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下旬,筆者偕同部分參事、館員和珠江文化學者,再次到台山市考察僑鄉文化,在6年前(2006年11月)首次考察的基礎上,有兩項新的發現,即:“僑墟樓”遺存與“廣僑文化”,認爲很有保護、開發和開拓研究的價值和必要,特提交調研報告如下。
一、“僑墟樓”遺存的文化價值與文化内藴
在首次考察時,我們已經發現台山有一種獨特的“僑墟”文化遺存。這種遺存的特點是有些鄉鎮以農村的墟日作爲地名,如:三八鎮、四九鎮、五十墟。墟日是南方農村傳統的商貿集市,而台山的墟集市場及建築格局,大都有西洋文化色彩,而且又大都以這些集市爲交匯點與海外交往通商,所以,我們爲之取名“僑墟”。
此後,台山市宣傳文化部門繼續深入調查,陸續有許多新的發現,迄今發現較完整的僑墟遺址達82處之多,而且遍佈全市城鄉,成爲台山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在這次考察時,台山市博物館提供了詳細的《台山僑墟》考察材料,並引領我們到多個僑墟遺址實地考察,由此而有更多更新的史迹和史料發現。
1.台山的僑墟大都是以僑民和僑資的背景資助興建
如台城,自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新寧縣(今台山市)設立以來,一直是台山政府所在地,五百多年曆史,由老城中心區、西門墟、西寧市組成,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形成僑鄉,以僑居美國和加拿大爲主的台山華僑每年匯回家鄉的資金達千萬美元,豐厚的僑匯使台山的社會購買力明顯增强,尤其是1920年我國第一條民建鐵路——新寧鐵路通車,帶來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對外聯繫和商貿繁榮,帶動了僑墟在全縣興起、興旺。
2.僑墟的建築和布局,大都是以騎樓及中西合璧的理念有計劃建設改造而成
如台城是1924~1929年間,工務局長按自己寫的《台山物質建設計劃書》中規定的改造方案進行全面大規模改造,按中西合璧騎樓式樣,在明清縣城骨架的基礎上建成23條騎樓街段,街道寬闊挺直,四通八達,建築鱗次櫛比,一派洋風氣派。圓山墟的建設格局,則是引進西方“集市廣場”布局,平面呈長方形,共4墩,設4條街道,每墩留有空地作出入口,中間爲農貿廣場;汀江墟也類似,呈大院式的回字形,水南墟、西廓墟、大同市也如此;其他有的呈正方形,如岡寧墟;有的呈井字形,如公益墟;有的呈門形,如成務市。
3.僑墟的騎樓建築,吸取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元素
在建築材料上多采用進口水泥、鋼筋、彩色玻璃,混凝土結構,西方建築的柱式、拱券、山花、陽臺成爲騎樓立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圖豐富多彩,且有不同歷史時期的地域風格,如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等。唯一例外的是廟邊墟有5幢傳統騎樓商鋪是源於中國檐廊式臨街建築。這一方風景,也可説僑墟樓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一景。
4.有的僑墟除騎樓外,尚有以碉樓或洋樓作爲墟場的標誌性主要建築
這此標誌性建築大都是銀莊或典當性金融中心,或者教堂、宗祠、學校類文化中心,都可説是商務文化性的樓宇,與開平碉樓自衛住家爲主的性質有所不同,如岡寧墟的“岡寧樓”,公益墟的“公益埠務所”、“胥山紀念堂”,上澤墟的“合一堂”,成務市的“天生堂”、“學校碉樓”等。
5.僑墟大都設在河岸,大都有港口碼頭,交通運輸方便且商貿發達
而且墟鎮之名原來都稱爲“市”,有的甚至現在仍稱爲“市”,如岡寧市、西寧市、大同市、成務市等,説明自古都有商貿的集市性質,既有本地農村傳統墟日集市功能,又有對外通商的港口功能。
6.僑墟的興起和改建擴建歷史,跨越古代、近代和現代
而且,多是始於中國傳統、後以西方理念改建擴建,從而顯出貫通中西文化與商貿的功能。如,岡寧墟始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建“獨岡渡”,民國十六年(1927年)建“岡寧市碉樓”而成墟;上澤墟也是始於明代嘉靖年間,迄今四百餘年,民國初年擴建;圓山墟始建於清干隆年間(1736~1795年),1929年重新規劃建設;五十墟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1909年新寧鐵路通車擴建;冲萎墟興起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1909年改建;西廓墟始建於清嘉慶末年,20世紀20年代擴建;公益埠係歸僑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創建,水南墟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920年擴建;斗山墟於清光緒年間興起,1909年爲新寧鐵路終點站而擴建;成務市係旅美華僑於清光緒年間創建;廟邊墟始建於清光緒元年;汀江墟由海外華僑於民國廿一年創建,包括梅、王、曹、江等10多姓僑眷捐資。
從以上這些史迹和史料可以判斷:台山的僑墟是中國傳統農村墟日集市,又是與海外通商的集市;僑墟都是以騎樓(部分有碉摟、洋樓)建築爲主體,故可稱之“僑墟樓”;而僑墟及其樓宇,都建在河岸,設有碼頭或橋頭;僑墟樓的歷史、功能、建築,都是中西合璧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載體和生動體現,是台山獨特的文化風景。由此,可以用兩句話概括其特徵,即:“貫通中西古商市,獨佔鰲頭僑墟樓”。前句指僑墟,可謂非物質文化遺産;後句指僑墟樓,可謂物質文化遺産(“獨佔鰲頭”,既是指僑墟樓都有碼頭之獨特風景,又寓台山的僑墟樓文化獨領風騷之意);而僑墟與僑墟樓總是兩位一體的,所以,僑墟之非物質文化遺産内涵實際寓於作爲物質文化遺産的僑墟樓中,故可統稱爲“僑墟樓”,以表述其統含兩種文化内藴之意。由此可見其具有雙重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文化内藴,故而很有保護、開發的必要。
二、開拓研究“廣僑文化”的依據和意義
早在1993年,我們先後在封開發現廣信文化、在南雄發現珠璣巷文化,進而研究珠江文化和廣府文化,尤其是在2006年11月,我們在考察包括台山在内的五邑僑鄉文化進程中,在江門蓬江區良溪村發現“後珠璣巷”的時候,我們已確定台山屬於廣府文化帶,是廣府文化發祥地之一。因爲南宋時候,以羅貴爲首的36姓氏珠璣巷移民南遷,至良溪開發,並分佈廣東各地,尤其是在包括台山在内的珠江三角洲一帶繁衍,從而進一步發展並形成了廣府民係,並形成了以粤語(廣州話、廣府語)爲主語區域的族群文化,即廣府文化,從而成爲廣東三大民係(廣府、客家、潮汕)及其文化之一。由此,台山的本土傳統文化是廣府文化。
我們在發現並爲良溪定位爲“後珠璣巷”的時候,除了發現羅貴南遷開發珠江三角州的史迹之外,還發現羅貴南遷族群後裔,自明代後持續向海外開拓,尤其是向南洋、美加移民的史實,從而使得珠璣巷體現的移民文化精神,從中原移民嶺南、進而發展爲移民海外,譜寫了珠璣巷文化的新篇章。所以,“後珠璣巷”的定位,也意味着廣府文化向海外發展,同時也意味着開始吸取海外文化因素,與西方文化結合,並造成廣府文化增添華僑僑鄉文化的因素和色彩。
2007年10月,我們舉辦了“良溪:後珠璣巷”文化論壇,與會的海内外專家學者肯定了我們這個發現和定位,並以大量的資料更廣更深地論证了廣府人、尤其是以台山爲主的五邑人移居海外、向海外傳播廣府文化的同時又將西方文化融入僑鄉文化的史實和論析。據此次論壇論文集中《珠璣巷移民後裔的海外拓殖》(曾祥委、曾漢祥作)一文提供的資料,珠江三角洲及廣州方言區近代海外移民逾500萬,江門五邑占180萬,台山市占80萬(超過台山市現有人口),分佈於世界五大洲78個國家和地區,75%在美洲地區,其中在美國的有40萬人,在加拿大的有10萬人。據光緒二年(1876)記載,台山在美華僑8萬以上,占全美華僑人數一半,到光緒十六年(1900)達20萬人。1953年出版的《台山縣誌》統計,在全世界華人華僑中台山籍人口僅占1.2%,但在美洲則占1/3,而在美國則占一半。此外,在世界其他各地,如新加坡、巴拿馬、多米加、特立尼達、多巴哥、秘魯、巴西、智利、巴哈馬、澳大利亞、新西蘭、西薩摩亞、英國、毛裏求斯等都有台山籍華人華僑,而且有一半以上地域占當地華人華僑之多數。這些資料説明,台山是向外傳播廣府文化、並吸取西方和海洋文化形成僑鄉文化,同時又使廣府文化與僑鄉文化融合,從而形成廣僑文化的典型地域。
從歷史資料、地方史志、家譜族譜、文藝作品(如:香港電視片《大地恩情》,秦牧的長篇小説《少小離家老大回》、《憤怒的海》,杜埃的《風雨太平洋》,陳殘雲的《熱帶驚濤録》),都可找到廣僑文化的實证和依據,遍佈台山的僑墟樓更是廣僑文化的生動載體。所以,提出“廣僑文化”概念,並爲台山作出“廣僑文化之鄉”的文化定位,其依據是很充分而實在的。
提出這個文化概念的意義在於:從文化學的角度來説具有細化並交叉研究的作用和意義。因爲原其所屬的廣府文化和華僑僑鄉文化,均是較大較泛的文化領域,以廣僑文化的概念界定,則既可將兩者細化,又可將兩者在某些地域交融的歷史與現實進行確切表述,並可對其内涵的兩種文化元素進行交叉結合研究。這是對具體地域文化特質的精確表述,也是對文化領域的新發現、新開拓,并且是研究方法上的創新。
對台山作出“廣僑文化之鄉”文化定位的文化學意義,正是在此,其典型帶動意義,也在於此。因爲類似台山的廣僑文化之鄉,將會隨着考察研究的步步深化與擴展,會有更多的新發現,如與台山共屬的江門“五邑”各地,以及其他珠三角和粤語區縣市,如中山、珠海、佛山、南海、順德等。當然,各地的廣僑文化主要載體不會完全相同,但文化性質上必是大同小异,如台山的僑墟樓與開平的碉樓就是如此。同時,就廣東全省的範圍上説,廣府民係之外,尚有客家、潮汕兩大民係,廣府文化之外尚有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也必會有“客僑文化”、“潮僑文化”之鄉或地域。所以,“廣僑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台山的“廣僑文化之鄉”定位,具有深廣的典型帶動意義。
三、具體建議
1.從文化遺存的保護上説
應當將台山的僑墟樓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産和物質文化遺産,對其進行雙重文化遺産的保護,並將其逐步進行市級、省級、國家級、以至世界級文化遺産的申報,以使其得到應有的文物保護,並弘揚其文化價值與精神。
2.從文化研究與宣傳上説
應當盡速舉辦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内外專家對“廣僑文化”及“僑墟樓”遺存進行研討,並於會後組織力量進行歷史資料研究,編輯出版系列著作,並與大專院校合作,申報科研項目,成立學術基地。同時,應當更深入地考察采訪,擴大宣傳,運用各種媒體報導,組織創作各種文藝作品,尤其是要下大功夫製作影視專題片或故事片。
3.從文化開發上説
對文化遺址應當以“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爲方針,對僑墟樓遺址采取認領和承包保護開發的政策,即:由有産權的原屋主後裔認領,無主者由政府面向社會組織招標,由獲標者承包保護與開發。開發要統籌規劃,要每個僑墟樓都有自身特色,互不雷同,可以增添多種文化元素,但在主體上必須保持原有特質和風采。
4.從旅遊開發上説
可將全市僑墟樓作爲一個旅遊項目或一條旅遊綫路,並將旅遊開發與文化開發結合起來,將每個僑墟遺址作爲一個旅遊景點,由承包者自主經營,在文化内涵與活動方式上,可以在原有特質基礎上增添或强化新的内容。如,在岡寧墟及其作爲電影《讓子彈飛》外景拍攝地、圓山墟及其作爲電影《風雨西關》、《羊城暗哨》、《數風流人物》外景拍攝地,可以增加放映這些影片;在汀江墟等較大墟場遺址,可增設在世界華僑中很有影響的傳統文化及其活動項目,例如可以將《孫子兵法》、《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改編或衍化爲可供遊人歷境感受的實體項目,諸如“方陣”、“迷宫”、“仙山”、“禪境”或具有童趣的動漫世界等,還可以運用立體電影的科技手段,或者仿傚桂林“劉三姐印象”的做法,以著名作家巴金在1933年寫台山的散文《機器的詩》爲題材,重現當年中國第一條民辦鐵路——新寧鐵路“船載火車”的“機器的詩”景象,既有以藝術形象重現歷史光輝的内涵,又有名人文化的元素,並有現代高科技的新奇,還有使人體驗歷史的感化作用,内涵與功能均豐富,韵味無窮。
5.從弘揚傳統文化上説
可以遵循原有的墟日習俗傳統,舉辦“僑墟節”或“廣僑文化節”,每届有定期、不同活動中心,集商貿、文化、聯誼、旅遊於一體;每届商貿集市,可以推出一兩種台山特産品牌,亦可分佈每個僑墟以展銷不同特産爲特色,將商市傳統發揚光大。同時,又以傳統的返鄉省親習俗,組織海内外鄉賢返鄉省親活動,尤其是查訪並組織僑墟樓的屋主後裔重返故居活動,以及海外各地台山會館或宗祠返鄉認祖歸宗活動,並將這些活動與“僑墟節”活動結合起來,以達到“一節多能”的綜合效果。
6.從拓展文化成果上説
建議省有關部門組織全省性的“僑鄉文化節”,由各地輪流舉辦。從江門開始,將廣僑文化作爲持續弘揚民係文化與華僑僑鄉文化的抓手,由僑鄉縣市輪流舉辦,先是台山以“僑墟樓”爲主題辦廣僑文化節,接下開平可以碉樓爲主題辦節、蓬江區則以“後珠璣巷”精神和宗祠文化爲主題辦節,恩平可以“科舉文化”爲主題辦節;進而擴展,由梅州、河源、東莞(鳳崗)各地辦“客僑文化”節,再在潮汕各地辦“潮僑文化”節等,使廣東三大民係文化均有機會在華僑僑鄉文化的弘揚中在各地生根開花,同時也使各地的獨特文化在全省性的輪“節”中傳播海内外。
(本文原載《廣東參事館員建議》2012年11月5日第61期)
(黄偉宗,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