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飛鴻漸遠留爪痕——爲1998年“相逢二十週年”而作

  1992 年參加“畢業十週年”紀念活動離開武大之後,我記下了這樣一些片斷:

  “4月29日晨7時與段、崔扺漢。由李智華接送至湖北日報招待所。中飯後,乘車至司門口,拾級而上,進入大橋,便見到了暌違十年的長江。”

  “武漢之美,美在長江。此時江風撲面,冷雨霏霏,好一派‘烟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的雄渾氣象。開闊遼遠的橋面上汽車輾着積水來來往往,橋下浩渺的江水推涌着波浪不盡東流,江漢關的鐘樓披着歷史的烟塵若隱若現;清冽的風從遠處琴台上吹來‘高山流水’的遺響,飄逸的雨密密灑落在曾被夕陽餘暉涂抹過的綿綿橋欄上。十年過去,舊踪猶存,我在雨中漫步大橋,我又在雨中憑欄遠眺,江面上往來如梭的船隻,彌漫在暮色中的汽笛圓潤的鳴叫,水天交接處昇起的裊裊青煙,無不令人頓起歲月之感。”

  “4月30日上午集體乘船經東湖游磨山。當晚飲酒後大家秉燭乘興夜游,至一林深處,道路泥濘,四周漆黑,只見燭光閃閃,人聲鼎沸,此時按崔琰的建議,由‘隋導’指揮,衆人手執蠟燭擺成‘七八’二字後拍照留念。”

  “5月1日在原中文系樓前攝像,晚上在會議室開始富有紀念意義的題贈,先是流水作業,後轉至各屋‘手工作坊’操作,是夜至凌晨2點方眠。”

  “5月2日上午‘手工作坊’繼續開工。下午同游黄鶴樓,旋與爲民往漢正街,在燈火輝煌中游六渡橋。爲民特購精美鐵盒餅乾送龍兒。”

  “在漢四天,我生活得緊張、充實、愉快。童兄的如瀑美發和飄逸才情交相輝映,尚兄的渾厚嗓音與熱情襟懷相得益彰;家凱兄的英豪之氣,偉峰兄的名記風度,趙健兄的鋭意精進,張磊兄的怪异神道;勝群兄的歷練含蓄,卓鈞兄的沉穩持重,熹亮兄的素檏執著,迎喜兄的踏實進取;元孝兄的親切平和,廣恩兄的温暖鄉情,汪芳的藴借真率,寇勤的勇武誠摯;宋大姐的車站相送,蔡兄的奔波組織和對龍兒的數次夸奬……均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以上所記距今已過去了5年餘,那麽再向前推溯,40年生命的原野上,時光的飛鴻,亦不能不留下爪痕處處。                       

  我生於1957年。上小學時曾逃學一學期,在各家無綫電門市部閒逛自學,後手工制成礦石收音機晶體管收音機若干;復學後做了班長至畢業。上中學後爲語文課代表,並迷上了小提琴。當時家裏並不寬裕,父親專程往外地親戚家爲我借琴,又爲我在省京劇團請了專業老師,這樣,當1972年10月我15歲時,學琴生涯正式開始。這其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非同道實難體會個中滋味。如今,25年已經逝去,但父親風塵僕僕興奮地把琴交到我手上的情景,父親常常把老師請到家中并親自做菜的情景,歷歷如在目前。1974年9月我考上了省戲曲學校小提琴專業,又得到鄭州空軍歌舞團的重視,但我對音樂的理解和我的性格,同藝術團體的某些做派格格不入,就放棄了這次有可能使我的未來向專業音樂領域發展的機會。但小提琴多年來却如友相隨,她優美藴借,甜蜜而憂傷,抒懷感興,幽思難忘。門德爾鬆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馬思聰的《思鄉曲》爲我所喜歡。武波老弟,你曾在團組織生活會上詳細分析過格裏格的《培爾·金特》組曲,何時能從你遥遠的北國來到我的家中一談?

  1974年中學畢業後,始投身社會,先後在食品廠擦過罐頭,紡織廠上過大軸,化工研究院制過農藥,後於1975年底入鄭州印染廠做了三年正式工人。那正是當代中國歷史上一個很特殊的年代,工作、運動之餘,我躲在車間一隅讀了不少中外小説和史哲、數學方面的書籍,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給了我很大的影響。我是團支部宣傳委員,每周主編一期墻報;亦曾在下夜班時排起長隊争購剛剛解禁的《安娜·卡列尼娜》;我同所有的男人一樣都穿中山裝,亦覺得女孩子穿一件洗得褪色的軍裝,領口處以襯衣上的小碎花爲點綴,也是很美的。今天,人們的審美觀念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在萬千美感之中,我始終喜歡檏素的美。“樸”、“素”都保持着事物的本原,散發着天然的芬芳,因而檏素就是美。我没有高深的理論,多年來便用這個簡單的道理來衡文論事,待人接物。

  1976年,我作爲工人代表,參加了《辭源》修訂小組的工作,和這部文化巨著發生了一點聯繫。這是很富有時代意味的一種做法:我、解放軍代表和學者們圍桌而坐,按照劃定的條目,逐字逐詞地討論、拍板並最終記録在案。大家的態度是認真的,氣氛更是非常之融洽。一個女工人代表的笑聲整天從這個房間傳到那個房間,使這項枯燥的工作也染上了青春的活力。在此期間,我看到不同的人書寫了數不清的卡片,它們散發着案頭工作特有的筆墨的馨香,不僅是修訂《辭源》這項宏大工程的最原始的建築材料,而且也是一種漂亮的藝術品;我看到了一本書誕生的艱難歷程,因而不僅愛書,也由衷地熱愛由人類的智慧和勞動所創造的一切文明。

  “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國家恢復瞭高校的招生考試制度,堅冰已經打破,春潮驟然涌動,無數中國人的命運將由此發生巨大的變化。1978年我21歲,以河南省語文第1名(87分)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

  武漢大學的人文歷史源遠流長,從她的前身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自强學堂”算起,至今母校已度過了104個風雨春秋;武大的地理環境則更是全國有名。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林木葱蘢,博大幽邃;建築隨山勢而起落,獨特典雅,巍峨壯麗;風光循四季而變化,自然天成,絢爛多姿。每到陰曆八月,滿園桂花的馨香沁人心脾;而初春時節,山上的櫻花爛漫,緋紅如連綿輕雲。能够成爲武大的一名學子,在聞一多先生曾經擔任過文學院院長的中文系裏求學奮進,我感到驕傲自豪。記得中文系的青磚樓前種着一行碧緑的廣玉蘭,就在玉蘭的淡香裏,我們聽何國瑞、肖作銘先生的《文學概論》,陳恩泉、劉繼馥先生的《現代漢語》,陸耀東、易竹賢先生的《現代文學史》,劉禹昌先生的《詩經研究》,王啓興先生的《唐詩賞析》,胡國瑞先生的《宋詞選讀》,李惠芳先生的《民間文學》,付然、鄭傳寅先生的《歷代文論》,羅立干、羅邦柱先生的《古代漢語》,蔡守湘、蘇者聰、吴志達、程一中、唐富齡等先生的《古代文學史》……一時間名家薈萃,發揚蹈厲,傳知識之薪火,得後學之熱愛。陸耀東先生在《魯迅研究》選修課上快語連珠演講般大容量的授課方式,萬鄂湘先生在英語課上循循善誘儒雅幽默的翩翩風度,劉道玉校長不拿文稿却邏輯精確條理通暢的講話,對我日後的教學,産生了重要影響。

  初到武漢的時候,便聽人説湖北人强悍精明,不好打交道,俗語雲:“天上飛的九頭鳥,地上跑的湖北佬”;但我在漢幾年,所見湖北人都很好,男人能幹,女人勤勞且不乏皮膚白皙、體態窈窕者。行文至此,腦海中便很自然地浮出了兩位美麗的湖北女子。一位是學校山上大楓樹下新華書店的營業員,我常去買書,她也就主動常爲我留書;她留的書,不論高低,我盡量都買。另一位就在我們的四區食堂,管理票據,也售飯菜。我和老黄都認爲她生得很美,黄兄並有一觀點:人長得漂亮,心地一般都好。確實,她打的飯菜,總比别人的多;但我喜歡到她的窗下排隊,則主要是看她乾净優美的打飯姿態。光陰荏苒,這兩位大姐,今天一定生活得很幸福吧。彩虹現於雨後,皎月露於雲端,願青春的魅力永存。

  由1978年的“相聚一團火”,到1982年的“散去滿天星”,數年間,我們幾十位同學又釀造了怎樣的友誼之美酒:段兄的執手相送調屋换床,爲民的殷殷關切湖畔漫步,弓剋的酒舍逢雨傾心相談,亞虎兄的操場溜達新聞醒腦,隋圻的暗室折騰膠卷跑光(畢業前夕,拉爲民在母校各處拍照留影,以補平日無暇顧及之遺憾,旋持膠卷交隋圻冲洗,山東大漢在暗室中倒騰一陣,出來説:倒錯藥了,全報廢了。)……這些往事,歷歷如昨日,醇厚又芬芳。

  母校四年,湖光山色之中,追求知識,尋找友誼,涌動着激情和勇氣,交織着奮鬥和憧憬,一個個永恒的瞬間,苦澀而優雅。

  珞珈山麓,東湖岸邊,那是消逝了我青春時光的地方啊,那是父親以封封細密嚴謹的來信,給了我諄諄教誨和無盡關懷的地方啊,我,怎—能—忘—懷!

  1982年畢業至今,我一直在河南教育學院從事教學工作,在《文藝報》、《中國文化報》、《中流》、《當代文學研究》上發表文章,並爲地方報刊撰稿,在電台主持“詩歌欣賞”節目,爲工科院校開設選修課程。

  我常常在夜色中的校園漫步,看滿園的玫瑰在悄悄開放,看挺拔的水杉在茁壯成長,看毛頭小伙挾着書本從我的身邊匆匆走過,看明眸少女帶着歡聲笑語從頓開的大門裏蜂擁而出,莘莘學子是我們最爲珍貴的礦藏,這裏藴含着無盡的青春、美麗、光榮和夢想,和他們在一起,我很高興,我的心年輕而温潤。

  但,我應當承認,在我的内心深處,又時常浮起詩情人意兩茫茫的寂寥之感。

  似此星辰非昨夜

  爲誰風露立中宵

  我認真,我喜歡認真的人;我愛讀書,我喜歡愛讀書的人。能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能够把自己的學習體會甚或人生經驗傳授給好學深思之士,能够看到真正的讀書種子在自己的心血澆灌下一天天地成長,那真是莫大的快樂。可嘆,至今我並無真正有這樣的緣分。天下滔滔,能共語者幾人,斯文同骨肉,可遇不可求,或許這樣的機緣,已經悄然來臨了罷。

  1998年的春天,當細雨霏微,櫻花盛開之時,我們遍佈全國各地的同學,又將重聚珞珈,共慶相逢二十週年。人海迷茫,我們能够相識相知,這確是一種緣分;世事滄桑,飛馳的歲月,又怎不令人産生歲月的懷想。在萬千感慨之中,我只想説,飛鴻漸遠留爪痕,無論如何,青春和美永遠令人難以忘懷。 

  1997年12月20日

  自注:

  現在是2014年的冬天,距本文的寫作,已經十七年了;就以這篇舊文,紀念逝去的時光。

  來華强簡歷 (學號787013)

  男,漢族,1957年1月27日生於鄭州。籍貫:河南洛陽。

  1963年至1971年先後在鄭州市經三路小學和河南省實驗二小讀小學。小學讀至七年級,這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特殊現象。

  1971年至1974年在鄭州八中從初二讀至高三。中小學時代做過班長,語文課代表等;得到不少榮譽,如五好戰士等。

  1974年至1975年先後在鄭州食品廠、鄭州國棉四廠、河南省化工設計院做合同工。

  1975年至1978年在鄭州印染廠做打包工,成爲國家正式工。其間參加過《辭源》修訂工作。

  1978年至1982年在武漢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讀書。河南(鄭州)考生。

  1982年畢業,分配至河南教育學院。現爲河南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學院首届教學名師。

  從1982年至今,在河南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和研究工作。

  從1998年至2005年,應鄭州大學的聘請,爲鄭大工學院開設選修課程。

  畢業三十多年來,講授過中國現代、當代文學史,文學閲讀方法論,現代漢語等數門主課和魯迅研究、孫犁研究、馮友蘭研究、中國古典哲學研究、傳記文學研究等選修課。至2006年,已發表論文40餘篇,有10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其中3篇發表在國家一級學術刊物上;出版《當代詩歌散文閲讀方法論》等著作6部。

  連續14次獲教育學院“最受學員歡迎的教師”、“教學效果優秀教師”;多次被評爲教育學院優秀教師;2004年榮獲“學院首届優秀教學奬”;網絡課程“當代詩歌散文閲讀方法論”獲2005年度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優秀成果二等奬;2005年被評爲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2006年榮獲學院首次評定的教學名師稱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