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節 台灣同胞物質幸福感研究現狀

  討論物質幸福感,不可避免地要談到宏觀經濟發展,兩岸經濟關係自上世紀 80 年代初期恢復和發展以來,其主要特徵是台商向大陸投資梯次轉移,進而帶動兩岸貿易發展,兩岸貿易與投資高度相關首批向大陸轉移的台商,主要爲勞力密集型加工出口産業,是推動台灣上世紀 60 年代經濟起飛的功臣,上世紀 80 年代中期後島内勞力、土地、房産大幅上漲,新台幣大幅昇值,紡織、制鞋等勞力密集型産業短期内在島内失去生存空間,適逢台當局開放同胞赴大陸探親,促成台商掀起赴大陸投資第一次高潮。當時赴大陸投資企業多爲以出口美、歐市場爲主的加工出口企業,轉移到大陸後其經營形態仍主要以代工生産和加工貿易爲主。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前後,由於兩岸無法實現“三通”,在下游加工出口産業規模性向大陸出口帶動下,島内中上遊資本密集型産業也跟進向大陸投資轉移,形成第二波轉移潮;同時,部分電子産業的中下游産品也開始向大陸轉移,在大陸投資經營方式仍以代工生産爲主要特徵。1990 年代後期,尤其是本世紀初兩岸先後加入 WTO 後,台灣信息電子産業在跨國公司要求和着眼於大陸市場開放背景下,其高端産品如筆記本電腦、電子零組件、手機代工等加快向大陸轉移,形成第三波投資高潮。

  當然,兩岸之間的經濟往來遠不止上述提到的這些。兩岸之間的經濟往來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巨大的利潤,整體經濟環境向好的背景下,台灣同胞的整體生活水平也是有所提高的。但近幾年,由於兩岸關係緊張,台灣整體經濟形勢以及同胞收入水平是否會受影響我們不得而知。

  研究發現,收入無法滿足個人基本生活需求是,主觀幸福感降低,所得會正向影響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家庭所得會對個人生活福祉産生影響,家庭月收入越高時,工作滿意度和個人快樂程度會因而提昇,而不同社會經濟地位與幸福感呈現正相關,原因在於社會經濟地位高,物質資源選擇性及控制性權力相對多,因此幸福感也較社會經濟地位低者高。有研究發現,單親家庭更容易出現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進而有較低的幸福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