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模式的探索實踐

  福建與台灣一衣帶水,自古共融共生,閩台融合發展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縱觀兩岸文教交流的演進歷程,閩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始終走在大陸各省市前列,尤其是2008年兩岸實現“大三通”以來,福建憑藉與台灣的“五緣”優勢和先行先試政策,率先實施閩台教育交流與合作工程,推進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打造出了一張極具閩台高等教育特色的亮麗名片,爲推動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閩南師範大學作爲一所因台而設的省屬重點建設高校,始終堅守辦校初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推進與台灣高校合作辦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爲閩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具有兩岸視野的應用型人才,爲兩岸融合發展貢獻力量。

  一、閩南師範大學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實施情况

  (一)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政策背景

  2008年,隔閡近60年的海峽兩岸迎來“大三通”,爲落實福建省委提出的建設“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區”的工作部署,福建省先後出台《關於實施閩台教育交流與合作工程的意見》(閩政辦〔2008〕176號)和《關於實施閩台高職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通知》(閩教高[2009]38號)及配套措施,提出“以閩台合作辦學爲先導,推動閩台校企合作和校-校-企合作,鼓勵台資企業參與辦學”,率先開啓兩岸合作辦學新模式。

  2009年5月,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4號)發佈,爲落實《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推動閩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福建省教育廳在原定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12所福建高校試點開展“校校企”閩台高職聯合培養人才的基礎上,增選福建師範大學、閩江學院、漳州師範學院(現閩南師範大學)、厦門理工學院等高校與台灣的世新大學、明道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辦學,並將項目名稱確定爲“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項目前期規模增長較快,參與開展項目的閩台兩地高校數量逐年增加。至2011年起,該項目總體招生規模逐漸呈平穩趨勢,2011年招生計劃6850人,2012年招生計劃6800人,2013年往後招生計劃基本穩定在6800-7000人。

  2014年3月,《福建省教育廳關於繼續實施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通知》(閩教合作〔2014〕6號)中指出,“穩定招生規模、提高交流質量”“2014年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招生總數控制不變,原則上不新增項目校”,福建省教育廳對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由規模增長轉向“穩定交流規模,提高交流質量,提昇合作層次”。2016年7月《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公佈2016年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通知》(閩教合作〔2016〕20號)要求,爲加快引進台灣優秀教師、優質課程資源,以及應用型辦學理念,從2016年起,在繼續試點舉辦“3+1”合作辦學模式的基礎上,增加“4+0”合作辦學模式,並要求所有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專業應參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實施細則的申報條件、要求和相關規定,加快實現項目轉型。同時,要求赴台灣合作高校交流學習的學生必須配備素質高、能力强的帶隊教師和管理人員,增强赴台師生“兩岸同根同源”意識,以合作辦學增進兩岸師生的同胞情誼。

  (二)閩南師範大學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實施情况

  在前期交流、協商的基礎上,2011年,閩南師範大學與台灣明道大學等學校就聯合培養園藝、食品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電子方向)、人力資源管理、影視多媒體技術等5個“3+1”模式專業進行實質性合作,當年首届招生200名(每個專業40名),實際録取171人、報到147人。2012年學校暫停園藝專業招生,新增與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合作舉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2013年起將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輪替招生,同時,新增與朝陽科技大學合作舉辦經濟學專業。2014年,爲響應福建省教育廳工作要求,提昇台灣合作高校層次質量,引入台灣高校間的競争機制,學校在各個專業原有對接一所台灣合作高校的基礎上,爲每個專業再增加對接一所合作辦學的台灣高校,如新增高雄科技大學(原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世新大學、東海大學等,以增加學生赴台研修的選擇性。

  2017年,根據台海形勢和辦學實際需求,學校適時調整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合作模式,在原有對台交流合作基礎上,經福建省教育廳批準,學校新增與高雄科技大學合作舉辦經濟學等3個“4+0”模式的閩台合作專業。2018年學校繼續深化對台交流合作,推進並獲批與東海大學合作開展音樂學、公共藝術、旅遊管理等3個“4+0”模式的閩台合作專業。至此,學校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各個專業完成階段性動態調整,以及從“3+1”模式到“4+0”模式的切换。

  2019年至今,雖然面臨世紀疫情和台當局政策阻撓的叠加影響,學校仍保持與東海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等高校的穩定合作,積極引進台灣高校優質課程和師資資源,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授課模式,克服困難辦好閩台合作專業,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十餘年來,學校已招收培養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學生2200餘名(見表1),其中赴台灣合作高校研修研習1289名(見表2)。

  表格略

  (三)閩南師範大學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實施成效

  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實施以來,福建省高校在引進台灣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推動專業建設與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閩南師範大學積極落實、踐行國家支持福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等政策要求和福建省工作部署,充分挖掘發揮地處閩南文化核心區、台胞主要祖籍地的區域和“五緣”優勢,在持續推進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先行先試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豐碩的成果。

  首先,形成“閩-台”雙向交流的教育互補合作機制。閩南師範大學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一方面聘用台灣高學歷、高職稱的專業教師來校講學,另一方面選派優質師資、年輕教師到台灣合作高校進修,深入學習台灣高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共同建設兩岸優勢互補的教學團隊。該項目不僅促進了閩台合作高校師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還促進了雙方大學的教育教學水平提昇。在引進台灣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方面,閩南師範大學在原有制定培養方案基礎上,靈活調整課程設置,每學期每個專業均引進台灣優質師資教授專業必修課中的一至兩門課程。以2012年至2014年爲例,學校邀請來自逢甲大學、中山大學等優質師資來校教授專業課,授課時數高達2314課時。學校不僅通過聘請台灣老師到本校教學,引入和學習台灣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構建本科應用型課程體系,還與台灣合作高校共同研究探索閩台高教合作模式與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聯合申報教學研究課題,並斬獲國家級奬項(見圖1),形成閩台高校教育交流互補機制,在教學設計、課程教學、課題研究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努力構建閩台高校及教師之間學術共同體。

  其次,形成“閩-台-企”三位一體專業建設體系。在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專業建設方面,閩台高校合作辦學充分利用福建與台灣的“五緣”優勢,緊密圍遶兩岸緊缺專業需求,通過深挖閩台合作院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尤其是台灣高校課程、師資、實習實訓資源,聯合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企業聯合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用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提昇校-校-企之間的合作與互動,不斷優化項目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在實現“閩-台-企”三方共贏的同時,爲社會輸送了大批合格人才。閩南師範大學閩台合作專業學生赴台灣合作高校交流學習期間,各專業所在院係根據教學需要,由台灣合作高校對應係所安排,帶領學生到台灣知名企業參訪見習,實地進行專業實踐,感受台灣企業文化,如2011級人力資源管理、食品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就在台灣高校係所老師帶領下赴台灣嘉品生化科技公司和微熱山丘鳳梨酥公司參觀考察,學習台資企業的管理經驗和運作模式,突出專業培養的實踐性。閩南師範大學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在引進企業參與辦學的同時,更加注重對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具有兩岸視野、本土情懷的專業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再次,形成“政府-高校-導師-學生”四維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開展過程中,在政府指導、高校互動、導師引領和學生參與的四方聯動模式下,形成閩南師範大學閩台合作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在政府指導方面,爲加强赴台師生交流項目的管理和服務工作,福建省台辦、省教育廳、漳州市台辦等政府部門加强政策指導,支持學校在選派程序上更加規範有序,强化對赴台學生的行前教育、在台監管和回校教育等銜接,建立多方參與的涉及學生在台事務應急處置機制,增强風險預判,確保師生在台灣合作高校交流學習期間的安全,提昇學生赴台交流學習的體驗感和實際效果。在高校互動方面,閩台合作高校雙方都高度重視,在合作辦學協議、培養方案、項目辦學特色等方面做優做實頂層設計,定期進行項目進展溝通、匯報和反饋,爲開展閩台合作專業的教學院係提供緑色通道,在辦學經費和配套政策上予以傾斜支持。在導師引領方面,台灣合作高校配備“一對一”“一對幾”導師,與我校一起建立項目學生的雙導師制,在學生學業、科研、實習實訓、畢業設計等方面給予全流程全方位指導。在學生參與方面,學校定期邀請台灣合作高校領導、管理人員、專業教師來校交流,與項目學生見面交流,提前就課程銜接、專業實踐、赴台安全、權益保障等學生及家長關心關切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答疑釋惑,促進項目順利開展。

  實踐證明,閩南師範大學開展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既爲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術發展和交流平台,又爲學校拓寬辦學視野、促進學校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還促進了閩台合作高校、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共贏發展。項目所引入的台灣地區先進的教育理念、成功的辦學經驗和優質的教育資源,促進福建高校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致力於打造兩岸教育合作“高水平、高質量、高層次”的精品項目,對於提昇閩台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推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具有積極深遠的意義。

  二、閩南師範大學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困難與問題

  (一)合作辦學模式中的實習實訓環節較難落實

  “校校企”即指由“大陸高校”“台灣高校”和台資企業三方聯合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對原有高校間雙校園“分段對接”培養模式的拓展。“校校企”合作辦學旨在通過校企合作培養符合社會和企業需求的應用型專業人才,但在項目的實際運行中,我們發現這樣的合作辦學模式在實習實踐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以學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爲例,該專業是一個操作性、實踐性極强的應用型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既要充分考慮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定位,又需根據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進行適度的調整與修訂。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是跨境合作辦學,如何把學生的校内實習與閩台合作校的校外實踐環節有效結合顯得尤爲重要。因此,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不僅要考慮加大對校内相關實踐儀器設備的投入,同時也需兼顧項目辦學特色,加强與大型食品企業尤其是台企的緊密合作,從而實現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多方共贏的合作目標。但由於辦學經費有限,且單個食品企業能够提供與食品相關的實操崗位較少,無法完全滿足學生在實習實踐方面的全部需求。此外,任課教師由於教學與科研任務壓力較大,學生實習地點較爲分散,無法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面對面、及時地指導學生的實習實踐,從而也影響了學生教學實習的質量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而閩台合作專業學生在台灣交流學習期間,雖然台灣合作高校會經常組織學生赴台資企業參訪,但學生的實習實訓往往只停留在參觀考察層面,無法給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導致學生缺乏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平台。

  (二)專業名稱與專業課程的匹配度有待加强

  大陸與台灣高校在教學單位劃分和專業設置上有所區别,例如大陸高校内部設置一般是以“大學-學院-(係)-專業”的方式來設置,而台灣高校則是采用“大學-學院-學係-組”的設置方式。以閩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與台灣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係閩台合作專業爲例,兩校聯合申報的閩台合作專業名稱依照大陸方面專業目録爲廣播電視學(影視多媒體技術方向),而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播電視電影學係並無完全對應的專業名稱或方向,其相應課程與師資實際是分散在不同的係組,爲推進合作辦學,該校最後是以其廣播電視電影學係下設的廣播組、電視組、電影組與閩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對接廣播電視學(影視多媒體技術方向)的相關課程和師資。專業名稱上的不對稱,導致部分閩台項目學生在台灣就讀期間無法修讀與其原專業完全匹配的課程,只能選擇相關專業方向下的關聯課程進行學習。課程結構、對學生的能力要求等方面的不對稱,其背後實際是教學理念差异、課程及師資資源分散等原因,不僅不利於幫助學生建構一個系統性、完整性的知識體系,也不利於學生的專業學習和技能發展。

  (三)雙方優質師資投入和保障不够

  學校舉辦閩台項目的學院多表示,合作雙方高校現有的師資雖能滿足專業的正常教學運轉,但在引進台方高校師資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一是校内“雙師型”師資不足。2015年9月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福建省促進閩台職業教育合作條例》,鼓勵閩台兩地的高校、職業學校等搭建合作平台,聯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並鼓勵台灣的“雙師型”教師來閩任教。所謂“雙師型”教師,是指具備良好師德修養,具備企業工作或實踐經歷,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教師。閩南師範大學閩台合作專業的老師都是專業師資,都具有較爲豐富的理論知識,但其實際從業經驗却相對匱乏,在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實踐能力上難免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無法完全滿足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培養定位要求。二是台灣教師“集中授課”效果不佳。根據福建省教育廳的要求,閩台合作專業的評估管理參照中外合作辦學開展,也就是説每個專業的專業課程至少有三分之一爲引進台灣高校的優質課程,同時,台灣高校教師承擔的專業課不少於四分之一。但台灣教師來閩授課的課酬標準是參照台灣地區教師的薪資水平支付的,除此之外,福建高校還需支付其跨境來閩期間的交通、住宿、通訊等方面的費用,據測算,聘任相同級别的台灣教師所支付的薪資有的高達大陸教師的10倍。爲節約經濟成本,台灣合作高校根據台灣教師的時間安排分批選派教師來學校“集中授課”,時長少則一周、多則一月。這種授課方式密集度較高,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課業學習壓力,也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掌握和轉化,嚴重悖離了正常的教學規律,導致引進台灣的課程教學質量大打折扣。三是台灣高校選派師資來閩任教比重偏低。由於兩岸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台灣教師來大陸任教的積極性不高,加之台灣教師來大陸授課的經濟成本高,同時也打亂了他們所在學校的總體教學計劃安排,導致台灣合作高校選派優質教師來大陸任課的意願也並不高。特别是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起台灣教師爲我校學生授課的教學形式轉爲通過網絡方式進行,學生對教學效果的反映普遍不理想。據承辦閩台合作專業的相關二級學院反饋,台灣高校選派師資來學校任課比重偏低、網絡授課效果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已影響到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正常的教學運轉,無法實現兩岸師資和教學資源深度融合的辦學目標。

  (四)項目學生跨境交流學習管理難度較大

  首先,目前學校的管理模式是閩台合作專業學生納入該專業原所在的二級學院統一管理,項目的學生事務由班主任和輔導員負責。由於每位班主任只負責一個閩台合作專業班級,與其他班級之間的溝通有限,而輔導員雖然負責整個年級的所有班級或整個閩台合作專業的所有年級,但由於其自身工作任務繁重,難以兼顧到每個班級的每位學生,且由於輔導員配備比例相對較低,容易出現閩台合作專業的學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其次,根據學校閩台合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相關内容,項目學生需赴台灣合作高校進行一年、一個學期或1-2個月的研修或學習交流,學生赴台後根據不同專業所對應的不同學校,分佈在各台灣合作高校進行學習,不同院校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存在較大差异,也加大了我校對於學生在台期間的管理和學生綜合測評評定的難度。再次,根據現有出入境手續規定,項目學生及相關管理老師辦理赴台簽批手續時只能辦理一次往返簽注,學生和老師在台如遇突發狀况需返回大陸,再次回台時則須重新辦理相關赴台手續,由於赴台手續審批耗時長,過程較爲繁瑣,導致中途返回的師生難以跟進後續就學和管理事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項目學生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同時帶來管理的不便。

  (五)雙方共同開發課程的比重偏低

  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辦學初衷爲大陸高校、台灣高校、合作台資企業三方共同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共享教學資源,如共同開發課程、共同編寫教材、共同建設實訓室或實訓基地等。閩南師範大學的閩台合作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總體安排合理,但也存在引進台灣課程和共同開發課程比重偏低的情况。以近五年來各閩台合作專業所在學院上報的福建省閩台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年審評估自評報告中的課程比重統計爲例(詳見表3),我們可以看到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2018-2020年,旅遊管理專業在2021年共同開發的課程占比爲零,其餘閩台合作專業共同開發課程的比例也不高,且主要集中在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選修課上。在引進台灣優質課程方面,近五年各閩台合作專業平均占比約爲24%,僅2021年和2022年公共藝術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達到引進台方課程比例占全部課程三分之一以上的要求。雖然存在疫情影響等客觀原因,但由此可見,學校在引進台灣優質課程資源及與合作高校共同開發課程方面還需加大力度,雙方在課程設置、課程開發、開展科學研究等方面尚有巨大且多元的拓展空間。

  三、《意見》背景下深化實施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路徑建議

  (一)完善對項目發展的頂層設計

  閩台高校合作辦學,本質上是兩岸同胞之間交流的一部分,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將其放到兩岸關係發展的大框架下去審視,才能明晰未來的前進方向。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已開展近十五年,據統計,截止目前參與開展該項目的福建高校達30多所、台灣高校達60多所、台資企業近200家,已經在閩台兩地高校和教師、學生、家長間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專業形象。然而,作爲教育行政部門主導的跨境教育合作項目,其運行的基礎更多是依賴於宏觀層面的政府政策導向和學校辦學目標,而對項目本身的理論支撑、辦學定位、内涵外延、運行規律等微觀層面的探索和研究則明顯不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是落實新時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的重要政策宣示,隨着圍遶落實《意見》的各級各項配套政策落地,必將開啓兩岸和平發展、閩台全面融合的對台工作新局面,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必然爲閩台高等教育融合發展提供新的契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應站在服務對台工作大局、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促進閩台文教融合、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高度,對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未來發展進行與時俱進的頂層設計,梳理經驗教訓,明確學術定位,規劃發展方向,强化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功能。

  (二)推進項目合作向縱深發展

  《意見》明確指出,將支持兩岸高校在閩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與多元化合作。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已行之有年,兩地高校在課程匹配、師資共享、學生實踐及育人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長時間的磨合與協作,累積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隨着《意見》各項政策落地,閩台合作辦學對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功能將得到進一步强化,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合作内涵和外延也必然出現新的拓展。因此,必須未雨綢繆,主動推進項目合作向縱深發展。首先,提高閩台合作辦學的層次。當前閩台高校聯合培養項目辦學僅限專科、本科層次,尚未涉及碩士、博士的聯合培養,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閩台合作辦學的層次和質量,應在成熟開展本科項目聯合培養的基礎上,大力拓展碩士、博士層次的聯合辦學,實現辦學層次和學術型人才聯合培養的新突破,把閩台合作辦學推向教學與科研融合、學術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相促進的新階段。其次,推動閩台高水平大學聯建合作辦學機構。考慮到台灣當局目前不允許台灣高校在大陸設立分校或單獨辦班,只允許合作辦學的政策限制,而大陸方面則鼓勵兩岸高校開展高水平、多元化合作的有利政策環境等,可借鑒參照中外合作辦學管理模式,鼓勵在閩台合作辦學方面基礎雄厚、經驗豐富、意願强烈的福建與台灣高校聯合在福建高校内申辦設立非獨立法人的閩台合作辦學機構(二級學院),將原有閩台合作專業納入機構管理,同時在機構内按專業發展需要設立閩台高校聯合管理委員會、聯合教研室等,使之成爲擁有一套完整的招生、教學、科研、學位、管理和黨務等職能爲一體的閩台合作實體學院,以此推進閩台高校深度結合,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昇,進而推動台灣方面對大陸高等教育質量和更多大陸高校學歷的認可,促進兩岸高等教育均衡交流、融合發展。

  (三)提高項目的人才培養質量

  大陸高校所擁有的數量龐大的學生與台灣高校所具有的優質教育資源,包括優質教師團隊、國際化課程、優良的教學方法,形成各具特徵的要素禀賦。二者優勢互補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受益,其衡量的標準是人才培養質量。人才培養質量是高校辦學的生命綫,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亦不例外。綜合前文所述當前項目辦學存在的困難與問題,其核心在於如何提高閩台合作辦學的人才培養質量。應以問題爲導向持續營造更好的育人環境,爲提高項目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保障。一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閩台合作雙方高校專業指導委員會(或聯合指導委員會)的作用,聯合制訂、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須務實融合雙方高校教育教學資源優勢,扎實體現“以生爲本”的培養理念,强化實習實訓環節,合理運用“3+1”“3.5+0.5”“4+0”等雙校園培養模式,凸顯閩台合作辦學特色。二是構建兼顧閩台合作雙方高校要求的專業課程體系。重視課程間的有機銜接,開發融合兩岸規範與優勢的專業基礎課與專業核心課,促進專業課程體系“通、專、跨”的銜接以及兩校教師間的教學、科研合作與交流。建立合作高校教師間的教學資源共享平台,汲取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發揮示範作用,反哺相關專業的“精品課程”建設,從内部提昇專業建設質量。三是高度重視質量監控。聯合閩台兩地教育行業協會和參與閩台合作辦學的有關高校,協商制定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專業質量標準,有條件的高校可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以第三方的專業評估促進項目人才培養質量提昇,同時建立專業準入、預警、退場機制,形成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專業可進可出的動態調整良性局面。

  (四)優化項目的育人環境

  首先,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環境具有强大的隱性育人功能,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特色在“閩台”,應突出閩台區域文化在項目人才培養全過程中的育人作用,將其作爲課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融入閩台合作辦學各專業建設的方方面面。以我校爲例,可藉助公共藝術專業師生的課程匯報成果平台,邀請台灣合作高校師資參與我校閩台特色文化校園環境創設,引進台灣文創人才與高端文創創意來校落地,建設富有閩南元素的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宿舍等校園空間,還可以融入人文關懷的理念,爲音樂學專業師生的演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師生的商務談判等提供具有閩台特色的活動場所等,進而形成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專業的學生獨有的、特色化的教育陣地,精心營造濃厚的兩岸學術文化氛圍和閩台特色文化環境,爲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不斷增添活力。其次,强化對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學生的管理。這些項目學生既是學校大家庭的一部分,又有其特殊性,對他們的管理與服務應有不同的要求。要立足於項目學生在閩台雙校園學習的特點,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積極營造“三全”(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良好氛圍,進行素質和行爲養成教育,促進學生全面成才成長。開展具有閩南文化特色、閩台區域特色的系列特色品牌活動,開闊學生的兩岸視野和胸襟,構建獨具特色、富有成效的閩台人才德育培養體系。同時要借鑒台灣高校評價體系、勞作教育制度,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鎚煉自我修養。開放面向項目學生的遠程互動教學“雲課堂”,讓他們感受閩台合作高校雙方海量的學習資源,同時對接我校閩南詩歌節、閩南文化研習營、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大賽、閩台高校籃球賽等系列對台交流活動,構建項目學生“閩南文化+國情教育”的實踐體系,突顯文化育人成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