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加入WTO後的經貿互動展望



  加入WTO後,兩岸經濟尤其是中國大陸經濟將進一步融入國際社會,這不僅將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而且將對兩岸關係特别是經濟關係產生直接影響;當然,這種影響將是漸進地、逐步地,而不是發生在一夕之間。另一方面,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台灣當局能否對中國大陸完全遵守和執行WTO的基本準則和規範亦有待觀察。基於此,我們對加入WTO後的短期内,對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積極、正面影響還不能抱過於樂觀的態度,但從長期發展來看,其影響將是深遠而巨大的,兩岸經濟關係將因此而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有助改善兩岸貿易嚴重失衡狀況
  
  入世後兩岸關税大幅下降,將推動兩岸貿易加速發展,貿易嚴重不平衡狀況亦有望得到逐步改善。從大陸方面看,入世後關税減讓和市場開放將為台商提供更多的貿易商機。大陸承諾,在加入WTO後平均關税從一九九七年的百分之二十四點六降至百分之九點四四,其中化學品關税降低到百分之五點五至百分之六點五,資訊科技產品的關税到二○○五年將調降為零,農產品關税降至百分之十七。這些措施將使現有的保護逐步解除,它故然會導致外商與台商之間的競爭,但由於台商原本已開始在中國大陸從事石化、資訊科技產品、汽車零件生產内銷,在市場上佔有先入為主的優勢,這將有助於台商產品大量地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從台灣方面來看,根據WTO的非歧視、互惠、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等原則,兩岸加入WTO後,台灣當局現行的以對大陸種種限制為主的兩岸經貿政策必將調整。目前台灣單方面限制大陸產品進口,約有三千項工業品和一千項農產品,允許大陸間接進口的工業品僅占總項目的六成左右,農產品間接進口項目占總項目的比例還不到二成,這是違背WTO規定的嚴重的貿易歧視的做法。入世後,台灣必將開放大陸產品進口,同時,台灣當局也必將改變兩岸貿易只能以間接方式的做法,將最終由間接向直接轉變,這將大大有利兩岸貿易公平、合理地開展。另一方面,台灣工業品關税將降至百分之四點七,農產品關税將降至百分之十二。兩岸市場相互開放度加大,關税減讓承諾原則互為適用,將會使兩岸貿易出現快速增長勢頭。
  
  此外,由於入世後,台灣對大陸產品進口限制減少,大陸對台出口增加的速度可能高於從台灣進口的速度,大陸對台貿易逆差將會相應下降,兩岸貿易嚴重失衡狀態將會得到改善。兩岸貿易關係將會逐步走向正常化。
  
  兩岸經濟關係將出現結構性變化
  
  入世後,中國大陸市場準入程度大大提高,將擴及金融、保險、旅遊、法律、會計等服務業的大部分領域,投資限制也大大減少,這將為外商創造無限的商機,也將吸引更多的台商到大陸投資。
  
  雖然WTO對投資的規範不多,兩岸加入WTO後,台灣當局不一定會立即完全放棄其“戒急用忍”政策,但是在大陸全面開放外商垂涎已久的投資市場的巨大吸引力下,台灣工商界一定會對台灣當局施加更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當局種種限制台商到大陸投資的政策再也難以為繼了。未來台商對大陸投資,將逐漸淘汰傳統產業,向高科技、金融、保險、電訊、法律和旅遊等產業領域發展,並逐漸形成大型化、高科技化及上下游產業集體化。這一趨勢必將帶動兩岸經濟關係發生結構性的變化。
  
  另一方面,兩岸加入WTO後,兩岸投資將由目前的單向逐步走入雙向。在過去的十多年裏,只有台商投資大陸,而未見大陸資金進入台灣。這是台灣當局單方面限制大陸資金赴台投資的政策所造成的。這種以意識形態掛帥的做法不僅違背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也不符合WTO精神,目前已越來越受到島内各界特别是工商學術界的强烈質疑,在加入WTO後,台灣當局勢必逐步地加以調整。台“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稱,台已成立專案小組,針對包括陸資赴台投資服務業、製造業、不動產及資本市場進行全面檢討,將在保证“國家安全”的前提下作出政策調整。十一月七日,蔡英文宣佈鬆綁“戒急用忍”政策,准許台灣企業直接投資大陸,取消五千萬美元上限,投資審查門檻從三百萬美元提高到二千萬美元。台灣“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也表示贊成開放陸資投入台灣房地產,以提振台灣不景氣的房地產業。台灣當局一旦開放大陸資金赴台投資,將掀開兩岸經濟合作關係新的一頁,將使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進入一個更高階段。
  
  兩岸直接“三通”無法迴避
  
  從中國大陸一九七九年提出“和平統一”方針以來,台灣當局一直把“三通”作為拒談拒統的政治籌碼,拒不開放。近幾年來隨著海峽兩岸人民往來和貿易投資活動的深入發展,盡快實現兩岸直接“三通”,已成為島内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强烈呼聲。台灣當局雖然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但仍以所謂“國家安全”為藉口,采取拖延的方式拒絕開放兩岸直接“三通”。在兩岸加入WTO的情況下,“三通”問題已成為再也無法迴避的課題。
  
  在社會各界壓力下,台當局對開放直接“三通”的態度也已出現某種變化。台灣當局主要領導人也不得不講“施政的最大目標就是三通”,“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在二○○○年年終記者會上亦指出 ,“兩岸三通問題目前已進入實質處理階段。預計在兩岸加入WTO後,將優先針對WTO所涵蓋的經貿事項進行調整,隨後將由兩岸協商實質推動兩岸直航”。今年五月她又更明確地表示,在確保“國家安全”前提下,將配合客觀條件分階段來進行“三通”:第一階段配合兩岸加入WTO進程,就兩岸通商部分展開因應作業;第二階段配合相關經濟“安全”及應變機制的有效建立,就商品、資金、人員等進一步雙向直接往來,以及兩岸“通航”進行整體規劃,並經過兩岸協商來加以落實。
  
  可以預期,雖然在台灣當局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兩岸政治僵局無法在短期内獲得突破的情況下,兩岸直接“三通”還不會因加入WTO而很快實現;但是,在台灣經濟發展和各種壓力下,台灣當局對“三通”政策進行局部調整和開放是不可避免的,並將最終會全面開放兩岸直接“三通”。這一趨勢的發展再也不是任何人為的因素所能阻擋得了的。兩岸一旦實現直接“三通”,將為兩岸的貿易投資者提供十分便利的條件,並可大幅度降低其運輸成本,提高競爭力,贏得更多商機,獲得更豐厚利潤。同時,還可以使台灣的半成品到大陸加工,大陸台資的產品也可以回銷台灣,使兩岸的產銷關係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復合式分工發展,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產業内貿易,進一步擴大兩岸貿易額。
  
  兩岸四地經濟關係將更趨密切
  
  海峽兩岸加入WTO後,中國大陸與台灣、香港、澳門均成為WTO這一重要國際經濟組織的成員;同時,又同屬一個中國,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經濟貿易關係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首先,彼此之間在資本流動與融合方面將會趨於正常化。目前台灣、香港和澳門與大陸之間的資本流動除大陸資本不能進入台灣外,相互之間資本流動規模已相當大,基本上已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資本融合。在兩岸加入WTO後,大陸資本不能進入台灣市場的限制將會逐步解除,屆時,彼此之間的資本流動與融合將會邁向正常化,因而其規模會更大。現在台灣一些商業銀行為因應兩岸加入WTO後,進軍大陸的金融保險市場,早已在香港進行投資部署,如設立分行或辦事處,以作為其在整個中國經濟區金融事業發展的基地。香港也是台灣證券業進軍大陸和東南亞市場的跳板,近幾年來台灣證券商在香港設立營業據點及投入資金不斷增加。
  
  其二,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產業分工布局。可以預期,在兩岸加入WTO後,海峽兩岸與港澳地區企業界均會在中國經濟區範圍内尋找適合的發展產業與基地,將會形成一個較合理的產業分工布局。大陸將真正成為台灣與港澳地區經濟發展的縱深腹地,亦即重要的生產基地。香港早已將生產基地轉移内地,台灣近幾年在這方面也加快了腳步。像台灣在國際市場上占極大比重的資訊產品,如滑鼠、電源供應等,已有九成轉移至大陸生產,掃描器、顯示器、機殼、監視器等六成至八成在大陸生產。在島内生產的資訊硬件產值不斷下降,已從一九九五年的百分之七十二降到一九九九年的百分之五十二點七;而在大陸生產的比例則不斷上昇,從百分之十四昇至百分之三十三點二,二○○○年以來這一趨勢在快速擴大。近兩年來,台商在不斷地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大陸的同時,亦將研發中心開始向大陸轉移,以部署未來的合理產業分工與布局,追求最大利益與長遠發展。
  
  其三,將促進中國經濟區内的經濟繁榮。加入WTO後,所帶動的兩岸與港澳地區相互之間的貿易往來、資金流動、人力資源流動、科技經貿交流與合作等將更加頻繁,必將形成亞太地區一個高度發展的中國經濟區,進而促進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整體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實現中國區域經濟整合。
  
  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
  
  兩岸入世,為兩岸經濟關係的深化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但機遇能否化為現實,也還面臨著政治因素的强力挑戰。兩岸政治關係仍是入世後兩岸經濟關係發展面臨的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兩岸關係不同的政治走向將導致出現完全不同的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局面。
  
  兩岸加入WTO後,如果均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真正回到“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來,就可以打破目前的政治僵局,使兩岸關係出現良性互動的局面;這不僅可以為入世後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營造良好的政治環境,而且兩岸還可以建立起有效的交流交往機制,為實現兩岸經濟關係的全面正常化乃至形成更為密切的經濟互動關係奠定良好基礎,推進兩岸經濟關係的快速發展。這是所有的中國人最希望見到的結果。
  
  兩岸關係如仍處於僵持局面,仍將使入世後的兩岸經濟關係充滿變數。在這種政治局面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入世後台灣當局雖然不會對大陸使用WTO中的“互不適用條款”,但從政治因素考慮仍將會要硬拗,極力限制兩岸經濟關係發展,比如對大陸引用“安全保障條款”和“豁免條款”,拒絕開放直接“三通”等。因為WTO制度對於會員的經貿體制是否符合協定,並無自動矯正功能,其相關協定的實現,決定於會員在雙邊、多邊談判中達成承諾。因此,即使台灣在兩岸加入WTO時未引用排除相互適用條款,除非大陸依照WTO爭端解決了解書要求與台灣進行諮商,甚至要求WTO成立爭端解決小組,審議台灣對大陸的經貿限制,否則,台灣加入WTO後與它是否改變現有既定政策並沒有必然性。在台灣當局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情況下,大陸與台灣進行商談的可能性並不大。因此,如果台灣當局在加入WTO後,仍一意孤行不改變今天的大陸經貿政策,勢將使加入WTO後的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機遇大打折扣,大體仍將會維護目前的態勢。
  
  若兩岸政治關係處於緊張狀況,將加劇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不穩定性。如果當局將入世作為其謀取政治利益的重要籌碼,比如借WTO舞台拓展所謂“外交空間”、力圗將兩岸經濟關係問題國際化等等,必將使兩岸在入世後的政治關係復雜化,兩岸不僅無法享受雙方入世帶來的好處,反而會破壞當前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已經取得的成果。
  
  因此,台灣當局應以中華民族利益為重,以兩岸共同經濟利益為出發點,以兩岸先後加入WTO為契機,盡快消除阻礙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的政策與做法,以合作代替對立,避免後二種結局的出現,共創互利雙贏的兩岸經濟關係新格局。
  
  幾點建議
  
  在兩岸加入WTO後,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澳門同為這一重要國際經濟組織的成員,這是中華民族進入新世紀後所面臨的難得機遇。海峽兩岸和港澳應把握這一機會,以更宏觀的視野和更前瞻的思考,攜起手來,形成合力,全面進行經濟和科學技術合作,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此,筆者認為當前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多加努力。
  
  (一) 
  
  掃除政治障礙,營造良好的經濟整合環境。目前,海峽兩岸及港、澳之間已形成較為密切的經濟互動關係,相互的經濟色與分工定位也已初步形成;但這種相互間的密切互動,是在市場力量主導下自發形成的,要實現更為緊密的經濟互動關係,還仰賴於建立一套有效的經濟合作機制。這種機制的形成,必須有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但是,當前台灣執政黨局仍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政治僵局無法突破,這無疑是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相互之間實現經濟完全整合難以逾越的巨大障礙。因此,台灣當局應順潮流,接受一中原則,回到九二共識,使兩岸盡快恢復接觸與協商,共同努力創造健康、穩定、良性發展的兩岸關係,為經濟全面整合奠定堅實的基礎 。
  
  (二) 
  
  兩岸應站在維護與爭取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來處理在WTO中的互動關係。兩岸入世後,中國在WTO擁有四個席位,這是其它各國所不具備的,中國人參與全球經濟遊戲規則制訂的實力大大增加,大陸及台、港、澳應在WTO中攜手合作,為爭取中國人的共同經濟權益而形成良性、密切的互動關係。至於兩岸在經濟關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則屬於主權國家内部的經濟事務,應由兩岸自行協商解決。任何企圗藉助WTO舞台實現其政治私利的做法,不僅難以實現,而且會傷害自身的經濟發展,傷害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希望海峽兩岸摒棄冷戰思維,放棄意識形態,在國際社會上共同努力維護中國人的利益,不要再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三) 
  
  未來海峽兩岸與港澳地區經濟互動的方向,應順其自然,遵循市場機制,不要人為地加以干擾。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到今天,是在兩岸政治關係起伏不定、受到非經濟因素阻礙的環境下形成的,是市場規律自然促成的結果;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仍處於間接、單向、民間狀態。因此,當前迫切需要做的是利用兩岸先後入世的機遇,排除干擾因素,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最後由市場來決定未來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方向與互動模式。千萬不要因政治分歧來阻礙相互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影響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經濟整合與一體化進程。
  
  (原載《中國評論》二○○一年十二月號,作者係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副所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