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竹是金砂鎮一個最大的行政村。現有人口1776人,19個村民小組。烈士有84位,是全鄉各村中烈士最多的一個村。赤竹村與鄉政府所在地——西田村比鄰。在這次金砂紅色小鎮建設中,挖掘赤竹紅色文化很有必要。
赤竹村兩委爲了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村黨支部書記邱新鋒找到我,要求我寫一本關於赤竹村紅色文化的史書。我通過半年多的實地調查和走訪有關人員及查閲有關資料,發掘不少有重要價值的史料。比如著名人物賴拔群烈士,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七十多年裏,在區民政局的烈士檔案中只有賴拔群烈士名單,他的任職和生平事迹在區史志辦(原黨史辦)、區老區辦均未記載。但通過這次調查,賴拔群的孫子賴清給我們提供了重要證件,就是中監部商業監察局局長張慕堯給賴拔群的兒子賴育文的信函中,證實賴拔群在長征前,任中華蘇維埃政府財政部巡視員(正廳級),長征時,紅一軍團徵發没收委員會主任(正師級)。還發現三處重要革命遺址:赤竹正德學校是紅色摇籃、宣傳抗日陣地;中國供銷社的前身——樟塔紅色消費合作社;閩西南軍政委員會首腦機關設在赤竹盤古山仙人洞。
通過這次調查,對掌握的許多史料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歸類整理,編寫成書,書名定爲《赤竹風雲録》。此書分爲十一輯:一、建制沿革。赤竹的歷史沿革和概况。二、紅色文化。赤竹的革命歷史和革命遺址。三、人物春秋。赤竹的革命英才和解放後特别是改革開放後的各方面的杰出人才。四、教育春秋。改革開放後,赤竹半鋪裏羅屋成爲有名的文化村。五、史海鈎沉。赤竹名人軼事和傳説。六、文化拾零 。重要史書序言和故事。七、台胞台商。台灣新北淡水鎮的鄞山寺和羅公亭是兩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基地。八、名勝古迹。赤竹大夫第。附録。故事和遊記。
《赤竹風雲録》一書的出版,得到了赤竹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全力支持,不僅經濟上全力支持,村黨支部書記邱新鋒抽出寶貴時間,親自駕車送我們到調查地點,有的地處比較偏僻不通公路的,他也陪我們爬山涉水,直至完成調查任務止;有的重要革命遺址,他還親自拍照片,給筆者提供重要資料;他還寫了序言。邱慕凡老師不顧年事已高,積極配合筆者收集資料。著名鄉賢羅祥喜在百忙中爲此書寫序。涂祥生老師爲此書寫序即《滿江紅——赤竹風雲録》詞一首。詩人江中子爲此書題詩一首《開國元勛——張鼎丞》。鄭慕岳老師還爲本書作了認真修改。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謹請讀者賜教!
2021年3月20日於永定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