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家風,傳遞先人最初的信仰

  大家都知道,範仲淹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教育家。我小時候就通過各種書籍讀到過很多關於他的故事,得知他在青少年時,冷頭沃面,劃粥爲齏,刻苦攻讀。而讓我印象最深也最震撼内心的,是他誓“以天下爲己任”光明大志。他入仕後,爲官一生、造福萬方,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始終把百姓的冷暖憂樂掛在胸懷。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雖官居要職,但始終嚴於律己,注重家聲,國財民脂秋毫不犯,逝世後,治喪無其所,“入殮無新衣”。

  今天,有幸讀到範仲淹第26代裔孫範英先生所著的《範仲淹家風百首謡》,讓我更加受益匪淺。國和家是緊密相聯的,國由家組成,有國才有家;而家又是國的細胞,家和萬事興。治國從治家開始,“家風”是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内容。

  《範仲淹家風百首謡》 從孝道、忠勇、兄弟、慈悲、勤讀、尊師、禮義、睦鄰、敬懷、憐恤、謙廉、戎驕、惜物、報谷、天理、博愛、處事、修身、堅守、種根等全方面描述了範家家風。讀到“忠勇”和“謙廉”時,我不由想起兒時讀過的《範仲淹故事》:

  範仲淹二兒子範純仁,娶妻王氏。王氏爲朝廷重臣王質長女,在娘家舒適享受已成習慣,到範家後很不適應清貧生活。一天範仲淹看到這位兒媳從娘家拿來優質絲綢做帳幔,心裏很不高興,指責兒子和兒媳説:這樣好的綢緞, 怎麽能用來做帳幔呢?我們家一貫講究清素節儉,你們如果把這些奢華的壞習慣帶到家裏,搞亂了我的家法家規,我就要在庭院裏用火燒這些綢緞!

  其兄範仲温曾要求範仲淹給自己的兒子們謀個一官半職,範仲淹在《與中舍書》回信中,着重談了對侄子們的教育問題,指出要督促二侄、三侄發奮學習,每天必令其鑽研功課,苦讀苦練,决不能讓他們得過且過,混天度日。要讓他們瞭解,只有等到他們學有所成,自己才能按規定向朝廷請示給他們安排職務。兩位侄子在他的教導下,學業上進,品行端正,深受鄰里鄉親的喜愛。後來經範仲淹推薦,朝廷按典章慣例給予恩蔭入仕。此時範仲淹又馬上給他們寫來書信, 提出了一系列做人做官要求:“汝守官處小心,不得欺事。與同官和睦多禮,有事即與同官議……莫縱鄉親來部下興販, 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

  在範仲淹《嚴先生祠堂記》也有雲,“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想來,這便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境界與品質。

  家風、家規對人的一生影響很大,尤其在中國,普遍注重家庭觀念,如春節期間,人們不辭千辛萬苦都要扺達的,就是那個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都顯得温馨的家。每個人都深深地受到家風、家規的影響,這種影響往往是終身的。故而,在物慾横流的當下,傳承範仲淹的家風和家教更爲必要。範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情懷和仁人志士的高風亮節,對後世影響無疑是無窮無盡的。

  (作者張縵莉,廣東社會學學會潜能開發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發表在《文明與社會》2019年7月28日總第416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