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的交流、傳承與創新

  爲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的最新綱領性文件,《意見》的總體要求明確指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充分發揮福建對台獨特優勢和先行示範作用,善用各方資源,深化融合發展。《意見》第五部分關於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第十七條指出“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是貫徹習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及時準確的國策方略,這爲本課題提供了國家政策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新性轉化、創造性發展”,本課題正是基於兩岸融合發展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家戰略背景下的特色研究,亦爲兩岸高校創新高素質、複合型兩岸藝術交流人才的培養建設指明瞭方向。

  兩岸民間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非遺在閩台區域的重要内容。本文的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主要指閩台地區的民間藝術,是閩台民衆在日常生活、勞作中誕生,以滿足民衆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形式。作爲共同文化區的閩台兩地,地緣一衣帶水、文化一脈相承,明清以來閩南人源源不斷遷移台灣拓墾,隨之帶入的文化藝術,成爲台灣民間文化藝術的主流,覆蓋於台灣的大片土地上,成爲連接兩岸的文化情感紐帶。

  本文以流行於閩台兩地的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戲曲爲主要門類,以交流——探尋藝脈爲切入點,回顧兩岸民間藝術互動交流的歷史進程與變遷,從傳承創新爲出發點,理出兩岸民間藝術的文化傳承新特點及其創新實踐,進而探尋兩岸民間藝術交融互鑒、合作共贏的發展路徑策略。

  一、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傳承與創新的歷史回顧

  (一)先秦至唐宋時期閩台民間藝術的親緣關係

  據古地理學的研究證明,在遠古時期,台灣島數度與大陸“陸橋相連”,物種相傳,人類互移,已知最早居住在台灣的先民——“左鎮人”和“長濱文化”的主人就是這個時期經“海上陸橋”遷入台灣島。兩地的考古發現表明,閩台早期人類具有原始文化的相似性,兩地共同開闢了遠古的家園。

  閩台兩地於先秦時期就有相同或相似的原始舞蹈藝術萌芽,遺存至今的商周時期華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的原始舞蹈崖畫,記載着閩越人狩獵、遊牧、祭祀時的舞蹈形態,它與高雄茂林鄉魯凱萬山舊部落的“萬山岩雕”遺址的原始舞譜遺存,年代相近、舞風相似,我們可從流傳至今的閩台民間舞蹈的節奏、動態、服飾造型中,尋覓到遠古時期閩與台相似的古閩越舞蹈文化遺痕。

  唐宋時期閩地傳統藝術土壤濃厚。初唐,開漳聖王陳元光奉詔入閩,建構了一個來自中原的入閩平蠻的漢人移民集團,屯兵閩南四境,施行“唐化”教育,先進的中原文化開始大規模南遷入閩扎根。唐末,王審知建立閩王朝,用中原河洛文化建設八閩大地,漢蠻民族文化融合,形成了中原民間藝術與閩土著文化交融的福建藝術新形態。該時期的閩台民間藝術交流與互動,在表達形式、承載功能以及展演空間上一直存在着“求同存异”的變繹,使中華文化從中原向閩地延伸拓展。而後閩與台的地緣親緣的互動往來,更帶來了信仰民俗迎神賽會的盛行,民間百戲雜陳、紛紛登場。中原帶入的百戲與閩越文化交織,産生新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如“舞五獸”“大頭和尚”“打獅”等民俗表演形式;“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的“南音”入閩,隨兩漢、晋、唐、兩宋的中原移民帶入閩南地區,並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形成了中原古樂遺韵在閩南的音樂遺響,也隨閩南移民遷徙入台,在兩岸間播傳交流,以活態音樂形式承繼下來。源於漢,興於唐,而盛於宋的傀儡戲,魏晋南北朝時期隨中原漢人南遷入閩,再由福建傳入台灣。當傀儡戲流傳閩地時,衍化爲泉州提綫木偶、漳州布袋木偶戲。傀儡戲傳入台灣後,形成南、北兩個流派:南部傀儡(即提綫木偶戲)受泉州影響,主要在台南、高雄一帶流傳;北部傀儡(即布袋木偶戲)受漳州的影響主要在宜蘭平原一帶流傳……這些歷史佐证説明瞭唐宋時期閩台民間藝術密不可分的親緣關係,中原文化入閩,與閩越土著文化大融合,爲閩台兩地民間藝術的交流、傳衍、流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明清以來閩台民間藝術交流的興盛

  明清時期是大量閩南籍移民赴台拓墾的高峰期,帶來閩台民間藝術交流的繁盛。這裏以明清時期閩台民間樂舞的兩岸交流與傳承爲例分析:

  1.明鄭時期的中華傳統經典樂舞的植入

  台灣明鄭時期,鄭成功重視文化建設,推行儒家教育,中華傳統樂舞隨之在台灣盛行。中國古代宫廷雅樂傳入台灣,至今保存完好的台南祭孔佾舞、雅樂,即是明朝雅樂佾舞的沿襲,成爲珍貴的文化遺産。

  閩南地區的民間舞蹈“拍胸舞、車鼓弄、竹馬燈、舞龍舞獅”,隨閩籍士兵帶入的軍事技藝舞蹈,如進退攻防的方陣舞、迂逥包抄的長蛇舞、雄渾多變的藤牌舞,皆先後出現在台灣迎神賽會之中。可見,台灣明鄭時期,閩台的樂舞文化交流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繁盛之態。

  2.清代以降以閩南民間舞蹈爲主體的薪火傳承

  清康熙統一台灣後,閩台民間樂舞的交流與播傳更加順暢,進一步薪火相傳。閩籍移民在台形成特殊的聚居形態,原鄉的宋江陣、竹馬燈、凉傘鼓、火鼎公婆、車鼓弄等閩南民俗表演藝術,隨之在台灣各地風行開來。隨着清朝大量閩移民入台後,民間藝術已糅入新社會環境之中,形成台灣特有的生動圖景,如泉州拍胸舞在台灣衍化爲七響陣的歌舞小戲,呈現漳泉混溶的新形態。

  3.清末民初閩台戲曲(歌仔戲)形成的兩岸互動

  明清以來,閩台戲曲發展繁盛,閩地移民從原鄉帶入台灣,在保留原鄉固定形態的基礎上,加入新聚居地的文化特色,形成創新性的戲曲曲風,讓閩台戲曲得以延續。以歌仔戲形成的兩岸互動爲例,歌仔戲緣於漳州錦歌(歌仔),台灣宜蘭人陳建銘撰著的《錦歌過海成歌仔》寫道:“早年台灣歌仔戲萌芽時期所演唱的曲調,都是由福建流傳過來的錦歌發展而成的”。清末民初漳州籍移民入台拓墾,帶去了家鄉的錦歌、車鼓、採茶等民間曲藝、歌舞小戲,以解思鄉之情,逐漸演化成迎神賽會的藝陣演唱形式“歌仔陣”,後又汲取四平戲、白字戲、京劇等戲曲藝術形式,糅合形成了新的“歌仔戲”劇種。20世紀20年代,台灣歌仔戲班渡海回閩,歌仔戲又二次回傳閩南故里。20世紀40年代,漳州南靖都馬劇團赴台灣演出,將歌仔戲一代宗師邵江海創作的【雜碎調】帶到台灣並廣泛流傳,開闢了歌仔戲在大陸發展的新方向。可見,歌仔戲自誕生後,兩岸戲班及藝人演出交流不斷,成爲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戲曲藝術。

  綜上所知,明清以來,閩台民間藝術交流互動更加頻繁,兩岸文化藝術交流構建起“閩台民間藝術共同文化區”,爲中華傳統藝術在台灣地區的延伸,做出了閩台區域的典範。

  (三)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交流40年紀事

  回顧20世紀80年代以來“共燃中華文化之光,聯唱民間藝術之曲”的兩岸藝術交流,代表性活動列表如下:

  表格略

  依上表可知,閩台兩地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藝術交流已全面打開破冰之旅,兩岸在民間音樂、舞蹈、戲曲、曲藝、美術工藝的交流再次回温,閩台藝術交流進入復蘇時期,並向21世紀繁盛時期邁進。閩台兩地民間藝術一脈相承、异彩紛呈,順應時代潮流,形成了閩海地域特色的風格和流派,印证了中華民族藝術的輝煌與璀璨,也使得閩台民間藝術交流日趨興盛,藝術文化得以流播賡續。

  二、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傳承與創新的時代價值與新特點

  (一)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傳承與創新的時代價值

  用閩南文化點亮海峽融合發展新路,做深做透閩南文化中閩台兩地的最大公約數,對深化閩台民間交流交往、促進閩台同胞心靈契合、服務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閩台民間藝術作爲閩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與融合發展的時代價值,概括爲以下兩方面: 

  1.對批判文化台獨,構建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新格局的重要意義

  “人同宗、藝同源”,閩南民間藝術播植台灣的歷史是兩岸人民共同傳揚中華文化的歷史,體現了兩岸一脈相承的文化親緣關係。藴含鄉土情懷的閩南傳統藝術,從閩地傳入又融入台灣民衆生活,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大中國意識與台灣本土意識的有機結合。豐富多彩的閩台民間藝術形式彰顯着閩台共有的中華文化的民族性,成爲台灣同胞懷鄉念土的心理寄託,更爲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如今愈發彰顯出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時代價值。

  長期以來,“台獨”勢力大搞“文化台獨”,誤導台灣民衆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直接影響和衝擊台灣社會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爲此,兩岸亟待加强弘揚中華文化的力度,才能遏制“文化台獨”在台灣社會的蔓延,尤其對台灣青少年的毒害。加强統籌規劃,締造多形式、多平台、深層次的傳揚閩台傳統藝術新格局,開展尋根文化交流、研討與展演活動,追尋中華文化在閩台區域的歷史記憶,通過以樂促融、以舞會友、好戲連“台”,以藝術的語言詮釋“和在中國”的理念,充分發揮閩台民間藝術在兩岸同胞的情感紐帶作用,形成强大的中華民族凝聚力,拉近心理距離,實現心靈契合,把兩岸藝術聯結成一個文化共同體,使中華文化在閩台區域薪火相傳,促進兩岸實現和平統一。

  2.閩台民間藝術凸顯當代新内涵,創新賦能兩岸文化融通的時代價值

  《意見》指出,鼓勵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承載中華傳統文化表達機能的閩台藝術形態被賦予新時代的内涵,閩台藝術深厚的歷史淵源和中華文脈連結,既印证台灣地區與福建乃至祖國大陸在文化上存在“兩岸一家親”的内在關係,又在創新、協調、緑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焕發新動力。

  首先,聚焦閩台民衆同生共創的地方戲曲——歌仔戲,它的形成與發展一直是跨越海峽兩岸的互動,是閩南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歌仔戲以獨特的閩台唱腔聲韵,兩岸傳唱,經久不衰,起强大的心靈契合的紐帶作用,以歌仔戲爲切入點,加强兩岸同台展演和雙向巡演交流,讓兩岸戲曲界融合創作,打開發展思路,台灣歌仔戲劇團到大陸尋根,追尋歌仔戲承載的中國戲曲文化精髓,而大陸歌仔戲團也借鑒台灣的舞美創意,共謀合作發展新形態,創新交流形式,多維度、深層次推進閩台戲曲的的高質量融合與創新,讓台灣同胞深切感知家的温暖與幸福。

  其次,加强兩岸高校的傳統藝術交流、學術對話與人才儲備培養,建立藝術基地聯盟的同台展演與傳承的有效機制,以藝促融,爲建構共享藝術形態、共享史料的大陸學術話語權,推進兩岸民心溝通、心靈契合,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以藝術爲媒,建立兩岸民間藝人的交流渠道,回大陸尋根謁祖,創造兩岸傳統樂舞、民俗藝陣、曲藝奏唱的酬神巡境和同台競技展演舞台,爲互相學習與對話搭建平台。强化兩岸非遺藝術的當代新内涵與創新賦能,以大數據的新媒體技術深入島内民衆,成爲融通民心的有效溝通渠道,通過兩岸非遺藝術的傳媒效能展現非遺魅力,講好閩南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明爲核心的民間藝術在年輕群體中的渲染力,創新兩岸新媒體傳承的有效融通。

  總之,閩台民間藝術是兩岸民間社會心理的藝術表達,在百年曆史發展過程中,承載着中華文化基因,在新時期愈發彰顯對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進融合發展的重要價值,對構建兩岸弘揚中華文化新格局,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傳承與創新的新特點

  1.連續性

  (1)閩台的地理和人文造就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傳承與創新的生動圖景

  從地理上看,閩南和台灣隔海相望的地緣關係爲閩台藝術交流提供了便利,造就了兩岸民間藝術流播互動的人文景觀。宋元時期的福建迎來了它作爲世界海洋商貿重要樞紐的黄金期,泉州被譽爲“東方第一大港”,明中後期漳州月港世界對外貿易的興起,清末厦門港成爲中國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幾經迭代,向海而生,三面臨海的閩南始終扮演着對外傳播的樞紐地位。明清以來兩岸歷史風雲變换,閩南民衆大量遷徙台灣拓墾,爲開發建設台灣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使得福建成爲廣大台胞最主要的祖籍地。地理區位的毗鄰與族群血緣的相通,使閩台民間藝術的交流擁有了便利的渠道、緊密的師承與廣泛的群衆認同基礎,兩者都是海洋文化滋潤下對生活場景的藝術搆思與對美好願景的寫意表達。閩台民間藝術曲同調、語同音,民衆唱着一樣的歌謡、跳着一樣的律動、演着一樣的戲碼,依託人文紐帶而衍生的閩南民間藝術在台灣新土壤吮吸近土民俗特質,繼續承繼發展,又在兩岸民間交流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2)中華民族基因形塑閩台傳統藝術的核心機理,彰顯中華文明連續性特質

  中華民族基因,從夏商周時期就開始藴含,在朝代更迭中不斷發展豐富,成爲潜藏於中華民族内心深處的民族精神龢民族記憶。雖然閩台地區遠離政治、經濟中心,並不代表閩台地區就是隔絶在中華民族之外,相反閩台地區在歷史上一直接受着來自中原文化的洗禮,儒釋道文化、程朱理學等中華傳統文化在福建得以繼承弘揚,换句話説,閩台地區的傳統文化藴含着中華民族基因,它形塑着閩台傳統藝術的核心機理,使紛繁多樣的藝術形態表征涵化着中華傳統哲理意象。

  中國人講求一個“和”字,講究審美文化在動態平衡中的中和意境;喜愛“韵”的動律,以實現虚擬性與寫意性的統一。“圓”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鍛造的審美外在體現,教化人在無邊循環中安貧樂道,順應時光的輪逥。民間藝術通韵達圓,由技通道、由技達道,肩負着教化民衆的人文使命。閩台傳統藝術由一批批專業技藝大師的智慧與思想凝聚而成,是累世中華民族基因的沉澱,其中藴涵的天人合一、以人爲本、貴和尚中、剛健有爲等精神形塑着傳統藝術“和而不同”的核心機理,融合於自上而下的宫廷與民衆的意識形態構建中。

  世界非遺“南音”代表着唐宋宫廷雅樂遺響,其表演形態至今仍保留着漢代“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的演唱形式,以及横抱琵琶、吹洞簫八尺的中華古樂舞演繹形態,承襲了漢代“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以及對世界萬物包容萬象的胸襟。而在民間自發組織的歲時儀式中,各種音聲舞律、百戲雜技、曲藝唱誦,在“陣頭文化”的民俗場域中得以宣泄,如哪吒三太子儺舞在舞步跳躍輪换中,干坤圈與火尖槍穿插雜耍,脚踩“七星步”,身登“青雲梯”,塑造少年神將英武,以“和”的精神内核、“韵”的智慧之光以及“圓”的輪廓形態延續着中華文化傳統理念。可見,中華民族核心基因帶來的哲理,形塑凝聚着兩岸傳統藝術,彰顯連續性的特質,使閩與台的文化傳承相輔相成、融爲一體。

  2.多元一體性

  (1)閩台民間藝術在結構形態上的多元文化整合

  在閩台地域範圍内出現多樣化的民間藝術表演形態,建於北宋的泉州開元寺甘露戒壇斗拱上的“24尊飛天妙音鳥女神”形態,手持南音樂器和舞具,如琵琶、洞簫、二弦、三弦、拍板、南噯、扁鼓、雲鑼、雙鈴等,傳載了北宋時代泉州佛教的且舞、且歌、且奏的大型初唐樂舞表演,這正是融合與保存了隋唐傳入泉州的天竺及西域諸佛國的樂舞形態。由此可知,泉州的樂舞正是融合了閩南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多種外來文化等多種文化結合而成的一種文化結合體。

  台灣傳統社會,主要由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搆成的三大族群,各自具有民間藝術表達的特質。在移民初期,他們聚族而居,按照各自的生活習俗鞏固文化認同,漳州人信奉開漳聖王,泉州人信奉清水祖師,客家人信奉三山國王,依附神明信仰圈來凝聚族群力量,廟宇軒社成爲堂會的陣地,因此早期台灣的民間樂舞巡遊多以“較勁拼陣”來彰顯各自族群力量。在移民社會轉變爲定居社會時期,商品經濟繁榮打破小農經濟的封閉,凝聚爲共同推動地方經濟的力量。族群互通有無,汲取多元文化互爲採借現象比比皆是:如台灣蘆洲的涌蓮寺主奉觀音,成爲當地共同的祭祀場所,也吸引着外來新商户的香火。在觀音神誕日慶典活動中,可以看到多種形態的民間藝術表演隊伍,正所謂“舞龍弄獅招詳瑞,除煞緝魔家將團,十二婆姐來照料,長長蜈蚣保平安”,閩、客與原住民的族群藝術,均融匯於出巡藝陣表演中,闡釋不同族群對儀式的理解,演繹“輸人不輸陣”的强大氣場。爲增加觀賞度,還設置“藝術奬項”,激發民間藝術的創造動力。多樣化的表演形態是對多元整合的閩台民間藝術規律的自覺遵守。

  (2)閩台民間藝術體現中華經典與民俗傳統并存的兩岸藝術共體

  經歷千年傳承的中華文化始終制約着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與藝術表達語境, “八山一海一分田”的閩地天然屏障,積澱了歷史傳承的許多珍稀的民間藝術原生形態,爲增加藝術感染力,不斷采擷他人的表演精華,來豐富自身。在民俗表演場域中,民間藝術在時空變更中交織演繹着“古典+民俗”的多元表演程式:有肅穆祭典儀式的“三獻儀禮-雅樂佾舞”中華宫廷經典遺存;有踩街巡遊喧天歡快的閩南鑼鼓樂;更有輕鬆廟慶踏摇戲弄的載歌載舞,直叙胸臆……亦雅亦俗的表演形態在閩台民間儀式中輪番表演,讓觀衆感受既有遵守古法典制的合法權威性,又帶有人性化的人神共娱的福祉關懷,反映了閩台民衆世俗化的祈望、藝術化的想象,及其對中華文化“禮下庶人”的自覺遵守。

  可見,閩台民間藝術遵循着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軌迹,以閩台區域的藝術色彩,呈現中華文化一體格局中的閩台區域文化特質,構建起“中華經典與民俗傳統并存”的兩岸藝術共體。

  3.兼容創新性

  閩台民間藝術受地理環境、勞作方式的影響,帶來濃厚的地域色彩,反映閩台民衆對生活的藝術創造。正如筆者在《台灣“跳鼓陣”與閩南“大鼓凉傘”的關係探析》一文中寫到:“源於漳州‘大鼓凉傘’的台灣‘跳鼓陣’,在台灣多元融合中,外化爲‘矮、蹲、跳’的動律特徵,這種動態藴含典型的移民文化特徵。閩南籍台灣移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勞累艱苦,且在多族群的夾縫中生存,形成了忍辱負重、爽直樂天的特殊性格,在舞蹈中就外化爲‘跳鼓陣’屈蹲、跳躍的獨特特徵”。可見,閩台民間藝術是民衆生活環境與勞作的凝練與反映,表演形態貼合當地文化語境,是包容互補性的藝術寫照。台灣海峽的波濤起伏的物理特徵與開放包容的精神象徵也深深影響了閩台民衆的創造,造就了民間藝術的閩海氣質:首先,對閩台民間藝術的創作者而言,他擁有博採衆長的心理,盡力於每個角落的觀衆都得以關照;其次,在藝術文本融合了多元因子,原始的巫儺、典雅的禮樂舞、市井丑角的插科打諢等,多種元素揉合於民間自發的故事建構與演繹中,並自覺檢驗於觀衆的口碑市場,以“輸人不輸陣”的人文性格拼陣較技,不斷汲取他人的素材來豐富自身,揀剔提昇藝術形態,最後落實在觀衆的包容度與贊許聲中,得到了心靈的慰借與滿足。因此,歌舞藝術的原始形態往往也在閩台民間沃土中逐漸孕育,進而不斷推陳出新,展現閩台民間藝術的海洋開放性特徵。换句話説,閩台民衆的包容性格練就了海洋文化的開放胸懷,在求同存异中彰顯閩台民間藝術創造的包容互補、交流互鑒的人文品格。

  三、海峽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傳承與創新的問題與發展路徑探索

  (一)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傳承與創新存在的問題

  1.兩岸文化體制與政策的差异

  下面主要從兩岸戲曲劇團的文化體制差异進行分析:

  兩岸劇團的所有制差异:20世紀50年代,大陸通過戲曲改革,將歷史上的私營班社改爲國營劇團,過去流動搭班的演員成爲國家發工資的固定單位職工;而台灣地區的劇團,除國光劇團、台灣京昆劇團和宜蘭蘭陽歌仔戲團等少數公立劇團外,大多數專業團體屬民營性質,靠市場養活自身。 因兩岸戲曲劇團的體制不同,以及兩岸政治因素的影響,帶來兩岸合作與交流的規模受限。

  兩岸劇團的運營差异:一是資金問題。大陸公立戲曲劇團的經營資金主要由國家或地方財政的投入,生存經營没有太大壓力。而台灣戲曲劇團大多屬民營性質,運營資金主要依靠演出自收自支,資金短缺不僅限制了台灣劇團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且影響了兩岸的交流合作。二是運行模式與理念差异。大陸一些國有劇團習慣於靠國家撥款過日子,主要依託國家投入排大戲、創精品,經營性的競争市場演出少,也出現“鐵飯碗”帶來的服務惠民、創新活力意識不强。而台灣歌仔戲劇團,大多堅持走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道路,市場服務意識較强。如何發揮兩岸劇團“私營善市場、國營鑽精品”雙輪驅動互補優勢,已是面臨的問題。三是兩岸同台合作排演問題。因兩岸戲曲劇團的國營和私營性質不同,帶來在兩岸同台合作的“體制的障礙”。大陸國有制院團,排練一出戲,可以停掉業務演出,專心致志地磨戲,而台灣多爲私營劇團,合排時,台灣劇團要兼顧接營生演出等來支撑劇團花銷,爲此無法全力投入排練,怕丢了生計,而大陸國營劇團對藝術精品化的表演追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立劇團面對“公私合作”兩岸模式,如何考量解决台灣劇團的部分現實需要。因此,針對兩岸文化體制差异,需要雙方加强交流和互補,合理打開兩岸戲曲融合共贏之道。

  2.兩岸人才培養長效機制與數字化共享問題

  (1)兩岸民間藝術的人才培養機制問題

  關於兩岸藝術人才培養機制,涵蓋兩岸高校的教學體系、藝術實踐平台構建、兩岸師資人才引進、藝術研究交流、非遺傳承創新等方面,形成“兩岸一體”的教育教學體系,仍存在如何深度互通共融的問題。

  從兩岸藝術師資的互聘來看,目前基本停留於大陸引進台籍教師的單向舉措,而兩岸藝術師資互聘互訪等常態化機制,還有待形成共識。又如教學模式設計:針對兩岸學子設置閩台民間藝術技能的教學模塊,構建“進校園”與“走出去”的兩岸雙向交流平台,推動台灣民間藝人與名師走進大陸高校,大陸藝人與名師走進台灣高校的雙向聯結實踐,等等,均有待取得共識。如何更好培養通曉兩岸民間藝術的高素質人才,還有待常態化的構建與推進。

  (2)民間藝術的數字化工作没有形成合力

  隨着數字技術的發展迅速,數字技術可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讓兩岸傳統技藝得到更好地弘揚。閩台民間藝術的根脈關係,其保護定是捆綁在一起的保護系統,迫切需要“兩岸一體”的數字化共享共贏的機制系統。以歌仔戲爲例,它根在大陸,形成於台灣,是在兩岸長期互動共創中形成的閩台唯一的地方戲曲劇種,在百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抒寫了海峽兩岸可歌可泣的文化藝術交流史。爲此,歌仔戲傳承保護的數字化,需要兩岸一起形成合力,而目前閩與台的數字化系統,依然是各自爲戰。福建在積極打造“中國戲曲音像工程”“地方戲曲劇種文獻、資料數字化影像化保存”,開展福建戲曲數字電影、《尋訪老藝人》專題片等一系列戲曲保護傳承的數字化工程。台灣地區的歌仔戲數字化傳承保護工程也做得相當好,但是兩岸的數字化合作系統打造,顯然没形成更好的合力。雖然兩岸在非遺項目申報與合作已有先例,但在實際執行上,台灣方面采取了建構“重要無形文化資産數位化保存與展示網絡”,施行“數位典藏與研習計劃”,設立虚擬式教育機構“文化資産學院”等相關舉措,這些舉措中幾乎没有邀請大陸方面參與合作。爲此,兩岸傳統藝術的數字化保護傳承工程,需要深入的布局與有效施行,亟待形成合力。

  3.兩岸創作扶持與同台展演機制問題

  兩岸的創作扶持與同台展演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經驗,但如何深化、開拓新局面,仍有許多問題急需解决:

  (1)兩岸創作扶持項目出精品與推廣度不高

  近年來,兩岸創作扶持項目合作模式在數量與規模上有所增長,如厦門市閩南大戲院與台灣中華創意産業協會聯合設立的“2019兩岸藝術跨界扶青計劃”、“2023藝術扶青計劃”,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與桂湖美術館啓動“2022海峽兩岸青年藝術家扶持計劃”,等等,創造了兩岸藝術家交流、傳承創新的平台,推出了不少兩岸合創作品,但兩岸合創規模與精品數量遠遠不够。由於兩岸團隊常常在專業技藝同台演出的磨合度不够,帶來了作品的精深度不高。

  此外,各項扶持計劃總體上較爲鬆散,帶頭計劃與子計劃的協作關係,扶持項目創作主題又受到商業因素(如藝術機構、拍賣行等)、學術因素(如藝術家、策展人、藝術院係學者等)與傳播因素(如媒體、觀衆市場)的影響,帶來了兩岸創作人的作品導向走向單一化、扁平化,停留於兩岸作品題材的表面,未能深入發掘更多深層内涵、富有真實感的内容,導致作品生命力不强。

  (2)兩岸藝術同台展演未形成規模

  兩岸共創展演的相關實踐受台海形勢影響,變得更加困難,繼兩岸同台共創《蝴蝶之戀》在兩岸展演廣受好評後,一直没有後續的接力作品呈現,没有形成規模化布局。除歌仔戲外,兩岸傳統音樂與舞蹈的交流,雖已連續多届舉辦了“海峽兩岸南音(南管)老藝術家座談會”“海峽兩岸舞蹈節”“海峽兩岸原創廣場舞展演”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但遺憾的是,舞蹈節目基本上没有采用兩岸共創合演的形式,而傳統音樂(南音與北管)的共演也只是讓台灣演奏家或指揮家加入大陸的表演團隊。此外,參加這些活動的兩岸藝術團體,有的只是懷着一時熱情參與交流,没有長期關注、長期參與。

  4.兩岸合作共贏的文化市場産業問題

  兩岸因文化體制與政策、表演團體資質的不同,帶來發展的差异:台灣文化産業起步早,但受制於地域的市場,主要問題是如何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這就需要大陸市場的支持。當下,關於兩岸如何在合作中共贏,做好傳統藝術與商業運作的有機結合,存在如下問題:

  (1)兩岸文化産業市場化程度有待提高

  雖然兩岸市場是一個整體,但是存在市場化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台灣市場化程度雖高,但市場狹小;而大陸的市場化程度低,却市場廣闊。兩岸市場的協調問題,實際上是還没有建立起適應兩岸市場經濟體制差异的演出經營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兩岸文化市場以大陸爲主體,在文化供給側上結構性問題比較多,主要産業結構低端,缺乏與高新技術産業的融合;其次是文化企業分散,小企業多,分散在各地,未能形成集群效應。目前兩岸的文化産品主要是公共性的,無償消費的,例如“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鄭成功旅遊文化節”、“海絲文化節”、“閩台對渡文化節”等活動舉辦頻率很高,但也出現消費者習慣於看免費的演出,造成民間藝術演出市場化的售票銷量機制受影響,帶來兩岸藝術消費的動力不足,導致文化生産端市場需求没打開,兩岸産業化合作受到影響。

  (2)兩岸文化市場的産業鏈問題

  兩岸規劃了一批文化産業園區,在園區搭建形成了産業的供需鏈、企業鏈等,但總體上兩岸的文化産業聯結還不够緊密,閩台民間藝術的相關産業群尚未形成,互補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大陸與台資文化企業的研發設計、行銷渠道的核心模塊合作,尚未達到高層次與深度融合,有待形成協同合作、一體化的産業鏈條。

  我們注意到,台灣文化産業的特點是小微企業多,帶來“庶民文創”特色,大量民衆的參與推動了文化産業的發展,未來可在增强台灣民衆對兩岸文化合作項目的認知度,提昇參與合作的便利性和緊密性等方面多做工作。

  (二)兩岸民間藝術交流、傳承與創新的發展路徑探索

  1.建構兩岸一體的交流、傳承與展演的長效機制

  發揮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制度型開放平台,共同探討兩岸優秀傳統藝術的交流、傳承與創新發展,理性思考、携手推進其未來發展策略與協同工作體系,建構起“兩岸一體”的民間藝術交流、傳承創新機制:

  (1)兩岸合作共建民間藝術傳習保護項目:以“加强統籌規劃,推動傳統藝術的維護、研究、發展、傳習展演與推廣”爲宗旨,執行兩岸共建的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劃與項目,依託合作的項目做整體規劃,使閩與台的民間藝術得以有效交流、共同籌劃、施行推進,獲得民間藝術的再生與創新。

  (2)兩岸建立民間藝術傳承、創作的合作框架性機制

  首先,在傳承方面,完善民間藝術項目傳承機制。搭建兩岸文化部門的對話溝通渠道,互换意見,推進雙方傳承機制共識的達成。近年來,關於閩台傳統藝術的非遺項目認定和傳承人評選,福建在2017年先行先試,開拓了台胞申報渠道,目前已有七位台胞獲評福建省、市級非遺傳承人稱號:如《南音》項目的省級傳承人林素梅、卓聖翔、羅純禎;閩派古琴項目的省級傳承人陳雯;厦金民間舞蹈《宋江陣》的省級傳承人吴騰達,等等。建議繼續深耕閩台傳統藝術項目的搶救與挖掘,調動兩岸高校與地方的專業力量,組成兩岸評審專家團隊,各級文化部門牽頭推進兩岸非遺項目、台籍傳承人的認定機制,提高審批效率。簡化兩岸藝術專家學者赴台、赴閩開展田野調研的審批流程,有意識邀請台灣中南部地區的民間藝人和青少年來閩參加非遺交流與創意活動,這些舉措能够實現兩岸民間藝術資源的優化配置,增進閩台兩地藝術家、民間藝人的交流互鑒、情感融合。

  其次,在創作方面,深化兩岸共同創作的運行機制,基於“兩岸文化共同體”和中華文化復興與交流制度化原則,倡議兩岸共同探索“文化部門—藝術院校—民間劇團”的可行性合作創作方式,推進簽署兩岸文化機構、藝術院校與民間劇團的互動交流和共創展演的合作框架協議,全方位實現閩台傳統藝術的可持續性創作機制構建,爲此,建議如下兩點舉措:

  一是扶持兩岸青年藝術創作計劃和兩岸藝術院團共創機制。聯動各級各類文藝家專業協會、高等藝術院校、藝術基金委員會,建立國家級、省部級專項,有計劃資助一批閩台青年拔尖人才進行創作,面向海内外市場,推動兩岸藝術的傳承創新。

  二是加强兩岸藝術院團的同台共創機制。以厦門市歌仔戲劇團和台灣唐美雲歌仔戲劇團合作創作演繹的閩台歌仔戲劇目《蝴蝶之戀》爲例(見圖1),該作品斬獲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奬、中國文華大奬特别奬、“五個一工程”奬等國家級大奬,不僅爲兩岸交流合作提供了成功性示範,更是抛磚引玉地開啓了兩岸文化藝術合作的先河,爲兩岸文化深入交流合作開闢了廣闊的空間。以此爲契機,進一步探索兩岸藝術團體的全面合作、共同創作、同台展演,健全文化藝術産業合作“試驗點”,以實現兩岸資源共享共創、優勢互補的傳承創新之路。

  2.健全兩岸高等教育“協同育人”培養模式——以閩南師範大學的實踐探索爲例

  兩岸高校共建“傳統藝術”人才培養體系,是推進兩岸高等教育“協同育人”培養模式的關鍵要素。閩南師範大學以構建兩岸高校合作培養藝術專業人才爲宗旨,培養從事兩岸傳統藝術的組織、策劃與管理工作的複合型人才爲目標,在課程體系構建、特色教材建設、實踐平台創設基礎上,確立“教學、創作與實踐”三位一體模式,推行“研習展演實訓”複合式教學模式,有步驟推進閩台傳統藝術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學校還承擔民間藝術傳承創新的任務,“以傳揚傳統藝術”爲宗旨,擔負傳授技藝、培養人才和作品創作任務,携手兩岸高校傳統藝術學科建設與特色人才培養的交流合作。

  閩南師範大學長期以來踐行“兩岸高等教育協同育人模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探索,闡述如下:

  (1)閩南師範大學“立足閩南,面向兩岸”的特色辦學舉措

  構建服務國家特需的“本-碩-博”閩台傳統藝術人才培養體系。長期以來閩南師範大學深諳閩南文化的戰略價值,主動服務國家特殊需求與一帶一路戰略,把傳承、弘揚閩南文化融入到學校建設的全過程,已形成鮮明的閩南文化辦學特色。閩台民間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閩南師大充分挖掘閩南傳統藝術資源,2012年建立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交流、社會服務爲一體的閩南文化研究院平台,十多年來構建了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的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積極培養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具有閩台傳統藝術人文素養,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以“立足閩南,面向兩岸”特色辦學爲宗旨,在藝術學科與全校美育領域推進落實。以藝術學院爲例,從2004年建院以來,在發展音樂、美術教育等傳統專業基礎上,堅持走“協調發展、結搆合理、特色突出、優勢互補”的綜合發展道路。2014年設立閩南師範大學首個社科研究基地“閩南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下設閩台歌仔戲(薌劇)研究室、閩台傳統音樂舞蹈研究室、閩台非遺傳承保護研究室、閩台傳統美術研究室。邀請一批閩台傳統藝術領域的表演藝術家、台灣專家學者加盟研究中心,壯大特色學科建設與兩岸師資辦學力量。以閩南文化創新設計研究院爲平台,積極構建“立足專業、融合企業、提昇就業”三業融合的服務閩南地區的設計類人才培養模式。

  開展兩岸傳統藝術學術研討交流與展演活動。相繼舉辦2015首届海峽兩岸歌仔戲·邵江海學術研討會暨兩岸歌仔戲交流展演(圖2);2015弘揚閩台傳統藝術特色教學成果展(圖3);2014海峽兩岸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産進京展演等系列活動(圖4);2013“舞緣相承·兩岸同心”海峽兩岸舞蹈發展與合作論壇(圖5);2021閩南文藝集錦展演活動(圖6)等閩台傳統藝術學術交流研討與展演活動,有效打造傳統藝術品牌,深受兩岸業界一致好評和兩岸媒體大量報導,影響深遠。

  (2)推進閩台合作項目的辦學模式。

  閩南師範大學長期走兩岸融合辦學之路,人才培養的辦學模式取得的成效,主要如下:

  ①閩台合作項目“4+0”模式。閩南師範大學與台灣東海大學在音樂學專業、公共藝術項目建立“4+0”合作模式,於2018年經福建省教育廳批準,列入本二批次招生計劃,同批次録取。合作辦學項目雙方均設立相關教學、管理部門,負責本項目的日常教學及學生管理工作,並制定了專項規章制度。本項目“分段對接”教學合作模式,按照培養方案,學生第一、二學年、第三學年上學期和第四學年在閩南師範大學學習,第三學年下學期到台灣東海大學學習,兩個項目分别植入台方課程體系(均開設台灣課程近25門,占35%),以台方師資和業界師資介入培養,發揮東海大學創新創業型大學的優勢,吸收台灣優質教育資源和辦學經驗,相互借鑒、相互提昇,共同開設《西方音樂學史學基礎》《藝術概論》《音樂美學基礎》等課程,占比達40%,從而保持兩岸高等教育的師資、資源共享與專業的互通與交流。

  閩南師範大學與台灣東海大學簽署《學術交流培育優秀學生項目協定書》,協議强調搭建合作平台,可派遣相對應師資到對方學校學術交流與和科研合作,强化專業師資力量;協議還規定兩校共同開設專精課程(詳見核心課程),采用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和實地考察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爲學生提供開拓視野的機會。音樂學、共同藝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如下:

  ◇音樂學核心課程:鋼琴演奏、聲樂演唱、樂器(中外管弦樂器)、合唱與指揮、基本樂理、視唱練耳、論文寫作、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等。

  ◇公共藝術核心課程:形態結搆造型基礎、視覺與空間設計基礎、數碼圖形處理、浮雕與壁畫、材料與工藝、環境雕塑造型設計、公共展示設計基礎、公共設施設計、公共景觀設計等。

  閩台合作項目“4+0”模式促進兩岸高校聚焦於人才培養項目的合作交流,台灣方面吸收了大陸生源,增强了教育内部改革的活力,大陸方面主動融合了台灣課程,强化了育人環節的兩岸銜結,並有效協同了藝術實踐資源,真正做到了兩岸教育的深度融合。2023年10月,我校獲批單獨招收台灣學生試點高校,從而在“4+0”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台灣學生招生培養工作。

  ②與台灣戲曲學院建立“姊妹校”,簽訂合作框架協議。2014年,閩南師範大學爲共同弘揚兩岸唯一地方戲曲“歌仔戲”,與台灣戲曲學院簽訂了合作協議,多次邀請台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教授來閩南師大講學與交流,並前往台灣戲曲學院參訪交流,雙方簽署了“戲曲師資互訪交流;教材、學術研究與藝術實踐展演等”共享互動協議,爲兩岸共同弘揚歌仔戲藝術,先行先試。並於2015年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共同舉辦“海峽兩岸非遺進京展演”,在兩岸引起廣泛贊譽。

  ③一以貫之的閩台藝術實踐。閩南師範大學音樂舞蹈係堅持“取材於民間、規範於教學、形成於實踐、昇華於舞台”的創新思路。舉辦“藝術之聲”綜合音樂會、“同唱一首歌”主題音樂會、組建交響樂團、舞蹈團,多次在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藝術節頒奬晚會等各級各類大型晚會演出。

  相關部分獲奬情况:

  2018年國家教育部音樂教育專業基本功展示獲團體三等奬,學生個人全能三等奬2項,單項奬3項;2019年福建省首届音樂教育專業基本功展示獲團體二等奬,學生獲個人全能三等奬2項,個人單項奬6項;“閩之南”合唱團——先後取得福建省大學生合唱節展演一等奬、首届中國大學生合唱比賽銅奬、第九届海峽兩岸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暨首届世界閩南語原創歌曲歌手大賽合唱金奬及原創歌曲金奬等殊榮;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基本功展示團體三等奬,學生獲個人全能二等奬1項,個人單項奬2項。2021年第八届福建省高校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獲初中音樂三等奬1項。

  公共藝術專業通過舉辦實踐活動,增進交流合作。舉辦2020全國藝術院校院(校)長論壇、“跨越時空的家國童話”角色 IP 動漫設計大賽、星光燦爛,未來可期——藝術學院第一届畢業紀念品文創設計大賽。在2019年第四届海峽兩岸工業設計創新大賽斬獲一金三銀。

  ④建設閩台兩岸融合發展基地。閩南師大先後建立全國台聯“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習交流基地”(2012)、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閩南文化研究中心”(2014)、“台灣學生國情教育實踐示範基地”(2022)、“福建省高校閩台戲曲(歌仔戲)傳承基地”(2019,筆者爲基地首席專家)等教學科研支撑平台。主辦開展了國台辦重點交流項目——八届“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習營”、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大賽等系列青年學生交流活動。2022年先後於漳州市林語堂紀念館、漳州市博物館授牌“台港澳學生國情教育實踐示範基地”,開展“丹青畫扇憶往昔 彩墨油傘展擔當”林語堂文化園主題活動、“新時代文創設計新思路”主題講座、“文物舞動生活 新傳語堂文化”文創設計大賽(見圖7)等系列台港澳學生國情教育實踐活動,爲台港澳青年學子搭建瞭解祖國、融入祖國的橋樑,豐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厚植中華兒女的精神紐帶。

  綜上所述,閩南師範大學踐行兩岸高等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立足閩南、面向兩岸,開展多層次高規格的兩岸傳統藝術學術研討會,拓寬閩台合作項目辦學模式,推動兩岸傳統藝術創作與展演活動,有效構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辦學特色。

  (3)兩岸高校、地方政府共建“民間藝術”數字化應用體系

  一是搭建兩岸高校融合創新數字博物館,構建閩台兩地高校的融媒體網絡系統。“智能博物館”涵蓋民間音樂、舞蹈、戲曲等藝術門類表演記録、藝術創作與體驗傳習等非遺内容,建立“傳統藝術主題數據庫”知識網,聯合舉辦“主題藝術數據庫”創意加值競演計劃,以及信息團隊合作研發,爲兩岸民間藝術的傳承創新提供交流學習的便利條件。兩岸共建、共享數字博物館,又可通過高校融媒體矩陣傳播,增强兩岸高校學子的文化認同,擴大閩台民間藝術的影響力。

  二是融合兩岸非遺藝術IP,使民間藝術形式更智能化、優質化、普及化。通過兩岸非遺藝術培育文化IP,把閩台民間盛行的,如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開漳聖王文化節中的民俗藝術表演,以網絡直播、數字社群、短視頻(抖音)等IP新形式,在兩岸民間架起跨時空、跨地域的傳播橋樑。

  閩台高校與地方文化部門可將積累的兩岸非遺藝術IP融合成果,運用5G、VR、AR等新技術,進行兩岸非遺藝術資源的數字化與可視化表達,通過沉浸式、强互動的“非遺藝術數字體驗中心”,打造“綫上+綫下”的全方位傳播效果,輔助閩台高校産學研用的教學實踐活動。

  此外,兩岸高校可充分利用地方非遺保護工程的資源優勢,共享數字化的現代科技資源,以世界非遺的南音爲例,泉州打造了“泉州南音記録工程網站”,以數字讀曲試聽體驗模式,點擊主頁的智能曲譜,即點即唱、聲譜同步。網站設有南音聲弦管曲、工乂譜-五綫譜-簡譜對照、南音唱古詩文等近二十項欄目,還有台灣、東南亞等地名家、弦友的唱段,運用電腦、手機登録網站,搜索曲名、演唱者,即可顯示曲譜、音響,聽聲見字,見字知音。據“阿裏雲”服務器抽查,平均每天都有一萬人次登録,已成爲海内外南音弦友的學習公共平台。爲此,加强兩岸高校、地方的互動交流,資源共享共建,對兩岸傳統藝術傳承創新的數字化應用體系構建,具有直接的成效與現實意義。

  3.藉助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平台,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新計劃

  發揮福建“中央海絲法務區”優勢,銜接貫通兩岸-東南沿海大動脈,利用一帶一路海陸空網四位一體的海絲大通道,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推動兩岸、延伸至東南亞的閩南民間藝術融合發展“三計劃”:

  (1)民間藝術文化使者計劃:創設優秀藝術家互訪、人才培訓交流平台

  (2)民間藝術創作扶持計劃:實施國家、省部級藝術基金專項扶持機制

  (3)民間藝術人才培養計劃:成立兩岸-海絲藝術院校聯盟,儲備兩岸民間藝術人才資源。

  “三計劃”的推動,具有服務國家統一戰略的長遠效應,將爲構建世界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話語體系作出貢獻。

  4.構建向島内傳播的新媒體矩陣平台,推動合作共贏的文化産業市場

  (1)向島内打造有影響力的網絡媒體,構建新媒體傳播矩陣平台

  第一,綜合運用圖文、影音頻、雲直播、抖音等新媒體方式,向島内立體化推出傳播中華傳統藝術的融媒體産品。

  利用不同的新媒體渠道特點,横向布局,量身定制閩台傳統藝術專題内容,通過微信公衆號、微博、視頻號、今日頭條等新媒體聯結,打造“兩岸藝術主題傳播矩陣平台”(見圖8),同步向島内傳播共享多維載體的内容,有效引發兩岸民間社會的關注和對閩台傳統藝術的認知;或設計錦歌→歌仔戲、大鼓凉傘→跳鼓陣等由閩至台的對應形態主題,結合歷史場景,抓住戲曲身段、舞蹈主題動作的三維立體動畫設計,提昇觀感,從而把兩岸歷史文化鮮活呈現在社會大衆眼前。

  第二,發揮兩岸藝術名師的影響力,以口耳相傳的“點播”形式傳播島内 

  通過兩岸藝術名師的專題雲講座、雲劇場展播等雲點播形式,傳播島内,既能發揮兩岸名師效應,提昇兩岸青年對兩岸藝術傳承保護的興趣與認同,同時這種互動學習體驗與雲端名師對話,又能打破時空壁壘,改變兩岸現實存在的交流困境,達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全國各大劇院建立對台雲演播、雲劇場等“互聯網+演藝”新模式

  發揮閩南文化藝術資源優勢,利用福建大劇院、厦門閩南大戲院、國家大劇院“閩台藝術專欄”的聯動“雲展播”,通過對台雲演播、雲劇場等互聯網形式向島内傳播,獲得對閩台傳統藝術的最佳感悟,進而可將文化資源轉化爲産品服務,推進文化價值共創和文化傳承創新。

  依託互聯網,打造“新媒體+兩岸”雲駐演合作計劃,支持台灣獨立藝術家以個體或團隊形式進駐大陸綫上演藝平台、申請在閩演藝場所等形式,推動兩岸民間藝術深度扎根的常態化機制。

  第四,啓動服務兩岸的國家數字化“上雲用數賦智”戰略行動,構建“政府引導—平台賦能—龍頭引領—協會服務—機構支撑”的聯合推進機制

  啓動“政府引導—平台賦能—龍頭企業引領—兩岸高校對接—藝術家協會服務—文化機構支撑”的政産學研用聯動機制,培育壯大兩岸對接“雲演藝、雲展覽、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文藝業態,以期加强兩岸數字文化與互聯網的對接應用,使之成爲兩岸賡續中華文脈、共研共學的新媒體矩陣交流陣地。

  (2)推動閩台民間藝術合作共贏的文化産業市場

  開拓對民間藝術交流、傳承創新的合作共贏、文化産業開發新思路: 

  第一,推進閩台民間藝術“文+旅”産業市場

  《意見》發佈後,2023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台辦、國家發改委會同48個部委和福建省召開貫徹落實專題會議,文化和旅遊部謀劃舉措,其中把民間藝術“文+旅”融合産業,提上議事日程。加强閩台兩地文旅融合,開展文化旅遊節活動,讓民俗藝術融入旅遊之中,使文化遺産在海峽兩岸賡續延播,至關重要。關於福建各地舉行的閩台民間藝術交流“文+旅”的代表性活動如下:

  表格略

  依上表可知,2023年閩台民間藝術交流“文+旅”活動豐富且規範,是各級政府與社會對文旅活動的支持與重視,以“藝術”爲媒,推動兩岸傳統藝術的弘揚與發展,共創文化復興之路。下面就深化閩台民間藝術交流“文+旅”融合,提兩點建議:一是藉助地方高校與文旅部門的有機合作,培養挖掘人才,打開文創研發産業市場空間,發揮高校藝術設計院係與旅遊學院資源,推進校地合作開發項目。二是政府協同,有序推進兩岸傳統藝術與文化産業市場活動,營造良好的文化市場新氣象。

  第二,打造閩台民間藝術品牌效應産業市場

  關於進一步打造以藝術品牌爲效應的産業市場,長期以來大陸開展了很多活動,這裏總結亮點舉措:

  ①以戲爲媒,架起兩岸戲曲合作的文化産業市場

  首先,點燃閩台“歌仔”新引擎,助力兩岸文産新發展。福建是戲曲大省,其歷史悠久、劇種衆多、劇目豐富、表演精湛。其中,歌仔戲是閩台唯一共創的地方戲曲藝術,因此,福建應以“歌仔戲”爲抓手,增加兩岸交流互動,以“歌仔戲”品牌,推進兩岸戲曲合作産業市場。

  其次,暢談閩台“梨園”,打造戲劇藝術節。應積極加强兩岸學者面對面的交流,讓兩岸民間藝術互鑒合作達到新的高度。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院長周虹提出:“應設立閩台戲曲交流試驗點,以閩台地緣爲契機,以閩台共同信仰爲基點,以劇目共建、人才共建等形式促進閩台加强交流合作,深化兩岸文旅融合發展。”以泉州“梨園”爲例,應秉持“一地一特色”原則,打造“以戲曲帶動文産”的兩岸共鳴優秀劇目,統籌“鄉音鄉曲”入台巡演,促進閩台戲劇院團合作,重點打造具有品牌影響力的戲曲IP。

  ②用“匠心”講好兩岸故事,共建兩岸工藝文創産業市場

  首先,賡續“匠心意藴”情緣,同建閩台文創活力。在民間美術工藝領域,福建省積極舉辦以兩岸工藝爲主題的文創活動卓有成效,以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呈現兩岸匠心與創意之美,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保護民間傳統手藝人的同時,領略中華傳統工藝文化的創意魅力,夯實閩台兩岸工藝精神。2023年7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閩台文化交流中心主辦的第八届“匠心意藴”閩台文創周,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晋江五店市傳統文化旅遊區舉辦,圍遶“加强閩台潮流文化深度合作”爲主題展開探討交流,以大膽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爲文創帶來新的精粹與成就。基於閩台文創活力的良好氛圍,建議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注重兩岸企業、社會聯動,拓展特色文創産業市場,用“匠心”講好兩岸故事。

  其次,以民間信俗藝術爲主題,打造閩台工藝文創品牌。隨着人們旅遊觀念的轉變,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創産品備受青睞。圍遶民間信俗藝術文化超級IP,推出特色文創新産品,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豐富全域旅遊新内涵,讓文創成爲活態傳承載體,已成爲兩岸交流的抓手、賦能文旅發展的引擎。如媽祖文化的“默娘文創”是目前湄洲島業務體量最大的媽祖文化創意品牌,已在湄洲島搭建了體系較爲完善的營銷渠道,以直營形式在島上開有終端店鋪,進行品牌展示和産品銷售,綫上綫下以特許形式將産品展位進駐其中,且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爲此,各地應充分挖掘兩岸信俗傳統藝術的情感紐帶,以信仰習俗爲主題的活動在閩台兩地應加快進程,涉及傳承展演、文創産品、藝術創展等多元内容,力求打造該民俗特色的文化産業品牌,樹立閩台文化品牌效應,從活動内容上彰顯兩岸創新元素,宣傳閩台民間藝術的同時,也進一步打開文化産業市場。

  綜上所述,賡續文化根脈,深化兩岸共同印記,是閩台人民對根脈藝術的文化認同。以閩台民間藝術爲基石,宣傳推廣兩岸原創精品與文創産品,在對台交流的同時,推動民間藝術品牌的創新,以更加新穎的模式打開兩岸文化産業市場,凸顯閩台兩地“互利共贏”,其根本目的是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求同存异”的創新性發展與“取其精華、去其糟泊”的有效性傳承。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