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鄉愁何以助力鄉村振興:閩台鄉建鄉創發展探討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已故台灣詩人餘光中在《鄉愁》這首詩裏深深地吐慕着拳拳的遊子之心,引起兩岸同胞們强烈的共鳴。鄉愁裏,藴含着台灣同胞們對親人同胞的思念、對回歸故土的渴望、對兩岸統一的期盼。也正是這股鄉愁的力量,召唤着一批又一批的台灣青年朋友們回到祖國大陸的懷抱,積極投身到大陸相關省區、特别是福建省熱火朝天的鄉建鄉創事業中;他們是鄉村建築設計師、鄉村營造師、村莊規劃師、文創設計師、生態“新農人”……他們正努力發揮着自己的興趣、熱情和專業與專長,爲福建省的鄉村振興和閩台鄉村融合發展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亟需調查分析、跟踪研究與總結推廣。

  一、尋找鄉愁:搭建台青返鄉築夢之橋

  由於閩台曆史淵源深厚,擁有着相同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習俗,使得兩地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僅起步早而且持續深入,特别是近年來更吸引了一群來自台灣地區的年輕人,潜心築夢福建鄉村、合力書寫新時代“鄉愁”的故事與新篇章。

  爲了進一步探索海峽兩岸(閩台)鄉建鄉創與鄉村融合發展的新路,努力搭建好台青返鄉築夢之橋,更好助力福建鄉村全面振興,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尤其是《關於深化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若干措施》的出台,從拓展閩台合作領域、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完善輔導對接服務、健全組織工作體系等四個方面深化閩台鄉建鄉創融合發展深度;省委台港澳工作辦公室還與閩江學院一起探索、共同成立了經國台辦批復同意、省委編辦批準設立的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既進行相關理論與政策探索和典型案例研究,又進行專門的交流溝通、實踐指導與服務。

  成立於2016年的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等在促進閩台合作鄉建鄉創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包括設立“海峽建築師家園”,爲台灣鄉建鄉創團隊提供來閩登記、政策宣傳、業務輔導、交流互動、項目承接、申請補助等全過程幫扶,搭起台灣青年返鄉築夢之橋。據統計,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共吸納了3000多人參與兩岸建築師聯合駐村計劃,累計引進台灣建築師和文創團隊102支、約300名台灣鄉建鄉創人才,覆蓋全省近70%縣(市、區)共計246個村莊提供“陪護式服務”,培育出一批可復製可推廣的鄉建鄉創模式,涌現出許多先進典型。

  二、匯聚鄉愁:圓夢福建鄉村發展振興

  (一)閩台鄉建鄉創發展的先進典型及其成功之道

  較早來福建尋根問祖並選擇留下來發展創業的林智遠,成爲了平潭北港民宿的第一個開發者,形成了集民宿、文創、料理等爲一體的“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將台灣元素與平潭石頭厝完美融合在一起,促進了平潭旅遊業的發展;曾芝穎團隊參與到閩清縣梅城記憶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程,通過陪伴式服務,記録改造曆程,挖掘在地文化,設計文創商品,重新尋回了鄉愁記憶,帶動了産業振興;再如台灣規劃師李珮珍運用社區營造的理念對厦門東孚街道赤土社進行社區規劃建設,不僅使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改變了人心,使村民們共同參與到村莊的建設中,使很多年輕人選擇了回鄉創業。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對於不同縣市、資源禀賦與人口、經濟規模等各异的鄉村,台灣青年鄉建鄉創團隊能較好扎根當地鄉村展開實地調研、深入挖掘鄉土文化和發展潜力,因地制宜進行創意設計和精心打造。從現代特色産業的培育到古厝的保護、活化,從文化創意到駐村鄉建,他們在福建廣闊的鄉野中找到築夢、圓夢的舞台,既帶動鄉村發展振興,又守護住鄉土文脈,較好留住“鄉愁”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匯聚鄉愁:起步鎮環境整治項目成功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前來交流、最終選擇留在福建鄉村發展創業的,有不少是在台灣已頗具聲名的建築師,曾參與規劃設計台北淡水“漁人碼頭”景觀工程的建築師吴正隆教授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他是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特聘台籍專家、也是福州晋安區兩岸社區交流中心特聘台籍專家,2020年經由福建青年建築師協會的引薦,吴教授開始參與閩台鄉建鄉創項目,目前已承接福州地區三個項目、寧德地區四個項目。

  據悉,最近吴教授和他的團隊正全力推進福州市羅源縣起步鎮環境整治項目建設。起步鎮離羅源縣城關僅1公里,隨着城鎮化的推進,逐漸成爲周邊村民的聚居地之一;然而,鎮裏的配套設施並未跟上人口的增長,存在着一定的風險性。自2021年初接手該項目,他們通過調研發現當地存在建築風貌雜亂、公共空間匱乏、文化傳承不足、休閒緑地稀缺、基礎配套較弱等問題。此外,在吴教授和他的團隊看來,在對起步鎮環境整治設計方案構想之前,首先需要明確集鎮的受益群體是誰。爲了做好項目,團隊應用台灣社區營造設計理念開展詳細調研,挨家挨户走訪,進行問卷調查,匯總村民們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開始對步鎮商業步行街的環境進行整治,並研究提出了“五大整治邏輯”,進而據此進行方案設計;設計施工圖完成後,吴教授團隊又逐一登門徵求意見,並依據商户意見設計出了摺叠式的書卷門。這樣一改,既解决了採光問題,又體現了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色和書香氣,讓村民們體會到“主人翁”精神和參與意識。

  此外,黄氏古厝是起步鎮明清時期的古建築,村裏老人家經常回憶起兒時在那裏聽戲喝茶的場景,但因年久失修瀕臨破敗。爲了留住村民們的鄉愁,吴正隆團隊努力挖掘古厝的故事,並對其修舊如舊,進行保護性“活化”,特别是在裏面開設國學講壇、書法課、剪紙課等等,現在週末時常響起孩子們琅琅的讀書聲。這不僅豐富古厝空間功能,還提昇遊覽趣味性、互動性。更值得一提的是,村裏老人之前閑時常在一座宋代木構式廊橋話家常,但隨着年久失修,已失去了之前的功能,村裏老人一直想將廊橋修復,爲此吴教授團隊將之規劃建設成古橋公園,打造成民衆議事的場所。這不僅爲村民提供安全、舒適和休閒的活動空間,也發揮了其應有的效用。

  顯然,在起步鎮環境整治項目中,吴教授和他的團隊一直懷揣着“鄉愁”,努力站在村民的角度上考慮建設方案,一條溪、一座橋、一古街的“起步特質”衍生出獨具特色的設計方案,從而將起步鎮打造成“突出文化歷史、彰顯地域風貌、充滿人文關懷”的新城鎮。不僅較好地幫村民們“留住鄉愁”,也將起步鎮重新引向發展振興之路,這無疑也是其取得成功的前提與關鍵所在。

  三、留住鄉愁:助力閩台鄉村融合發展

  (一)鄉建鄉創是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新路

  上述分析表明,當前大陸鼓勵台灣青年建築師和文創團隊來閩助力鄉村振興,從規劃、設計、營造美麗鄉村,到創意、營銷、帶動産業發展等全程參與;尤其是在實施閩台鄉建鄉創項目的過程中,台灣建築師及其團隊通過調研、策劃、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等八個步驟,不斷認識、瞭解大陸,與大陸逐步融合,更是促進了兩岸鄉村的融合發展。這也是本文選題依據與主要目的意義之所在。

  對此,來自台灣地區的馬彦彬教授認爲:“閩台合作鄉建鄉創的實踐過程,就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過程”;特别是“台灣較早面對農業空洞化、農村空心化問題,經過幾個階段的政策調整和社會投入,積累了一些社區營造、農村創生的成功案例,對於大陸今天推動鄉村振興都可以産生鑒往知來的借鑒性作用。”爲此,他親自率領一支由4名台灣教師和4名台灣設計師組成的團隊,進駐項目地鄉村,合力開展改造村部、新建垃圾分類亭和裸房整治等工作,并親自打造和經營了一個名爲“嵐口·遇見台灣”的民宿,努力留住自己和當地的“鄉愁”,較好踐行了“海峽兩岸(閩台)鄉村融合發展”之目標定位與追求。

  (二)台灣團隊較好留住了永泰縣同安鎮的鄉愁

  據悉,馬彦彬教授現任陽光學院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係2021年福建省五一勞動奬章獲得者、福建省高層次人才。2020年以來,馬教授及其團隊參與設計了永泰縣同安鎮多個鄉建項目,包括:2020年西安村、尾林村“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設計與現場陪護服務”,占柄村“茶旅小鎮規劃”,還親自打造和經營嵐口村“嵐口·遇見台灣”民宿等。

  以尾林村項目爲例,馬教授和他的團隊采用“SWOT”分析法探討、總結出尾林村閒置空間多、公共基礎設施差、同質化競争大等方面問題,并且據此提出“慢活青創村”發展定位,包括生態旅遊套裝路綫和休閒農業、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活化商業增加就業機會等;認爲青年是美麗鄉村的建設者,“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留下來人”,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才能爲鄉村建設注入生機與活力。

  此外,他的團隊在尾林村興建了當地第一批路燈,將西安村口原本荒蕪的一塊雜地改造成一個“小公園”,並立起醒目的村名牌子,增强了鄉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四、結束語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所要求的: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强國,扎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顯然,“鄉村振興的希望在於我們這代年輕人的奮鬥”,這是個人的抱負,也是一份家國的擔當。换句話説,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經之路,需要全黨全社會的共同關心與推動,也需要台灣同胞們的參與和推動;兩岸青年朝着共同目標努力奮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携手並進,將爲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創造更多的形式、内容和機遇,既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與高質量發展,也將推進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