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節 幸福感的意義

  一、幸福感的定義

  幸福感是指人類個體在自身的需求得到滿足之時以及自己的理想抱負得以實現時所産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是一種相對復雜的,擁有着多個層次的一種心理狀態體現。主要受到需求、認可、感情等心理因素的直接影響。幸福感主要是指人們的主觀反映它是對客觀現實的一種主觀反映,它體現了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因爲幸福感是一種主觀反映,因此它是因人而异的,具有很大的主觀性。情感和認知共同組成了幸福感。情感方面主要包括積極的情感和消極的情感這兩方面,并且它們是彼此獨立的,認知方面主要指的是個體首先構建一個適合自己需求的評判標準,然後將自身的生活狀態作爲評判對象納入到評判體系中去,最後對這一對象進行滿意度的評判。

  二、幸福感的内涵解析

  綜合相關文獻來看,最早對幸福感進行研究的是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社會學家,但此時對幸福感的研究,與傳統的以功利主義爲主的哲學觀的研究甚爲相似,兩者的核心内容都是個體對快樂的生活的向往。即每一個個體都總是在追求他們内心所認爲的一種幸福,而人的幸福感又集中體現在個體的情緒和身心所經受的各種快樂和痛苦之上。因此,所謂幸福感主要就是指個體對當前生活狀態的一種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通俗的可以理解爲,幸福或者不幸福,並不取决於個體幸福感的理論意義當時所處的情境或是所面臨的社會形勢,而是取决於個體對這些情境或面臨的形勢的一種主觀的感受,即這些情景和形式帶給他怎樣的主觀感受和主觀體驗。因而,幸福感又局限在特定的時期和階段,并且是就一類特定的人群而言的。"個體要想獲得幸福感就必須實現生活滿意度和自我實現度以及在此過程中産生的快樂的三者的有機統一。同時,幸福感還能使個體從自我實現的需求中獲得一定的驕傲感和快樂感,使個體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積極情感體驗。

  此外,我們所研究的幸福感與前人所研究的幸福感有兩個明顯的區别:第一,這個階段的幸福感研究更加注重的是一種主觀情感的體驗,而不是再去研究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還是一種客觀感受;第二,前面的幸福感研究主要是從理論出發進行推測的,是一種純理論的思考性研究,而我們的研究則進行的是大量的實证性研究。是建立在社會學和心理學角度的基礎之上的研究,與大量的實证性研究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三、幸福感的意義

  主觀幸福感作爲個體對自己生活素質或狀况的滿意程度的感受,會對其人生發展産生重要的影響。人的發展與完善是每個時代、每個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隨着社會的發展,“以人爲本”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人們愈來愈關注自身的精神生活,關注自身的發展和幸福。因此,有關幸福感的研究顯得越來越重要。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塞林格曼説:“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於發揮你的優勢,而不是糾正你的弱點”。世界衛生組織也早在2001年就專門對“心理健康”的概念進行了界定,認爲“心理健康是一種健康或幸福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可以實現自我、能够應對日常的生活壓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對所在社區做出貢獻。”所以關注個體的主觀幸福感,讓個體現在和未來的生活處在一種幸福狀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國民幸福感的提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這標誌着我國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們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包含着豐富的内涵:在解决温飽的基礎上向更加全面豐裕的小康社會邁進,建設小康社會就是爲了更好地改善民生,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進而帶動整個國民整體的幸福感的提昇。

  羅斯托在《經濟成長階段》一書中指出:“高額群衆消費階段”之後的第六階段是“追求生活質量的階段”,是實現精神生活和文化享受的階段。”在我國現階段,一些富裕起來的人們及其後代盲目追求名牌、奢侈消費,這既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也在物質享樂主義的主導下走向精神的迷失,同時也在社會上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影響,引起了中低收入人群的極大不滿和心理的失落。幸福感作爲一種個人的主觀感受,它建立在個人物質財富基礎之上的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對宜居生活環境的佔有、對個人價值充分實現的認可等等方面。國民幸福感的提昇既使同胞對自身全面發展的肯定,也是全面提高生活質量,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内容。

  國民幸福感的提昇是和諧社會構建的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和諧”首先是人的和諧,和諧社會堅持以人爲本的基本理念,人自身心理的和諧實際上就是人們對幸福的感知和體驗。國民幸福感則是一個社會健康良性發展的重要指標,通過深入剖析國民幸福感,可以發現一個社會同胞的普遍社會心理,發掘並揭示人們的各種需求與期待,進而透視出社會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抑制各種矛盾滋生,爲政策制定和實施提供切實有效的基礎和依據,進而推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綜上所述,幸福感的研究可促進對個體潜能的開發以及幫助個體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這不僅可以提高個體的價值感,優化其生活狀態,也能一定程度的預防和矯正個體的心理問題,從而形成以人文精神爲取向,以助人成長爲宗旨,以培養健康幸福的人爲最終目標。因此,主觀幸福感對個體的全人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