崑山成了他們的“精神家園”,他們的家園概念已不是僅僅台灣而已。據説全大陸有台商將近一百五十萬之眾,而今大陸學子也可入台灣讀書,將來勢必也可在台灣就業,陸資也正源源登島,這種相互交融是任何一個人都改變不了的,兩岸勢必會建成為一個共同家園。
  
  以前我們説起統一,就會先糾纏在“邦聯制”還是“聯邦制”,是“一國兩制”還是“一國良制”,會糾纏在“模式”上,今天這問題顯然已不重要。過去談到統一,人們會以經濟水平差異太大而加以抗拒,怕統一會降低他們生活水平,今天這問題顯然也不突出了。而今天有人對統一的害怕與抗拒,是怕失去好不容易得來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怕失去他們的核心價值,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這方面最為代表人物就如龍應台,她發表的《台灣人為何不想統一》,列舉了許多不想統一的“理由”,這些人未必支持“台獨”,他們深知今日台灣政客如何“操弄民粹”,政治領袖如何“欺騙選民”,政府官員如何“顢頇傲慢”,民意代表如何“粗劣不堪”,貧富差距如何“正在加大”……,但他們内心有著抹不去的“國共仇恨”與“唯美是從”,習慣地躲避統一,無法無視正在實現的統一,這種逃避是不可取的。
  
  統一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人們對更美好更先進的生活方式、制度、核心價值的選擇,是共同去締造一個更强大更民主更文明更繁榮的新中國一個過程。過去三十年間,台灣已經如此巨大地影響了大陸,例子不勝枚舉,大陸也巨大地影響了台灣,形成了許多共同語言與行為,這種相互影響只要“三通”不停止,我們還會相互影響下去。統一就是這樣一種無痕的相互影響的結果,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我們不要存在莫名的恐懼,這是一種多餘的害怕。
  
  兩岸的統一,不像香港、澳門僅僅是主權的回歸,僅僅是與殖民當局的談判,而是兩岸民眾長期磨合的結果,這種反覆磨合後遺症會更小,融合得會更好。我們要敏感地善於掌握統一出現的新特點,按發展的規律來促進兩岸的健康發展,豐富與完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理論。
  
  三、把握機遇順勢而為開創兩岸新局面
  
  我們應清楚認識到今日的兩岸關係來之不易,要認識到馬英九的執政期是我們難得的歷史機遇期,他正派正直,是我們修復和發展兩岸關係的機遇,機遇在前,我們應倍加珍惜。島内的畸形政治生態決定了馬英九的寸步難行,勢必會遭到許多批評,而我們不應該過多去苛求他,甚至認為馬英九執政只能得個“勉强及格”,這真是太“天真可愛”了。
  
  我們應看到馬英九主政以來,實現了“三通”,復開了“兩會”,達成協議“十八項”,共識“兩項”,國共論壇八次,他把兩岸關係重新定位在“一國兩區”政治狀態之下,他這番言論受到美國與民進黨的强大壓力,要他道歉,要他在“5·20”講話中修正。但他堅持“一國兩區”論,指出“憲法”是“最高指導原則”,根據“憲法”,台灣被篡改的教科書要修正;根據“憲法”,“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他將被顛倒的兩岸關係重回“一中的憲法框架”,這難道不值得肯定嗎?“一國兩區”的意義,無論如何不在“九二共識”之下,且更有法理意義,為今後兩岸關係的更大發展留下了巨大空間。我們應抓住機遇,多有作為。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台灣部分人對迅速改善的兩岸關係之憂慮,民進黨姑且不論,國民黨中也有人對兩岸政治議題的接觸,深感恐懼,他們對簽署“和平協議”、“文化協議”等議題,盡量躲避,他們希望“先經後政”局面能維持更長久些,他們還沒有作好政治上融合的思想準備。對此我們應多一點理解。“先經後政”作為兩岸的基礎,也是應該建立得更扎實一點,但隨著兩岸關係的深入,我們總會面對眾多政治難題。可是“先經後政”的本身其實也是一種政治,從2008年至2012年,成功的“先經後政”也化為選民的選票,不正説明經濟與政治的相互影響。
  
  面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大趨勢,要求我們更關心另外45%的選民,也要求台灣在野的民進黨要正視現實,理智地面對“三通”後的“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大潮流,誠實地面對“九二共識”與“憲法一中”,不要甘作“為反對而反對一切”的反對黨,要有理性的兩岸政策,否則只能永遠淪為在野黨。即使偶然再度執政,也一定是不穩定的政權和高度倒退的兩岸關係。民進黨的“只要交流,但不要轉型”的思維,是注定不會成功的。
  
  作為祖國大陸,不能因為民進黨不改變立場不轉型就不理會他們,我們要研製一整套對待民進黨選民的戰略戰術,分層次分階段地開展工作,讓他們了解祖國了解我們的政策,我們做這方面工作總的來講還很欠缺,有待改進。
  
  總之,我們要看到機遇,用好機遇,把我們行之有效的一套工作方式堅持下去,又要有開創性地做好另一半選民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使兩岸關係朝著更深遠的方向深入發展,使“十八大”後兩岸關係更健康地發展。
  
  寫於2012年10月15日

  (本文發表於香港《中國評論》2012年第1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