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峰市碟子樓的傳説

  在未建棉花灘水庫之前,原峰市鄉下水的黄磜村裏有一間奇特的土樓,該樓建造時,全樓没有用一枚鐵釘,而且還有一些奇特的現象難以解釋,因而被群衆稱爲“仙人樓”。

  黄磜村是一個小山村,四望皆山,一條汀江河的支流由西南向東北流貫村中心,使村子成了充滿詩情畫意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格局。在小河的東南岸靠黄寨山山麓,人稱“黄磜下”的山坡上,有一間方形土樓,從其斑駁的外墻及磨損的門檻可以看出其年深月久、飽經滄桑。據村中老輩説,他祖父的祖父時代,此樓已是古樓,估算起來,至少有四五百年曆史。此樓的大名是“南極樓”,但當地群衆却習慣叫他“碟子樓”或“仙人樓”。叫它碟子樓,可能因爲它形狀四方,如同飲食店用來裝醬、醋的小食碟,另外它的規模不大,只有二十餘間地脚,在永定縣土樓中只能算個老小,所以稱碟子樓也有戲謔它小的意思。何以又稱仙人樓,却另有一番來歷。代代相傳的故事是這樣説的:

  上代公太(祖先)建此樓時,先請來幾位木匠做木工活,即事先做好樑、柱、桁、桷、門窗、户扇等等,然後才開始夯墻。因爲夯墻到一定的高度就要放門排木,窗排木,甚至事先將整個門框、窗框埋進土墻中,以後再慢慢挖開門洞、窗洞。東家請來的五六位木工中,有一位老師傅隨帶着一個年方十四五歲的學徒,長得眉清目秀,手脚勤快,却不善言詞,且衣衫破爛,據説是老師傅的外甥,因父親早逝,母親要他舅舅帶他出來圖碗飯吃。從前當學徒,至少要三年才能出師。學徒頭一年還不能學業務技術,只能當師傅的勤雜工,如煲茶、洗煙壺、給師傅裝水洗脚、洗浴,替師傅洗衣服、帶小孩或上街買雜物,總之是個小勤雜交通員的身份。可是,這個徒弟聰明伶俐、手脚勤快,師傅吩咐的事很快干完了,没事便站在木工場旁看師傅們干活,幫着傳遞工具、扛抬木頭等,做些粗淺活,也有待吩咐做些打下手的工作。他天天旁觀,看得多了手癢起來,便也找到一根看來粗糙無用的大木頭,學着師傅煞有介事地用墨鬥綫彈尺寸。礙於他是大師傅的親戚,大家都未予制止。他天天偷空那邊彈,彈了好幾天,一根木頭被墨鬥綫畫得斑斑剥剥。東家忍不住問大師傅:“你那外甥爲何天天那邊彈墨綫划木,把好好的一根木頭都弄得不成樣子了。”師傅説:“他從小没父親,被我嬌寵嬌慣了,教不聽。”説過了也未予介意。但小孩子依然故我,東家説了幾次無效果,便不高興了,當面要大師傅送他回家,不要他幹了。不料徒弟却説:“我走的時間未到,到時我自然會走。照樣天天彈那塊木料,以致白木頭變成大花臉。東家再也沉不住氣了便大發脾氣要趕那徒弟走,徒弟却無所謂地説:“好吧,我明天就走。”第二天早飯後,徒弟提個小行李包向師傅和東家辭行,最後留下一句話:“東家的福氣到此爲止了。”

  徒弟走後,東家指着那塊木頭對木工師傅們説:“你們看看,好好一根木頭被糟塌成什麽樣子了,反正我的木頭多的是,這塊木頭就丢掉算了。”師傅們覺得,要將木頭上的墨綫全刨刮乾净了才能重新畫綫做料,太過費事,既然東家説丢掉,那就丢掉算了。五六位師傅便立刻將木頭抬到小河邊上,大家站穩脚步。齊聲喊:“一、二、三,丢!”一齊發力將木頭丢到河中心。誰知那木頭落水的一刹那竟然嘩啦一聲巨響,如同山崩地裂,而且金光四射,令人頭暈目眩。大家正驚愕之際,却見河中心突然涌出許多門杓、窗杓(即安裝門扇、窗扇的軸承杓鬥),且個個光滑平整,規格一致,如同模型裏印製出來的。東家聞聲以爲出了什麽事,出門一看,看到滿河面漂浮着許多門杓、窗杓,即刻叫人下河打撈,撈上來數一數,正好與該樓原設計門窗數所需杓鬥數相符。此時東家才知道自己有眼不識泰山,生生趕走一位活神仙,懊悔不已,急命人設法快速去追回那個小徒弟,特别請大師傅帶着貴重衣物,上好食品隨同前去追請徒弟回程。大師傅只好帶着一干人,一路小跑,走得汗揮如雨,跑了約莫兩個時辰,終於趕上了,便向小徒弟講了東家悔罪慰留之意。徒弟説:“我是被驅逐之人,有何面目回去看人冷面孔。”師傅再三懇請並保证東家會誠心相待。徒弟被糾纏不過,只好説道:“這樣吧!要我回去是不可能了,東家福分也是到此爲止了,既然他有悔改之意,念他一點誠心,我無以爲報,只送他一些做樓用的竹釘,以後你們起樓,釘桷板、樓板時不必買鐵釘,每人背個小竹簍,要釘子時,只要伸手到背簍,簍中自然會有足够的竹釘供你們用,這就是我最後的禮物。”説完話,徒弟一轉身便不見了。師傅們將信將疑,只好回去如實向東家匯報情况,東家也自認福分不够,但也無可奈何了。以後土樓按計劃施工,待墻體夯完,架好梁柱等,要釘桷板、樓板時,師傅們按徒弟所囑,每人背個竹背簍,右手執鐵鎚,左手往背簍一摸,果然便有竹釘,那是用老竹截短劈成釘狀,再在加熱鐵鍋裏炒干而成的,堅硬如鋼釘,却不會生銹,更不易滑脱,也不腐朽,是釘桷板的理想材料。師傅們從早釘到晚,每到太陽下山該收工時,釘子也就用光,且不再出來。最後一天,三位負責釘桷板樓板的師傅釘完最後一塊樓板時,各人背簍裏都只剩下一枚大竹釘。師傅將此三枚竹釘交給東家,東家將其釘在飯廳墻壁上,作爲懸掛菜籃之用。後來東家發現該釘所懸掛的食物,不論天氣冷熱,不論時間多久都不會腐敗。此事一經傳開,再次轟動遠近,許多人專程前去觀看奇迹,看後嘖嘖稱奇,於是都説這一座樓是仙人幫助建造的。從此,人們便稱此樓爲仙人樓,樓的正名反倒被人遺忘了。

  此樓在建水庫移民前還住着二十多户、一百多口人,過着安居樂業的田園生活。據曾經去參觀過的人説,該樓所用的樓板釘確是全部竹釘,且所有窗杓、門杓,個個均匀平滑,如同統一的模型印製出來的一般。

  永定人民世世代代在土樓中生息繁衍,對土樓有着無比深厚的感情,土樓因此也流傳出許多故事傳説,這是人民對土樓深厚感情的流露,也是漫長歲月中人們用來寄託善良願望和抒發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種方式,希望讀者不要淺薄地以今天的眼光來譏笑前人的“愚昧”、“無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