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鄭成功信俗的文化自信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多次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的重要性進行闡述,他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休慼與共、血脈相連的重要紐帶。”想要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就要更堅定的樹立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我們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根基,我們應該從歷史人物及事件中,提煉出文化自信的元素,使青年一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並進而將此文化自信内化爲可以傚法遵循的行爲準則。

  一、兩岸的鄭成功信俗文化

  兩岸共同擁有的“民間信俗文化”不在少數,如:黄帝、堯帝、嫘祖、媽祖、關帝、鄭成功、陳靖姑、哪吒、齊天大聖等民間信俗文化,都已經在兩岸開展交流活動,而且媽祖信俗和延平郡王鄭成功信俗,都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産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録。雖然因兩岸文化環境的差异性帶來某些文化特徵上的變异,但是並不影響在文化傳承上所藴含的親和力。

  閩台鄭成功信俗是福建閩南、台灣民衆尊崇懷念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民俗活動,三百多年來,逐漸將鄭成功奉爲神明奉祀至今。2022年2月,《閩台鄭成功信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爲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録,祭典習俗爲主要内容之一,包含:祭典、請神、晋香、巡境、“三月三”敬祖、“中秋博餅”等習俗。

  鄭成功的故鄉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鎮推尊鄭氏爲“國姓公”、“護國天尊”;福建省南平推尊鄭成功爲“國姓爺”,台灣同胞推尊鄭成功爲“開台聖王”、“成功祖”、“開山祖”、“開山尊”。在閩台兩地鄭成功相關的廟堂已登記者計有236家,而台灣有300多座主祀鄭成功的分靈廟,每年進香朝拜者幾十萬人次,特别在台灣南部,信衆廣泛,影響深遠。

  鄭成功是兩岸人們共同尊崇懷念的英雄,維係海峽兩岸的情感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紐帶,對於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和諧發展、兩岸和平統一,具有積極的貢獻。同時爲依附於信俗生存的民間管樂南音、妝閣、舞獅等各類表演藝術,提供了發展空間。

   二、鄭成功展現的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定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要加一個文化自信。”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文化自信:“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强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没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從鄭成功的人格特質與信俗文化中,可以提煉出屬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以作爲後世人遵循、景仰和傚仿的榜樣。

  鄭成功一生最爲突出的功績,就是驅逐荷夷、收復台灣,開創了以中國之兵,擊敗西方的重大軍事勝利,也因此使他在閩南的民間,具有最爲突出的民族英雄的形象。

  南明將領鄭成功(1624-1662)原名森,1645年(南明隆武元年,清順治二年)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人稱“國姓爺”;1655年(南明永歷九年,清順治十二年)南明桂王永歷帝封爲“延平郡王”,民間亦多以此名號稱之。台灣人尤其感念鄭成功驅逐外人、屯墾拓殖、建立制度,因此以“開台聖王”的神號供奉。鄭成功既是歷史傳奇人物,也是民間供奉的神明,據學者統計,全台有關鄭成功廟宇至少有146座。

  1624年,荷蘭殖民者入侵台灣。鄭成功北伐抗清失敗後退守福建,於公元1661年(南明永歷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率領將士二萬五千餘人,戰船三百五十多艘,從金門出發,進兵台灣,經過近一年的艱苦激戰,終於驅逐了荷蘭殖民者,於1662年收復全台,但不久病卒。鄭成功從侵略者手裏收復了淪陷38年的寶島台灣,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經營,也正式宣告了台灣與中國大陸密不可分的關係。

  鄭成功收復台灣所展現出來的文化自信特質,可從忠義、仁愛、堅毅三方面展開:

  (1)忠義

  鄭成功的“遺民忠義”形象在台灣民間不斷傳衍,是民衆保持國族認同的重要精神符號,他反清、抗荷、治台等勛功偉績,不僅載於史册,亦反映在詩文創作之中,因而也造就了鄭成功文化英雄的不朽印記。

  在公元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時,他寫下的七言絶句《復台》詩,便是對這一段歷史的深刻記録,也是一首可凸顯他以“忠義”爲主軸的詩文創作:“開闢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詩中以披荆斬棘去開闢寶島台灣來形容驅逐荷蘭侵略者的征途艱難;以“十年”來抒發收復台灣艱巨的奮戰鬥争歷程。此外並化用田横的典故,表明自己不願稱臣於清的心迹。“三千”泛指多數,“客”則指自己所率之將士。最後表示不忍離開寶島,將在那裏茹苦含辛開發寶島台灣的决心。

  田横本爲齊王,爲戰國時齊國田氏後代。漢韓信破齊滅楚後,田横率部屬五百餘人逃亡海島,漢高祖劉邦派使者前往招降,田横以成爲漢臣爲羞耻,自殺身亡,他的部屬聞訊之後,也全體自殺。鄭成功收復台灣,是爲了建立新的抗清根據地,最終實現統一祖國河山恢復明朝的宏願。鄭成功深知滅清復明之難,但仍然尊南明爲正統,招賢納士,以期收復失地。所以詩中鄭成功以田横自比,借此表明他抗清復明至死不渝的心意志向堅若磐石,是忠於明室的“不二之臣”。由此可看出鄭成功堅貞不移、忠於舊朝的“遺民氣節”,表達出寧願爲國死節,也不願生而向异族稱臣的忠義精神。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沈葆楨來台後,與閩浙總督李鶴年、福建巡撫王凱泰、福建將軍文煜等人一同上疏追謚鄭成功,要求建立專祠並將鄭成功編入祀典中。1875年(清光緒元年)一月,台灣建造祠堂並由禮部追謚爲“忠節”,光緒帝下詔稱:“前明故藩朱成功,曾於康熙年間,奉旨準在南安地方建祠。該故藩仗節守義,忠烈昭然”正式肯定鄭成功守義忠烈的事迹。這種“遺民忠義精神”的底藴,實爲儒家的忠義觀念的發揚光大,本質上就是一種愛國主義的精神。

  鄭成功收復台灣在中國明末清初的歷史上有着重大影響,鄭成功亦借此成爲愛國精神教育的重要代表。此種愛國精神可以自主地凝聚全民力量,作爲一種民族精神,可成爲全民族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2)仁愛

  鄭成功既是堅守明室最後一綫克己效忠的義臣,更是愛民如子、開台護台的“保護神”。

  清代夏琳《閩海紀要》中記載,鄭成功軍隊所到之處“軍律嚴明,禁止淫掠,犯者立斬。”鄭成功治軍嚴格,向來有着良好的口碑,這與清軍的暴行形成鮮明對比。鄭成功在收復台灣以後,大力開拓台灣,引進移民,興辦工商,不僅極爲重視當地的文教事業,而且始終協調閩台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當地人心的歸向與認同。

  據《台灣小志》所載,鄭成功“務屯墾,修戰械,制法律,定職官,興學校,起池館,待故明宗室遺老之來歸者”。可見,鄭成功嚴格遵從禮法規範、愛民如子的傳統忠臣形象深入閩台地區民衆心中。

  鄭成功寓兵於農,實行屯墾制度。楊英《先王實録》有載:永歷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十八日,鄭成功令諭雲:“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爲萬世不撥基業,本藩已手辟草昧,與爾文武各官及各鎮大小將領官兵家眷,聿來胥字,總必創建田宅等項,以遺子孫計,但一勞永逸,當以己力京(經)營,不準混占土民及百姓現耕物業。”鄭成功允許文武各官及總鎮大小將領家眷,在承天府或其他各地圈地,創建莊屋,開闢田園,且永爲世業,以佃以漁及經商,取一時之利,且特别强調不許混圈土民及百姓現耕田地,這樣的作爲,才是真正以政治家的眼光看待農業生産的重要性。

  習近平在2019年春節團拜會上説:“没有國家繁榮發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滿。同樣,没有千千萬萬家庭幸福美滿,就没有國家繁榮發展。”家國觀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力量。

  鄭成功能够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家庭生活安穩,社會就能安定,政權也就穩固。這正是古代儒家所推廣具有仁愛之心的政治作爲。

  (3)堅毅

  1875年(清光緒元年)三月,沈葆楨在台灣府(今台灣台南市)重建一座福州式的“延平郡王祠”並題聯:“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鄭成功開闢台灣,開創了萬古以來所未曾有過的奇迹,在一片洪荒野蠻的世界中留下了這塊土地,作爲後世子孫綿延成長的地方。鄭成功要反清復明,而他的父親要投降清朝,所以父親跟他斷絶父子關係。他面對内憂外患,内心憂苦,命運遭遇不好,他的人生有缺憾就還給天地吧!他仿佛是獨樹一格完美的聖人。

  在沈葆楨這幅《台南延平郡王祠楹聯》裏,盛大贊美鄭成功開闢台灣的宏偉貢獻,並以“創格完人”作出很高的評價,對前朝的遺臣鄭成功深致其惋惜與推崇之意。其中“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更是道盡了鄭成功短暫人生中,以極“堅毅”的精神,面對人生中的許多艱難困苦與艱難抉擇。

  鄭成功嘔心瀝血於民族和國家的事業,在其正當壯年的39歲之時病逝於台灣,令人爲之扼腕痛惜。他的一生短暫,但是却能譜寫出悲壯激越、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鄭成功爲後人樹立敢於拼搏、勇於挑戰的精神,其性格剛毅、不屈不撓、堅定有毅力,已經成爲後人學習的榜樣。

  三、結語

  鄭成功作爲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爲閩台兩地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産,兩岸與鄭成功有關的紀念場所和地名共有數百處之多。今年是鄭成功收復台灣360年,兩岸同根同源,我們應該以鄭成功文化爲紐帶,加深兩岸同胞對鄭成功精神文化的理解,弘揚傳承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讓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感不斷增强,並逐漸成爲兩岸同胞共叙親緣、共謀發展的重要平台。

  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層紐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利於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與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鄭成功已經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文化符號,呈現了兩岸共同的文化根源,傳承弘揚鄭成功忠義、仁愛、堅毅的文化自信特質,具有以文化凝聚兩岸深厚同胞情緣的重要意義。


  作者係天津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文系教授、台灣研究所副所長,中華兩岸新時代交流協會學術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