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台灣問題”,是中國近代史的繼續。晚清救亡圖存大勢下的民族統一,與獨立自主後的民族團結和主權完整,都是中國華民族國家建設在歷史序列的具體時空中須直面應對的宏大問題。當下,深度“融合”是超越特定政治形式,破解該歷史謎題的上上策。不論從兩岸地緣形勢,還是從兩岸民間交流觀察,“融合”與“一體”是貫穿兩岸交往歷史的核心脈絡。間有本土歷史變遷導致的雙方政治分歧,有世界風雲變幻引起的國際格局區域化禁革與認同消解,也有兩岸各自社會發展形成的不同訴求,但作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共同承擔者,兩岸中華兒女應面向未來,求同存异,融爲一體,去超越歷史峰回路轉導致的曲折和變數。大江大河,終歸一處,完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大發展的新使命,才是不負歷史,可對後輩子孫的光明選擇。
兩岸融合發展是中國共産黨作爲大國執政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直面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命題,團結中華兒女,解决祖國統一問題做出的戰略部署與政策努力。“兩岸融合發展”是在特殊地緣之上,解决特殊歷史結構問題的實踐式延伸與拓展。是中央要求,也是必答題。
一、兩岸融合發展歷史脈絡表現的基本態勢
不論是地緣結構,還是歷史關係,兩岸本爲“一體”,本來就是融合的。在區域歷史發展脈絡中,兩岸原是一家,“融合”話語内涵在區域歷史演進過程中動態變遷,並在國際政治力量深層互動賦予的“區隔”歷史語境中生成。故而,該話語外在形式的建構史及其内涵,在不同歷史階段呈現方式各异。
中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各王朝運用不同治理方式管轄閩台相關海域與海島。台灣地處亞洲太平洋海疆中段,戰略位置突出,是古代中國“東洋”與“西洋”航路的交匯區域,隨着東亞世界逐漸匯入全球流通互動網絡,閩台區域演化爲中國東南海疆的門户與屏藩,清人張之洞上書光緒帝《籌議海防折》所言中國歷史“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伏脈潜隱於東南海疆的人文歷史變遷中,故閩台海疆與“大變革”主題的中國歷史叙事緊密相連。對其管控的强弱表現也是中國古代王朝盛衰的晴雨表,閩台海疆問題的處理成敗,都事關全局性國家安全,明、清王朝與世界的復雜互動得失,演化出其關乎中華民族命運起落的戰略重要性。故而,中國歷代中央王朝從未主觀放棄過對台灣的一體化管控,兩岸一體化以及社會發展融合,是兩岸關係的原初狀態。
閩台海疆與中國古代王朝自是一體,閩台一體化融合治理,無不體現歷代中央王朝對疆域的歷史完整性、空間同質性與不可分割性的重視。新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際,同樣的歷史命題依然回響於當下。新時代國際政治風雲變幻,大國角力對我邊疆安全、穩定和發展帶來多元且復雜的挑戰。與之映襯的是,嵌入閩台兩地區域的“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捍衛,同樣是中華民族歷史延續至今尤待解决的問題。從中國古代歷史時空序列整體觀察台海兩岸的一體化管理與融合發展,台灣與中國大陸同屬一個完整且同質的地理與歷史法權共同體,該話語權具有不言自明的主體權威性與正當性。
首先,閩台曆史淵源本爲一體融合。閩台在地理上具有延續性和整體性,清黄叔璥《台海使槎録》:“台山發軔於福州鼓山,自閩安鎮(今屬福州)官塘山、白犬山(在今福州平潭)過脈至鷄籠山(台灣舊稱),故皆南北峙立”。《澎湖廳志續篇》謂澎湖群島“自泉郡(今泉州)清源山發源,蜿蜒至東南入海”。其次,在血緣宗親關係上,據1926年《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别調查表》統計:台灣80%以上的民衆祖籍地在福建,其中95%來自閩南地區(厦門、漳州、泉州),閩南是台灣民衆的主要祖籍地。再次,在行政區劃上,南宋時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兩朝設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同安縣;康熙二十三年(1684),設台厦道,台灣、厦門共署,稱台灣府,屬福建省;光緒十一年(1885)台灣建省,但仍然稱爲福建台灣省。由此可見,福建一向“擁有”台灣,即中國自古以來擁有台灣。復次,明清以來,物資、勞動力與技術流通兩岸一體化一直延續。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甚至到清統一台灣,閩台實爲一體。鄭氏集團以台灣爲根據地,實際控制包括閩台及閩南沿海地區及整個往來東南亞的貿易網絡。其對台灣的繼續開發,大量農業勞動力從閩南内地赴台移墾,而且共享農業技術,農産品如大米等在較長時間内,都是台灣大米運至福建内地銷售。台灣的樟腦、銅、蔗糖等物資在閩南内地有各取所需的交易市場。而且,金門與厦門之間一直就有海鮮購售的共享市場。第四,兩岸教育融合具有天然的文化認同需求機制。明清以降,無論從傳統文化的教化價值理念,還是兩岸學子培養的社會機制而言,兩岸同出一源,本就一體融合。明清時期,台灣書院與福建及大陸内地書院互延師資,通用儒家小學文本,共同推動儒家教化。甚至在日據時期,台灣文化人林獻堂、連横等人,以民間詩社的方式,賡續中國傳統詩文教育。在當代,兩岸教育交流頻繁並共同推進教育合作項目,民間踴躍,認知一致。
1945年後,國民黨政權敗退台灣,新中國領導集體以高度智慧的决策,讓台、澎、金、馬留爲一體,暫時擱置,不予收回。金門、澎湖等島嶼靠近大陸,發揮地緣上“係牢”或“聯緊”兩岸的功能。可以看出,即使在新局伊始兩岸關係的緊張時期,“一體化”依然是最務實的策略。兩岸關係破冰之後,新時期“一國兩制”方略的提出,更體現了兩岸以文化融合、情感融合、産業融合爲基礎,超越政治分歧,求同存异,面向中華民族共同未來的“一體化”策略。
“融合”話語與“台灣問題”在兩岸和國際社會的關注視野裏,幾乎同時出現。自中國古代王朝有“流球”“夷洲”“台灣”的歷史記録,跨越一水之隔,王朝經略政治視野下的“融合”就開始了,融合的過程,不論從跨越陸海阻隔的地理形勢,還是從兩岸各取其需,催生出來的實質區域流通市場;也不論從兩岸血緣宗親尋根謁祖,不絶如縷的親情互動,還是從後冷戰時代以來,兩岸達成“九二共識”認同戰略框架來看,融合的歷史進程持續未斷。近期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指示,重托福建這個與台灣打斷骨頭連着筋、距離最近、親屬最多、認知最充分、交往最便利的前沿省份,持續深化聯絡溝通功能。從“通、惠、情”三個立意,因地制宜,發揮優勢,不拘一格,創造途徑,大力推進,打開兩岸融合發展的新局面。賦予福建通過各種政策創新,先行先試,跟進觀察,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建構閩台區域一體化這個最近的核心圈層,並以之爲基礎,打造牢固的一體化聯繫機制,最終實現實質的兩岸融合統一。
該《意見》不是一時空穴來風,而是福建發揮兩岸融合天然優勢,且多年來實踐探索兩岸一體化融合發展之路,表現出靈活創新與政治原則的高度統一,在兩岸融合路徑的探究方面,一直處於做法與政策的引領示範地位,服務國家戰略的歷史成績和經驗積累基礎厚實。
(1)探索兩岸一體化融合、建設台胞登陸第一家園、服務台胞政策先行先試、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在實際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並打下堅實的工作基礎,探索融合實踐的具體成就斐然,地方經驗成爲中央决策,這是在區域意義上,爲解决全局問題提供思路及對策,影響深遠,中央將新時期兩岸融合發展的戰略任務托付給福建,水到渠成。本次融合肩負的時代使命,要比歷史上其他各次都更有未來塑造意義。不斷深入推進兩岸融合,在可預期的未來,把福建全省建成兩岸融合新發展的示範區,也是理性决策。
早在2004年,福建省委提出“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成爲推動台灣問題解决“省部合作”聯動的基礎。2007年後合作力度加大。2023年6月“第十五届海峽論壇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强調“深化兩岸各項領域融合發展”。王滬寧同志在會宣佈中共中央《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標誌着和平統一取得重大理論與政策認知,也指明福建在這一政策部署中的關鍵地位。
(2)福建省作爲全國對台工作前沿,已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立常態化的部省聯席會商機制。《意見》出台後,福建省做出“部省聯合會商機制”的部署,並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勇於先行先試,突出全域融合、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搭建平台,助力台灣更多青年來閩築夢圓夢,工作進展較快。
(3)國台辦與福建省政府已有推進融合的具體活動。兩岸同胞於2023年9月27日舉辦了“共話融合發展,喜迎中秋佳節”兩岸同胞迎中秋活動,國台辦主任宋濤看望了在閩台胞並與台胞代表座談。
從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綫索入手,觀察具體時空中兩岸關係表現出的動態走向與關鍵内涵,其實,都是在“一體化”的軌道上行進。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台灣問題,其實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空中,一直處於變化中的動態“一體化”,是否能真正解决兩岸實質融合的根本問題。
二、兩岸融合發展新模式的探究與設想
用什麽樣的價值理念看待台灣同胞從而獲得我們想要的台灣問題解决途徑?如何才能實現新時代兩岸深度融合?這些都是相互嵌入的問題。一如鄭永年教授指出的那樣,“台灣問題的性質一致處於變化當中”。是否相同的策略在未來任何時段都適合,還是兩岸融合新路取得實際效果後,“台灣問題”這個外在形式是否會自動消失?都需要時間來證明。
《意見》將新時期推動兩岸進一步邁向統一,最後實質解决台灣問題的重大曆史重擔,再次交給福建。福建成爲全體中華同胞共同矚目,實現共同願景的首望之地,這也説明,福建省因其獨特的地緣社會條件,對台開展融合聯絡,具有歷史基礎,也有現實資源,地位獨特,所以能成爲探索海峽兩岸新時期融合發展新路,建設融合發展先行先試的示範區。堅持“兩岸一家親”,用足用活“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宗旨,推進這項全域建設發展示範區。中央的這一舉措,印证了二十大報告中關於台灣問題的解决思路的宏觀部署,報告指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讓兩岸同胞在未來的生活生産中心靈融合,才是關鍵。中國大陸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的發展格局,以國家號召,引領兩岸關係向好發展,政治經驗和控局能力能够勝任這一歷史使命。而且一個經歷風雨、成熟堅定的黨爲核心,推動兩岸經貿合作與社會交流逐漸向深向高發展,在長時段上呈現出一系列由實踐經驗支撑、有具體案例可依、踏印留痕的融合新特徵。全球社會發展演進加速,恰逢世界歷史變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叠加全球經濟的多元復雜演變、大國戰略博弈尤其是中美關係步入低谷,美國在亞洲太平洋西岸的地區存在,讓兩岸關係變得復雜嚴峻,兩岸融合發展其實也面臨新的挑戰。
《意見》主要從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建設、閩台兩地經貿深度融合、福建全域融合發展示範、兩岸社會人文交流深入等要素入手。重點是突出“支持厦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支持福州與馬祖深化融合發展”,建立“同城生活圈”,如此設計政策,好爲未來兩岸統一後,兩岸人民在經濟、文化、生活方式等其他方面的進一步融合統一做出示範。
就促進融合的途徑,《意見》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指導方針。顧名思義,所謂“融合”就是不分開、在一起,最後不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以離析。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新聞發佈時説,堅持人民中心,推進融合發展,兩岸人民地位平等,一視同仁,服務台灣同胞。規劃高速通道到多年持續供水,從共享機場到尋根謁祖,種種舉措之下,廣大台胞將在大陸享受主人翁一般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首先,以通促融,基礎設施聯通。是要以福建爲龍頭,建構完善聯通兩岸的基礎設施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地、人、物、業、財、文等全域聯通。其中,最基礎的是打破地理阻隔,從海峽一水之隔的地理限制中解放出來。讓“融”更爲直接,更爲便利。可以設想,福建已經建成立體交通綜合網絡的良好基礎設施,在工程、經驗與技術能力方面,能爲兩岸交通一體化提供堅實保障。“坐着高鐵跨過台灣海峽”,早已是兩岸同胞夢寐以求的夙願,2021年被廣泛傳唱的歌曲《2035去台灣》就是這一心聲的普遍表達。
事實上,2016年福建省印發《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設計瞭高鐵戰略交通網絡規劃爲“八縱八横”主通道布局,台北市便已出現在“京港(台)通道”這一縱向通道規劃中。2021年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優化國家綜合立體交通布局”部分提到,要“加快構建6條主軸”,其中台北再次被規劃在“京津冀—粤港澳”這條主軸裏。地圖軟件顯示,京台高鐵起點爲北京南站,一路向南跨過台灣海峽,終點站爲高鐵台北站。福建作爲對台前沿,已從福建側建立兩岸交往的便捷通道,最早實現了陸、海機場與碼頭直航,完成綫路全覆蓋立體網絡。建有17常態化運營開通的海空航綫,運行高峰期間航班次高達430個,“小三通”“大三通”以及空中直航,構建起聯通兩岸最爲便捷高效的海、空立體通道。“小三通”客運航綫一直都是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直接往來的交通要道。《意見》中提出的“共享厦門新機場”的方案:“厦門新機場可在金門霧季時作爲備援轉降的機場以疏運旅客。”
厦、金一望之間也。往來便利,在厦金門居民可享受當地同等待遇,厦門市率先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厦金連兩地建成“同城生活圈”,兩地合作建設共享基礎設施,兩地通電、通氣、通橋和通航已部分實現。福建泉州向金門供應飲用水已有5年之久。這就是功能式融合與同胞骨肉不可分割的體現。
能源資源互通。兩岸基礎設施一體化式聯通網絡建設,是兩地能源及其他資源互通的基礎。金門、馬祖兩地,與福建省沿海城市地理距離較接近,可率先進一步深化通水、通電、通氣和通橋的鏈接工程,在資源共享與兩岸民間情感交流方面應通盡通。隨着技術革新,大陸在水電、風電和光伏發電等潔净能源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是世界最大能源體系的建設者和使用者,尤其在緑色能源領域,世界首屈一指。風力發電光伏生産與遠距離輸變電技術能力,世界領先。清潔能源的開發使用發展迅速,尤其是閩南地區外海灘風力發電技術成熟,有能力向台灣實現規模化傳輸緑色電力能源。
《意見》發佈後,島内輿論界關注度驟然上昇,台灣各界精英人士、個社會組織代表、大多公衆媒體都感受到,大陸祖國以“融合”這一更爲善意的政策,弱化武力統一的信號。其中建立厦金“同城生活圈”的概念,引發不少台媒關注,認爲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提昇厦門與金門的合作層次,充分發揮福建“先行先試”的優勢。
具體措施的核心要義是台灣居民居住证與大陸居民身份证同等便利。如果在福建省試驗成功,很可能推廣到其它省,將來使得台灣同胞在大陸任何省份實現定居落户、購房置業。與大陸同胞享受同等社會保障權益。
其次,是以惠促融。根據前期在閩台青社會適應狀况調查研究結果可知,在落實惠台“31條”“26條”“11條”等政策過程中,不同地方的實際情况不同,政策效果各异,導致有些台青或台胞對大陸惠台政策産生疑慮。《意見》就台灣同胞享受大陸同胞同等社會待遇,實現台胞在地身份與接納情感,做出了新的要求。支持台灣企業融入大陸發展的新格局,使台灣同胞能够分享不斷涌現的新機遇。制定特殊惠台政策,讓民衆直接感受惠台效果,那就是開放通道,吸引台灣青年赴大陸就業,給他們發放中國居民身份证。如果,台島内60%以上的年輕人都來大陸,並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使他們感受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中華民族崛起的光明前景,把“天然獨”變成“天然統”。
通過融合之惠,將大陸政府治理績效和造福台灣同胞的决心,變成吸引台灣同胞願意融合的關鍵吸引力。采取什麽樣的制度具備决定意義的重要性,但制度與政策也僅僅是一種手段,關鍵看是否能滿足民衆的福祉龢利益。在某種意義上講,制度優勢首先體現在治理績效和效能上,毫無疑問,績效和效能的核心就是對民衆福祉龢利益的滿足及其滿足程度,這也是符合人性趨利避害“以結果爲導向的”的事實相符。“造福”這個詞首次使用在中央文件裏。説明在中央政府的治理視野裏,台灣同胞跟大陸同胞一樣,接受台灣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訴求。大陸方面接連頒佈惠台政策,采取多方面實際措施,大力推動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落實台灣同胞“同等待遇”將“以人民爲中心”的執政理念貫徹於對台工作的細節。
當然,融合發展與“同等待遇”關係密切,但二者並非簡單等同。融合發展屬於戰略層面,同等待遇屬於政策措施層面,或者説技術層面,是對融合發展的貫徹執行和具體落實。需要强調的是,融合發展跟以往所提的“經濟讓利”、“惠台政策”有一定區别,並非盲目“給予好處”,而是有目的地促使兩岸民間社會實現有機整合,讓政策在社會交往的微觀層面生成“融合”的基礎,向基層社會生根,在整合中讓更多台灣同胞對大陸方面的善意和誠意深有感受。總的來講,從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到“各領域融合發展”,在目前階段是應融則融,能融則融,將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緊密聯繫起來。
再次,在以情促融方面,共同的文化是共同情感認同的叙事基礎,兩岸有着共同的大曆史,民間更有血濃於水的宗親往來。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溝通過與交流,共同擔當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擴大青少年交流的渠道,增進兩岸同胞心靈情感契合。深化人文交流,開展閩台族譜對接、尋根謁祖。兩岸鄉土文化同源,民間和教育領域雙方就宗親謁訪、人文互動、青年之旅、文化交流等方面,互動頻繁。同名村共叙鄉誼、緣風俗拉家常、同源神拜祖廟,都是兩岸民間共有的生活習俗。兩岸現有280多對同名村和同宗村,民間信仰如媽祖、關帝、保生大帝等神只的祖宫都在大陸福建。
近年來,福建堅持舉辦海峽論壇等各類民間基層交流活動,爲台灣同胞來閩參訪交流、朝拜謁祖、共叙親情提供便利。疫情結束以來,超過2萬多台胞赴閩尋根、拜神謁祖。民間各類文化常態交流,推進台胞尋根溯源計劃,加深閩台兩岸族譜對接與民間信俗神只系統交流,正是積極順應台灣同胞恢復民間交流的期盼。在廣東,同樣有這樣的交流互動。2023年9月15日,50位台灣同胞組成的訪問團到訪揭陽市揭西縣的三山國王祖廟,瞭解三山國王祖廟的歷史沿革,體驗當地三山國王祖廟祭祀文化。
尋找途徑大力推動兩岸文化交流。關鍵要在對比研究的基礎上找异同,找到合適的比較内容與研究方法。兩岸文化交流的基礎,是加大力度,深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優良内容,在共同心智塑造的學理基礎上,兩岸相互讀懂彼此,知道彼此在政治制度、歷史地理、風俗習慣、生活樣式、教育背景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忠恕仁愛,寬厚簡直,從而能同中有异,异中求同,相互接納。
中華文化胸懷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人類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未來中華文化可以發揮的作用是重塑兩岸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其中“禮”在中華文化中具有極爲豐富的内涵,可安邦理民,可以移風易俗,兩岸應共同研究、共同推廣、共同奏響中華禮樂這一高度符合人性的教育藝術,以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台灣曾經高度重視中華文化,但現實不容樂觀。年輕一代,因缺乏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教育,形成了所謂“天然獨”現象,這給兩岸心靈契合與社會融合帶來困難。但中華文化重情重義,通過大力弘揚同胞親情與“義利相兼,以義爲先”的正確義利觀會重塑台灣年青人的價值觀。未來兩岸的美好願景也是建立在認同合乎人性、人心、人情的中華人文精神上面。
中華文化是關注生命狀態的學問,合乎人性的學問。文化以人性爲本,才有美好可言。中國人重家重孝亦重國,講情講義亦講愛。這是兩岸同胞人性中最美好的價值内涵,應大力弘揚。未來兩岸應創造條件,讓更多兩岸年青人參加祭孔與祭祖典禮,共同創編美善合一的禮樂劇等。反之,若一任網絡上集體無意識的自由民主大行其道,只强調個體感受,掉入個人主義陷阱,造成“文化遊魂”“民族虚無主義”“小確幸”“躺平族”,個人主義盛行,則更爲悲哀。中國人更喜歡多人圍坐吃燒烤的集體歡樂,共享共情,歡暢無比,感覺是個相親相愛、共生共長、共容共喜的大家庭。有團聚就有喜悦,有喜悦就會産生美德,有美德就講大義,兩岸和平統一就有了路。中國夢應是兩岸一家人的夢,一家人,一起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上。今日中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内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道路與理論之中。堅定“四個自信”中,堅定文化自信是最根本最持久的力量,已深深融入其他三個自信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爲兩岸打造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有力支撑。因此,兩岸聯手,在國際場域强化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共同承擔兩岸中國共同的時代責任!當下中國,正因中華文化藴含的思想源泉與中華文化軟實力的突出優勢,才讓十四億中國人滿懷信心,向着中國式現代化目標,邁向人類文明的新形態。
重點在人、做到人心相通才是關鍵。做好台灣同胞的工作,就是做好人的工作。大陸方面發佈過的“31條”和“26條”中都得到充分反映,“31條”中有19項措施面向的是台灣同胞,也即面向的是人。“26條”中有13項措施面向的也是台灣同胞,同樣也面向的是人。而在各省市頒佈的多種多樣的“幾十條”中,大致也是如此。充分考慮兩岸關係發展的底層邏輯,即展現善意、善念、人情,滿足兩岸民衆“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意願和訴求;通過具體措施的推行,讓兩岸關係從“兵兇戰危”轉到人的世界,對當下兩岸關係和兩岸事務進行符合民心民意的治理。探討路徑關注島内“沉默的大多數”和“陌生的一部分”這兩類人群。民進黨當局操控輿論,這種操控使兩岸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確實窄化了部分島内民衆的視野,弱化了認知能力,很多人長期被“洗腦”,還有多數台灣人没來過大陸,對大陸並不了解。對於我們來講,他們是“陌生的一部分”,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就要更多地與“陌生的一部分”接觸、來往和交流,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相知,改變兩岸信息不對稱的狀况,加强他們對兩岸現實和大陸對台政策的認知;也要激發“沉默的大多數”覺悟,讓他們得到更多正能量的支撑,也敢於傳播正能量、弘揚正能量。
真正發揮福建在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中的獨特優勢,先行先試,不斷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注重從台灣民衆的需求出發,持續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和制度條件,讓台胞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進而增强獲得感。種種舉措之下,廣大台胞將在大陸享受主人翁一般的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兩岸功能互補式“區域一體化”與“發展共同體”展望
這種深度融合的具體形式是什麽?融合發展新路對解决歷史遺留問題能提供什麽樣的政治形式,並爲全球類似地區政治問題解决提供中國範式和中國樣本?這與融合發展新路探索互爲表裏並爲其提供價值判斷。融合發展是内容,什麽樣的組織框架結構能托住“融合”事業,才能使具體融合進程、融合的空間與融合中的人有融合歸屬感?兩岸作爲整體的閩台區域,建構層級豐富、範疇多元、領域全面、功能互補式“一體化”融合模式,形成兩岸一家的“發展共同體”是理性且可深化認同的美好預期。
首先,努力建構兩岸經濟發展一體化的共同市場。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對兩岸各自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和平統一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兩岸各行各業,不同業務領域形成自己的共同市場,在實現物資、資金、人力、設備等要素等值流通的同時,市場分工會自然形成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式交换機制。當前,已經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條件,在積極應對來自經濟、社會、政治領域的現實制約與挑戰,需要探索實現路徑與發展路徑。
從經濟意義而言,充分整合發揮兩岸的比較優勢,减小外部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與風險,促進兩岸民生經濟發展,增進兩岸共同利益,增强兩岸經濟競争力與抗風險能力。就社會管理意義方面,增進兩岸民衆的共同利益,台灣同胞應融盡融,各融其歸,各得其惠。從政治方面探究,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台灣經濟開放程度較高,大陸則已發展成經濟全球化的一個中心體,因此,兩岸基本上具有可以對接的市場體制和機制。
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從長遠上看就要在兩岸間實行産品一體化、要素市場一體化。但在現實中,兩岸之間存在差异,但從長遠看,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宜采取從易到難、逐步推進的路徑與舉措,先單向後雙向、先單邊後雙邊、先區域後整體、先要素後産品、先資本後勞動力。
其次,是技術與行業標準領域的功能一體化。就産業技術而言,台灣科技農業技術發展較早也較快,台灣的高科技農業與福建傳統農業産業間的互動與互補,是雙贏。兩岸産業合作的産業細分市場當中,兩岸企業家都可以大有作爲。例如在兩岸中醫藥産業的精深加工和産業鏈延伸方面,迫切需要兩岸相關産業人才交流合作,利用現代科學成果和技術方法,有力推動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和共同走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加快建立海峽兩岸中藥材統一認证標準,共同編撰中醫藥教育教材,共同開展中醫藥傳統文化數字化保護工程,共同建立健全中醫藥教育國際標準,共同設立中醫藥國際貢獻奬,共同搶佔中醫中藥國際話語權制高點和中藥産業的高附加值新高地。
台灣製造業與服務業國際化發展較大陸早,相關行業標準國際化評價早先一步。兩岸可在行業技術共享、品牌共建、綜合技術階段分工、行業産業鏈上下游分工、産業鏈安全共建等領域達成一體化功能分工,既節約成本,有提昇單位成本效益。
再次,教育領域的資源互補式一體化。支持台胞來閩求學研學方面。到目前爲止,福建已有36所高校與台灣高校建立閩台合作招生項目。福建省已試點對台單獨招生,再全國屬於試點省份,是唯一根據台灣統測評價考試成績招生的省份。目前,在福建就讀的全日制台生占到全國的1/6,已與110多所台灣高校,在200多個合作辦學項目上簽訂合作協議,閩台兩地兩地已培養技術人才2萬4千多人。按照《意見》指導思想,台灣大中專學生來閩研學,尤其是台胞子女,來閩就讀學習,均受福建省融合政策支持。遵守“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的政策。在福州、厦門,台胞子女往往念的是質量較好的小學,要進一步支持福建高校和科研院所擴大招生台灣學生規模。
第四,兩岸民間信俗與宗親血濃於水,從未分離,是天然的情感共同體。這一層面的融合,是最基本的功能融合,是兩岸其他領域功能一體化的最低色層面,也是牢不可破的聯繫紐帶。台灣民間新宿神只多來自福建與廣東,70%的民衆祖籍福建,20%祖籍廣東,還有什麽比宗親和信仰更有親和力呢?這個源於血緣與信仰的共同體,使我們推進融合的關鍵依託。
兩岸融合發展,超越統一的形式争議和分歧,可直通“心靈”,達成“契合”。人心向背是革命成功的關鍵,這是歷史經驗,也是現實鞭策。人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國家統一的基石,人心所向,艱難險阻無不披靡。兩岸民心歸一,統一大業方能置於堅實基礎之上,大國長治久安纔可實現。融合發展新路探索與融合先行示範區建設,無疑是依據福建對台前沿具體優勢區域融合條件,爲國家統一建構良好基礎。融合就是民心工程,兩岸走向統一的歷史節點,將以人心思歸來總結,而且貫穿統一前後的全過程。兩岸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老百姓的主流意願,我們只有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堅持開放思維,才能將這項事業完成得更好。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