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漢豐網:“貫通中西古商市 獨佔鰲頭僑墟樓”
2012年9月7日 來源:《南方都市報》
“貫通中西古商市,獨佔鰲頭僑墟樓”,上周來台山實地考察僑墟的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廣府學會會長黄偉宗當場寫下了這副對聯。昨天,黄偉宗對南都記者表示,台山的“廣僑文化”可以算作是文化學上的新發現,特别是台山的“僑墟”,集合了大院、騎樓、碉樓、教堂、洋樓等各種形態於一體,非常獨特。“廣僑文化”的發現以拉動台山的華僑文化研究和旅遊産業,在各個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
談概念 僑墟樓名稱是成立的
“我認爲這副對聯能够很恰當地將台山的廣僑文化特點概括出來,我還擔心其他人記不住,所以還在現場寫了出來,意思就是説台山的僑墟,既有商業特徵,又是中西文化的交會點,非常獨特。”黄偉宗解釋説。
“2006年我到台山已經發現僑墟文化,這次到來主要是爲了證實一個道理。”黄偉宗在台山考察時,每到一處,都對僑墟中保留下來的老式建築非常感興趣。這些古舊樓房建築,有的還有人居住,有的却已長滿野草,大部分建築雖已殘破,但因有石柱、杉木等支撑故樓房歷經百年仍屹立不倒。
在電影《讓子彈飛》的拍攝地之一水步岡寧墟,黄偉宗教授看到“岡寧市碉樓”時,直言發現新大陸,“這裏的‘市’不是廣州市或台山市的‘市’,而是市場、墟場的意思,與我們所説的僑墟是一樣的,因而這個岡寧市碉樓就是岡寧墟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開平碉樓注重防禦性,而台山僑墟樓則是商業樓,“透過岡寧市碉樓這個典型,説明僑墟樓這個名稱是成立的。”這也是黄偉宗教授此行的目的之一。
談特點 廣僑文化獨有鄉土特徵
在黄偉宗教授2006年的台山之行後,台山文化部門對全市的僑墟進行了調查,至今一共發現僑墟82個,“這足以説明台山的僑墟文化非常豐富,這也是台山的特點。”黄偉宗教授指出,開平碉樓已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但開平碉樓的功能主要是防衛性的,台山雖然也有很多碉樓,但應該另辟蹊徑。
“我認爲應該將僑墟和碉樓捆綁在一起發展。”黄偉宗教授解釋,把外國的商業文化、華僑的商業文化和中國傳統的商業文化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台山僑墟最好的體現。“如果將僑墟文化和碉樓結合在一起,那就是僑墟樓,這也是我對僑墟感興趣地方。”
據介紹,台山的樓種類很多,僑墟樓不僅包含碉樓,還有騎樓、洋樓、砲樓、市樓等。“將僑墟與樓結合,打造僑墟騎樓、僑墟砲樓、僑墟大院等,就是發展台山僑墟畫龍點睛的一筆。”黄偉宗教授舉例道,客家的樓是砲樓,與碉樓差不多,屋是圍屋,没有排屋,但在東莞鳳崗發現的砲樓與排屋結合體,就成了排屋樓。“客僑文化是一個新的創造,鳳崗的客家排屋樓是一個新的創造,如今台山的僑墟樓也是一個新的創造。”
黄偉宗説,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三大代表,廣府文化核心區域是西江流域和珠三角,其文化特質是敢爲天下先的精神,又有濃郁的商業文化精神。這一商業文化的傳統載體是墟集,但在台山,墟集傳統受到華僑文化影響,發生質的變化。“廣府文化、華僑文化大家都知道,但兩者在台山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種新型文化。這是以往我們没有發現的。”黄偉宗説,這是因爲台山作爲傳統僑鄉,與西方交流通商已有近兩百年曆史,中國傳統商業文化在這裏與西方建築、商業文化碰撞,才有此種新文化的出現。而且台山的“僑墟”與廣州等地不同的是,除了廣府文化與華僑文化的交會,還具有獨特的鄉土特徵,廣州也有大量的騎樓,但廣州已經是一個極爲發達的都市,没有鄉土文化的特點,這也是台山“廣僑文化”有别於廣府文化的特點。
談開發 每個僑墟確定一個主題
在台山,不管是洋樓、碉樓,還是僑墟樓,在保護開發方面都面臨着資金與産權困境。據台山博物館館長蔡和添介紹,這些樓大都是私人産權,當初興建僑墟樓,大都是華僑出資給家人建商鋪謀生。
隨着時間流逝,樓主的後人開枝散葉,部分已經出國多年,如何處理産權問題,也是政府和開發者必須考慮的。黄偉宗建議可委托專業公司處理,吸收産權人入股,成立股份公司,與産權人合資經營。産權人既有分紅,又有責任,這種方式比政府出資直接開發要好。
對於那些無主僑樓,黄偉宗建議,將其産權計入股份,每年仍然給這些産權進行分紅,然後分别入賬,一旦有僑樓的後人找來,可以將這些收入再分給他們;如果仍没找到後人,那産權的收益由政府保管進行綜合利用。
台山的僑墟特别分散,而且如果不是研究這些文化,看起來都差不多,如何吸引旅遊者到來是個難點。
黄偉宗説:“其實台山的每個僑墟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比如岡寧墟是通過影視作品爲人熟知,梅家大院則是具有宗族屬性,公益墟是新寧鐵路的起點,這些文化内涵均可深挖。在宣傳的時候要注意把這些文化特質突顯出來,這樣就可以打造一條旅遊綫路而不會讓遊客覺得重復,畢竟僑墟的真正價值也就是文化。”黄偉宗建議
(南都:申鵬 吕玉廉)
二、大洋網:僑墟、“廣僑文化”待細品
2012年9月14日 來源:《廣州日報》
到北京旅遊,你一定會看北京故宫;到湘西,你一定要看吊脚樓;到江浙,你一定不會錯過蘇州園林;在梅州,你一定要欣賞客家圍屋……那麽,去台山,你能看什麽?或者説有什麽值得你去一看的地方?那一定是散佈城鄉的台山僑墟。
日前,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黄偉宗率考察團調研得出結論,認爲台山是廣府文化與華僑文化匯聚點,已形成獨特“廣僑文化”,而散佈全市的82處僑墟樓則是“廣僑文化”的生動載體。本周,記者就走進這些特色各异的台山僑墟……
圓山墟
圓山墟位於台城城西的圓山村委會内,當地人稱“圓山仔墟”,是典型的南洋騎樓風格墟市,也是台山僑墟中保存得最爲完好的一座;20世紀初,這裏曾經是周邊四鄉的貿易中心,非常繁榮。
圓山墟北面臨台城河雷公潭段,是西方“集市市場”格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00米,共4墩,設4條街道,分别爲南北走向的圓山路、紫霞路,東西走向的玉書路、西華路,每墩之間留有空地作出入口,中間爲農貿市場。雖然現在,圓山墟多數洋樓已是人去樓空,但保存完好的有58棟,沙基面也是原貌保留,是台山原汁原味的民國風情鄉村僑墟。
台城老城區
台山市老城區中心區由城東路、縣前路、中山路、正市街、青雲路、東雲路、南門路、草朗街、健康路共9條騎樓街組成,沿街建築多爲上世紀20至30年代所建。騎樓臨街立面的建築風格,大量吸收了西方建築文化,處處洋溢着西方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的藝術氣息。
台城老城中心區素有“小廣州”之稱。與廣州市的“上下九步行街”和中山市石岐“孫文西步行街”不同的是,這裏的騎樓建築工藝更爲精美,墻面裝飾更加考究。
全長660米的環城南路,是老城中心區最長、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街道,其騎樓立面也最爲亮麗。縱目四望,最吸引人的是騎樓墻體立面上的裝飾。樣式之繁多、工藝之精美,讓人目不暇接。每一座騎樓的樓頂,都裝飾有形態各异、綫條繁複的山花;立柱上的精緻灰塑,或形如盾形,美不勝收。
穿行在台城老城中心區,這裏的每一棟“洋樓”都值得細細品味。建築上的每一個圖案,每一根立柱,無不透露出濃濃的西方古典韵味。縱横交錯的騎樓街,令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紀初。
梅家大院
梅家大院位於台山市端芬鎮大同河畔,河岸緑樹婆娑,自然景觀優美。於1931年由當地梅姓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大院占地面積80畝,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儼如一座小方城,故有“梅家大院”之稱。
由於始建之初,其規劃設計是業主將各自旅居國的風情和建築特色融入於中華建築藝術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築物既表現出歐美國家的建築風格,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雖然每幢樓宇規劃整齊,但外形却各异,既領先於當時墟鎮的建築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年僑鄉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個大院的每幢建築物經過了70多年的風雨侵蝕,但原貌保留較爲完整。據瞭解,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國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規模的華僑建築群的典型代表。《讓子彈飛》等電影及一些反映華僑之鄉情况的電視劇也以此爲外景拍攝。
岡寧墟
從台城出發,沿水步至開平公路16公里,轉右再走1公里多的鄉間小道,迎面便是岡寧墟。兩排洋樓首先映入眼簾。墟内,是洋樓形成的一條直街和三條平行的横街。岡寧墟上的洋樓整齊劃一地排列着。每間洋樓都是兩層高,首層是兩根方柱頂托着二樓前座,成爲擋雨遮陽的西洋式騎樓,連貫成長長的走廊,每個騎樓的棚底畫着各不相同的美麗圖案。
岡寧墟與别的墟市還有不同之處,這個地方原來都是河灘,這些洋樓都是在河灘上建起來的。1923年,這裏已經形成一個墟市。1926年,墟市浩劫之後,岡寧旅菲律賓華僑倡議重建岡寧墟,岡寧不少鄉親都響應,海外華僑也大力支持,進行重建,1930年,新的岡寧墟終於建成。
當年,岡寧墟建成後,金鋪、酒樓、茶樓、果蔬、布匹、米油、雜貨、中藥、西藥店鋪,甚至西式接生診所,應有盡有,共有店鋪102間。岡寧地處潭江邊,是水上交通樞紐。而岡寧周圍近十公里的人都來這裏趕集,這種繁盛,一直持續到上世紀80年代初。隨着公路建設發展加快,附近的開平市三埠,台山水步鎮墟、大江鎮墟、公益埠,因靠近大公路而興旺起來,岡寧墟逐漸失去了昔日的風采。
專家説法:台山僑墟是廣府文化與華僑文化集大成者
日前,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黄偉宗帶領專家組對台山僑墟進行參觀考察。黄偉宗教授等在考察後盛贊台山僑墟是中西方文化的結合體,希望台山以“廣僑文化之鄉”來定位,保護與開發相結合,讓更多人瞭解台山僑墟文化。
據瞭解,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三大文化代表,廣府文化核心區域是西江流域和珠三角,其文化特質是敢爲天下先的精神,在三大文化代表中最具開放性,比較易於接受外來新事物,敢於吸收、模仿和學習西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並將傳統文化與之相互融合。廣府人還具有敢於探索和嘗試的拼搏精神,視野較爲寬廣,思路較爲開闊,商品意識和價值觀念較强,精明能幹,善於計算,創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農業商品經濟,以廣府人爲主幹的“廣幫商人”清中期就已馳名全國。
黄偉宗教授認爲,廣府文化中商業文化的傳統載體是墟集,而在台山,墟集傳統又受華僑文化影響,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建築方面,最大的體現就是僑墟樓。“廣府文化、華僑文化大家都知道,但兩者在台山結合起來,已經成爲一種新型文化。”黄教授表示,“外國的商業文化,華僑商業文化,與我們中國傳統商業文化標準結合起來,就在台山這裏的僑墟體現了。”
(記者:嚴建廣 通訊員:李健群、衆慧)
三、《南方日報》:僑墟離“申遺”有多遠?
2012年9月25日 來源:《南方日報》
9月,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黄偉宗率考察團調研時提出,台山僑墟樓如果價值重大,可以考慮將其申報成爲江門第二個世界文化遺産。日前,台山方面也透露,將於11月舉辦研討會,邀請國内相關領域的專家共聚台山,其中“申遺”是重點討論的内容之一。
台山僑墟“申遺”的可行性有多大?難度在哪裏?需要哪些突破?記者采訪發現,對於申遺,本地華僑文化研究專家、旅遊學者各有見解。
一問:是否可行?
“就目前狀况,我認爲僑墟要‘申遺’不適合,‘申遺’要考慮人力、物力、財力。”江門市華僑史專家、五邑大學副教授梅偉强來自台山端芬鎮,他説自己很多年前就已經注意這些墟鎮。“根據1992年内印的台山僑務辦公室編的《台山市華僑志》第253頁到254頁上顯示,目前有108座。”近幾年,他逐個實地考察,目前已走訪了90個墟。他坦言,“申遺”並不是一個容易的工程,“台山的僑墟要申報,前期的工作還有很多要做。”
“不存在合不合適,理論上講,只要符合世界遺産的標準都有可能。”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博士、江門五邑大學校長張國雄表示,可以“申遺”,但是要“申遺”肯定要做很多論证工作。其中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需要滿足六大標準,目前台山僑墟符合多少項這個需要去論证,“證明它是不是唯一的,它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如何以及保存得怎麽樣。論证工作很艱難的,要費很多心思去做。”
江門市旅遊發展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博士伍鋒則認爲台山僑墟“申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今年6月,他曾赴澳門參加有關“申遺”的培訓。他説,“申遺”的過程既是對資源本身摸底、排查、整理和内涵挖掘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過程。“雖然對文化資源進行‘申遺’的終極目的不是發展旅遊,但從發展旅遊業的角度來看,‘申遺’成功肯定能帶動地方旅遊經濟的發展。”
二問:意義何在?
“‘申遺’是整合台山資源,塑造台山城市形象、地區文化形象的一件重大的事情,同時,對於更好地保護利用這些資源,它是一個措施一個平臺一個手段。”張國雄表示,政府提“申遺”是好事,能够製造社會輿論,引起大家的關注。
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老師譚金花,目前正在香港大學就讀遺産保護專業的博士。聽到僑墟“申遺”的消息時,她表現得有一些驚訝。她説,從建築文物保護角度來看,“申遺”的出發點和核心包括遺産的保護功能、教育功能、文化旅遊功能以及遺産的普世價值。“讓創造這些遺産的社區民衆可以通過‘申遺’而認識遺産的重要性,從而自發參與保護;讓更多的人因爲受到世界遺産保護的啓發而去保護其他的遺産;讓參觀者得到教育,學習到遺産本身的知識與精神,傳播遺産保護的知識,唤醒人們對文化遺産的熱愛與保護。”
“一旦成爲世界遺産,它就不是屬於某個地方,而屬於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來分享該項遺産給人類帶來的遺産的精神。”譚金花分析道,現在世界遺産地都向遊客開放,有三方面的含義,一是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來這個遺産地參觀與學習;二是通過旅遊來發展或者説振興一些已經失傳或者瀕危的物質與非物質遺産,最後是希望遺産社區的民衆可以通過發展深度文化旅遊來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
三問:難度在哪?
“最難的是遺産價值的論证,至於産權、管理等這些,只要政府想保護,一定會有辦法的。”張國雄是開平碉樓與村落“申遺”首席專家,他坦言,台山假設要“申遺”不會因爲有碉樓成功在先而减少困難,反而“更加艱難。”“有經驗是可以借鑒,所説的艱難在於怎麽在全國的候選名單中脱穎而出。僑墟建築就是騎樓建築,騎樓類型建築在我們的東南亞,在中國沿海地區都有。在中國,騎樓建築的世界遺産已經有了馬六甲,在這種情况下,你要“申遺”就要突出跟它的不同。那你就要證明作爲中國代表,台山騎樓與馬六甲的有什麽不同,它的遺産價值到底在什麽地方,你要很簡潔地概括出來。”
“台山僑墟確定要‘申遺’的話,應該盡快將僑墟當中藴含的獨特價值發掘出來並向世界人民進行展示,讓更多的人認識。”伍鋒也持同樣的看法,認爲需不斷藉助國内外知名專家學者的力量對資源價值進行發掘,還要藉助五邑籍海外鄉親的力量在國外進行宣傳,“多管齊下打響‘台山僑墟’這塊品牌。”“‘申遺’絶不是政府或某些專家的事情,當地老百姓的參與是關鍵。而要讓老百姓參與必須滿足他們的利益訴求,也就是説要讓當地老百姓受益,分享‘申遺’的成果和所帶來的價值,尊重他們作爲資源擁有者的主人翁地位。”
四問:如何突破?
“現在政府應該做的第一步是摸查清楚,發動下面鄉鎮,摸清台山現在究竟有多少僑墟;第二步要討論什麽叫僑墟,給僑墟一個定義,然後分類,保護得比較好的可以把它列入第一類,類似地,列出第二類、第三類,現在要申報的,就要保護好,不在多而在精;第三步是定好規矩,該怎麽做,這82座中除了梅家大院是省級的,其他81座中哪些是最好的、最有條件的,台山先定級,然後市級省級再報,再到國家級,最後再看世界級的,要逐步申報、定級别。”對台山的僑墟要如何在“申遺”突破,梅偉强如此分析道。
“遺産首先必須是國家文化保護單位才能‘申遺’。”張國雄也表示,定級别是首先必須要做的,“如何把它變成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申遺最基礎的工作,進入不了這個系列,談‘申遺’是不行的。”他也坦言,要“申遺”,“台山還有很多路要走。”而對於政府來説,重要是下决心,“下决心就是决定要做就要持續做好它,因爲這個事可能不會是這届政府就成功,還要下一届政府來做。”
伍鋒也從旅遊角度提出,如何在這一過程將文化資源轉變旅遊資源是關鍵。“轉化就是要增强文化資源的可看性、可讀性和可親性,使其對遊客産生吸引力。台山僑墟數量不少,但相對比較分散,可選取有代表性的,如梅家大院、圓山墟等先行進行旅遊開發,納入到旅遊公司的旅遊綫路中。”除此,他覺得還可以將僑墟與台山周邊的濱海資源、温泉資源、生態資源、村鎮鄉土資源等結合起來,整體規劃與利用。
聲音:他們這樣看“申遺”
開平碉樓“申遺”是在質疑聲中啓動,後來經過幾年的整治、宣傳,“申遺”深入人心。回顧8年“申遺”路時,開平方面表示,這項工作“能否得到海内外廣大群衆的理解和支持,是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台山僑墟要“申遺”,台山華僑、市民如何看待?
華僑華人:支持但理性對待
今年61歲的老華僑梅先生在哥倫比亞開餐館,他説,每次回梅家大院,都感到很親切。“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光就是小時候在梅家大院的日子,那時最是無憂無慮。”對僑墟“申遺”,他爽快回應道:“當然是好!”他説,希望梅家大院要有旅遊規劃。“國外的文物都保護得很好。他們不是純粹的保護,裏面有配套的餐館、文化會等,當地政府會在文物區裏舉行文化節之類的活動。梅家大院可以參照這種做法,在某個時間搞個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遊客過來旅遊,同時還可以盈利。”
來自台山大江鎮的伍先生,移民美國近9年,他説自己對於台山僑墟瞭解甚少,不過聽説過相關的騎樓建築,“網上也有看到過相關的文章和照片。”而他覺得“申遺”“有好也有不好。”“從人性化管理的角度看,“申遺”是好的,可以使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得以保留,還可以利用建築特色和歷史價值的進行開發,打造台山獨有特色的旅遊景點來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但是,從發展角度看,他又覺得““申遺”是不太適當”,認爲把財力、物力、時間花在這上面,會不會導致城區發展跟不上脚步。
黄曉莉來自台山海宴,去年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她表示對僑墟的認識很有限,只去過梅家大院。提及“申遺”,她直言道:“我是一直支持的,不過不希望因此而太勞民傷財。”在她認識中,“申遺”通常能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而非負面。“目前關注此類建築的人很少,而關注和保護力度不够只會讓它們消失得更快。”另外,她覺得台山近年來旅遊項目更多地是着手自然資源開發而非歷史遺址類型的,而“申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爲台山帶來更多的旅遊經濟效益。
市民:做總是比不做好
有了開平這一先例,“申遺”對於台山市民來説並不陌生。盡管很多人聽到“僑墟”、“僑墟樓”這些概念都還感到有些迷糊,但對於僑墟“申遺”的提法,大部分還是抱着積極的心態。
“做總比不做好。”對於“申遺”,台山的林先生如此表態。“做可以提高台山的知名度的,從這個方面來講確實是好的。”他説知道“僑墟”這一詞,并且覺得“提這個概念還是不錯的,起碼跟開平碉樓有不同,雖然是同時期的産物。”住在台城的陳小姐也表示,這是一件好事,實際上台山洋樓更精彩,只是没有開平集中,通過“申遺”這些文物建築被慢慢地挖掘出來,名氣也會隨之增加。但是“要下决心,要有實際行動。”
“大概就是華僑集中居住、經商而形成的集市、商貿中心,譬如梅家大院最爲典型。”市民黄先生對僑墟如此理解。而提及“申遺”,他擔心會“勞民傷財”,“把錢用在刀刃上,改善老百姓民生會好得多。”
1.争鳴:“僑墟”和“僑墟樓”的提法是否科學?
在“申遺”想法提出來後,其中涉及的“僑墟”和“僑墟樓”兩個概念也備受關注。這兩個新詞是否科學、合理,能否經得起推敲,專家意見不一。
譚金花直言道:“個人認爲‘僑墟樓’的説法没有根據。”她説,這些墟鎮裏的建築明明是廣東的“騎樓”建築,所有廣東人都十分熟悉的一種建築風格,是嶺南地區、僑鄉地區乃至東南亞地區爲了應對悶熱多雨潮濕的南方氣候而形成的一種建築風格。其名字“騎樓”的“騎”字就很生動地説明瞭此種建築的特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設立世界遺産的項目旨在通過申報世界遺産來保護各國各地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包括當地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及其語言傳統。如果編一個新詞來申遺這本身就是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不尊重,也就是説,違背了世界遺産的保護原則。”
梅偉强則覺得,提出者的“僑墟和碉樓結合起來就是僑墟樓”這種説法有些片面。他認爲僑墟和僑墟樓是兩個内涵不同的概念,但彼此又相互聯繫。“我理解僑墟是一個總的概念,這種墟集把華僑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墟市結合起來的,形成的富有僑鄉特色的文化現象,就叫做僑墟文化,它的内涵是非常豐富的。僑墟樓的概念要窄一點,是華僑和僑眷集資建起來的墟市里建造的兩層以上的中西合璧的樓房,包括騎樓商鋪、洋樓、公共建築、碉樓這些建築。”
張國雄對“僑墟”、“僑墟樓”兩個提法也有所保留。他覺得完全説是“僑”也不合適,因爲僑墟中有些是當地人投資,不是僑的資金。而他更願意用“近代僑鄉建築”來詮釋,並提出做“組合”,其中包括墟鎮、學校、祠堂、教堂還有公共建築等類别。“從建築上來講,這些樓就是以僑鄉文化和華僑歷史爲背景的近代建築,近代建築是一個專業、科學的概念,一説大家都能理解。它在華僑歷史和僑鄉文化背景下,在鄉村産生的一種近代建築類型,用這個來表述可能更加合適一些。”此前,他也給台山一再建議,把不同類别的近代建築都捆綁,組合成華僑鄉村建築群塑造台山名片。
2.僑墟樓可否作爲開平“世遺”擴展項目申報?
在台山“申遺”的説法傳開後,江門職院老師宋旭民在媒體上發表評論,認爲台山與開平同宗同源,都隸屬於“廣僑文化”,而僑墟樓的建築風格又與已成功“申遺”的開平碉樓與村落一樣,建議台山僑墟樓可申報開平“世遺”擴展項目。而這一説法也引起了很多專家、學者的注意,而大家也是意見不一。
譚金花對此持贊許的態度。她表示列入世界遺産的標準與要求包括唯一性、完整性與真實性。其中從唯一性這方面看,“台山産生這些建築的歷史與文化背景與開平碉樓的背景完全相同,根據世界遺産的唯一性原則,若台山要申報遺産的話,則只能以‘開平碉樓與村落’世界遺産的擴展項目的形式來申報,就如‘沈陽故宫’作爲‘北京故宫’的擴展項目那樣。”
“這個不大可能,作爲擴展項目申遺等於重新啓動一個新的申報項目。”梅偉强表示,國内確實有不少原來申報成功,後來再補的例子。“像沈陽故宫作爲北京故宫的擴展項目,但是它的名氣大,而且風格非常接近,做起來没那麽費事。台山這個作爲擴展項目的話,恐怕成功率不是很高。”“作爲擴展項目申遺理論上可以。但從實際上來講,一個國家一年只能報一個項目,爲什麽要爲開平碉樓去做一個擴展項目,還不如去申報一個新的,何况我們有這麽大批的資源在。”張國雄分析説。
(撰文:陳春花 攝影:黄文波)
四、新浪網:遇見僑墟
2012年9月25日 來源:《南方日報》
核心提示
如果説,當年的“匪患”成就了開平碉樓,那麽“水路”和“鐵路”則成就了台山僑墟。由於交通不發達,加上僑匯大量涌入、西方現代商業精神熏陶,20世紀30年代,台山地區迅速崛起大批集民住商用功能於一體的騎樓建築群,即目前部分學者所稱的“僑墟樓”,其形式豐富,碉樓、騎樓、砲樓和公共建築譬如學校、教堂、醫院等都被列入爲僑墟樓的範圍。相較於碉樓,僑墟樓更加注重其商業内涵,承載了濃郁的商業文化精神,更折射了廣府文化與華僑所帶來的西方經濟、建築、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碰撞與結合。
目前,台山初步調查發現的僑墟就有82處,散落於台山的水路以及鐵路沿綫。其中以端芬、台城、四九、大江和水步的僑墟數量最多,并且頗負盛名,其中包括電影《讓子彈飛》中的拍攝場地——端芬鎮的汀江墟(梅家大院)以及水步鎮的岡寧墟(影視劇中的“鵝城”)。近年來,政府開始重視僑墟内涵的挖掘和打造,並準備舉辦研討會挖掘僑墟内涵。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專家學者,他們都認爲“僑墟”内涵豐富,深具文化挖掘潜力,甚至最有可能成爲“江門第二個世界文化遺産”。
台山僑墟應運而生
僑墟——僑資進入本地集市項目
台山作爲珠三角有名的“魚米之鄉”,墟市自是星羅棋佈,近期學者圍遶台山墟市推出的“僑墟”概念引發人們關注。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五邑大學教授梅偉强認爲,僑墟是一個總的概念,是由華僑和僑眷集資建造的墟市,主要形成的時間是晚清,特别是民國以後。
台山市博物館館長蔡和添則告訴記者,“僑墟”的概念是在“墟”上演變而成。“墟”最早發現於明朝時期中期,具有地域性,是鄉民在約定的時間組織貨物在一塊空闊的地方進行交易,慢慢地就發展出了有固定鋪位的“市”。發展到清朝的時候,爲適應台山高温多雨的亞熱帶氣候,這些商鋪都建成了現在所看到的騎樓式建築。原本華僑寄回鄉的資金主要用於修建大房子、碉樓,以保護自己的財産,1909年新寧鐵路開始運行,交通運力的增强帶來騎樓建築材料的改變,經過鐵路運輸過來的水泥鋼筋取代了之前的磚木,一部分僑資也開始滲透進來,慢慢地投建沿綫的僑墟,20世紀剿滅土匪後,大部分僑資主要集中轉向建騎樓,本地的集市項目加入了華僑資金,加上樓主們大多是歸國華僑,接受了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因而有了現在所看到的僑墟樓。這些樓前面是商鋪,上面或者後面作爲居住之所,將農村的人與集市結合在了一起。
據統計,新寧鐵路沿綫在台山共設有21個站點,鐵路交通的發達,爲清末民初台山僑墟樓的崛起潮提供了便利,也刺激了沿綫的墟鎮經濟。當時沿着新寧鐵路共有40多個墟。
保護——台山開展僑墟摸底調查工作
“每一個僑墟都有他的故事,是一本書、一幅畫、一篇樂章,所以這次我們組織兩個隊去摸底,先去聽故事。”台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鄺俊杰表示,現在台山剛開始進行僑墟的統計調查,因爲保護工作要與時間賽跑,第一要義是“搶時間”,不僅要收集樓宇資料,還要將老人家的記憶變成録音,成爲文化故事素材。
記者瞭解到,在台山,目前進入人們視野的只有汀江墟和岡寧墟,因爲多部影視作品都在這兩個墟進行取景拍攝,特别是《讓子彈飛》在此取景,更使其名聲大噪。兩個墟開始從文物功能向商業欣賞功能轉變。目前政府也有意向準備將這兩個地方的旅遊産業開發起來,實現“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將樓齡接近保質期限的僑墟樓進行維護修葺。
據介紹,至今爲止,台山的絶大多數的僑墟樓都尚未得到過官方的修繕、保養,不少已被歲月和歷史侵蝕得顯骨露肉。鄺俊杰認爲,除了之前提到的調查摸底之外,還要再做一定的宣傳,讓市民和海内外的鄉親都能形成共識,支持保護開發工作,而這個支持不僅限於資金,還要呼唤起台山的市民對祖輩建設出來的景觀的重視和愛護。蔡添和則提出,希望通過適當的宣傳,挖掘僑墟深層次的内涵,能讓有商業頭腦的人也參與進來,做僑墟的開發利用工作。
傳統文化與海外文化的碰撞
台山僑墟雖是一個新的概念,但台山獨特的墟市却存在了很長時間,在發展過程中留下了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印記。
廣僑文化——僑墟樓建築、功能都是中西結合
2006年就開始研究僑墟文化的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黄偉宗,提出了“廣僑文化”概念。“我去台山考察,覺得江門台山的廣僑文化是最典型的。”黄偉宗認爲,江門僑鄉屬於廣府文化區,明代以後大量的江門人移民到了海外,成了華人華僑,也帶回來很多華僑文化,兩種文化在台山這個地方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簡稱爲廣僑文化,具體就表現在僑墟和僑樓上。
黄偉宗用“貫通中西古商市,獨佔鰲頭僑墟樓”這幅對聯來概括僑墟的特點。他認爲,墟日是中國農村傳統商業習俗,墟場是中國傳統市場,而台山僑墟却是在傳統墟場中,以西方的方式做生意,尤其是與海外華僑也做生意,可謂“貫通中西”,是非物質文化遺産。
“僑墟樓,建築上是中西結合,功能上也是中西結合的。”黄偉宗説,墟場建築結構都是有樓的,有的是騎樓,有的是砲樓,有的是大院,僑墟和僑樓結合在一起,應該統稱僑墟樓。從功能來説,與開平碉樓主要是防衛性質不同,台山的碉樓很多是墟場的管理性質,其中放置着當鋪、銀莊、銀行,是經濟、市場性質的樓。從結構上來説,樓的結構與市場的結構,既有西方建築結構,又有中國的布局,所以是中西結合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就是商市,物質文化遺産就是僑墟樓,這兩方面體現了廣府文化和華僑文化的結合。”
僑墟文化——僑墟形成了富有僑鄉特色的文化現象
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五邑大學教授梅偉强認爲,把華僑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墟市結合起來的墟集形成了富有僑鄉特色的文化現象,就是僑墟文化,其中包含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自然環境、人文景觀。墟鎮裏的物質文化,包括墟鎮裏由華僑和僑眷出資建成的騎樓式的商鋪,還有民居的洋樓,以及公共建築,如學校、教堂等。非物質文化方面,台山的墟鎮匯集了群衆喜聞樂見的非物質文化,例如廣東音樂、斗山的浮石飄色就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和自然環境結合這方面,不能割裂僑墟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例如梅家大院,僅説梅家大院裏的騎樓建築是不完整的,它周圍的環境還包括汀江橋,特别是橋頭的石碑是非常有價值的。此外還有汀江路口的基督教堂,以及旁邊的小學和汀江河。”在人文景觀方面,每個墟里的名人值得挖掘,如廣東音樂的奠基人丘鶴儔,離梅家大院大概1公里,而且丘姓也是建梅家大院的其中一姓。
商業文化——是世界各地金融文化滲透到僑鄉的節點
“僑墟的營業模式、商業特色以及生活習慣都和清末民初有着很大的不同,華僑把資金、建築材料、經營理念、生活習慣帶回來了。”鄺俊杰認爲,除了建築風格中西融合顯得“洋氣”之外,清末民初的墟其實是華僑引進國外先進商品經濟的雛形,最出色的便是梅家大院。首先,梅家大院是第一個股份制變造廣場式的貿易市場式的建築群體,這個概念中國以前並没有;其次,是第一個股份制將承建與經營分開,承建商本身没有參與經營,承建者和擁有者分得很清楚。最後,是第一個將國外supermarket的概念灌輸在墟市經營裏面。梅家大院内部的小廣場既可以擺些攤位,四邊的鋪又可以遮風擋雨,可以作爲各種形體的經營流動,是台山先人吸取海外先進經驗,與當時清末民初中國現狀結合起來的一個新的産物。
五邑大學副校長張國雄也認爲,僑墟體現了金融文化、商業文化、建築文化,其中開設的金莊、銀號還具有兑换外匯功能,可以看出,僑墟是世界各地金融文化滲透到僑鄉的節點。
南方日報專訪江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韓安貴
“僑墟文化應作爲江門文化名片打造”
“僑墟”内涵豐富,究竟該怎樣保護、開發、利用?記者近日專訪了江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韓安貴。
南方日報:您覺得僑墟最有價值之處何在?
韓安貴:江門“僑”文化元素非常豐富,比如有開平碉樓、台山僑墟,還有廣大華僑的助學慈善文化,形成薪火相傳的華僑文化傳統。江門作爲“中國第一僑鄉”作用點就在於華僑文化的延續上面,碉樓和僑墟都是這樣。台山僑墟既體現了西方商業文化與中國傳統商業文化的融合,也體現了中國建築和西方建築的融合,從更深層次來説,還體現了勤勞進取、開放包容的華僑精神。既然這樣一種建築群落體現了這麽多的文化元素,那麽今天就應該在如何發掘、整理、保護甚至開發利用上來做好文章。
南方日報:江門會采取什麽措施保護、發展、利用僑墟?
韓安貴:僑墟的概念才剛剛提出。總體上,開發保護還處於打基礎、文化調查階段。現在台山也在籌備在適當的時候召開專題研討會,讓專家、學者爲我們出謀劃策。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專業性很强,要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讓他們提出好的建議意見,讓我們更好、更科學地保護僑墟。
台山僑墟初步統計有80多處,保護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在江門目前財力還比較薄弱的情况下,應該探索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保護。省委書記汪洋在開平碉樓上已經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就是開平碉樓的認養問題。僑墟能不能通過類似的方式,讓社會參與到保護中來,需要探索。而廣大華僑的力量也應該用起來,讓華僑參與到保護開發利用過程中。
當然,對於一切文物都應該以保護爲主,保護是前提、是基礎,没有好的保護,也談不上開發。開發要服務、從屬於保護。在保護的前提下,對僑墟文化的發掘應該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物質層面,也包括文化層面。
南方日報:我們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許多人還不知道僑墟是什麽,我們應該怎樣增强僑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韓安貴:我覺得僑墟文化應作爲江門的文化名片,以這個高度確立起來。僑墟文化在台山表現最爲突出。要把它作爲江門的文化名片,就需要做好宣傳工作。一個地方畢竟要有一個標誌性的東西,比如去北京一定要去天安門,去上海一般要去東方明珠看看,我們到江門看什麽呢?除了開平碉樓還可以去看台山的僑墟,就是要把它定位到文化名片的高度上,這需要我們既要整理,也要宣傳。
(記者:陶然 潘偉珊 吴玉瑩)
五、南都網:僑墟樓如何保護 專家有話説
2012年11月16日 來源:《南方都市報》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一定要找出這座城市不同於其他城市的特點。”秉承這個理念,台山又有新動作。前日至昨日一連兩天,台山舉行了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學術研討會,邀請衆多專家前來考察台山獨特的僑墟樓文化,研討僑墟樓文化遺存和“廣僑文化”,爲台山保護和開發利用僑墟樓文化資源出謀劃策,以推動台山文化强市建設。其中如何“申遺”也是重點討論的内容之一。
爲進一步挖掘、開發和保護台山獨特的文化資源,昨日下午,由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台山市委市政府主辦的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台山)學術研討會,在台山高業大酒店如期舉行。來自海内外的19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論证廣僑文化,其中如何“申遺”也是重點討論的内容之一。
會前,專家組一行於前天下午來到了水步岡寧墟、台城圓山墟和舊城區考察。水步岡寧墟由於作爲電影《讓子彈飛》、《一代宗師》的取景拍攝地點,焕發了新的生機。而舊城區則因爲處於中心城區,仍是熱鬧非凡。唯獨台城圓山墟,不寬的道路兩邊長滿高高的野草,僅有幾户人家居住,一片破敗的模樣。多數僑墟樓已經殘破,部分建築甚至只剩外部墻體,三四層樓高的建築内部一片空盪蕩。參觀者無不感到一股繁華已逝的歷史悲凉感。但是留存的遺迹仍是非常獨特和精美,一些從國外進口的彩色玻璃,非常搶眼,成爲僅有的一抹亮色。
不少專家都是首次來考察,對這些老式建築非常感興趣。“我們那邊不叫墟,叫集,没有這些樓。”北京大學歷史地理中心教授韓光輝告訴南都記者,這是他第一次來考察台山的僑墟樓,感覺很不錯。
2006年11月,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等文化專家學者,來到台山考察文化。在考察過程中,專家學者總結發現,台山的墟集市場及建築格局,大都帶有西洋文化的色彩,同時大多數墟集市場都是作爲與海外交往通商的交匯點。因此,他們提出了“僑墟”這個概念。迄今爲止,台山已發現較完整的僑墟遺址達96處之多,而且遍佈全市各鄉鎮。目前,台山有關部門已經對這些僑墟遺址進行了録像、測繪建檔。接下來,台山還將繼續調查僑墟的情况,或許有更多的僑墟被發掘出來。
今年8月底,瞭解到台山調查發現了82處僑墟之後,黄偉宗欣然接受台山市的邀請,偕同部分省政府參事、省文史館館員和珠江文化研究會學者,再次到台山市考察僑鄉文化。也就是這一次考察,讓沉睡已久的僑墟再次醒來,受到公衆的廣泛關注。
專家訪談:城市要找出自身特點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一定要找出這座城市不同於其他城市的特點。”這就是黄偉宗教授爲何要將台山細化定位爲“廣僑文化之鄉”的原因。他表示,“廣僑文化”對台山文化的定位更爲準確,從明代開始,台山就已有華僑文化與原有的傳統廣府文化相融合,僑墟樓便是“廣僑文化”的載體。同時,這個文化概念的提出可以讓台山與海外華僑的關係更爲密切,吸引在海外的台山人回國探親、投資。
黄偉宗告訴記者,五邑地區本來都是廣府文化,但是因爲有華僑的投資建設,因此引進了西洋文化,融入了華僑文化。這意味着廣府文化與華僑文化、西洋文化結合在了一起,於是稱之爲“廣僑文化”。對於許多人提出的台山僑墟樓與開平碉樓有何不同的疑問,他解釋説,開平碉樓注重防禦性,而台山僑墟樓則是商務文化性的樓宇。
廣州十三行的延續
“台山僑墟是廣州十三行毁後,對外貿易的延續。”省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導、珠江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譚元亨告訴記者,1857年第二次鴉片戰争時期,廣州十三行被燒燬,但台山僑墟還在繼續發展,對外貿易得以繼續。
“僑墟是珠三角的文化名片,台山僑墟樓與開平碉樓不同,應該獨立申遺。”他認爲,現在的台山僑墟樓,還有許多建築無人管理,任其自生自滅,政府需要加快保護的步伐。但是台山僑墟樓數量衆多,保護工作不可能全面鋪開。因此他建議,政府應盡快做出規劃,梳理出重點,對典型的僑墟樓加以修復,且要修舊如舊。
政府要有目的開發
“我祖籍新會,爸爸是學土木的。台山洋樓中外聞名,從小我就聽父親講述台山墟鎮的建築和故事。”省文史館館員、廣東女子學院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鄭佩瑗説,盡管自小聽着台山僑墟的故事長大,但她首次參觀台山僑墟還是在今年8月底和黄偉宗一起來的。兩次考察台山僑墟,她感到台山僑墟與心中的模樣相比,顯得比較荒凉,需要加强保護力度。
鄭佩瑗認爲,保護僑墟樓的難度很大,政府應該首先梳理,弄清楚各個僑墟的價值。政府要有目的地進行市場開發,用文化加以支撑。此外,還可以選取幾個點,和海外的同鄉會等合作,讓那些僑墟樓主人後代拿出實物,建立博物館,講述當年的故事,展現當時人們的生活。
聲音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一定要找出這座城市不同於其他城市的特點。
——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
台山僑墟樓應該先將其逐步進行市級、省級文化遺産的申報,使其得到應有的文物保護,再到國家級乃至世界級文化遺産的申報。
——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博導、珠江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司徒尚紀
台山僑墟是廣州十三行毁後,對外貿易的延續。
——省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導、珠江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譚元亨
政府要有目的地進行市場開發,用文化加以支撑。
——省文史館館員、廣東女子學院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鄭佩瑗
(采訪:南都記者 樑曉琳 攝影:南都記者 樑清)
六、《中國日報》:台山82僑墟重現廣僑文化
2012年11月16日 來源:廣州日報
[提要]以電影《讓子彈飛》取景地聞名的梅家大院,是台山僑墟建築的一大特色。岡寧墟:地處潭江邊,曾是水上交通的樞紐,至今保存得十分完好,成爲熱門的影視拍攝基地。公益墟:位於台山市大江鎮,每天仍有不少當地人在此做生意,熱鬧依舊。
以電影《讓子彈飛》取景地聞名的梅家大院,是台山僑墟建築的一大特色。
梅家大院:目前全國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規模的華僑建築群的典型代表。《讓子彈飛》等電影以此爲外景拍攝。
岡寧墟:地處潭江邊,曾是水上交通的樞紐,至今保存得十分完好,成爲熱門的影視拍攝基地。
公益墟:位於台山市大江鎮,每天仍有不少當地人在此做生意,熱鬧依舊。
核心提示
昨天,在“中國首届廣僑文化”研討會上,台山市有關部門介紹,經過近6年的調查、考證,台山市共發現82處僑墟,這些僑墟是上世紀初台山華僑回鄉建造,每處僑墟都是碉樓、洋樓、墟市并存,融合中西建築風格,是上世紀初對外貿易和地方集市的基地。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黄偉宗介紹,台山僑墟是中西方文化的結合體,希望台山以“廣僑文化之鄉”來定位,保護與開發相結合,讓更多人瞭解台山僑墟文化。
碉樓洋樓組成墟市
台山墟市分佈在台山各鎮、村,主要是沿上世紀初建造的台山新寧鐵路及台山水道分佈,共達82處,每處均是由數百棟碉樓、騎樓建築連貫而成。
昨天記者隨專家前往十多個墟市考察,其中在台城僑墟看到,該僑墟由近1000棟碉樓、騎樓連貫而成,有23條騎樓街段,街道寬闊挺直、四通八達。從1924年開始,這裏形成了一個大商圈,至今仍是台山市最大的商業貿易集市。
台山僑墟的名稱大多稱爲“市”,如岡寧市、西寧市、大同市、成務市等。昨天在岡寧墟,記者見到,其中一間騎樓門牌寫着“江浙絲綢代辦處”。據介紹,台山僑墟既是當地地方集市,又是中外貿易中轉站,當年我國的絲綢等物品就是通過這些僑墟,銷售到世界各地。
見证昔日十裏繁華
在台山市大江僑墟伫立着100多幢洋樓,皆爲青磚灰瓦、中西合璧的騎樓式建築,每幢洋樓高爲兩層,地下一層都有兩根方柱頂托起二樓前座,可以擋雨遮陽。洋樓門面裝飾頗爲考究,“洋”氣十足,凸顯了西方的建築風格。每幢騎樓的正面均刻有名字,依稀辨認出“光榮堂”、“永安堂”、“同和棧”等的字樣。
這些洋樓都是商鋪,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裏曾是一個繁華的墟市,被稱爲“新市”。居住在僑墟的雷伯説,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左右,掀起一股華僑出資回國建房的熱潮,“建洋樓用的‘紅毛泥’,都是華僑們一桶一桶從國外運回來的。”60多歲的雷伯告訴記者,“新市”以前有個碼頭,洋樓要用的一些西方建築材料,像英國的“紅毛泥”、德國的鋼鐵等都會經水路運至碼頭。由於水路交通便利,這裏逐漸發展成商業聚集的墟市。
專家建言
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黄偉宗介紹,台山僑墟與廣東其他墟市不同,有碉樓、騎樓等,都是華僑支持建設的,具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另外,僑墟設在火車站沿綫及河岸碼頭旁,是對外貿易及對内貿易基地,是廣東廣府文化特有的現象。
黄偉宗説,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三大代表。在台山,墟集傳統又受華僑文化影響,在建築方面體現的就是僑墟樓。
“廣府文化、華僑文化兩者在台山結合起來,成爲一種新型文化。”黄偉宗説,“廣僑文化”應加以保護,結合當地特色開發利用。
(記者:黄文生、華瑩)
(河南文化産業網2012年11月16日以“碉樓洋樓組成墟市見证昔日十裏繁華”爲題轉載此文、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年11月19日以“廣東台山82僑墟重現廣僑文化”爲題轉載此文、人民網天津視窗2012年11月19日以“《讓子彈飛》取景地——台山82僑墟重現廣僑文化”爲題轉載此文)
七、中國新聞網:2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廣東江門把脈“廣僑文化”
2012年11月16日 來源:《廣州日報》
【中新網江門11月16日電(李健群)】 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學術研討會15日在廣東江門台山市召開,來自廣東省政府參事室、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20多位專家和學者,就如何保護“僑墟樓”,進一步發掘和宣揚“廣僑文化”進行學術研討。
據專家學者們考證,江門市轄下的台山目前保存比較完好的僑墟有82處,這些僑墟上世紀初由華僑回鄉建造,融合了中西建築風格,是上世紀初對外貿易、地方集市基地。
其中,位於台山市端芬鎮的汀江墟是目前全國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規模的華僑建築群的典型代表。《讓子彈飛》等電影及一些反映華僑之鄉情况的電視劇也以此爲外景拍攝。
在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將台山定位爲“廣僑文化之鄉”,認爲台山是廣府文化與華僑文化匯聚點,已形成獨特“廣僑文化”,而散佈全市的82處僑墟樓則是“廣僑文化”的生動載體。
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表示,台山僑墟具有移民文化、開放文化、商業文化三種僑文化特質,兼具廣府文化和僑鄉文化的基因,是中國僑鄉文化的一個典型遺存。
黄偉宗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進一步推廣台山的獨特文化資源和内涵,對其進行雙重文化遺産的保護,並逐步申報市級、省級、國家級、以至世界級文化遺産,讓更多人瞭解台山僑墟文化。
據悉,台山市素有“中國第一僑鄉”、“内外兩個台山”之美譽,現有130多萬台山籍鄉親旅居92個國家和地區,具有僑鄉特色的古建築遍佈全市各地,僑鄉人文資源充滿特色和魅力。
八、中國江門網:專家首次提出“廣僑文化”概念,建議台山僑墟申遺
2012年11月18日 來源:《江門日報》
“我已經是第三次來到台山。每一次來,都會有新的發現。”11月15日,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在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台山)學術研討會上説道。14日,也就是研討會前夕,在台山市水步鎮崗寧墟參觀期間,他發現在崗寧墟店鋪的名牌上,居然有“中國蘇杭絲綢批發”、“鍋行”、“洋貨”等字眼。黄偉宗説:“國内和國外的商品在此批發、交易。這就是台山僑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最佳證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韓安貴,以及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五邑大學等校十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
韓安貴説,台山是著名僑鄉,西方文化的融入,大大豐富了廣府文化的内涵。通過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加强對廣僑文化的研究,達到挖掘、保護、傳承和弘揚的效果,對江門、台山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都將起到促進作用。
“台山市向外傳播廣府文化、並吸取西方和海洋文化形成僑鄉文化,同時又將廣府文化與僑鄉文化融合,從而形成了廣僑文化的典型地域。”黄偉宗在這次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了“廣僑文化”的概念,並把台山定爲“廣僑文化之鄉”。他認爲,應當將台山僑墟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産和物質文化遺産,對其進行雙重文化遺産的保護,並將其逐步向市級、省級、國家級、世界級文化遺産申報。
五邑大學副校長、教授張國雄認爲,近年,學術界、旅遊界和影視界等對台山僑墟越來越重視,當務之急是要加强對僑墟的保護。首先需要當地群衆認識到其價值,包括文化價值、建築價值和歷史價值,保護活動才能得到群衆的認可和支持。“應當做一個整體規劃,除了文物和建築的保護規劃,還要想辦法與旅遊發展結合起來,通過文化産業的發展,帶動僑墟實際功能的轉變和發揮”。
(記者:陳素敏)
九、廣東新聞網:專家稱“廣僑文化”
將成爲僑鄉江門發展軟實力
2012年11月20日 來源:《南方日報》
近半年來,“僑墟”、“廣僑文化”、“申遺”等關鍵詞“交織”於僑鄉。江門如何打造好廣僑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軟實力,進而通過地域文化品牌的開發建設,拉動地方文化産業與城市品牌的發展,使文化與經濟比翼齊飛?
近日,中國首届廣僑文化研討會在中國第一僑鄉江門台山召開。廣東省政府參事室、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以及國内外一衆專家齊聚台山,對廣僑文化以及僑墟的發展進行深入的探討。專家組對廣僑文化的提出表示瞭高度的認同,並認爲廣僑文化是對廣府文化與僑鄉文化的提煉與昇華,豐富了嶺南文化甚至中華文化的類别,並將成爲僑鄉發展的軟實力。
培育“廣僑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軟實力
廣僑文化的提出,究竟意味着什麽呢?“廣僑文化”和“僑墟樓”概念的提出者、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認爲,對廣東來説,這個發現使廣東的文化因素得以加强,是對新因素和新領域的開拓。從建設文化强省的角度,廣僑文化的提出,起碼增强了文化軟實力。“它必然造成世界影響,外面的華僑、商家、文化人,知道有這麽一個地方,接着台山知名度就會提高了,就會有人冲着來投資和旅遊。别人會問什麽是僑墟樓,然後就會想去看看。”
“台山廣僑文化兼具廣府文化和僑鄉文化的基因,并兼具移民文化、開放文化、商業文化的特質。”廣東省政府參事室黨組書記、主任周義表示,“廣僑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對台山‘廣僑文化之鄉’的定位,將對繼承和弘揚台山文化優良傳統和優勢,進一步挖掘台山獨特的文化資源和内涵,建設台山文化强市,發揮深遠而積極的作用。”
爲了參與研討會,65歲的北京大學歷史地理中心的教授韓光輝坐上火車,穿越了大半個中國來到了台山,在他的眼裏,僑墟的形式和文化都是十分新鮮的事物:“僑墟這種建築形式在北方是没有的,是近代的一種生機勃勃的文化,地方的幹部群衆應該加大力氣,把僑墟文化的研究深入下去,進行各種分類的研究和保護。”
交鋒:僑墟是十三行的延續、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遺産?
在這次的研討會上,黄偉宗表示,這次的考察讓他又有了新的發現,他認爲僑墟在某種意義上來説,應該可以算作是十三行的延續。對此,他如此解釋:“我國最早對外通商口岸中,最大的權威是廣州的十三行,從清朝干隆一直到鴉片戰争開始,是三百年中國唯一對外通商港口。我們以前知道的是,後來一直到廣州的出口商品交易會,也就是建國後,中國才重新對外通商的。而從鴉片戰争1840年到1950年,這一百多年的時間,對外通商的主要途徑是什麽?這讓我想到僑墟。而在僑墟裏面,又數台山的僑墟最有代表性。”
同時,黄偉宗在研討會上慷慨激昂地表示,他對僑墟有另外一個重大的發現:台山僑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遺産。“昨天休息的時候,我在岡寧墟兩邊的商鋪上發現,有一個商店的名稱是‘江浙絲綢洋貨站’,中國的江浙絲綢就是從這裏批發到外面的,這個就是很典型的批發。”在黄偉宗看來,鍋頭行和絲綢行的出現是有力的證據,證明了當時海上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裏經過的。“這就是對外口岸的好處,在學術上面再進一步地證實了僑墟的意義,在中國對外貿易史上有個很階段性的意義,這個是我新的發現。”
而五邑大學梅偉强副教授則認爲,十三行的延續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説法依然缺乏考證,不够嚴謹。“1857年,十三行已經基本上衰落,我們岡寧墟這裏是1927年才建好的,相差了70年,因而岡寧墟作爲十三行的一個延續這樣的説法,我持保留的觀點。”另外,梅偉强指出黄偉宗發現的“江浙絲綢洋貨站”,“這間鋪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並没有進行過考證。”
本地一位研究五邑僑鄉文化的不願透露名字的資深學者表示,台山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節點,這個没問題。但事實上,海上絲綢之路只經過廣海鎮這樣一個點,並不是所有的僑墟都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而對於絲綢行是海上絲綢之路經過僑墟的力证,這位學者也表示不敢苟同:“這些墟鎮雖然有蘇杭絲綢店,但不足以證明海上絲綢之路就經過這裏,當時蘇杭絲綢在廣州是很有影響的,很多鎮都有這個東西。”
獻言:“擱置申遺,先做好調查研究”
在這次會上,基本上所有專家都達成的一個共識:擱置申遺,先做好調查研究。黄偉宗就多次强調這個觀點。五邑大學副校長張國雄認爲,台山僑墟要申遺的話,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在實際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申遺難度比開平碉樓都要大得多。“爲什麽這麽講?它只能作爲擴展項目。從國家上來講,你已經有一個開平碉樓了,文化是同種性質的。從國家的層面看,在每年只有一個名額的情况下,如何擴大類别,應該是國家近中期最先考慮的問題。畢竟我們國家現階段的、排隊申遺的,符合標準的申報方有很多。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感覺它的難度比開平碉樓的還要大。這個如果要去做的話,幾級政府要有决心,就是要有一個充分思想準備。”
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博導、珠江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司徒尚紀表示,台山僑墟樓應該先將其逐步進行市級、省級文化遺産的申報,使其得到應有的保護,再到國家級乃至世界級文化遺産申報。梅偉强也表示贊同:“等僑墟樓保護好,條件成熟以後,申遺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辦僑博會重現僑墟輝煌”
省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博導、珠江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譚元亨在會上説,“參觀的所有僑墟,不只是看到西方的建築,還能看到這裏的商業、金融業、物流業,實際上僑墟是一個相當規模的會展業。”他説,改革開放以來,廣交會每年的成交量每年都是上百億。會展業現在珠三角地區流行起來,比如東莞厚街各種各樣的會展1000多個,每年各種會展行業會展都很多,能達到1000多個。會展組織能力是令人驚訝的。隨着會展業,星級酒店、旅遊業也發展起來了。台山可以利用僑資發起第一届僑博會,像深圳文博會、厚街的會展業一樣的,可以把輝煌再現。
“還原最本真的僑墟”
省政府參事、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原副總編輯王培楠認爲,僑墟的開發十分迫切,因爲《讓子彈飛》這部電影爲僑墟帶來的名氣是可遇不可求的,要趕緊利用起來,要鮮活地還原台山僑墟的歷史風貌。王培楠發現,原來僑墟都挨着岸邊,當我們從岸邊回頭看僑墟時,所有感覺是很不一樣的。“例如‘鵝城’,從水路上岸到達‘鵝城’的震撼力是不可比擬的。他建議政府要搞好水路交通,哪怕有100-200米,有一段讓渡船將遊客送到墟上,才能使歷史面貌更鮮活地還原,更有文化魅力和震撼力。”
另外,從影視城的角度來看,王培楠認爲岡寧墟有自己無法超越的競争力。“假如要拍上世紀30年代的電視劇,横店從明清到民國的建築都全的,但他那邊是假古董,在台山就是真的。多拍幾部有影響力的電影和電視劇,台山的僑墟就走出去了。”
(見習記者:吴玉瑩 實習生:陳韵瀅 通訊員:馮霞 )
十、《江門日報》:僑墟樓也能焕發“第二春”
2012年11月22日 來源:《江門日報》
台山有經歷過風雨侵襲的洋樓,也有扺禦住匪患侵襲的碉樓,還有經歷了繁華滄桑的騎樓……如果説,《讓子彈飛》成功焕發了梅家大院和岡寧墟的“第二春”,那麽,在台山境内的90多處華僑近代建築,怎樣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至於在歲月長河中被慢慢侵蝕,以至於凋零呢?
近日,有專家對這一大批集民住、防禦、商用功能於一體的華僑近代建築進行統一命名,稱之爲“僑墟樓”。同時,專家建議,這類富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僑墟樓也可以申遺。
日前,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台山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五邑大學等高校十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當天的研討會。什麽是僑墟樓?僑墟樓要怎麽申遺?如何保護開發利用?這些都成爲了當天討論的熱點。
現狀:台山共有僑墟96處
“墟日是南方農村傳統的商貿集市,而台山墟集及建築格局,大都帶有西方文化色彩,而且這些集市大都爲交匯點,方便與海外交往通商。”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稱,這便是“僑墟”。其中,僑墟的主體建築,騎樓、碉樓和洋樓,稱之爲“僑墟樓”。
根據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官方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台山境内的僑墟共有96處。
從調查結果上分析,96處僑墟大致分爲原生態活力型、原生態型、變化型和湮没型。台山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説,分類是爲了區别僑墟的現狀。但是,有12處僑墟是不存於此四類形態之中。“例如位於台城的板崗墟,歷史記載,過去群衆在此地逢墟購物,然而,這裏却没有如梅家大院般形成大規模的僑墟樓建築,有的只有一兩幢騎樓,此類僑墟又是另外一個特點。”台山博物館副館長葉玉芳説道。
根據調查,96處僑墟立墟時間較早,普遍在清、民國時期。其中,位於海宴鎮的横崗墟立墟時間最早,在宋朝。目前,35處僑墟仍設有墟日。
歷史:僑墟圍遶新寧鐵路建設
黄偉宗早在6年前,首次來到台山考察時,便對台山的僑墟樓感興趣,並開始着手相關的研究工作。他用兩句對聯概括了僑墟的特點“貫通中西古商市,獨佔鰲頭僑墟樓”。
經過多年的研究,黄偉宗總結出,台山僑墟是中國傳統農村墟日集市,又是與海外通商的集市;僑墟以騎樓(部分有碉樓、洋樓)建築爲主體;僑墟及其樓宇,都建在河岸邊上,設有碼頭或橋頭;僑墟樓的歷史、功能、建築,都是中西合璧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載體和生動體現。
爲什麽在台山會涌現那麽多獨特的僑墟樓呢?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爲,這與新寧鐵路分不開。在統計表中,有22處僑墟臨近新寧鐵路的車站。
省委黨校研究員許桂靈認爲,鐵路的運營和客貨流通促成了沿綫墟鎮的應運而生。“台山作爲僑鄉,隨着大量僑資的匯入,形成了强大的購買力。大量外來商品通過新寧鐵路,包括僑墟樓的建築材料通過鐵路輸到台山。”她以位於新寧鐵路南段的斗山墟爲例,鐵路修建前只是一條小村落。鐵路通車後,不到10年間,便新建了50多家商鋪。上世紀20年代,新建商店達260多家,成爲台山南部的商業和交通中心之一。
“僑墟臨水、公路等地布局,利用江河、道路之便,設置碼頭、堆場、前店前倉,做生意。因形就勢,發揮地利專長,成爲了僑墟選址布局的一大特點。”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司徒尚紀説道。
申遺:先做好調查研究,深入挖掘廣僑文化
如果説,僑墟樓是台山獨有的物質文化遺産,那麽藴含在僑墟樓内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内涵同樣具有保護和開發的必要。
“台山市向外傳播廣府文化,並吸取西方和海洋文化形成僑鄉文化,同時又將廣府文化與僑鄉文化融合,從而成爲了廣僑文化的典型地域。”黄偉宗在這次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了“廣僑文化”的概念,並把台山定爲“廣僑文化之鄉”。
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黨組書記、主任(館長)周義稱,廣僑文化兼具廣府文化和僑鄉文化的基因,並體現出自身的文化特質,包含移民文化、開放文化和商業文化的特點。“僑墟是近代商品經濟的産物。通過僑墟的建立,帶動了整個區域商業經濟蓬勃發展,經過了科學的規劃,僑墟的用地、功能區分、商業布局、建築形制等方面近現代化意識,充分體現了時代先進性和更爲豐富的文化内涵。”
爲了參與研討會,65歲的北京大學歷史地理中心的教授韓光輝坐上火車,走過了大半個中國,來到了位於南方的台山,在他的眼裏,僑墟的形式和文化是十分新鮮的,“僑墟這種建築形式在北方是没有的,是近代一種生機勃勃的文化,地方的幹部群衆應該加大力氣,把僑墟文化研究深入下去,進行各種分類研究和保護。”
早在今年初,黄偉宗第二次來到台山時,就曾建議台山僑墟樓可考慮申遺。然而,在這次會上,不少專家形成了一個共識,别急着申遺,先做好調查研究。
“台山僑墟最深厚之底藴,在於它的歷史文化價值。對此,我們還缺乏挖掘、整理、研究。”省政府參事、南方報業集團原副總編輯王培楠如此認爲。
經過了近期的研究,黄偉宗認爲,台山僑墟樓既可争取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也可以争取世界的物質文化遺産,甚至可以進行雙重文化遺産的保護,並將其逐步進行市級、省級、國家級以至於世界級文化遺産的申報。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歷史文化研究,把僑墟的文化價值挖深挖透。
對於如何挖掘僑墟的歷史文化價值,暨南大學歷史係教授王元林認爲,可從歷史文化和建築文化兩個方面着手。“應當一條村一條村地去調查,把村史挖出來,才會有厚重感。同時,也要着眼於古建築的研究,一塊磚一片玻璃都包含着信息,特别是樓房上面那些美麗的山花。”
王培楠提出了另外一個意見,廣東省正組織力量啓動修編《廣東省華僑史》,台山作爲最重要的僑鄉,可乘這股東風,聯繫有關專家學者成立台山僑墟文化研究會,通過僑墟文化這個突破口去研究華僑史。
韓光輝則建議,如果要申遺,在加强台山移民文化研究的基礎上,第一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再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擴展項目。“我希望此類的研討會能定期開展,吸收各界别專家的意見,不斷開拓研究的題目和内容,對廣僑文化的研究才能不斷的深入。”他説。
保護:僑墟樓也可認領
五邑大學副校長、教授張國雄認爲,近年來,學術、旅遊和影視界等對台山僑墟越來越重視,當務之急是要加强對僑墟的保護。首先需要當地群衆認識到其價值,包括文化價值、建築價值和歷史價值,保護活動才能得到群衆的認可和支持。“應當做一個整體規劃,除了文物和建築的保護規劃,還要想辦法與旅遊發展結合起來,通過文化産業的發展,帶動僑墟實際功能的轉變和發揮。”
在開發利用具體措施上,黄偉宗認爲應當配合台山當地實際情况開展,以“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爲方針,對僑墟樓采取認領和承包保護開發的政策。有産權的原屋主後裔認領,無主者由政府向社會組織招標,由獲標者承包保護與開發。
因爲僑墟建立在墟日習俗之上,他同時建議,可遵循原有的墟日傳統,舉辦“僑墟節”或“廣僑文化節”,每届有定期、不同活動中心,集商貿、文化、聯誼、旅遊於一體。同時,結合傳統的返鄉省親習俗,組織僑墟樓的屋主後裔重返故居活動,才能達到“一節多能”的綜合效果。
發現:僑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在本次研討會前夕,在台山市水步鎮崗寧墟參觀期間,黄偉宗發現在崗寧墟店鋪的名牌上,居然有“中國蘇杭絲綢批發”、“鍋行”、“洋貨”等字眼。他説:“國内和國外的商品在此批發、交易。這就是台山僑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最好證據。”
在官方公佈的僑墟調查中,記者發現,位於上川島的花碗坪也列爲僑墟之一。
對此,台山博物館副館長葉玉芳表示,僑墟的集市習俗形成早在新寧鐵路之前。鐵路的通車,只是促進了僑墟樓這一形態建築的形式。雖然花碗坪並没有騎樓形式的僑墟樓,也不是村民集市購物的地點。但是,早在澳門之前,花碗坪是與葡萄牙交易貿易的重要地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把此列爲僑墟之一,也是加强保護的一種措施。
争論:僑墟是“墟”還是“圩”
對於僑墟樓這一名稱,在這次研討會上,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梅偉强提出了异議。在僑墟樓的周圍,還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浮石飄色、大江古典傢具、打龍船、廣東音樂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如果只以僑墟樓這一名稱申遺,並不能涵蓋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
與此同時,梅偉强認爲僑墟這一名字,應爲“圩”,並非“墟”。台山人習慣用簡寫的“圩”字,這是約定俗成的,是“台山僑圩”在書寫文化方面的一個特色。如果要申遺,應當遵循台山本地傳統,改爲“僑圩”。
台山僑墟
大致分爲原生態活力型、原生態型、變化型和湮没型。
原生態活力型
指僑墟樓保存良好,同時還保持了往日的興旺,目前有12處。
原生態型
指僑墟樓保存良好,却已經失去了往日墟市功能,目前有26處。
變化型
指僑墟向其他類型功能轉變,目前有33處。
湮没型
指僑墟樓已經凋零荒廢,目前有13處。
另有12處僑墟不存於上述四類形態之中。
(江門日報記者:陳素敏)
十一、《信息時報》:台山舉行中國首届 “廣僑文化”學術研討會
2012年11月23日 來源:大洋新聞
日前,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台山舉行。來自海内外的19位專家記者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廣僑文化,爲台山保護和開發僑墟樓,發掘和宣揚“廣僑文化”出謀劃策。會議將台山以 “廣僑文化之鄉”定位,保護與開發相結合。廣僑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對台山“廣僑文化之鄉”的定位,將對挖掘台山獨特的文化資源和内涵,建設台山文化强市,發揮深遠而積極的作用。
昔日繁華——台山僑墟“貫通中西”
“僑墟是台山的寶貝”!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表示。早在2006年,黄偉宗就來台山考察,並提出“廣僑文化”概念。黄偉宗認爲,台山僑鄉屬於廣府文化區,明代以後大量的台山人移民到海外,成了華人華僑,也帶回很多華僑文化,兩種文化在台山這個地方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簡稱爲廣僑文化,具體就表現在僑墟和僑樓上。
“貫通中西古商市,獨佔鰲頭僑墟樓。”黄偉宗用這幅對聯概括僑墟特點。他認爲,墟日是中國農村傳統商業習俗,墟場是中國傳統市場,而台山僑墟却是傳統墟場中,以西方方式做生意,尤其是與海外華僑也做生意,可謂“貫通中西”,是非物質文化遺産。
據有關部門介紹,目前台山僑墟有96個,主要散落於台山的水路以及新寧鐵路沿綫,光沿着鐵路就有40多個。這些僑墟是上世紀初台山華僑回鄉建造,每處僑墟都是碉樓、洋樓、墟市并存,融合中西建築風格,是上世紀初對外貿易和地方集市的基地。據史料記載,當時僑墟有茶樓、飯店、旅館、雜貨店、布匹店、金鋪、錢莊、煙館、賭場等一應俱全,可以想象當時商業多麽繁盛,墟市多麽喧囂。更難能可貴的是,至今仍有十多個墟還發揮着集市貿易功能,保持着趁墟的習俗。
進來的不僅是建築,還有建築理念。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司徒尚紀考察發現,“台山僑墟一般通過科學規劃,在用地、功能分區,商業布局、建築形制等都具近現代文化意識,比傳統墟市更有其時代先進性和更豐富文化内涵。”如公益埠,借鑒美國紐約的城市建築布局,規劃了公園、學校、醫館等,並預先鋪設下水道,是一座標準的近代化微型城市,也因此被稱爲“紐約街”。又如圓山墟、汀江墟,引進西方城市“集市廣場”建築形制,把商貿場所置於墟鎮中心,突出墟鎮的主要功能——商貿。
西方先進的管理體制——股份制也被引入墟鎮管理中。如汀江墟制定《汀江墟招股開辦章程》和《汀江立案簡章》,對墟市市政管理、商務活動規則等一一詳細規定,做到有章可循。
今日落魄——很多僑墟已人去樓空(圖略)
不見碼頭,也不見墟市,騎樓也人去樓空。如今的台山僑墟像没有靈魂的軀殻在歲月河流裏静默,又像没落的貴族。洋樓外墻斑駁殘舊,窗户殘破不堪。門面不全或大門緊閉,門前則荒草叢生。偶爾能看見人,但大都不是原著居民。曾經的豪宅現在廉價租借給外來打工者。他們用繩子綁在騎樓柱子上晾衣服,在門前大片空地曬菜干、咸魚,騎樓裏面則凌亂不堪。偶爾竄出的狗警惕地瞅着生人,吠幾聲後躺在地上曬太陽。
相關部門解釋,由於很多僑墟都將近一個世紀樓齡了,再加上隨着交通網絡的發展和越來越多僑眷移居國外,墟市的商貿也漸漸冷清,因而走向衰落。被主人“遺棄”的建築大都空置,長期得不到修繕和保養,也逐漸破敗。百年前,千萬華僑紛紛歸國還鄉,興建樓宇;百年後,竟人去樓空。新寧鐵路,這個鐵路史上的偉大奇迹僅存在三十年就被毁,從此世上再無新寧鐵路。現在的人們知道這段曾經“最美麗的工程”嗎?人們記得詹天佑,有誰知道陳宜禧呢?人們讀過巴金爲新會“小鳥天堂”寫的《小鳥的天堂》,又有多少人讀過他爲新寧鐵路寫的《機器的詩》呢?
重新出發——開發僑墟打造 “僑博會”
考察了台山僑墟後,北京大學歷史地理中心教授韓光輝表示:“僑墟文化在北方是没有的,只存在於珠江流域。台山有這麽豐富的近代文化是了不起的,要珍惜。”五邑大學副校長、教授張國雄也認爲,台山騎樓建築群在中國文化中很有意義,以汀江墟爲代表,保留了建築内涵的豐富性,是獨一無二的,非常值得保護開發。
如何保護開發台山僑墟,各位與會專家提供了不少建設性的建議。
由於現在僑墟村落太分散,省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譚元亨提議,選擇相對集中的僑墟開發,把它們打造成 “僑博會”,將服務業、旅遊業、會展業等相關産業聯合起來共同發展。黄偉宗則認爲可將全市僑墟樓作爲一個旅遊項目或一條旅遊綫路來開發。每個僑墟遺址可作爲一個旅遊景點,由承包者自由經營,在原有基礎上增添或强化新的内容。如可傚仿桂林“劉三姐印象”的做法,以巴金在台山寫的散文《機器的詩》爲題材,重現當年中國第一條民辦鐵路——新寧鐵路“船載火車”的“機器的詩”景象。
省政府參事王培楠建議僑墟保護與開發做好兩個‘更加’,講好“一個故事”:一是更加鮮活還原僑墟歷史風貌。“我覺得要恢復碼頭原貌,打通水路——不需要太長,即使一兩百米也好。從碼頭上岸與直接從公路進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碼頭上岸給人一種開闊、震撼的感覺。”二是更加深入挖掘僑墟歷史文化價值。每座橋、每條街、每個家族都有很多故事,要把每家每户典型的、有趣的故事挖掘出來。“講好一個故事”指是台山雖小,但人才輩出。很多人出海後成就了一番事業, 把這些人奮鬥史整理出來,對豐富台山華僑文化史以及增强華僑歸屬感很有意義。
會議焦點
焦點一:如何解决産權問題?
要保護開發僑墟,必須解决産權問題。這是一個十分棘手的難題。由於很多騎樓的主人已移民國外,一時難以找到業主,而騎樓作爲私有財産,未通過同意,是不能私自開發的。另外,由於僑墟數目很多,騎樓的業主更不在少數,説服原著居民參與到僑墟的保護開發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
在解决産權問題上,黄偉宗提出僑墟“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方針,對僑墟樓遺址采取認領和承包保護開發政策,即有産權的由原屋主後裔認領,無主者由政府向社會組織招標,由獲標者承包與開發。譚元亨則認爲,政府可以跟原著居民簽訂協議,前提是要給他們一個好的中期前景,讓他們覺得有信心,才有可能參與其中來。《中國國家地理》編輯李華勤建議如果找不到業主,或者業主在國外,可以通過政府收購,經過修復後再營業。有人居住的,整理街道,最大程度保持原貌,做好民生工程。
焦點二:資金從何而來?
保護開發僑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如何來呢?
譚元亨表示,台山有雄厚的華僑資本,要充分調動原著居民與海外華僑的積極性。政府要做好規劃,而且這個規劃是切實可行的,能讓他們看到未來、遠景,這樣吸引資金就不是難題。但在華僑資本的運用上,要轉變模式。以前多依靠“輸血”——依靠華僑的捐資、捐贈。依賴性太强了,這是不行的。今後要學會 “造血”,通過打造僑博會,發展會展業、服務業、金融業等行業,讓資金運轉起來。
王培楠認爲,可以通過委托企業來經營來解决資金問題,具體可成立一個台山僑墟文化研究會,這個研究會主要由學者組成,也是法人。在研究會下再成立一個公司,通過公司運作,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焦點三:要不要申遺?
開平碉樓申遺成功了,台山申不申遺也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黄偉宗表示,申遺是個過程,需要時間,不能急功近利。台山僑墟如果要申請世界文化遺産要按照市級、省級、國家級、世界級的過程逐步實現。而且,將來如果要申遺,要將僑墟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並在一起申請。開平碉樓主要是物質文化遺産,而僑墟樓除了物質文化遺産,也有墟日、習俗等獨特非物質文化,這也是與開平碉樓最大的不同之處。王培楠則認爲“有個目標,就舉起了一面旗幟,容易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從這個角度着眼,我贊成台山僑墟積極‘申遺’。”但他也表示,欲速則不達。如果没有很好地整理、挖掘,台山僑墟真正的歷史文化價值,“申遺”的路是走不遠,也很難成功。與會專家在這個問題上都表現得非常理性,認爲不必急着申遺,保護台山僑墟,進行文化、旅遊開發才是現階段當務之急。
(記者: 樑世玲)
十二、網易豆丁網:如何留下那些逝去的繁華?
2013年1月11日 來源:豆丁網
核心提示
“墟”是指南方地區鄉村間約定俗成的集市交易地,“趁墟”在粤語中就是趕集的意思。在華僑之鄉江門台山,“墟”又被稱爲“僑墟”。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台山100多處僑墟可謂十裏繁華。台山僑墟不僅體現了傳統的農村集市文化,更因爲受到了早年歸國華僑的影響,滲入了西方的建築和商業因素,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僑墟文化。
如今,台山還保留96處僑墟,多數僑墟人去樓空,繁華不再;但一些僑墟至今還有墟期、傳承着“趁墟”習俗;有的僑墟則發展蜕變成現代商業中心,人來人往、十分熱鬧。近百年過去了,台山僑墟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專家們紛紛呼吁台山市以“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爲方針,定期舉辦“僑墟節”,再現往昔台山僑墟的輝煌。
台山僑墟
台山僑墟分佈在台山各鎮、村,主要是沿上世紀初建造的台山新寧鐵路及台山水道分佈,每處均是由樓百棟碉樓、騎樓建築連貫而成,而僑墟的建築布局,大都是以騎樓及中西合璧的理念建築而成的。
在建築材料上,多采用進口水泥、鋼筯、彩色玻璃、混凝土結構,西方建築的柱式、拱券、山花、陽臺成爲騎樓立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圖豐富多彩,且有不同西方歷史時期的地域風格,如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等;僑墟也處處體現嶺南建築元素,如台山廟前墟有5幢傳統騎樓商輔是源於檐廊式臨街建築。
昔日:每逢“四九”來“趁墟”
長期研究台山僑墟的台山博物館館長蔡和添向記者介紹,台山僑墟以傳統墟期命名,如“四九墟”、“五十墟”,該墟建於上世紀初,在“四九墟”,當地人每逢每個月農曆4號、9號,把大量的農副産品、小工藝品等帶到該墟,形成小集市,時間一長,被當地人稱爲“四九墟”;有些僑墟則是由華僑集資捐建、命名而成,如汀江墟、公益埠。隨着年月變遷,人頭攢動的僑墟商貿場景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綫中。據統計,在台山現存96個僑墟,但至今還設有墟期的不過36個,還保留着等墟、按時趁墟習俗的僑墟僅剩下10個,但是興旺程度早已不如往昔。
據介紹,台山自19世紀60年代形成僑鄉,以僑居美國和加拿大爲主的台山華僑匯回家鄉的資金建成。當時華僑每年匯回家鄉資金達1000萬美元,豐厚的僑匯使台山的社會購買力明顯增强,尤其是1920年我國第一條民營鐵路台山新寧鐵路通車,帶來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帶動了僑墟在全縣的興起、興旺。
當時的台山僑墟的名稱大多稱爲“市”,如岡寧市、西寧市、大同市、成務市等。這些僑墟,既有當地商易集市性質,又成爲對外貿易的中轉站,當年像絲綢等物品就是通過這些僑墟,銷售到美加等世界各地。
百年僑墟焕發生機
蔡和添介紹,當時最大的僑墟是位於台城的“台城墟”,該墟早在十九世紀末形成,主要從事農副産品,還有華僑回鄉開設的銀號、診所等,但每月只有一個墟日。從1924年開始,當地僑墟開始擴建,建成了23條騎樓街段,街道寬闊挺直,四通八達,一派洋氣。
台城僑墟建築均是按中西合璧式樣建設而成,由近1000多棟中西結合式的騎樓連貫而成,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台山僑墟十裏繁華。
由於台城僑墟位於台山市中心,台城僑墟如今已蜕變成爲現代商業中心,延續着昔日的繁華。至今仍有不少騎樓延續着舊時僑墟“前鋪後庫、上宅下店”的商鋪形式,無論白天黑夜都是商賈如雲、人流如織。
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僑墟公益埠
據蔡和添介紹,在台山現存的96處僑墟中,用“埠”來命名的僅有兩處,公益埠就是其中之一。公益埠位於台山大江鎮北部,坐落在潭江邊上。這個建於1908年、面積達0.33平方公里的僑墟,也是台山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僑墟,一直沿用至今。
“公益埠是1903年由歸國華僑伍於政帶頭倡建的。”蔡和添介紹説,華僑們看重那裏靠近潭江、還有新寧鐵路經過,水路交通便利,於是紛紛回國投資建立商鋪,形成了僑墟。“因爲那裏有碼頭,所以公益墟又稱爲公益埠。”
“公益埠僑墟樓體現出商業功能,中西方商業文化在這裏交匯。”蔡和添介紹,每到墟日,僑墟周邊的村民就會挑着自家種的蔬菜、餵養的牲畜、自製凉果等農副産品拿到墟上擺攤叫賣。
在衆多華僑回國建設的帶動下,傳統僑墟滲入了西方文化元素,僑墟樓的建築風格逐漸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大量西方洋貨充斥市面,爲華僑僑眷服務的銀號、典當、醫院等各類鋪户建成。公益埠當時的碼頭十分熱鬧,赴海外謀生的“金山伯”們在這裏坐船出海,也從這裏登岸榮歸。
記者昨天在公益埠看到,公益埠的建築群帶有濃郁的西洋文化韵味,各式商鋪、宗族祠堂、教堂、學校林立,融爲一體,街道整齊劃一。上海街、蘇杭街、上環街、中環街……當地的居民周老伯告訴記者,當年的蘇杭街以買賣絲綢爲主,中環街雲集了大量的當鋪、銀號,如今,這些街道主要以成衣、水果、工藝品爲主。
專家建言:定期舉辦“僑墟節”
廣東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黄偉宗早在6年前,首次來到台山考察時,便對台山的僑墟樓感興趣,並開始着手相關的研究工作。
黄偉宗認爲,墟日是農村傳統商業習俗,墟場是傳統市場,台山僑墟却是在傳統墟場中以西方的方式做生意,尤其是與海外華僑做生意,可謂“貫通中西”。對於台山僑墟,黄偉宗認爲,可將台山的僑墟樓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産和物質文化遺産進行雙重文化遺産的保護。黄偉宗指出,台山的僑墟文化,從墟日傳統上説當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産;僑墟文化又體現於鄉鎮之名和墟場建築之中,亦可列入物質文化遺産範疇。
在開發利用具體措施上,黄偉宗認爲應當配合台山當地實際情况開展,以“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爲方針,對僑墟樓采取認領和承包保護開發的政策。在墟日習俗之上,台山市可遵循原有的墟日傳統,定期舉辦“僑墟節”或“廣僑文化節”。
(文/圖記者:華瑩、黄文生)
(李海春 選編)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