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峽兩岸融合的歷史變遷及其特徵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海峽兩岸人民同根同源,我們從文化形成與發展的視野來考察海峽兩岸的文化融合,對於我們今後進一步促進兩岸的融合發展,無疑深具意義。

  一、海峽兩岸歷史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台灣作爲中華文化生態圈中的一個區域,其文化經濟的存在與發展當然也打上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烙印。中華文化在民族的拓展過程中,以漢族爲主導,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質,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在融合過程中,强化了境内各民族間的聯繫紐帶,共同的民族文化日益發展,成爲中華文化發展的主體内涵。但是,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間的差异,不同區域社會群體的生活環境、發展歷史等因素不同,從而出現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東南文化等地方性文化既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具有獨特區域特質的文化。台灣社會是從移民社會發展過來的,伴隨着東南沿海漢族民衆大量東渡,東南文化向台灣傳播,台灣逐步演變成與内地閩粤十分相似的定居社會,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曆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各地區融合的一個部分。台灣文化則是東南文化的延伸與發展。

  在東南沿海與台灣間文化關係産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移民作爲文化傳播的載體,成爲兩地文化關係形成的基礎。台灣與東南沿海省份有着十分密切的地緣血緣關係,這是歷史事實形成的一個無可非議的結論。台灣社會作爲一個移民社會,其最早期人類來自何方?大陸人民如何遷移至台灣?一直是學術界關心的重大問題。據考古出土的文物和史料證明,自古以來,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人類向台灣的移民活動—直没有停止過。正是這種移民活動,産生、創造和促進了台灣島上的人類文明。許多學者認爲台灣土著先民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省份,特别是福建省,台灣的史前文化源於福建等東南沿海。迄今爲止,在台灣台南菜溪寮發現過“左鎮人”化石,台東與花蓮一帶發現有“長濱文化”,在福建的周圍,廣東、江西、浙江和台灣都發現了舊石器遺址或人類化石,福建是大陸住民移居台灣最重要的跳板,台灣的古人類是從福建過去的。

  明清兩代特别是清代,是大陸東南沿海民衆,尤其是福建沿海居民移居台灣的關鍵階段,大規模移民帶來了大規模的文化播遷,所以這階段也是兩地文化關係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語言文字是習慣性文化的標誌,也是文化結合的重要基礎,在兩地文化關係形成中發揮着關鍵性作用。自東南沿海民衆移居台灣以來,台灣漢人社會使用的語言是和閩、粤兩省一樣的閩南話和客家話,—直延續到現在,台灣民間交流使用的語言還是和大陸一樣的普通話(台灣稱爲國語)、閩南話和客家話。同樣的,台灣使用的文字也是和大陸的主要文字一樣的方塊漢字。用共同的語言和文字進行思考、表達和溝通,這是共同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表現。

  東南沿海與台灣間的血緣關係集中表現在宗族家族關係的産生和發展,這是兩地血緣關係的延伸和擴展。中國人思想中藴藏着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無論走到哪裏都不會忘記自己的根,這使閩粤台間宗族家族的交融成了必然的歷史現象。閩粤台等地的宗族組織系統等大體相同。宗族組織形成之後,必然進行種種宗族活動,如建祠堂、祭祖、修祖墳、置族産以及編族譜等。台灣各地種種宗族活動也基本上與閩粤等東南沿海地區相同。東南沿海地區與台灣間的宗族聯繫,使得兩地人民有着割舍不斷的血肉之情,爲不使宗族關係阻斷,薪火失傳,只要有條件,台移民就返鄉謁祖,續修族譜,尋根懷祖。這種種充滿真情的活動充分表現出兩地的血緣關係。

  東南沿海移居台灣的民衆按照不同祖籍進行組合,形成地緣性明顯的社會群體,這種移民社會保持着家鄉的語言、民間信仰、民俗禮儀、戲劇等,因此這種隨閩粤移民播遷至台灣的常民文化,在祖籍地相同的人群聚居社會環境中具有很强的適應性和堅韌性。隨着移民數量的增加和台灣的開拓,中國大陸的家族制度、倫理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等意識形態也逐漸傳入台灣。台灣和閩粤兩省在衣、食、住、民間工藝等風格上相同,而且兩地有共同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如敬天思想、祖先祭祀、歲時習俗、婚喪禮俗等。兩地民衆還有共同的個性心理和生活方式,如重義氣、急相幫、檏實、喫苦耐勞以及敢冒風險的進取精神等等。在數百年的歷史變遷與社會磨合過程中,兩岸人民在民衆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化藝術、教育科技、道德觀等方面與閩粤有共同的文化特質。

  兩岸學者在論述海峽兩岸的這種社會文化紐帶聯繫時,往往歸納出地緣、血緣、物緣、商緣、文緣、神緣、俗緣的基本特徵,這是很有見地的。文化現象加强了兩地間經濟等聯繫,推動了台灣的開發建設。台灣與東南沿海地緣、血緣、神緣、文緣、物緣與商緣等聯繫,進一步拉近了兩地間的距離,各種交往和互利協作的加强,必然促進兩地經濟的發展。對於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而言,在閩粤等東南沿海地少人多的環境下,向台灣移民不單减輕了祖籍地的人口壓力,緩和地少人多的矛盾,而且有助於社會經濟的調整和經濟秩序安定,使祖籍地的民衆獲得相對更爲寬鬆的生存、發展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爲大陸手工業産品開拓了廣闊的市場,大陸沿海各地重要的商品均可在台灣市場上看到。對於台灣而言,移民及其傳播的東南文化,不僅爲台灣的開發建設提供了大批優質勞力,而且大陸爲台灣農産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場,刺激和帶動了台灣農業商品化生産。農商的緊密結合,使台灣經濟處於良性循環狀態,同時進一步滿足台灣人民生活的需要並促進台灣商品經濟的發展。大量由大陸運來的生活、生産用品進入台灣市場,通過各種渠道、采用不同的交换方式流入台灣人民手中,這不僅解决了台灣人民生活、生産上的需要,而且促進了台灣島内貿易的發展。特别在明清時期,正是日益增多的船隻、商人、貨物進一步把台灣卷入商品經濟的旋渦。

  文化現象與經濟間的促進作用是相互的、雙向的,由於兩地經濟交往的不斷拓展,吸引更多大陸東南沿海民衆移居台灣或前往進行政治、經濟、科技、文教等活動。推動了台灣文風之昌盛。一批經商致富的閩粤籍移民在台灣辦校興學,大大提高了台灣的文化品味。伴隨着貿易往來和物緣關係的發展,兩地優良植物品種的相互移植,農業和手工業技術的相互推廣活動也非常活躍。台灣在短短的兩三百年間迅速形成漢化社會,兩岸間大規模、不間斷、互惠互利的貿易往來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因素。文化現象與經濟間正是在這種相互作用下,推動着台灣社會的發展,這種文化經濟上的聯繫,把大陸東南沿海與台灣間本已割不斷的鄉情親情紐帶拴得更緊。

  福建與台灣,從長遠的歷史發展歷程看,毫無疑問都帶有明顯的海洋性文化特徵。特别是到了明清時期,即十五、十六世紀之後,由於福建沿海居民不斷地向台灣遷移,最終成了現今台灣居民的主體。這就導致了人們對於台灣與閩南區域的海洋文化特徵,有着較爲一致的看法。這種看法從整體上講,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台灣與福建特别是閩南區域文化發展與演化的某些變遷的因素。正是這種兩岸文化的某些歷史變遷,使得台灣與閩南區域的海洋性文化特徵,出現了既同根同源的歷史形態,同時又經過明清以來的各自有所差异的演化,從而出現了某些文化的异化現象。顯然,台灣與閩南區域海洋性文化的同根同源歷史形態及明清以來所出現的某些异化現象,形成了當今台灣與閩南區域海洋性文化的基本現狀,值得我們認真對待。

  文化作爲上層建築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産生與發展受到經濟基礎、社會制度等的制約,同時文化結構内部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外部因素的影響等也對文化的發展産生影響。不可否認,中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間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各個地區一方面具有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徵,另一方面往往由於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等方面原因,形成了地區文化的獨特性,這就是所謂的“地區性文化”或大文化内的“亞文化”。因此,台灣與東南沿海在文化上存在—些不同點。台灣文化現象多個方面帶有濃厚的移民活動留下的痕迹。台灣文化的産生和發展,與台灣移民史平行前進,台灣文化既保留母體文化深刻的影響,又帶有移民社會的烙印,這種社會文化及其歷史烙印,勢必對於當今兩岸文化的融合,呈現出新的時代特徵。

  二、當今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新特徵

  從海峽兩岸歷史文化的形成發展歷程看,台灣的社會文化深深受到中國大陸特别是福建沿海社會文化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説,台灣的社會文化是福建沿海社會文化的復製版,所以從整體上看,我們稱台灣地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們還必須看到,移民社會及其過程所形成的文化共性與地域差异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我們一方面要認識到東南文化、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的淵源關係,台灣文化是和中華文化具有廣泛一致性的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分支。另一方面要看到台灣特殊的歷史背景、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包括前述各歷史時期及戰後美國及西方文化對台灣的影響。中國大陸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聯繫及受影響控制的程度不同,這使得今日台灣文化與大陸東南文化存在某些差异,台灣文化是東南文化的特殊分佈。另外,我們還要看到,各歷史時期外來文化的影響有限,其衝擊不足以改變台灣文化的基本内核,台灣文化呈現的種種差异也不足以搆成台灣文化的核心和主體部分。各歷史時期台灣人民都保存了中華文化傳統,台灣文化的内核和文化特質仍然没有改變,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礎之上的民族意識成爲台灣人民之間及台灣與大陸聯繫的精神紐帶。

  二十世紀下半葉,西方帝國主義刻意在全球之内推行他們的所謂“普世價值”,妄圖把全球範圍内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價值觀納入他們可以任意操控的勢力範圍之中。這種霸權的意圖及其行徑,對於當今台灣的文化價值觀,産生了不可忽視的印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某些偏離中華民族文化價值觀軌道的异端新特徵。

  就海峽西岸的情景而言,由於數十年來國家的有效治理與文化的不斷宣導,原有某些有异於中華文化核心區的文化表現形式,逐漸减弱消退。雖然説從上一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的政治體制一度注重階級鬥争和政治之上的社會價值觀,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衝擊和破壞。然而從八十年代之後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至今,黨和國家越來越注重倡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與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又提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戰略號召,如今全國上下戮力同心,立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福建區域文化乃至閩南區域文化,也不例外,地域文化有着趨同於中華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向心趨向,原本存在的某些地域文化差异性,逐漸有所削弱。而反觀海峽東岸的台灣島内,其文化的地域差异性却有所增强。

  台灣與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在文化上差异的原因受其地理及政治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從台灣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看,台灣孤懸海上,受海島環境制約,其發展面臨着更爲艱難而相對狹隘的自然地理環境。這樣東南文化播遷台灣過程中,經歷了較爲急速和劇烈的交融和改造,台灣文化含有更明顯的海洋文化特色。當今台灣文化帶有的特殊性,更主要是受其發展歷史特别是政治體制,以及外部世界的衝擊而造成的。在日本據台的五十年裏,台灣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在社會性質和政治制度上都和祖國大陸有很大差别。在文化領域裏,盡管大多數台灣人民保持了强烈的中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保持中華文化。但是日本殖民者極力推行同化政策和“皇民化”政策,企圖將台灣人民同化成爲“畸形的日本人” 。日本殖民者的政策,雖然摧毁不了傳統的中華文化,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台灣同胞十分珍視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獨立精神,破壞了台胞世代相傳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同時,在少數台灣人的意識中留下了始終不能平復的傷痕,在日本統治下,台灣産生了以下幾種意識,認同於日本的“日本意識”,被遺棄、無力自救的“孤兒意識”,要求創造台灣獨特文化的“台灣意識”。造成一種“被殖民心態”,親日媚日,在某種程度上産生了“日本化”的傾向,甚至少數台籍知識分子老是依據日本人的觀點去看問題,去判定事物 。日本在台灣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在台灣用語中造成影響,台灣—些用語是日語譯音詞,還有一些與日語中的漢字單詞幾乎一樣。

  由於台灣獨特的歷史遭遇,台灣人民爲擺脱殖民統治、反抗專制壓迫、實現自主的願望,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絶的鬥争,同時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形成復雜的心態。日本人的殖民佔領,外來文化通過政權力量的强力灌輸,對台灣本地文化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再者,自洋務運動開始,台灣經濟逐漸展現它的領先性,台灣民衆在接受現代化生産方式與現代科技上有較高的願望,産生—些優越感。這些因素使得甚至包括民衆中頗爲普遍地表露出來的自大與自卑奇异結合的島民心理情結與文化特徵在内。  

  針對日本文化對台灣固有文化的侵蝕,許多台灣人民進行了强有力的扺制與反抗。此時鄉土觀念和家族觀念,已含有愛國主義的内容。當時普及日語是日本在台同化政策的主要措施,在日據初期,一些台灣民衆扺制日式教育,堅持漢文漢字的普及和傳播、以保持和延續中華文化的根基。台灣民衆繼續沿襲傳統的書房或私塾教育,學習漢字漢文,他們認爲漢文的保存,乃是台灣民族運動的一大眼目。 一些台灣學生在學校學習日文,在家中用閩南話交談。即使在皇民化運動期間,傳播漢學的書房依然存在,直到1943年才被總督府廢止。在日據時期,閩南方言仍是民間交流的主要語言工具,以至於進行同化任務的“皇民奉公會指定演劇挺身隊”在全島巡逥演出皇民化劇目時,因觀衆許多聽不懂日語,不得不用閩南方言進行演出。還如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的台灣文化協會采取的一系列復興台灣地區中華文化的活動,包括舉辦各種文紙講習會,啓迪民智,宣揚中華文化;創辦《台灣民報》,利用各種合法場合向台灣民衆廣泛宣傳中華傳統文化。日據時期台灣人民利用這種種的措施保持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當時台灣人民的中華意識,是—種以共同的中華文化爲基礎的民族意識。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也曾大力消除日本文化對於台灣文化的影響,但是文化的嵌入是相當頑强,尤其是屬於社會生活及文化思維的因素,要做到徹底的消除,是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消磨的。遺憾的是,由於後來台灣政治格局的變化,以及日本經濟的强勢,台灣社會對於日本文化元素的延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而近年以來,隨着“台獨”勢力的膨脹,日本文化在台灣的傳播反而有某些增强的勢頭。

  1949年蔣介石集團潰逃台灣之後,國民黨政府全盤接收了台灣的統治。一方面數以百萬計的蔣介石殘餘軍隊及部屬遷入台灣,這些軍隊和部屬來自全國各地,其所藴涵的文化因素也是多地域的,這種多地域的文化元素給台灣的原有文化,帶來了許多不同的元素。而蔣介石政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的密切,也使得以美國爲代表的文化意識滲透到台灣的許多文化領域之中,這就使得台灣的地方文化出現了多元化的特徵,出現了某些追逐西方文化的價值觀的傾向。另一方面,蔣介石統治台灣之後,鑒於在大陸的慘敗,采取高壓的“白色恐怖”政策,政治與文化的統制更加給原屬於邊陲地帶的台灣文化增添了以我爲核心的專制色彩。離經叛道、唯我獨尊、自我感覺良好的心理和受迫害恐懼症同時并存於許多人的心裏,這不能不對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台灣的文化結構産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近三十年來,以美國爲首的西方世界,爲了維持他們在全球範圍内的霸權地位,大力向全球各地輸出他們的文化價值觀,標榜他們所謂的“民主、自由”理念,慫恿推行他們的政治制度與文化體制。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之下,一部分迷戀西方文化的狂妄自大而又數典忘祖的“台獨分子”,極力推行他們的所謂“去中國化”,包括文化上的“去中國化”,最終達到“台灣獨立”的險惡用心。這批頑固的“台獨分子”雖然人數有限,但是他們對於台灣傳統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破壞力是巨大的。我們在當今討論台灣文化的時候,這種新涌現出來的文化特徵,是十分值得引起共同注意的。

  在二十世紀之前,台灣與祖籍地福建、廣東等地的歷史傳統基本相似,血緣聯繫密切,文化傳統在台灣各地得到真實的移植,兩岸的民間往來也是割裂不斷的。但是從二十世紀以來,由於國際環境和海峽兩岸社會政治環境的變化,台灣與福建、廣東等海峽兩岸的文化發展歷程,開始了某些不同的走向,呈現出某些不盡相同的文化特徵。這些不同的文化發展走向與新的時代特徵,對於海峽兩岸社會政治與一般民衆的交往,不能不産生一定的阻礙作用。我們只有正視這種不同的分歧,才能更有效地推進海峽兩岸人們的溝通與交流,從而使得原本屬於同一個地域文化圈即所謂“閩台文化圈”的空間之中,出現更爲和諧的文化互通局面。

  三、我們應該如何堅持和實踐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

  自近代以來海峽兩岸文化所出現的某些不同走向,這是歷史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没有必要視而不見,重要的是如何求同存异,在新的歷史時期裏以更高的層次來融合海峽兩岸的文化互通,這才是我們這個有着五千年優秀文化傳統的現代文明所應秉持的文化包容心態。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6月2日舉行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决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决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决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决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爲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個堅强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係。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决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决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决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决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决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决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强加於人,决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决不搞“黨同伐异”的小圈子。習總書記對中華文明所歸納出來的五個突出特徵,即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爲我們今天開展和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指明瞭正確道路。

  近二十年來,閩南師範大學作爲坐落海峽兩岸前沿的重要高校,一直秉持黨中央關於和平統一台灣的政策方針,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關於台灣問題的重要論述,努力開展推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各項社會文化工作,取得了諸多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成果。現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於今年9月12日發佈了“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這爲我們今後進一步開展和探索海峽兩岸的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實現中華民族祖國的完全統一,提出了更爲明確的時代任務和奮進的指南。那麽,閩南師範大學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更加進一步有效地開展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各項工作?我們認爲,推進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融合發展,應該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的内容。

  (一)堅持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性。閩台文化作爲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産生和發展,既是中華文化所孕育出來的一枝重要分支,同時也爲中華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它的存在,使得中華文化更加多姿多彩、容光焕發。正因爲如此,我們今天要促進海峽兩岸文化的互通融合,首先應該堅守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道德價值觀,或者説是核心價值觀。中國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國家,在世界幾大古代文明中,中國文明没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的文明,已經有5000多年曆史了。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創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究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係的真諦,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他們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耻、仁者愛人、與人爲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響着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中國人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讓中國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我們的祖輩們,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堅守,才能使我們的文化歷久彌新。先賢們所説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政治抱負 ,“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的報國情懷,“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的浩然正氣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龢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予以堅守,予以繼承和發揚。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藴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撑着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民族與國家復興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 ,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爲涵養新時代道德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是我們新一代中國人所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當然,我們現今所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於時代的不同,我們已經無法自我欣賞、自我陶醉地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下去,隨着國際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們還應該睁眼看世界,瞭解世界上不同 民族的歷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中獲得啓發,爲我所用。我們的前輩們正是吸收了諸多外來的文化因素,如印度的佛教等等,充實了我們自己的文化内涵,從而使得我們延續了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生命常新。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産生的文明 ,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融互鑒而形成的文明 。

  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道德價值觀,是構建海峽兩岸文化共通和諧的基石。假如缺乏這一基石,那麽文化的共通和諧就是一種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有了這一基石,我們才能更加有效地、與時俱進地建構海峽兩岸在新時期裏的共通和諧文化。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應該充分地認識到近代以來海峽兩岸文化發展歷程中所出現的某些不同走向,以及對於道德價值觀的某些歧義,并且相互包容這些不同的分歧,求大同、存小异,充分發揮台灣與福建、廣東等沿海區域的文化優勢,開拓更加美好的未來。譬如,海洋文化因素,是“閩台文化”有别於大陸其他區域文化的一項突出因素,也是海峽兩岸“閩台文化圈”得以發展的一項重要優勢。我們應當在堅守文化核心道德價值觀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包容各自的文化差异性,最大程度上發揮台灣與福建地區這一區位優勢和文化優勢,共同創造全新的“閩台文化圈”,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後代。這種願景的實現,無疑是我們所有閩台人的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

  (二)弘揚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共性特徵,着力推進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包容性。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於2023年9月12日發佈了“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的“總體要求”中明確指出,“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努力在福建全域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這一“總體要求”,核心在於“踐行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而這一理念,毫無疑問就是建立在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共性之上。如前所述,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共性是建立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歷程中,由此所形成的地緣、血緣、物緣、商緣、文緣、俗緣、神緣的多方面的文化傳承和契合的共性,是我們今天“踐行兩岸一家親”的最堅實的社會基礎和文化保障。

  在這樣的文化共性之下,我們開展和擴大社會人文交流合作,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廣泛群衆基礎,在這一基礎之上,我們支持閩台兩地各類民間組織開展常態化交流,鼓勵符合條件的台灣民間組織在閩設立辦事機構。與台灣各類智庫交流合作。辦好海峽論壇等兩岸重大交流活動。實施閩台曆史展示溯源工程,開展閩台族譜對接、尋根謁祖等活動。發揮媽祖等民間信仰精神紐帶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民間信俗交流活動。鼓勵台灣宗教界和其他社會人士來閩短期學修。支持閩台佛教、道教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平台企業促進閩台人文交流的激勵機制。而這一系列的社會人文交流合作活動,正是這些年來閩南師範大學所努力予以踐行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台胞社會參與意願,繼續支持台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等各項事業發展。支持台胞深度參與福建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實踐活動。支持台胞加入相關行業性、學術性、專業性社會團體。開展台胞擔任在閩非宗教社會組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試點。支持台胞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評各級榮譽和奬項。鼓勵台胞擔任仲裁員、調解員、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檢察聯絡員及司法輔助人員等,參與福建法治建設。讓廣大台灣同胞追隨先祖們的足迹,把海峽兩岸的各種社會事務,當作自己的事務來共同推進。

  (三)充分發揮閩南師範大學在學術、科學研究、人才教育上的優勢,一如既往的開展和推進海峽兩岸的學術融合、科學研究融合和人才培養鄧方面的融合發展。在這些方面的合作融合,作爲海峽兩岸前沿地位的閩南師範大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工作經驗。在這些成效和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踐行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意見,應當具備比較良好的工作優勢。例如,“意見”中所要求的“促進台生來閩求學研習。對台胞子女在閩中小學和公立幼兒園就讀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的政策。支持福建高校和科研院所通過多種方式擴大招收台灣學生規模。支持兩岸高校在閩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與多元化合作,支持台灣優勢特色産業企業以多種形式在閩參與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制辦學。建立一批兩岸青少年研學基地。“閩南師範大學可以在以往取得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上,比較高站位地推廣這一工作。再如,鼓勵青少年交流交往。支持閩台各領域各行業青年團體建立常態化交流渠道。加强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台建設,助力台灣青年來閩追夢、築夢、圓夢。支持閩台兩地中小學校加强校際交流,開展棒壘球等青少年特色體育項目合作。利用新媒體、流行文化、互聯網廣泛開展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交流活動,不斷擴大閩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業圈”。鼓勵台胞來閩就業。支持在閩各類企業特别是台企聘用更多台灣員工。加大在閩職業學校招聘台灣教師力度。進一步擴大直接採認台灣職業資格範圍。台灣地區醫師按規定在閩執業。逐步擴大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台灣居民在閩從事律師職業的執業範圍。大力發展包括台資機構在内的多元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這些工作,應該也是高校等文化教育部門責無旁貸的分内事務,可以繼續推進發展。

  閩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在學術和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優勢,十分有利開展和發展海峽兩岸的相關領域的合作與融合。加强科技創新合作。鼓勵閩台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建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推動在閩台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閩台人才集聚平台。打造海峽兩岸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支持台胞台企參與緑色經濟發展。這種合作和融合,足以擴展到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打造更多文化産業合作平台,鼓勵台灣文化業者投資入駐。支持閩台合作項目通過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對外展示。試點允許台灣業者在閩投資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公司。引導閩台業界合作製作影視精品。匯聚兩岸文化娱樂資源,打造兩岸流行文化中心。繼續開展涉台文物保護工程。鼓勵台胞申請福建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支持閩台媽祖宫廟聯合開展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録項目“媽祖信俗”保護行動,共享保護成果。推進兩岸閩南紅磚建築、媽祖文化史迹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實施“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項目。支持台企申請文物保護工程資質,台灣專業機構和人員參與福建省内考古項目。高校在學術和科學研究上的優勢,可以爲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大道上做出許多精彩的亮點。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中强調:“充分發揮福建對台獨特優勢和先行示範作用,善用各方資源,深化融合發展;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制度;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先行先試,擴大授權賦能,持續推進政策和制度創新;堅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持續推進、久久爲功,因時因地制宜,支持條件好、優勢突出的地區率先試點、以點帶面,引導其他地區找準定位、協同增效。”這種意見精神應用於高校等文化教育部門,同樣也應該秉持發揮優勢和敢於先行先試的創新精神,立足於海峽兩岸社會文化的共性特徵,包容台灣社會文化中的某些异化特徵,堅决反對妄圖分離祖國的“台獨去中國化”文化傾向,與廣大的台灣同胞携手前行,融合發展,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創造出更多的成效和經驗,爲祖國的完全統一貢獻出閩南師範大學所應有、特有的高等學校力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