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歷史上,閩台兩地在政治、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相通性,形成了“打斷骨頭連着筋”的親緣關係,許多台胞台商因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相近性,而選擇長期定居在福建,在這裏學習、工作、生活,深受着福建的文化影響。因而,福建在兩岸統一工作中發揮着不可或缺的對台優勢。從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的戰略需求上,應充分利用閩台在經濟、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將“推動閩台兩地應通盡通、能融盡融,形成閩台兩地深度融合發展格局”是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事業的重要研究課題。從研究的基本邏輯上,本文將從以下四點進行論述:一是站在祖國和平統一的角度,闡明閩台青少年教育互鑒的時代意義與歷史使命;二是從立足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研究海峽兩岸青少年教育在交流互鑒中面臨的挑戰,從中分析閩台兩地青少年教育互鑒融合存在的歷史機遇;三是在澄清閩台青少年教育的歷史機遇後,進一步闡明閩台青少年教育互鑒在兩岸教育融合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四是立足促進閩台兩岸融合發展的角度,提出閩台青少年教育互鑒推進兩岸教育融合發展的建設性意見。
一、閩台青少年教育互鑒的時代意義與歷史使命
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來看,分久必合,兩岸統一已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促進閩台兩地各領域,如教育、文化、科技、産業等方面的深度融通,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有助於充分推動閩台兩地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共同福祉,有利於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一)閩台教育融合發展的根本在於兩岸民心的深度融合
從兩岸和平統一發展的視角看,需要做到“以人爲本”,即閩台兩地深度融合的根本在於閩台兩地人民的深度融合。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和台灣當局的政治操弄,長期以來兩岸人民在溝通交往上存在着許多誤解,這種誤解甚至造成巨大的矛盾分歧,影響了兩岸人民有效的交往、合作與團結,對祖國的統一大業造成許多負面影響。然而,這種分歧並非無法化解。許多在閩工作的台灣青年,盡管前期接受過錯誤的歷史教育,形成了錯誤的國家觀、歷史觀,造成了錯誤的公民身份認同,但在來到大陸發展後,深受大陸的文化教育影響,許多錯誤觀念已經得到矯正,重新建構起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化解了一直以來對大陸的深刻誤解。
由此可見,充分的交往、溝通、合作與互鑒,有助於消解兩岸人民的分歧,化解矛盾,對祖國統一事業具有積極的影響。爲此,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建立起長效的、可持續的互動機制,保障兩地人民充分交往、溝通、合作與互鑒,消除和化解雙方矛盾分歧,形成維護祖國統一的正確國家觀。同時,要實現閩台兩地的深度融合發展,就需要仔細研究推動促進閩台兩地人民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徑和方向。從這個意義上,推動促進閩台兩地人民的融合發展,首要的是必須認真研究閩台兩地教育的融合發展,即如何通過“有組織”“有計劃”“有實效”的教育制度安排和設計,促進和推動閩台兩地教育融合,助力國家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二)兩岸教育融合發展的現實和未來在於青少年教育
衆所周知,教育深刻影響着人的發展方向,人在早期國家觀、歷史觀、公民觀等價值觀念和看法的形塑,無一繞不開教育的深刻影響,人的積極發展需要有組織的教育活動來加以引導,使其在思想、意識、能力等方面朝着有益於社會發展。從人類社會化生長的基本階段特點來看,青少年時期正好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對國家與民族的認同,對自我文化身份的形塑和建構,思維方式和關鍵能力的掌握,都與青少年時期的教育密不可分。由此可見,基於兩岸統一的現實角度而言,該階段的教育所取得的實質性成果,將深刻影響到台灣青少年未來參與兩岸融合發展進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乃至參與融合發展建設的主體能力。例如,當台灣青少年建構了正確的國家觀、公民觀、文化觀,他們能够對中國人的身份具有强烈的認同和歸屬,進而積極致力於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事業,同時也會積極加强學習,更好爲兩岸和平發展貢獻自身力量。
2023年9月,國新辦舉行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會上指出,目前在福建就讀的全日制台生占全國的1/6,對台胞的教育發揮着重要作用。而且,閩台兩地的教育交流與融合主要發生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目前福建已經開放36所高校對台招生。福建也是全國唯一試點開展高校單獨對台招生考試、依據台灣統測成績招生的省份,福建積極推動70多所高校與台灣11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協議,達成了200多個合作辦學項目,聯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2.4萬多人。許多台灣青年在福建接受高等教育後,原有的錯誤歷史觀念得到糾正,甚至有許多台灣青年留在大陸就業、創業,積極爲社會經濟發展建設服務。當然,與高等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相比,閩台兩地在基礎教育領域尤其是青少年階段的教育領域的交往與合作還有待加强。一方面,相較於大學,中小學校的自主權和獨立性較弱,經常會受到“台灣當局”的政治控制;另一方面,青少年教育對“台灣當局”而言,是一個敏感而不可與大陸交往過密的領域,任何旨在促進兩岸青少年交往交流的活動,往往都不可避免地被“台灣當局”冠以“統戰”帽子加以限制和管控,導致閩台兩地的中小學教育交流遠不如高等教育“火熱”。
(三)閩台青少年教育互鑒是兩岸教育融合發展的助推器
由於政治制度、社會環境、教師文化等方面的不同,閩台兩地實際上形成了各自特色的青少年教育體系,在青少年教育問題上,閩台兩地既存在着各自獨特的問題,也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但彼此之間在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了各自的教育方法和經驗。
推進閩台青少年教育的交流互鑒,具有以下積極影響:一是從公民教育的角度,大陸中小學校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總結,已經形成一套較爲系統、獨具特色、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模式,將當中的可取經驗進行積極的創新和推廣,變成重塑台灣青少年意識形態的重要教育途徑,有利於幫助台灣青少年實現對國家觀、民族觀的重構,重新建立起“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二是從文化教育的角度,台灣文化本是閩南文化的分支之一,閩南文化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所以出現台灣青少年將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進行割裂和分離,其深層原因在於台灣當局尤其是台獨分子對文化的“肢解”和“分割”,使台灣青少年缺乏對中華文化的充分瞭解和認識,自然也談不上形成清晰的文化身份認同。因此,推動閩台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有助於幫助台灣青少年更好瞭解台灣文化的淵源,進而對閩南文化、中華文化的産生形成深刻、全面、細緻的瞭解,消除長期以來因爲缺失的文化教育而造成的文化誤解,以及文化身份迷迭的問題。三是從學科教育的角度,台灣青少年時期所接受的學科教育,其質量的優劣將直接影響他們未來學科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成長,繼而影響他們日後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的適應性。通過加强閩台兩地學科教育的交流合作與經驗互鑒,有利於鞏固和提高閩台兩地中小學階段的教育質量,提高台灣青少年的學科知識和能力水平,幫助他們在未來更好適應高校學習,提高在大陸高校進行專業學習的適應能力,培養過硬的專業本領,更好地適應兩岸融合發展的戰略需要。
二、兩岸和平統一中青少年教育互鑒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兩岸的青少年教育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之中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制度體系、課程内容、教學模式,其中亦有可供交流互鑒之處,促進兩岸青少年教育的交流互鑒,不僅有助於兩岸基礎教育領域的融合發展,也有助於兩岸青少年增進來往,實現互促與合作,共同助力兩岸社會融合發展事業和祖國統一大業。然而,由於兩岸長期的歷史對立,在促進青少年教育融合互鑒的工作中存在許多突出的矛盾和挑戰。簡言之,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台獨勢力的“去中國化”教育,導致台灣青少年産生錯誤的“一邊一國”認知,對中國認同基本缺失,嚴重阻礙兩岸青少年的正常交流;二是在文化教育上,台灣大力宣揚所謂的“台灣化”和“多元化”,媚日親美,導致許多台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缺乏充分瞭解,甚至造成文化的身份迷迭。三是在學科教育上,由於台灣當局將教育改革“政治化”,發起違背教育規律的“教改運動”,導致台灣中小學教育質量下滑,台灣青少年在學力上與大陸青少年的差距越來越大,客觀上影響到兩岸教育互促發展。
(一)台灣公民教育去中化導致台灣青少年國家認同缺失
所謂公民,是指享有國家憲法所確定的一系列基本權利,並承擔和履行憲法所規定的相應義務的一般性主體。以我國的公民爲例,需要履行維護國家統一龢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祖國安全、榮譽龢利益等基本義務。公民教育意在培養人們有效參與國家和社會公共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合理地行使公民權利,切實履行好公民的義務。總體上,台灣青少年的公民教育經歷了日據統治時期、威權統治時期、民主改革時期三個階段。通過對台灣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歷史回溯可知,目前台灣青少年對“中國公民”身份認同的缺失和“台灣公民”身份認同的强化並非“一日之寒”,其産生和發展存在着復雜深刻的歷史因素。既有早期日據時期公民教育的“殖民化”,也有中期威權時期公民教育的“反共化”,更有當前愈演愈烈的公民教育“去中化”的交叠影響。
台灣公民歷史叙事是建構台灣青少年公民角色認同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依據,通過搆築群體的歷史記憶,形成一種區域内特殊性的、共同的公民身份記憶,繼而影響着台灣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回溯台灣史,作爲遠離中原大陸的海島,台灣在17世紀世界的海權争霸中淪爲荷蘭、西班牙侵略者的殖民地,而當時的明朝政府並未充分意識到海權的重要性,加之内部矛盾重重,對台灣的問題難以兼顧到位,這就使得台灣民衆長期受西方殖民侵略者的壓迫掠奪,直到鄭成功收復台灣,台灣公民被外來侵略者壓迫的命運才得以改變,但隨後又卷入鄭氏與清廷的對峙中。直到康熙年,台灣才真正結束割據,回歸中國大陸,進入到一段相對穩定和平的發展時期。但中日甲午戰争後,台灣又被割讓給日本,而當時的清政府飽受列强欺凌,在台灣主權問題上没有發言權,頻頻的“被割讓”和“被分離”,使得台灣民衆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種“棄子心態”,反過來激起了强烈的“自立自强”意識。在日據時期,日本爲加强對台灣的控制,使其真正成爲“治下的領地”,除了殘酷鎮壓反抗殖民統治的愛國台灣民衆,更利用教育手段,在台灣大搞“皇民化”教育,從語言、服飾、信仰、習俗等方面進行粗暴的“文化殖民”,禁止在學校教育中使用和學習漢字,强迫使用日語,改用日本姓氏。這種帶有强烈殖民奴化色彩的公民教育使得一部分台灣青少年在思想和意識上被异化和扭曲,淪爲忠良的“日本臣民”,國家身份認同遭到削弱。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爲實現“反攻大陸”的戰略目標,通過威權政治,加强對内控制鎮壓進步人士,利用公民教育大力灌輸“反共”思想,加强對台灣青少年的思想控制。如,1972年課標編訂的國中教科書《國家和國民》中將中國共産黨污衊爲受蘇俄帝國主義操控“竊據中國大陸的叛亂者”“大陸同胞處於水深火熱”。在錯誤的史觀影響下,兩岸青少年的意識形態對立愈發强化,阻礙了雙方的有效理解和交流,甚至進一步擴大矛盾分歧,爲後續“台獨公民教育”埋下惡果。這種構建在反共基礎上的中華認同,缺乏對大陸社會客觀合理的詮釋,“實際上所達到的效果,就是以台澎金馬爲範圍界限的‘國家意識’”。蔣經國病逝後,作爲台灣本土派代表的李登輝上台主政,開始通過新“課綱”的公民教育加强台灣青少年的“台灣意識”,否定削弱台灣同大陸的聯繫,美化日本殖民侵略統治,後又經陳水扁、蔡英文等台獨分子强化,台灣的青少年公民教育不斷“去中國化”甚至於“去中華民國化”,漸漸出現以“台灣公民”取代“中國公民”的嚴重認同危機。有相關民調顯示,年齡越小的台灣民衆就越强調其台灣人身份,75%的18至29歲年輕人認同台灣人身份,高出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僅15%的年輕人認爲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低於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
(二)台灣文化教育多元化導致台灣青少年文化身份迷迭
文化身份(culture identity)亦稱“文化認同”。它是某一群體對某種現實、具體文化的認可,這種共同認可的範疇包含了某種特定的形式、規範和價值觀念,並由此誕生出對自我身份屬性上的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而文化教育的價值在於,通過有組織地傳播某民族或國家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風俗、習慣等文化内容,實現個體或顯性或隱性的自我認同傾向性的變化,繼而影響到他們的國家身份認同與民族認同。由此可見,文化教育作爲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對青少年的本國文化認同的建構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正如我國學校教育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對青少年中華文化身份的確立和認同發揮着不可磨滅的作用與影響。回溯台灣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歷史,可以窺見這一過程發展的曲折與多元。在日據時期,日本帝國主義爲達到文化上殖民與同化台灣人民的野心,而在長達五十年的統治中極力壓制中華文化、漢文化,在歷史、語言和文字等方面消除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在學校教育中推崇日本文化教育。在威權時期,爲强調中華民國在文化與政治上的正統性,國民黨政權積極在台灣進行“去皇民化”與“去殖民化”的教育,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一定程度上重構了台灣青少年的中華文化身份認同。李登輝上台執政後,台灣開始大力推動台灣文化的本土化與去中化,大搞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的分離主義,在歷史教育上做“同心圓史觀”文章。後又經陳水扁、蔡英文强化,廢除了中學教育中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課程,並在中學課程中不斷减少中華傳統文化的内容占比,代之以所謂“多元化”,借此削弱台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使台灣青少年陷入到文化身份的混亂與迷迭當中。
台灣青少年之所以陷於文化身份的迷迭困境,根本原因在於兩岸文化存在着“同根”與“异質”的矛盾衝突。“同根”意指台灣文化源自於中華文化,台灣的語言、信仰、飲食、禮俗等基本文化要素與大陸無任何本質區别。然而,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台灣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響,在社會性質和社會制度上與大陸存在質的區别,這個質的差别又經由意識形態鬥争的催化,使台灣的文化教育對來自大陸的文化采取了“排斥”“否定”的態度,民進黨當局對青少年的中華文化教育進行不斷的肢解和删改。例如,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裏砍掉中國史,壓縮中華傳統文化内容,利用全面國防課程試圖强化青少年的台灣捍衛者職責,已經不足以用文化裂痕來形容,這是政治勢力假借本土文化之名有心挖掘的文化鴻溝,使台灣青少年對自身中華文化身份的認知越發模糊,在認同上與大陸的距離越來越遠。
(三)台灣教改運動的失敗導致台灣青少年知識技能不足
兩岸社會的融合發展需要兩岸人民之間的深度融合發展,其核心意涵不僅是“融合”,還要求獲得高質量發展,充分提昇人口素質,滿足兩岸社會創新發展的時代要求。然而,由於台灣數十年的“教改亂象”,造成青少年基礎教育質量下滑,這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台灣青少年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準備不足,不能充分適應兩岸融合發展的現實要求。
台灣“教改”的初衷本意是要解决過度應試教育、功利式教育所帶來的學業負擔以及學生片面化發展與成長的問題。但却被台獨分子操弄爲“政治議題”,别有用心地進行民粹化、非理性的煽動,使得台灣教改被一群非專業人士裹挾,成爲民進黨兑現“政治支票”的犧牲品,造成教育改革嚴重背離教育實際和科學規律。有學者措辭犀利地指出,台灣的教改運動基本上是以“反專業、反菁英、反權威”作爲主軸,帶有强烈的“反智主義”色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外行領導内行”。當時參與改革的“教育部長”許多並非爲教育行政系統出身,缺乏充分的教育行政管理經驗。如,當時主導台灣教改的李遠哲是完全的外行,毫無教育學背景,由他主持改革的原因竟是其“非體制内人士”的身份,不屬於當時教育行政體系的既得利益者,結果就是李遠哲在回台後不足一年就被倉促安排上教改工作,造成“瞎指揮”的亂象。二是“一綱多本”造成台灣青少年發展參差不齊,學業壓力增大。過去,台灣教科書采用“一綱一本”模式,被當政的台獨分子定義爲灌輸中華大一統思想,阻撓台灣的“本土化”和“民主化”進程,遂十分激進地在未準備充分的情形下推動“一綱多本”改革,造成教科書良莠不齊、版本多元,造成學生學業上的銜接困難。一些教科書甚至錯漏百出,嚴重影響台灣青少年的知識學習,爲了學到完整、正確的知識,學生不得不同時學習多版教材,參加補習班,學業壓力不降反昇。有關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1月,台灣立案的補習班共有18956家,昇學文理補習班則有10626家,其中,八成的招生對象爲中、小學生。三是學校、教師準備不足,直接導致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下降,影響台灣青少年的知識技能學習。教改提出“九年一貫制”的課程改革,力圖打破傳統學科本位教學模式,實現課程内容的科學整合與教學形式的創新發展,促進台灣青少年關鍵能力的發展。然而,由於教改的非理性與急功近利,改革尚未經過充分的試點檢驗便倉促推行,許多學校和教師並不具備開展領域教學的能力,難以適應教改要求,在教學上受挫嚴重,最終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滑。
三、閩台青少年教育互鑒在兩岸教育融合發展中的價值
兩岸統一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近年來,隨着國家諸多惠台利好政策的釋放,吸引越來越多台胞來大陸工作、生活、定居,而反觀民進黨當局,由於施政不盡人意,逐漸有越來越多台灣人離島謀出路。根據這一判斷,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台灣青少年得以隨父母來大陸發展,并且在大陸接受中小學教育。因此,討論閩台青少年的教育互鑒,使其有益於促進兩岸的融合發展,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富有重要價值的研究課題。
(一)大陸中小學校公民教育與台灣青少年國家與民族認同構建
由於大陸的民族多樣性的特點,加之早期“藏獨”“疆獨”“港獨”等事件的發生,國家越發意識到在學校教育階段加强國家認同教育龢民族團結教育的重要性。新時代以來,大陸十分重視在中小學校開展國家認同與民族團結教育,將其作爲中小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力圖使學生在青少年這一世界觀、價值觀建構與形成的關鍵時期,確立正確的國家認同龢民族意識。例如,2017年《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增强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樹立維護祖國統一、加强民族團結的意識”。首先,大陸中小學校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國家認同教育與民族認同教育的目標分爲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年段、高中年段四個基本階段,階段之間相互銜接,層層推進,這種模式安排既關注到學生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也關注到教育工作的連續性和銜接性。其次,爲保证教育工作在思想、方向、政治等方面的正確性和一致性,大陸在開展愛國主義的國家認同教育龢民族團結教育中,始終堅持黨對中小學校公民教育工作的領導。再次,爲保证教育過程中的全局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大陸十分强調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實現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系統配合與協調一致,這是爲了整合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系統合力,使國家認同教育與民族團結教育貫穿青少年生活的每一處細節、每一個過程,最大程度地確保教育的深度和質量。最後,大陸中小學校公民教育不僅强調顯性課程的直接影響,也强調隱性課程的潜移默化和滲透,通過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創設各種教育形式載體和途徑,使國家認同龢民族認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融入中小學校的各項日常工作中。大陸地區民族成分多元得益於有效的公民教育,在國家認同與民族團結教育等方面産生了顯著的積極成效。例如,有關研究顯示,蒙古族高中生的國家認同在贊同性認同和歸屬性認同方面都具有較高程度的認同態勢。針對西藏中小學生國家認同的研究也顯示,西藏中小學生國家認同感强。由此可見,大陸中小學校公民教育對青少年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的許多合理之處值得在台灣青少年公民教育中應用和借鑒。
從台灣公民教育歷史發展脈絡分析可知,台灣青少年在思想意識形態上的“去中化”與“台獨化”,有着復雜的歷史因素,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於長期以來的台灣公民教育,都强調在意識形態層面確立其政權的“正統性”而否定中國共産黨的“法理性”。基於這一政治邏輯,台灣當局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極力在政治、歷史内容上對大陸的發展歷史加以扭曲與誤導,對大陸進行不實的宣傳和教育。例如,與大陸的歷史教科書不同,台灣歷史教科書幾乎没有講述中國共産黨的敵後抗戰,將中國共産黨在近現代所做的歷史貢獻進行掩蓋,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七十多年時間的歷史,在台灣教科書中僅僅只有寥寥幾百字,大篇幅對中國共産黨歷史的掩蓋使得台灣青少年對中國近現代史的認知十分膚淺化、片面化,最終出現了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因此,要切實解决台灣青少年在思想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需要積極推進兩岸青少年廣泛的合作交流,消除台灣青少年對大陸和中國共産黨的誤解。更具體來講,就是幫助台灣青少年填補他們長期以來缺失的“歷史内容”,使他們對中國近現代的整體歷史形成一個更加全面、深刻、系統的認識,幫助他們建立理性的中國近現代史觀。
從長遠來講,兩岸統一是不可逆的大勢,台灣勢必會回歸祖國懷抱,因而對台灣青少年進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影響,逐步進行國家與民族認同的重構,也需要提上議程。我國的青少年公民教育内容主要滲透在《品德與社會》《道德與法治》以及中學政治課等課程中,這屬於顯性課程的部分,學生經過有組織、系統的課程知識學習,建構起國家與民族的認同。而公民教育更多是一種滲透在日常教育教學乃至生活當中的隱性課程。如每周的昇旗儀式、學校的黑板報、宣傳欄上的標語等,屬於校内的教育環境建設,也包括校外的社會實踐活動,比起課堂上的照本宣科、間接知識的傳授,學生直接參與到一系列社會實踐中,讓他們親眼去看、親耳聆聽、親身體會,獲得一手的直接經驗,充分發揮思維的主動性進行能動思考,更有助於建立牢固的國家認同龢民族認同。例如,開展一系列紅色研學教育實踐活動,帶領青少年參觀各種檔案館、文史館、紀念館、博物館,親身進行志願服務,做義務講解員和引導員,撰寫研學報告和實踐心得,使感性體驗上昇爲理性思考,建構起愛國的情感龢民族團結的精神。這不僅需要學校的參與,更需要政府與社會的支持。以延安的紅色教育基地建設爲例:“近年來,延安軍地積極挖掘紅色資源,打造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和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445處,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1個,建立一地與多校、一校與多地聯繫機制,形成紅色教育基地鏈……成爲不掛牌的‘團校’‘隊校’、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最佳陣地”。對台灣青少年國家認同龢民族認同的重構而言,可充分利用大陸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教育活動,幫助台灣青少年建構國家認同、民族認同。例如,由福州市海外聯誼會主辦的榕港澳台青少年閩西紅色之旅研學夏令營走過了龍岩、永定、古田、長汀、中復村、鬆毛嶺等地,完成了一場沉浸式的閩西紅色之旅。
(二)大陸中小學校文化教育與台灣青少年中華文化身份的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强調:“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必須要有新氣象新作爲”。在邁向新征程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軟實力。中國作爲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有着非常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内部形成了許多輝煌、燦爛、豐富的文化資源。當前,我們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時刻面對着外來的文化衝擊和挑戰,如果不能對我國歷史悠久、底藴深厚的文化加以繼承、保護、創新,安於現狀,對外來文化的衝擊無動於衷,將可能使中國丢失自身的“文化高地”,本土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將受到西方霸權主義的文化侵蝕、削弱、佔據。因此,搆築起獨立自主、繁榮發展的文化體系,建立堅定的文化認同,這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成的重要保障。而文化認同是個體對某種共有文化的確证,它的建構是一個復雜的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心理現象。發展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深度探索”“廣度探索”與“承諾”的三因素互動模型解釋了個體文化認同的形成機制。簡言之,個體在與文化環境的交互活動中探索適宜自我傾向的文化價值觀與文化身份,隨着理解和詮釋的深入,最終能達到某種對文化的“承諾”,也可指一種對文化的認同狀態,如認同延緩、認同達成、認同混亂、認同拒斥。例如,我們從小接觸傳統漢族文化的優秀精華,學習漢字、穿漢服、欣賞美好的書法字畫,從中感受、體驗到傳統文化的美妙,在歷史之中學習和理解漢文化的發展與演變,在這種對文化的探索和加深的過程當中,我們逐步建構起對漢文化的高度認同,在自我意識層面確立了自身的文化身份。當然,這種對文化的認同形態並非静態的、不可改變的,如今,世界的文化交往充滿了開放性,互聯網技術使文化交流的成本大幅下降、速度方便快捷,僅通過一部手機,就能够輕易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國不同文化的精華。因此,生活在當下的我們,在探索本土文化的過程中,同樣也在廣泛比較、分析、反思其他文化,不同文化價值觀的碰撞與結合,影響着原有的文化身份,甚至在量的積累下,最終動態性地改變文化的認同狀態,這就是“廣度探索”,在文化比較和文化批判的“廣度探索”中,原本“認同拒斥”的狀態也可以轉化爲“認同達成”。例如,一些台灣青少年在其成長過程中處於一種政治化的文化環境中,這種被政治特殊安排的文化環境對中華文化持有“拒斥態度”,而偏於宣揚“台灣本土文化”“歐美文化”“日本文化”,造成了許多台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拒斥、認同混亂和認同延緩。然而,通過文化交往,逐漸會使台灣青少年在文化的探索、體驗、反思中,逐步消弭對中華文化認知的不全面,重構正確的文化身份。
由此可見,加强閩台兩地、大陸與台灣青少年的中小學文化教育互動的價值在於,通過文化環境的轉换,使台灣青少年得以學習和體驗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加深文化理解,打破自我封閉的、被政治异化的台灣文化場域。從溯源上,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分支與延伸,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人的文化身份也天然地包含在中國人的文化身份當中。無論如何,這種一衣帶水的文化聯繫,都注定了台灣文化不可能脱離中華文化獨立存在,以民進黨爲首的台獨分子其險惡的政治野心,妄圖通過“文化台獨”的方式培養所謂的“天然獨”青少年,其險惡用心必然不可能得逞,只要兩岸的文化交流在續,隨着文化互動和理解的加深,一時的謊言終究會被揭穿。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一客觀現實不會改變,是無法通過政治手段徹底扭曲的。
綜上,加强閩台青少年間文化互動的意義就在於此,台灣青少年的中華文化教育經過了大量的“閹割”和片面的闡述,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較爲片面化、碎片化、膚淺化,對社會主義文化更是充滿了誤讀和偏見,這種“文化拒斥”的形態,需要通過大力增强文化宣傳工作來加以改變和治理。習近平總書記曾强調指出,各級黨委(黨組)要把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爲重大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確保黨中央關於文化建設的决策部署落到實處。各級宣傳文化部門要强化政治擔當,勇於改革創新,敢於善於鬥争,不斷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因此,需要增進台灣青少年的中華文化體驗活動,通過對中華文化的親歷與描述,使台灣青少年得以借此直觀感受獲取中華文化的直接經驗,並以此激發“深度探索”的行動,引發台灣青少年對長期以來接受的偏頗文化教育的批判、思考、比較與分析,最終從深度探索和廣度探索上,引發台灣青少年對自身文化身份認同的反思與重構,重新構建起對中華文化的身份認同。例如,2023年在厦門舉辦海峽兩岸中學生閩南文化夏令營、閩台1+1海峽兩岸青少年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等活動,通過閩台青少年共同參與的夏令營活動,台灣青少年與大陸青少年建立起“一對一”結對的交流關係,與大陸青少年一同沉浸式體驗台灣遺失的閩南傳統文化和中華文化,如參觀閩台緣博物館,瞭解台灣和大陸,尤其是與閩南地區的地緣、血緣、法緣、商緣、文緣關係,使台灣青少年瞭解到台灣與大陸的緊密聯繫,與閩南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法緣相循、商緣相連、文緣相承,形成對中華文化和閩南文化濃厚的文化情感,爲兩岸文化相融奠定重要基礎;參觀開台文化公園,瞭解台灣開發的古代歷史,從溯源上瞭解閩南地區與台灣的歷史關係,增强對祖國大陸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再如,學習中華禮儀、製作海絲服裝、觀看木偶戲表演等多種形式直觀感悟兩岸血水相融的民族情緣,使他們在文化比較中直觀意識到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的共性部分,建立“兩岸一家親”的文化意識,增進台灣青少年的中華文化情感,化“文化拒斥”爲“文化認同”。從大陸的角度來講,也需通過文化交流的形式,瞭解閩台兩岸文化的契合點、交匯點,如,閩南師範大學組織師生前往澎湖、金門等地開展閩南文化田野調查,發掘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交叉點,更好開展兩岸交流互鑒工作。
(三)大陸中小學校學科教育與台灣青少年知識技能素質的養成
2019年,福建省出台《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教育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中强調要“滿足台胞子女就學需求”,2023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 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强調對台胞在閩中小學和公立幼兒園就讀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的政策。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台胞子女在閩接受中小學教育。以平潭綜合實驗區爲例,2019年《平潭綜合實驗區關於進一步支持和鼓勵台胞來嵐就業創業辦法實施細則(暫行)》中提到“台胞子女就讀公立學校從學前至高中階段可自主擇校並免學費”。一些學校還專門設立“台生班”供台商子女就學,如厦門一中、福州華僑中學等,範圍涵蓋全學段,與大陸青少年享受同等優質教育。除直接就讀大陸公立中小學,台灣青少年還可以選擇台商子弟學校、國際學校就讀,但由於其私立性質,學費普遍較爲高昂。在未來,隨着各項惠台政策的推進和落實,將會有越來越多台胞子女在閩接受公立中小學教育。因此,針對台灣青少年教育的相關研究也要提上議程。從教育對象的來源上講,來閩接受基礎教育的台灣青少年主要分爲三類:一類是從小就跟隨父母來到大陸,這類青少年往往在學前期就接受了大陸的幼兒教育,也接受了大陸系統的小學教育,在知識結構方面,他們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技能與大陸青少年的差距很小,在銜接上較爲容易;另一類是前期在台灣接受教育,進入青少年時期後,有一部分時間是在台灣就讀,後才轉入到大陸學校就讀,由於台灣課程内容與大陸課程内容的异質性乃至對立性,這類台灣青少年在進入大陸中小學教育環境後,往往會出現認知衝突和“適應難”的問題,也是最需要進行重點關照和支持的對象;還有一類則是“身份漂移不定型”,即經常在大陸和台灣之間反復“轉學”,接受教育的連續性受到很大干擾,這一類台灣青少年盡管數目占比較少,但同樣不容忽視。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强調:“青年强,則國家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爲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衆的引路人”。青少年是兒童轉變爲一名青年的重要過渡時期,青年人能否有效參與國家建設的各項工作,也需要青少年時期基礎教育的奠基和發展。同樣,兩岸青年要携手爲民族的復興、强國的建設奮鬥,必須具備有高素質的知識技能,成爲各行各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在這過程中,青少年時期是創新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是培養青少年成爲各行各業創新人才、領軍人才過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環。由於受到兩岸對峙政策的限制和基礎教育固有辦學模式的影響,台灣地區的青少年教育與大陸相比具有較强的异質性,這使得許多來閩、來大陸就學的台灣青少年往往存在適應難的問題,直接造成學業不良的問題,影響日後的知識技能發展,且也不能充分滿足兩岸融合發展的現實需要。因此,面對這部分“適應難”的台灣青少年,如何加强其學科教育,提昇相應的知識技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就,得以順利昇入大學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培養創新能力,推動兩岸和平統一,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從大陸的具體實踐來看,近幾年搭建的閩台基礎教育交流論壇,促進了兩岸研究者、教師、青少年在基礎教育領域深度交流、合作、互鑒。如閩南師範大學承辦海峽兩岸(漳州)教育融合發展研究生論壇暨第四届海峽兩岸(漳州)鄉村教育與行動研究研討會,積極助力兩岸教育的多領域多層次合作,實現兩岸高校師生和兩岸中小學一綫教師的互學共鑒。又如,閩南師範大學組織閩南詩歌節,邀請兩岸從事文學教育工作的大中小學教師,共同探討詩歌的教育問題,分享詩歌教育的經驗和創新方法,探討如何將詩藝融入教育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文化自信。
四、閩台青少年教育互鑒推進兩岸教育融合發展的建議
目前,由於兩岸尚未實現完全統一,閩台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學習與互鑒主要以民間的交往交流爲主,從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角度上講,可以進行以下方面的積極探索:一是充分利用好福建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不斷創新紅色教育的内容與形式,加强紅色教育活動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從而吸引更多台灣青少年參與到福建的紅色研學活動中,通過自主的文化探索、文化體驗、文化比較、文化批判、文化思考,實現對過去扭曲的國家民族身份認同的重構,建立“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矯正錯誤的國家觀、民族觀、政治觀。二是深度挖掘和創新閩南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爲指導,聯繫台灣青少年的文化心理特點和文化需要,開展特色的文化研習活動和交往活動,通過文化的直觀體驗、感悟、思考和創新,使台灣青少年逐步擺脱狹隘的“台灣文化觀”和混亂的“多元文化觀”,建立起“中華民族主體文化”的認知與認同。三是增進閩台兩地在學科教育教學方面交流、合作、溝通與互鑒,通過開展閩台兩地教師教學觀摩活動、教學研討活動、教學技能比賽、科學項目研究等多種形式,促進閩台兩地教師學科教學能力的共同發展和進步,促進彼此學科教育質量的提高,促進兩地青少年的學科素養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福建紅色研學活動促進台灣青少年對國家民族身份的認同
福建是全國紅色文化最爲集中和最爲凸顯的地域之一。2011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民政部共同認定的97個原中央蘇區縣中福建占37個,僅次於江西,福建還有67個革命老區縣、2502處革命遺址、33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14處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可見,福建具有十分豐富的紅色資源,這爲有效開展紅色教育,改造台灣青少年被扭曲化的世界觀、歷史觀、政治觀提供了珍貴的教育條件。首先,閩南兩地隔海相望,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便利,閩台兩地青少年的交流與來往相較其他地域而言,更加的頻繁密集。其次,閩台兩地人民在語言、民俗等文化的聯繫十分緊密,不少台灣青少年的祖父母輩就是從福建漂洋過海而來,這使他們在來到福建省後,天然地形成一種親切感,地域之間的文化隔閡很小,這爲有效開展紅色教育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因此,應當充分利用好福建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面向台灣青少年,以重塑國家龢民族身份認同爲指向,開展廣泛的紅色教育研學活動。首先,兩岸目前尚未得到統一,學校制度上也無法實現有效和實質的融合,除了本身就讀於大陸中小學校的台灣青少年,能够有機會接受大陸的中小學教育,實際上廣大台灣青少年是難以通過正規的學校教育改變國家與民族認同的,除非在學校教育制度、課程教學内容上實現與大陸的完全融合,開展研學這種非學校教育形式的活動,也就自然成爲當前形塑台灣青少年正確國家民族觀念的主要途徑。其次,相比較單純知識灌輸型的課堂教學,研學更加凸顯青少年主體的能動參與和沉浸式體驗,這能使台灣青少年在積極的觀察、體驗、實踐、思考中,逐步消解錯誤的國家民族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國家觀和公民觀。
很長一段時間,台灣青少年深受錯誤的教科書影響,對台灣與大陸間的歷史産生了割裂和分離,將台灣當作“國家”,把自己視作“台灣人”,將大陸看作是“外來的侵略者”,這是在以民進黨爲首的台獨分子錯誤的宣傳教育影響之下的産物。導致台灣青少年居住在“信息繭房”中,在受政治操控的媒體有意篩選和引導下,他們所接收、所見到的都是與大陸有關的負面信息,對大陸和中國共産黨的認知極度片面化和負面化,甚至將中國共産黨執政下的中國視爲“黑闇的專制政權”,而將自身視爲“民主的典範”。如此衆多負面的評價,是一代代錯誤的公民教育和歷史教育所造成的認知上的巨大誤解。當前,仍有不少台灣人認爲中國非常貧窮落後,人民飽受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通過引導台灣青少年參加紅色研學活動,讓他們自主觀察、自主體驗、自主實踐、自主思考,可以逐步消解他們原先對歷史、對大陸、對中國共産黨的片面化、負面化的認知,重新建構其對中國的國家認同和自身的民族認同。
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的具體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建設好一批紅色教育基地,使台灣青少年在直觀的歷史文物和景觀欣賞中,主動進行思考,瞭解中國共産黨的革命歷史和爲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消解他們對中國共産黨人錯誤的負面評價,真正理解中國共産黨是爲人民服務的好政黨,是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奮鬥拼搏的好政黨;二是加强活動的沉浸式體驗,利用好音、畫、影像等現代技術,創造讓台灣青少年仿佛身在其中的歷史體驗感;三是結合台灣青少年身心發展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紅色研學活動方案。來自台灣不同區域的青少年,所受的社會環境、文化熏陶亦有不同。例如,高雄地區的台灣青少年相較台北地區而言,其台獨思想總體上更加明顯,其研學活動的設計、組織和實施要結合不同地域台灣青少年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安排;四是積極開發具有互動性的研學活動,静態的展示展覽往往較爲枯燥,過程之中缺乏主體之間的有效互動,甚至可能讓台灣青少年産生一種“被灌輸”“説教”的想法,繼而産生扺觸情緒。因此,紅色研學内容的設計和實施應當加强互動感,設計更具有故事性、體驗性和互動感的紅色研學教育内容;五是加强紅色研學的成效宣傳,積極用好綫下旅社、教育機構、社區等綫下宣傳渠道,同時大力用好綫上宣傳渠道,利用微信公衆號、微博、抖音、小紅書、朋友圈、説説等傳播性强的自媒體宣傳平台,吸引和鼓勵更多台灣青少年瞭解紅色研學活動成效,引導更多台灣青少年積極加入研學活動;六是加强專業研學導師隊伍建設,一支專業能力强大的研學導師團隊對有效開展台灣青少年紅色研學活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開展紅色研學活動主體單位應當在實踐中積極發展研學導師隊伍的專業化工作能力,使其幫助台灣青少年更好地學習紅色文化、感知紅色精神、發揚紅色傳統,增强國家與民族身份的認同。
(二)閩台民間文化交往促進台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價值的交融
從文化溯源上講,台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深受閩南文化影響。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從移民史的角度來看,遷往台灣的移民大多數是閩南人,尤其以泉、厦、漳的閩南人爲主,這些祖籍爲閩南地區的人民,同時也將文化帶入到台灣,台灣文化實質上成爲了閩南文化的一個分支。而從中華文化的整體上看,閩南文化又可謂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因爲從歷史上講,閩台文化與古老的中華文化密不可分,它孕育於晋唐時期,成熟發展於宋元,本就是晋代中原河洛文化南遷後形成的産物,明清時期,大量閩南人遷往台灣,帶去了閩南的民俗風情、宗教信仰、文藝戲劇、建築風格、飲食文化。所以,台灣文化的實質是閩南文化的分支,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之所以當前出現台灣青少年文化身份迷迭的問題,其原因在於以民進黨爲首的台獨分子當權後,在文化教育上大搞“文化多元”和“文化台獨”,他們針對現有的教科書進行“文化肢解”,减少中華文化在教育内容中的比重,意圖抹去中華文化的影響,同時又拔高日本文化和歐美文化,以“文化多元”來壓縮中華文化的内容和空間,這導致台灣青少年文化教育中傳統中華文化的大幅缺位,使許多台灣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十分片面、狹隘。例如,他們將大陸的北方區域文化等同爲中華文化,認爲所有大陸人過年都吃餃子,將多元的中華文化給同質化,而兩岸長期在文化交往上的阻隔,又反過來不斷强化兩岸青少年之間的文化分歧。爲此,從重塑台灣青少年的文化價值認同,消解其身份迷迭的角度看,需要不斷加强閩台兩地的民間文化交往與互動,這種文化上的分歧與誤解,本質上講是台灣對中華文化的瞭解不足造成的,惟有不斷加强閩台兩地青少年的文化交往與融合,才能從根本消弭這種因缺乏文化交流所帶來的片面、狹義的誤解,使台灣青少年真正認識到,他們的“台灣文化”源於“閩南文化”,“閩南文化”屬於“中華文化”。
根據習近平文化思想,增强閩台兩地青少年間的文化交往,應當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堅持和加强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如此可保证交往過程方向的先進性和正確性,以免在文化交往過程中反受錯誤意識形態影響;二是在文化交往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改造台灣青少年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從而爲其日後融入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奠定重要的思想意識形態準備;三是在文化交往當中堅持文化自信,幫助台灣青少年在文化交往中逐步樹立中華文化自信;四是要在文化活動的組織和文化内容建設上滲透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台灣青少年深受先進價值觀感召,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上與大陸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五是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隨時代發展不斷創新,始終保持對台灣青少年的吸引力,在閩台文化交往的過程中,如果不能持續在内容、形式上做到推陳出新,將對台灣青少年的文化教育效果産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具體而言,增進閩台兩地青少年民間文化交往的形式,可參考的路徑如下:一是開展閩台青少年信俗溯源尋根活動。例如,在2023年第二届兩岸青年信俗淵源尋根之旅中,100餘名兩岸青年歡聚一堂, “追尋閩風南苑 走進非遺南音”,欣賞“弘揚非遺文化,綻放指尖藝術”,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掌中木偶戲、高甲戲表演,觀看並參與體驗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剪瓷雕、磚雕、惠女服飾銀腰帶製作技藝等惠安縣三大國家級非遺項目。通過對閩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觀賞和體驗,台灣青少年在這種自覺的文化探索和體驗中形成文化比較,在交往中有效促進閩台文化交融,增進雙方的血脈親情。二是進一步深化交往機制,積極探索兩岸青少年文化合作的創新機制。例如,在開展兩岸青少年文化研學活動的過程中,鼓勵兩岸青少年進行文化合作,共同開展文創活動,以成果促合作,助力閩台青少年在文化的交流、合作、創新中實現人心相通。三是爲兩岸青少年共享文化搭建重要平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享中華文化,具備開展文化融合的深厚基礎。例如,福建開辦的海峽論壇,是閩台共享文化平台的一大典範。15年來,海峽論壇廣邀兩岸同胞共叙親情鄉誼、共話民生福祉、共商交流合作、共揚中華文化,成爲規模最大、參與最廣泛的兩岸民間交流盛會,被譽爲跨越海峽的“百姓論壇”。我們可以進一步打造“海峽兩岸青少年論壇”,讓兩岸青少年依託這一文化共享平台,加深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增强文化共識。
(三)閩台學科教育交流促進台灣青少年對提高綜合素養的互鑒
台灣青少年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是他們未來成爲創新型人才,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依託。青少年時期是培養和發展綜合素養的重要時期,主要通過中學時期開展的學科教育來實現。通過分科教學,青少年得以學習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這些學科基礎知識的有效掌握,將發展青少年的學科素養,爲他們日後進入大學,學習更加專業的學科知識奠定重要的學科基礎和能力基礎。由於台灣早期教育改革的政治化、反智化和去專業化,導致台灣中小學質量下滑,影響到台灣青少年的基礎學力,也使他們在來到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時,出現了適應性問題,許多台灣青年到大陸讀書後,無法很好適應大陸的學業壓力,甚至有在台灣名列前茅的優等生,在進入大陸的高校後成績排名靠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兩岸高等教育的融合,乃至閩台青年的融合。因此,必須積極推動閩台教育各方面的融合發展,不單純是高等教育領域的融合,同樣需要密切關注中小學教育的融合與發展,因爲在中小學時期所接受的學科教育,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着台灣青少年學科素養的發展,繼而對他們能否適應大學高深知識的學習,産生重要的直接影響。
閩台教育在融合發展上取得了許多可喜成績。如2022年,福建省就近安排台胞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全省中小學、幼兒園現有在讀台生3500多人,邀請15000多名台灣師生來閩交流訪學,300多所兩岸大中小學締結姊妹學校。無論是爲了保证在閩就學的每位台生都能接受優質的學科教育,讓他們爲更好融入大陸工作生活做準備,還是爲日後台灣回歸祖國大陸,進一步從教育制度和系統上進行兩岸基礎教育的統整,實現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的長遠目標,都需要推動兩岸的學科交流互鑒,提高台灣青少年的綜合素養。主要可包含以下舉措:一是促進兩岸基礎教育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學科教育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都是教師。因此,最根本的途徑還在於提高兩岸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使他們能够將正確的學科知識有效教授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充分發展。例如,近期在泉州石獅舉辦的第十届“新課堂·新教師”海峽兩岸交流研討活動,以“基於新課標 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爲主題,邀請兩岸一綫教師同台切磋,展示各自教學方式,從而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共同助力兩岸基礎教育融合發展。兩岸教師通過“同台切磋”的方式進行現場的教學與觀摩,直觀感受各自在不同學科教學中所關注的難點、重點,體會各自不同的教學設計、教學思想、教學方法,促進兩岸教師在這種積極現場交流互動中,充分交流、分享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借鑒對方合理有效的教學經驗,彼此在教學上共同的進步與成長,從而促進兩岸學科教育質量的提高,引導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二是鼓勵兩岸中小學校形成姊妹學校,開展長期深度的交往與合作,閩台兩地在文化、地理上相近,學校之間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定期互派教師、學生到合作學校中跟崗學習、交流研學,這有助於促進兩岸中小學校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適應彼此不同的工作環境,增强在閩台兩地開展教學的工作適應性,這有利於消除雙方的陌生感,有助於在未來兩岸統一後,雙方能够繼續保持良好的工作適應和交往關係。三是鼓勵兩岸中小學教師聚焦共同關注的教育教學課題,協同合作,開展基於問題導向的項目研究和行動研究,通過建立教學研究層面的合作關係,一方面,有助於解决雙方在學科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共性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在問題解决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增强雙方科研能力。四是要從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視角,探索兩岸中小學教師聯合培養的模式與路徑,要促進兩岸基礎教育和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從教師培養的角度上講,就需要培養既能有效勝任大陸教育教學場域,也能適應台灣教育教學場域的中小學校學科教師。如此,在知識層面上既涵蓋大陸的教育風格,也包含台灣的教育風格,才能進行批判性的對比、整合,真正意義上實現大陸學科課程内容和台灣學科課程内容的有機統合,爲此,大陸與台灣的師範院校要積極開展戰略合作,制定聯合培養培訓閩台中小學教師的戰略協議,組織多種多樣的交流互鑒活動,包括但不限於兩岸教師學術教研論壇、兩岸中小學校教師互請互聘,指派專門人員考察參訪,學習彼此的優秀經驗,建立閩台兩地的名師工作室,爲兩地教師的交流合作提供現實的平台支持,舉辦閩台師範生、在職教師教學技能競賽,以競賽促交流、促互鑒,建立學習共同體關係。
五、閩南師範大學助力閩台青少年融合互鑒的未來展望
推動閩台兩岸青少年教育進一步深化交流互鑒,是完成兩岸融合發展課題的重要子課題。1958年“爲台而設”的福建第二師範學院、1986年復辦的漳州師範學院、2013年更名的閩南師範大學,在推進閩台教育交流互鑒中已經取得顯著成績。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今後在推進閩台青少年教育互鑒的工作方向,閩南師範大學可聚焦以下方面着力:
(一)用好數字傳媒技術助力閩台青少年融合
當前,數字化是文化傳媒産業發展的一大趨勢,當代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同樣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數字媒介。因此,大力推進數字媒體技術與文化傳媒、出版業的深度融合,對推進閩台青少年深度開展文化交流,實現文化互融,具有深遠的意義。2023年12月2日,閩南師範大學召開2023年海峽兩岸高校數字出版專業教育研討會暨第二届閩台文化與傳播研討會,圍遶“兩岸文化傳播融合與數字出版教育創新”課題,共商兩岸數字出版教育與業態發展,爲兩岸文化與傳播的融合發展建言獻策。未來,閩南師範大學可以積極探索以數字出版融合爲依託,借兩岸數字出版産業協同發展、數字出版技術的合作創新,積極探索構建閩台青少年文化與傳播的融合發展道路,藉助數字媒體和數字出版技術應用,推動閩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合作,推動閩台青少年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閩台青少年心靈相印相契。
(二)加强碩博人才培養助力閩台青少年融合
切實推動閩台兩岸青少年在教育方面的深度融合互鑒,必須提前做好戰略布局,尤其是涉台高層次文教人才的培育與儲備,借此爲實現閩台青少年的融合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基礎。爲此,涉及新聞傳媒、基礎教育、閩台文化等多領域文教人才的系統培養,閩南師範大學始終堅守“培育涉台文教人才,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立校初心,現已形成本、碩、博齊備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將在未來更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制機制,繼續推動文教領域的人才培養高層次化,探索“閩台文化+教師教育”“閩台文化+新聞傳媒”“閩台文化+鄉村振興”等特色碩博培養方向,努力服務兩岸融合發展、祖國統一大業的國家戰略需要。同時,將閩台文化内容深度嵌入文化宣傳工作和黨校日常培訓中,做好課程開發、閩台教師互聘、學分互認等各項工作,突顯辦學特色,創新教學方法,提昇培訓質效,實現雙融雙促。
(三)推動特殊教育發展助力閩台青少年融合
2023年12月2日,爲加强海峽兩岸特殊兒童發展與教育領域的學術探討與實踐經驗交流,閩南師範大學與福建省心理學會聯合主辦首届海峽兩岸(漳州)特殊兒童發展與教育學術交流會,邀請兩岸特教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和探討關於特殊兒童發展和教育的經驗,爲兩岸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積極貢獻智慧力量。閩台青少年的教育融合不僅僅包括心智正常的青少年,還應該加强特殊青少年的教育幫扶,如自閉症譜系障礙青少年的康復訓練、聾啞青少年的社會教育等問題,也需要積極推動閩台特教教師專業能力的共同發展。爲此,閩南師範大學可以在閩台青少年孤獨症譜系障礙與家庭成長、閩台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閩台特殊青少年教育的融合與轉銜、特殊青少年發展的家校社協同機制等主題開展探索研究,努力服務閩台青少年特殊群體的教育需求。同時,進一步促進閩台中小學教師的交流融合,特别是台灣中小學教師引進和培訓工作,在保证政治意識形態正確的基礎上,探索台灣中小學教師在閩工作的教師資格認定機制和專業發展機制,引導教師同步提昇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能力,並探索在職稱晋昇、培訓、評先評優等方面與大陸教師平等競争,對於表現突出、政治立場堅定、有大局觀的優秀台灣教師,可在該方面予以適當的傾斜。
(四)擴大鄉村教育合作助力閩台青少年融合
推動閩台青少年教育融合發展是全領域、全方位的融合發展。閩台兩地都有鄉村學校,鄉村學校教育質量的相對薄弱是兩岸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共同挑戰,推動閩台鄉村教育走向互融,加强閩台鄉村教育行動研究和反思性實踐,促進協同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爲台灣教師和青少年提供更大的學習、實踐、工作平台,鼓勵台灣教師參與福建的鄉村教育振興工作,讓台灣青少年深入鄉村,在福建鄉土中學習、實踐,以拓展視野、開闊思維,對祖國大地産生更深刻認識。2023年11月18日,閩南師範大學組織召開第二届海峽兩岸(漳州)教育融合發展研究生論壇暨第四届海峽兩岸(漳州)鄉村教育與行動研究研討會,以“兩岸城鄉教育融合發展的互學共鑒”設立兩岸鄉村學校特色教育實踐的行動研究、兩岸鄉村教師成長叙説研究、兩岸流動家庭兒童教育家校社協作的行動研究、勞動叠影教育論壇、兩岸校園教育輔導的社會實踐與專業實踐、兩岸兒童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等6個專題論壇,9場主題報告,23場分享報告,2個工作坊,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對台區位優勢,聚焦兩岸鄉村教育,深耕祖地文化,整合優勢資源,在拓寬兩岸教育融合發展路徑、夯實兩岸青年心靈契合平台、搆築服務祖國統一人才高地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立足未來,閩南師範大學可以積極主動滿足閩台鄉村青少年多元化的教育需要,在閩台鄉村學校特色教育、閩台鄉村教師專業成長、閩台流動家庭青少年教育家校社協作機制構建、閩台青少年教育輔導、閩台青少年生命教育等領域發力,以論壇促合作,以報告促交流,以工作坊搭平台,推動閩台鄉村青少年教育的共同發展。
(五)利用漳州文化資源助力閩台青少年融合
根據國家和福建省的政策支持,閩南師範大學可以簡化閩台青少年交流合作項目的審批程序,爲閩台青少年教育交流提供更多的便利,增强閩台青少年教育交流的流暢性,優化資金、要素的投入渠道,使有關項目得到社會各界更多支持與援助。2023年10月28日,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和漳州市作協主辦“游古城,寫小詩”活動,來自漳州、台灣的作家一起探討文學創作,帶領閩南師大文學院學生游古城,寫小詩,以文學之光,映閩台深情。漳州具有十分豐富的閩南文化資源,古城、牌坊、文廟、泮池等景物無不透露着深厚的閩南韵味。台灣文化源於閩南文化,閩南師範大學可以在未來邀請更多台灣青少年,一同游古城、逛雲洞岩等漳州歷史文化景物,建立寫作工作坊,推動閩台青少年共游閩南歷史名勝,閲讀傳統文化經典,進行詩詞歌賦創作,感悟閩台詩歌共同的藝術魅力,促進兩岸青少年文化教育的交流與發展。
(六)做好台生招收培養助力閩台青少年融合
2024年起,閩南師範大學本科專業將單獨考試、單獨選拔、單獨招收台灣畢業生,這對做好台灣青少年教育工作而言是重要的機遇和挑戰。學校争取將“促進青少年教育交流互鑒”納入閩台融合發展重大項目清單中,争取更多資金、政策、人才、項目支持,匯集閩台社會各界的積極要素形成系統合力,共同勠力推動閩台青少年的教育交流互鑒工作;可以積極研究台灣“學測”“綜測”“分科測驗”等評價特點,持續優化“對台單招”學生的考試考查機制、選拔進退機制和招收録取機制,以保证招收到更多優秀的台灣學子來校就讀,接受培養。此外,做好台灣青少年在入校後的適應與學業銜接工作,開展“閩南—台灣”學生結對生活幫扶、學業幫扶模式的探索,確保台灣青少年在學校融得進、學得好,與大陸青少年一起築夢追夢圓夢,爲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七)增加台生社會實踐助力閩台青少年融合
來大陸就學的台灣青少年,要真正融入到大陸的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同頻共振”,就不能局限於學校生活的融入,同時要積極引導台生參與到社會服務中,讓台灣青少年走出校園,探索真實的祖國,更多地瞭解祖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爲此,閩南師範大學要在未來積極做好來陸台生的社會實踐工作,讓在閩台生多走走、多看看,並積極投入到社會服務工作中。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參與支教工作,瞭解支教工作的意義,樹立正確的歷史認知和使命擔當;二是助力鄉村振興,讓台灣青少年深入鄉村,不僅停留於光鮮亮麗的城市,也去感受日新月异發展的鄉村;三是讓台灣青少年幫助推廣農副産品、傳承鄉土文化,以此來構建台生的家國認同感,消除過往的誤解分歧,做好“融”的文章。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