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師範大學地處閩南文化核心區和台胞重要祖籍地——漳州,長期以來就是閩台兩岸交流的核心樞紐之一。清朝時期,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和漳州府士人經常冒籍台灣考生參加科舉考試,也有台灣學生到漳泉府學及屬縣縣學學習。乙未割台,台灣省愛國士人施士潔、汪春源、許南英、林爾嘉等携眷内渡,落籍漳州、厦門等地。民國初年,福州等地有學生到台灣參觀學習。同時,不少台灣青年被家裏安排到厦門、漳州等地上學,接受進步思想,往返兩岸之間,組建“台灣義勇隊”“台灣少年團”,或加入共産黨、國民黨,投身抗日救國救台運動。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兩岸交往基本上停滯。至二十世紀70年代末,隨着兩岸交往回暖,閩南師範大學開始積極參與兩岸文教交流與融合發展,爲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進行了有益的實踐,擦亮教師教育底色,力推閩南文化辦學特色,構建了海内外唯一的從本科到碩士、博士閩南文化高端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閩南文化+教師教育”協同創新發展的辦學模式,産出了一批具有一定學術分量的學術成果,爲構建閩南文化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作出了有益探索,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進行了各種實踐,推動了兩岸文教交流發展和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爲海峽兩岸文化教育融合發展做出了特殊貢獻。
一、海峽兩岸文化教育融合發展的政策演變
1979年元旦,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佈《告台灣同胞書》,指出“望雙方盡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術文化體育工藝觀摩”。這推動了“兩岸關係進入新階段,台海形勢總體趨於緩和”。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衆國發佈建交公告,美利堅合衆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至1987年7月14日,台灣當局宣佈解除“戒嚴”。10月15日,台灣當局宣佈開放台灣居民到大陸探親。1988 年11月,台灣當局頒佈了“大陸杰出人士、海外學人及留學生來台參觀訪問審查原則”,首次同意大陸學者等赴台參訪。隨後,台灣當局陸續發佈相關行政命令,允許台灣公立高校教職員等赴大陸參訪。這些政策的出台,吸引了大量台灣的專家學者和學生踴躍前往大陸從事文教交流活動。同時,大陸中央政府也制定了相應的措施,這開啓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與融合發展的序幕。不過,此時兩岸交流還有許多政策限制,主要以民間組織和個人互動爲主,交流層次較低。
1993年汪辜會談後,兩岸從政策上開始重視文化教育交流,制定出台了相應制度或辦法,允許兩岸校際之間建立合作關係,雙方互動日趨頻繁。福建省有關高校開始對台招生、兩岸高校彼此舉辦學術研討會、組織學術代表團開展雙向文化交流等,開始了兩岸高等教育的合作與交流,爲兩岸文化教育融合發展的交流互動期。2001年以後,兩岸參加文化教育交流的人數逐漸增加,很多閩台高校簽訂了合作意向書,部分閩台高校開始合辦專業,交流的規模和層次逐漸攀昇,兩岸文教交流融合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2008年10月,福建省教育廳出台了《關於實施閩台教育交流與合作工程的意見》,規定其主要任務是:第一,“務求實效,擴大閩台教育交流”,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兩岸院校的溝通與交流”““構建兩岸學生相互學習和交流的平台””“加强閩台高校科技和文化交流”“推進閩台農業和中醫藥院校合作交流”“吸引台灣學子來閩就讀”“推進對台繼續教育工作”“擴大閩台院校之間的人員互動交流”“加强閩台民間教育團體的交流”;第二,“先行先試,深化閩台教育合作”,其主要内容有“進一步拓展閩台合作辦學”“積極推動兩岸學分和學歷互認”、推動福建省學生赴台學習、“創新職業教育合作模式”“鼓勵台資企業參與辦學”“實施‘閩台合作大學生創業培訓圓夢工程’試點工作”;第三,“搭建平台,推進閩台青少年交流互動”,即“搭建交流互動平台”“拓展交流合作領域”;第四,“營造環境,强化對台教育服務工作”,即“完善措施,滿足在閩台商子女就讀需要”“加大力度,做好在閩高校台生工作”。這個《意見》明確了閩台教育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和目標。2010年,這項工程改稱爲“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福建師範大學等27所高校獲批這個培養人才項目。2011年,該項目開始招生。兩岸文教融合發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出台一些政策措施,推動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踐:2018年2月,國台辦、國家發改委出台《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台31條措施);2019年11月,國台辦、國家發改委商中組部、外交部等20部委,出台《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台26條措施);2020年5月,發佈《關於應對疫情統籌做好支持台資企業發展和推進台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簡稱助力台企11條措施);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
二、閩南師範大學探索兩岸文化教育融合發展的探索(1949-2011)
閩南師範大學是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成立於1958年春。1963年7月,國務院同意將南平師範學院與原决定停辦的泉州師範學院、厦門師範學院和漳州師範專科學院合併,在漳州組建“福建第二師範學院”,開始了本科辦學之路。1986年,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復辦福建第二師範學院,並更名爲漳州師範學院。1992年,學校成爲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0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首批師範院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3年,學校獲批爲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7年,學校被列爲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8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實施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4月,學校更名爲閩南師範大學。2016年,學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7年,學校被確定爲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高校。2018年,學校成爲福建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8年9月,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全票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驗收。2021年,學校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22年,學校成爲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自復辦以來,閩南師範大學逐漸摸索出特色發展之路,即以“閩南文化+教師教育”協同創新作爲辦學特色。1996年,學校設立閩南文化研究所,2000年閩南文化研究所改名爲閩台文化研究所。2007年,閩南師範大學成立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成爲福建省研究閩南文化的重要平台。這一階段側重於閩南文化的學術研究和教學隊伍建設,積累了一批閩南文化的科研成果,培養了一批閩南文化的教學科研人才,爲開展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和改革奠定了深厚的基礎。2000年,閩南師範大學把閩南文化及其研究成果融入本科專業建設和改革中,開發了一批具有閩南文化内涵的本科專業課程,如《閩南文化研究》《閩南文學》《閩南民間美術》《閩台民俗文化》《閩南移民史》《漳州方言與文化》《福建地方史》《台灣史》等,以及在本科通識課程中加入閩南民間美術欣賞、閩台民間舞蹈、生活閩南語、閩南話詩詞吟誦等内容。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建設目標是培養能從事閩南文化研究宣傳及閩南文化交流、閩南文化生態保護、閩南文化資源開發管理、閩南文化教學的應用型人才。2011年,學校的“優秀閩南文化人才培養計劃”試點項目列入福建省“十二五”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4年3月,“弘揚海峽兩岸閩南文化優秀傳統 創新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體系”獲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奬。
2005年以來,閩南師範大學先後在中國古代文學碩士點設置“閩台文化與文學研究”專業方向,在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點設置“閩台地方文獻整理”專業方向。由於學科特色鮮明、科研成果豐碩、專業建設成效顯著、教學改革成績突出,2010年,閩南師範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爲一級學科碩士點。2011年,閩南師範大學獲批“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先後實施“3+1”“4+0”項目。2012年9月,學校依託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自主設置“閩南民俗文化與民間文藝”“閩南文化與家族社會”兩個目録外二級學科碩士點,並於2013年正式招生。
這一階段,閩南師範大學主要在本科和碩士層面進行“閩南文化+教師教育”協同創新方面推動校内内涵建設,同時根據國家政策,開展了閩台高校聯合辦學項目,是海峽兩岸文化教育融合發展的早期形態。
三、閩南師範大學探索兩岸文化教育融合發展新路的實踐(2012至今)
(一)建立多學科、多層次閩南文化人才培養體系
1.積極開展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特色的發掘、整理與多學科研究,爲創新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閩南文化作爲一門新興學科,涉及歷史學、語言學、文學、人類學、社會學、考古學、藝術學等多門基礎學科。閩南文化内涵的豐富性、復雜性决定了對閩南文化的研究需要多學科和多領域的協作。閩南師範大學在閩南文化的發掘、整理和多學科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豐富,成績顯著。
2.制定科學合理的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閩南文化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目前,閩南師範大學制定了“卓越閩南文化人才實驗班”培養方案、閩南民俗文化與民間文藝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培養方案、閩南文化與家族社會碩士學位研究生專業培養方案、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養方案。
同時,閩南師範大學構建科學合理的閩南文化特色課程體系。
(1)在本科層次上,面向全校開設《閩南民間信仰》《閩南社會史田野調查》《閩南文化與文學》等30門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通識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程。在此基礎上,2011年學校開始實施福建省“十二五”教育改革項目“優秀閩南文化人才培養計劃”試點項目,按照“培養具有扎實的人文學科基礎理論、掌握漢語言文學、歷史學、閩南文化以及基礎教育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和技能,能從事閩南文化研究宣傳及閩台文化交流、閩南文化生態保護、閩南文化資源開發管理、閩南文化教學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的目標,設置了由5門必選課程和23門任選課組成的閩南文化課程體系,其中學生須完成必選課程10學分,任選課程12學分。該課程體系在國内本科層次人才培養上是一個創新之舉。
(2)在碩士研究生層次上,根據培養目標,按閩南民俗文化、閩南民間文藝、閩南民間文獻與家族、尋根文化與閩南家族交流等方向,設置由《閩南文化概論》《閩南民間文獻》《閩南民俗文化》《閩南家族社會》等專業學位課程和《閩台民俗文化比較研究》《閩台民間信仰比較研究》《閩台民間舞蹈文化》等22門專業選修課搆成的課程體系。
(3)在博士人才培養層次上,根據培養目標與培養方向,設置由《中國文化史專題研究》《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導論》《閩台閩南方言文獻專題研究》等專業學位課程和《福建文獻整理與研究》《閩台閩南方言比較研究》《閩台家族社會與文化專題研究》《閩台民間信仰比較研究》《閩台文化生態專題研究》《閩台家族經濟研究》等選修課組成的課程體系。
上述本科、碩士、博士課程體系基本涵蓋了閩南文化的主體部分,各門課程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繫,搆成了較完整的閩南文化知識體系,有利於夯實學生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拓展寬廣的學術視野,這在國内高層次特色人才培養上也是一個創新之舉。
3.編寫出版閩南文化特色教材,開發相關課程課件。
爲提高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質量,在校、院係及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以來,先後出版的閩南文化特色教材有:《閩南歷史文化概説》《漳州方言熟語歌謡》《漳州方言聲調與地域文化研究》《閩南方言研究專題文獻輯目索引》《漳州歷史名人》《漳州涉台文物》《閩南民間諸神探尋》《漳台經貿關係》《漳州人與台灣開發》《走近閩籍開台治台名人》《漳台民間信仰》《閩台民間舞蹈研究》《漳台關係史》《林語堂的語言理論與語言運用》《林語堂的理想文化人格》《林語堂的民族文化精神》《漳州薌劇與台灣歌仔戲》等。上述教材極大豐富了教學内容,拓寬了學生閩南文化知識視野,提昇了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質量。
已開發出《閩南文化概論》《閩南區域發展史》《閩南思想人物評介》《閩南民俗史》《閩台閩南語民歌》《閩台關係史》《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概論》等課件。
4.整合校内外師資力量,組成閩南文化教學團隊。
學校依託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以閩南文化研究院、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整合教學資源,在閩南文化研究領域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職稱、學歷、年齡結搆合理的高水平教學團隊,“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團隊”於2012年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目前,該團隊有教授22名,副教授14名,博士30名。
5.加强兩岸合作,教師互聘,教育資源優勢互補,提昇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水平。
閩南師範大學立足漳州,深耕閩南,充分發掘龢利用閩南優秀文化資源,將閩南文化融入本、碩、博教學中。學校以閩南文化凝練學科、專業方向,開設閩南文化課程,成立閩南文化研究院,創辦閩南文化研究專業刊物《閩台文化研究》,在學報開設“閩南文化研究專欄”,組建具有閩南文化特色的學生社團,全方位、多渠道、立體式地開展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構建了獨特的校園文化,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這在全省乃至全國是絶無僅有的。
在閩南文化研究與教學中,閩南師範大學與台灣成功大學、金門大學、元智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台灣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目前,學校與上述台灣高校鑒訂了合作協議書,在學術研究、教師互聘、資料建設、成果出版與交流等方面,積極開展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6.瞄準社會需求,提昇辦學層次,建設二級學科碩士點,實施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培養傳承創新閩南文化的複合型緊缺人才。
海峽兩岸的和平發展,必將帶動兩岸日益廣泛、深入的文化與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因此,熟悉閩南文化的人才已成爲社會急需的緊缺人才,不僅急需應用型人才,同時急需學術型人才。閩南文化的學術型人才,應當是具有歷史學、地理學、文學、語言學、藝術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和技能的複合型人才,這種人才必須通過研究生教育來培養。學校瞄準社會急需能够進行閩南文化的發掘、整理、研究以及兩岸閩南文化交流的高層次人才,在全國率先在兩個碩士點上設置有關閩南文化的學科方向,之後又自主設置“閩南民俗文化與民間文藝”“閩南文化與家族社會”兩個目録外二級學科碩士點。2012年實施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該項目依託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設有閩南文獻與海疆文化、閩南方言文化、閩南民間信仰、閩台家族社會與文化等四個研究方向,着力培養滿足國家特殊需求的高層次複合型閩南文化專門人才。
2012年,閩南師範大學在閩台文化研究所基礎上,設立閩南文化研究院,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並開始實施,同時開始全職聘用台灣師資。2013年,博士項目開始招生;2014年,博士項目開始面向台港澳地區招收博士生。2018年,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養項目進行合格驗收。閩南師範大學初步形成了“閩南文化+教師教育”協同創新辦學特色。2021年,閩南師範大學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語言文學獲批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閩南師範大學開始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表一 閩南師範大學博士項目學生統計表
表格略
截至至2022年12月,該博士項目已招生75人,其中台灣學生26人,是大陸高校單一學科點招收台灣博士生人數最多的高校。學校組織大陸博士生到台灣研習11人次,培養了一批從事閩南文化研究與兩岸交流的高層次人才,契合服務國家特殊需求,是兩岸文教融合發展的典型案例。
7.創新多樣化的培養方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爲提高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質量,學校積極探索,創新培養方式,取得顯著成效。
(1)集體協作培養。從優秀閩南文化人才培養計劃試點班到碩士生、博士生,均采取導師負責和集體培養相結合的培養方式,成立試點班學生、研究生指導小組,成員均爲本領域的專家,導師是第一負責人,在學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指導小組成員配合導師參與指導工作,充分發揮集體培養優勢,爲學生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使學生博採衆長,提高綜合素質。
(2)個性化培養。注重發揮學生個人才能和特長,在滿足培養方案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學生可根據個人實際情况,對課程選擇、科研實踐及學位論文選題等進行不同的安排。
(3)開放式培養。充分利用資源,實行“政産學研用”和“閩台高校聯合培養”模式,學校有效整合省内各高校和有關部門的優勢資源,聘請海内外專家學者參與培養,優化導師隊伍,鼓勵進行跨學科、跨專業的聯合授課與合作指導,同時積極探索政府、高校、民間團體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人共同合作培養人才的途徑和機制。
(4)兩岸合作培養。發揮對台優勢,與台灣成功大學、金門大學、元智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簽訂合作協議,匯聚兩岸高校專家學者的力量,采用兩岸高校雙導師制聯合招收和培養研究生。
8.依托地方吸納社會資源打造實踐平台,强化實踐環節提昇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
爲確保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學校充分利用地處閩南的區位優勢,在厦漳泉三市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在泉州閩台緣博物館、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漳州林語堂紀念館、青礁慈濟宫、白礁慈濟宫、漳州市博物館、東山關帝廟、雲霄威惠廟等單位建立20個專業實踐基地,並組織本科生和碩、博士生參與漳州市古建築文物普查活動,深入漳浦、南靖、龍海、平和等縣,搜集歷代碑刻史料、族譜、民間契約文書、宗教碑銘,考察福建土樓文化,考察閩南“海絲”史迹和革命史迹。學校還依託專業實踐基地,把閩南文化研究與田野調查結合起來,組織本科生和碩、博士生開展了漳浦民間歷史文化調查研究的系列活動,迄今爲止,組織多批學生先後赴漳浦村莊進行姓氏源流與宗教信仰的調查研究,共考察了30餘個村莊,逐村走訪村中老人,參觀宗祠、道觀廟宇、古遺迹等,搜集了大量民間文獻。通過田野考察和社會實踐,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應有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二)成立了一批涉台研究機構,推動閩南文化研究走深走實。
自從閩南文化研究所成立以來,閩南師範大學根據需要設立了各類研究機構。2012年6月,閩南文化研究院成立,同時被授予全國台聯閩南文化研習交流基地;2013年,閩南師範大學台商研究中心成立;2016年,福建省高校新型特色智庫兩岸一家親研究院獲批在閩南師範大學成立;2018年,閩南師範大學和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合作成立兩岸語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2019年,閩南師範大學獲批爲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
(三)産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
閩南師範大學素有閩南文化研究的學術傳統整合海峽兩岸相關高校優質資源,形成一支力量雄厚的學術研究隊伍。近年來,閩南師範大學先後向該創新平台投入1200多萬元,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截至2023年9月,全校有關閩南文化的國家社會科規劃基金項目5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絶學項目1項。2022年,全校到賬科研經費7000多萬元。閩南文化方面出版學術專著60多部,獲得省社科優秀成果奬18項,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台海文獻匯刊》(60册)、《閩南涉台族譜匯編》(100册)、《台灣族譜匯編》(80册)、《台灣族譜續編》(20册)、《台灣通史(六卷本)》等。
這些閩南文化研究成果獲得肯定:在出版的專著與論文中,閩南文化研究院組織策劃編撰的《台灣通史》(六卷本)獲得福建省第十五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一等奬,研究院主編的《台海文獻匯刊》(60册)、《閩南歷史文化概説》均獲福建省第十一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二等奬,《閩南歷史文化概説》還獲得第五届漳州市社科優秀成果奬一等奬;吴曉芳《張斌語法思想研究》獲第五届漳州市社科優秀成果二等奬;何池《走近閩籍開台治台名人》獲第五届漳州市社科優秀成果二等奬;安拴虎論文《大陸形象的塑造與對台傳播》獲第五届漳州市社科優秀成果三等奬;施沛琳論文《閩南社會下之大陸高山族探析》獲第五届漳州市社科優秀成果佳作奬;鄭玉玲《閩台民間舞蹈研究》獲第九届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奬、第六届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張嘉星《漳州方言聲調與地域文化研究》獲漳州市第四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鄭鏞《閩南民間諸神探尋》獲漳州市第四届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
同時,閩南師範大學也産生了一些閩南文化的實踐成果。國家級立項的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資金建設項目“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省級立項建設項目“人文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漢語言文學與閩南區域文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福建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團隊”、福建省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項目“優秀閩南文化人才培養計劃”、福建省高校“中國語言文學特色重點學科”、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基地“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等,建設成效顯著。
(四)文化交流方面,自2012年以來,閩南師範大學舉辦了多場關於兩岸或閩南文化的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内外學者參會,産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同時,閩南師範大學還舉辦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與台灣青少年一起研習閩南文化,促進兩岸青少年心靈契合。
2012年以來,閩南師範大學主辦或承辦的有關閩南文化重大學術會議30多場。主要有:林語堂國際學術研討會、第11届閩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届開漳聖王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閩南跨文化學術研討會、閩南文化研究國際筆談會、2015海峽兩岸歌仔戲(薌劇)暨邵江海學術研討會、“一帶一路”與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等、2018世界保生大帝信仰學術研討會、2018中國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2018閩南文化青年論壇、2019閩南文化與陽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20“陽明學在福建”學術研討會、2020世遺土樓·海絲文化南靖高峰論壇、2020“閩南文化與客家文化對話”學術研討會、2021漳州古城與閩台文化論壇、2022“朱子與閩南”文化論壇暨第五届海峽兩岸朱熹陳淳學術研討會、2023“世遺時代·文化交融與互鑒”論壇、2023第三十二届海峽兩岸(福建東山)關帝文化旅遊節·關帝文化學術研討會、2023第二届三平祖師文化學術研討會等。近年來,我校陸續邀請了海内外知名學者來校作有關閩南文化的學術講座180場。
近年來,閩南師範大學主辦或承辦多種閩南文化夏令營或文化尋根交流活動。2012年起至2019年,閩南師範大學連續舉辦8届國務院台辦年度重點交流項目——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習營,通過聽取講座、討論交流、參訪考察和文藝表演等方式,促進兩岸高校青年學子共同領略豐富多彩的閩南文化。
閩南師範大學主管、閩南文化研究院主辦的《閩台文化交流》雜誌,是我校打造的兩岸閩南文化學交流平台,與台灣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等台灣高校圖書館、科研機構進行交换交流。
(五)社會服務
閩南師範大學也承擔了社會服務的職責。建有“閩南文化特色展館”“閩南文化展示館”,前者對學校閩南文化研究機構、閩南文化學術研究及學術交流、閩南文化與人才培養、閩南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等内容進行全面展示和介紹,並陳列有與閩南文化研究、教學有關的大量實物。後者是與當地旅遊單位共建,分閩南民係、閩南傳統經濟、斯文教化、傳統工藝、民間信仰、歷史人物等十個方面,對閩南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的展示與介紹,該館成爲學校培養閩南文化特色人才的實訓基地,對普及閩南文化知識也有重要作用。
閩南師範大學領導、專家兼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學術文化機構和社團組織職務,承擔學術研究任務,積極建言獻策。部分專家學者先後參與組織策劃編撰了“海絲文化·漳州篇”“開漳聖王文化史料集”、《文化漳州》三卷本、“漳州與台灣關係叢書”“漳州文化叢書”“閩商發展史·漳州卷”“福建海絲文化·漳州卷”等多種叢書、文集,還積極參與漳州市的經濟文化建設。
由於閩南師範大學在閩南文化研究及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上取得重要成果,引起了國内諸多地方高校和台灣高校的關注,引發了開發區域文化資源,充實校本教育教學内容的思考。如閩粤贛同類高校相關院係以及台灣成功大學、金門大學領導和專家近年來頻繁到我校考察交流,共同探討地方文化特色人才培養的模式與途徑。我校的經驗與做法,對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特色人才培養、韓山師範學院潮汕文化特色人才培養、贛南師範學院客家文化特色人才培養、台灣成功大學、金門大學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與應用推廣價值。
閩南師範大學在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探索的成果,得到台盟中央、全國台聯及厦、漳、泉三市文旅、台辦、政協文史委等相關部門及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相關單位的肯定與支持。時任全國台聯會長、台盟中央副主席、著名閩台文化研究專家汪毅夫教授認爲:“閩南文化的復蓋範圍包括地處閩南的漳厦泉及台灣全島和部分海外華人社區等。閩南師範大學及其閩南文化研究院出色的工作,對於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對於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具有重要意義。”漳州市文化與出版局原局長鄭智民指出:“優秀閩南文化人才培養計劃改革項目很有必要,能較好地滿足當前對地方特色人才的迫切需求,對推動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具有積極意義。”市台辦領導對本項目也給予肯定,多次指出:“培養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人才,對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增强兩岸人民文化認同,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很有意義。”
2014年,中山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成員陳春聲教授認爲:“閩南師範大學近年來利用地處閩南的區位與文化資源優勢,深入開展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改革的大方向正確,培養目標明晰,契合國家特殊需求,培養模式有重大創新,培養效果顯著,在地方特色人才培養上居國内領先地位。他們的經驗與做法對國内同類高校推進學科專業綜合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與指導意義。”原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教授張建民認爲:“人才培養如何與國家和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相銜接,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課題。閩南師範大學充分利用海峽兩岸豐富的閩南文化資源,從國家戰略需求的高度,開展地方特色人才模式改革,改革成效顯著,值得地方高校學習和借鑒。”
四、結語
閩南文化作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獨特的内涵。其起源於中原,展延於閩南、台灣、潮汕及海南部分地區,融合併體現了古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神韵和精髓。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台灣問題以及閩南文化在兩岸交流中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3月4日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届三次會議的民盟、台盟、台聯委員時説,台灣除了原住民,大陸去台的以閩南地區爲主,講的就是閩南話。血緣相親,文緣相承。閩南文化作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大有文章可做。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2021年3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强調,要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2021年11月26日,福建省委書記尹力在中國共産黨福建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既着眼大局大勢,又注重落實落細,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發揮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功能,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閩南師範大學根植於閩南漳州這一片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沃土,深諳閩南文化的戰略價值。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學校認爲:1.閩南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者、傳承者、創新者;2.閩南文化是兩岸民衆“心靈契合”基礎上國家完全統一的重要認同基礎;3.閩南文化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助推器;4.閩南文化是向全世界“講好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平台。
長期以來,閩南師範大學在閩南文化研究及閩南文化特色人才培養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已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世界銀行原副行長林毅夫、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黄溪連先生、閩南裔菲律賓僑領陳永栽先生等高度肯定學校閩南文化辦學特色助推兩岸融合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作用。中央四套海峽兩岸等國家級媒體多次報道學校閩南文化建設的顯著社會成效。
閩南師範大學將以福建省“十四五”教育發展專項規劃中明確支持學校建設省級一流大學、建設兩岸教育文化融合發展實踐基地爲契機,繼續建好閩南文化與兩岸融合發展高端學術研究平台、涉台教育準備與兩岸融合型人才培養基地、涉台幹部暨兩岸優秀中青年台胞教育培訓基地、對台新型特色高端智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暨“閩南文化體驗+”、智慧校園。
不忘辦學初心,牢記辦學使命,閩南師範大學將繼續彰顯閩南文化辦學特色,努力建設成爲東南亞知名師範大學、世界閩南人精神家園。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