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北會談 張亞中:這道路不會孤單

  中評社台北12月16日電/“兩岸統合學會為此次《台北會談》費心費力,但是卻幾乎把所有主持人、引言人、與談人的機會都讓給了其他學者專家。即使在閉幕時,由於時間因素有限,主辦單位也把最後致詞時間布施出來,讓其他貴賓能夠多說幾句話。中評社特別訪問負責籌辦此次會談的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教授,請他對台北會談做一結語與感想”。  

  以下是張亞中教授受訪全文:

  做為一個主辦單位,很高興看到這次台北會談展現的多元與包容、據理與尊重。我們可以確定,在兩岸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上,這次的台北會談必定有它的歷史意義。  

  兩岸統合學會自我期許要站在為中華民族利益、為下一代著想的角度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兩岸統合學會充分理解紅、藍、綠三方的立場、憂慮與期望,期許自己能夠將從知識出發,從關懷著手,提供一套最符合兩岸和平發展期的政治論述,以幫助兩岸達成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  

  這兩天的會議,我們看到不同立場的學者在堅持自己立場之餘,也可以用輕鬆與平和的心情表達。所有參與者們包容的態度,讓我們深信,沒有甚麼問題是不可以溝通的。從參與者熱烈的討論可以看出,在追求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上,沒有人是冷漠的。  

  認同與互信是這次會談的兩個主軸。不同國家間即使沒有認同,也可以建立互信,然而,兩岸之間如果沒有認同,追求互信注定是緣木求魚。這是兩岸關係的特殊之處。

  認同與互信是人類一直以來就有的課題,每個國家或族群在不同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認同及互信危機。處理得好,人民彼此幸福平安,反之,猜忌與懷疑,衝突與戰火將會揮之不去。如果只是思考眼前的利益,當然可以忽視認同與互信的差異,只要依賴物質性的交流與利益的獲取就可以相互滿足,但是如果我們要為下一代著想,就不可以放任認同的歧異與互信的疏離。  

  “立場的陳述”與“理性的討論”是兩個不同的思維。在台北會談中,我們看到了兩者的交集,可喜可賀。“反應問題現象”、“找出問題所在”與“提出解決方案”也是不同層次的討論重點。在台北會談裡,可惜的是,前兩者陳述的較多,最後一點的表述較少。  

  不管是甚麼樣的色彩,不論是哪一種政治立場,所有的人都需要和平發展,也都會贊同認同與互信的重要。我們在一起討論與溝通時,誤解可以容易被化解,但是當我們在經過充分溝通後卻仍然發現彼此的歧異時,我們所需要的已經不僅是溝通,而是“情”與“理”的解決方案。  

  說情要設身處地,論理要將心比心。說情要顧及對方的感受,論理要論大是大非的理。
    
  如果兩岸不是兩岸,而是兩個外國,那我們不需要把“情”與“理”放在首位,而比較誰的權力比較大,誰的利益應該比較多,“強權就是真理”、“利益本來無情”將是談判時的唯一標準。兩岸就是兩岸,兩岸不是外國,自然需要“情”與“理”來處理爭議。  

  兩岸統合學會為兩岸知識界搭了一個台,讓不同觀點者盡情演出。我們完全同意三黨對於兩岸目前認同與互信的看法,也了解三方對於認同與互信為何不足的分析。一個重大差別或許在於,兩岸統合學會提出了增進兩岸認同與互信的解決方案。  

  我們認為“一中三憲”是合情合理的政治定位安排,這樣的“一中框架”可以確定兩岸的政治互信,“兩岸統合”是合情合理的政治走向安排,它可以建立、累積與鞏固兩岸的重疊認同。我們是汪道涵先生“共同締造論”的支持者,我們相信統一不可能一蹴可及,深信“統合”是“統一”的必由之路,“統合”就是“共同締造”的方法。“一中三憲、兩岸統合”是我們回應中共十八大有關“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問題的答案。  

  做為主辦單位,我們想表達的是,我們不是為了建立論述而存在,不會盲目地為了捍衛而捍衛,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努力。我們期待有人能夠指導我們論述的不足,提供更合情合理的思維。只要有好的意見,我們願意為現有的答案做所有的修正。
   
  《台北會談》告一段落,或許大家下一次會在北京舉辦《北京會談》時再相遇,我們期待下一次討論時,紅、藍、綠三方也有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安排”與“建立認同與互信”的方案。  

  會談期間,台北是陰雨濕冷的,不過,這絲毫沒有阻礙我們彼此間熱情的參與。兩岸關係也是如此,偶爾濕冷的兩岸關係只不過是必然會有的現象,只要我們願意,濕冷必會轉為溫暖。  

  做為主辦單位,再一次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余克禮所長、二十一世紀基金會高育仁董事長、台灣政治學會郭承天會長、中國評論通訊社郭偉峰社長的協辦與支持,更感謝各位先進大德的參與。在兩岸和平發展的論述上,我們已經提起腳步,那就大步地向前走吧!只要心中能夠多為別人著想,這條道路不會孤單,也必定可以很快能到收成的時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