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化開拓“江八點七週年談話”的内涵



  今年一月下旬,大陸副總理錢其琛發表了内容豐富、思維新穎的“江八點七週年談話”,被各方認為是大陸方面對兩岸關係採取的新一次友善措施。該文“以靈活的方式,求同存異、建立互信”的基本態度,獲得了包括台灣新政府官員在内多數意見的肯定。相信這也是包括《中國評論》月刊同仁與許多作者在内,開明理性、坦率建言所期待的碩果。筆者雖然對佳音遲來略有感懷,但也認為人們應該面向未來,掌握機遇,為兩岸統合的平穩發展積極畫策。“江八點七週年談話”文本中包含的正面、建設性要素正是人們從事這種思索的適當起點。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隨著中國國力的崛起、參與各種國際建制與過程的加深,以及兩岸交流的綿密發展,近年來大陸思想界與學術界思考兩岸問題的方式已能漸趨擺脱傳統“有我無你”、“由上而下”、“成王敗寇”、“兼併歸順”的路徑,重視兩岸民眾盼望和平、謀求發展的“人”的基本價值與要求。也因此更為認眞地面對台北國府與台灣民眾的歷史經驗與情感期盼。為了照顧這一點,大陸文本中的“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取代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提法,現在已正式獲得官方採用,“江八點七週年談話”算是級别最高的代表性範例。兩個提法“一個中國”的目標相同,但前者更能體現彼此尊重、平等商談的精神,有助於緩解許多人的疑慮。此外,面對台灣民眾殷切期待台北政府換黨執政所作的決定,大陸方面也願意予以照顧並與台灣朝野人士進行更廣泛的接觸溝通。應該說,“江八點七週年談話”裡透露的這層意含,相當程度表現了對台灣民眾選擇的尊重,這個趨勢值得各界欣賞與鼓舞。進一步說,上述建設性的新思路不該祇被理解為所謂“兩手策略”的彈性步驟,反而可以認為它們是尊重“人”作為歷史創造者的基本價值與需求的階段性成就。
  
  除了“台灣被宰割、被殖民的歷史將不會重演;違背台灣同胞意願的專制政權將不會再現”這個重要的許諾之外,“江八點七週年談話”一個較少被發揮的重要主張是“廣大台灣同胞可以更加廣泛、直接地參與管理國家大事,共同致力於國家的和平發展。台灣同胞還將與大陸同胞一道,充分地共用偉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這一倡議。筆者今年二月曾在《中國評論》月刊指出,以往大陸對台政策之所以欠缺成效,甚至導致兩岸歷史意識越行越遠的惡性怪圈,癥結之一就在於台灣各界感到北京的主要目的不過是“土地屬我”的戰略要地奪取和“統一大業”,與“人”的眞實感受相疏離;台灣人不分族群省籍,在中共擊敗國府建立政權後的中國歷史裡像是一無是處;既然是“成王敗寇”,就當然沒有任何對中國前途發言貢獻的正當地位。從前的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體制與傳統的“國共關係”還和中國的前途命運相連,後來的發展卻使中華民國體制不但無助於台灣同胞“參與管理國家大事”,甚至成為台灣人爭取“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的障礙。因此,連歇腳台灣五十年的中華民國都逐漸變成“外來者”,北京提議的“一國兩制”方案更被想像成殖民歷史重演,也就理固宜然了。
  
  心理學上講,“參與”是“人”的需求的較高層次,是自我實現與自信產生的憑藉。“江八點七週年談話”著墨於此,補充了傳統上大陸“以經促政”策略和“血脈相連”呼籲的盲點。第一,經濟關係的綿密乃至“三通”的落實,根本不足以保證兩岸關係的平順乃至統合。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有所謂“相互依存”與“貿易和平”的主張,這些流行的觀點已經遭受西方理論與實務界的深刻質疑。以往流行的意見認為,貿易與人員往來的加強,會降低雙方採取冒進衝突策略的動機。但有論者反稱,共識薄弱、認知衝突的雙方強化“相互依存”的結果,卻可能導致不信任感的升高。一有牽連廣泛的偶發事端,反而強化受害方的脆弱感。適用到兩岸關係,則根本不利統合的出現。試想外國人士在華經商多矣,卻不會產生與大陸政治統合的願望。台灣民眾自覺與大陸做生意祇是“各蒙其利”,疏離感也並不會減少。第二,“血脈相連”論述祇能是兩岸統合的背景條件之一,不再能作為要求統一有說服力的正當訴求。且不說國府以往也堅持的“骨肉同胞”論述在台灣的新生代已經奄奄一息,國際間民族根源相同、共有文化傳統等因素也早已不能成為兩方一定要從事政經整合的理由。
  
  然而,如果因為上述傳統政策的不足而氣餒,轉向面對“現實”從事“實力”較量,結果對兩岸與中國的發展來說極可能是最不現實的。“江八點七週年談話”提出的“參與論”和共享“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無疑是化解這些傳統政策盲點的開端,值得人們高度重視。當然,這個談話出台未滿半年,大陸方面配套的落實方式一時還有待研擬。目前已經可以發現一些論者在相關場合對此談話有所發揮,這是好事。“江八點七週年談話”的積極面本來就是要喚起各界,積極深化開拓兩岸問題的解決之道。筆者認為,相對於台灣内部局勢的瞬息萬變,目前的一些後續論述靈活度仍顯不足。
  
  比如“港澳模式”仍是一些論者的倡議典範,但港澳模式對台灣而言意味著甚麼?就算“比港澳寬鬆得多”,可以“保有軍隊”,這些以往的固有提法也無法回答“那麼軍隊的軍備來源、數量與訓練如何處置?”等細節問題。這樣的細節非常多,糾纏下去能否有助於改進傳統政策的缺點,呼應“參與論”和共享“國際上的尊嚴和榮譽”的精神,沒有人發揮。若是這樣,“甚麼都可以談”的美意就將貶值為談台灣拆下中華民國字號的價錢,僅有的現行駐外館處屈辱地降旗撤館。其結果雖有助於確認中華民國體制已經滅亡的認識,卻助長了目前台灣刮起的“正名運動”。
  
  心浮氣躁是部分兩岸人士思考彼此關係未來架構的致命缺點。兩岸人民要和平、謀發展才是剋制這一缺點的“硬道理”,“關鍵在人”!在這一基礎上“沉著應付”、“有所作為”或可說是“江八點七週年談話”對創新兩岸關係架構的可喜步驟。吾人期待各界關心兩岸未來前途者沿著這種思路,繼續積極開拓,則台海陰霾重重的現況才能有撥雲見日的未來。
  
  (原載《中國評論》月刊二○○二年五月號,作者係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