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作者汪毅夫)清人蕭寶芬《鷺江竹枝詞》有詩多首涉及厦門的婢女問題。例如,《私婢》詩並注曰:“生來薄命恨難禁,赤脚如何賦抱衾。縱使榴花多結子,此中輕重總郎心(買婢雖已納生子,欲賣則賣)”。是詩記録有關婢女的人口買賣乃至多次的人口買賣;又如,《夷妓》詩並注曰:“買婢爲娼假粤娘,生涯却是趁昏黄。隨潮去賣夷人笑,陣陣來如逐犬羊(有買婢爲娼者,仿粤娘妝。每於旁晚,三五成群,往夷船賣笑)”,是詩所記,是有關婢女的人口買賣和强迫賣淫的嚴重問題;又如,《隨娘》詩並注曰:“算是尋常嫁女家,也曾隨從有雙丫。近時夫婿多輕薄,遮莫妖嬈艶似花(嫁女雖尋常家,必有隨從)”,是詩描述的是陪嫁婢女面臨的性騷擾乃至性侵犯的危險。
多年前,我在《閩台婦女史研究》一書裏曾經指出:“婢女的生存狀况涉及了人口買賣、過度勞役、低生活水準、性禁錮、性侵犯、身份歧視以及受教育權、婚姻自主權的被剥奪等。這些問題的性質都是很嚴重的”。
清代以後乃至民國三十八年之前,厦門的婢女問題仍然是嚴重的社會問題。據厦門基督教徒、革命者許春草發起的“中國婢女救拔團”1932年的調查,當年厦門市區(不包括鼓浪嶼和禾山地區)有養婢之家1696户,婢女2580人。其中最夸張是,有一家居然有婢女26人,可以編成一個“婢女團”了。厦門“中國婢女救拔團”存續的幾年間,“救拔”婢女近200名。他們中有人頗爲自得地説:“創辦本團的同志們,多半是基督教的教徒,我們認爲天地間只有基督的愛會叫我們不避一切困難,不惜任何犧牲地來肩負這種救拔的工作,我們相信,不是空言提倡民權的國民黨員所能做,也不是專門煽動階級鬥争的共産黨所曉得干”。歷史是公正的、事實是雄辯的,我們看到的歷史和事實是:厦門乃至中國的婢女問題是民國三十八年以後、1949年以後,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得到解决的。
(2018年10月29日記)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