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强化兩岸青年交流 培養中華文化記憶

  青年關乎國家和兩岸未來發展,對於兩岸青年而言,當下時代賦予他們的重任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和開拓者”,用中華文化增進兩岸交流、瞭解、認同,意義重大。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全民族所共同擁有的民族文化,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

  一、大力推進兩岸青年交流,提昇祖國意識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兩岸青年是統一大業的主力軍。兩岸青年是中國的未來,也是兩岸關係的未來。今天21世紀的兩岸青年既有新時代的各種技能、同時也承擔着歷史使命與責任。兩岸青年在中華文化創新發展中的作用與責任,青年在文化創新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擔當着不可推卸的文化責任,是不可逥避的機遇與挑戰。2018年2月大陸頒佈“惠台31條”政策措施,更加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呈現出許多新氣象,也把兩岸青年交流推向一個新階段。

  一水之隔、咫尺天涯,兩岸迄今尚未完全統一,這是歷史遺留給中華民族的創傷,兩岸青年應該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撫平歷史創傷。兩岸青年是時代的先鋒,是國家的希望和中華民族的未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負責形勢,兩岸青年必須順應曆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以“家國天下”爲己任,珍惜韶華、努力拼搏,把個人夢想融入祖國富强龢民族復興的光榮事業,共同承擔新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做搏擊時代的奮鬥者、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踐行者、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心人、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人,創造既屬於自己也屬於民族的美好未來。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題爲《爲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兩岸同胞要交流互鑒、對話包容,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親人之間,没有解不開的心結。久久爲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總書記强調“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人之相交,貴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展現瞭解决台灣問題的高度自信,充滿了對台灣同胞的“一家親”民族情感,提出了對“台獨”勢力和分裂行動的正告。總書記重要講話表達了兩岸同胞共同的心聲、描繪了兩岸同胞共築中國夢的共同願景、擘畫了和平統一的目標任務和路徑。

  “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回答了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台灣同胞共同致力於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的時代命題。

  積極推動兩岸青年交流與對話,提昇祖國意識。習近平總書記强調,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基於歷史和兩岸關係發展規律而提出的重要論述。兩岸青年理應共擔民族大義、順應曆史大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二、中華文化是連接兩岸青年的精神紐帶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人之相交,貴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擾阻礙,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斷、不能少。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兩岸同胞要交流互鑒、對話包容,推己及人、將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進互信認同。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化育後人,弘揚偉大民族精神。親人之間,没有解不開的心結。久久爲功,必定能達到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爲我們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指明瞭方向。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民族獨有的特質。費孝通曾説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積極推動兩岸去年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要講述中國記憶,傳承歷史文脈。“歷史作爲一種記憶,歷史使先民的經驗、事迹與思想存活於今,它充當着不同時代的紐帶”張兵娟:《記憶的儀式: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所謂傳播意義與價值》,《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7期。。

  一位智者所言:“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毁其文化。”中華文化記憶不僅是連接兩岸青年的認同紐帶,更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克難奮鬥的過程,亟待兩岸青年作出應有之努力。

  每種文化都會形成一種“凝聚性結構”,歷史記憶作爲一種“凝聚性結構”,對於中華民族的向心力、歸屬感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揚·阿斯曼:《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金壽福、黄曉晨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積極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極大地激發兩岸青年共同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時也堅定兩岸青年復興傳統文化、實現中國夢的信念。作爲文化自信之源,騰飛的中國急需建構“中國記憶”,强化民族認同,進而促進文化認同建構。兩岸青年促進中華文化創新發展,一是要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增强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形勢下,在復雜跌宕的台海局勢下,更要積極探索創新兩岸青年交流模式,包容差异、增進認同,堅持知行合一、見諸行動,共同做中華文化的踐行者、傳播者。

  三、亟待建立兩岸青年交流機制

  中華文化作爲文化自信之源,騰飛的中國急需建構“中國記憶”,强化民族認同,進而促進文化認同建構張兵娟 劉停停:“中華文明的歷史記憶傳播與文化認同建構”,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228/c425727-30907631.html.。形塑歷史遠方的“中國記憶”,傳承文化血脈,兩岸青年作爲中華兒女責無旁貸、任重而道遠!

  近年來,隨着祖國大陸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來到祖國創業就業、修學就學,開創自己的新天地新事業。由此,這些在大陸的台灣青年正在扮演促進兩岸融合和增進認同的重要角色。兩岸青年交流活動蓬勃開展,此起彼伏,反映出大陸對争取台灣青年的重視與加强。它對挫敗民進黨當局“獨化”教育,增進台灣青年對祖國大陸的瞭解與認同有着積極的作用。

  當務之急,要盡快建立兩岸青年交流的機制,不僅要與時俱進,更要未雨綢繆。具體提一個建議,兩岸青年以兩岸博物館的文化底藴爲依託,用文物銜接歷史與當下,采用舞台劇與小話劇的展演方式,用紀實的講述方式,集中展現文明古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即將迎接紫禁城第六百個春秋的故宫博物院、包羅中國古代藝術萬象的上海博物館、見证華夏以周秦漢唐四朝文明定鼎天下的陝西歷史博物館、集荆楚文化大成的湖北省博物館……這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守護,傳遞着中華民族古往今來的文化記憶,通過文物唤起大家對於國家的歸屬感、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故事講述、舞台演繹與觀衆互動,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激活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記憶。通過兩岸青年的努力,勢必會打開一個通往中華文化記憶的特有的通道。

  德國學者揚·阿斯曼認爲,文化記憶是“包含某特定時代、特定社會所特有的、可以反復使用的文本系統、意象系統、儀式系統”。由此可知,“文化記憶是建立在過去歷史中某個特定的事件上”。而文化記憶是靠文化符號來傳承的,兩岸交流的漢文字是記憶存儲的最佳方式。“石鼓之文,文字之鼻祖也”,漢文字作爲我們華夏文明的根,不僅能記録中華民族歷史,更是我們兩岸中國人的魂魄,一筆一畫將我們民族的心與心凝聚在一起。以文鑒國,以物衍家;以史爲鑒,以心愛國。作爲文化自信之源,騰飛的中國急需建構中華文化記憶,强化民族認同,進而促進文化認同建構。

  强化兩岸青年交流,培養中華文化記憶,形塑歷史遠方中華文化記憶,傳承文化血脈,勢必極大地激發兩岸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時也堅定兩岸青年復興傳統文化、實現中國夢的信念,兩岸青年擁有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强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對於兩岸青年而言,當下時代賦予他們的重任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傳播者和開拓者”,唤起台灣青年對於祖國意識與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用中華文化增進兩岸交流、瞭解、認同,意義重大。

  毋庸置疑,青年關乎國家和兩岸未來發展,抓住青年就抓住了未來兩岸關係的方向。在大陸的台灣青年正在扮演促進兩岸融合的重要角色。兩岸青年要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增强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兩岸青年應積極探索創新兩岸青年交流模式,包容差异、消除隔閡、增進認同,共同做中華文化的踐行者、傳播者。只要我們持之以恒,方法得當,工作扎實,争取台灣青年反對“台獨”,追求統一,共圓“中國夢”的目標,就一定能够實現。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在“第二届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開幕會上致辭指出,今天,兩岸青年正處在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新時代,既面臨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肩負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使命。希望兩岸青年以“家國天下”爲己任,珍惜韶華,努力拼搏,把個人夢想融入祖國富强龢民族復興的光榮事業,共同承擔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

  最後,我希望兩岸青年共同重温偉大領袖對青年的期望與寄託,1957年11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大學接見中國留學生時説:“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他還教導同學們説:“青年人應具備兩點,一是朝氣蓬勃,二是謙虚謹慎。”在講話中,毛主席縱論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産黨就最講認真”的名言。希望兩岸青年“最講認真”,脚踏實地,扎扎實實,爲促進兩岸統一大業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産生,必將隨着民族復興而終結。兩岸中國人、特别是兩岸青年理應共擔民族大義、順應曆史大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王鍵,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