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主編《台山僑墟導賞》,策劃設計《岡寧墟發展規劃設計方案》和參加《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台山)學術研討會》,使本人深刻感受到僑墟巨大的文化價值和對於台山社會發展的實用價值。而這些價值的現狀是非但未能得到有效保護龢利用,反而正在逐漸消失,甚爲可惜。
政府方面爲此也做了不少工作,但依然未能使得有效進展,實在令人扼腕。
以本人分析,造成這種狀態的根本原因,在於投資及相關各方的利益分配和保障問題。而要解决這一問題,關鍵在於要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尤其是營利模式。
誠如中山大學司徒尚紀教授所言,“僑墟文化的本質,就是一種商業文化”。僑墟因商而起,因商而興,要重新激活僑墟,就應該圍遶如何最充分地發揮它們的營利能力來思考。只有僑墟具備了造血功能,能够創造利潤,資本就會逐利而來,僑墟的活力就能够激發出來。
就岡寧墟的各項條件分析,一般而言都會考慮以發展旅遊業作爲基本的商業模式,而且會把門票收入和商鋪的租金收入作爲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這種方式據説經過旅遊策劃的專家論证,在扣除了項目取得成本、投資成本和管理成本之後,三年之内是不可能盈利的。
對於這一結論,解决之道一方面要以投資的性質方面來考慮,即投資是短期的投機性的投資,還是長期的戰略性投資,甚至是有部分政策性的投資?另一方面就是要從邊際收益和延伸收益方面來思考。而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思想的創新,尋找和創造可靠有效的營利點。對此,與會專家們提出了真知灼見:
黄偉宗教授在《保護開發“僑墟樓”遺存,開拓研究“廣僑文化”——關於台山僑鄉文化的調研報告》中就指出:“舉辦‘僑墟節’或‘廣僑文化節’”,“集商貿、文化、聯誼、旅遊於一體;”“以傳統的返鄉省親習俗,組織海内外鄉賢返鄉省親活動,尤其是查訪並組織僑墟樓的屋主後裔重返故居活動,以及海外各地台山會館或宗祠認祖歸宗活動,並將這些活動與‘僑墟節’活動結合起來,以達到‘一節多能的綜合效果’”。
譚元亨教授也指出“僑墟也是通商口岸,會展業”。“今天,中國的會展業方興未艾,它對於産業轉型,拉動經濟活動功能正日益凸顯了出來,對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文化産業的發展可謂潜力無限”。“東莞厚街一個鎮,每年的會展數百個,擁有的五星的酒店就有五所之多”。
韓光輝教授直言,僑墟的出路就是成爲“貿易活動的場所”。
本人的建議是,由台山市政府文化旅遊等部門牽頭主辦,物色一家旅遊或文化策劃公司承辦,每年組織一至兩次“台山僑墟文化節”。由此公司出資或和政府共同出資,修復岡寧墟,發展旅遊業,並以岡寧墟作爲每年“台山僑墟文化節”的舉辦地。各方按其付出分享辦節和旅遊收入所得。只有這樣,使辦節成爲收益的大頭,用以支撑和彌補岡寧墟旅遊初始階段收入的不足,才能積累人氣,使岡寧墟最終實現通過日常旅遊收入和店鋪租金收入盈利的目的,并且使地方政府獲得税收、就業等多項收益,居民獲得發展旅遊帶來的實惠。
我們的設計團隊將遵循探尋和保護史脈文脈,保持生活、旅遊、經商的合理性的原則,保護和展現並舉,以自己的專業能力使美麗的僑墟避免成爲廢墟和最終被湮没。正如鄭佩瑗教授所言:“僑墟是僑鄉人精神特質的物化。”台山華僑愛國愛鄉的傳統,將是岡寧墟得以激活的保障。
2012年11月20日
(阿湯,《台山僑墟導賞》主編。)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