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四節 舞蹈

  穿歌謡

  穿歌謡是永定縣一些地方“鬧故事”的表演節目之一。場上表演連2個謡歌頭至少需16人,拉二胡、打銅鑼等樂器需要12人,場上人員由2個謡歌頭當領頭分成兩隊,不斷變化隊形。兩隊穿插表演《雙龍出洞》、《雙龍入洞》、《編竹席》、《走剪刀樣》、《登四門》、《花子入城》。其中由2個謡歌頭身穿皮襖(皮襖需反穿將有毛的一面露出),一手拿一根約30厘米長的小棍邊行走邊敲擊木棍,謡歌頭面化妝成黑色,頭係紅巾,前面做成角狀,其他人手拿弓箭,扮作千金送子,背着缸箱、雜貨箱等。

  火罩舞

  岐嶺鄉下山村陳姓人正月十五進行迎神、新丁地鬧花燈及鬧元宵三合一的民俗活動别具一格。晚上7點前,各新丁户扛着燈籠、打着火把游村,8時左右與迎送五顯大帝的迎神隊伍匯合。送完神後,花燈隊、鑼鼓隊、火把隊到下山開基祖墓(新丁地)進行鬧花燈、慶元宵活動。此時整個山坡人山人海,燈火通明,鑼鼓喧天,鞭砲齊鳴,各種焰火衝天而發,猶如天女散花。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舞火罩表演。

  表演者手持1.5米長的火罩,火罩中裝有燃燒的松明,在一片鞭砲和鑼鼓聲中進行表演。隨着鑼鼓的節奏,表演者舞着火籠時快時慢,時高時低,上下起伏,猶如金龍飛舞,銀蛇過江,時而像猛虎下山。表演者要眼明手快,身手驕健,身强體壯,并且有一定音樂節奏感的青壯年男子。鑼鼓隊有20~30面大鼓,其中有一面特大鼓作爲指揮鼓,打着不同節奏的號子。

  穿花籃

  堂堡鄉和坑村農曆每年正月初一或十五,民間爲慶祝過年,祈求豐收、吉祥,而編制的配樂歌舞。正月十五鬧元宵時,和坑村下壩樓村民自發組織花籃隊去堂堡村宗祠(白象祠)鬧元宵,花籃隊隊員由12位小女孩組成,每人一手提一只花籃(裏面有燭光),一手持彩扇,用嗩呐、笛子、二胡、揚琴、鑼、鼓等樂器伴奏。表演時,12位女隊員排成長龍形,隨着樂隊的舞曲《採茶花》,邊舞邊唱民間小調,並來回穿梭,隊形有時像一條長龍,有時像一朵朵盛開的茶花。

  弄竹馬

  舊時,永定縣有些村落每年正月鬧元宵都要舉行“弄竹馬”的雜耍。表演時,幾十頭竹馬在松明照耀下,由鑼鼓伴奏,喇叭吹唱,表演者表演各種舞蹈,雜技,並隨機把編造的諧謔台詞作各種方式表演出來,即有節日鬧元宵的氣氛,又有雜耍、諧謔、雜技、馬戲等多種笑鬧的成分,給人以節日的歡快享受。不拘一格,各顯神通,竹馬、毛竹做成,並用彩紙糊好,背頭山毛竹山很多,竹匠也就很多,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表演者把竹馬縛在腰間,就好像人騎在馬上一樣。

  孔夫村的“竹馬燈”隊伍約有20人,其中演竹馬燈12人,3人打鼓、鑼、鈸,3人器樂伴奏,2人照看隊伍,表演過程是:事先發帖定日子、時間,到時敲鑼打鼓去。到後先列隊鞠躬,接着進行表演,按鼓鑼鏘的節奏進行先“踩邊”“挖心”“開剪刀形”,到“進馬”時,有二胡、笛子、楊琴伴奏下唱歌,都是唱些人們對生活的看法和現實的情景,表演完後同樣也要列隊鞠躬點頭以示謝意。

  表演者有統一的服裝。道具有兩支大“凉傘”“十匹竹馬”。隊形步伐用鼓、鑼、鏘來指揮。唱歌則用二胡、笛子、揚琴伴奏,有固定的“竹馬調”。

  洪源村早在100多年前,老虎籠陳家就有人組織兒童在春節期間穿竹馬鬧元宵。表演者主要是十六七歲以下兒童,女孩爲多,手脚靈活,會唱歌,聲音優美。主要春節期間鬧元宵活動。

  竹馬分2節前後縛在人的腰部,一手拉馬一手提花籃,前後一個人撑凉傘帶頭,每人輪流穿唱一首或一二句歌詞。專用服飾。道具有揚琴,二胡,銅鐘,喇叭。曲調以採茶燈爲主,有小馬兒歌曲。

  採茶燈

  採茶燈表演隊由16名10來歲的小孩組成,其中表演人12人,3人打鼓、鑼、鈸,1人調節音響。表演過程類似“竹馬燈”,到了表演現場,列隊鞠躬,而後表演採茶後表演撲蝶舞蹈,邊採茶邊唱歌,二胡、笛子、揚琴等樂器伴奏,表演撲蝶舞蹈時也用二胡等樂器伴奏。結束後列隊鞠躬表示謝意。

  踩高蹺

  主要以百姓喜歡的民間故事爲内容,用2人或多人踩高蹺爲特點,配以民樂,舞龍獅等,在農曆節日和重大慶典祭祀時進行表演,以表達驅邪避禍、送福送吉祥的美好意願。表演者穿古代服飾,用木棍綁成“平”字形或“十”字形固定於大腿、雙脚,隨着音樂踩點,翩翩起舞。表演節目主要有《水漫金山》、《鐘馗打鬼》、《西天取經》等。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