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以“新閩南文化”爲載體促進海峽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緣起

  青少年是未來文化傳承的責任人。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提出:“深化閩台社會人文交流、鼓勵青少年交流交往,以及促進文化領域融合發展。利用新媒體、流行文化、互聯網廣泛開展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交流活動,不斷擴大閩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業圈’。”因此在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進程中,如何激發兩岸青少年對閩南文化的認同,激發他們守護閩南文化的熱情,鼓勵兩岸青少年交流互通,關係到未來兩岸融合的穩定與長遠。

  新世代的青少年是網絡原住民,網絡技術帶來的不僅是社會環境的改變,也塑造了他們的文化接受與文化認知。網絡生活已經是兩岸青少年共同的生活方式,這些青少年在接受信息、生活習慣等方面深受影響。傳統意義的閩南文化内涵與傳播方式是否契合青少年當前的文化需求,是當前閩南文化傳播與傳承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文化在生活中獲得生存與生長的養分與動力,觀察網絡對青少年閩南文化認知與傳播的影響,以及由此帶來的内涵的變化,能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生活中的“新閩南文化”。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文化特徵,傳統文化在不同的時代也會被賦予不同的内涵。閩南文化在當下的傳播與傳承也具有時代特徵,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閩南人也會有自己對閩南文化的理解和認知。認識閩南文化的新特徵,用年輕人的視角闡釋閩南文化的新内涵,讓具有時代屬性的“新閩南文化”爲更多年輕人所接受,更容易找到尋找兩岸青少年對閩南文化認知的共同基點,形成更强的心理認同與文化認同。

  如何建立起當前青少年與閩南文化之間的關聯,是我們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因此,本研究力圖通過對生活在閩南地區的大中專學生進行調研,包含閩南本地大中專學生、在閩南求學台籍大中專學生,及其他省份來閩南求學的大學生,以瞭解當前閩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以及生活在閩南的兩岸青少年對閩南文化的普遍性認知與認同的程度,爲探索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的路徑提供實证依據。

  (二)研究對象

  對年齡段的劃分通常與教育、就業和社會參與等方面的政策和統計有關,具體的統計和政策文件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异。

  聯合國通常將15到24歲的人群稱爲“青少年”,並將這個群體分爲早期青少年(15-19歲)和晚期青少年(20-24歲)兩個子階段。我國國家統計局一般將15-34歲計入“青年”的範圍。此外,在青少年亞文化研究中,通常把1995-2005年之間出生的“網絡原住民”稱爲“Z世代”,認爲這個群體的社會生活認知、文化接受習慣較此前群體有較明顯的網絡特徵。參考我國高校學生入學的平均年齡及在校大中專生、碩士研究生平均年齡,本研究將研究對象年齡設定爲1995-2005年。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佈的《2023台灣網絡報告》18-29歲年齡爲社交媒體使用率最高的群體,爲95.98%,這一群體與我們所選定的對象年齡範圍不僅具有我們所强調的網絡特徵,也跟我們所圈定的研究對象有較大重合。

  本次問卷調查面向閩南地區的閩南師範大學、厦門大學、華僑大學、厦門理工大學、泉州師範學院、陽光學院等及周邊院校進行網絡發放,以年齡在28歲(含)以内(1995年以後出生)且在福建(閩)就讀的專科生/大學生及碩博士生爲調查對象。

  (三)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包括以下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調查對象的人口統計學特徵進行統計,包括性别、年齡、教育程度、出生地、當前生活的地方、在閩生活時間;第二部分主要對調查對象的媒介使用習慣和偏好進行綜合梳理,並對調查對象地方文化獲取的媒介渠道和媒介類型做進一步瞭解;第三部分主要瞭解調查對象的閩南文化的接受和認同情况,基於文化認同理論,從“認知”“知覺”“情感”“行爲”四個維度,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法(“非常認同”“比較認同”“一般認同”“比較不認同”“非常不認同”),分别賦值“5~1”分,測量在閩青少年群體對閩南文化認同的程度;第四部分主要瞭解在閩青少年群體閩南文化的掌握和接受程度;第五部分設置開放式問題進一步瞭解在閩青少年群體的閩南文化獲取訴求和建議。

  二、信度與效度檢驗

  本次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發放,時間爲2023年11月5日—11月11日,回收700份,其中有效問卷爲658份,有效率爲94%。

  根據單純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理論估算,95%的置信水平下,抽樣誤差爲±3.89%,計算公式如下:

  針對文化接受和認同情况量表分别,采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KMO取樣適當性和Bartlett’s球形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經SPSS檢驗,調查問卷的 Cronbach’sα係數爲 0. 886,説明問卷信度較高。分别四個維度進行信度分析,Cronbach’s α係數是0.899、0.762、0.914和0.912,説明信度較高。

  在效度檢驗上,采用KMO檢查變量間的偏相關性,取值在0-1之間。KMO值越接近於1,變量間的偏相關性就越强,因子分析效果就好。KMO值0.8以上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檢驗,用於判斷相關矩陣是否是單位陣,即各變量是否有較强的相關性。P>0.05時,服從球形檢驗,各變量相互獨立,不能做因子分析。KMO統計量爲0.896,Bartlett’s球形檢驗值爲3987.326,自由度爲91,樣本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

  表1   KMO和巴特利特檢驗

  表格略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調查樣本基本信息

  回收樣本顯示,問卷填寫者年齡最大爲26歲,最小爲17歲,其中在讀本科生536人,占樣本總數81.46%,在讀研究生110人,占比爲16.72%。這些研究對象包含本地學生與在閩南求學學生。本次調研人群中,超過6成已在閩南居住時間超過2年,其中將近4成超過5年,可見,本次調研對象對閩南文化已有一定的感知時間,部分對閩南文化熟悉程度較高。本次調研包含18份台灣青少年答卷。經統計,本次調研樣本基本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2  調查樣本結果分佈情况

  表格略

  (二)兩岸青少年媒介使用特徵與行爲偏好

  1. 終端載體選擇偏好

  作爲網絡原住民,本次調研的青少年均呈現出對網絡媒介較强的使用依賴。

  經調查,除日常通話功能外,91.19%的青少年手機使用時長在2小時及以上,6.69%的青少年使用手機時長在1小時及以上~2小時(不含),1.52%的青少年手機使用時長在半小時(不含)以下,0.61%的青少年手機使用時長在半小時及以上~1小時(不含)(圖1)。

  這也顯示當前移動設備,特别是手機已經深度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對青少年的文化傳播也必須關注他們這個突出的使用特徵。

  作爲網絡參與行爲比對,我們也研究了這些對象的電腦端的網絡使用,瞭解他們使用電腦上網的情况。調查結果顯示,38.91%的青少年使用電腦上網時長在2個小時以上,22.19%的青少年使用電腦時長在半個小時(不含)以下,20.06%的青少年使用電腦時長在1個小時及以上~2個小時(不含),18.84%的青少年使用電腦時長在半個小時及以上~1個小時(不含)(圖2)。

  很明顯,受調查對象群體更傾向於選擇移動終端作爲其上網的工具。因此,在進行網絡傳播時,將重心放到移動端已經是必然的選擇。針對青少年所進行的文化内容生産應根據移動終端的載體特性進行創作,生産更多符合移動傳播特性的内容産品,而非把傳統媒介内容産品簡單復製到移動網絡中,這也是打開青少年關注傳統文化的一道重要關卡。

  2. 媒介内容選擇偏好

  在喜歡的媒介内容類型中,大多數人更喜歡的媒介類型是短視頻(61.7%),其次是電影(58.66%)和電視劇(46.81%)。結果如圖3所示。

  短視頻傳播是當前網絡傳播的重要方式,强調衝突性、戲劇性與陌生感的碎片化表達,在青少年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過簡單粗暴的信息瀏覽獲得的知識點也能滿足青少年快餐化的求知心理。短視頻傳播改變了影像傳播的基本邏輯,也讓青少年的信息傳播、交流、分享的樣態有了新的變化。

  在本次調研中,傳統的影像傳播方式仍舊獲得了青少年的青睞,這也説明除了碎片化時間的打發之外,青少年也願意用完整的時間去接受完整的叙事,這對擅長宏大叙事的傳統文化來説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但如何用青少年熟悉的話語形態進行故事講述就變得更爲重要。因此,掌握具有時代特徵的話語方式,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表達,使其具有更强的時代感與群體認同感,將成爲留住青少年群體的重要手段。

  3. 渠道類型選擇偏好

  在資訊獲取來源上,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微信占比最高,達72.04%,抖音次之,占比66.57%,微博和小紅書分别占比57.14%和50.76%。跨境渠道如Tiktok、Instagram、YouTube、Facebook等的使用主要是台籍學生。結果如圖4所示。

  在信息或觀點分享上,呈現出了與信息獲取渠道相似的結果,喜歡在微信分享信息或觀點的青少年最多,其次是抖音,再次是微博和小紅書,跨境渠道的使用同樣是以台籍學生爲主。如圖5所示。

  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更多的受調查對象在網絡中扮演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只有6.99%的對象表示自己經常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觀點或信息,有30.09%的對象表示自己幾乎不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觀點或信息。這一網絡行爲與青少年對個體網絡虚擬形象的重視有所關聯,青少年熟悉網絡傳播,瞭解虚擬的空間同樣會影響他們的性格塑造,如果没有强烈的認同或者不利於個體性格呈現的内容與言論,很難得到他們分享。因此這也對内容生産帶來更高的要求,即要盡可獲得他們的認同。因此在面對青少年的文化内容傳播中,如何克服傳者的主體性思維,突顯受衆思維就更爲重要。

  4. 地方文化接受偏好

  青少年對地方文化的接受習慣也是本次調查的重點。在内容選擇方面,飲食文化是他們最熱衷選擇的内容(81.16%),其他依次是民俗節日(37.99%)、流行文化(34.35%)、山川名勝和文物古迹(31.31%)、方言文化(27.66%)、名人文化(23.71%),對於需要一定知識基礎與理解能力的民間工藝與宗教文化選擇人數相對較少,均不到20%。具體如圖6所示。

  青少年用以接觸地方文化的文化産品形式選擇上也有所差异。在各類文化産品中,本次調查對象更傾向於選擇短視頻、電影、文創、紀録片、電視劇作爲理解地方文化的載體,其中選擇短視頻的比例爲47.11%,喜歡電影的有42.86%,喜歡文創的有41.64%,選擇紀録片的有39.51%,選擇電視劇的有31.61%,這也與青少年們的媒介使用喜好有較高的一致性。具體如圖7所示。

  青少年對短視頻的喜愛不僅與短視頻自身短平快的叙事特徵和傳播特徵有關,也與他們從小生活在視聽影像衝擊中形成的信息接收習慣和媒介使用偏好息息相關。位居第三的文創産品也遠高於其他類型,這也表明在青少年的認知中,文創産品與文化之間具有天然聯繫,這也是他們獲得文化感知的重要渠道。

  不過在青少年的認知中,動漫、遊戲、動畫等更具年輕化、娱樂性特徵的文化産品類型反而不是他們所認爲的文化傳播主要載體。這也與他們所認定的地方文化的嚴肅性等刻板印象有很大關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文化的傳播没有很好地與時代相結合,没有充分利用新的媒介形式和平台,缺乏與時俱進的創造性,没有打破地方文化和青少年之間壁壘。

  對青少年獲取地方文化相關平台的調查結果顯示,抖音、微信、小紅書、微博是主要渠道,分别占比爲69%、56.84%、54.71%、54.41%。台籍學生則主要通過Tiktok、Instagram、YouTube、Facebook獲取相關内容。結果如圖8所示。

  通過對本次受調查群體的信息獲取和發佈平台的比較可以發現,雖然在閩青少年群體在對地方文化的獲取和對新聞及信息的獲取主要集中在微信、抖音、微博、小紅書四大平台,但是各有側重。新聞和信息的獲取更傾向於通過微信,其次是抖音、微博、小紅書。而在地方文化的獲取上,他們更傾向於抖音,其次是微信、小紅書、微博。

  因此,從總體表現來看,大多數受調查者不僅熟悉網絡傳播,并且依賴網絡傳播接受信息,他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移動終端上;社交媒體是他們的主要的信息交换渠道,其中微信、抖音、微博、小紅書是最受歡迎的平台;影像化的傳播内容是他們接受文化的主要方式,最喜歡的内容形態是短視頻;但在喜歡的地方文化産品類型中,青少年對文創和紀録片的喜歡程度超越了電視劇。

  (三)兩岸青少年文化認同特徵表現

  本部分基於文化認同理論,從“認知”“知覺”“情感”“行爲”四個維度,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法進行調查分析,以更好地呈現受調查對象認同情感的强弱。

  通過使用SPSS軟件對兩岸青年群體對閩南文化認同情况進行分析發現,總體上看,兩岸青年群體對閩南文化的文化認同水平中等(均值爲2.41),在具體維度的表現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文化認知維度最高(均值爲 2.94),意味着兩岸青年對閩南文化的文化認知水平較高;其次是行爲維度(均值爲2.55),意味着兩岸青年在行動上更願意爲閩南文化瞭解、傳播付出實際行動;在情感上的均值爲2.16,數值較低,意味着兩岸青年群體在對閩南文化的情感上存在不足;知覺維度在分析中均值最低,爲1.97,這也説明瞭閩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播效果並不理想,其傳播的力度有待强化。

  表10 兩岸青年群體對閩南文化認同的分析

  表格略

  1. 文化認知維度

  調查通過“您經常留意身邊的閩南文化”“您瞭解閩南文化的來源及演變”“您瞭解閩南文化的傳承現狀”幾個問題對調查對象的閩南文化認知狀態進行識别。持“一般認同”的群體最多,分别占42%、35%、34%。三個問題中對“您經常留意身邊的閩南文化”中,持“比較認同”和“非常認同”的占27%和19%;而在“您瞭解閩南文化的來源及演變”“您瞭解閩南文化的傳承現狀”中,持“比較不認同”較多,分别占23%和24%。

  如圖9所示,在文化認知層面,受調查對象對閩南文化的認知整體程度基本維持在“一般認同”的狀態,其中在“您經常留意身邊的閩南文化” 持“非常認同”和“比較認同”的高於“您瞭解閩南文化的來源及演變”和“您瞭解閩南文化的傳承現狀”。

  使用SPSS軟件對“青少年在閩南地區居住時長”與“對閩南文化的整體認知維度”進行皮爾遜相關性分析。相關性係數是介於[-1,+1]之間的實數,當相關係數的絶對值介於0.3~0.5之間時,一般認爲變量間存在中度相關。從相關分析結果來看,在閩青少年群體在閩南居住時間與對閩南文化的整體認知維度之間的皮爾遜相關係數爲0.361,P=0.000遠小於0.05。由此可得出結論:青少年群體在閩居住時長與其對閩南文化的認知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説明青少年在閩群體在閩南居住時間越長,對閩南文化的認知越高。

  可見,在文化認知維度上,大多數在閩青少年會關注留意身邊的閩南文化,但是對閩南文化的來源演變及傳承現狀不是很瞭解。這也反映了閩南文化傳播的現狀——重視傳播文化形式,但對内涵與歷史的傳播存在明顯不足。

  2.文化知覺維度

  在“您認爲閩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您認爲閩南文化有很深的文化底藴”中,持“非常認同”的占比最高,分别達到53%和46%。在“您認爲部分閩南文化需要改善或者摒棄”和“您認爲閩南文化的當代傳播存在不足”中,持“比較認同”的分别有35%和39%。在四個問題調查中,持“比較不認同”(占1%~6%)和“非常不認同”(占1%~2%)較少。結果如圖10所顯示:

  結果顯示,在閩青少年群體能意識到閩南文化的重要性,能客觀地看待閩南文化是否需要改善和摒棄,同時對閩南文化的傳承現狀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近年來,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視也引起了民間對傳統文化現狀的關注,公衆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播與保護的意識也得到强化。不過對於年輕的受衆而言,他們的成長環境以及他們的信息接受方式也使得他們僅對傳統文化保護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並根據他們的信息接受喜好認識到“只有對傳統文化加以改善和摒棄才能够適應年輕人的現代接受習慣”。如何讓傳統文化接近青少年群體,進入他們的生活圈、朋友圈,是形成文化認同的重要一步。

  3.文化情感維度

  認同産生往往基於很復雜的激發因素,情感是認同産生的重要基礎,它關聯着主體的態度。情感的産生與主體的感覺和價值觀直接關聯。以情感爲基礎的態度,雖不能精確地描述客觀世界,但却能够表達和確認主體基本的價值體系,反映主體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因此基於情感的判斷既容易誘發偏見,但也容易産生更强的黏性。這也是文化傳播研究重視文化情感的重要原因。

  在“您喜歡閩南文化”“您認爲很多閩南當地的文化習俗很有趣”“您在閩南生活的很開心”等問題中,持“比較認同”均占比最高,且占比都爲36%。持“一般認同”的占比在28%~33%,持“非常認同”的占比在27%~29%,持“比較不認同”和“常不認同”的占比較少,分别在2%~5%、1%~2%。具體如圖11所示。

  我們使用SPSS軟件對“青少年在閩南地區居住時長”與“對閩南文化的情感維度”進行皮爾遜相關性分析,從相關分析結果來看,在閩青少年群體在閩南居住時間與對閩南文化的情感維度之間的皮爾遜相關係數爲0.321,P=0.000遠小於0.05。由此可得出結論:青少年群體在閩居住時長與其對閩南文化的認知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意味着青少年在閩群體在閩南居住時間越長,對閩南文化的情感維度認同越高。

  因此,從情感維度上看,在閩青少年群體對閩南文化情感的認同普遍較高,這也比較有利於在未來的文化接受中,提高他們的接受意願,進而提昇他們進行文化傳播的可能性。

  4.文化行爲維度

  文化行爲的選擇是文化認同態度的呈現。在“您會主動去瞭解閩南文化”“您會購買閩南文化相關的産品”“您會在社交媒體上關注或參與與閩南文化相關的活動或討論”“您願意在社交平台上傳播閩南文化”等問題的選擇中,整體上持“一般認同”的人最多,在34%~37%;持“比較認同”的占比在25%~32%;持“非常認同”的在17%~22%;持“比較不認同”的在5%~15%;持“非常不認同”的在3%~5%。可見,在閩青少年對閩南文化傳播意向的行爲選擇上整體表現傾向於認同,但意願並不强烈。具體數據如圖12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您會在社交媒體上關注或參與與閩南文化相關的活動或討論”中,持“比較不認同”的占比15%,持“比較認同”的占比25%,持“非常認同”的占比27%。這就意味着青少年群體雖然對手機使用黏性很高,且每天花費多量的時間在手機上,但是在社交媒體上參與閩南文化的意向行爲程度却並不高。這也説明在閩青少年並没有充分利用媒介平台獲取和分享閩南文化。

  我們嘗試使用SPSS相關性分析對此加以確認,對“除了通話功能外,您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大概有多長”與“對閩南文化的行爲維度”兩者進行皮爾遜相關性分析。從結果來看,在閩青少年群體手機使用時長與對閩南文化行爲維度之間的皮爾遜相關係數爲-0.067,P=0.226遠大於0.05。可見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長與青少年對閩南文化的行爲選擇之間没有太大關聯。

  通過對這四個維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受調研群體盡管能認識到閩南文化傳播的重要性,且在情感上對閩南文化呈現積極的情感態度,對閩南文化的傳承現狀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但是由於對閩南文化的瞭解程度不高,使其不會在生活中以及媒介的使用中對閩南文化産生更深入的關聯。受調研群體身處注意力稀缺的網絡傳播空間,他們對文化傳播有自己的選擇意願,對文化産品的選擇與接受更關注自己的偏好。因此,如何提昇這個群體的閩南文化的整體認同是未來要解决的關鍵問題。

  (四)兩岸青少年對閩南文化的認知與理解

  對兩岸青少年關於閩南文化的認知與理解程度的研究,不僅可以反映出青少年群體對閩南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可以反映出當前閩南文化傳播的基本情况。

  語言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閩南語的掌握情况也是閩南文化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調查結果顯示,在閩青少年有45.29%完全無法使用閩南語與人交流,只有20.06%可以用閩南語進行較爲流暢的交流溝通。(圖13)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60.79%的在閩青少年幾乎不使用閩南語,僅6.99%的在閩青少年每天使用閩南語。(圖14)

  在進一步的瞭解中,受調研人群中33.74%的人原本就是閩南人,雖然在閩南文化圈中生活,但熟練掌握與日常經常使用閩南語的人數却遠低於這個值。

  爲進一步瞭解閩南文化的傳播情况,本次調研關注了受調查群體的閩南文化接受渠道(圖15),本題爲復選題,結果顯示,在閩南生活和學習是瞭解閩南文化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結交閩南好友。這也説明,沉浸式體驗閩南文化是有效的文化傳播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有22.49%的人是通過網上查詢瞭解閩南文化,搜索的行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瞭解的主動性。這一結果也與“是否對閩南文化感興趣”的結果互相印证,(圖16)51.06%受調查者表示對閩南文化感興趣,其中比較有興趣爲36.47%,很感興趣是14.59%。

  對在閩生活青少年感興趣的閩南文化類型調查時,飲食文化最受歡迎,占比81.76%,其次是民俗文化、語言文化、建築文化,分别占57.45%、51.67%、30.09%(圖17)。這也與網絡行爲習慣調查的結果一致。

  在“您比較感興趣的閩南文化類型”中,閩南方言文化以51.67%的比例排名第三。可見閩南語作爲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閩南文化的一大特色,且大多數受調查者也表示對閩南語感興趣,但是閩南語自身的學習難度降低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給閩南文化的獲取增加難度。

  值得關注的是,在閩南文化的接觸渠道上,大多數受調查者是因爲自己就是閩南人以及來到閩南地區、結交閩南朋友才接觸閩南文化的,而通過網上查閲,獲取閩南文化的只有22.49%,這也表明閩南文化的傳播渠道未跟上傳播技術的脚步,傳播方式大多還停留在傳統傳播環境的人際傳播和親身感知,没有充分利用網絡打破時空限制進行大範圍的傳播。

  很明顯,在缺乏語言理解的基礎上,受調查群體對閩南文化中的飲食文化表現出更高的接受和喜愛,畢竟“民以食爲天”,對美食執着追求的基因讓區域性的飲食文化有了更大的被包容度與被接受的可能。民俗文化、語言文化、建築文化也是他們比較感興趣的類型,盡管青少年興趣點多元,文化融入點同樣豐富,但是從興趣到認同還是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未來如何突破語言和區域地理與心理的“壁壘”,加深他們對閩南文化的認同與認可,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播閩南文化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五)在閩青少年的閩南文化獲取訴求和建議

  本部分爲開放性問題。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受調查對象認爲當前閩南文化的相關媒體渠道,不能滿足自己對閩南文化的瞭解,主要是因爲傳播渠道、傳播力度不够、傳播形式等存在不足。

  在傳播渠道上,一部分受調查者認爲没有太多渠道可以接觸閩南文化;一部分受調查者則認爲傳播力度不够,自己很少看到關於閩南文化的相關傳播内容;也有一部分受調查者認爲已有的閩南文化傳播内容没有與時俱進,以文字和圖片爲主無法吸引受衆。

  且在研究樣本中有75%受調查者對此的反饋也認爲當前的媒體渠道無法滿足自己對閩南文化的需求,無法深入全面的傳播閩南文化。

  通過對詞頻的統計分析,結果比較清晰呈現齣目前在閩大學生所接觸到的媒體信息並不能滿足他們對閩南文化認知的要求(圖18)。由於地方媒體更注重對本地文化活動的報導,雖然這些報導佔用了較多的媒體資源,但在内容和形式的創新性方面與年輕學生的審美有一定差距。

  針對當前閩南文化的相關媒體渠道能否滿足大學生群體對閩南文化的瞭解這一問題,大多數受調查者認爲“不能”或者“不太能”滿足,詞頻爲178;一部分受調查者認爲能滿足,詞頻爲92。結合詞頻和具體作答内容分析,不能滿足需求的大多數受調查者是通過互聯網獲取資訊的用户,主要認爲如下方面可多加關注:

  (1)用户層面:語言和交流是最大的阻礙。

  對受調查者中的“在閩台籍學生”以及“在閩外省學生”而言,閩南語是他們學習閩南文化最大的阻力。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①交流溝通:受調查者在聽説和表達上都存在困難,且没有文字可以學習,語言不通的問題短時間内較難解决;且部分受調查者認爲閩南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私下聚會更願意用閩南語交流,而外省人一般不太瞭解閩南文化的發展歷程、文化内涵、民風民俗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同時也不了解閩南話常用詞彚和表達方式,較難融入本地文化生活。

  ②内容宣傳:對閩南文化等内容的宣傳力度不足,且宣傳閩南文化的傳播者與受調查者或相關人士通常無法更建立直接聯繫。即便有學習的意願,由於閩南文化存在多重分支,開始瞭解之時便産生困難,使得原本有意願瞭解閩南文化的受調查者很快知難而退。而年輕人已對民俗文化興趣較淺,多數傳播内容較爲陳舊,文化氛圍較淺淡,更加無法吸引新一代年輕人。亦有一部分受調查者認爲飲食文化差异是他們學習閩南文化的阻力。

  ③背景條件:非閩南籍受調查者雖然在閩南地區外的城市學習、生活,而城市的現代化冲淡了傳統文化的存在感,使得受調查者在大學所在的城市中,更不易接觸閩南文化,且缺少相關的瞭解學習途徑。

  (2)内容層面:需求的滿足是最大的痛點。

  由於算法過濾機制,大多數受訪者被動處於信息繭房環境中。若日常生活中較少主動關注閩南文化,則不太容易刷到閩南文化相關内容。較少關注閩南文化的原因有:

  ①受調查者自身缺乏興趣,較少做出主動關注的行爲;

  ②部分閩南文化特色内容(如閩南非遺等)在網上難以查找。

  無法滿足需求的非閩南籍與台籍受調查者指出:

  ①瞭解閩南文化只能通過網絡接觸,缺少真實體驗; 

  ②部分内容(如游神等傳統民俗)只有自媒體發佈,官方媒體缺位,缺少真實性。

  認爲能滿足的受調查對象中,大部分是閩南籍與台籍,認爲當前媒體平台已足够使用,並對閩南文化的需求量不大。

  (3)渠道層面:途徑的單一是反饋較多的問題。

  媒體傳播渠道不够多元。閩南文化的傳播形式相對較爲單調,傳播内容缺乏創新性,時代性。

  四、基於“新閩南文化”的青少年融合發展路徑建議 

  閩南文化在兩岸的交流融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隨着兩岸Z世代的誕生、成長,閩南文化也因他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被賦予了新内涵。“新閩南文化”不僅包含了年輕人對傳統閩南文化的理解與創新闡釋,也融進了“新閩南人”的時代感知力。閩南師範大學是閩台交流的重要窗口,長期致力於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路徑的探索,積極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等政策方針,充分發揮學校的地緣優勢和平台優勢,善用相關資源,對兩岸青少年融合、新閩南文化傳播不斷創新方式與方法。

  文化傳承的前提是瞭解與認同。閩南地區在讀大學生是未來參與閩南文化傳播的重要主體,不僅本地學生是未來閩南文化傳承與傳播的主力,當前大量在閩南就讀的大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閩南文化,同樣可以參與未來閩南文化的傳播,特别是在閩南的台籍學生更是串接兩岸閩南文化的橋樑。重視兩岸在閩就讀青少年的閩南文化接受,關係到未來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的效果。

  經過調研,本次問卷調查也比較清晰地反映出在閩南就讀大學生的閩南文化接受的特點與接受偏好。我們也嘗試針對這些特點與偏好,提出以下建議,讓閩南文化融入在閩學習的兩岸青少年的生活中,形成更强的閩南文化認同,助推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

  (一)重視網絡傳播,依託社交平台提高内容觸達率

  文化傳播首先要解决的是信息觸達的問題,調研中呈現兩岸青少年的信息接受載體具有明顯的網絡傳播特徵,他們偏好移動端,在社交平台上也呈現較高的活躍度。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况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 ,其中10歲以下網民和10—19歲網民占比分别爲3.8%和13.9%,青少年網民數量近2億。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的《2023台灣網絡報告》2023年台灣民衆上網率爲84.67%,18-29歲上網率則爲98.79%。可以説這兩份調研得出兩岸青少年的網絡使用結果與本次調研的結果是一致的。青少年中網絡普及率之高,使得網絡化生存已經成爲Z時代年輕受衆的常態。

  當前閩南文化傳播依託傳統媒介的慣常做法,不僅很難引起他們的關注,更是脱離了青少年們的生活環境,不在他們的視野範圍裏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在網絡中努力傳播閩南文化的成年人大多是“網絡移民”,在信息編碼時往往有“寓教於樂”的思維,意義追求導向明顯。

  因此藉助網絡傳播的多元化渠道才能更好地在青少年中普及,用兩岸青少年高頻使用的抖音、微信、微博、小紅書,以及海外Tiktok、Ins等平台,從提昇内容曝光率入手,進而提高文化内容的觸達率。

  Z世代是真正的“網生代”,他們的社交系統有更多的虚擬特性,他們更擅長使用網絡來打造自己的網絡人設,因此給予他們“有用”的閩南文化,進行有效的“信息投餵”,讓文化内涵成爲他們打造網絡身份與性格的工具,助推他們網絡虚擬社交的成功率,這也是打破青少年對閩南文化認知中“過時”標籤與刻板印象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閩南師範大學組織專家編撰《台灣通史》,並組織師生團隊針對少年兒童受衆的接受特點把《台灣通史》繪製成漫畫書,這一系列繪本也將進行動畫改編制作、短視頻拍攝。把歷史用青少年熟悉的話語形態進行改寫,並進行影像化、數字化,是傳統文化觸達青少年的重要手段。

  (二)打造短視頻爆款,抓住流量密碼

  本次調研中對兩岸青少年新媒體使用場景以及對新媒體信息的依賴情况的分析結果,有助於針對性進行内容生産,提昇閩南文化産品在青少年中的傳播效果。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况統計報告》發佈的數據,從上網目的來看,未成年人對於互聯網的使用集中在娱樂和學習上。調查中47.5%的未成年人選擇“看視頻”,40.1%選擇“聽音樂”,36.4%選擇“寫作業/查資料”,31.3%選擇“聊天”。在具體的應用程序中,短視頻類App和其他視頻網站最受未成年人歡迎;視頻垂類依次爲文學類、論壇類、直播類。性别、年齡是用户特徵區分的重要依據,也是文化交流與融合過程中的關注重點,因此,在短視頻生産應注意用户畫像,並在關注用户畫像的基礎上,打造不同類型、不同内容的文化産品。

  在本次調研中,結果顯示短視頻是兩岸青少年主要的娱樂形態,兩岸青少年在共同的網絡虚擬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生活習慣與話語習慣。流行於兩岸青少年中的“科目三”便是由網絡所打造的地方文化,並進而成爲兩岸青少年群體共同接受的娱樂文化形態。

  閩南文化的現代生活在網絡空間的話語能力並不强,對宗教與禮俗的强調使得兩岸青少年對閩南文化形成了“落後”“過時”的刻板印象。媒體中出現的民俗專家、學者往往也年齡較大,講述的内容也很難讓青少年快速接受,從而讓年輕人“敬而遠之”,從心理上疏離閩南文化。網絡傳播打造的“李子柒”現象,用符合年輕網民審美的方式傳播傳統飲食文化,從景觀打造、人物設定、程序創新等方面對傳統文化進行闡述,用貼近生活的方式讓網民更易接受、理解另一種生活,進而獲得很好的傳播效果,實現地方文化的出圈。這也很值得閩南文化在兩岸青少年傳播中的借鑒。

  近期,閩南師範大學宣傳部與新聞傳播學院聯合製作了系列短視頻《兩岸都在講的閩南俗語》。這是一組搞笑情景劇,每集時長一分鐘左右,表現一個閩南生與一個台灣生的生活日常,嘗試在當前的生活場景中把過去阿嬷常講的閩南俗語用起來。製作初衷是讓年輕人知道,這些曾經在民間流行俗語並未過時,而且還很有智慧。

  利用網絡傳播規律,選擇符合網絡傳播的話語形態是閩南文化傳播創新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三)應用網絡傳播規律,重視算法推廣

  傳統文化傳播往往注重知識屬性,而缺乏群體認同屬性,如何打破系統化的知識普及需求,進行碎片化、可視化的知識點描述,突出行爲的可模仿性與群體性標識,唤醒網絡群體認知的共識性,是傳統文化在網絡傳播中實現話語形態年輕化的首要解决的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閩南文化的傳播過程中,語言的障礙是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因而用好網絡内容對閩南文化的内涵闡述能力,就顯得尤爲重要。網絡傳播的符號是多元化、立體化的,文字、圖片、影像、聲音的融合能够更好地描述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用青少年熟悉的話語形態描述閩南文化,讓他們對閩南文化有新的認識,實現文化“破圈”。在“新閩南文化”傳播過程中,適當引入普通話,甚至可“以普通話爲主,閩南語爲輔”的形式進行内容生産,如在短視頻中適當融入閩南語詞彚,既可增加視頻中閩南文化的比重,又可調節視頻中的氣氛、激發青少年的觀看興趣。同時,通過短視頻中的主動邀請等方式,增加綫上、綫下的交流,促進兩岸青少年在社交平台的互動,增進兩岸青少年的聯繫。

  此外,瞭解兩岸青少年在内容接受中信息需求的痛點,選擇合適的選題與關鍵詞,同樣有助於提昇内容産品的傳播效果,也是打造爆款的策略依據。調研中受調查群體提出來的閩南文化特色内容(如閩南非遺等)在網上難以查找、部分内容(如游神等傳統民俗)只有自媒體發佈,官方媒體缺位,缺少真實性等問題,均需要針對性解决。

  因此,在打造兩岸青少年所能接受的爆款打造中,應用好後台算法規則,讓閩南文化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傳播到青少年群體中,使得更多人能够接觸和瞭解傳統文化。首先,可以打造閩南文化的虚擬偶像,形成網絡文化標識與精神引領,提高認知度;其次,圍遶故事可以多角度運營出圈話題,反復引流,讓閩南故事能反復發聲,算法加權;再次,借力品質網紅,打造影響力矩陣,在不同網紅的理解與闡釋中,讓閩南文化更可感,更符合兩岸青少年的理解,同時借用私域流量提昇閩南文化的影響力。KOL的二次傳播能够有效提高文化觸達率。

  (四)着力文化破壁,重視原創網絡遊戲的開發推廣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青少年大多數不掌握閩南語是閩南文化傳播的一大障礙。爲了突破這一障礙,閩南語進校園的活動也已經開展起來。但語言學習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們在一邊推廣學習閩南話的同時,應該采取的緊要措施是讓在閩生活青少年的生活中有閩南文化,不僅讓他們瞭解閩南文化,還應該讓他們覺得閩南文化也可以很時尚、很酷、很有意思,這也有利於他們形成認同感,并且至關重要。

  網絡傳播爲傳統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促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融合,産生創新性的文化表達形式。在網絡傳播中,可以輕鬆地傳播傳統文化的各種形式,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這也是文化傳承、保存和推廣的重要手段。青少年對網絡傳播的偏好是閩南文化傳播媒體選擇的重要依據。

  遊戲是兩岸青少年所喜愛的網絡形態,也是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内容産品,是促成虚擬空間文化消費形成閉環的重要場景。Z世代的青少年們是數字亞文化的精準目標用户,遊戲是搆造數字亞文化的重要網絡空間。國家支持原創遊戲開發推廣,傳統文化主題遊戲的開發可以更好地促進文化進入青少年的生活中。

  根據閩南特色生活場景設計遊戲項目,在遊戲流程中融入相關知識與歷史故事,形成沉浸式文化虚擬體驗空間,讓遊戲文本貼合文化體驗需求,以虚擬文化體驗推進文化的傳播與認知,形成更有時代感的文化經驗,形成更强的群體化意識。閩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與物理信息學院嘗試聯合開發以閩南傳統刺綉漳綉爲基礎的刺綉體驗遊戲,通過沉浸式遊戲空間打造,將漳州曾經輝煌的“四漳”文化貫穿其中,讓遊戲玩家認識福建省非遺漳綉的文化發展歷程及應用,目前遊戲已經完成前台的搭建。

  (五)鼓勵青少年參與傳播,以參與感帶動認同感

  與網絡傳播同時成長起來的Z世代的青少年具有天生的網絡傳播天賦,他們對網絡信息敏感,長期在社交媒體中分享自己的生活與態度,因此更擅長創新表達與網絡技巧。兩岸青少年多元化的認知與視角可以改變閩南文化的媒介形象,有助於講好有時代特徵的閩南故事,以及兩岸融合發展的故事。

  首先,重視青少年個體表達對閩南生活的闡述能力,用青少年視角展示閩南文化魅力。兩岸青少年對閩南文化有不同的理解,鼓勵他們在網絡空間中分享閩南文化體驗,用個體經驗講述閩南故事,構建閩南文化網絡體驗空間,賦予閩南文化時代個性與活力。賬號“閩南狼PYC”以台青視角分享在閩南的生活,用年輕人熟悉的RAP,酣暢淋漓地表達個體文化認同、國族認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次,培育、扶持青少年文化達人,着力打造優質“網紅”。形成獨特閩南文化IP。視頻博主白菜GG以拍攝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呈現閩南日常生活樣態,呈現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在内容生産中輸出閩南人的精神追求與價值觀,以當代年輕人的奮鬥精神闡釋閩南人的“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内涵。

  再次,重視青少閩南文化教育,從認知上培養認同與傳播主動性。發揮閩南地緣、文緣優勢,特别是發揮高校特色專業優勢,提昇來閩就讀的兩岸青少年的閩南文化認知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增强閩南文化對兩岸青少年的凝聚力。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鄭玉玲教授主持《藝文互融:以閩台傳統藝術爲載體,創新兩岸交流人才的人文素養培養體系》項目,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從青年博碩生培養體系入手,以人文素養培育爲抓手,提昇前來學習的青年博碩學生的閩南文化認知與認同,增强文化自信,進而兩岸青年人共同講好閩南文化故事的能力,進而促兩岸青年融合發展。該項目成效突出,榮獲2021年福建省教學成果奬特等奬。近5年來,該項目培育博碩生近20人,大部分從事高校、中職院校的教育工作及文化部門的管理工作,未來他們對青少年的閩南文化教育也將産生持續影響。

  總之,新媒體爲兩岸交流開拓出更開闊的公共領域,也爲兩岸青少年的對話與融合發展提供了虚擬公共空間和分享共同經驗的平台。在新媒體的推動下,兩岸民衆交往、互動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强,同胞情感也不斷强化,共同愛好拉近了兩岸民衆,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距離。

  傳統媒體語境下,兩岸信息交流屏障重重,構建出的交流擬態環境嚴重偏離現實,對兩岸青少年的認知建構有很大的干擾。在新媒體語境下,信息來源豐富,文本交互性更强,不僅信息建構主體由官方推及民間,直接而豐富的信息交流也有效規避了媒體中介的信息過濾。基於共同網絡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兩岸青少年有了更多的相同的時代意識與價值取向,兩岸青少年群體的内容生産,爲兩岸交流創造出更開闊的公共領域,鼓勵兩岸青少年在自媒體中表達自我,從民間視角形塑國家認同,培育民族情感,能感染更多青少年加入兩岸交流,進而推動兩岸青少年融合發展。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