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仇長根:借李登輝病亡大肆吹捧其民主貢獻,台美政客各懷鬼胎

  導讀:7月30日,台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在台北病亡,終年97歲。他成長於日本殖民統治時代,也經歷過國民黨“威權”統治。步入政壇後,曾推動所謂“國統綱領”,但之後又拋出“兩國論”,推動的變革腐蝕了一代台灣青年,留下了“台獨”禍根。 觀察者網采訪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仇長根先生。以下為采訪內容。

  觀察者網:李登輝在7月30日病亡,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有人把他看作台灣“民主之父”,也有人稱其為“台獨教父”,台灣歷史的罪人。您怎麼看這種兩極分化的評價?

  仇長根:首先要看到,李登輝長期患心臟病、糖尿病等,社會早有傳聞李登輝身體狀況不佳。而且,李終年97歲病亡,台灣民衆對此不覺得突然,也不驚訝。其次,李登輝作為在台灣“票選”產生的所謂“中華民國”首位“總統”,在台灣社會、政治中,民衆覺得他領導的國民黨與蔣家主政時國民黨威權、“戒嚴時代”比較,有其政治的特殊性,故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或“民主之父”。

  然而,李登輝不遺餘力地推行“台獨”,宣稱“中華民國主權獨立”,“中華民國在台灣”,1999年炮制“兩國論”等。卸任“總統”後,雖人已離開政壇,但“台獨”之心仍未放下,仍發表一些“台獨”言論或竄訪日本。

  總體來看,“後李時代”的影響力有限,并非所有的台灣民衆都認同、支持“台獨”路綫,島內有人將李定性為“歷史罪人”,是事實。

  觀察者網:出身國民黨的李登輝,被民進黨奉為教父。李登輝是如何走向了國民黨的對立面,把國民黨拖垮的?

  仇長根:李登輝是個善於玩弄權術、頗有手腕的政治“強人”,雖然出身國民黨,并擔任黨主席12年之久,但根子上很難說他的心在國民黨。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過世,李作為“副總統”自然接位,然而黨主席之位需要按黨章程序補選,不一定非由李掌控黨政大權不可,所以國民黨內確有“非主流派”私下運作阻攔。但李登輝沉穩低調,善於謀略,加上時任國民黨副秘書長宋楚瑜從中“配合”,最後坐上黨政高位。之後一直到2000年,一路“拔掉”掌握黨權的秘書長李煥、掌握軍權的“參謀總長”郝柏村以及強勁對手林洋港,并將其它反李的“非主流派”清除出黨。當李登輝的腰杆硬了,權力逐漸鞏固後,便宣稱“國民黨是外來政權”,開始推行“本土化”路綫。

  2000年“大選”時,李登輝一手造成國民黨嚴重分裂,連戰與宋楚瑜“自相殘殺”,最終讓民進黨的陳水扁以39.3%得票率漁翁得利,國民黨丟失在台50年的執政權。如今的國民黨已“四分五裂”,裂解為“新黨”、“親民黨”及以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已泡沫化)和新成立的“喜樂島聯盟”(只是空殼)。現在李登輝病亡看似讓他和國民黨的恩怨情仇畫下句點,但事實上20年前李登輝已與國民黨徹底決裂、分道揚鑣了。

  觀察者網:李登輝90年代拋出“兩國論”震動兩岸,在台灣種下了“台獨”的根,也讓兩岸關係的裂痕越來越大。能不能請您複盤下李登輝“兩國論”提出的歷史背景,以及時至今日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仇長根:“兩國論”是李登輝1999年7月9日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拋出的,其背景主要有兩個:第一,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負責人先後於1993年、1998年在新加坡和上海舉行會談、會晤。著名的新加坡“汪辜會談”簽署了《四項協議》,上海“汪辜會晤”標志性地開啓了兩岸政治對話,并著手籌劃第三次重大接觸,即大陸海協會汪道涵會長訪台。李登輝此時拋出“兩國論”,緊急踩下“刹車”,用心險惡,昭然若揭。

  第二,從李登輝提出要將中國分為“七塊論”到發表“兩國論”,顯示出李的“台獨”本性已無法掩飾。自“兩國論”提出後,兩岸關係遭致嚴重破壞,急轉直下,當然對今日民進黨瘋狂推行“台獨”路綫,有鋪墊、有催化、有激勵和起到示範的惡劣作用。從這一點來講,李是“歷史的罪人”,一點也不為過,台灣島內就有這樣的輿論和看法,也不是大陸強加於他。

  觀察者網:蔣經國後期開始推動台灣民主化,李登輝也是這波民主化的產物,民主化也催生了“台獨”勢力的成長。在當時的台灣和國際環境下,李登輝能跳出來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仇長根:國民黨遷台後,至1986年解除“戒嚴”前,其“獨裁”、“威權”的統治己受到西方民主的巨大衝擊。當時島內的民主運動受美國影響後悄然興起。1988年李登輝順“時勢”推動台灣民主,在蔣經國“廢除戒嚴、開放黨禁”的基礎上,開展多次的“修憲”,包括終止“動員戡亂時期”,擴展縣市等地方政權民主選舉等。2005年“立法院修憲”提案,凍結了“國民大會”機構。而這一切必然也為“台獨”勢力的擴張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和條件,是必然的結果。

  到了九十年代,國際關係中的兩大陣營及意識形態對衝,台灣緊跟西方國家“反共反華”潮流,“民主”與“台獨”并舉,在台灣迅速擴張。不難看出,就這兩天裡,台灣政客、美國政客,最大的共同點是,藉李登輝病亡之機,大肆吹棒李是台灣的“民主典範”、“民主鬥士”和“時代英雄”,肯定李登輝對台灣“民主”的“貢獻”,感念他對台灣的“付出”。當然,這些都是借李登輝病亡撈取政治資本的手段。

  觀察者網:今天的台灣,依舊被美國看作是手裡的一張牌,而且在中美衝突加劇的當下,大陸如何避免被美國用台灣牽著鼻子走?

  仇長根:歷史上,台灣從來就是美國“以台制華”戰略棋盤上的一枚棋子。大陸看得很清楚,特朗普上台後,美對台戰略逐步從模糊變為清晰。中美博弈,美國高頻率打“台灣”牌,批准“台灣交往法”、“台灣保證法”、“台北法案”三個法案;彭斯、蓬佩奧等高官屢次喊話支持台灣;美國務院、國防部高官頻繁到台竄訪;特朗普任內已七次批准對台軍售,總額達 132.7億美元;甚至還有美議員提出“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要授權美總統“動武保台”。而台灣方面也首次公開了美國特種兵在台灣幫助軍訓來挑釁大陸。美國“以台制華”,台灣“倚美拒統”,兩者是相互利用。

  實際上,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戰略”就是要將南海、東海、台海與印度洋作為一個戰略整體,試圖維持美國印太霸權體系和全球霸權體系,繼而維系美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地位和世界霸權地位。所以美國才會支持并想邀請台灣參加太平洋軍演。

  大陸審慎分析中美兩國與台灣的三角關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定不移,在反對“幹涉中國內政”上絕不會讓步,在反對“台獨”分裂“底綫”上也毫不動搖,但不會隨美“小動作”起舞。美國知道自己雖然強大,但也知道尚未強大到與中國較量有絕對勝算的把握。台灣原“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認為,特朗普“只吵架,不打架”,美救台意願不高。美國“利字當頭”,“台灣在特朗普眼中只是麥克筆尖”,對此台灣民衆也應有清醒認識。

  觀察者網:我們都知道,李登輝毫不避諱自己對日本的感情,是個精神日本人。今天在台灣,包括蔡英文當局,也非常親日,甚至更改教科書,美化、感謝日據統治。從李登輝本人成長經歷來說,日據統治對他以及那一代人造成了什麼影響?

  仇長根:日本殖民統治台灣長達50年之久,這50年給台灣留下了深刻的日本絡印,從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日本影響、日本影子在台灣無處不在。

  1945年日本投降時李登輝22歲。在這之前,他就受到了“皇民化”的教育與影響。在步入政壇之後,他毫不避違對日本的感情。不僅經常盛贊“日本精英主義的教育精神”,還多次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聲稱中國的“釣魚島”是“日本領土”。他在與日本人交流中必講日語,接受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專訪或會見日本訪客時,常表示自己22歲前是日本人。2018年,96歲高齡的他還竄訪日本。如今,日本仍然極為關注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也極為重視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兩地的互動隱秘、低調、頻繁。如果判斷沒錯的話,日本從骨子裡是不願看到兩岸統一的。

  現在看來,台灣老一輩民衆,受到“中華傳統文化”和“日本殖民統治”雙重影響。而現在的中年、青年人,當然也會受到遺傳影響,但多數是受西方所謂“民主、自由”的影響。

  觀察者網:比較令人擔憂的是,今天台灣從當局到年青一代,都深受媚日、“台獨”思想影響。在這種歷史觀和價值觀的籠罩之下,會對兩岸認同帶來哪些阻礙?

  仇長根:台灣從“解嚴”到李登輝主政的12年時間裡,所謂“中華民國”重大“憲改”(廢“國大”、“民選”等)、“教改”(教育“去中國化”)、“金改”(金融改革)等,皆由李登輝主導,遺留下來的負面“禍根”不小。尤其是“台獨”思想,腐蝕了一代台灣青年。

  到民進黨執政時,陳水扁將兩岸定位為“一邊一國”,以台灣人要“當家作主”、“出頭天”為名,推動“入聯公投”“台灣正名”,台灣民衆受蒙蔽與“洗腦”。有民調顯示,台灣870多萬15-39歲年輕人,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不到10%,這是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20年造成的嚴重惡果。民進黨現將台灣帶上“去中國化”的不歸路,至今仍是兩岸高風險與嚴峻挑戰的根源之一。而且,台灣社會持續的呈現政黨惡鬥,政客算計,社會撕裂,影響民生,無法讓台灣下一代看到前途和未來,這才是令人悲哀與婉惜的。

  觀察者網:李登輝本人的成長,經歷了從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到國民黨統治再到兩岸分治,可以說是台灣歷史最風起雲湧的時期。也正是這段歷史,被不斷洗白、扭曲。就在李登輝去世的同一天,台灣統派人物王曉波教授也去世了,王老師一直致力於撥亂台灣人被扭曲的歷史觀,但我們也知道統派在台灣的空間越來越小,未來我們該如何構建能够被越來越多台灣人認同的統一叙事?

  仇長根:李登輝已病亡,但李造就的台灣深陷泥淖的“台獨”路綫不會消失。而且,民進黨繼承他的“衣鉢”後只會變本加厲,這是兩岸人民應該高度警惕的。當然,李登輝的“台獨”路綫是無法兌現的。民進黨稱李是“台灣之父”或“台獨教父”,堅持“台獨”立場,歷史終究也會證明,這些都是笑話。而被稱之為“台灣統派的一面旗幟”的原“統盟”副主席王曉波教授,長期積極為兩岸和平統一“鼓與呼”,深獲民衆敬佩,他的逝世令人痛惜。

  的確,“統派”在台灣的力量相當薄弱,受民進黨打壓及“綠色恐怖”影響,生存條件極其困難,但仍有一批有識之士,在艱苦奮搏。當前,兩岸“反獨促統”已建立起一定基礎,海外“反獨促統”也有一定聲勢,但“反獨促統”形勢嚴峻,鬥爭激烈,任務艱巨。我們相信,正義屬於“統派”,未來屬於“統派”,“台獨”終究是絕路。

(觀察者網采訪2020年8月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