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時代新的理論形態和理論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引人注目地指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因應世情國情社情黨情的變化,發揚歷史主動,大視野運籌,大手筆推進,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各個領域,不斷提出真正解决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爲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譜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守正創新從哲學上豐富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内涵

  重視哲學思維、善用哲學方法,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鮮明特色。他多次强調領導幹部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决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多次進行集體學習,如“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講話且都有新話。他特别强調要用哲學思想方法去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着重强調了深邃的歷史思維、嚴密的辯證思維、宏闊的戰略思維、强烈的創新思維、整體的系統思維、清醒的底綫思維和規範的法治思維等七種科學思想方法。歷史思維知大勢,辯證思維增智慧,戰略思維謀全局,創新思維增活力,系統思維聚合力,底綫思維定邊界,法治思維求善治。黨的二十大報告强調,要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這些哲學思想方法,貫通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面,具有内在聯繫,搆成一個有機整體。

  黨的十九届六中全會《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新的飛躍,宣示是“自信自强、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學習貫徹十九届六中全會專題研討班開班式,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强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更好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這就把守正創新科學概念突出地提到全黨面前,賦予守正創新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等重要的理論地位,標注守正創新在新時代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中普遍性指導和方法論意義。2022年8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十九届七中全會和二十大會籌備工作,强調“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歷史自信、增强歷史主動,守正創新、勇毅前行”。黨的十九届七中全會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守正創新,敢於鬥争、善於鬥争,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以奮發有爲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攻克了許多長期没有解决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黨的二十大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總而言之,守正創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本質特徵、哲學基礎,築牢了“兩個確立”的思想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明確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對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爲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統籌發展和安全成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新發展理念爲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摇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摇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爲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更有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守正創新。

  在面對“三變”回答“四問”中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新境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於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是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與歷史之變,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三變”是對於當前國際形勢、國際社會的最新判斷,是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認識的深化。世界之變主要指國際力量、國際格局、國際治理體系、人類前途命運的變化;時代之變主要指由於全球化、新的科技革命、疫情給人類經濟、政治、文化、交往方式帶來的變化;歷史之變主要指從世界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出現的一些顯著變化,體現在兩種制度、兩種意識形態的較量發生了有利於社會主義的轉變,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形成突破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思維定勢,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突破了“西方文明中心論”。

  由於“三變”,引出“四問”。中國之問是指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建設什麽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世界之問是世界向何處去、社會主義如何取代和超越資本主義、人類命運共同體如何構建?人民之問是社會主要矛盾如何解决、共同富裕如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如何成爲現實?時代之問是“和平還是戰争?發展還是衰退?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突破“母版”“模板”“再版”“翻版”的創新版,開闢了科學社會主義發展新境界。

  (作者段華明,廣東社會學學會副會長,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現代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發表在《文明與社會》2022年11月8日總第455-456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