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已故教授羅香林先生研究認爲,客家人移民海外始於北宋靖康二年(1127)[1]而有文獻記載的廣東客家人出國定居者則是南宋景炎二年(1277)的梅縣(今是梅州市)鬆口鄉的卓謀開始,至今已有732年曆史了[2]。據不完全統計,700多年來散居世界五大州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家華僑華人大約有700萬,占中國華僑華人五分之一左右。其中東莞市鳳崗鎮的華僑華人有15828人[3]。他們散居在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緬甸、山打根、大北歷、不蘭多耳、大溪地、牙買加、洪都拉斯、智利、巴拿馬、巴西、圭亞那、蘇裏南、千裏達、澳大利亞、比利時、瑞典、丹麥、荷蘭、法國、英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和地區。700多年來,700多萬客家人離鄉背井,飄洋過海,定居异域、勤儉節約,艱苦創業,其中發財致富者不乏其人。但他們根在中國,眷戀故土,熱愛家鄉,回家探親,慷慨解囊,資助家鄉建設,而且在文化建設方面多作貢獻。本文擬就客僑幫助家鄉興辦教育和建設文化方面作一闡述。
―、資助家鄉興學辦學
客僑在外國眼見和親歷教育興國和富國的經驗,激發他們熱心家鄉的教育事業,興起獨資或集資幫助家鄉興學辦學、培養人才之風,經久不衰。據統計,梅州市現在有2300多所小學、230多所普通中學、30多所中等專業學校和2所大專院校,大部分是歷年來海外客僑資助興建和修建的,特别是那些質量高乘、富麗堂皇的大樓建築全部是客僑捐資興建和修建。例如,梅縣的書院於1913年改建爲東山中學,没有足够教室和宿舍。客僑得知情况,紛紛捐資興建,至1949年就興建了華僑樓、西新樓、挹程樓、旭昇樓、禮堂、南康圖書館、松山堂、科學館、宿舍樓等12座。1984年新建七十週年紀念樓。此樓建築面積達2345平方米,内中有課室20間,教師休息室、會議室各5間。東山中學從創辦至今共建有樓、堂、舍、所共28棟,其中有14棟是客僑捐資興建的。與此同時,上世紀80年代,客僑捐資10億元匡助嘉應大學(後改爲嘉應學院)爲建設基金。印尼僑商姚美良(已故)捐1000萬元興建中山大學永芳堂,作爲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心和歷史係的辦公、教學和研究的用房。其他如印尼客僑劉宣應(梅縣籍)、馬來西亞、客僑姚德勝(平遠縣﹞、泰國客僑謝樞泗﹝梅縣)、劉榮芳(梅縣)、加拿大客僑謝英榛(梅縣)、留尼旺島客僑朱復翔﹝梅縣﹞、印尼客僑李冠漢(梅縣)、澳大利亞客僑葉權昌(梅縣)、印尼客僑曾杉彬、蕭畹香﹝大埔縣﹞、客僑黎次(梅縣﹞、鐘奇可(梅縣)、留尼旺客僑李秀奎(梅縣)、陳錫用(梅縣)等,均捐資家鄉辦學,爲家鄉的教育文化事業增添光彩。
東莞市鳳崗鎮的客僑也爲家鄉辦學作出貢獻。例如上世紀初,旅居蘇裏南客僑油甘埔村人張友權,獨資創辦東莞華僑中學,並出任名譽校長。竹尾田村客僑賴雲英,幼年時隨父母移民馬來西亞,心系家鄉,熱心家鄉教育事業,於1986年捐資港幣20萬元給東莞華僑中學興建圖書館;1990-1992年又捐資200萬元興建兩間面積共10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出租,將所得租金全部撥給英明教育基金會使用;2006-2007年,再次捐資2006350萬元等建華僑中學新校園和華僑醫院。此外,他向全國各地捐資興建希望工程學校13間。據統計,至2008年,賴雲英共捐資家鄉和國家興學辦學等公益事業的經費達到1500多萬元[4]。同時,從《尚有義建崇烈堂碑》《遺愛堂春祀碑》和《遺愛堂崇祀碑》等碑文看出,刻記有鳳崗鎮客僑捐資辦學姓名者7000多人,説明該鎮客僑捐資辦學是相當多人的。
二、資助家鄉建設文化
旅居國外的客僑回到家鄉探親目睹家鄉住房殘破,也慷慨解囊,捐資修葺和新建房屋甚至城鎮,而且參考國外的建築文化,使房屋和城鎮的結構、風格、式樣和立面等,都超越原有的農村建築。例如梅縣最大的鬆口鎮,共有1000多間店鋪和住宅,其中60%是客僑捐資興建的,所以全鎮有規劃地建有街道、農貿市場、學校、中山公園、圖書館等,而且多是二至三屋的鋼筋水泥樓房,頗多洋氣。梅縣 、興寧、豐順、五華交界的畲江鎮,有店鋪龢民居1000多間。大部分是客僑捐資興建的二三屋樓宇。許多客僑也爲自己和兄弟或親戚新建樓房,使古老的集鎮和村莊增添美景。據統計,在今梅州市七縣一區的160多個鄉鎮中,客僑捐資興建的街道、市場、樓宇、商店,舉目皆是。
東莞市鳳崗鎮的客僑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年,回鄉捐資建築的“排屋樓”,更具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這種“排屋樓”一般由一排或兩排排屋和一座碉樓搆成院落式布局,用三合土夯築結構。排屋是二層建築,四開間,面寬15-20米,進深10米左右,硬山頂,屋頂檀條字密集,檐下有綵繪,頗具藝術價值。碉樓高有三、四層,有八層九層者。每層開窗或眼,頂層設壁龕式鈧鬥,鬥上有槍眼護墻裝飾紅黑相間色帶,四角有如意紋懸魚圖案,頗具藝術價值。樓内後部有木樓梯從底層通往頂層,左頂設有閣樓。例如黄洞榕樹厦村的黄洞觀合樓,1927年由客僑蔡官合獨資興建,由一座碉樓和二排屋搆成。碉樓寬5.5米,深7.9米,高八層24米,墻厚0.8米。每層開麻石框方窗和砲眼,頂層正面有鷹花藍灰塑裝飾,其他三層設銃鬥。天台用欄杆墻圍護,中間有歐式方形樓閣,上裝避雷針。兩排屋分别坐東南朝西北,和座東北朝西南,檐墻灰塑,彩描豐富,精美别致,裝飾性强。這種“排屋”與“砲樓”相結合的建築,是客家民係移至東莞海濱地區,與廣府建築文化相關類似的結構,其突出特點是外觀開闊,内部連通(尤其是排屋與砲樓相連通),在建築文化上,體現了客家民係的移民進化過程,既有客家傳統建築文化的風格,又有海外西方國家建築藝術的影響,這種建築文化爲鳳崗鎮所有獨有。據鳳崗鎮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至1949年全鎮有“排屋樓”160多座,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120座[5]。這是鳳崗鎮極爲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和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應該十分珍惜,加以修理保護和加强管理。
如何保護好“排屋樓”獨有的建築文化?我建議應根據奥地利著名藝術史學家裏格爾(Atoise Riegl,1858--1905)提出的歷史建築文化遺産保護的紀念性價值原則,和1931年的《雅典憲章》、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1972年的《世界遺産公約》和1994年的《奈良文件》關於世界各國都要遵守保護歷史文化遺産的真實性規定,按“排屋樓”的原汁原味加以保護和修補恢復,這樣才能保持““排屋樓”的原貌。然後在開發的層面上發揮“排屋樓”旅遊資源價值,讓更多的國内外遊人到此參觀,從而提高鳳崗鎮的國内外知名度,爲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鳳崗鎮的市場經濟服務。
注釋:
〔1〕 羅香林:《客家研究》第一集第40頁,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出版。
〔2〕黄竟初:《華僑華人故事録》第2頁,1940年版。
〔3〕任焕林:《鳳崗歷史博物館》第25頁,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4〕任焕林:《鳳崗歷史博物館》第26、28頁,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5〕任焕林:《鳳崗歷史博物館》第34頁,南方出版社2008年版。
(原載《鳳崗客僑文化論壇文集》,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10年)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