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論“和合化文化”在融合台海兩岸關係上的創新和嘗試

  中華文化既孕育了現在的台灣文化和大陸文化,又要求在現在台灣文化和大陸文化的基礎上再創新一個新文化。不僅新時代需要新文化,而且新任務也需要新文化。創新一個新的中華文化,是爲了滿足中華民族復興的需求。而現在,台海兩岸的分離和分立狀態,又是實現中華復興的最大障礙。怎麽辦?創新一個兩岸都可以共同認同和接受并且融化的新文化,是一條必經之路。没有文化的融合,就没有社會的融合。没有社會的融合,就没有經濟的融合。没有經濟的融合作爲基礎的政治融合,也是一種貌合神離的融合。所以,兩岸融合的向度、進度和程度關係中華民族崛起的最終質度、速度和高度,關係中國夢最終實現的方向、内涵和價值。“兩岸融合”目前還只是一個心理需求。所謂心理需求,言外之意是,還没有到一個顯意識的地步和程度。“心理”在弗洛伊德早期是一個“潜意識”的概念。這决定當下必需和急需一種文化創新和創意。台海兩岸近70年的分開發展和思考狀態,導致了一種文化上的隔閡和隔膜在發生化學變化,不確定因素在不斷增多,且還在越來越嚴重。而要使兩岸發展進入一個新常態——一個和氣發展狀態,就必須先在文化上做好文章。不僅要消除文化分歧,更要創新一種新的中華文化的觀念、概念、理念、意念和信念。中華文化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經歷豐富,跌宕起伏幅度很大。要相信中華文化具有化解一切差异、矛盾和衝突的潜質、潜能和潜量,但要在現實和實際的工作中發力還必須創新、創新和再創新。“創新”是十三五首要的發展理念。創新有多種形式,如搬新、組新、模新和原新等等。文化創新需要創新一種可以産生新的教化、感化和變化效果的文化新常態。這種新常態需要兩岸當局、兩岸民衆、兩岸社會和兩岸文化來共同努力。

  想象當中,這個兩岸文化交流的新常態應該包含一個“和合化文化”和一個“包容性增長”兩種文化内涵。它們是當下兩種最具發展空間、發展潜力和發展影響力的文化性質和形式。但前者屬於中華傳統文化,是基礎;後者屬於新提倡的現代國際文化,是表現。雖然從字表上還看不出它們之間有何聯繫,但從内涵上却看出了它們既是互動的,又是相互兼容的,如“和合”中的“和”,就既是一個“和諧”之“和”,又是一個“和而不同”之“和”。其中,後者那個“和”,也即“和而不同”之“和”就是一個“包容性增長”中“包容”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説,在“和合化文化”和“包容性增長”的整體框架中,“和合化文化”是基礎。只有在“和合化文化”基礎上的增長,才能稱之爲“包容性增長”。現實是,幾乎所有研究和操作“包容性增長”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和思考過一個現象,或者發現了一種關係:它與這個“和合化文化”有關係嗎?如有,又是一種什麽關係呢?它們其實是一種一脈相承的關係,不僅關係密切,而且還互動頻繁。

  2015年APEC會議的主題是“建設包容性經濟體,建設更美好的世界”。其中就包含了一個鮮明的“包容性增長”概念。它是一個什麽意思呐?根據英文單詞“inclusive”來看,它是只有中文中前面的“包”(contain)而没有後面的“容”即“溶”(dissolve)的。所以,這種方式其實是一個只有“包”而還没有“容”的“增長”模式和方式及其理論。現實是,要做到“容性增長”難度很大,只有努力做好“包性增長”。但即使是“包性增長”依然需要各方和各國的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命運共同體”才會有這種可能。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口號已經有了,但具體落實的措施不是還没有很多,就是也没有很到位,更没有一個推進的系統操作方案,甚至也没有很好地進行協商、協調和統籌。

  “和合化文化”的源頭是中華傳統文化,來自於儒釋道。道學講究“天人合一”,佛學注重“尚和”,儒學信奉“禮之用,和爲貴”。中華文化有很多形式,但能持續一段時間的形式並不多,斷斷續續傳承的形式也不多,而能一直“傳”之又“統”之的文化形式更是爲數不多,而且還要整理和梳理,甚至還要重新認識和詮釋。但即使這樣的文化現象在人類文化史上也已經屬於奇迹和奇葩。在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華文明還在一直連續發展着。這本身就是一種奇迹,它本身就藴涵一種特别旺盛的機理,本身就具有值得研究的價值。研究結果是,像人一樣的吐故納新機理是它的根本性機理。這就是它可以“傳統”的機理和基因。

  而“和合化文化”就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這個可以吐故納新的機理和傳統。但“和合化文化”本身還是一個新概念,是這次參加中華文化論壇進行思考的一個創新結果。現在已經進入一個重視概念創新的時期。隨着歷史延伸和中西文化的頻繁和深度交流,每個概念都在發生内涵和形式上的變化和發展。很多概念不僅脱離了初心,而且更是脱離了本原。在很多方面,現在都需要一個概念的創新式回歸和發力的狀態。

  問題是,台海兩岸社會及其文化又怎麽才能做到“和合化”呢?要想“和合”,就必須清楚台海兩岸社會及其文化的現狀是什麽。它們各自的特點又是什麽。對兩岸社會及其文化需要重新認識。台灣究竟是一個以什麽文化爲基礎的社會?大陸又是一個以什麽文化爲基礎的社會?不要以爲生活在其中就能理解它。否則,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等於白説。在最近70年,台海兩岸文化及其社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甚至是一種翻天覆地乃至逆轉性變化。台海兩岸社會及其文化在過去40餘年發展中究竟發生了什麽變化?可以説,大陸已經轉變到20世紀50年代時那個台灣狀况,台灣也逆轉到當時大陸的狀况。但是,20世紀50年代大陸是一個什麽情况呢?那時大陸還是一個封建的農民意識很强烈且在做的狀態。而中華傳統文化基本就是一個封建文化。所以,中華傳統文化一般是從周朝算起的,而不是商朝。商朝原則上屬於奴隸社會文化,與古希臘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商朝是東來到中原的文明。在中原尚未形成之前時,其東邊山東還是一個海上仙島。當時島上居民很有一些古希臘人味道。所以,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周朝文化,而不是商朝文化。但西方文化的核心是類似商朝文化的古希臘文化。在當初是周朝打敗了商朝,但在現代中華文化中是否還可以戰勝和打敗西方文化呢?目前這還是一個問題,且還是一個用復雜目光看越來越復雜,但用簡單目光看越來越簡單的問題。

  核心在於,中華文化發展到今天看能否進一步“和合”西方文化呢?也即歷史上的周朝文化能否最終“和合”商朝文化呢?中國歷史上自西周以來就提倡一個“重農抑商”的文化。其中“農”不僅僅是一個“農業”之“農”,還是一個周朝之朝之名;“商”不僅是“商業”的“商”,還是一個“商朝”之“商”之名。由此可知,歷史上周朝文化並没有真容商朝文化。這就需要弄清楚什麽是“和”與什麽是“合”以及什麽是“和合”與怎麽“和合”的一系列問題。“和”者一定會突出一個“和而不同”的“和”。這個“和”既是一個“和聲”之“和”,是指在禾杆上做一些“孔”,再從“孔”中發出混合聲音的狀態;又是一個“和解”之“和”,是指用“和稀泥”的方式去解决問題的思路。而“合”既是一個過程,又是一個狀態。其中,有過程不一定有狀態,但有狀態必定有過程。能最終合在一起的部分一定是一個本來就是從整體分出來的部分,如同英文單詞individual(個體)所描繪的情况一樣:它特指一個從整體中分開出來(divide)那個部分的狀態。它們即使有獨立性也是一種相對獨立性。這也吻合西方對創世説的描述:女人就是由男人身上的肋骨做成的人。但是,“和合”則是一種以“和”爲終極目的的“合”的過程和狀態。但“合”也是復雜的,如配合、合併、合作等等。“合”的對立面又是一個“分”。中華傳統文化又充滿着辯證思維和方法。一是老子創立了世間最大的“合”態,就是一個“天人合一”的概念和思想。一個連天與人都可以“合”,還有什麽不可以“合”的呢?所以,它又是不懼怕“分”的。二是創立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辨证思想。但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歷來又是信奉和講究“和”價值的,如“以和爲貴”等。怎麽理解這個價值?一是一種以“和”爲核心的文化,二是一種以“和”爲難得的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僅“和態”難得,而且“糊涂”態也難得。一般説“和諧”是對内的,但説“和睦”是對外的。

  重點還是,怎麽“和合”兩岸文化及其社會?每個社會的文化都是既有傾向又可分層的。要想“和合”台海兩岸,一方必須對另一方瞭解,但一定要以“知己”爲前提。“知己”之所以在“知彼”之前,就是因爲“知彼”是爲“知己”服務的。大陸想“和合”台灣,就必須瞭解台灣社會的文化分層情况。對台灣的文化研究,分塊研究較多甚至很多,但對分層研究還是很少甚至極少。但分層研究也有多個維度。這裏重點進行一個按照形成的時間順序分層:它的底層文化是一種移民文化。台灣最大一次移民發生在東漢時期,衛温、諸葛浮海夷洲就移民了7000餘人,主要是移民了中華文化。第二層是戰争文化。從鄭成功收復台灣到康熙平亂台灣,都在打仗。第三層是日本文化。第四層是美國文化。第五層是歐洲文化。第六層是大陸文化。大陸社會的文化層級是這樣的:底層是中華傳統文化,第二層是以英國爲主的歐洲文化,第三層是日本的侵略文化,第四層是美國文化,第五層是蘇聯文化,第六層是文革文化,第七層是改革文化。由此看,台海兩岸即台灣社會及其文化和大陸社會及其文化又有什麽共同點呢?彼此之間又有什麽結構上的合與被合的需求如同杯身與杯蓋、茶壺與茶杯呢?總之,只有异性才能相吸,如是同性只能相斥。

  真正要使台灣和大陸融合與“和合”在一起,最好的思路就是像現實中很多杯蓋和杯身的關係一樣:把台灣當作兩岸融合在一起整體杯子的杯蓋,把大陸看作這個杯子的杯身。問題是,把台海兩岸的大陸社會和台灣社會“和合”成一個怎樣的整體呢?不同的整體設想和想象,就會有不同的可以“和合”的要素和機理,就會有不同的“和合”方法,也會有不同的“和合”的效果。

  當然,“和合”的概念提出固然有難度,但“和合”的實踐更有難度。雖然對“和合”之點的選擇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還是對“和合化”方式的選擇。方式是一個綜合概念,裏面不僅包含性質和内涵,還包括程序和過程,更加包括做法、方法和手法。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就會功虧一簣。這不僅需要擔當和膽略,更需要“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


  黄建鋼:作者爲浙江海洋大學教授,浙江海洋大學港台僑研究所所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