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東社會科學界部分學者連續舉行多次座談,中心議題是如何估價開放改革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問題。廣東省委副書記謝非以及正在廣東調查研究的中宣部研究室的同志分别出席了座談會。
與會同志一致認爲,開放與改革不僅促進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建設,而且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有巨大的積極作用,那種只看到開放會帶來一些消極因素從而對開放與改革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帶來的重要積極作用采取否定態度的觀點是片面的,不是實事求是的。同志們認爲,開放與改革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係,總的應該如同鄧小平所指出的那樣,一要開放,二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開放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有的同志以經濟特區的事例來説明:一、經濟上去了,生産發展了,就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創造了更多的物質條件,特别是文化建設的設施得到了比較大的發展;近年來,深圳市政建設投資的47%都用在文化設施上面,這是其他地方還没法做到的。二、對思想建設也同樣有其積極作用,因爲開放打開了特區人們的眼界,對香港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有所瞭解,通過對比,加深了對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認識。這點,在外資、獨資企業工作的特區職工更是深有體會,覺得只要特區不斷發展,生活比在香港、國外還安定。三、引進了科學的管理方法,這也是對我們自身陳舊東西的衝擊,官僚主義、大鍋飯和懶漢作風都在掃盪之列。
有的同志認爲,經濟特區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開放與改革,廣大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也是這樣。這幾年,我省廣大農民在精神上的變化也是明顯的:一、開放與改革把我省廣大農村置於兩個大的轉化(即由自給半自給經濟向商品經濟的轉化、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之中,廣大農民把這個大好時期稱爲“黄金時代”,説明開放與改革完全符合我省廣大農民的心願龢利益,從而逐步解脱了禁錮他們的極左思想,獲得精神上的解放。二、開放與改革使我省廣大農民增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决心和信心;過去沿邊海一帶外逃的人現在不斷地返回來安居樂業,通過勞動致富,有不少人還成了專業户,重點户,萬元户,在建設新農村中,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起着示範帶頭作用。三、開放與改革迫使我省廣大農民不斷地提高智力因素,在兩個大的轉變中,他們已經認識到,要治舊變新,治臟變净、治亂變安、治窮變富,關鍵在於治愚變智,因此他們千方百計地設法提高自己的智力因素。可以説,一靠政策,二靠科學,提高智力因素是我省廣大農民精神文明的顯著特徵。四、開放與改革把我省許多農村基層幹部、復退軍人以及回鄉知青推上了農村先進生産力的代表的地位;他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信息靈,辦法多,能喫苦,辦事效果好,正在爲建設新農村而大顯身手,大展鴻圖,充分表現出農村一代新人的時代風貌。五、開放與改革激發了我省農民的事業心,開拓了交往範圍,他們開始講究生産經營的藝術,不再是“出勤當休息,自留地裏用力”的農民;一部分農民已經開始了農、工、貿綜合經營的活動而成爲企事業的經理、廠長;這種發展趨勢必將使他們從“血緣關係”、“地緣關係”的交往逐步轉向“業緣關係”的交往;那種“田園”式的狹小範圍,正在逐步被越來越廣闊的縱深的人際交往所取代。現在我省許多農民已不是簡單地過着“干活——喫飯——睡覺”的三部麯生活,而是增加了學習、娱樂和交際等等必不可少的内容。這些,都是開放與改革給我省廣大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帶來的巨大的積極作用,是主流的東西。當然,對開放所帶來的一些消極因素我們也不能粗心大意,失去警覺。
與會的同志還就如何在開放與改革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見解。
(這是作者跟踪精神文明建設研討活動的綜述,發表在《廣東社會科學》1985年第4期,《南方日報》等多家報刊選載。)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