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現實鬥争中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最近我們受省社科聯和本刊編輯部的委托,特地訪問了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的專家劉嶸教授。

  劉嶸教授生於1920年5月,浙江省玉環縣人,194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係後留校任助教,除了1950—195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外,一直都在中山大學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兼任過該校哲學係哲學教研室主任、係副主任、係總支書記、係主任、校黨委常委、宣傳部長、副校長等職務;退居二綫後,仍擔任該校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所所長職務;同時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哲學專業委員會任委員,在省社科聯創辦的廣東社會科學大學兼任校長,在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任常務理事,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任顧問,在省哲學學會任常務副會長等。他長期從事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研究,並已招收了四届毛澤東哲學思想碩士研究生。近十年來,他雖然擔負着繁重的行政領導工作和教學任務,但在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研究方面,發表了一批論文,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略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色》、《再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色》、《毛澤東思想是科學》、《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科學體系》、以及《毛澤東哲學思想概述》這部專著。此外,他對中山大學哲學係任主編、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發展史研究所任副主編的我國高校哲學專業第一部教科書《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稿》的問世,擔負了主持、組織和團結20多所高校哲學教師的編寫工作,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的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劉嶸教授在瞭解了我們的來意之後,點燃了一支香菸,沉思片刻,謙遜而又扼要地回答了我們提出的幾個問題。

  他首先談了自己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指導思想。1979年3月他出席了全國理論工作務虚會,在聽了鄧小平總結報告後的小組討論會上,他提出“毛澤東哲學思想作爲科學並不包括錯誤”的觀點。此後,他在爲中大全校研究生和毛澤東哲學思想專業的研究生的講演中,一方面批判“兩個凡是”的觀點,一方面宣傳“毛澤東哲學思想作爲科學並不包括錯誤”的觀點,闡明毛澤東思想是完整的科學體系。1980年6月,針對毛澤東思想包括錯誤、否定毛澤東思想的觀點,他指導一位同意他的觀點的研究生寫出了一篇論文——《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不應包含錯誤》,在《紅旗》内部文稿上參加討論,引起了理論界的强烈反響。1980年冬,馬哲史教材會議在厦門召開,他又在會上進一步提出“要把科學的毛澤東思想同毛澤東個人思想區别開來;毛澤東晚年錯誤違反了科學的毛澤東思想”的新見解,並於1981年初在《毛澤東思想是科學》的論文中闡發這個見解。上述這些觀點,後來得到了哲學界同行們的充分肯定。但是在此之前,許多人反對他的觀點,在大小會議上不斷提出“質疑”和“商榷”。當時有一位和他要好的同志也勸他放棄自己的觀點。面對社會上的巨大壓力,在他處於困境之際,那時擔任廣東省委宣傳部長的陳越平却極力鼓勵他堅持研究下去,“他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我終於堅持下來了。”劉嶸教授説到這裏,消瘦的臉龐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接着,他談到了毛澤東哲學思想特色與體系的問題。他認爲,毛澤東哲學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一樣,和過去的哲學相比較,都具有階級性和實踐性這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但毛澤東哲學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比較,又有自己的特色。毛澤東强調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爲一個偉大工具,運用它來解决中國革命問題;同時總結了中國革命過程中有獨創性的經驗,提出了一系列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的偉大創舉。毛澤東哲學思想這一顯著特色,是在中國革命鬥争實踐中形成的,反映了中國革命鬥争的豐富經驗。這是他在一論、再論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色兩文中的觀點。繼後,劉嶸教授在《毛澤東哲學思想概述》的專著中,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特色作了進一步的概括,指出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一個新的形態。關於毛澤東哲學思想體系問題,他認爲“四大塊”的結構不是毛澤東哲學思想本身的結構,是附加於它的模式。他在1985年於桂林召開的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講習班的講演中提出了上述觀點,並於1986年1月以論文形式發表在《毛澤東思想研究》上。他提出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科學體系是:1.主觀和客觀的關係是中國革命實際工作中的基本問題,也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中心問題;2.實事求是是對主觀和客觀關係這一基本問題簡明通俗而又科學的回答,成爲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出發點;3.調查研究、群衆路綫、矛盾分析法、獨立自主等等都是爲了堅持實事求是,獲得正確思想,達到主觀和客觀的統一,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劉嶸教授説:“關於毛澤東哲學思想的體系問題,哲學界還有争論,有待今後在實踐中繼續深入探討。”

  當我們問到他在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過程中有何體會時,他説,毛澤東哲學思想是科學體系,又强調運用,在運用中發展,不斷創新。因此,我們在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時,一定要學習和運用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方法,研究、探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偉大實踐中的新問題。在這方面,劉嶸教授作出了很大努力,撰寫了一批論文,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光輝勝利》、《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深入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矛盾體系問題初探》、《學習和運用毛澤東思想方法,深入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以及由他主編的《現實問題的思考》一書,都是他近年來運用毛澤東哲學思想來分析、研究現實問題的成果。他深有感觸地説:“要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就要在現實鬥争中運用。而哲學要研究、探索現實鬥争中提出的問題,就要有開拓精神,要有點勇氣,要有點韌勁,才能談得上在運用中發展毛澤東哲學思想,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海增添一點水滴。”

  在談到他在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體系的體會時,劉嶸教授認爲,毛澤東説過馬克思主義是總店,是主幹,他是分店,是技葉。這個説法生動地説明毛澤東哲學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運用與發展,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因此,近年來,他提出要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多學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時代和科學發展的需要。他説,要改變現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落後於時代發展的問題,繁榮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克服現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單一、結構單一的僵化模式問題;以辯證唯物主義爲核心,建立不同領域的哲學的應用或應用的哲學,並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結成聯盟,廣泛地吸收其他科學的養分,在運用中發展,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各個領域中的指導作用。當然,這要經過長期的各方面的通力協作,才能做到。

  最後,劉嶸教授談到他在今後的研究項目——《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哲學問題》,或《當代中國建設哲學》。這是國家教委“七五”規劃的重點項目,他接受了國家教委的委托,擔任該教材的主編工作,就是想要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包括毛澤東哲學思想方法),研究、探索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哲學,建設新的學科。他强調指出:“研究現實問題,需要寬鬆的環境。但哲學工作者不能坐等寬鬆環境的到來,而是要去争取,要爲創造這個環境而出力。學術上要創新,必然有人反對,這也是一條規律吧!我的一些觀點,也經常有人反對。你説得有理,我就吸收;你説得不對,我還是堅持己見,共同探索嘛!”他不但這麽説,而且也這麽做,既從自己做起,也要求研究生這麽做。他指導的第三届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如《論‘一國兩制’的構想的現實可能性》、《論生活方式的二重性質》以及《論思維方式的更新與生産方式的變革》等,都是對現實鬥争中提出的哲學問題進行大膽探索的。我們還獲悉,最近有關上級單位已通過他的博士導師的資格,準備明年開始招收博士生。這是一件光榮而艱巨的新任務。我們衷心祝願劉嶸教授在培養專門人才、攀登新的科學高峰的征途上,繼續作出新的貢獻。

  (這是作者時任《學術研究》哲學室主任期間,爲我國當代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先驅——劉嶸教授所寫的訪問記,發表在《學術研究》1988年第5期。劉嶸教授已於2001年2月20日逝世,特編此文以示對吾師的深切懷念。)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