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生活化的主題着手,破解去中國化的歪風

  去中國化之所以要用“去”字,反應的正是原本的中國化。去中國化不會發生在傳統習俗上的印度人或猶太人等,因爲這些民族不具備中華文化的生理基因與心理靈魂。也正是中華文化强大的聚合力與影響力,去中國化的手段才會演變至今日的偏激與極端。簡而言之,正是因爲台灣方面的中國化根深蒂固,才會讓屢戰屢敗的去中歪風愈演愈烈。通訊方式的革命,改變了信息傳播的路徑,這爲台灣當局長年透過人爲手段營造“去中國化”歪風的現况,提供了突破的窗口與反擊的契機。

  一、去中國化歪風由來已久,與之鬥争更需從長時間的戰略思維着手

  廣義來説,台灣的去中國化運動始於1895年日據時期。(《汪毅夫:日據台灣當局與“去中國化”》,中評電訊2019年4月18日)。期間僅有短暫的4年(1945至1949年)因兩岸治權統一而稍有撥亂反正的機會,隨後兩岸治權又再次分開。狹義的檢視因政治因素在台灣執行的“去中國化”運動,亦已經超過二十年。如果把影響力稍加放寬,這樣的影響已經遍及兩個世代。

  整整兩個世代,在不健全的、或經過人爲篩檢信息影響下,所形成的隔閡已經非常嚴峻,縱使兩岸日後統一,這樣的深層隔閡也會形成治理上的問題。因此,從各方面與去中國化的歪風進行鬥争,有它的迫切性與必要性。

  目前兩岸不乏仁人志士在各個層面與去中國化運動進行鬥争,從媒體到文章皆有。然而台灣這一波的去中國化運動已從教育之初開始進行,讓學生從啓蒙之始就受不正確的、刻意切割之觀念的荼毒,在時間的堆砌下,人爲的扭曲足以産生認知上的改變。台灣已有學生去厦門時聽到閩南語,驚訝地問“他們怎麽會説台灣話?”,乍聽之下雖令人莞爾,反應出的却是知識的欠缺與是非的扭曲,更可怕的是,相似於這樣的案例已經不是個案,去中國化所形成的戕害,若再抱以視而不見的態度,將以滚雪球之姿把問題留給後世,平添更多困擾。

  回歸本文一開始之命題,要反擊人爲的“去”,只需回復原本的真即可,只要是真的,擦脂抹粉也涂改不了,自然的力量最偉大,順天而爲,將生活中的中華文化進行顯示與提點,就是事半功倍破解“去中國化”歪風的極佳手段。

  此外,在與去中國化進行鬥争的過程中,運用新的媒介發揮新的主題,亦吻合了習主席所强調之“共同傳承中華優秀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核心訴求。善加運用新媒體的能量,就是創新性發展。

  二、從最生活化的衣食住行中,彰顯出中華文化割舍不斷的傳承

  從生活角度看,以美食節目爲例,兩岸都有精彩絶倫的美食節目,不論是深層的飲食文化分析或是淺層的美食店家查詢,這類節目皆廣受歡迎、收視率高,亦具備信息含金量,形成很高的回看率。但目前類似的節目中,鮮有以“連結、傳承”等主軸爲核心的題材。曾有節目以1949年軍人遷台創造出台灣川味牛肉面爲主題,但對比台灣漢族食物因乎都可與大陸産生連結的情况來説,這樣的節目比例仍舊太低。這個信手拈來的案例,其實就是消弭“去中國化”歪風的一個極佳突破口,豪奢大宴與街邊小喫全是每日生活所及,反映出連結與傳承的事實,就是打擊分裂與切割的最佳手段。

  以台灣彰化地區常見的燕餃、扁食燕而言,它來自福州,堪稱台灣最受推崇的領導人蔣經國,每到彰化必食扁食燕,而這種肉包肉的形式就是福州獨創。福州的同利肉燕馳名海内外,大陸與台灣的多家媒體及美食專欄皆多次報導,然而海峽兩岸燕餃的連結却鮮有人提。此外肉鬆這項華人餐桌上常見的加工肉品,亦源自福州。相對於蚵仔煎的蚝煎,廣泛見於閩粤兩省,足迹甚至走至南洋新馬兩國與倫敦、紐約。台灣閩、客族群嗜食之紅龜粿、麻粩等等,在大陸潮汕地區更是俯拾皆是。不同於山西陝西的刀削剔尖、百變造面,鹼水面堪稱台灣中南部地區最受歡迎之麵食,然而這仍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到了日本稱爲拉麵、到了南洋稱爲福建面。有趣的是今日在福建已經很難找到以千百只蝦頭熬制而成的福建面,但這樣的名稱在中華文化所及之地依舊閃亮。

  1949年隨國民黨政權遷台,更多的中華文化印記傳承到了台灣,從早餐起的燒餅油條到午晚餐的八大菜係,台灣一省幾乎濃縮了中華大地絶大多數的味覺留存。至今武漢過早的熱干面,與台灣大街小巷熱賣的麻醬凉面具有八成以上的口味相似性,這種味覺上的連結與料理做法上的傳承,只需要記實闡述,就能潜移默化地導正去中國化的歪風。

  三、要區分文化與政治上的分野

  台灣的分離主義者常用“文化連結不等於國家認同”的概念進行去中國化,例如“美國説英語,但美國不是英國”的概念對閲聽人進行信息混淆。然而,從文化上進行連結,也是破解這種似是而非之現况的一種極佳手段。

  每個民族與國家的發展歷程皆不盡相同,不能用某一案例進行詮釋,而文化有着自然的融合力量,在稀釋歧見中能展現卓越的功效。中文便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一例,不論您是廣東人北京人閩南人陝西人,説的方言彼此之間完全不能理解,一旦寫出中文傳遞訊息,即能立刻完成意念的傳遞。不同於台灣,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對於中華文化的溯源就非常積極,即便這兩國華人在國籍身份上已屬新馬,但文化聯繫之繩的一再緊綁,却令人印象深刻。

  在新馬的諸多美食節目中,不僅探討源自中華的發展與傳承,往往就連食材名稱的發音,都會從客家話、廣東話、閩南話等方言的角度去探尋。例如粿角、福建面、海南鷄飯、肉骨茶、沙河粉等等。海南鷄飯可謂之新加坡國菜,然而國菜上的“海南”兩字已道出它源自中華海南島的淵源,當然新加坡有針對當地口味民情進行料理手法與材料上的調整,但“海南”兩字却從來未曾調整過。文化的淵源與傳承本身就有厚度,它是一種積澱、也是一種認同,從現代化的商業角度來看,這更代表了品牌價值,它是能轉换成實際商業利益的必要條件,就象是西班牙的伊比利猪、或是意大利的帕瑪森乾酪。

  近年來,隨着中華民族的日益强大,這種爲特定食品定名、制定規範的例子也愈來愈多,像“揚州炒飯”的正名,就曾引起廣泛關注,在可預見的時間裏,揚州炒飯四個字有可能在全世界標準化,不論你是哪國人、或在哪一個國家吃它,揚州炒飯應該能給您標準化的份量、炒法、甚至是幾只蝦、幾兩蛋的比例都會在設定中的範圍内,它才能躍上菜單並標明“揚州炒飯”。能做到這點,一言以蔽之就是國力的上昇。當中華民族已經行有餘力時,就能够在傳承傳統下的文化方面進行固守、并發揚光大,甚至進而引申出經濟利益與商業價值。當經濟利益能維持正向循環時,文化的延續必能依附經濟利益自然地發光發熱。

  這種政治上與文化上的區分,是本節討論核心,政治上新馬兩國華人已屬另外的國家,但文化上的香火傳承依舊綿延,更重要的是這種現象普及於華人社會。重現、强調這樣的傳承,很容易在新媒體上進行發揮,而且主題衆多,除了大部份閲聽人愛看的美食訊息以外,更深刻的宗教信仰等也能從“連結”上進行探索,形成文化上的認同,即便短時間内無法在政治層面上完成融合,至少能有效導正扭曲中的去中國化歪風。

  四、從軟性的興趣收藏主題着眼

  古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今日中華蒸蒸日上,騰飛的經濟實力已經讓百姓開始追求生活質量與興趣培養。上世紀70年代起,日本成爲世界頂尖的玩具生産大國,擄獲了來自全世界男孩的心,背後龐大的經濟利益,更驅動着這個産業不斷創新前進。

  在硬件的玩具背後,是動漫、電影、電玩等富含文化影響力的軟件實力。至本世紀初,日本城市黄金商業區出現了一棟棟“愛好館”(Hobby shop),裏面的産品涵蓋了從3C電子、攝影、模型、槍枝模型與生存遊戲、鐵道模型、電玩卡通、公仔(模鑄精雕人偶)等範疇,受衆層面之廣泛,幾乎涵蓋從年輕學生到退休族群的所有消費者,但凡有任何一樣興趣,通通可以走進愛好館裏體驗文化上與科技上的樂趣。

  美國亦不遑多讓,好萊塢本就是無比强勢的潮流文化起源地。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裏,電動模型玩具市場中,日本與美國主題相關産品佔據了絶大多數。以台灣爲例,自1970年代起便播放日本企業以流水綫大量生産出來的卡通,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閲聽人。卡通播出時,本身可以賺進大量的廣告費用,當卡通大受歡迎後,相關的玩具、模型、電動玩具等軟件延伸産業又可以創造大量的經濟效益,這種經濟模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被日本、美國等資本主義時代即以發展的傳統强國所壟斷。

  華人兒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自成長之始到青少年期間,拼凑出他們記憶的元素,很大一部份是這些來自於美、日等其它已開發國家的興趣嗜好。當愛好飛機模型的中國少年想要玩模型飛機時,而市面上却只有美軍的F-16或是臭名昭著的日本零式戰機等玩具可供選擇時,不僅認同感上找不到依歸,歷史文化上没有榮譽感的串連,也會形成多方位的影響。甚至就以超人而言,世界各地都有超人的想象,不論是美國的蜘蛛人或是日本的假面超人,甚至是中華文化武俠小説中的許多人物,都可以是平凡人們對於能力昇華的一種寄託,但除了經濟産業規模外,這更是一段豐富且深沉的文化影響。可惜的是,從末端的超人類玩具玩偶的角度出發,美日超人的産品仍佔據絶大多數。就以經由卡通軟件衍生出的主題樂園來看,源自美國的迪斯尼都已經在中華大地上開了上海、香港兩座樂園了,但中華文化英雄如此衆多,除了一再重拍的武俠小説外,至今尚未能如迪斯尼般形成經濟規模的文化産業。

  事實上,開拓這類新穎的文創産業,兩岸目前都憑藉着經濟成長而多有投入,諸如各大城市皆支持文創産業園區供創業者發揮,但以台灣而言,受限於市場規模,産業仍有許多先天瓶頸。而大陸在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前,發展主力仍放在國家重點項目上,因此這些發展項目與前述之先進國家所掌握之話語權,仍有一定的落差。所幸,隨着中華的富强,今天要拿回這樣的話語權已經唾手可得,且孕秧出苗的土壤已經富含養份。因爲在經濟、文化、産業、國民消費力生産毛額等各方面的基礎上,海峽兩岸都已經達到了這樣的條件。

  就以模型爲例,大陸創造了什麽樣的基礎?在空中,大陸的殲20、殲10、殲轟7等戰機皆以全自主設計的態勢完成研發與量産,已不是殲6、殲7這樣改良前蘇聯的生産模式。在海上,近幾年戰艦以下餃子般的態勢列裝,052、054、055等各式艦艇的規格諸元讓軍事迷、模型迷們背誦不及。陸上裝備與飛彈裝備也是井噴,美國國防部已經要印製解放軍裝備的撲克牌發予美國大兵,才能讓他們慢慢熟悉多樣化的解放軍裝備。而這塊養份豐富的土壤,正是替模型愛好者孕育國家觀念、民族認同的温床。當他們爲精心製作的軍武模型貼上貼紙時,八一軍徽已經能够取代美國或俄國的軍徽。那麽,中華兒女也應該繼續於文化傳播上的努力,讓歷史人物與武俠小説中的英雄,能像美日電影英雄一樣成爲國民成長記憶中難以替代的偶像。

  五、外來的軍事裝備,一樣能與可歌可泣的中華歷史形成連結

  許多特定軍備是與歷史産生緊密連結的。以美國生産的霍克三型戰斗機爲例,這款戰機歷史上並不出名,美國使用這款戰機基本上没有事迹能供紀念,在出口上,這款戰機也僅售予泰國與當時的中國。然而在中國對日八年抗戰時,它却在1937年8月14日淞滬會戰上,創下了擊落日本侵略者6架96式轟炸機的紀録!即便這架戰機與今日完全由中華兒女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出身不同,但在歷史價值與文化意義上,它的歷史重量仍難以比擬。而以2019年的市場來看,全球的摇控飛機市場迄今尚未出現霍克三型戰斗機,這樣的市場空間與歷史價值,正是今日經濟實力强勁成長的中華民族可以發揮的地方,重點是這種經濟模式有助於中華文化的凝聚、有助於反法西斯觀念的確立、有助於與去中國化歪風進行强力的鬥争,它有“立於是、反擊非”的基礎,它閃耀着維護人權的光輝。

  霍克三僅是冰山一隅,在中華民族反法西斯的鬥争中,俄國的I-15、I-16等等,也是與上述霍克三經驗相仿。重點是這樣的連結,仍待有志之士繼續努力。而扣除歷史連結,今日中華軍備各項科技拔尖的軍武力量,從巨浪三型到東風-41,到海上的遼寧艦與空中的殲20,没有一架武器沾染了侵略與殖民的血腥氣息,這亦是吾輩從興趣嗜好中强化中華創造的先天優勢。

  六、全方位出擊

  受政治的影響,台灣方面現行的去中國化運動,幾乎已經遍及所有能想象到的地方與環節,形勢非常嚴峻。就在截稿之前,台灣的“師範大學”已傳出要規劃將大學一年級國文課改名爲“思辨與方法”,並改爲選修課。之前從學生着手,現在從教育學生的老師着手。有心人、分離主義份子,會處心積慮地在所有能考慮到的環節上出手攻擊,那麽身爲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自然也應該在所有能想象到的地方進行撥亂反正。事實上,中華兒女以逸待勞,因爲先天就是中國化,所以歪風才會致力於從“去中國化”的方向吹起。那麽,與去中國化進行鬥争,只需以恢復先天的原始樣貌作爲核心訴求,即能收水到渠成之功。但這樣的工作仍需縝密規劃、細緻布局,畢竟歪風在終止以前,仍有機會吹倒一片樹林。因此,一個公仔玩具、一架摇控飛機、一口美食風味、一出電玩遊戲……都會是吾輩中華兒女與去中國化歪風進行抗争的舞台,它會進行到任何細節處。但只要吾輩現在開始,並努力與堅持下去,勝利是没有任何懸念的。



  曾祝三,台灣牧莊國際行銷媒體總監。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