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和平統一方針的反省與前瞻
在大陸政治與社會穩步發展的背景下,台灣與大陸的關係,原可期待在雙方生活差距縮小之後,獲得解決。然而,李登輝“兩國論”的出台,以及有台獨色彩的陳水扁當選,使得大陸方面似乎開始嚴肅地思索對台用武的可能。但在此情況下,大陸方面決策當局仍然保持了決策的理性,避免率爾作出影響世界格局與中國前途的重大決定,這無疑值得肯定。筆者認為,隨著大陸的進一步發展與改革,兩岸統一的前景仍然光明。為了使更多人認識到此種統一前景的穩固基礎,我們必須解開一個疑惑,即為何僅佔台灣民眾的絕對少數的台獨支持者,能發揮強大的影響力,使兩岸緩和與統一的步調,遲遲沒有進展。
台獨力量的超額影響力
兩岸的經濟與政治生活的差異,是上述問題的第一個答案。台灣歷次民意調查雖然顯示絕大多數支持統一與維持現狀,並且有八成民眾,願意藉由更多的交流,化解兩岸之間的對立;甚至有七成以上民眾,認同兩岸人民是同一個民族,應該互相幫助,讓國家更為強大。但在此同時,由於對大陸政治與經濟的猶疑,使兩岸的統一事業,難有進展。
這種猶疑由另一些民意調查數據可以證明。在相關民調中顯示,七成以上的民眾認為兩岸存在著生活水準的“差距”,因此要“各過各的”;六成以上甚至認為“文化”上也有差異,因此是“不同的兩群人”;此外,一半的民眾認為,統一會使得台灣經濟被大陸所拖累。正是由於多數民眾對於大陸的此種懷疑乃至於恐懼,使得少數的台獨基本敎義派,能夠在政壇上發揮超過其自身實力的影響。因為不論一般台灣民眾是支持統一或獨立,祇要台獨基本敎義派虚聲恫嚇,將統一視為衝擊既有生活方式的洪水猛獸,就能突然間贏得多數民意的支持。在此同時,大陸方面偶或以武力恫嚇台灣,也加深了台灣的“受害者意識”:認為統一前就已經備受欺凌,統一後想要維持自主,更無異於與虎謀皮,從而也加強了台獨論述的說服力。
可以認為,隨著兩岸人員往來的進一步擴大深化,對於“文化差異”的認知會被扭轉;隨著大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生活水準”的差距感,也會漸漸縮小;隨著香港與澳門的一國兩制的長期實踐,“被拖累”的懷疑也會進一步有所消除。因此,祇要大陸方面對改革有足夠的執著,下足夠的功夫,大陸就遲早能夠改變台灣的統獨意識型態不利於己的部分,從而使統一產生更廣闊的支持基礎。然而,“有利於統一”的局勢雖然終將來臨,但主觀能動性的展現,可使其過程更為平順,乃至於可以提早其發生。
政策的失敗或宣傳的失敗
宣傳的失敗,可以視為是和平統一遲遲沒有進展的另一個原因。而宣傳的失敗,主要是對大陸的一國兩制統一方案的宣傳的失敗。
統一方案的重要性在於,如果要實踐統一,無可避免的必須去思索何謂統一。誠如章念馳先生在《中國評論》第三十五期文章中所闡釋的,一國一制、一中各表、歐盟模式等等,都與兩岸統一所面對的既有基礎,有較大的落差,難以成為可供實踐的方案。相對來說,“締造一個統一的繁榮的文明的民主的中國”,在其中作出適當的安排,例如丘宏達的“國中有國”,蘇格的“三模式”,或其他各種一國兩制的擴張解釋,都更具有實踐的意義。
可以相信,經過適當包裝的此類方案,可以逐漸贏得台灣民眾的支持。這絕非無的放矢。其實,就是“一國兩制”,在台灣也已有將近三成的顯性或隱性支持群眾。而不支持“一國兩制”方案的多數民眾中,也僅有大約三成多是對“一國兩制”本身不表支持;而五成以上,卻是由於不相信中共會維持台灣生活方式不變。換句話說,如果大陸方面的政治更為開放,決策更加透明,同時經濟更為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穩定上升,則上述由於不相信的“技術性原因”反對一國兩制的,也有逐漸接受一國兩制的可能。
由上所述,可見“一國兩制”與其衍生方案,並非一個失敗的政策,而是一個可以被多數民眾接受的政策。其所以在今日未能吸引足夠的支持,一方面是兩岸生活水平尚有所差距所致,同時也是宣傳失敗所致。如果更多台灣民眾瞭解到兩岸生活水平正在快速接近,且統一本就不意味台灣的生活受到影響,則經過大力包裝與宣傳的一國兩制的相關方案,是存在著進一步被接受的空間。
大陸對台“軍事恫嚇”的問題
雖然一國兩制有被接受的空間,但大陸方面卻必須自我反省,過去十多年,其在對台政策上,是否輕忽了若干問題。這些問題,也都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障礙。
例如,對於台灣相對少數的堅定的統一支持者來說,大陸的武力恫嚇,雖然令人不安,但似乎成為支持統一者的重要理由,用以說服支持獨立的民眾放棄獨立的念頭。這些支持統一的民眾,乃至於大陸方面的許多人士,甚至於台獨支持者,長期以來有一種误解,認為正是大陸的恫嚇,使台灣不敢走向獨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如同前述,台灣多數民眾支持統一,支持兩岸互相幫助以使“國家”強盛,這種情感基礎是非常素檏可愛的。在此同時,民調也顯示出,台灣半數以上民眾反對大陸單方面的一個中國方案,反對在大陸壓力下與大陸談判,也反對大陸的用武企圖。對台軍事恫嚇,祇會加深多數台灣民眾的逆反心理,使少數統一支持者被打為“投降派”,而難以爭取到多數的支持。因此軍事恫嚇正如同前述章念馳文章的一句話:“生怕這個防線不守,台灣會跑掉;這樣的思考並非錯误,但與解決統一的目標卻有偏差。”
在這裡筆者無意說服大陸方面放棄使用武力的權力,但必須指出,武力的彰顯,不需要以恫嚇台灣民眾的方式為之。大陸的軍事演習不必宣稱以台灣為對象,也會對台灣有一定壓力;大陸若派出數萬聯合國維和部隊到其他“大陸”維持世界和平,則不僅顯示威力,也能使台灣支持統一的民眾感到與有榮焉。但這種武力,若是用來打擊、威脅台灣,則恐怕祇能收到反效果而已。因此,如何對此一“權力”進行言詞上的包裝,或根本放棄言詞與武力恫嚇的行為,應該是大陸方面要慎重考慮的。
大陸對台策略在操作上的問題
此外這裡必須指出,原本應用為對台統戰的大陸方面的對台系統人士,在其實踐中,有時卻會變為毒化兩岸關係的黑手,也使和平統一的進程受到延宕。
兩岸的相關單位常常有一種傾向,即將對方人士視為“對手”,必須仔細算計得失,爭取自身更大的籌碼。特定的事務人員,常常不僅不會以緩和關係、解決問題為職志,相反的,卻常以自身的升遷作優先考量,並常不惜以對對方的困境幸災樂禍、對對方的人事横加污衊、對擴大雙方交流畏首畏尾,作為行事的指南。在這種種態度下,要緩和雙方關係,顯非易事。
但雖然兩岸相關機關都有此類情形,但相對來說,大陸方面的問題更加嚴重。例如無論是否為實,但台灣許多民眾一談到大陸新聞媒體的台灣新聞報導,就會認為大陸較常以台灣的災害報導為主;這種現象,無疑也加深了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方面的不滿。大陸方面自稱“祖國”,也讓台灣民眾覺得是在吃台灣的豆腐,與政治訴求的“對等”訴求相距甚遠。此外,大陸方面一些人士來到台灣,對於台灣的既有政治圖騰避若蛇蝎,也引起不快。
另外,一些對台官員到達台灣以後,本來有機會用誇讚、稱許、安慰等態度,表現出一種親切與友善,進而爭取台灣的民心,但卻常常抱持“寧左勿右”的敎條心態,用訓斥的口吻、傲慢的語氣來面對民眾、面對媒體、面對所接觸的學者專家。於是進行親密接觸的良機,反而成為血腥的肉搏戰場。很難想像這些官員會認為如此寧左勿右的表現,對於兩岸關係有何助益;因此祇能推論,他們想藉此種惡行惡狀,向上邀功。如果說兩岸的敵對造成了此種邀功的作為,則此種意圖邀功的作為,又反過來加深了兩岸的敵對。
因此大陸方面必須思考,其在對台人員的“養成敎育”中,到底敎給了他們甚麼東西;是不是祇懂得“國共鬥爭”,而忘記了“群眾路線”?隨著市場經濟席捲大陸,也許相關單位應該試著請“行銷公司”或“公關公司”,設計一些課程,以提升相關人士的水平。因為政治工作,其實就是一種服務業,要點是“以客為尊”。相信當更多大陸官員接受了“消費者權益”的概念,其對台工作也會有更好的表現。
須重新思索統戰方式
由於兩岸局勢尚未緩解,愈來愈多人開始研究動武的可能。傳聞說北京一些智囊認為晚打不如早打,又有傳聞說五年之内就有可能發生軍事衝突。我們認為提出此種思路者,並未認眞誠實地為中國的前途作出縝密的思考。
本文指出,在既有的台灣民意基礎上,並不缺乏統一的可能空間。祇要大陸方面持續穩定發展,改善宣傳方式,則或遲或早,接受某種統一方案的民眾,都會成為穩定的絕對多數,而非僅是目前極易受到台獨基本敎義派虚聲恫嚇因而膽怯的假性多數。由於有這樣的民意基礎,和平統一不僅可能,且事實上有很大可能。因此不顧此種現實,貿然提出動武方案,不僅是以中國的前途為代價所進行的不智行為,且也傷害了台灣既有多數對中國的未來抱持良情美意的民眾的情感與財富。
總之,祇要我們認眞地思考兩岸關係的去從,認眞反省總結過去十多年的兩岸關係的發展經驗,並認識到動武對於國際格局、東亞情勢、中國前途、兩岸關係的重大影響,就會發現統戰工作確實失敗,動武代價確實龐大。相反地,我們可以判斷,祇要大陸方面重新思索統戰的方式,並在一切可能的統一方案上,作出適當的彈性調整,則用和平的手段實現中國的統一,也祇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原載《中國評論》月刊二○○一年一月號,作者係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