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講話中指出,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包括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在這個進程中,海峽兩岸責無旁貸,不但要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凝聚兩岸同胞情感、扺禦文化“台獨”挑戰,更要在深化文化交流、携手弘揚中華文化中爲台海和平、統一大業作貢獻。
10月5日,曾經參加過2018年11月“習馬會”的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邱坤玄,在島内一次兩岸關係研討會上説,未來兩岸統一,台灣可以在文化方面作出積極貢獻。台灣就是要守住中華文化寶地。這一認識,頗有見地和遠見,在兩岸關係日趨惡化的時下,也頗有現實意義。它一方面説明,兩岸文化認同迄今依然牢固,另一方面也昭示一個道理,即以積極的姿態推進兩岸文化交流,於海峽兩岸都有益。兩岸要共同努力,珍惜中華文化這塊寶地,深入發掘各方面潜力,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加速中華民族復興進程。
一是以兩岸中華文化高端學術合作研究爲牽引,引領中華文化發展方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造就文化大家、開展學術研究、推進思想工程。兩岸是文化同源一脈的中華文化,這是確定無疑的。但是,與中國歷史上中央與“邊陲”的文化發展變化規律一樣,兩岸分離70年來,其文化在各自的努力中也衍生出不少自身的特點,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差异就是發展的動力、取長補短的潜力、登上高地的實力,弘揚中華文化、推進文化復興大業應當發揮兩岸各自的優勢。可設立高端文化研究的兩岸合作國家工程,亦可在既有相關國家工程中納入台灣的人才、島内的項目、涉台的課題等要素,把大陸的人才優勢、資料優勢、設施優勢,與台灣的外向優勢、創意優勢、從未斷綫優勢等有機接合在一起,定會創造出有特色的重大成果,進而輸入兩岸社會、各級學校、各類智庫直至政界。兩岸的高校、文化智庫,理應建設聚兩岸文化大家之智的中華文化學術研究重地、體驗基地、示範平台。建議有志於此的兩岸相關機構單位專門作出規劃,制定必要措施,提供相應資源,動員兩岸的力量,推動跨兩岸中華文化學術研究,建設跨兩岸爲特色的中華文化研究和教學重鎮,並以此爲依託,在兩岸文化交流合作中發揮引領方向、集中智慧、普及推廣的帶頭作用。
二是發揮中國歷史元素對兩岸人民的連接作用,有效扺禦“文化台獨”和“去中國化”倒行逆施,修復兩岸歷史文化記憶。龔自珍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台獨理論家”對“台獨”思想意識形態的建構,也是從歷史文化入手的。所謂“四百年史”、“同心圓史觀”、“外來政權”等等歷史謬論,直接割裂兩岸同屬一中的基本歷史文化架構,配合以“台灣地位未定論”等國際法手段、“歷史悲情”等島内民衆的現實遭遇,毒害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歷史在本質上是客觀存在,不是少數人、某時段、一地方所能顛覆的。把龔自珍先生歷史邏輯推導演繹下去,也可以這樣認爲,即歷史文化也是維護國家民族意識的最有效武器,“維護其國,必善用其史”。兩岸之間的歷史“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要用台灣與整個中國命運與共、休慼相關的歷史進程,重唤被“台獨”洗腦的部分島内民衆的中華歷史文化記憶,重建、鞏固其中國人身份認知;用近代中國的悲慘遭遇、兩岸共同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的悲慘境遇,激發、濃厚兩岸人民的情感共鳴;用兩岸分離的歷史背景、國際動因,消弭、化解島内民衆對大陸的疑惑、敵對情緒;用民族復興的歷史必然和光明前景,增强海峽兩岸中國人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歷史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是仿徨着的向導”(英國哲學家科林伍德語),兩岸要用好這個向導。
海峽兩岸有着諸多兩岸關係許多重大曆史事件的發生地、關聯地、史迹地,理應大力發掘這方面的潜力。特别是哪些有着豐富歷史故事可講的地方,有歷史足迹可循的地方,更應抓住這個機遇。建議組織專家開展兩岸關係歷史資源田野調查工程,系統掌握兩岸這方面的寶貴資源;結合兩岸有識之士,制定發揮這些地方作用扺禦和消除“文化台獨”和“去中國化”對島内民衆特别是年輕人毒害的行動方案,並在實踐中加以推動。讓實地的歷史資源“現身説法”,讓“台獨”分子理屈詞窮。
三是發掘地緣、原鄉文化的溝通傳承效應,激發共同的國家民族認同。台灣地區居民就其絶大多數而言,都有代代相傳、絶對可信的族譜、家史,證明其來自祖國大陸特定的地區;緑營大本營民衆的原鄉,絶大多數也幾乎非漳(州)即泉(州)。中華文化注重慎終追遠,數典忘祖是大逆不道的行徑,故如何進一步發掘兩岸地域文化、原鄉文化的潜力,激發島内特定部分民衆的中華國家民族認同,就是先天賦予的優越條件。要探討有“台獨”意識的民衆背離原鄉中國大陸的全部動因,找到其心理癥結所在,探索用故土原鄉文化化解其心結的通路所在。島内没有人願意數典忘祖,没有人不願意把祖宗供在家裏最尊貴的位置上。要廣用文化搭橋,推動兩岸地方、社區、企業、機構、村落等,共同尋根問祖、續寫家譜史績、宣傳名人望族、搶救非遺文化等,延續鄉土文化;祭拜共同祖先、開展宗教活動、發展地方文化品牌等,激發鄉土認同;結對聯誼幫扶、慈善捐贈弱者、活絡在地經濟,增進鄉土感情;修繕歷史建築、建設公共設施、命名場所設備等等,提高鄉土引力。
福建特别是閩南作爲台灣中南部本省人的重要原鄉,理應最能體認島内民衆的心態、最有資格説服大家、最有資源支持這種工作。俗話説,“老鄉見老鄉,兩眼泪汪汪”,同鄉與台胞接觸更方便,説話做事更容易打動人心。統一大業、對台工作是一項群衆性工作,根本的靠廣大人民。在增進兩岸同胞情感,影響争取島内民心方面,原鄉有着不可替代的優勢作用,理應把藴藏在民間的這方面潜力充分發掘出來、發揮出來。
四是開展兩岸中華政治文化交流,掃除島内民衆的政治制度認同障礙。島内一些人分離意識的産生並非緣自對中華民族認同的訣别,而是對政治上中國的疏離。而政治上的中國絶對是原鄉中國歷史文化的邏輯延伸,没有任何有生命力的政權、政府是憑空産生的。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現代中國與中華五千年文化一脈相承。要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與現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國家治理模式、社會價值觀念的密切聯繫,闡釋政治上一個中國合理性、合法性、必然性,逐步消除島内民衆對政治中國的陌生、扺觸甚至敵意,用歷史文化的熔爐逐步化解不必要的心理障礙。特别要積極推進兩岸共同研究中國的政治傳統文化,增進對兩岸彼此政治體制的理解認識,有效消解島内民衆對大陸政治體制的誤解、誤會;在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中消除對大陸社會主義制度的反感、敵對,進而産生認同支持以致參與。
大陸的經濟特區、新區、對台工作實驗區,也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試驗田,理應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的宏大實踐中綻放出絢爛無比的异彩,讓島内同胞在故鄉的發展中逐步體味出實現發展與穩定的政治制度原因所在。我們有理由相信,祖國大陸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個美好的未來不但會體現在硬件層面,還會體現在軟件建設上,以一流的體制機制、城市管理、文明素質走在世界前列。大陸方面應當以其全面建設與治理成就,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先進性、優越性、生命力,從而增進台灣同胞對大陸政治制度的瞭解認識,破解其被誤導的扺觸反對心理。
五是以創新的思路推進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合作,擴大兩岸文化交流的基礎。這是一個講求創意的時代,唯有創意才能有影響力。但創意不是無條件的標新立异,也不是不接地氣的獨樹一幟,而是要面向最廣大的受衆,提高對受衆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合作要進一步向民間、社會中下層、廣大民衆扎根、延伸,聚集起最大的社會影響力。要支持受衆面大、更具正能量的兩岸創意産業主體,給他們政策、給他們幫助、給他們排憂解難,使之更健康順利地發展壯大;鼓勵受衆面大的兩岸創意産業合作項目,協助其籌集資金、招募人才、獲得場地、推廣展開,使之更有底氣地進入兩岸交流;激勵有助增進兩岸國家民族認同的文化創意産業合作,特别關愛、特别照顧、特别扶持,使之産生特别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提倡更深入社會的兩岸文化創意産業項目活動,引導民間投資進入、民間人士參與以及民間組織、民間機制的成立,使之更加有規模、有秩序、可持續推動下去。盡管兩岸文化交流應該文化歸文化、政治歸政治,盡量减少政治因素的影響,但是,由於兩岸關係十分敏感、民進黨當局極爲在意兩岸交流任何一方面的發展變化,故很難排除政治,兩岸文化交流包括文化創意産業合作,難免需要有政治的考慮、導向的要求。持單純經濟觀點可能會誤入歧途,不顧及政治環境條件可能不可持續。
大陸不少地方把文化産業作爲發展重點之一,在推動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合作方面近水樓台、得天獨厚。建議把建立高端、引領性文化創業産業區作爲重要目標,集兩岸及國際之智,開展研究探索,鼓勵創新思維,激發創新創業,孵化最有創意的“奇思妙想”。要跳脱傳統的文化創意産業範疇,瞄準以當代文化、認知科學、人工智能、共享經濟、區塊鏈等等爲代表的最新技術文明與文化文明手段,創造創意産業新理念、新思維、新高地,搶佔創意的時代最前沿,建設最有創意的世界級創意産業集群。
六是進一步解放思想,讓網絡文化成爲兩岸新的粘合劑。在人類社會進入以網絡空間爲主要媒介的信息時代,必須把文化交流互動的主渠道向網絡空間轉移。兩岸的文化交流要通過網、體現網、發揮網的最大效應,没有網絡空間的交流没有前途。年輕人是網絡空間參與比率最高的群體,把網絡空間作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核心渠道,用年輕人願意接受的網絡傳播理念輸送文化,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向網絡新媒體方向做大做强,是兩岸文化交流的必由之路。要建立網絡空間的意識,至少任何文化交流都應力争把網絡要素貫穿其中;適應網絡空間的理念,網絡不僅僅是一種傳播工具,也是一種思想觀念和文化元素,集中體現爲開放、透明、包容、真相,必須用這樣的觀念推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善用網絡的辦法,兩岸文化交流的主導者要認識網絡、瞭解網絡、善用網絡、善待網絡,只有成爲網絡空間的行家裏手才能辦好網絡空間的兩岸交流大事。這些年來,兩岸青年人在網絡空間的互動日趨熱絡,其間有喜也有憂。喜的是兩岸青年可以通過網絡空間更直接地瞭解對方,特别是島内青年得以更全面地觀察認識大陸,而不是單方面受島内部分特定媒體的誤導;憂的是由於兩岸青年心理的隔閡,小小的突發事件可能刺激其網絡空間激烈的對立、駡戰,嚴重傷害雙方感情。所以,如何用兩岸關係的正能量包括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佔領溝通兩岸的網絡空間主要陣地,是今後應當加倍努力的重要一環。
“惠台31條”推出以來,大陸很多地方把促進台灣青年創業、就業、學習、生活作爲義不容辭的責任,就理應把網絡時代的全部發展潜力發掘出來、全面優勢發揮到極致。而没有一流的網絡環境,就會削弱對諸多年輕人的重要吸引力,也會不同程度影響其他方面的建設。建議一些地方在網絡管理上制定相對特殊的政策,在網絡建設上采用世界一流的技術,在網絡運營上提供更加開放的環境,在網絡發展上邁開更具探索性的步伐,把這些地方建成包括海峽兩岸在内的整個中國的“網絡咖啡屋”、“虚擬空間時尚區”,在網絡世界給兩岸年輕人創造更年輕的機會、更具活力的平台、更能激發激情的舞台,從而催生出更多的能引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平統一方向的人生活劇。
總之,在島内民進黨執政條件下,兩岸文化交流的地位日益重要。要高舉中華民族文化偉大復興旗幟,在中華文化之世界地位的日漸提昇中增强兩岸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心,在中華文化之對世界影響的加速拓展中提高兩岸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讓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理念在島内更加深入人心。兩岸各地各單位機構要發揮自身特殊優勢,有效發揮中華文化對兩岸關係的連接、緩衝、融合作用,用文化認同緩衝兩岸政治等領域衝突對立,在緩衝中化解矛盾、增進認同,在推進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作出應有的特殊貢獻。
鄭劍,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