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助力優秀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譜寫嶺南家風文化的時代新篇章

  2019年12月26日,廣東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届嶺南優秀家風的傳承與創新論壇”在廣東社會科學中心三樓隆重舉行。本次論壇是經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社科聯立項批準的2019年度“嶺南學術論壇”五大分論壇之一。論壇舉辦恰逢毛澤東同志126週年誕辰紀念日,來自廣東省黨政機關、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近百人參加會議。論壇由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董玉整主持並作會議總結。

  廣東省社科聯社團聯絡部副主任李錦欽同志受廣東省社科聯領導之托到會講話。他指出:嶺南優秀家風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家風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絢麗奇葩。在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挖掘嶺南優秀家風文化的豐富内涵、梳理其歷史發展脈絡、研究其現狀特徵及其重要的時代價值和未來發展趨勢,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李主任指出:廣東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在範英老會長的帶領下,爲廣東文化强省建設作出了具有開創性的重要貢獻,由他主編的“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已經出版了90多部。不久前出版的《範仲淹家風百首謡》以及《中國家風文化論略》,産生積極反響。今天,由兩會舉辦“首届嶺南優秀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論壇”,恰逢其時,充分彰顯了廣東社會學學會和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同仁們的文化自覺與責任擔當。

  廣東省社科聯顧問、兩會終身名譽會長範英研究員作了題爲《對嶺南家風文化與範仲淹家風文化的若干認識》的專題學術報告,《城市觀察》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魏偉新研究員、廣東警官學院嚴考亮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李開文副教授、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會長吕志教授、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陳木朝高級工程師、珠影集團原黨委副書記陳芳芳、廣州大學宋其蕤副教授、中山大學郭海鷹博士、江門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樑振權等9名專家學者做論壇專題發言。本次論壇順應新時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設、加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呼唤,突出家風文化主題,共論嶺南古近代、現當代優秀家風文化的典型特徵,理論聯繫實際,圍遶助力優秀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譜寫嶺南家風文化的時代新篇章這一重大現實課題開展深入研究和積極探索。現將專題學術報告和專家發言的主要觀點簡述如下。

  一、對嶺南家風文化與範仲淹家風文化的若干認識

  廣東省社科聯顧問、兩會終身名譽會長範英研究員在題爲《對嶺南家風文化與範仲淹家風文化的若干認識》的專題學術報告中指出:

  關於“嶺南文化”,有三個最爲基本的問題:一是“嶺南”這一概念有多種含義,但總的是種地域性概念,即指我國五嶺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二是“文化”這一概念也有很多不同的講法,但應該是指與經濟、政治等相對應的“文化”;三是“嶺南文化”這一概念也有不少争議,但應該是指我國五嶺以南,即廣東、港澳、海南和廣西大部分地區歷來積累起來的,相對於嶺南經濟、嶺南政治而言的,又具濃重的嶺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在此基礎上,範英研究員又對“嶺南優秀家風文化”進行了理論界説,提出:家風,是家庭成員中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家庭中的映寫;嶺南家風文化,是指中國家風文化中嶺南這一區域性的家風文化;嶺南優秀家風文化,是指嶺南家風文化中具有正能量的那些家風文化。

  關於範仲淹與嶺南家風文化,範英研究員認爲:範仲淹文化特别是他的家風文化,對近千年來對嶺南優秀家風文化的影響多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擔當精神和家國情懷爲標識,潤物無聲地爲嶺南優秀家風文化的完善與發展作出過潜在的、廣泛的、深入的影響。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出來的嶺南賢達人士及其優秀家風文化,均可在範仲淹文化尤其是家風文化的影響上找到烙印,而嶺南優秀家風文化對範仲淹家風文化的傳承並非一朝一夕之事。爲了傳承得多些好些完善些和更有益於嶺南優秀家風文化的發展與提昇,對濃縮了中國優秀家風文化的範仲淹家風文化這一重要組成部分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於《範仲淹家風百首謡》(範英著)的寫作、出版和推廣活動,範仲淹家風文化在嶺南的影響與傳承當可得到進一步的擴展。近千年來,嶺南優秀家風文化在範仲淹文化及其家風文化的影響和傳承進程中,並不乏有對範仲淹文化和範仲淹家風文化的創新因素。一是表現爲嶺南優秀家風文化與範仲淹文化、範仲淹家風文化的有機結合。二是表現爲嶺南優秀家風文化對範仲淹文化、範仲淹家風文化自身某些方面的完善或創新,實際上也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或優秀家風文化的某些完善與創新(詳見本期專文)。

  二、關於嶺南家風文化的歷史回顧與現實陳述

  《城市觀察》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魏偉新研究員在專題發言中着重研究和總結了“嶺南古近代家風的主要特徵”,認爲嶺南古近代家風深受中華傳統文化浸潤,秉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之魂、之本,凝聚着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共識,傳承着精神基因和倫理品質。同時深受冼夫人、六祖慧能、張九齡、陳白沙等本地聖賢以及韓愈、包拯、媽祖、文天祥等外來聖賢的精神熏陶和影響,藴含着向上、向善、向尚的豐富内涵,十分强調言傳身教性、榜樣示範性、吸納傳承性、認同約束性。

  廣東警官學院嚴考亮教授在專題發言中着重論述了“嶺南現當代家風文化的傳承”,認爲嶺南現當代家風文化既是對中國古代傳統家風文化的傳承,也是對中國近代家風文化的傳承。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要通過嶺南優秀家風文化傳承,來體現對中國傳統優秀家風文化的繼承。二是要思考怎樣來發掘出嶺南家風文化的現代價值,傳承嶺南家風文化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三是要通過彰顯嶺南家風文化的時代性來培育家庭文明新風尚。當前,面對社會經濟與政治改革、文化多樣性、科技發展等對嶺南家風文化的衝擊,當代嶺南家風文化需要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

  三、關於紅色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廣州中醫藥大學李開文副教授在“毛澤東的家風榜樣”專題發言中重點闡述了毛澤東家風的形成過程、豐富内涵、當代價值及其與嶺南文化的關聯,認爲湖湘文化、毛氏家族家風、中國共産黨的政治本色對於毛澤東家風的培育産生了深刻影響。新時代學習毛澤東家風,就是要學習毛澤東家風中的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慈父嚴師、愛而不溺、戀親不爲親徇私、念舊不爲舊謀利、濟親不爲親撑腰等思想精髓,並以此指導當代中國的家庭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新家風,引導領導幹部家風建設,促進黨風、政風的優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家風建設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作風建設理論的發展,巧妙地把學習毛澤東家風與嶺南文化的地域文化特質結合起來。

  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會長吕志教授重點圍遶“周恩來的家風韵律”進行了專題發言,認爲作爲老一輩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新中國的第一任總理,周恩來十分注重家風建設。他對家屬和親人明確提出“十條家規”,其核心要義是杜絶享受任何特權、嚴格自律、做好表率和嚴守規矩,體現了周恩來的公僕意識和家國情懷。周恩來的家風家規體現了周家優秀家風的傳承光大,體現了優秀共産黨人的高度道德自覺,在當今時代仍然具有深遠的學習意義和示範價值。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陳木朝高級工程師(由嚴考亮教授代爲發言)在專題發言中重點闡述了“甘祖昌的家風正氣”,認爲甘祖昌將軍不當將軍當農民,與其夫人龔全珍數十年來一心爲民、無私奉獻,悉心培養和始終踐行“老實做人、勤懇做事,信念堅定、愛黨愛國,艱苦奮鬥、勤儉持家,律己修身、廉潔奉公”的家風正氣,這個革命家庭敬終如始、善作善成,真正樹立起了黨的優良作風和崇高形象。

  中共廣東省委原常委、省委宣傳部原部長陳越平之女陳芳芳在專題發言中,以“父親陳越平的言傳身教”爲題闡述了陳越平的家風熏陶,結合自身經歷和感受,闡述了陳越平同志作爲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所擁有的對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學到老,干到老”等優良家風及其深遠影響。

  四、關於不同歷史時期嶺南家風文化代表研究與闡述

  廣州大學宋其蕤副教授在題爲“冼夫人家風開啓高凉文明新紀元”的專題發言中,重點分析探討了冼夫人的家風格調,認爲從梁陳到隋的馮冼聯姻爲高凉文明開啓了新紀元,表現爲高凉地區原住民與官府矛盾緩和、俚人語言、習俗及心理意識的改變。冼夫人爲政一貫以維護中央朝廷統治、維護嶺南安定團結避免分裂爲綱,而且以此爲家庭教育原則,形成家風,傳諸後代兒孫。

  中山大學郭海鷹博士以“湛若水家風的當代價值”爲題重點闡述了湛若水的家風接力,認爲湛若水家風具有“與天地萬物一體”,以“德”維系家的整體性;以“推愛”編織“家”的情感紐帶;以“明禮”營造禮儀之家風;以“節戒”與“勤勵”營造勤儉之家風;以“恤孤”與“助貧”成就樂善之家風等鮮明特徵,對於嶺南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的當代價值。

  江門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樑振權則以“樑啓超家風建設四結合”爲題探討了樑啓超的家風傳遞問題,認爲樑啓超“一門三院士、九子皆英才”的良好家風受到社會的廣泛讚揚,成爲文明家庭的學習楷模。一是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結合,二是堅持動情與曉理相融合,三是堅持理想與現實相一致,四是堅持內容與形式相統一。樑啓超的良好家風成就了中西合璧、和諧幸福的好家庭。

  五、本次論壇的四個主要特徵

  廣東社會學學會會長、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董玉整研究員在論壇專家發言結束後進行了總結,認爲本次論壇具有以下四個方面重要特徵:

  第一,順應時代的呼唤。中共中央、國務院今年先後印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兩個重要文件,强調要用良好家教家風涵育道德品行,加强公民道德建設,加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要履行新使命,要落實“四個走在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要全力建設粤港澳大灣區,要舉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要推進廣州“四個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同時,廣東還是“一國兩制”的最前沿和“一帶一路”的重要陣地。在這樣的背景裏探討加强家風文化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强烈呼唤。

  第二,突出家風文化的主題。本次論壇凸顯了對優秀傳統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經過精心策劃、認真準備,在對現狀深入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加强新時代家風文化建設的理念與思路。

  第三,努力構建家風文化的理論框架。此前“兩會”出版的由範英研究員主編的《中國家風文化論略》《家風文化與家訓文化研究》和範英研究員獨著的《範仲淹家風百首謡》,以及今天範英研究員所做的家風文化專題學術報告,以及大家的精彩發言,這些研究成果都在家風文化的理論框架建構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具有積極價值。

  第四,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注重理論創新的好傳統。直面現實、分析研究問題、敢於提出思路與對策,是“兩會”的好傳統,體現了爲人民做學問、爲時代做學問的理論勇氣與思想擔當。“兩會”的衆多理事和會員們,長期關注家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本次論壇針對嶺南優秀家風文化傳承與創新展開專題探討,正是“兩會”理論聯繫實際、注重理論創新好傳統的現實體現。

  論壇現場還分發了“兩會”於2019年11月21日以“國之本在家,家之根在善——廣東推出新著《範仲淹家風百首謡》助力中國優秀家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爲主題、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報》上的近20篇報導專版,同時也分發了剛剛出版的《一切爲了人民健康——清遠市人民醫院服務管理創新模式研究》的新著。該著作列爲“中國精神文明學(意識社會學)大型叢書”之第88部,60萬字,由範英、董玉整、周海波主編,羊城晚報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發行。  

  (作者張居永,廣東藥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秘書長、副教授,發表在《文明與社會》2020年1月22日總第425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