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文化類型,都有其地域、門類、時間、族群等結構,形成文化結構體系。僑鄉文化是嶺南文化一個特殊組成部門,自身又分爲廣府、客家、潮汕、海南等僑鄉文化。按照文化地域差异,廣府僑鄉文化也有五邑、珠三角、港澳等文化之别,即在文化共同性基礎上所存在小异,即爲文化類型不斷被分化的依據。從這個意義出發,作爲五邑僑鄉一個組分的台山,被譽爲“中國第一僑鄉”。無可置疑,這一殊榮仍須獲得文化支持。而能提供這種文化支持的文化類型不止一個,其中具有重要意義、但長期未被發掘、開發利用的“僑墟文化”即屬其列。
墟即集市,古越語“粤謂野市曰虚”〔1〕。“虚”以後演變爲墟,即定期的商品交易場所,俗稱“墟場”。五邑僑鄉,特别是台山地區,華僑華人衆多,僑居國外人口超過當地人口,歷史上商品經濟活躍,這種互通有無的場所,習慣稱爲“僑墟”。現在台山至少保留70多處,在廣東甚爲少見,具有很高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有必要作深入探討,以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這也是本文旨趣所在。
一、僑墟文化概念
僑墟文化是僑鄉文化一個亞類,特指産生於僑墟的一種文化類型,可稱爲“僑墟文化”。這個文化概念應包括,一是必須以僑鄉爲背景而産生,既有它的自然地理環境,但更重要的是僑鄉的社會經濟和文化背景。如台山瀕臨南海,岸綫曲折綿長,港灣、島嶼衆多,方便内外交通,利於人員進出和商品流轉;又境内河涌密佈,船隻可扺各鄉鎮,有利於墟鎮造址、布局和運作。通過潭江聯接珠三角水網,使台山經濟與珠三角聯成一個整體。在人文環境方面,鴉片戰争以後,台山人大量出洋,主要僑居經濟發達的美、加等地,僑匯成爲大部分人生活來源。他們須依靠墟市獲得生活物資,促進了墟市興起和繁榮。華僑文化也由於大量海外移民而産生,在其故土一方,華僑文化是爲僑鄉文化,僑鄉文化具有多元、開放、包容、先進等特點,形成比較平和社會氛圍,易於接納外來文化,包括外地商品進出,尤其比較敏感外來宗教等。如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最早東來的西班牙天主教士方濟各·沙勿略選擇台山上川島爲進入廣東立足點,即有其地緣和文化背景。再如僑鄉信息靈通,利於城鄉社會經濟進步,如台山早在清宣統元年(1909年)就辦起我國最早僑刊《新寧雜誌》,内容包括各種要聞、船期、告示等,且多年連綿不絶地賡續下去,無疑推動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也利於僑墟産生和興盛。二是在文化景觀上,僑墟應集中反映僑鄉文化風貌,既有可視,又有可悟文化景觀。如僑墟百姓用語,即有不少外語成份,例如水泥曰“紅毛泥”,商標叫“嘜”;襯衣稱“恤”,洋葱喊“荷蘭葱”,馬鈴薯曰“荷蘭薯”等;集市上所流通貨幣,包括美元、加拿大元、英鎊、日元、澳元、港幣等,統稱“西紙”;在墟市上可享用到各式西餐,計有美式、墨西哥式、南洋式飲食等,當地人對咖啡、麵包、牛扒、猪扒、奶油、朱古力等一點也不陌生〔2〕。與其他地區墟市對這些物品稱謂和接受程度明顯有异。三是僑墟應是近世産物,不是自發地形成,而是有組織地經過規劃而産生,故墟場用地規整,功能分工明顯,充滿近現代文化氣息,這也是一般墟市難以相比的。
二、僑墟文化内涵
僑墟文化有其特定文化内涵,是指它的文化屬性,包括物質、制度和精神方面的結構,都有异乎尋常墟市之處。
僑墟物質文化而言,除了流通各類商品反映它們文化屬性以外,還在於僑墟建築全由中西文化融合而成的騎樓爲主要街景,清一色的建築立面、形制和風貌。如台城台西路、中和街、環城南路、西岩路、東華街、通濟路、革新路、正市街、南塘路;圓山墟西華路、圓山路、玉書路、紫霞路;水南墟東來街、岡寧墟各街道;公益墟中興街、長樂街、蘇杭街、河南街;五十墟的河北路、北岸街道;冲蔞墟的光榮路、共和路、勝利路;斗山墟的紅岩路、太平路、人民路;汀江墟四周全爲騎樓街,大同市的大同市一路、二路、三路、四路等,四廓墟與上澤墟市周邊騎樓等。這些騎樓與通常騎樓並無兩樣,但布局却有其特色,基本上連成一綫,圍成長條形或矩形;墟期各種農副産品沿街擺佈,既有城鎮商業氛圍,也有農村集市格局,墟場用地分成行業,包括禽畜、土特産、日用百貨等,呈現一派百貨雜陳,商旅喧騰,熙熙攘攘景象,折射僑鄉墟市人貨來源復雜,生産社會化、商品化程度高、流通範圍廣等特色。最典型的廟邊墟,平面呈“門”字形,現存騎樓17幢,臨街擺佈,農曆每逢四、九的墟期,届時人頭攅擁,交易十分興旺。最能代表華僑近代建築群的端芬鎮汀江墟,俗稱梅家大院,平面呈“回”字形,以騎樓形式繁多、體量大、風格獨特、集中聯片而蜚聲海内外,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交融,盛名傳承至今,已成爲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制度文化層面,僑墟也有獨到和先進之處。嶺南墟市,通常按物資交流需要,有些自發形成,有些由宗族勢力倡導或把持而形成。如始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台城水南墟,原名“南昌市”,原爲朱、黄、鄺姓所建,但不準陳姓居民前往買賣,於是陳姓華僑倡議另立新墟,即今水南墟。1920年新寧鐵路台城至白沙支綫建成,通車經此,水南墟興盛一時。四九鎮五十墟,始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由李姓人興建,後新寧鐵路通車,該墟經過擴建,發展很快,成爲台山僑墟典範。
除了這些宗族墟市(當然後來也得到改造),台山僑墟更多的是近代商品經濟産物,特别是僑資參與,一般都經過科學規劃,在用地、功能分區,商業布局,建築形制等都具近現代文化意識,故比傳統墟市更有其時代先進性和更豐富文化内涵,也是僑墟最大一個文化亮點。台城在歷史上也可看作是一個僑墟,其建設即經過規劃和改造,1924年制定《台山物質建設計劃書》,規定街道寬26尺,各邊騎樓各10尺,共寬46尺。1927年全城改造全面鋪開,不久建設了2條騎樓街,工商各業同時發展,城市面積焕然一新。水南墟在陳姓華僑規劃下,建設東來、西華、南盛、東興四條街,整然有序,圍成一個回字形,留存至今。台山第二大鎮大江鎮公益埠,由伍姓歸僑設“埠務公所”管理,負責墟物規劃、布局,建成“井”形9條騎樓街,酒店、紀念堂、教堂等公共建築接踵而起,在新寧鐵路帶動下,工商各業興旺發達,聞名縣内外。其他如五十墟、冲萎墟、斗山墟、汀江墟、西廊墟、上澤墟等都有類似情况。故保留至今墟場格局,建築風貌都深深地鎸刻着那個時代烙印,説説僑墟遠勝於同時代其他墟鎮,具有鮮明中西文化相結合特色。
另外,僑墟的管理,也突破地方宗族勢力局限,引入股份制形式,具有近現代商業管理功能,取得明顯社會經濟效益。如台城圓山墟,1926年成立“市政會”,主持墟場規劃,引入西方“集市廣場”布局形式,這在當時是鳳毛麟角,至今仍不失去其意義,爲《風雨西關》、《羊城暗哨》、《數風流人物》等多部電影拍攝取景場所。上述公益埠設“公益事務所”,除具指揮部,制訂規劃建築方案功能以外,還建立墟鎮管理制度。著名汀江墟既以連片騎樓布局馳名,也以制度創新顯世,曾引入西方先進股份制管理模式,在當時廣東墟鎮中甚爲少見。如該墟曾制訂《汀江墟招股開辦章程》和《汀江墟立案簡章》,從宗旨、股本、股東權利、鋪地、街道,到公款、職員、董事的義務等方面,對墟集市政管理、商務活動規則詳細規定,大到墟政决策、公款使用、鋪地分配、經營範圍,小至攤販位置、衛生環境,都做到有章可循。104間商鋪爲坐商,每逢墟日還有很多小販如墟,指定他們只能在廣場四周街道擺放,不能進入廣場。煤油、石灰、牛、猪、羊等商品不得進入市場内,交易活動必須在墟旁另外擇地建鋪〔3〕。如此嚴密詳細的分工和管理,本身就是近代管理制度文化的楷模。據悉,汀江墟建設共集資有104股,計有梅、丘、曹、江、伍、黄、張、劉、温、樑、何、區、李、林、許、譚姓等,其中梅姓認購52股,占50%,是最大股東,故本墟又稱“梅家大院”〔4〕。這無疑又是一種先進集資方式,至今仍有重要借鑒價值。至其歐洲式集市廣場布局之形制、氣派,至今仍爲人讚嘆不已。
在精神文化層面,僑墟建築風格、管理制度即反映了僑墟主人人文精神、審美情趣、價值觀念。而作爲僑墟文化載體的參與者,包括當地居民、外來商販等,也深受這種文化影響,表現出更多的僑鄉人精神風貌。以宗教而言,台山僑墟各類宗教齊全,建國前夕,即有基督教長老會、公理會、浸信會、循道會、安息會、美以美會、友愛浸禮會,聚會處等8個不同宗派教會,有教堂43間,以台城較集中,但也廣見於公益、五十、冲蔞、斗山、大江、汀江、上澤、都斛、廣海、四九、海宴、端芬、水步等墟鎮。現有開放堂點14處,教徒1531人〔5〕,信徒不少,至今仍保持做禮拜習慣。天主教也不甘後人,嘉慶十一年(1806年)即傳入台山。1923年全縣已有主堂4間,分堂11間,傳道所5處,教徒2899人〔6〕。現在台山天主教堂見於台城、赤溪、海宴、上川島等,宗教活動也很活躍。當地人也信仰佛教、道教和各類民間神只,形成中西宗教信仰和而不同,共生共存局面,顯示僑墟文化具有足够包容性。
三、僑墟文化特點
僑墟文化雖非台山獨有,但台山作爲中國第一僑鄉,具有僑墟文化産生深厚土壤,衆多墟鎮、發達僑鄉文化,由此孕育、發展起來的台山僑墟文化,其特點可歸結如次。
1.作爲僑墟文化一個承載體,僑墟大部分臨水或倚靠交通綫選址布局,與台山水網發達,交通暢便的自然、人文環境相適應。故僑墟形態,多沿河、沿交區綫呈帶狀分佈,並利用江河,道路之便,設置碼頭、堆場、前店前倉(庫),做活生意。因形就勢,發揮地利之長,成爲僑墟選址布局一大特點。也由於此,江海水文化成爲僑墟文化一個主要特質和風格,這包括江河運輸所用船舶、連接江河橋樑、彌補山川氣勢不足的風水塔、西方宗教、中西結合騎樓建築群,乃至人們生活方式、衣冠履帶、飲食習慣、市井風情、價值觀念等,無不中外交融、鹹淡水相交等。
2.僑墟發展動力,除了當地和鄰近地區發達商品經濟需求以外,金融資本也是一股强大動力。台山多數人以僑匯爲生,經營僑匯機構是爲銀號,具有匯兑、存儲、接理華僑銀信功能,台山僑匯居廣東之冠。除了維持僑眷生活以外,僑匯還用於:①投資辦學。如1902年斗山“浮石學堂”、大江公益“公益學堂”,1905年端芬“成務學堂”、“蒙養學堂”,1907年都斛“潭洲小學”,1908-1910年白沙“紹憲學校”,附城“求是學校”、三八的“龍崗小學”等。據統計,清末民初台山利用僑資興辦小學有86所,中學9所〔7〕,尤以台山縣立中學爲著名,台山一躍成爲廣東教育强縣。而這些學校大部分配置在僑墟。②興辦醫院。華僑熱心公益事業,濟世救民,在僑墟投資興建不少醫院,計有1889年廣海“樂善堂”、1920年荻海和四九的“宏濟醫院”和“普濟醫院”、1930年海晏福民醫院、斗山“太和醫院”等,皆造福於民,獲得好評。③發展交通。光緒年間(1875-1908),六村華僑陳天申捐資修路30多里長的槎洲——廣海大路,白沙華僑馬立群修築白沙至長江墟“棠政公路”。上世紀30年代,台山興起建設公路熱潮,僑匯起了資金保障作用。受益的主要是各僑墟,特别是1906年動工,1920年全綫通車的陳宜禧修築新寧鐵路,總長133公里,沿途經過白沙、水步、冲萎、大江、四九、五十、三合、大塘、沙坦、水南、公益、斗山等墟鎮,促進它們商業繁榮和工業企業出現,改變台山經濟結構,使之從農業走向工農業同步發展。④創辦僑刊,推動文化事業發展。僑刊是台山華僑一項首創刊物,清末民國先後達120多種,清末《新寧雜誌》每期印5000份,流通海内外,影響甚廣。辦刊資金主要來於僑匯,僑墟是最大流通地區。⑤創辦工商業。僑資也用於家鄉工商業建設,包括電燈、採煤、機械、印刷、造紙、火柴、肥皂、建築、百貨、娱樂等,除分佈在有關僑墟以外,還布局在江門、廣州等地,對我國民族工業發展,貢獻匪淺。
3.商業文化是僑墟文化最本質一個特徵,具有吞吐、交流商品功能。以僑墟爲核心,既吸引,又輻射它們所到腹地,形成從點到綫到面空間格局,率而帶動全縣商業發展,故僑墟起到經濟增長點和生長極作用,而起到這種作用的恰是僑墟文化。
4.僑墟商業載體在很大程度上,依託騎樓建築群。這些建築群,是僑墟不可或缺組成部分。有賴於它們,僑墟商業活動能比其他墟市更有序、有效地進行,也帶來更高經濟效益。故這些建築群是台山僑墟最重要一個標誌,凝聚了僑墟文化的精華,也是有别於其他地區普通墟市的一個本質所在。
四、小結
台山僑墟文化作爲五邑僑鄉一個特殊文化類型,具有其産生深厚文化土壤,厚重歷史文化積澱,特别是中西文化結合的文化内涵,以騎樓爲主體建築文化景觀,以及先進股份制管理模式、臨江海選址、布局,充分反映水文化特質和風格,對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發揮重大作用。時至今日,應充分發掘、保護和開發利用僑墟文化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注釋:
〔1〕屈大均:《廣東新語》,卷2,地語。
〔2〕許桂靈等:《廣東華僑文化景觀及其地域分异》,見《地理研究》2004年第2期。
〔3〕張國雄:《台山歷史文化集·台山洋樓》,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年,第72頁。
〔4〕同〔3〕第73頁。
〔5〕張運華:《台山歷史文化集·台山洋教》,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年第12-16頁。
〔6〕同〔5〕第47-58頁。
〔7〕劉進:《台山歷史文化集·台山銀信》,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年,第102頁。
2012年10月18日
(司徒尚紀,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山大學地理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