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的金秋季節,天高氣爽,凉風習習。
今年(2002年)10月12日,週末。我趁受聘關西大學客座教授之機,偕太太龐秀聲去日本古都奈良市秋游參觀。在車上,陪同我們前去的龐新平博士介紹,奈良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首都(第二個是京都,第三個是東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東大寺、東大寺法華堂、唐招提寺、興福寺、興福寺南 堂、元興寺、藥師寺、平城宫迹、春日大社和若草山等10處之多,堪稱“世界遺産”名城。其中東大寺、唐招提寺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最爲密切,是古代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的美好象徵。我們商議,只有大半天時間,那就去參觀東大寺和唐招提寺吧。
我們先到東大寺。該寺聳立在奈良市東北面若草山(亦稱春日山)脚下的叢林中,始建於公元724年,建成於749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木結構寺院,高48.74米,長57.01米,寬50.48米。看上去高大巍峨,古雅檏實,保持原貌,無現代化裝飾。據講解員説,保持古迹原貌,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世界文化遺産的最根本的標準。在寺内,我們邊看邊聽講解員介紹,得悉該寺是我國唐朝的揚州名僧鑒真和尚到日本傳戒的第一個落脚地。唐天寶年間(742-756),日本雖然已有佛教戒律傳入,“但只知其法,而無傳法之人”;更無統一正規的三師七证制度,致使各地受法的儀律、戒相和所依經義各自爲政,僧紀日益混亂。於是,日本天皇早於733年批準元興寺僧隆尊關於派人到中國禮聘大唐高僧前來日本傳戒的奏請,並將此使命交付給沙門榮睿、普照兩人。同年,榮睿、普照兩人肩負“隨使入唐,請傳戒師,還我聖朝,傳授戒品”的使命與第10次遣唐使同期入唐。翌年4月,到達東都洛陽,然後在洛陽和長安等地研習佛學,巡禮諸 州,訪求戒律名僧,達9年有餘。天寶元年(742),兩人及日本學問僧玄朗、玄法一起乘船沿運河南下揚州大明寺,祈請聞名江南的鑒真和尚赴日本傳法。鑒真應請於天寶元年至十二年(743-753)期間,6次東渡日本,5次失敗,最後於12年12月20日成動到達日本九州島南部的薩摩國阿多郡秋妻屋浦(今鹿兒島川邊郡坊津町秋目)登陸,754年2月,經難波、河内(今大阪府),受到日本各地高僧歡迎後安置在東大寺居住。之後,又受到日本的宰相、右大臣、大納言等朝廷官員的禮拜。日本天皇孝廉還派吉備真備前去東大寺宣詔:
大德和上(尚),遠涉滄波,來投此國,誠副朕意,喜慰無喻。朕造此東大寺,經十餘年,欲立戒壇,傳授戒律。自有此心,日夜不忘。今諸大德,遠來傳戒,冥契朕心。自今以後,授戒傳律,一任和上(尚)。
幾天之後,天皇命授鑒真爲“傳燈大法師位”。於是,鑒真於4月初在東大寺盧舍那佛前建立戒壇,授菩薩戒。首先是天皇登壇接受鑒真的大乘菩薩戒,接着是皇后、皇太子也登壇受戒。同時爲沙彌澄修等440多人授具足戒。之後,一些日本僧人如靈福、賢景、志患、善項、道緣、平德、忍基、善謝、行潜、行忍等80多人,亦舍棄舊戒,來東大寺請鑒真重新授三師七正具足戒。756年,天皇任命鑒真爲大僧都,並詔書稱鑒真是“或學業優富,或戒律清净,堪聖代之鎮護,爲玄徒之領袖。”同時 ,將地處首都中心的故一品新田部親王的舊宅園地賞賜給鑒真居住。後在普照和思讬等弟子的多次建議下,鑒真於759年親自主持在園地建立寺院,天皇孝謙賜額扁曰:“唐律招提寺”,簡稱“唐招提寺”。所謂唐招提,是取自從唐朝來日本的鑒真和尚的佛陀身帝修業的地方之意,又稱建初律寺。這是根據中國四分律的南山宗戒律爲中心,在日本建築的第一座修業律寺,被奉爲日本的律宗總本山。
我們去到座落在今奈良市西京五條町13-46號的唐招提寺。一眼望去,在一片鬱鬱葱葱的園林中掩現出一座座竟相壯麗的中式寺院建築群,蔚爲壯觀。據我讀過的《招提寺建立起緣》、《唐招提寺緣起拔書略集》、《南都唐招提寺略録》、《唐招提寺戒壇記》、《唐招提寺解》、《招提寺千歲傳記》等史書所知和隨行聽講解員的介紹以及親臨其境所見,唐招提寺共分寺本部及鑒真住所兩大部份。
寺本部包括金堂、講堂、經藏樓、鐘鼓樓、寶藏樓、禮堂、僧坊、戒壇等建築。進入南大門,即見金堂,是現存日本最大的天平時代的建築物,是以唐開元至天寶年間(713-756)的中國佛殿爲藍本建築而成,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前面一間完全敝開。整個建築結構簡潔莊嚴,雄偉巍峨,具有典型的唐式風格。那豐肥的列柱和雄大的斗拱支撑着大而突出的軒檐,屋脊兩端裝飾着經受1200多年風霜吹打的鴟尾依然屹立高翹,具有一種檏實的美感,使人聯想起那些歐洲古希臘的神殿。殿内的天花板上刻繪着佛菩薩寶相花,格間作彩藻圖案。日本《特别保護建築物及國寶帳解説》一書,高度贊稱此堂是至“今日保存的最完美的天平時代佛殿,它的搆造裝飾,足以代表當時最先進的樣式和技巧。”金堂内供奉的丈六金色盧舍那佛坐像,面貌威嚴,背後刻有864個小佛像,整個式樣配置極爲恰當,以至連衣褶亦十分自然。左右脅侍的藥師如來、千手觀音、梵釋二天、四天王等各種佛像,是鑒真的弟子親手杰作,爲干漆佛像的佼佼者。殿堂内充滿肅穆的氣氛,猶如雙目失明的鑒真和尚仍然在禮拜冥想之中似的。在這種强烈的藝術感染下,參觀者不禁由然萌生崇敬之情。
出了金堂,便是講堂,共四面九間,是建寺時由宫廷賜予的平安宫的東朝集殿遷來建築而成,具有宫殿規模,是鑒真講授佛經的場所。堂内陳設簡檏,中央擺設鑒真講經的講台和坐椅,其餘均是聽講僧衆的坐墊,猶如一間佛教大學講堂。
在金堂和講堂連接伽藍綫的東邊,有一座多層的的舍利殿,是日本鐮倉時代爲了安放鑒真和尚的3000粒佛舍利而建築的。作爲本寺追懷宗祖鑒真和尚開山忌舍利會(每年6月6日)主要法事活動的場所。
舍利殿東側,是一座長大的三面僧房,南面是和尚唸經的道場和僧侣學習、住房之所,裏面陳設許多律僧奉行的嚴格的起居戒律,供人鑒賞。在東邊還有兩棟校倉,南面是經藏樓,北面是寶藏樓。在寶藏樓對面是一座嶄新的新寶藏樓,專門收藏寺内的繪畫、工藝、經文等,供人參觀。在禮堂往北,是舊開山堂,是當年鑒真爲本寺開山之所。
在金堂的西邊是戒壇。此壇是一個三層石結構建築物,比之東大寺的那個坭建築戒壇,顯得高雅多了。其最高層是模仿印度聖地古塔製作的寶塔的石雕藝術,令人不禁嘖嘖稱贊。
從舊開山堂北行過走廊,即入鑒真和尚的寓所鑒真大和尚御影堂。鑒真在這裏住了4年,於763年農曆五月初六日去世,享年76歲。後其日本弟子思讬親手雕作一尊干漆鑒真壽象安放在堂中,造形栩栩如生。每年五月初六日爲開山忌,前後三天開門供衆僧及遊人供奉參拜,1200多年來香火不絶。
出了御影堂往東的園林處,便是鑒真和尚御廟(鑒真墓)。整個墓陵是石結構,十分莊嚴肅穆。周圍緑樹成蔭,襯托着鑒真地下之靈。遊人無不於此點香禮拜,表示對鑒真和尚的敬仰。1978年4月,中國佛教代表團趙樸初團長訪問該寺,也來此掃墓,並向該寺的森本長老表達了希望鑒真大和尚回國故鄉探親的願望。1980年終成此願,由日本方面將御影堂的鑒真木像奉回揚州大明寺探親,成爲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的豐碑。
參觀完了,講解員領我們回到南大門傍的接待廳,觀看唐招提寺的電視録像片,加深參觀印象和聆聽更精煉的解説。在影片中,除了更形象地解説鑒真和尚在日本的傳戒事迹外,還插入一段影片和解説鑒真給日本帶來中醫術和中醫藥、造福於日本人民的業績。諸如在臨床醫術上,鑒真到東大寺不久,便治癒了光明皇太后的病,嶄露了精湛的中醫術,一舉在日本樹立了中醫學的威信。後當聖武天皇患病時,他又被奉旨列入診病的126名禪師之一,並因醫術精明而受嘉奬,被授予大和尚稱號。在中藥學方面,鑒真來日本時,曾帶來大批珍貴的中藥材送給天皇。756年,光明皇太后將其中60多種獻給東大寺的盧舍那佛,現在保存在東大寺正倉院中的還有龍骨、紫雪、金石凌等40多種。在方劑學方面,鑒真的配方廣擷博採,頗有見地,如氣痢訶黎勒丸方,鑒真選服鍾乳隨年齒爲方等。在《醫心方》中還録有鑒真對紫雪方的用法説明:“脚氣入腹方第八蘇方水研紫雪,服言主下。今案紫雪方,鑒真雲若脚氣衡心,取一少兩和水飲之;又可服紅雪五六兩,又呵黎勒丸。”鑒真敢於診治此重症,且同時提出幾種方劑治理,可見他師古而不泥,兼收並蓄,不株守一家之言,診病用方思路十分寬廣。難怪日本醫藥界視鑒真爲始祖。直到今天,京都的藥店街仍然奉鑒真和尚畫像。奈良唐招提寺的藥袋背後面,尚隆重地印有“唐招提寺的朱砂印章,以示正宗” 。鑒真生前亦曾在唐招提寺内開闢一大塊田地爲藥園,栽培中草藥,將生藥頒發給一般民衆,爲之解憂去病,爲僧醫的平民化龢民間的流行病防治作出貢獻。
參觀末了,我們觀之聽之,無不爲鑒真和尚爲中日文化科學交流所作的努力和貢獻而感動和崇敬,並爲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美好象徵的東大寺、唐招提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文化遺産而驕傲!
(原載《嶺南文史》2003年第1期)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