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記者 黃蔚、郭至君、林艷)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日前接受中評社“南台灣文化藝術採訪團”記者的專訪時表示,台灣當局對陸客實施不甚友善的配額制已經嚴重限制台灣旅遊產業的發展,呼籲進一步放寬對陸客的配額,用旅遊業拉動經濟的發展,用經濟發展解決台灣社會日趨嚴峻的民生問題。
林富男還表示,去年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勝,當民進黨獲勝其實是得了台灣經濟發展陷入瓶頸的“漁翁之利”,民進黨需要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若拿不出成績,未來不見得再勝。
此外,林富男還表示,兩岸在中華文化層面不可分割也不可背離,大陸現在將文化作為兩岸交流的基礎,是非常明智的決定,期望兩岸未來在文化交流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林富男是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台灣國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總召集人、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他不僅活躍於南台灣政商學界,更經常為南台灣的旅遊觀光業者代言,向兩岸執政當局反映南台灣業界的心聲,為兩岸經貿開放與旅遊業發展建言獻策。
記者:2014年大陸觀光客來台人次直線上升,據台灣交通部門統計,2014年赴台觀光人數有398萬人,較前一年增長38.7%,兩岸航線也首度突破千萬人次。陸客觀光蓬勃,但台灣當局不甚友善的“配額制”卻限制了赴台觀光的人數,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林富男:以台灣目前的接待能力來看,我們可以肯定的是, 台灣沒有陸客真的活不了,現在的陸客還不夠多。去年,台灣的觀光來客量創了有史以來最高,總量逾900萬人,這其中陸客就達到了398萬,可是這陸客對於台灣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如果陸客再少,台灣就沒法活了。
我認為現在政府處於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但旅遊從業者卻相當饑餓,這在台北市以外的地區尤為明顯。現在台灣給大陸的觀光客團客配額一天是5000人,自由行的配額一天4000,總共加起來為一天9000個名額。除了台北以外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會面臨陸客不足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就是台灣政府必須要進一步放開台陸客來台的配額,畢竟,以現階段台灣旅遊的配置,團客一天來10000、自由行一天來8000,才能夠符合台灣整體旅遊觀光業的接待水準。
為什麼台灣旅遊觀光從業人員會出現埋怨政府的問題,原因就在於政府左手要我們翻修飯店、買新遊覽車,右手卻用配額來限制整個行業的發展,目前900多萬的遊客已經讓整個行業吃不飽了,現在若再失去大陸觀光客,台灣旅遊業的發展將非常悲觀,最終的要求就是配額的問題一定要解決。
記者: 為什麼政府的規定與台灣旅遊從業者所面對的現實有如此大的落差?
林富男: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真的不知民間疾苦,二是嚴重的重北輕南——因為政策決策者全部居於台北市。
在台北,處處都是觀光客,所以就有人認為,陸客來台太多是台灣的災難,但台北市以外的觀光業者看來,陸客來得太少了、整個行業都在嗷嗷待哺。台北決策者還擔心,如果開放太多反而會造成香港效應。
當其實我認為這樣的想法非常沒有道理,這只能反映出官員不懂得市場行情。要知道香港的面積只有台灣的1/30,去到香港的國際觀光客有6083多萬,這其中大陸客有4724萬多人。也就是說,香港與台灣相比,面積更小、遊客更多、遊人密度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如何才能與台灣做比較呢!我想說,如果沒有那麼多的遊客,今天香港的地產及各行各業都很難有今天如此繁榮發展的情況。當然,遊客多了之後,遊客素質確實難有保證,也會引發新的問題,但我認為畢竟台灣土地比香港大很多,所以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記者:台灣政府將香港的例子片面誇大,是否可以反映出台灣當局對大陸的抗拒及不信任的心態呢?
林富男:我認為這是政治層面而非經濟層面的問題。從政治、經濟和國際現實情況來看,台灣處於很大的劣勢,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會思考陸客會不會給台灣造成安全方面的問題,所以這個配額常會因國安問題而被卡,而不是從經濟問題和觀光資源來做考量。
香港97年已經回歸,中港之間的旅遊發展不會有政治層面的考量,但台灣現在是兩大黨對立的狀況,執政者如果開放得太快,在野黨就會提出很多重的質疑,假設某一天在野黨執政之後,現在的執政黨就會反過來用同樣的手段來拉扯,這樣的政治鬥爭對經濟沒有絲毫幫助,表面上炒得沸沸揚揚卻就讓民眾肚子空空。
記者:所以,您是否呼籲民進黨和國民黨從經濟方面出發、討論團結發展經濟的策略?
林富男:沒錯。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韓國,韓國的政黨在經濟議題上彼此合作,但是對於半島統一問題,他們可以因為不同意見而打得頭破血流,我呼籲台灣的政黨可以更多地思考經濟層面問題、而非政治問題,畢竟台灣經濟發展不足影響了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台灣民眾最期待的是希望過上好日子、經濟無虞、薪資上漲。
在經濟發展的狀況之下,台灣的少子化問題會減輕,我真心希望通過經濟發展來解決社會中的很多問題。
記者:在去年年末九合一選舉之後,綠營控制的區塊遠遠超過藍營,這會否影響日後兩岸間的旅遊發展?
林富男:這確實是台灣旅遊觀光產業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但是任何政黨在地方選舉中取得大勝並不表徵著2016年選舉就一定能取得“總統”的位置,畢竟“元首”所思考的議題和地方首長所思考的議題並不一樣。
以我個人的觀察,我首先恭喜綠營在九合一選舉中取得了好成績,但在離2016年大選之前短短一年多時間之內,民進黨必須反映出自己的執政能力,如果自己的能力得不到民眾的認可,在2016年大選的時候,民進黨恐怕會遭遇反效應。
我們仍然期待,民進黨此次勝出的縣市首長應該更加具體地去發展經濟,考慮到台灣目前發展經濟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連接兩岸市場,如果這個建構沒有完成的話,台灣的經濟結構就沒有辦法轉變,長遠的經濟發展也無從推進。
記者:台灣現在過分注重政治問題,從而忽略了經濟發展的問題,台灣目前在全球範圍內的經濟競爭力在不斷下降,您認為台灣未來應該走怎樣的發展道路?
林富男:我完全同意這一觀察。台灣國際地位的落後絕對是因為經濟發展遭遇到嚴峻問題。我認為現在台灣社會重政治而非經濟,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所謂的政治演員,這包括政治名嘴和會做秀的政客,因為他們演得實在很好,二是台灣部分不負責任的媒體,成天都在前呼後應地將社會關注議題集中在政治層面,這相當於天天是在教育民眾一定要關注政治,那麼就是在無形地忽略經濟。
台灣媒體確實是自由的,但它給經濟帶來的無窮災難卻也無法忽視。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從多方面思考的問題,台灣社會整個的大風氣應該扭轉過來,大家都重視經濟的發展才能讓台灣有更好的前景。
記者:2015年對台工作會議1月在北京舉行,該會議表示北京對台將繼續深化“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階層收入、中南部民眾及台灣青年)交流工作,您如何看待大陸的“三中一青”政策?
林富男:從這個政策出發,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大陸的政策甚至比台灣自己還了解台灣, “三中一青”確實是台灣社會活得最辛苦的一些人,而在這其中,重點應該強調的便是青年問題。
我認為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一定掌握在80後的手中,現在也應該是需要關注青年的階段,早期國民黨有重點關注青年的時候,但那時國民黨重視青年是把青年當做選舉的工具,因為青年人不出來投票。但我們需要認識到,目前兩岸三地的青年朋友,通過網路可以更好地進行聯繫,他們是主導兩岸未來發展的一群人。
記者:但從之前的九合一選舉來看,目前台灣青年人反對藍營的態度似乎比較堅決。
林富男:我認為,現在台灣的青年反對藍營,是因為他們在思索自己的前途,他們並不是為反而反,而是反抗目前讓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執政者。台灣青年人所面臨的狀況是,找不到工作,或者工作不穩定,遞出幾百張履歷表才有一個面試機會,而且薪金不高。
如果一個政府執政不力,大家就會反對。青年朋友過去是對政治冷漠的一群人,他們從電視和報章獲得資訊,以了解政府在做什麼。現在在網路時代,大家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都非常清楚。
去年九合一選舉中,青年人並沒有反對任何一個陣營,而是清楚地知道,目前的執政者不能再給自己帶來什麼了,那還不如換一個吧?但是民進黨也需要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現在,年青人可以投票給綠營,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如果民進黨不為民做事,年青人照樣會反你。所以從政者應當時刻牢記自己在競選過程中所做的承諾,要為人民謀福祉。
記者:您剛才也表示兩岸交流需要依靠青年,目前,文化方面的交流是兩岸交流中最沒有敏感性的方面,那麼兩岸文化交流到底應該如何深入?
林富男:我可以感受到,2008年到2010年間,大陸對台關係的發展主要依靠旅遊來推動,2010年之後,主要依靠經貿的推動,2013年之後,則是用文化來推動兩岸交流。
確實,文化交流最沒有爭議,我相信在這個世界地球村當中,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台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毋庸置疑,兩岸在中華文化層面不可分割也不可背離。大陸現在將文化作為兩岸交流的基礎,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但目前,兩岸在文化發展方面存在一點問題——佔主導地位的大陸一直對台輸出中華文化。我認為在文化的貿易上,兩岸也應該保持平衡,大陸擁有這麼廣大的文化基礎,應該接納台灣的文化、儘量引進台灣的文化、甚至吸收台灣的文化,把台灣的文化當做養分來滋養自己。
我更希望看到兩岸用貿易現象來加強文化交流,如果兩岸更深層次地發生貿易往來,兩岸就好自然而然地關注對方,並帶來對彼此的接納,我相信這是最好的夥伴關係。
記者:您希望日後在推廣南台灣文化方面具體做些什麼?
林富男:我認為大陸的文化藝術作品真的是炒高了,但台灣的文化市場沒有經過炒作,發展的更為成熟和純粹,是一塊璞玉,我相信台灣在油畫這個區塊比大陸的內涵更高、更深,我期待大陸更加關注台灣的藝術發展,甚至聯手台灣市場共同走向國際舞台。
其實,如果大陸絲毫不給台灣藝術家市場,就會產生兩個結果——一是台灣藝術家不理會這個市場,二是直接反對這個市場。再前一種情況下,兩岸的和平進程不好推進,而如果造成後一種情況,則一定會影響兩岸的和平發展。
我期待大陸在西洋畫作方面加強與台灣的交流,我做領導的台灣藝術研究院願意與大陸來做對接的工作,共同做行銷以增進互相了解。同時,我還期待大陸的眾多地方政府及美術館等藝文團體,多來邀請台灣的藝文團體去大陸做相對應的藝文交流,這樣久而久之,台灣藝術家們就會改變對大陸的看法。
由中國評論通訊社和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台灣藝術研究院聯合組成的“南台灣文化藝術採訪團”於1月28日啟動,對南台灣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南台灣採訪報導活動。
此次採訪活動的總督導為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總調度為南台灣觀光產業聯盟執行長陳雅婷,採訪組組長為中評社採訪主任林艷,組員為中評社國際部主任郭至君,中評社編譯主任黃蔚。此外,中評社中國部主任廖梓達、中評社新媒體主任孫儀威作為第二梯隊接力採訪。共同參與此次採訪活動的成員還有台灣藝術公司人員包括董事兼執行總監柯芷吟、藝術總監謝佳伶、內稽內控主任丁肇茨、採訪編輯洪威喆、美編設計陳奕帆、藝術企劃謝宜潔、特約記者崔家齊、林千畬。中評社副總編輯羅祥喜也將參加部分採訪活動。
“南台灣文化藝術採訪團”是根據中評社與台灣藝術研究院雙方的長期約定,持續不斷推廣南台灣藝術之美,以美的力量增進兩岸人民感情。此行將全面介紹高雄以及屏東墾丁的人文自然之美,將向兩岸讀者介紹南台灣從事美的工作的藝術家。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