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砂的革命史上出現了一個聞名遐邇的“金砂三杰”:即張鼎丞、張慕堯、賴拔群。新中國成立後,張鼎丞先後擔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慕堯先後擔任中監部商業監察局局長、中監監部部長助理、中監委和監察部黨組成員、兩届全國政協委員;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賴拔群的信息僅在永定區民政局烈士檔案中只有他的名字,他的生平事迹在老區辦、區志辦、黨史辦均未記載。
這次趁寫作《赤竹風雲録》機會,采訪了賴拔群的後代和查证了有關史料,才解開了八十六年的 “謎團”,原來他是長征時的紅軍師級幹部,即紅軍一軍團的没收徵發委員會主任。
原來,賴拔群,原名賴振華,1898年出生於永定區金砂鎮赤竹村羅斜坑貧苦家庭。他於1907年在金砂文館就讀,畢業後考取了永定道南高小就讀。後來,他和張鼎丞、張慕堯志同道合,經常閲讀馬列主義著作和進步書刊,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他們爲了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的文化修養,非常喜歡學習新知識。1921年8月,上杭知名人士劉海垣先生爲了在杭永兩縣推廣註音字母,便邀請廣東豐順縣立中學的國語理化老師涂演凡(涂祥生老師的尊翁)來擔任主要授課人。涂演凡先生授課的主要内容是有關國語“註音字母”和“客家方言註音符號”等語音方面的知識。賴拔群和張鼎丞及張慕堯一起參 人加了這次培訓學習。當時,賴拔群在赤竹正德學校教書,張鼎丞在豐稔豐朗勵勤學校教書,張慕堯在金砂育智學校教書。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涂善東編寫的《萬流仰鏡》一書中記載:在杭永豐稔第一次註音字母傳習所學員名册中,“學員賴拔群,年齡24歲,金砂正德學校教員;張鼎丞,又名張彝,24歲,豐朗勵勤學校教員;張慕堯,21歲,金砂育智學校教員。”涂演凡先生根據國家公佈規定的註音字母和自己編寫的《註音字母實在易》的通俗讀物以及客家方言符號的基本知識,深入淺出地講解其中的内容,使很多學員學得快,記得牢,會運用,終生受益。賴拔群和張鼎丞、張慕堯通過這次學習,很快掌握了“註音字母”和“客家方言符號”的技巧,不僅提高了教學水平,還 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對提高學習馬列主義和中國革命理論,對宣傳發動組織群衆和從事偉大的革命鬥争,都受益終生。
1924年,賴拔群辭去正德學校教員一職,和張鼎丞、張慕堯一起在金砂公學教書。張鼎丞任金砂公學的校長,期間,張鼎丞看到社會種種的黑闇現實,决心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1926年,張鼎丞到了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準備報考黄埔軍校或參加毛澤東主辦的廣州農民講習所,但都過期了。同年6月,張鼎丞到廣東大埔縣青溪寶靈寺小學擔任義務教員。在這裏,結識國民黨大埔縣教育局督學、中共大埔縣委書記饒龍光,開始閲讀大量的共産黨的書刊,逐步接受馬列主義。在饒龍光同志的培養下,參加了中國共産黨。同年7月,張鼎丞受黨組織的派遣,回到金砂,以金砂公學名譽校長的身份,開展波瀾壯闊的溪南土地革命鬥争。
首先,張鼎丞在西湖寨的自己家裏召開會議,吸收了金砂公學教師賴拔群、賴益三、邱啓勛、張大庚、謝仰前和赤竹正德學校教師邱禮榮及範炳元等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正式成立中共溪南第一個黨小組。
同年9月,中共溪南第一個黨支部在金砂路口即仙仁書館改建爲二層土樓裏成立。參加會議的有張鼎丞、賴拔群、邱禮榮、範炳元、張大鵬、張大庚、謝仰前、張福桂等。張鼎丞被選爲溪南黨支部書記。同月,中共溪南區委在金砂公學成立,張鼎丞任區委書記。
在黨組織和張鼎丞領導下,同年冬,賴拔群積極投入到發動群衆開展反“冠婚喪祭屠宰捐”的鬥争中去。1928年春,賴拔群配合張鼎丞,積極參與開展“借糧度荒”和 “分糧吃大户”的鬥争。金砂這二次鬥争的勝利,影響很大。引起了敵人的恐慌。
1928年6月2日(農曆四月十五日),深夜,國民黨縣政府派駐軍獨立四師二團江湘支隊100多人,包圍襲擊金砂公學和赤竹正德學校,抓捕了校長、中共溪南區委代理書記賴文舫、區委委員邱禮榮、曾憲安(後脱險)、賴其誠、張大鵬。
1928年6月中旬,中共永定縣委書記羅秋天在陳東石嶺湖塘小學主持召開了全縣黨代會。研究制定了永定暴動的計劃,推舉張鼎丞爲總指揮,阮山、盧肇西爲副總指揮。采取聲東擊西、調虎離山的策略。
6月30日晚,張鼎丞得知,江湘的部隊有三分之二已離開縣城到湖雷、金豐鎮壓農民暴動,當即下達攻城的命令。這天晚上,在張鼎丞的率領下,賴拔群和數千名武裝農民一起,向縣城進發。第二天凌晨四點,攻城開始,張鼎丞身先士卒,冲在前頭。首先突破的是北門,而後是西門、東門。一時間,槍砲聲與呐喊聲大作,武裝農民個個英勇殺敵,迫使國民黨守軍節節敗退,龜縮到縣衙内。然而,由於農民武裝缺乏作戰經驗,加上急於救出獄中同志,未能及時殺傷和瓦解敵軍,致使出城的國民黨軍隊聞訊後得以趕回縣城增援。張鼎丞等人發現這個新的動向,當即命令暴動隊伍主動撤出城外,然後將縣城團團包圍起來。
圍城後的第三天,敵我雙方處於對峙的狀態。此時上杭縣委宣傳部長鄧子恢趕來瞭解情况,他和張鼎丞等人分析形勢後指出,暴動有力地打擊了反動派的囂張氣焰,鼓舞了革命群衆,已起到了應有的政治影響,爲了使鬥争引向深入,避免更大的損失,應該停止圍城,把隊伍撤回到金砂,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
張鼎丞和鄧子恢爲了把溪南區的土地革命引向縱深,經常到赤竹羅斜坑賴拔群家(集慶樓)研究工作。羅斜坑只有六、七户人家,都是貧苦農民;離金砂只有6裏路,周圍大山環抱,山道縱横,遇到敵情容易安全撤退,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賴拔群的妻子叫江秀琴,是一個聰明機靈、事理通達、熱情好客的女子,非常理解和支持丈夫所做的事情是救國救民的大事情。據她的回憶,“鄧子恢的化名叫鄭建中,在我家裏住了好幾個月,經常在開會。開會講什麽我從不過問,只有給他們放哨,看有没有陌生人來往。實際上,張鼎丞和鄧子恢他們常來這裏開會,主要研究溪南的土地革命怎麽搞,如何組建紅軍營、溪南各鄉建立赤衛隊和鄉蘇維埃、政權建設如《土地法》《勞動法》《肅反條例》《婚姻法》等法怎麽制定。後來證實,1928年7月4日在金砂金谷寺建立全省第一支紅軍部隊——紅軍營,營長張鼎丞,黨代表鄧子恢;7月中下旬,溪南各鄉成立了赤衛隊和蘇維埃政權;7月下旬,張鼎丞和鄧子恢在卓坑召開金砂老農座談會,制定了分田原則和方法,即“以鄉(村)爲單位,以原耕地爲基礎,抽多補少,按人口平均分配”的分田方法。這一土地改革的分田方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1928年8月,成立了溪南區蘇維埃政府,頒佈了《土地法》《勞動法》《肅反條例》《婚姻法》等法,之後,溪南區掀起土地革命的高潮,全區13個鄉二萬多人分得土地二萬多畝。”
張慕堯給賴拔群的兒子賴育文的信中説:您父親賴拔群同志先後任“永定縣革命互濟會委員、閩西(蘇維埃)政府及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事務科長,蘇區中央財政部巡視員,長征中(紅)一軍團没收徵發委員會主任等職。1935年長征中於8月死(犧牲)於四川省松潘縣草地之班佑。”
1930年5月,永定縣城成立永定縣互濟會,賴拔群被選爲委員。他積極籌募互助基金,慰勞紅軍傷病員和困難群衆。同年10月,溪南區蘇維埃政府在古木督《華萼樓》創辦了六期的“列寧勞動學校”。培訓了來自全區各鄉村的兒童團、少先隊、共青團、婦女會等組織中的骨幹160多人。期間,賴拔群在該校任教。
1931年,賴拔群擔任閩西蘇維埃政府事務科科長。當時正是閩西“肅社黨”最爲嚴重的時候。根據範世英掌握的可靠情報,林一株也要向張鼎丞下毒手。在千鈞一發之際,他和賴拔群帶着兩個警衛,直冲林一株房間,把林一株捆綁起來,進行搜查,揭開皮箱一看,在“社黨”黑名單的顯著位置上就有張鼎丞的名字。後來,張鼎丞和羅明以閩西蘇維埃政府的名義,以“社會民主黨”的同樣罪名,把林一株等人槍斃了。 (範世英的回憶)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在長汀成立。期間,賴拔群擔任省蘇維埃政府事務科科長(見張慕堯給賴拔群之子賴育文信函)。
1932年冬至1934年9月,賴拔群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財政部巡視員;1934年10月至1935年8月長征期間,擔任紅一軍團没收徵發委員會主任。賴拔群負責整個紅軍一軍團的給養。由於他的工作能力强,團結協作,很好地完成了這一艱巨給養任務,保证了紅軍一軍團旺盛的戰斗力。
1935年8月,賴拔群犧牲於四川省松潘縣班佑草地 。(見張慕堯給賴育文信函和福建省委秘書處給賴育文的信函)
新中國成立後,張鼎丞任中國工農紅軍班佑紀念碑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席期間,非常關心賴拔群烈士的家屬,特别是烈士的後代賴育文,指示省、縣民政部門按實際情况,給予適當生活困難照顧。張鼎丞還指示當地政府要關心烈士後代賴育文學習文化知識和工作安排;後來賴育文安排農行部門工作直至退休。
1953年11月,張鼎丞回到了金砂,親切接見了賴拔群烈士的夫人江秀琴及其兒子賴育文、兒媳以及大孫子賴林。張鼎丞見到賴拔群烈士的兒子賴育文時,眼眶濕漉漉的,深情地説:“你太像你父親了。你一定要繼承你父親的遺志,做一個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1955年,全縣首批評定烈士746名,賴拔群是其中之列。按紅軍師級幹部烈士家屬發放撫恤金。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於1956年10月19日勝利完工,龍岩地委舉行了隆重落成典禮。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福建省副省長魏金水、閩西地區領導以及閩西烈軍屬代表、各界人士近二萬人出席大會。賴拔群烈士家屬江秀群也光榮參加了這次大會。
1960年困難時期,張鼎丞寫信給賴育文,鼓勵他要積極工作,克服困難。
賴拔群烈士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將永遠鼓舞子孫後代。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