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作爲知識生産者、携帶者與傳播者,對地區知識和産業發展有積極效用。台灣教師等科技精英是台灣高層次人才的典型代表,是兩岸人才融合的關鍵人力資源。近年來福建省大力引進台灣優秀師資來閩任教,截止2023年共有在聘台灣教師約680人。閩南師範大學結合閩南文化辦學特色,積極推進對台教育交流合作,吸引了衆多台灣教師加入。
一、閩南師範大學引進台灣教師的發展進路
閩南師範大學根植閩南文化沃土,致力於以閩南文化爲紐帶服務兩岸融合發展。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届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説到的“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加大文化交流力度”“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爲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台灣同胞”講話精神,堅决貫徹國務院台辦等20個有關部門出台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及福建省關於台灣教師管理相關文件精神基礎上,通過全職聘用台灣教師,接收培養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專業博士,與台灣高校簽訂合作協議,推進閩台雙向文教合作和師生交流等方式深入推動兩地人才融合發展。
(一)打造台灣教師西進大陸的漳州磁場
在國家、省相關政策指導下,閩南師範大學發佈了一系列台灣全職教師招聘啓事,采取機動靈活的措施,配合做好台灣教師聘用、薪資、晋昇、科研成果認定等工作,提昇台灣教師在大陸生活、工作、學習的適應性和穩定性,促進他們在大陸的專業和職業發展。學校根據台灣教師的學位、職稱分門别類設置引進條件(表1),2019年開放75個引進名額,此後每年引進名額穩定在50個左右。2021年起,招聘啓事中增加:“已具備副教授、教授職稱的台灣師資到校後可直接認定相應的職稱;近五年的論文符合我校相應規定的,可申請認定相應的高級職稱;所有在職的全職聘用台灣博士教師享受基本醫療保險;以及特殊人才實行‘一人一議’”等條件。從職稱評聘、福利保障等方面逐步推進台灣教師與大陸籍教師享受同等政策。自2012年閩南師範大學迎來第一位台灣教師,開啓了引進台灣教師的大門。此後十年間,吸引了一百多名台灣教師來閩南師範大學工作,並培養出施沛琳、李姿瑩、陳建安、詹金娘等一批優秀台灣教師。
表1 2019-2023年閩南師範大學全職聘用台灣師資薪酬待遇
表格略
從流動軌迹來看,來閩南師範大學就業的台灣教師,他們上一個居住地主要集中在台灣省、廣東省、福建省,也有小部分來自重慶市、浙江省、山東省、江蘇省、陝西省、廣西省以及國外等。其中大部分是從台灣省直接來到閩南師範大學,也即閩南師範大學是大部分台灣教師西進大陸的第一選擇地。小部分台灣教師則是在大陸其他省份如廣東、浙江、山東、江蘇等地高校工作後再次就業時選擇了閩南師範大學。總體上,閩南師範大學及其所在城市在國内各高校、各城市引進台灣教師方面呈現出較强的區位優勢。
(二)構建台灣教師西進大陸的蓄水池
截止2023年,閩南師範大學共引進111名台灣教師,目前在聘台灣教師62人(如圖1),約占全省在聘台灣教師總量的10%左右,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來閩南師範大學就業的台灣教師從2017年的4人增至33名,2019年增至37名。此後引進數量雖有較大幅度减少,但也保持每年5人以上的引進數量(如圖1)。現聘台灣教師中,教授7人,副教授28人,助理教授27人,其中27人爲福建省引進台灣高層次人才(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B類人才)。年齡分布上,40歲以下占8%,41-50歲占28%,51-60歲占52%,61歲以上占12%。總體上,閩南師範大學在福建省高校引進台灣教師方面具有較强的吸引力。
來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大部分台灣教師需要兼顧台灣和大陸兩地生活。因此,他們在閩南師範大學工作期間主要是以租住校外商品住房爲主。他們主要租住在芝山街道、東鋪頭街道、西橋街道、南坑街道、高新區等地,也有個别選擇居住在厦門市。總體而言,大部分台灣教師以閩南師範大學爲中心,選擇在學校周邊居住,以便能更加便捷地參與學校工作,但也有部分教師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離學校相對較遠的區域,如藍田街道、厦門市等,以便更好地融入在大陸的生活。
台灣教師來閩南師範大學就業,爲個體職業發展開啓了一個新的通道。他們中雙師型教師較多,有豐富的人生閲歷和職場經驗,對閩南師範大學的師資總量和師資水平是個有力的補充,但台灣教師也有自由選擇去留的權利。截止2023年,來閩南師範大學就業的台灣教師中共有49人離職(如圖2)。其中,2021年離職16人,2022年離職26人。2021-2022這兩年離職人數較高,主要和2018年、2019年來閩南師範大學就業的台灣教師第一個聘期有關。聘期到期,有部分台灣教師選擇不在閩南師範大學續聘,轉至國内其它城市如廣東佛山、韶關等地;也有部分台灣教師因聘期考核不合格,學校不再續聘生成的離職。盡管有一定數量離職人數,但仍有將近60%的台灣教師在閩南師範大學任教後選擇繼續留下來,彰顯了閩南師範大學在台灣人才西進大陸進程中的學校魅力。
二、閩南師範大學台灣教師兩岸融合發展實踐
台灣教師等科技精英西進大陸,本質上也是一種流動過程。入職大陸高校,不只是他們個人意願的選擇,而是多維主體、多種規則交織實踐的過程。對流入地的適應是一個參與、結合與融入的過程。流動基礎設施理論聚焦制度性、實體與技術性、社交性三類流動基礎設施對人口流動的影響。台灣教師等科技精英是台胞中的高層次人才之一,他們在大陸的融合實踐更具深遠意義。引入流動基礎設施這個概念,是希望通過觀察台灣教師等科技精英西進過程的内部動態,换一種方式來思考,從而得以更加透徹地理解台灣教師等科技精英在大陸的互動過程及融合問題。
(一)制度性實踐:教學模式的重塑與學術交流的展演
來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都具有博士以上學歷,總體上都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他們對大陸高校工作持有較强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大都主動融入學校教學與科研工作中,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他們還參與教學指導、課題申報、學術交流等。與來華學者相比而言,盡管他們具有語言優勢,但仍需要一個適應與轉换的過程。
1.教學模式的適應與重塑
就考核方面而言,教學是大部分台灣教師在高校的主要工作。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熱情地投入日常教學中。他們通過自行授課,與大陸教師合作授課等方式,在閩南師範大學重新開展教師生涯,融入大陸的教學體系中。但他們並不拘泥於簡單的上課,他們結合自身專業特長,秉持對教學的熱愛,積極參與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競賽,取得豐碩的成果。如下表2所示,近五年來,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中,共有16人指導本科生參加各類競賽,獲得34項省級以上奬項(國家級10項)。其中商學院林栢章老師2019年入校以來共指導過34個團隊及個人參與各種競賽,並有10個團隊獲得省級以上奬項。台灣教師總體上呈現出來的温和態度、全情投入、順暢溝通等特質對學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對同行的大陸指導老師也産生了深刻影響。
“林老師非常細心,每次指導我們(這個項目)的時間都不少於3個小時,有好幾次都到凌晨2點多。臨近省賽那兩周,幾乎每天都要和我們碰頭討論”(S學院Z同學,獲國家級奬項)
“林老師和大部分台灣老師一樣,讓人感覺很温和,善於傾聽,非常好溝通,尊重學生。在指導比賽這件事情上,非常投入、不計較。第一次和他一起合作指導就非常順暢,也非常愉快。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如對待學生的態度、指導方式、溝通方式等。”(F學院大陸教師,共同指導Z同學組項目)
表2 2018-2023年台灣教師參與指導本科生競賽情况
表格略
2.學術交流的展演與轉换
大陸科研系統對台灣教師是同等開放的。台灣教師秉持着學術興趣,積極參與大陸課題申報等學術研究工作,並獲得不少立項。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今,閩南師範大學共有3名台灣教師申報國家級(含部級)科技科研項目,共有3名台灣教師申報省(廳)級科技科研項目;共有34名台灣教師申報34項國家級(含部級)社科科研項目;共有42名台灣教師申報42項省(廳)級社科科研項目;共有15名台灣教師申報15項省(廳)級社科科研項目。2015年-2023年期間,共有9名台灣教師獲批9項國家級(含部級)社科科研項目;共有21名台灣教師獲批21項省(廳)級社科科研項目。2019年開始,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設置台胞扶持專項,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積極參與項目申報台胞扶持專項。2019年、2020年各獲得1個項目立項,2021年獲得9個項目立項,2023年獲得2個項目立項。此外,閩南文化研究院施沛琳教授成功入選福建省第一批引進台灣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閩南文化研究院施沛琳、新聞傳播學院萬麗惠、教育與心理學院陳睿騰三位台灣教師成功入選福建省高校引進台灣全職教師資助名單。
大陸的學術組織、社會組織以及各種學術交流對台灣教師們也是同等開放的,台灣教師也很樂意參與。他們充分發揮各自專業能力在大陸各種學術組織、社會組織以及學術交流中貢獻台灣智慧以及台灣經驗。如李姿瑩教師當選漳州市台聯特邀理事、漳州市青聯副主席、福建省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詹金娘、趙任民等教師參加第十三届海峽論壇。李姿瑩教師參加第六届台胞社團論壇青年分論壇,並在論壇上用閩南語演唱了一段有關兩岸融合的原創歌仔戲。
(二)實體與技術性基礎設施實踐:既陌生又熟悉的交織體驗
1. 陌生但友好的工作空間
與大陸籍教師類似,除了教授外,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大部分台灣教師都没有專門的辦公室,但這並不影響台灣教師在閩南師範大學的工作狀態。對部分台灣教師的訪談可知,因爲在校外租住的房間相對都較小,在閩南師範大學工作期間,他們大部分選擇在學校辦公。各學院都配有相應的教研室、實驗室、教師休息室、工會活動室等,台灣教師可以很便捷地利用這些空間開展工作。
“來閩師這幾年,我們學院的公共空間越來越好了。原來的教師休息室,去年重新改造了,環境更舒適了。没裝修前,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裏備課,現在我更喜歡在這裏備課。”(L老師,來閩南師範大學4年)
此外,在台灣教師職稱評聘上,符合評聘條件的台灣教師即可參加相應級别的職稱評聘,不需要受時間限制。閩南師範大學也歡迎符合條件的台灣教師加入編制内。截止2023年,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中共有3名入編。
2.熟悉的兩岸生活味道
與大陸教師同樣,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都享受每月每天15元的餐補。台灣教師有自由選擇是否進入工會的權利,若加入工會,就和大陸教師一樣享受工會福利。即便是没有加入工會,也會享受與閩南師範大學合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學校有校園電瓶車,台灣教師可以在校園内固定點免費乘坐,方便在校區内和校區之間的通勤。
飲食方面,近年來閩南師範大學後勤部致力於改造提昇校内飲食環境、飲食質量。校内食堂食品種類繁多、口味豐富,台灣教師在校内食堂可以品嚐到大陸東西南北各種經典美食,也可以品嚐到台灣當地的經典美食。事實上,在漳州街頭,台灣教師也可以非常便捷又便宜地享受到地道的台灣美食和大陸美食。
“吃的方面,説實話,還蠻適應的。感覺大陸這邊的飲食和我們在台灣吃的没有特别的不一樣。我們都很少在家(漳州的家)做飯,經常是在外面吃。”(L老師,來閩南師範大學4年)
3, 通暢的漳台兩地往返
盡管目前從漳州到台灣需要經過幾次的車、船或飛機周轉,但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經常往返漳台之間。有眷屬的台灣教師,因爲要兼顧台灣的家,大部分都會選擇一個月回一次台灣;即便是單身的教師,一個學期也會回去一次。隨着2023年9月14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的出台,以及2023年11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的出台,在通行证辦理及使用、邊檢手續處理、通關等方面更加便捷。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可以像大陸不同省份之間一樣,享受更加便捷的漳台往返。
“我們並不覺得回台灣很麻煩,感覺大家都覺得還OK。我回台灣還算方便的啦,搭小三通,便宜,大大節省來回的成本。這裏去小金門都蠻方便的。在漳州的出行也是很方便的,用手機掃一下,共享單車、電動車,都好方便的。”(H老師,來閩南師範大學5年)
(三)社交性基礎設施實踐:社會關係網絡的新塑與延展
圉於有限的交往空間,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他們主要的公共交往活動是海外教育學院每年定期開展的交流活動以及統戰部、宣傳部等不定期推出的相關活動。海外教育學院組織的交流活動總體上每年舉行1-2次,每次參與人數10幾人不等。總體上,台灣教師内部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多,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也較爲頻繁,但與大陸籍教師在科研、教學上的溝通交流略少。大部分台灣教師在閩南師範大學以及在漳州的人際關係圈子都較爲狹窄。
1.以台灣教師爲主的内部社會關係網絡新塑
在閩南師範大學,台灣教師主要是分散在各個專業裏與大陸籍老師共事。但日常生活中他們主要是與同樣來自台灣的同事建立社交關係。以X學院組織的全院工會活動爲例,上車前在大陸籍教師主動邀請下,台灣教師A和他在大巴車上并排坐,但下車之後的所有活動中,台灣教師A基本都是和同行的幾位台灣教師一起,偶爾會和同係或同專業的大陸籍教師一起,但很少融入到其他係或其他專業的大陸籍教師群體中。他們在與台灣教師的同行中有較爲密切的溝通與交流,交流内容包括學校的教學工作,對新入職教師的諮詢回應,生活經驗的分享等。事實上,即便都是在漳州租房子住,但大部分台灣教師都是根據各自需求租住在不同社區,都是相對較爲獨立的個體,鮮有深度往來。
“我和L老師是好朋友,但(在閩南師範大學工作時)我們没有租住在同一個社區。因爲我們不是同時來,没有覺得一定要租一起。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是很獨立的,選擇合適自己的就行。”(Z老師,來閩南師範大學3年,已離職)
2.基於專業關係的外部社會關係網絡延展
日常生活中,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大部分台灣教師都很樂意和大陸籍教師交往。雖然他們與大陸籍教師交流並不受限,但受生活空間以及專業約束,他們與大陸籍教師呈現出較弱關係網絡。以S係教師群爲例,該群内共有3名台灣教師和15名大陸籍教師。3名台灣教師偶爾也會在群裏發起聊天,聊天内容也較爲多樣,從教學工作到兩岸美食差异、兩岸旅遊、兩岸疫情發展態勢等,彼此之間分享的話題較爲寬泛,但並不深入。
事實上,不只是日常生活的交流。在工作中,兩岸教師協同也是常態,並呈現出良好效果。如表2 所示,2018年-2023年台灣教師參與指導本科生獲得的34場競賽中,有7場是和本院大陸籍教師合作,有4場是和本校外院大陸籍教師合作,有1場是和本省其他高校教師合作的。此外,有部分院係的同一門課程,采用大陸籍教師與台灣教師合作共同授課,因兩地教育模式不同,台灣教師和大陸教師在指導、授課上雖有較大差异,但這種模式對課程建設以及課堂教學都起到非常好的融合作用。
“我們這門課是由2名大陸教師和1名台灣教師合上。大陸教師負責課程框架設計以及西方的實踐經驗與知識體系,台灣教師主要講授這一領域台灣方面的實踐經驗與知識體系。這樣學生就可以對大陸、西方以及台灣這一領域相關内容進行比較性學習,也可以習得台灣教師和大陸教師不同的授課模式。這個課程目前已經開設了4年,台灣老師總體上都是彬彬有禮的,有很多内容是台灣的本土實踐,同學們的反饋都是比較好的。”(C教師,大陸籍,來閩南師範大學16年)
三、 閩南師範大學台灣教師兩岸融合發展制約因素
融合是個體獲得機會或資源得以參與當地生活、就業等方面,進而獲得在地福利。融合既包括了機會和資源的獲取,也包括了參與的過程。在大陸高校就職的台灣教師是在中國大陸惠台政策利好下,在高層次人才機會供給下,獲得與大陸籍教師同樣的教職工作與生活,享受大陸籍教師同樣的社會福利。但在閩南師範大學就業的台灣教師在融入大陸的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具體體現在制度性基礎設施與職業發展之間的困境,實體性技術設施對漳台兩地生活便捷性的制約以及在漳社會關係網絡的舒適性等方面。
(一)不確定性政策預判對職業發展的困擾
惠台政策、聘期政策是台灣教師最爲關注的話題。因爲秉持着對政策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預判,台灣教師西進大陸的動力還不足,在職台灣教師的職業發展還較爲不穩定。
從人才引進方面來看,即便大陸對台灣高層次人才有較大的需求,但供需匹配上還存在一定差距。表1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閩南師範大學對台灣全職教師的需求達279人,但累計引進人數也就達到1/3左右,目前在聘的也僅爲62人。盡管如此,這在福建省高校中已經屬於聘用台灣全職教師較多的一所了。盡管大陸方面出台了系列的惠台政策,但對個體而言,西進大陸仍是一個需要綜合决策的大事件。政策的穩定與否對個體職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導向意義。
台灣教師之所以西進大陸就業,一方面是因爲在持續低生育率水平下,台灣已進入少子老齡化時期,受生源逐年减少的影響,各大專院校逐漸進入收縮期,對教師的需求量也逐年遞减;另一方面,受大陸開放利好政策以及海峽兩岸便捷通行的吸引。他們一方面看到了台灣高校職場不可逆轉的人才需求遞减態勢,另一方面在大陸就職期間也感受到了大陸高校的吸引力。因此,他們中大部分人還是有長期在大陸高校就職的意願和期待。對閩南師範大學在職台灣教師的職業發展訪談也證實了這一論斷。
但目前在大陸高校就職的台灣教師總體上都是采用三年一簽的模式。三年聘期到期之前,是否續聘,需要接受聘期任務、思想政治、教學和行爲規範等方面的考核。部分台灣教師因其中某些方面考核不通過,未能得以續聘。一方面是來自個體對這一工作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對“合同制”政策的不確定性及其帶來的對聘期時間偏短以及是否會被續聘的擔憂。因此,大部分台灣教師難以做出較長時間内在大陸的發展規劃,總體上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觀望態度,個體的職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此外,因科研並不納入工作評價體系,以及對大陸科研體系、科研申請模式的不熟悉,大部分台灣教師發表論文、申請課題屢遭挫折。大部分台灣教師科研動力不足,科研投入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個體職業發展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對融合發展的貢獻力。相關政策規定,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評聘職稱時可以享受優惠政策,他們的工作經歷納入職稱評價體系,對於已具備高級職稱的台灣教師,可在學校直接認定同等職稱待遇。截止2023年,雖共有28位台灣教師在閩南師範大學工作期間晋昇高級職稱,但也僅有3位被吸納入編制内。整體上,制度性基礎設施對台灣教師的職業發展具有較爲顯著的制約。
(二)實體和技術性設施對漳台兩地便捷生活體驗的削减
實體與技術性基礎設施是台灣教師在大陸生活互動過程中最直接的接觸,對其融入體驗有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漳生活體驗以及漳台兩地的往來狀態。
目前大陸各高校以及福建省内各高校對台灣教師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等社會保障在具體操作上尚未有統一模式。2021年《漳州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辦法》規定參保對象爲:漳州市轄區内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包括在漳州市就業的港、澳、台人員及外國人)、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户、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可自願加入這一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參照上述規定執行。融合是雙向的,既需要關注政策執行主體的落實能力,也需要關注政策使用者的使用意願問題。大部分台灣教師不熟悉大陸醫院的就醫模式,對大陸的醫療水平也缺乏瞭解,而他們本已經熟悉了台灣的醫療水平和便捷的就醫模式(如針對“三高”等慢性病,在台灣醫院可以一次性開三次處方,患者可以帶着處方在台灣任何一家符合規定的醫院取藥),厦金交通往來便捷,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可以很方便到金門的醫院就醫,這就降低了台灣教師在大陸參保及就醫意願。此外,由於不確定在漳州就職的時長,參保再退保意味着需要增加個人的成本。兩因素共同作用下,台灣教師在大陸辦理醫療保險的意願就大大减少了。截止2023年,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過的台灣教師中,僅有23人參加過漳州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因漳台兩地物理空間的區隔,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要回台灣的家總體上還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通常爲3-7小時左右)。因此,在大陸就職的台灣教師往返漳台最頻繁的也是以月爲單位。這對於有家庭的台灣教師而言,難以兼顧在台灣的眷屬和子女。部分台灣教師表示,“要不是無奈之舉(在台灣找不到適合自己專長和薪酬意向的工作),誰願意這樣(離開台灣來大陸就業)”,並表示要是台灣有適合自己專長和薪酬意向的工作,他們一定是要返回台灣就業的。
漳台兩地實體和技術性設施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台灣教師的“過客”身份。盡管學校招聘政策規定台灣教師子女可以享受閩南師範大學教師子女就學相關優惠政策,但他們很少願意將子女帶來漳州接受教育。流動時代,實體和技術性設施便捷與否在一定程度上成爲台灣高層次人才西進大陸,並在大陸長期發展的制約要素。
(三)在漳社會關係網絡對互動融合過程的制約
受學校發展條件制約,在閩南師範大學就職的台灣教師除了教授有專門的辦公室外,其他教師與大部分大陸籍教師一樣都是使用的係或學院以及學校的公共空間。因此,在學校内同事之間的互動往來也是較爲便捷的。總體上,台灣教師雖大都具有國際化視野,但不熟悉大陸的教學模式、科研體系,部分台灣教師存在教學融入難、科研能力强、科研意願强却難以申請到大陸課題等方面的問題。但台灣教師較少主動尋求大陸籍教師同事的幫助,總是自己獨立解决,或者是尋求同樣來自台灣的同事的協助。盡管他們也與大陸同事有教學上的協作以及日常的溝通交流。但台灣教師與大陸籍教師之間的交往範圍、交往頻率、交往深度都不够,都是基於日常工作内容(如上述訪談的H和Z老師,他們約同係的C老師一起課後午餐諮詢報銷事宜)。很少有深入的溝通或者深度往來。
此外,他們在與大陸籍教師的互動過程總體表現較爲謹慎,語言表述上較爲慎重,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身份”意識。2023年台灣教師樑銘華針對福建省高校台灣教師調查顯示,88.37%無携眷的台灣教師表示在大陸工作期間會覺得很孤單,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工作以外的社交生活、遠離親人以及對周遭環境差异或不適應等。
盡管閩南師範大學每年定期舉辦兩次台灣教師座談會,各學院也會在相應的統戰工作中召開台灣教師專場座談會,但台灣教師與大陸教師之間還是較爲疏遠的。另外,雖有多位在閩南師範大學就業的台灣教師到企業掛職,在地方、企業以及社區與大陸居民進行了更加密切的聯結,但總量上還是略少的。此外,也有部分台灣教師和在大陸以及在漳州的朋友聯繫,週末或假期到大陸各省市或到漳州各縣區旅遊,但這也僅限於小部分社交能力較强的台灣教師。大部分台灣教師,尤其是未婚或者未帶眷屬一同來漳的台灣教師,他們總體上還是以各自獨立生活爲主,社會關係網絡相對狹窄,也較爲單一,在漳州生活的舒適性較爲不足。
四、台灣教師在閩南師範大學深度融合發展的優化建議
台灣教師等科技精英西進大陸高校,對於增加高校教師隊伍數量,提昇教師隊伍博士比例、雙師型教師比例都具有實質性的意義。同時,台灣教師等科技精英西進大陸高校,是“用脚投票”的“理性選擇”,對促進兩岸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融合發展,對增進兩岸的情感認同,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推動民間文化交流都有積極作用。
但融合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是個體與基礎設施動態交織過程中做出的綜合抉擇。台灣教師在大陸高校的互動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一系列宏觀、中觀和微觀層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來自結構性要素的制約。而台灣教師自身個人層面的基本屬性,如性别、年齡、專業背景等方面的异質性使得他們在海峽兩岸融合的意願和融合能力上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聚焦台灣教師在大陸高校就職過程中的制約性要素,創造各種條件,推動以台灣教師爲代表的兩岸人才融合發展,進而助推兩岸融合的深度發展。
(一)完善台灣教師在大陸工作生活的機制建設
進一步加大招聘台灣教師力度,將台灣教師的職業發展納入高校總體規劃中。鼓勵台灣教師積極參與職稱晋昇、企業掛職、學術研究、訪學進修等。在充分吸收台灣教師需求與意見,在台灣教師充分表達基礎上,構建台灣教師在大陸就業,兩岸可銜接的社會保障福利體系,爲台灣教師在大陸長期發展,深度融入大陸生活提供制度保障和機制保障。
加强對大陸政策的解讀,落實落細台灣教師在大陸“居民同等待遇”制度建設。在深入領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基礎上,貫徹落實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制度。如開展專門社保政策解讀會,讓台灣教師充分瞭解大陸的社會保障體系,在充分瞭解大陸政策基礎上自主選擇參加哪種類型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
改進台灣教師工作評價體系,優化聘期制度。根據中央及地方對台工作要點,調整和完善台灣教師管理辦法。在具體政策制定上,一方面不再單一的以教學工作量作爲台灣教師工作考核指標,建立科研、社會服務與教學爲一體的考核評價體系。另一方面基於考核結果建立聘期時間優化機制,對於考核優秀的台灣教師,可適當延長“合同制”聘期,從制度設計上逐漸去台灣教師的“身份標籤”。
(二)提昇台灣教師在大陸工作生活的主體性體驗
進一步完善與台灣教師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體與技術性基礎設施。常態化深入台灣教師群體,瞭解台灣教師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建立精準解决機制,爲台灣教師提供更多便利。在教學培養、管理服務、社團活動、日常生活等方面給予關愛和支持。
在教學科研上,加强台灣教師對大陸教學科研模式的内化。在教學上,一方面建立學校、學院兩級不間斷優秀教學課堂觀摩機制;另一方面建立以係所爲單位的磨課機制,促進兩地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在科研上,一方面積極推進學校科研共同體建設,促進各學科兩地教師的學術互融;另一方面,以院係爲單位,做實做細課題申報書指導工作,促進兩地教師的學術互助。
在管理服務上,建立台灣教師定期在地參訪機制。進一步加大對閩南師範大學附屬學校的質量培優,提昇教育質量。鼓勵台灣教師進入附屬學校參觀或指導,充分瞭解大陸中小學教育模式,進一步吸引台灣教師子女來大陸就讀。建立台灣教師定期參訪機制或就醫陪同制度。讓台灣教師充分瞭解大陸醫療制度、就醫模式、熟悉就醫流程,提昇台灣教師在大陸的身心健康保障。
在日常生活上,進一步優化閩台基礎交通設施,暢通台灣教師漳台往來通道。着重優化漳州到厦門機場、厦門碼頭等交通路綫,可嘗試設立閩南師範大學-厦門機場、厦門碼頭專綫,讓台灣教師能更加便捷、更加省時省錢地往來漳台兩地。
(三)擴展台灣教師在大陸工作生活的社交網絡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台灣教師普遍禮貌、熱情、友善,兼具良好的行爲習慣,在社會關係網絡建立上具有水到渠成的天然優勢。但就流動而言,對個體本身是生命中的大事件,容易對流入地産生脱離感和剥離感。他們在流入地的融合與適應仍需要一個建構過程。
一方面,加强台灣教師内部之間的聯結。加强漳州以及福建省内台灣教師之間的往來聯結。充分發揮學校黨委、統戰部、工會、外事辦、港澳台辦、海外教育學院等部門作用,常態化組織面向廣大台灣教師喜聞樂見、正面正向的文體活動,鼓勵台灣教師主動參與、積極參與。建立基於閩台文化,具有閩南師範大學特色的台灣教師内部聯動組織。
另一方面,深化台灣教師與大陸教師及居民之間的聯結。充分發揮學院基層組織的作用,加强與學院、係所台灣教師在工作中的互動。經常性開展院級台灣教師座談,深入瞭解台灣教師在學院教學、科研方面的具體困難;深入關心台灣教師及其眷屬、子女在大陸生活、教育、就醫等方面的具體困難,以及台灣教師的身心狀况,盡可能爲其提供幫助。
總之,海峽兩岸人才融合發展應該是一個雙向互聯互動的過程。流動基礎設施理論並不是單强調政府部門是協助台灣教師以及台胞促進兩岸融合的主體,更不是控制融合的手段和工具。流動基礎設施理論同時也强調作爲流動個體的台灣教師等科技精英以及廣大台胞通過自身的資本積累與主導性融入,習得兩地優勢,融爲一體,助力個體自我發展與兩地同步發展。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