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綿延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經過數千年的演繹與揚棄,已深入全體華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爲規範之中,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爲影響社會歷史發展,支配人們思想行爲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是社會各種意識形態的總體,是中華文明的軟實力,是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和共同財富。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内涵及特徵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祖先於清晚期以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逐步創造出來的並經過人們的反復實踐、提煉而日趨成爲穩定的意識、行爲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字、書法、繪畫、建築、音樂、舞蹈、儒、釋、道、經、史、子、集、中醫、武術等範疇。中華民族雖歷經滄桑,内憂外患,朝代更迭,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奥秘就在於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就認爲,歷史“有一個决定的‘東西’,就是亞細亞。那個外界的物質的太陽便是從這裏昇起,而在西方沉没,那個自覺的太陽也在這裏昇起,散佈一種更爲高貴的光明”。\[德\]黑格爾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第148-149頁。
中華傳統文化特有的内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其一,强烈的大一統觀念。天下一家,民胞物與,四海之内皆兄弟等等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内容,並流淌在中華民族每一個成員的血液裏,成爲一種堅如盤石的文化心理。以國家統一爲樂,以江山分裂爲憂,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政治價值取向。《詩經》所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乃中華民族大一統觀的重要思想之源。經過儒、法兩家的論证和充實,歷代思想家和統治階級的豐富和發展,這種大一統思想和觀念深深印人中華文化傳統之中,並在文學、藝術、建築以及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爲方式、生活習俗等方面打上深刻的烙印。恰如孫中山先生1922年8月在《統一宣言》中所言:“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中,正是這種意識使我們作爲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盡管它過去遇到了許多破壞的力量。”
其二,自强不息的積極進取情懷。自强是中華民族貫徹古今的重要傳統。《周易》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這僅僅是一種個人的自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自强,更多的是指民族要自强、國家要獨立的思想,是一種永不滿足現狀、不斷改革進取、革新圖强的精神,是一種“奮發振强,勵精不已”的積極進取的情懷。這種鍥而不捨、百折不撓、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孫爲民族和國家的進步而努力奮鬥。
其三,兼容天下的廣闊胸懷。中華傳統文化一貫主張“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提倡不同民族、不同類型、不同派别的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相互滲透,取長補短,以達到多樣統一。正是有了這種胸懷,在中國歷史上,才會出現儒道相濟、儒法結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的局面。兼容天下的胸懷,還表現在中華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容納和吸收上,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等。有了兼容天下的胸懷,才使得中華傳統文化在不同價值系統的區域文化龢民族文化的碰撞下,逐步走向統一,更新了自身的面貌,從而也使自身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其四,底藴厚重深遠的和諧思想。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内容十分豐富。在人際關係方面,强調“和爲貴”,提倡寬和處世,協調團結。在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强調“天人合一”,主張人類應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的關係上,强調“協和萬邦”,主張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應當和睦共處,親密友好。中國傳統和諧思想在强調“和爲貴”的同時,還强調“和而不同”。和諧求以共生共長,不同求以相輔相成,在和諧中實現共同的發展,在不同中相互吸收對方的長處。這種底藴十分厚重深遠的和諧思想觀念,在歷史上起到了推動社會發展的進步作用。
此外,中華傳統文化中還有對文化精神的理想追求等特徵。上述種種特徵的中華傳統文化,搆成了中華民族成員的思維趨向和共同心理,對於維護國家統一龢民族團結,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中華傳統文化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的結晶
中華傳統文化在漫長的融匯過程中,不單是大陸各民族的創造,也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浩瀚大海,無疑也融納了台灣文化的滚滚川流。台灣與大陸有着相同的史前文化。在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完全連成一體,後來桑田變滄海,使台灣成爲大陸邊緣的一個島嶼。近年來考古學的研究證明,台灣先民所創造的原始文化,與大陸東南地區的史前文化有着割不斷的血肉聯繫。據對距今約三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的卑南文化遺址的考證,卑南文化出土的石器與浙江良渚文化、福建曇石文化和江蘇的青蓮崗文化出土的石器相似。因爲卑南文化遺址出土的石杵、陶質紡錘等文物與今日原住民中的泰雅、阿美兩族使用的同種物體極爲相似,故學者們據此推斷卑南文化的主人很可能是現代高山族的祖先。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早在1946年就曾經指出,台灣的“畲族”是中國古代“百越之族”的支裔。台灣也有學者認爲,原住民的祖先就是古代中國大陸的越濮族。由此可見,台灣的原始人類,包括原住民的祖先均來自大陸,他們所創造的史前文化與大陸史前文化一脈相承,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峽兩岸的文化血脈相連。從舊石器時代起,我們的祖先就由華南陸續進入台灣。上古迄秦漢之際,中華文化已流潰台灣地區,這是不争的事實。占台灣人口95%的漢族同胞,祖先都是大陸人。他們與原住民同胞在共同開發和建設台灣中,亦發展了與祖國大陸血脈相通的文化,共同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傳統。正因爲如此,連横先生在其《台灣通史》一書中寫道:“台灣之人,中國之人也,而又閩粤之族也。”連横:《台灣通史》(下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423頁。
所謂“閩粤之族”,即來自福建的福佬人和廣東的客家,他們都是不同時代因戍邊、戰争、灾害等原因從中原各省遷到廣東、福建的,自宋元起又陸續移居澎、台。
在不同歷史時期大量大陸移民遷台,不僅帶去了豐富的生産技術、耕作方式,而且使大陸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移植到台灣,使中華傳統文化在台灣結出了纍累碩果。台灣的民情風俗與大陸極爲相似。移民前往台灣,不僅帶去了家鄉的方言土語,而且帶去了原有的風俗習慣與生活方式。據丁紹儀《東瀛識略》記載:“台民皆徙自閩之漳州、泉州,粤之潮州、嘉應州。其起居、服食、祀祭、婚喪,悉本土風,與内地無甚殊异。”台灣民間的婚喪喜慶禮儀乃至服飾、起居、飲食等,與閩粤兩省如出一轍。海峽兩岸民衆還以同樣的方式過着同樣的節日,進行着形式相同的民間娱樂。台灣每年舉行“祭孔大典”、“城隍爺出巡”、“媽祖過生日”等傳統文化活動,動輒吸引幾十萬人參加,如此大規模的傳統文化活動,在大陸已不多見。台灣民間的宗教信仰多由大陸直接傳人,現今台灣各地大小寺廟林立,其中供奉的孔子、關公、禹王、魯班、媽祖、城隍等,無一不是中華聖賢。
台灣的文學和藝術,深受大陸本土文化的影響。台灣的新文學運動是在“五四”新文學運動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它以“五四”新文學理論爲指導,以“五四”新文學作品爲創作範例。如被人們譽爲台灣文學之父的賴和以及吴濁流、楊逵等人,都深受“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影響。台灣的戲劇,一向有大戲小戲之分,無論大戲小戲,均脱胎於中國古代的傳統戲劇,其題材多取材於明清小説,内容主要是表現古代忠、孝、節、義的傳統觀念,其服飾、道具、表演形式與中國古代戲劇一致。台灣的音樂,有所謂的聖樂、十三腔樂、郎君樂、南管樂、北管樂等多種,其實都是地道的中國傳統音樂。其中,聖樂相傳爲孔子時代之遺樂,只能在祭祀盛典時演奏,南管樂爲中國南方通行的音樂,北管樂則起源於中國北方。由此觀之,台灣的文學、音樂、戲劇都與大陸的同一藝術形式有着深刻的淵源和明顯的承繼關係。
1949年後,由於衆所周知的原因,人爲地造成了海峽兩岸的分離和對峙局面。但這種局面割斷不了兩岸同胞的血肉聯繫,割斷不了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60多年來,海峽兩岸人民都在各自不同的政治、經濟體制下,繼承和發揚着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促進中華文明的進步和發展。從目前台灣文化領域的情形來看,台灣的學術、文學、音樂及戲劇、電影、電視藝術等都有某些獨特的成就,與大陸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以後,台灣興起了“鄉土文學”運動,産生了一批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吴濁流、鐘理和、陳映真、白先勇等人的作品先後在大陸出版,而瓊瑶、三毛、林海音等人的作品,更在大陸青年中風靡一時,成爲一種時尚。自70年代以來,台灣的音樂工作者在中國民間歌謡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作了大量格調健康、節奏明快的校園歌曲和其他抒情歌曲,對中國當代音樂藝術的普及與提高做出了貢獻。台灣的電影、電視藝術發展也較快,藝術手法多種多樣,但就其内容而言,仍以表現中國人的民族感情、倫理道德和人際關係爲主,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歷史和現實都充分説明,漢族和原住民人民一起創造了台灣文化,台灣文化是搆成中華文化集合的一個區域文化,是中華文化長河中的一個支流。海峽兩岸人民同文同種,血肉相連,休慼與共,都是龍的傳人、炎黄子孫。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兩岸人民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共同的經濟生活和共同的歷史淵源,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
三、兩岸携手共創中華文化的輝煌
江澤民同志1995年1月30日在《爲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講話中指出:“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係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這説明,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深深地植根於海峽兩岸全體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思想方式、價值觀念和思想情感之中,它具有無與倫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發展兩岸關係,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華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認同龢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中國人之所以具有戀土歸根的本根意識、華夏族類的共同信念、内聚凝合的情感心理,是由於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在起作用。海峽兩岸迄今已分離了60多年,要促進兩岸關係發展,最終實現兩岸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就需要加深兩岸同胞間的信任、理解和認同,因此必須發揮中華文化的情結功能,經過文化交流來溝通感情,增加共識,增强國家“大一統”的向心力,從而有效地遏制“台獨”的民族分裂主義傾向。同時中華文化也是推動兩岸社會進步的基本動力。所以,中華文化在促進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絶不是可有可無的軟條件,而是關涉民族認同龢民族凝聚力的硬條件,是實現並鞏固國家統一的根。
縱觀60多年以來海峽兩岸的文化狀况,盡管兩岸的社會制度和文化發展道路不同,兩岸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現實差异,但兩岸文化同是中華文化,具有許多共同的歷史和現實的文化要素:
其一,兩岸文化都藴含着傳統的民族精神,包括國家“大一統”思想與民族責任感,國家分裂的憂患意識與民族凝聚力,華夏族類理念與民族認同,這是增强中華民族團結的思想淵源。
其二,兩岸文化都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這對於加强兩岸社會道德建設和兩岸關係協調發展十分重要。
其三,兩岸文化都包含着現代化與社會發展的理念,有利於在加强兩岸交流合作中推進中華民族的現代化發展進程。
其四,兩岸文化中有實現交流合作的現實基因。在經濟文化方面,大陸和台灣的經濟制度不同,但都在搞市場經濟,在經營方式和經營管理上均有互鑒之處;兩岸的教育文化,同屬於中華教育文化,這就有一個體認中華教育文化精華,交流兩岸教育的有益經驗,促進兩岸教育即中華民族教育發展的問題;兩岸的科技文化,均爲中華文化中的燦爛部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精華,實現雙向交流可以互蒙其利,共同振興中華;兩岸的學術文化、文學藝術、出版傳播文化和體育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通過交流可以達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繁榮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體質的目的。海峽兩岸在文化交流中,應逐步就此達成共識。
當前海峽兩岸盡管在政治關係上處於對峙狀態,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但從總體上説,兩岸關係畢竟已走出過去長期隔絶的低谷,以不可逆轉的趨勢向前發展。尤其是兩岸的文化已結束過去的封閉狀態,不僅交流範圍擴大,交流品位提昇,而且互動關係增强。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事實上已經成爲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這對於促進兩岸的統一進程十分有益。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習近平:《决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頁。
而“心靈契合”首先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加强兩岸文化交流,求同存异,鞏固兩岸的文化情結,增進兩岸同胞的向心力。因爲“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强民族强。”習近平:《决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頁。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古國唯一没有中斷的文明,五千年來生生不息,綿延不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使命。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藴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習近平:《决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2頁。
中華文化將會進一步發展,繁榮興旺。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這一點,早在1985年,美國漢學家費景漢就堅定地指出:“這一個中國一向都是,而且將來也將永遠是,統一於一個連續生存的文化之下的政治實體。”中國新聞網2010年1月1日。
申曉若:作者係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副秘書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