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鐘就上網了
《金砂之光》於2011年1月份由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出版後,該社郭總編時有掛電話給作者,詢問該書出版後有什麽社會反應?同年12月7日,郭總編又詢問作者社會上對此書的看法;作者如實的告訴他,10月11日,國家圖書館給他發了一封信函,《金砂之光》已被國家圖書館收藏,國家圖書館還頒發了收藏證書給作者。郭總編聽了這個消息,非常高興;他電話裏用急促的聲音要作者趕緊把收藏證書拍攝下來,用電子郵件發給他。作者把證書拍攝好後立即發給郭總編。10分鐘後,郭總編掛電話告訴作者,他6分鐘就把這個消息發到網上去了,美國都可以看得到了。並叫作者找中評出版社網址查詢此消息。作者查詢了該社網址,一則通訊赫然進入作者的眼簾:
我社圖書《金砂之光——丹心鐵血寫春秋》
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中評社廣州訊 由我社編印出版的福建學者羅福初先生著作《金砂之光——丹心鐵血寫春秋》一書日前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收藏證書編號爲:2011-1-092,收藏時間爲2011年10月11日。
中國國家圖書館爲此專門作者羅福初先生發來信函:“羅福初先生:承蒙惠贈《金砂之光——丹心鐵血寫春秋》1種1册所贈書籍,悉數收訖。深荷厚意,特發此证,以資謝旌。”
後來,中國評論新聞網、閩西新聞網、《閩西日報》、圖書館資訊第97期等對《金砂之光》被國家圖書館收藏都作了報導。
《金砂之光》誕生記
《金砂之光》一書的出版,原金砂鄉黨委書記郭育堅起了重要作用。作者在《金砂之光》的後記中寫道:“2009年6月的一天,我到金砂鄉五坑村搜集清光緒年間進士、肇慶府知府賴仙竹的史迹,巧遇金砂鄉黨委書記郭育堅同志;她是一位事業心强且有前瞻性的知識女性,對金砂鄉的文化建設十分重視,要求我寫一本較系統介紹金砂的史書,讓革命文化和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金砂代代傳承下去,讓金砂人民永遠奮發向上,人才輩出!……她還給我提供啓動資金和其他方面的的幫助。”
2009年6月的一天,作者和區移民局的領導一起去金砂鄉五坑村瞭解清光緒年間進士、户部主事、肇慶府知府賴仙竹的史迹時,有幸認識原金砂鄉黨委書記郭育堅。郭書記懇請作者寫一本系統介紹金砂的史書,但作者苦於没有這方面的寫作經驗,對郭書記説:“書記那麽看重我,不知能否勝任?”“縣政協李春燕副主席很瞭解你,你能信任。”郭書記隨即掛電話給李副主席,請她來金砂商量寫書事宜。李副主席應允來到金砂,鼓勵作者爲家鄉做好事,把寫史書一事承擔下來。在李副主席的鼓勵下,作者答應郭書記爲家鄉金砂寫一部史書。郭書記當即從鄉財撥給作者5000元作爲寫書的啓動資金;同時還安排黨委宣傳委員羅建衛負責助解决寫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金砂是一個著名的老區,也是無産階級革命家張鼎丞的故鄉。原省政協主席伍洪祥説:“金砂是閩西革命的摇籃。”原省委副書記袁啓彤説:“金砂是一個文官要下轎、武官要下馬的朝聖之地。”要寫金砂的人文歷史,着重點是近現代的歷史,也就是以金砂光榮的革命史爲主。作者通過梳理,設置了十二個欄目:建制沿革、革命摇籃、人物春秋、珍聞秘事、紅土文化、史海鈎沉、名勝古迹、教育春秋、圩場史話、文明新村、台商台胞、名人故居等共計86篇。作者將目録徵求郭書記過目,她認真審查了各欄目的文章,當她發現人物春秋欄目的文章僅9名革命領袖和革命英才的事迹,没有發現解放後特别是改革開放後金砂的精英人物。郭書記對作者説:“發揚革命傳統,争取更大光榮。金砂出現那麽多優秀的革命人物,長江後浪推前浪,解放後特别是改革開放後應該會有更多的優秀人物涌現才對。所以,我建議你在這方面的優秀人物要多發掘多宣傳。”郭書記的一席話,點到書中不足的穴位。後來,作者通過不斷挖掘,發掘和整理了金砂鄉解放後特别是改革開放後涌現的一些國内外有影響的醫學家、國際金融專家、著名學者、科技新星、著名企業家的事迹,如《醫踪五洲》的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廖崇先(他父親是金砂樟塔人),國際金融專家賴金昌,物理學家範平,航天科技新星張凌燕,著名企業家羅祥波、張文彪、範永榮等。這些金砂之光的人物,如果没有在《金砂之光》一書中的點綴,《人物春秋》欄目的亮點肯定受影響。這一亮點是郭書記點亮的。
要出版《金砂之光》這本書,是要有一定經費的;金砂是個窮鄉,鄉財十分困難。郭書記爲了籌集出版經費,不辭勞苦,到深圳、廣州、東莞、厦門拜訪金砂的鄉賢,希望他們爲《金砂之光》一書的出版貢獻力量。通過郭書記的艱苦努力,得到鄉賢的熱情支持,爲《金砂之光》的出版籌集了經費。《金砂之光》出版後,有個鄉賢的捐助没有兑現,影響稿費的發放;但郭書記已調離金砂鄉高昇到上杭縣擔任副縣長。正值此時,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總編郭偉民先生掛電話給作者,要作者就是租車也要到上杭去感謝郭副縣長。2011年4月間,作者和金砂的鄉賢邱增傳到上杭縣拜訪了郭副縣長。她還問作者,《金砂之光》出版後還有什麽困難?作者告訴她,還有一個鄉賢的捐資没有兑現而影響稿費發放。郭副縣長滿口答應:“我幫你解决。”作者對郭副縣長的答復,因爲是跨縣,經費解决有難度。她真有錦囊妙計!後來真的兑現了。原來,郭副縣長乘龍岩市出差之便,拿了《金砂之光》一本書,找到龍岩市老區辦主任羅萬盛,對羅萬盛同志説:“主任,我給你匯報一件事:我在金砂鄉工作時,組織鄉賢寫了一本書《金砂之光》,書已出版了,但還欠撰稿人的稿費,請主任支持一下!”“金砂是閩西的革命摇籃,你在金砂工作期間,能够組織人員把金砂的史料挖掘出來成書,我們立即給金砂立項支持。”羅主任爽快地應允。不久,龍岩市老區辦給作者匯了一萬元,幫助作者解决了撰稿人的稿費。
没有原金砂鄉黨委書記郭育堅的遠見卓識和自始至終的的支持,《金砂之光》的成書是不可能的。正如金砂鄉村幹部説:“解放六十多年來,金砂鄉的光榮革命歷史都没有全面挖掘出來,就郭育堅當書記這一届黨委政府實現了。《金砂之光》還被國家圖書館當作珍貴史料收藏了。”
賴司令給我打電話
2010年12月的某一天,作者家裏的座機的電話鈴突然響了,作者接過電話,
對方清晰而洪亮的聲音:“你是羅福初同志嗎?我是賴金華。”賴司令問道。
“是呀!賴司令,你那麽關心我,有何指教啊?”
“你的大作《金砂之光》的序已經寫好了。我以93歲的高齡通讀了你這本書,寫得不錯,很有史料價值,使我對家鄉的新貌和歷史的認識上,不管從深度和廣度上講,都使我獲益匪淺。你走遍了金砂的山山水水,走訪了許多老同志查閲了許多資料,才寫成這本書。你爲金砂人民奉獻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金砂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賴司令激動地説。
“賴司令,我作爲金砂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應該做的。謝謝您!您不顧年高體弱,爲我這本書寫了那麽好的序。”作者回答道。
接着,賴司令説:“看了你的書,讓我回憶起二件事:一、我於1928年3月加入共青團,並任團支部書記;爲什麽又於1936年重新入團呢?二、韓偉要我參加他的部隊。”
賴司令回憶的閘門打開後,就像流泉一樣,娓娓道來:
1927年7月,黨組織派張鼎丞回金砂開展革命活動;和張鼎丞一起回來的教師有賴文舫、邱禮榮、賴拔群、張大鵬等同志。他們都以金砂公學教書爲掩護,發展黨組織,開展革命鬥争。當月,溪南成立了中共永定第三個黨支部,張鼎丞任書記。在溪南黨組織的領導下,在溪南地區開展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辦農民夜校,建立農民協會,將黨的主張宣傳到群衆中去。爲了協助張鼎丞的工作,羅明派羅秋天來金砂公學教書。1927年10月25日成立了中共永定縣委,羅秋天爲書記,張鼎丞爲農委委員。在永定縣委的領導下,金砂共青團組織也相繼建立起來了。1928年春,11歲的賴金華在金砂公學讀書,在教師、團支部書記張大鵬培養教育下,學習努力,積極要求進步;他由張大鵬老師介紹加入了共青團,後來還擔任團支部書記。
由於金砂公學發生了嚴重的“六·二”事件,即1928年6月2日永定縣江湘反動武裝包圍金砂公學,逮捕革命教師6人,以及7月1日的金砂暴動後,由於國民黨反動軍隊對對金砂實行白色恐怖,金砂公學被迫停辦。
1930年10月,永定縣委爲了培養更多的革命人才,在金砂古木督創辦了列寧學校。賴金華在金砂公學入了共青團,又是團支部書記,是黨組織培養的對象。所以,賴金華也參加了列寧學校培訓學習。1931年閩西蘇區發生了錯誤的所謂“肅清社會民主黨”的嚴重事件,僅金砂就錯殺了優秀幹部和群衆100多人。列寧學校的不少師生也被打成“社黨分子”,13歲的賴金華也被打成“社黨分子”之列。後來,他和列寧學校師生中被打成所謂“社黨分子”都關在金砂西湖寨一座樓裏。賴金華决不承認自己是“社黨”,所以被肅反人員綁在樹上嚴刑拷打。正當要把他殺害之時,張鼎丞和羅明來到金砂,傳達毛主席關於肅社黨是錯誤的、應立即停止的指示,解救賴金華和其他被關押的人員。但他的團籍並没有恢復。1932年4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遵義會議”後,他被編入紅九軍團第九團。由於他作戰勇敢,又重新加入共青團。1936年5月,由共青團轉入中共黨員。這是他二次入團的原因和過程。
賴司令對作者説:“我看了你的《金砂——福建紅軍的摇籃》那篇文章後,知道了1932年成立的紅軍永定獨立團,金砂有一個連的兵力編入該團,團長就是韓偉;同年9月,獨立團編入福建軍區紅八師第一團,韓偉爲師長兼團長。1933年3月,紅八師編入福建軍區五十五師,師長韓偉、政委範世英(金砂人)。後來福建軍區三個師整編爲三十四師,轄三個團,一00團團長韓偉,政委範世英。紅三十四師6000多人擔任紅軍長征的總後衛,在湘江之戰中幾乎覆滅。韓偉只是少數幸存者之一。所以韓偉對閩西懷有非常特殊的感情。1944年,我擔任八路軍一0二師獨立一旅作戰科科長,同年參加延安中央黨校二部學習,參加延安整風。當時,韓偉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他知道我是閩西永定金砂人,對我特别關心,邀我到他的部隊去。但是由於其他原因,没有去成。”賴司令説到這裏,他没有去成韓偉的部隊,深感惋惜!他對作者説,韓偉太重革命感情,臨終前,韓偉交待兒子,他去世後,一定要把他的骨灰送到閩西革命公墓去,活着没有跟閩西的戰友在一起,死也要跟他們在一起。韓偉去世後,他的後代遵照他的遺囑,將他的骨灰埋在閩西革命公墓,永遠和他的閩西的戰友在一起。真是太感人了!
最後,作者對賴司令説:“賴老,您九十多歲高齡、又疾病纏身,還爲我的拙作《金砂之光》寫序,説明您對故鄉懷着一片深厚的感情。”賴老説:“我作爲金砂早期參加革命的老戰士,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賴老對故鄉的一片深情,永遠銘刻在作者和金砂人民的心中!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