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山“僑墟文化”刍議

  珠江三角洲是廣府民係的核心區域也是廣府籍華僑華人的重要祖籍地,五邑地區,以“中國第一僑鄉”而聞名中外。“五邑”即現在的江門市(舊“四邑”加鶴山),總人口414.27萬,而祖籍五邑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萬(其中海外華僑、華人有250萬人,港澳台同胞有153萬人)約占全國海外同胞的1/10,分佈在全世界五大洲107個國家和地區,分佈在亞洲地區的約占20%,美洲地區的約占70%。美加華僑華人社區中,不論從人口數量還是政治、經濟實力,五邑籍華僑華人都居前列,所以五邑有“美國華僑之鄉”、“加拿大華僑之鄉”的稱譽,其中又以台山最突出。台山市人口93萬,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個國家和地區的台山籍鄉親有130多萬,占江門市旅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區人數的1/3。主要是旅居美國、加拿大、澳洲、巴西、墨西哥、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其中旅美42萬多人、旅加18萬多人,有“全國第一僑鄉”、“内外兩個台山”之稱。因而台山文化是五邑文化的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典型。台山文化最具特色的首推“僑墟文化”,我們透過台山“僑墟文化”的分析,可增進對五邑華僑文化的認識,進而加深對“廣僑文化”的探討。

  一、“僑墟”與“僑墟文化”

  “墟鎮”(也叫“集市”)是中國城市的雛形,是一個地方交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匯聚點,是傳統工商業及服務業的集群地,是農村居民娱樂、社交的主要場所,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僑墟”即僑鄉地區的“墟鎮”,因而,“僑墟文化”是僑鄉地區經濟、文化的集中體現。

  1.“僑墟”

  “僑墟”,顧名思義,是與華僑關係密切的“墟鎮”,與一般的鄉村集市有着明顯的區别。首先是僑鄉的産物,有深厚的華僑背景;其次是僑資爲主的商貿市鎮;再次是華僑文化得以集中張揚的地方。各地的“僑墟”又深受華僑僑居地文化的影響,是不同類型華僑文化的載體。因五邑華僑大多旅居美、加等西方先進國家,因而,五邑僑墟深受西方近現代文化的影響,大多具備現代城鎮的雛形,其發展過程就是農村集市向現代城市的發展進程。

  如,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中心城市之一的江門市,萌芽於14世紀,從當初蓬江區墟頂的農民、漁民交换農副産品及魚産的一個小墟集,發展爲16世紀“千艘如蟻集江濱”的商品集散地。清干隆末期,成爲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商業貿易中心,受被稱爲“門口路”的澳門的强勢影響,加速了發展步伐。清光緒二十八年(1900年)江門闢爲對外通商口岸後,成爲五邑乃至粤西地區的對外通商口岸,商貿更爲活躍,是這個地區的重要貿易中心。隨着現代城市條件的成熟,英、美等國商人在江門開公司設教堂,五邑華僑大辦實業,江門漸成了“華洋雜處,商旅輻揍”的熱土。經過400多年的演變,江門由一個農村小集市,演變爲一個“僑墟”,進而成爲一個地區的貿易重鎮。其演變歷史在僑鄉頗具代表性。

  2.“僑墟文化”

  “僑墟文化”,即僑墟所承載的文化内涵,透過物質的、非物質的存在,得以張揚,並規範着僑墟百姓的思想、言行,對僑墟的環境、景觀、風俗、教育、衛生、宗教、語言等,産生直接的影響。

  自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居住權後,澳門經過了500多年歐洲文明的洗禮,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時期,澳門在地區上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的作用,在我國近現代思想發展史、近現代社會發展史與近現代革命鬥争史上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五邑毗鄰澳門,接受澳門的强輻射,成爲我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工農商業的摇籃之一。五邑地區的“僑墟文化”便更具先進性。台山因旅美洲華僑、僑眷人數衆多,僑墟經濟發達,僑墟建設管理先進,僑墟遺址保存完好成爲五邑僑墟的亮點,台山的“僑墟文化”在五邑“僑墟文化”及“廣僑文化”中,更具代表性。

  如,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與鄉鎮管理原則、西學與西醫盛行、學校與教堂同在,愛國愛鄉的熱情、崇文重教的民風、中西融匯的四邑話、對自由民主平等的追求、對科學技術的崇尚等,無不是解讀台山“僑墟文化”的密碼。

  二、台山“僑墟文化”之特質

  台山面臨南中國海,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節點,民衆善與海外交往。鄉人僑居國外,約有200多年的歷史。18世紀中後期,開始旅居南洋,19世紀初葉,開始旅居美洲。鴉片戰争以後,清政府開海禁,出國謀生者日多。同治六年(1867),土客械鬥結束後,鄉人“適洋務大興,壯者輒走外國”〔1〕大批出洋。光緒年間(主要是1882年至1890年),原僑居南洋的台山人紛紛遷移美洲,少數赴歐。19世紀40-50年代,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先後發現金礦,並進行鐵路建設和農業開發,台山籍華僑成爲最早到達這些熱點地區加入世界性掏金潮,成爲美、加兩國邊疆開發貢獻極其重大的華工。但當時美國對華工實行歧視政策,1882年頒佈了《排華法案》,嚴控華人入境。隨後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以經濟手段嚴限華工入境,使華工無法在美、加、澳安居樂業,只得回鄉成家立室。他們把在海外積攢起來的血汗錢寄回家鄉,養家糊口。出洋討生活,只爲换取一家人的温飽。回鄉“立宅置田”,光宗耀祖,則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因台山的僑匯主要用於贍養家眷,這便使近代台山的僑匯成了台山鄉鎮源源不斷的經濟來源,覆蓋範圍廣,數額是全國僑匯之最。如,1929年以前,台山每年的僑匯在千萬美元以上,占全國僑匯收入近1/8,1930年猛增到3000萬美元左右,幾乎占到全國僑匯收入的1/3。巨大的僑匯促使台山的經濟快速發展,商業快速繁榮,“僑墟”的繁榮景况空前。據最新的調研結果,目前仍有82處“僑墟”遺址散落在台山境内,訴説着當年的繁華。伴隨着大額僑匯的進入以及熱火朝天的建屋建城活動,西方近現代文化對台山的文化産生了巨大的衝擊,加速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催生了新的“僑鄉文化”典型——台山“僑墟文化”。這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産物,特質鮮明,在五邑地區極具代表性。相比五邑其他地區的“僑墟文化”,台山“僑墟文化”最突出的是:

  1.中西合璧 重商務實

  嶺南廣府人在内外貿易比較發達的大背景下,正統的中原文化、土著俚人的淳檏民風、北方移民的圖存求强精神,多樣的生存方式與求生實踐,經過長期的碰撞融合,逐漸孕育了重商務實,勇於開拓,敢於拼搏的精神,形成了既保留較多古越族文化,又具有重商、開放、務實、兼容等商業文化特質的廣府文化,並以其鮮明的特質區别於其它民係文化,在全國獨樹一幟。地處珠三角的台山在此基礎上,澳門的影響、華僑的近現代西方文化理念和巨額的僑匯,助推了台山“僑墟”的發展,迎來了全盛期。台山“僑墟”處處無不滲透着中西合璧,重商務實的精神特質。

  (1)規劃與建設

  沿江而居,是廣府民係的特點,傳統的廣府民係墟鎮,大多得水運之便。台山的“僑墟”選址,首先考慮的是交通要素,不但有水運之便,往往是處於多種交通的交叉點。如,台城鎮(舊稱“新寧城”)得水陸交通與新寧鐵路之便;圓山墟的公路四通八達;岡寧墟、汀江墟、公益埠等均是大江的埠頭;公益、大江、東坑、東門、五十、四九、大塘、斗山、水南、三合、黎洞、長江、白沙等墟均是新寧鐵路的站點。

  近現代得西洋風氣之先的台山,對交通與經濟的密切關係領悟較早,開拓新型交通方式的要求迫切。1909年,由廣東新寧(今台山)旅美華僑陳宜禧主持建造的新寧鐵路——中國第二條商辦鐵路通車了。它由陳宜禧向美國華僑集資,全部使用本國資本和技術力量建造而成,曾是華僑在中國最成功的投資事業。新寧鐵路的建設,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催生了現代城鎮規劃。西方近現代的文化理念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僑墟的規劃設計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最大的特色是對西方“集市廣場”的學習和引進。這種布局形制,在台山僑墟廣泛應用。如台城鎮的圓山墟、大江鎮的陳邊墟、四九鎮的五十墟以及端芬鎮的上澤墟、成務墟、廟邊墟、西廓墟等。規劃出色的如:

  公益埠,由紐約華僑設計,借鑒美國紐約的城市建築布局。因此,公益埠歷來就有“紐約街”之稱,是新寧鐵路帶動而興的新埠。1904年歸僑伍於政聯絡附近鄉紳成立埠董局,籌劃新埠建設。1905年初,新寧鐵路站點由新昌改在即將動工的新埠公益,鐵路公司便投資20多萬元,在此建築公益路分局大樓、機器廠、停車場、電燈廠、碼頭、長堤等項目,從而刺激了當地人的建築欲望,吸引了大批華僑和外地富紳落户投資,很快就掀起了建設熱潮。僅3年時間,在潭江河灘上,占地面積0.33平方公里的公益埠——新寧縣第二大墟鎮拔地而起,人口最多時達3萬餘人。公益埠經過嚴格的規劃,墟鎮布局呈“無”字形,有井字形街道13條。當時全埠有130多間樓房,爲早期洋樓群典範,業主多爲華僑。街道縱横交錯,都可兩車並行。小鎮還規劃了公園、學校、醫館等,並預先鋪設下水道,是一座標準的近代化微型城市。“據説近代城鎮規劃得如此方正,如此合理,如此先進的地方全世界有兩處:一個是美國紐約,另一個就是中國台山的公益”〔2〕。

  圓山墟,爲典型的南洋騎樓風格墟市。在整體規劃設計上,引進了西方的“集市廣場”布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0米,南北寬100米,共4墩,設4條街道,四路入四路出,分别爲南北走向的圓山路、紫霞路,東西走向的玉書路、西華路,每墩之間留有空地做出入口,四周爲市,中間爲墟——農貿市場,建築風格是中西合璧,騎樓建築整齊劃一,均爲2-3層的洋樓,門面裝飾考究,外立面裝飾精美,是至今仍保留着濃郁民國風情的台山鄉村僑墟。

  汀江墟,位於端芬鎮大同河畔,始建於1932年。引進了西方城市“集市廣場”的建築形制。占地面積60畝,60多棟緊挨着的騎樓呈長方形分佈,整齊排列,似歐洲集市廣場的敞廊,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廣場,儼如一座小方城,故又稱“梅家大院”。由當地梅氏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業主根據各自旅居國的風情和建築特色進行規劃設計,並融入中華建築藝術特色,中西建築藝術融爲一體。雖然每棟樓房規格統一,但樓體的外立面形態各异,是業主身份、情趣、追求及當年台山僑鄉思潮的反映,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

  (2)布局與管理

  僑墟是僑鄉人精神理念的物化,是“僑墟文化”的載體,其規劃與建設,反映了僑鄉人的思想與審美取向,其布局與管理則反映了僑鄉人的精神與價值取向。台山僑墟不但景觀獨特,規劃先進,其布局與管理更具現代意識。

  重商意識  台山僑墟學習引進西方的“集市廣場”建築布局,突顯了台山人的重商意識,把商貿場所置於墟鎮的中心,突出了墟鎮的主要功能是商貿,一切均爲此服務。

  西方的管理體制  西方股份制的一些管理原則和方式在墟鎮和一些新村運用。如,“汀江墟實行了西方股份制的管理方式,以‘改良市政,自由營業’爲宗旨。制定了《汀江墟招股開辦章程》和《汀江墟立案簡章》,從宗旨、股本、股東權利、鋪地、街道,到公款、職員、董事的義務等方面,對墟集市政管理、商務活動規則一一詳細規定,大到墟政决策、公款使用、鋪地分配、經營範圍,小至攤販位置、衛生環境,都做到有章可循。”〔3〕又如,台山公務局負責全縣的統籌管理,制定了騎樓建築的專門而又詳細的規定,所有台山城鎮墟集的騎樓建築必須照規定執行。

  民主管理原則  清末民初,台山新村大多由華僑出資,實行股份制管理。鄉村成立了多種自治性的民間組織,民主管理進入村、家族的自治管理。以僑資爲主新建的村落,一般都先規劃後建設,統一排水系統,統一修建衛生、禽畜飼養所等,村務管理的各個環節都追求、平等、公開、公平、公正的民主自治原則。

  不難發現,華僑給僑鄉帶來了西方的近現代文化,催生了“僑墟文化”,進而又加速了台山現代思想發展的進程。

  2.崇文重教 兼容并包

  華僑經濟成了台山經濟的支柱,頻繁的人員往來,緊密的經濟聯繫,使台山成爲中西方文化多方面激烈碰撞融會之地,華僑文化對中華文化産生了强大的反哺作用。華僑文化的反哺體現在建築、教育、衛生、宗教、語言、風俗等各個領域,影響是全方位的,中外文化交融,深入到僑鄉的各個領域。

  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台山“洋樓”,不僅數量衆多,建築精美,而且風格多樣。在台山的城鄉,均可見到西方各國風情、各種流派的建築藝術風格與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相結合的“洋樓”,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洋樓有1萬多座,經歷了上百年的風雨,仍不失當年的富麗堂皇,彰顯着台山僑鄉的多元文化色彩。

  “教育儲才,經濟富國”是當年華僑的篤誠信念。華僑捐資辦學蔚然成風。各僑鄉都有華僑出資開辦的新式學校,西方的教育思想在中國的鄉村得到實踐。當年的台山大地,尤其在墟鎮,最宏偉的建築往往是學校。如,台山一中,其校舍是近代台山公共建築中的典範,也是台山近代建築最高水平的體現。20世紀初,台山城鄉的小學教育高度發達,學制與西方接軌。當時人口近80萬人的台山縣,新式小學居然有700多所。這些小學的新式樓房,基本上都是鋼筋混凝土建築,蔚爲壯觀。

  華僑熱衷於捐資興辦各種公益事業,大多台山墟鎮都有西醫館,甚至還有牙醫館。一個小墟鎮,常常擁有西學與西醫機構。各種圖書室在墟鎮與鄉村出現,使農村青少年接受到外界的新信息;醫院的創辦,讓農村的民衆接受了西醫的治療方法和技術;排球、桌球等西方體育活動,走進了僑鄉青年的業餘生活;創辦於1909年的中國第一份僑刊——《新寧雜誌》發行於海内外,在宣傳科學與民主,反對封建主義,移風易俗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貢獻重大。僑刊是海外華僑、華人的“集體家書”,是海内外溝通的橋樑,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交匯的載體。一些華僑在海外信仰了基督教、天主教,西方教會的勢力開始在僑鄉發展,在海外親友的影響下,异域宗教成了部分鄉人的信仰選擇。台山市是廣東宗教重點縣(市)之一,目前江門市共有天主教教徒村6條,其中的4條村(南陽村、渡頭村、獅崗村、坦安村)在台山境内。台山現有15個基督教堂和6個天主教堂。基督徒和天主教徒登記在册的約有3000多人,60歲以上的約占78%以上,村民略多,女性居多,最大的特點是以世襲教徒爲主,約占80%,可見,家庭影響與華僑影響之大。

  民國五年(916年)時任台山縣長劉栽甫題寫的書名(圖略)

  新寧雜誌創刊詞(圖略)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四邑話”(以台山話爲代表)有“小世界語”之稱,100多年來,在美洲華僑社區通行至今。語彚則以特殊的中西融匯著稱。

  (1)特殊的外來語詞結構,反映了台山華僑的文化水平與生活環境,是僑鄉台山特殊歷史時期的産物。

  ①番+名詞(或地名+名詞)

  如:番茄、番薯、番瓜、番幫、番鬼(①洋人、②奇异)、半唐番(①中外混血兒、②雜交的物種)、荷蘭豆、西洋菜、荷蘭水(汽水)等。

  ②漢語+英語(或譯音和譯義混合)

  如:“脱至pile”(光膀子、光身子)、“老緬(man)”(老人)、“老緬(man)婆”(老太婆)、“打搏盛(boxing)”(打拳)、“梳化(sofa)椅”(沙發)、“咖啡(coffee)茶”(咖啡)、“吉普(jeep)車”(吉普)、“喼(cap)帽”(鴨舌帽)、“泡打(ponder)粉”(酵母粉)等。

  ③英語藉詞

  如:骨(good):好,偉裏骨(very good):很好,骨波(good ball):好球,市擔(stamp):郵票,市的(stick):手杖。

  (2)外來語素進入了四邑話,産生了很多獨特的語彚,獨具特色的“台山英語”通行於五邑地區及美洲華僑社區。美國華埠流行的四邑話常用詞語趣致、傳神,有明顯的中美兩國100多年來的歷史印記。

  如:紙(泛指法定文件)、入紙(向政府遞申請書)、出紙(獲准發下的證書、執照等)、旅行紙(旅遊簽证)、出世紙(出生证)、出世仔紙(指父親在美國出生,其在中國出生的兒女所獲得的美國相關證書)、籍民紙(美籍公民證書)、土生(華人在美國出生)、土紙(在美國出生的華人的出生证)、企枱(侍應)、花利(小費)、够鐘(到點)、吃表(早退)、喊綫(電話)、錢八(美國二角五分的輔幣。源於中國的用銀時代,一元是七錢二分銀,一元的四分之一是一錢八分,即二角五分)、出番、通事(翻譯)、好泥(漂亮女子)、逗泥(不漂亮)、車偈(汽車引擎。“偈”,爲“機器”二字的切音)。

  五邑華僑與家鄉關係密切,自然成爲東、西方文化的傳播者。西方文化對五邑地區的長期影響,滲透了社會的各個階層,深入了社會的各個角落。四邑話成了中外文化交融的活化石。五邑僑鄉各階層的語言都融入了外語元素,這一點在全國其它僑鄉是罕見的。

  生存理念决定了生存形態,生存形態决定了文化形態。台山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無不抹上濃濃的僑鄉色彩。别致奇巧的台山洋樓,令人嘆爲觀止的“僑墟”,獨特的“台山英語”,無不透出自信開放、兼容并包的光芒。

  三、台山“僑墟文化”是“廣僑文化”的典型

  廣東省是我國海上貿易和海外移民最早、最多的省份。海外粤籍華僑華人根據民係劃分,基本可分爲: “潮僑”、“客僑”、“廣僑”三大組成部分。全省著名的僑鄉分别是:潮籍爲主的潮汕地區、客籍爲主的梅州地區和廣府籍爲主的珠三角及西江流域地區。今天的廣東,是我國最著名的重點僑鄉,海外僑胞、歸僑僑眷衆多。據統計,廣東有2000多萬海外僑胞,占全國的三分之二,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省内約有10.3萬歸僑、2000多萬僑眷,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梅州地區。廣府語系地區的歸僑僑眷約有800萬人,潮汕語系地區歸僑僑眷約有700萬人,客家語系地區的歸僑僑眷約有500萬人。粤籍華僑華人以廣府籍的華僑華人最多,港澳台同胞最多,影響最突出,其中又以台山華僑爲最。

  五邑不但華僑人數多,而且僑匯數量龐大。據《五邑華僑的磨難歷史》記載:

  20世紀30年代,美洲的僑匯經常占全國僑匯總數的1/3或1/2,在美洲僑匯中來自美國的僑匯又占67%-76%。太平洋戰争爆發以前,五邑僑鄉的僑匯就多於潮汕和客家僑鄉的僑匯,而且五邑僑鄉來自美洲的僑匯在全國僑匯中的地位也非常突出。太平洋戰争結束以後,五邑僑鄉因戰争而中斷的僑匯迅速恢復,數額巨大。1946年廣東全省僑匯爲245億國幣,其中來自東南亞的只有83億,另外162億則來自美洲。在全國重點僑鄉中,五邑僑鄉的僑匯收入不僅數量大,而且與家鄉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依存度高。其中又以台山華僑的人數最多,僑匯數額最大,影響最深遠。顯然,台山的“僑墟文化”是五邑文化的縮影,是“廣僑文化”的典型。

  透過台山的“僑墟文化”,我們看到台山華僑實際上是西方近現代文化的傳播者與普及者,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發展的推動者。他們對西方文化的傳播與親情、族情、鄉情、家國情連在一起,深入千家萬户,極富草根性,影響極其深遠。由此,我們便不難理解台山乃至五邑地區賢才俊彦輩出,華僑先驅衆多,成爲著名的雅文化帶;便不難理解五邑地區民衆對官本位思想的淡漠,對科學技術的推崇,對民主思想的追求;便不難理解五邑地區涌現了樑啓超等著名的啓蒙思想家以及一批社會改革的領軍人物;便不難理解五邑院士群的出現;便不難理解“廣僑文化”較“客僑文化”、“潮僑文化”更具開放性。華僑對家鄉的反哺,爲中國打開了近現代之窗,其中,廣府華僑華人表現尤爲出色。他們以其獨特的身份,使僑鄉成爲土洋文化結合的實驗場所,台山僑墟就是最生動的案例,台山“僑墟文化”更成爲“廣僑文化”的典型。

  注釋:
  〔1〕光緒十九年版本《新寧縣誌》
  〔2〕南方都市報 2012-06-08
  〔3〕張國雄/台山歷史文化集·洋樓/五邑數字文化網·江門五邑圖書館 

  參考文獻:
  1.《江門市志》、江門市文史資料、江門市政府門户網站
  2.《台山市志》、台山市文史資料、台山市政府門户網站
  3.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
  4.廣東省華僑聯合會門户網站
  5.張國雄/台山歷史文化集·洋樓/五邑數字文化網·江門五邑圖書館
  6.黄日暖《台山宗教狀况初探》

  (鄭佩瑗,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廣東女子學院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秘書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