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灣民衆國家認同疏離及年輕世代“天然獨”的現狀
中國共産黨十八大報告提出要“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爲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以和平發展促進兩岸自願和平統一,關鍵是要在綜合實力不斷增强的基礎上,通過兩岸制度化合作與融合發展,從而培養兩岸同胞一家人的“我群”意識,建構起兩岸同屬一國的國家認同,增强對兩岸和平統一的意願。
從這一角度看,筆者2014年9月内部民調顯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戰略目前尚未顯現國家認同建構的促進作用。近年來台灣民衆對大陸的敵意並未因大陸推行和平發展戰略而消减;而在大陸惠台讓利促成兩岸合作交流、和平發展的同時,“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國家認同反而有所弱化,台獨傾向反而有所强化;特别是台灣年輕世代更是如此,存在所謂的“天然獨”現象。
民調顯示,逾66%台灣民衆認爲兩岸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廣義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者不到25%。另外,民調結果中有兩個特别值得注意的現象:一是表示近年來因交流合作、和平發展而更加堅定認同兩岸是兩國的受訪者比例,約爲更加堅定認同兩岸是一國的受訪者比例的38倍。二是不同年齡台灣民衆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認同度呈現顯著差异,40歲以下的台灣年輕世代的認同度較低,約172%;不認同度較高,約爲734%。
民調顯示,目前台灣民衆對兩岸關係的主要傾向(766%)仍然停留在維持現狀上,但維持現狀偏向獨立的比例(284%)是偏向統一比例(94%)的2倍左右;不贊成兩岸最終應統一的比例(577%)是贊成者(195%)的近3倍,贊成台灣最終應該獨立成爲一個新國家的比例(572%)是不贊成者(265%)的22倍。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兩岸交流合作蓬勃發展的同時,關於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台灣民意在向偏獨方向傾斜:贊成兩岸最終應統一的比例(195%)較2012年顯著下降了12個百分點,不贊成的比例(577%)顯著上昇了21個百分點;贊成台灣最終應獨立的比例(572%)較2012年顯著上昇244個百分點,不贊成的比例(265%)顯著下降144個百分點。
二、台灣民衆國家認同疏離及年輕世代“天然獨”的成因
台灣民衆國家認同疏離及年輕世代“天然獨”的成因,既有客觀層面的因素,也有主管層面的原因,但主要問題在於近20年來台灣朝野刻意運用台灣内部的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形塑仇中恐中反中及台獨意識形態的結果。
一是在自由主義盛行的和平發展時期,民衆在内心深處更偏好於追求獨立。二是海峽兩岸各自走上不同的制度與發展道路,疏於交流往來,加之兩岸當局爲了各自的意識形態在教育與宣傳方面長期醜化對方,使得兩岸民衆缺乏共同的經歷、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觀念。三是台灣緑營政客、政黨、當局刻意運用台灣内部的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長期進行仇中、恐中、反中、台獨意識形態的負面宣導,致使大陸推行合作交流、和平發展的動機與行動一再被污名化,衝銷了大陸對台工作的努力。從李登輝當政後期到陳水扁當政期間台灣當局“去中國化”的種種行爲(特别是教育與輿論宣傳中的“文化台獨”)所影響的台灣青少年,現在長大成人,成爲了受訪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每年出生率約1%、死亡率約07%。這意味着自“兩國論”推行至今近20年來,每年約增加近20萬人口偏向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與此同時,偏向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人口每年約减少近12萬人。四是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馬英九當局採行“三不政策”這一缺乏明確方向性的政策,一方面讓社會民衆思想混亂,不知道去往何方;另一方面,在“三不政策”的規範下馬英九當局並没有在台灣的教育、輿論等事關國家認同的意識形態領域進行及時的撥亂反正,國統綱領廢了就廢了,課綱去中國化就去了,結果國家認同繼續疏離,台獨意識繼續泛濫。五是近年來兩岸合作交流的協商談判是以兩岸對等身份進行的,而台灣當局及媒體將“九二共識”定義爲“一中各表”,並一直特别强調“各表”,在台獨已成主流意識形態的背景下,這會引致台灣民衆認爲兩岸是兩個國家,也就是説客觀上會將兩岸合作交流協商談判等事務性層面的作爲經濟實體或政治實體的“對等”理解爲兩岸是在國家身份層面上的“對等”。
需要强調的是,一方面,由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戰略與兩岸制度化合作交流施行時間較短,並尚未充分展開等因素的存在,因此上述民調結果顯然尚不能證實或证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戰略對國家認同建構的作用;另一方面,理論而言,由於政治一體化還有其自身的政治邏輯,經濟一體化、文化(社會)一體化向政治一體化的外溢存在一定局限性並需要一定的主客觀條件,因此顯然也不能將國家認同尚未提昇的原因僅僅歸結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戰略與兩岸制度化合作交流施行時間尚短且未充分展開所致。
三、因應台灣民衆國家認同疏離及年輕世代“天然獨”的建議
國家認同的形成顯然是一個漫長的需要主動作爲、積極建構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放之任之、水到渠成的自發過程。要建構國家認同,首先,兩岸當局要有共同的意願與行動;其次,要通過包括經濟的手段、文化的手段、社會的手段、政治的手段乃至軍事的手段等,構建起兩岸休慼相關的命運共同體,包括利益攸關的經濟共同體、相互認同的文化(社會)共同體、互信包容的政治(安全)共同體。核心是要在堅持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的引導下,讓兩岸人民有着共同的經驗、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觀念,以有助於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國家認同的形成。
在當前台灣意識形態總體傾獨、和平統一尚未成爲台灣社會共識的現實背景下,要以合作交流、和平發展方式推進國家認同建構與和平統一,必須堅持以“兩岸一國”爲前提、以共同利益爲導向,推行兩岸整體層面的雙向開放以致相互給予國民待遇下的制度化合作與融合發展,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兩岸共同家園與命運共同體。最後需要强調的是,除了構建兩岸共同家園與兩岸命運共同體以形塑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國家認同之外,海峽兩岸還必須各自以自己的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等手段形塑國家認同,畢竟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作爲内因乃是形塑國家認同的主要力量。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大陸有必要而且可以“以經迫政”或“以經促政”,以兩岸經濟合作的利益籌碼迫使或促使台灣當局進行意識形態領域的撥亂反正、反獨促統工作。
唐永紅:作者爲厦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經濟平台執行長。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