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及其創業實踐研究

  三十年前的“汪辜會談”不僅探討了兩岸經濟、科技、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還着重就加强兩岸青年交流進行了協商。此後,大陸一直高度重視兩岸青年交流,爲推動和擴大兩岸青年交流與合作積極創造條件、搭建平台。 2015年後,大陸加快兩岸融合交流步伐,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台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搭建了一批特色鮮明、條件相對成熟的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平台。202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支持台灣青年參與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區營造、志願服務等基層融合實踐,不斷擴大閩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業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進一步指出,支持台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等各項事業發展;支持台胞深度參與福建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實踐活動;開展台胞擔任在閩非宗教社會組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試點。這爲台灣青年聯誼組織促進台灣青年在閩開展公益創業提供了更好的契機。因此,研究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及其創業實踐很有必要。

  一、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發展概况

  (一)大陸台灣聯誼組織及其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概况

  大陸没有專門成立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台灣青年聯誼活動主要由大陸兩大聯誼組織(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和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及其各分支機構舉辦。通過百度搜索指數獲悉,“台灣”“聯誼會”“青年”的搜索頻率並没有出現同頻情况,大衆更多關心的是“台灣”相關話題,對“聯誼會”“青年”話題關注度低,間接表明聯誼組織對台灣青年的支持度不高,見圖1。

  圖1 “台灣”“聯誼會”“青年”百度搜索指數結果

  1.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與台灣青年

  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簡稱“全國台聯”)由居住在祖國大陸各地台灣同胞組成的愛國民衆團體,1981年12月2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全國台聯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2月,大陸除西藏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台胞比較集中的市、縣兩級行政區,都建立了地方台聯組織。2023年開始,全國台聯開始在各地陸續成立“台胞之家聯誼站”,爲服務大陸台胞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

  全國台聯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通過舉辦多個有影響力的品牌交流項目,努力爲台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創業、發展提供機遇。例如,全國台聯1984年首次舉辦台胞青年夏令營,每届均吸引大批台灣青年參與其中,深受兩岸青年特别是台灣青年喜愛。截至2023年,已成功舉辦了二十届,累計有20000多名台灣青年參與其中,成爲兩岸青年交流的品牌項目之一。爲了全球台胞社團有一個民間交流合作平台,全國台聯2010年舉辦首届台胞社團論壇。爲了推動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創新,促進兩岸青年成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新動力,從2017年第三届台胞社團論壇開始,2019年第四届、2021年第五届、2023年第六届均設有青年分論壇。

  爲了更好推進台灣青年聯誼活動,全國台聯還專門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2016年後,全國台聯的兩岸經貿交流及青年工作委員會比較頻繁參與各種青年創業交流活動,並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導向,創辦不同形式的青年交流活動。如,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2022年11月全國台聯聯絡部主辦,福建、湖南、上海、四川等省台聯參與協辦的“我爲基層治理獻一策”新台青走基層(福建)研習營。另外,全國地方台聯根據全國台聯章程,開展各種聯誼活動,自2016年來,也積極開展台灣青年創業相關的交流聯誼活動。

  2.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與台灣青年

  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簡稱“台企聯”),成立於2007年,由大陸各地約300家台資企業協會和企業組成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截至2019年,全國台企聯有台資企業協會會員144家,大企業代表、企業會員160家。全國台企聯依託行政區域分11個工作區,設立十三個功能委員會。全國台企聯以主辦、承辦、協辦及其他方式參與的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活動達二百餘項。同時,全國台企聯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加强與兩岸各界團體、人士的交流聯誼,交往影響力不斷擴大。

  全國台企聯積極鼓勵和支持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就業,特别設立兩岸交流委員會、新世代·新青年功能委員會(2011年成立),舉辦兩岸青年交流,培養台商事業接班人,並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交流項目。如,由全國台企聯主辦、青年委員會協辦的“全國台企聯青委會青年精英特訓營”2011年首次開營,以“交流、學習、成長、傳承”爲宗旨,爲台商二代、創業台青在陸共享資源、尋找商機、抱團扎根搭建平台。該精英特訓營先後在廣東、浙江、福建、湖北、江西等十多個省份成功舉辦,截至2023年,累計培訓台青700餘人。另外,全國台企聯各地分支機構也相應開展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尤其是2016年後,有關支持台灣青年創業的活動更加多樣。

  (二)福建省台灣聯誼組織及其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概况

  福建省内台胞主要分佈在福州、厦門和泉州等城市,其中厦門最爲集中。截至2021年底,福建省累計批準台灣同胞來閩發展人數已經超過200萬人。截至2023年6月,在閩台企超1.2萬家。根據百度搜索指數獲悉,福建省聯誼組織和台灣青年相關話題搜索頻率在全國31個省市中排在第17位,説明福建省聯誼組織和台灣青年之間的緊密聯繫度不高,見圖2。2016年前,閩台青年的交流合作主要集中在聯誼、展覽、藝術交流等方面,2016年後,閩台青年在就業創業方面的交流逐漸成爲主流。

  1.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與台灣青年

  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簡稱“福建台聯”)於1981年4月28日在福州成立。據本課題組統計,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組織有62個,市一級行政單位全部成立台胞聯誼組織,部分城市縣、區、鄉等行政組織也成立了台胞聯誼組織,具體情况,見表1。漳州市是台灣同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資密集區,截至2021年,已實現了台聯基層組織全覆蓋,成爲大陸唯一一個台聯基層組織全覆蓋的設區市。

  表1  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名單

  表格略

  通過分析福建台灣同胞聯誼會官網(台胞之家 )“聯誼活動、服務台商、服務台生”相關報導發現,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的聯誼活動主要包括:組織台灣相關團體、企業或個人到福建省進行傳統文化交流、祭祖、投資考察,針對青少年的夏令營活動(體驗傳統文化、體育活動、鄉村研學)、針對在榕台胞的尋根、台胞子女的關愛活動、春節的聯誼活動;組織相關人員到台灣進行傳統文化交流、演出。在服務台商方面,主要活動有調研、考察、政策宣講、法律服務、生活服務等,但較少關注台灣青年創業問題。在服務台生方面,主要開展各種研習營、就業和求學服務活動。2016年後,福建省台聯參與組建創業聯盟、走訪創業基地等活動逐漸增多,並緊跟國家相關政策導向,不斷創新台灣青年的創業聯誼活動。如,爲了支持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2021年,協同龍岩市台聯等單位組織的“鄉親相愛一家人”——兩岸青年企業家助力鄉村振興考察團,到漳平鄉村進行考察交流。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2022年參與由全國台聯聯絡部主辦的“我爲基層治理獻一策”新台青走基層(福建)研習營。

  福建省地方台聯結合各自城市的特點,針對台灣青年均開展了相關的聯誼活動。如,三明市台聯組織兩岸大學生開展鄉建鄉創活動、兩岸社區交流活動。厦門市是台胞集中地,厦門台灣同胞聯誼會爲在閩創業、就業、就學的台灣青年、台干、台創、大陸青年等,舉辦了更爲多樣的創業交流活動,如 “相聚厦門”台灣陸配創業研學營、“相聚厦門·兩岸青年創業聯盟——集美行”聯誼交流活動。福州、厦門、泉州等地台聯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各自的兩岸青年交流品牌項目。由福州市台聯2003年舉辦“榕台青年夏令營”,截至2021年,已經成功舉辦十七届,爲兩岸青年加强交流、加深瞭解、增進友誼提供了機會和平台。由厦門台聯2006年舉辦的“相聚厦門”海峽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周,致力爲廣大台胞特别是台灣青少年打造近距離瞭解祖國大陸的平台,至今已經成爲兩岸品牌活動。在“相聚厦門”的“主陣地”下,厦門台聯還打造了衆多兩岸交流品牌,海峽兩岸和平小天使交流互訪活動、兩岸青年教師團夏令營、“兩岸青年創業聯盟”聯誼交流活動、兩岸國畫藝術論壇、“兩岸情 一家親”端午親子家庭活動等品牌活動,並持續做大做强。泉州市台聯2015年啓動“中華情 兩岸緣”新生代台胞聯誼活動,歷經九載,已成爲推動泉台兩岸青少年締結友誼、共同進步、携手共進的平台。

  2.福建省各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與台灣青年

  據本課題組統計,福建各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的成立時間、會員數量,所在城市的台資企業數量和定居台胞數量,見表2。

  表2  福建各市台胞投資協會及其當地台企、台胞情况

  表格略

  (1)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簡稱“福州台協會”)

  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成立於1994年10月,由在福州市投資的台胞台企組成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歷經28年發展,協會會員已由最初的100多家發展至400多家,涵蓋30多個行業。福州台協會從生活、就業、創業等多方面服務台灣青年,並形成自身的品牌活動,如,由台商眷屬和在福州台胞姐妹組成的婦女組織 “牽手之家”,截至2023年,已經成立25週年。通過“牽手之家”成員們的溝通聯絡,爲兩岸架起一座親情彩虹橋。福州市台協會不斷響應國家對台政策方針,及時成立相關部門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如,爲了幫助福州引進台灣人才,促進閩台教育學術交流與合作,2017年成立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人才委員會。近幾年,福州市台協會和福州不同機構進行戰略合作,拓寬台胞台商合作視野,創新合作方式。如,2021年通過舉辦項目推介對接會,搭建投資合作務實交流平台,讓在榕台商台胞有更多機會瞭解項目信息和優惠政策;2023年福州市台協會與省女商會共同舉辦“兩岸融合 魅力十足”兩岸女企業家主題研討會,携手兩岸“巾幗力量”,集資、集智、集力,通過各領域的創新融合,吸引更多兩岸女企業家參與到福州的數字經濟發展中。在惠台相關政策落實上,福州市台協會提供“最後一公里”服務,爲在榕台胞台企提供各項政策法規指引,搭建諮詢政策、反映問題、傾訴困難的平台,宣傳台胞住房保障、台青就業創業補助政策等,助力台胞台企融入發展新格局。通過對在榕台灣青年的扎根分析(見圖3),結果顯示,高頻詞有“福州、兩岸、台灣、青年、協會、創業”等,表明針對在榕台灣青年關心的就業、創業、發展等問題,福州市台協會提供了比較細緻周到的服務,在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方面充分發揮了橋樑作用。

  圖3  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情况

  針對福州市台協會的未來發展方向,2023年蔣佩琪會長提出:福州市台協會將提昇數字化服務水平,將搭建數字化轉型生態共贏平台,促成兩岸數字經濟領域産業人才、項目的多方位合作,凝聚更多台胞台企力量,使協會資源集聚效應進一步放大。一方面,協助在榕台企建立網絡銷售渠道,運用直播、短視頻等營銷方式宣傳和推廣,推動在榕台企多元化拓展。另一方面,將加强與台灣各工商團體的聯絡交流,爲兩岸行業、企業家們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合作走深走實,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促進榕台産業合作。

  (2)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

  厦門是大陸最早設立台商投資區的城市,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成立於1992年,是大陸最早成立的台商協會之一。相比福建省其他城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有自己的協會章程,設有八個功能委員會。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已成爲大陸五大台商協會之一,有會員企業近千家,涉及行業領域40多個。

  厦門有12萬台胞,其中一半以上是台灣青年。2016年後,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的會員發展委員會和青年創新委員會在支持台灣青年就業創業方面不斷發力,通過開設服務窗口、實地參訪、舉辦政策説明會、長期服務活動、系列創業輔導活動、多樣聯誼活動等,爲台灣青年創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協助其融入厦門産業發展。具體有:爲台灣創新創業青年提供服務窗口,如,成立“台商之家”、台胞驛站;實地探訪衆創空間,獲取基地骨幹對協會的需求;舉辦長期的活動,如,“台商台胞服務年活動”; 聚合在厦門創業多年的台企企業家,開展系列創業輔導活動,如,向“前輩企業”取經活動、創業培訓和企業參訪、聘請專家答疑解惑;舉辦政策解釋説明會,如,針對厦門推出的“惠台60條”舉措,舉辦説明會;輔助台青參加厦門相關展會,如,青委會向2018年文博會組委會申請專設“台青館”並免費開放三十個展位供台青參展;舉辦各種聯誼活動,如,舉辦台胞驛站聚會、台胞台商子女“國學”夏令營、福建兩岸青商交流活動——探索之旅(大馬站);和厦門其他機構一起協同舉辦活動,如,2019年協辦第一届台灣青年就業\創業研習營;與台灣的相關協會和青創組織的交流,共同推動兩岸青年企業家的互訪,增進兩岸青年企業家的進一步合作。近幾年,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鼓勵台灣青年響應大陸“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發現新商機。通過對在厦門台灣青年的扎根分析(見圖4),結果顯示,高頻詞有“厦門、兩岸、台灣、青年、協會、創業”等,表明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在推動台灣青年創業發展成效顯著。

  圖4  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情况

  (3)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

  漳州是全國台資企業投資密集區之一。截至2020年,在漳台資企業已達3153家,擁有台塑、統一等台灣百大企業13家,全市實際利用台資117.9億美元,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前列。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成立於1994年,現有會員企業也有700多家。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積極推動縣區成立台商聯誼組織,11個縣區均成立台商聯誼會(見表3)。

  表3   漳州縣區台商聯誼會

  表格略

  盡管漳州台資企業數量在福建省最多,但是大多都是農業、漁業等中小企業,會員力量比較弱小。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在支持台灣青年創業方面,相比較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比較滯後。通過對漳州台灣青年的扎根分析發現,“協會”二字並没有出現在圖5上,説明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對台灣青年的創業活動支持度很低。最近3年,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才開始大力支持台灣青年創業活動,如,2020年協辦由全國台聯主辦的台胞青年創業發展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位台胞青年參加了本次創業發展研討會;2023年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與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青年委員會共建青年文化交流中心實訓實踐基地。針對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的未來發展,協會會長林伯彦認爲,漳州台協需要學習全國各地兄弟協會的成功經驗,不斷拓展創業、創新領域的活動,爲在漳台商尋找更多商機,並爲當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作貢獻。

  (4)泉州市台資企業協會

  截至2023年,泉州市台資企業有2300多家。泉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成立於1995年,截至2015年,已有會員單位400多家,在泉州區縣及台商投資區均設立聯誼會。泉州市台資企業協會自成立以來,不斷改革創新,發掘商機,服務台商,熱心公益,在泉台經貿、文化等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不錯成績。通過對泉州台灣青年的扎根分析(見圖6)發現,“台灣、青年、泉州、創業、台商、服務、人民政府、提供”等詞出現頻率高,説明泉州政府相關部門對台灣青年創業及其發展支持力度大, 但是“協會”二字並不是高頻詞,説明泉州市台資企業協會對台灣青年的創業活動支持度偏低。

  圖6  泉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情况

  (5)福建省其他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

  除了福州、厦門、漳州、泉州四地外,莆田市、南平市、龍岩市、三明市、寧德市、福清市、平潭縣等七個城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情况,見圖7。由圖7中“兩岸、文化、媽祖、企業、活動、協會、交流、同胞、投資”等高頻詞可知,這些地方協會開展的兩岸文化交流和台資企業投資活動還停留在傳統層面,“青年”並不是高頻詞,説明這些協會對台灣青年發展和創業活動支持度低。

  圖7  福建省其他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情况

  (三)閩南師範大學支持台灣青年發展概况

  閩南師範大學秉承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辦校初心,近年來在兩岸融合發展研究、兩岸文化傳播和交流等方面打造了衆多研究平台、智庫、研究基地等(見圖8),並形成自身特有的做法與經驗。閩南師範大學積聚全校資源,聯合台辦、台聯等國家層面的機構,共同構建平台、智庫、基地,並以此爲依託,從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智庫建設、海外合作、教育培訓等方面探索出一條兩岸深度融合發展之路。

  閩南師範大學從統戰、文化和經貿三個層面打造兩岸融合研究平台、智庫。統戰層面研究平台“福建省統一戰綫理論研究會兩岸關係理論漳州研究基地”成立於2008年。該基地最近三年連續三年總評分第一,連續三年榮獲“流動奬杯”,爲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作出了貢獻。文化層面平台“閩南文化研究院”,2012年在全國高校率先成立,隨後相繼成立教育部“兩岸語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閩南文化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閩南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等。經貿研究智庫“台商研究中心”,2013年成立,“兩岸一家親研究院”,2017年成立。相關基地有“全國台聯台灣青年新聞媒體人實創基地”(2017年成立)、 “全國台聯系統幹部暨優秀台胞教育培訓基地”(2020年成立)、“兩岸融合發展研究基地”、“閩南文化研習交流基地”、“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全國台聯“海峽兩岸農村教師教育交流基地”等。2020年全國台聯和閩南師範大學共建“圓山學院”,打造兩岸融合發展人才培養基地、研究智庫基地、深度交流基地、文化實踐基地、教育教學基地、項目孵化基地,標誌着閩南師範大學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理論研究,服務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實踐,成爲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探索者”。

  圖8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融合相關的平台、智庫、基地

  閩南師範大學依託這些研究平台、智庫、研究基地等,在兩岸融合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文化交流、服務台灣青年等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績。

  (1)形成兩岸交流特色人才培養體系。2012年6月組建的閩南文化研究院,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構建出國内外唯一的從本科到碩士、博士齊備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特色人才培養體系,全鏈條培養服務國家統一特殊需求的兩岸融合型專業人才。在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的學術研究與傳承方面:主辦福建省唯一一份全國公開發行的閩台文化研究學術期刊《閩台文化研究》;出版《台海文獻匯刊》(60册)、《閩南涉台族譜匯編》(100册)、《台灣族譜匯編》(80册)、《台灣族譜續編》(20册)、《台灣通史》(六卷本)等60多部著作等。另外,近年來,閩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積極引進聘用台籍師資,大力推進與台灣高雄科技大學、東海大學等台灣高校交流合作,持續深化閩台高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並依據台灣統測成績招收台灣學生。

  (2)以兩岸學術交流爲推手,搭建衆多兩岸文化交流平台,召開形式多樣的兩岸學術研討會、論壇等。如,閩南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主辦承辦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兩岸語言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第四届海峽兩岸民間譜牒文化論壇等影響較廣的大型學術會議35場,與會總人次逾3000人,增進了兩岸社會經濟文化交流。閩南師範大學通過聯合全國台聯共同舉辦論壇,並形成了自身的品牌交流項目。如,兩岸融合發展論壇已經成功舉辦四届、兩岸一家親論壇已成功舉辦兩届。

  (3)依託基地,舉辦研習營等多種類型的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依託全國台辦“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等部委基地,自2012年以來,連續8年舉辦國台辦年度重點交流項目“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活動,着力提昇台灣青年學子對祖地文化的深刻認同。2012年全國台聯與閩南師範大學設立“全國台聯閩南文化研習交流基地”,該基地是全國台聯最早掛牌的一批基地之一,與全國台聯合辦過多場活動。另外,結合青年人的興趣,舉辦微電影、視頻等新型活動,如,連續4届承辦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承辦“兩岸青年微視頻展映峰會”、舉辦9期“東南亞華裔青少年尋根之旅和感知中國行活動”等。

  (4)針對大陸的台灣青年,通過創建實踐基地、舉辦論壇、教育培訓等活動,形成了品牌交流培訓項目,幫助其更好地成長。如,閩南師範大學面向台灣青年學子,2018年正式啓動“台灣青年新聞媒體人(漳州)實創基地”,該基地通過實創活動,增進兩岸青年學子的交流和情誼,推助新聞事業的發展。如,2015年、2020年舉辦的台商發展論壇,從漳州走向全國。再如,2015年全國台聯主辦、閩南師範大學承辦的台聯系統處級幹部暨優秀中青年台胞培訓班,2020年則成立“全國台聯幹部暨優秀中青年台胞教育培訓基地”,隨後每年都舉辦台聯系列幹部和優秀中青年台胞教育培訓活動,形成了有影響力的台灣青年培訓項目。

  二、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促進創業的實現路徑

  (一)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傳統角色和功能的轉變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在過去幾十年裏,積極推動兩岸青少年交流,取得不錯的成績。2016年後大力開展創業培訓、交流學習等活動,在促進青年創業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202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支持台灣青年參與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區營造、志願服務等基層融合實踐,不斷擴大閩台青年共同“朋友圈”和“事業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進一步指出,支持台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等各項事業發展;支持台胞深度參與福建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實踐活動;開展台胞擔任在閩非宗教社會組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試點。這爲台灣青年聯誼組織促進台灣青年在閩開展公益創業提供了更好的契機。但是其在公益活動方面,僅僅停留在抗疫宣傳、義務植樹、關愛弱勢群體等零散的、非連續性的志願活動層面,遠没有實現商業化運作,進而無法實現自負盈虧。這需要從根本上轉變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角色和功能,激活其在公益創業活動中的作用。

  1.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傳統角色和功能

  福建省台灣同胞聯誼會自成立以來,一直依據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章程,將自身界定爲愛國民衆團隊,發揮服務台灣同胞的角色,承擔兩岸交流橋樑的功能。盡管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2022年最新修訂的章程中,第一條修改爲“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台灣各族同胞的愛國民衆團體”,强調了中國共産黨對該組織的領導作用,但是其他各條款和2017年版以及以前的版本,並没有多大改動,也没有增加公益活動或者大陸基層實踐之類的表述。

  福建省各級台胞投資企業協會除了福州、厦門外,基本參照2010年版的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章程,將自身界定爲聯合性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發揮服務台灣企業的角色,承擔兩岸交流橋樑的功能。該章程中列示的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業務範圍之一是“舉辦社會公益活動”,並設立青年工作委員會、社會公益工作委員會。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以“團結、協調、服務”的協會宗旨爲指導,2006年版的協會章程中列示:“發揮熱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活動的奉獻作用;發揮組織台商和會員企業之間的聯誼交流團結作用”。厦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有自己的章程,在宗旨條款中有表述“組織發動在厦台資企業參與地方的公益事業”,設立慈善公益委員會、台灣青年(人力資源)與産品營銷委員會。

  顯然,福建省相關青年聯誼組織承擔的角色和發揮的功能比較傳統,没有與時俱進,限制其在促進台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等各項事業發展,深度參與福建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實踐活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因此,福建省各級青年聯誼組織很有必要轉變現有角色和功能,重新思考其在台灣青年商業創業和公益創業的作用,促進台灣青年在閩開展公益創業。

  2.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轉型爲社會企業

  非營利組織都轉爲社會企業成爲近年來業界關注的熱點。2021年,團中央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社會企業專項將社會企業定義爲:“重點關注以協助解决社會問題、改善社會治理、服務特定群體或社區利益爲宗旨和首要目標,以創新商業模式、市場化運作爲主要手段,所得部分盈利按照其社會目標再投入自身業務、所在社區或公益事業,且社會目標持續穩定的項目。” 2021 年 3 月,民建中央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了《關於弘揚社會企業家精神 加快社會企業發展的提案》,建議積極開展社會企業試點建設,宣傳倡導社會企業家精神,建立社會企業青年實踐機制等。

  社會企業與傳統社團組織、純營利組織的區别,見表4。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如果轉變爲社會企業,既能够創造社會價值,也能够創造經濟價值,能够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就業機會,促進福建各個地方社區福利,並能够促進市場貿易相對標準化。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以社會企業模式運營,藉助項目、産品、服務等方式帶領台胞參與福建的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活動,一方面,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探索,提昇組織的運營效率,實現自負盈虧;另一方面,自覺擔負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責任,既保持自己的相對獨立性,同時積極主動與政府建立伙伴關係。

  表4  社團組織、社會企業和純營利組織的區别

  表格略

  (二)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促進創業的實現路徑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促進創業具體包括兩條路徑,一是提高資源整合能力,構建創業輔助平台,大力推動台灣青年在福建省内的創業活動;二是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自身轉變爲社會企業或單獨設立社會企業,進行公益創業,探索一種同時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商業模式,見圖9。

  圖9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促進創業的實現路徑

  1.創業輔助平台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繼續發揮其在台灣和大陸之間資源整合的優勢,擴大與相關行業協會、高校、政府、銀行等機構的合作,設立創業輔助平台,提供六個方面的創業輔助活動:一是創業機會發現。聯合大陸和台灣不同産業或行業協會,不同社會團體,高校相關領域研究專家,通過舉辦交流會、論壇等形式,在教育培訓、文化創意、鄉建鄉創、工業設計等台灣青年擅長的領域,搭建專業化的項目支持平台,幫助台灣青年發現創業機會。二是創業教育和培訓。針對餐飲業、批發零售、文化旅遊、信息行業等對台灣青年吸引力大的行業,提供創業課程、工作坊和研討會等多種形式的創業教育和培訓,幫助台灣青年掌握創業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福建省的商業環境和市場需求,提高他們在福建省創業的成功率。三是創業投資和融資服務。爲台灣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投資和融資服務,幫助初創企業解决資金問題並加速發展。四是爲台灣青年創業者提供在綫銷售和營銷渠道,幫助其擴大産品和服務市場。五是爲台灣青年創業者提供法律諮詢、知識産權保護等服務,幫助初創企業保護自己的權益。六是人力資源服務。爲台灣青年創業者提供招聘、人才獵頭等服務,幫助初創企業找到合適的人才。

  2. 公益創業(社會創業)

  湖南大學中國公益創業研究中心認爲公益創業是指個人、社會組織或者網絡等在社會使命的激發下,追求創新、效率和社會效果,經濟效益兼顧社會效益;是面向社會需要、建立新的組織、或向公衆提供産品或服務的社會活動。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要探索出一條既能加强公益自我造血功能,又能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雙贏”的“公益創業”模式,需要借鑒台灣社會企業發展經驗。相對大陸,台灣在社會創業方面的發展比較早,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社會企業“生態圈”。圍遶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方面,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可以從事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社區建設等類型的公益創業活動。

  生態環保公益創業: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聯合相關台資企業設立生態環保公益組織,帶領台灣青年開展公衆環境意識倡導、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監測等公益活動。

  鄉村振興公益創業: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集合台灣在社區公益、鄉村發展方面的成熟經驗,創立台灣青年福建鄉村振興公益組織,融合文創、旅遊、直播帶貨等方式,參與鄉建鄉創,帶領福建鄉村振興。

  社會公益創業:針對福建省存在的社會問題(弱勢群體問題、大衆關心的公共問題),學習台灣方面成功的社會企業,開展公益創業活動。

  社區建設公益創業: 立足提昇社區居民的主動性、幸福感、歸屬感,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通過創辦社會組織,爲福建省各地社區提供事務服務、衛生服務、社會事業服務、生活服務、社會福利服務、就業和救助服務等。

  (三)閩南師範大學促進台灣青年創業的實現路徑

  近年來,閩南師範大學精心篩選優勢專業,吸引台灣青年來校學習深造,截至2023年已招收台灣學生32人。但是,有關台灣青年創新創業問題,閩南師範大學各級平台、智庫和基地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視,舉辦有關台灣青年創業的活動很少。如,2020年由全國台聯主辦、福建省台聯、漳州市台聯承辦,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學院協辦的全國台聯台胞青年創業發展研討會在漳州市召開。另外,相對於福建省其他高校,如,華僑大學2014年成立的閩台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福建理工大學2019年成立的閩台青年文旅創意産業促進中心、福建師範大學2023年成立的“閩港澳台僑青年創業聯盟”等有關台灣青年創業組織,閩南師範大學缺乏類似組織。

  結合新近國家層面和福建省政府强調支持台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實踐活動,閩南師範大學可以從創業輔助平台或者創辦社會企業兩個方面探索台灣青年的大陸創業路徑和融入大陸基層實踐的路徑,見圖10。

  圖10  閩南師範大學促進台灣青年創業的實現路徑

  三、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創業實踐及發展策略

  (一)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輔助創業實踐及發展策略

  1.促進台灣青年創業中存在的問題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支持台灣青年創業方面,主要通過主辦、協辦或參與相關創業培訓、商業交流活動,助力福建省台灣青年創業者在創業資金籌集、創業項目落地、創業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不錯的成績。對福建省地方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支持台灣青年創業的總體情况進行扎根分析,發現“青年、創業、兩岸、台灣、台胞、企業、發展、台商、交流、協會、融合、活動”等詞高頻出現,説明福建省地方台胞投資企業協會在支持台灣青年創業方面力度不大,主要通過協會聚合兩岸台商力量,舉辦融合交流活動,促進創業企業發展,見圖11。

  但是台灣青年創業者仍然面臨創業成本高、競争激烈、創業政策服務不完善等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相關創業政策的制定、宣導和落實。根據相關研究顯示,台灣青年對於政策的知曉率不高、政策落地不够到位、政策對接有待加强、政策創新尚待突破。由此可見,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還需要提高在台灣青年創業活動中的參與度,提高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宣導創業相關政策、協同政策相關部門推動政策落實、持續幫扶台灣青年創業者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需要提昇其在台灣青年創業方面的功能,打造創業輔助平台,爲台灣青年創業提供多樣化、持續性的輔助支持體系。

  2.構建創業輔助平台的關鍵點

  相對於全國台聯、台企聯,福建省官方聯誼組織龢民間聯誼組織的力量比較弱小,運營資金少。基於自身的力量構建一個創業輔助平台,關鍵點在於:

  (1)發揮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主動性。傳統意義上政府對聯誼組織的管理,主要從“社團統戰工作”視角而不是從“統戰社團”本身建設與發展的視角。基於此,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已經發展幾十年,但是在功能定位、管理模式、自身建設、作用發揮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地方各級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因此,如何發揮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主動性,主動對接行業協會、政府部門、高校、台灣相關協會、台資企業等各種組織,整合各種資源,成爲其構建創業輔助平台的一個關鍵點。

  (2)提高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資源獲取能力。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經費來源有限,主要依靠會員費,與聯誼組織有效開展活動所需要的經費差距大。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統戰屬性和規模有限,社會影響力有限,使其在硬資源,軟資源等獲取方面存在困難。福建省政府需要大力協助台灣青年聯誼組織提高資源獲取能力。

  (3)提高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動員能力。盡管福建省有些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規模很大,但是組織内部管理能力不强,組織協調能力不足,與政府、市場、社會的有效銜接不够,與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群團組織和其他社會團體的横向合作不多,因此,需要提高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動員能力。

  3.福建省“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的成功經驗及其啓示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在打造創業輔助平台時,可以借鑒“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學習其扶植台灣青年創業項目,評選“創業之星”等經驗,形成自身獨特的有影響的創業輔助活動。

  “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2015年9月由共青團福建省委、福建省青年聯合會發起啓動。該計劃的扶持對象是18-45周歲的台籍青年,申報人創業項目需已在福建落地(工商註册時間3年内);若爲合伙經營,應爲項目主導人且股份占30%以上。對獲奬項目的對應負責人,該計劃的扶持内容包括:授予其福建省台灣青年“創業之星”榮譽稱號;奬勵5萬元創業奬金;提供三年陪伴式輔導;優先推薦參與各級創業類比賽等。截至2022年,該計劃評選出80名台灣青年“創業之星”, 累計發放創業扶持金400萬元,已幫扶和支持145個台灣青年創業項目落地發展。

  自2015年起,團省委專門成立福建省台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並設立微信公衆號,實施“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暨台灣青年“創業之星”評選工作。福建省台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通過建設綫上服務矩陣,提供綫下項目化服務,開展政策宣講、公益培訓、導師幫扶、評選表彰、聯誼活動、考察交流等,爲在閩台灣青年實習實訓就業創業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和幫助。品牌系列活動之一“台灣青年創業公益培訓班”始於2015年,截至2022年已經成功舉辦12期,累計參與培訓的台灣青年超600人次。除了固定的系列活動,針對台灣青年的需求,福建省台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每年還不斷調整活動類型。如,2020年,開展包括創業宣講會、公益培訓、個案輔導、項目路演、基地對接、創業沙龍等十餘場系列活動。通過系列活動的舉辦,推動“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參與人數每年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累計受理2416名台灣青年的申請。

  “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項目每年都在不斷迭代創新。如,評審輔導會每年也會發生變化,不斷豐富創業導師團隊。2020年的評審輔導會邀請了五位來自教育、法律、投資等領域資深的青年創業導師與專家擔任評委,對來自文化創意、培訓教育、生態農業、食品貿易等多個行業的30個台青入圍項目進行評審輔導。針對福建省的産業發展戰略,該計劃在受理申請項目上有所側重。如,2022年度的“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對於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産業政策,對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緑色經濟、文旅經濟領域及閩台産業合作重點領域創業項目予以優先考慮。在扶植策略上也不斷更新,如,2022年除了給台灣青年創業者提供傳統服務外,還進一步協助對接創業場地、媒體、資本等資源,同時引導加入工商網絡,幫助青年創業成功。

  通過對“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累計評選出80名台灣青年“創業之星”進行扎根分析(圖12)發現,這些創業之星依託創業基地,創業項目落地,企業獲得穩步發展,通過自身創業成功經驗的宣傳,不斷提昇“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的影響力,形成良性循環的狀態。

  圖12  創業之星發展情况

  “101台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及其實施機構“福建省台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的創業扶持經驗的啓示: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在打造創業輔助平台時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或者機構;創業輔助平台需要整合吸收各行各業的相關資源,擴大扶持項目評選的客觀性、扶持計劃的針對性、扶持項目的成功率;優先扶持的創業項目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國家産業政策、福建省産業發展布局;創業扶持時間至少三年, 需要充分考慮台灣青年創業三年中會出現的各種情况,要有相應的預警機制和協助措施;各種創業培訓活動要有針對性、長期性和創新性。

  4.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構建創業輔助平台的發展策略

  (1)福建省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福建省台辦、商務廳、民政廳及其他相關部門,協助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進行省内資源對接,完成創業輔助平台構建;通過舉辦評選“創業支持先進聯誼組織”或者“台灣青年優秀創業輔助平台” 等活動,激活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的主動性,大力鼓勵其在促進創業中發揮更大作用。

  (2)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構建創業輔助平台的策略。一是拓展資源合作思路,廣泛對接地方政府或民間各種創業平台、協會、基地等,合作構建創業輔助平台;主動對接福建省主導産業資源,發現更多創業機會。二是創業輔助平台開展的各種創業相關活動要有針對性、長期性和創新性。改變傳統的聯誼交流形式和活動内容,將活動舉辦地從聯誼組織所在地轉移到衆創空間、創業基地或者台資企業中;根據台灣青年的喜好,創新創業交流、政策宣講、創業培訓等活動的形式和内容;推出有影響力的創業培訓項目或者評選創業先進典型。三是創業輔助平台建立創業幫扶長效機制。不僅在創業前,更在創業中,給予台灣青年持續幫助。充分考慮台灣青年創業初期會出現的各種情况,要有相應的預警機制和協助措施。

  (二)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自身的創業實踐及發展策略

  1.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開展公益創業的機遇和挑戰

  公益創業(社會創業)企業在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的成長呈現動態平衡特徵:經濟層面的成長有助於經濟目標的實現,進而對企業社會層面的成長有正向影響,當社會目標實現後,又會進一步促進企業在經濟層面的成長。當前,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開展公益創業面臨很好的機遇:

  一是社會企業這幾年在大陸蓬勃興起。《中國社會企業與社會投資行業掃描調研報告》(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和南都基金會2019年發佈)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有社會企業1684家。社會企業多分佈在四川、上海、廣東、北京等地,其中分佈在四川的比例最高。

  二是國家和福建省相關政策文件的鼓勵。《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指出,支持台胞參與福建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等各項事業發展;支持台胞深度參與福建當地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實踐活動;開展台胞擔任在閩非宗教社會組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試點。2022年民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關於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通知》,鼓勵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2023年福建省民政廳和鄉村振興局舉辦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公益創投大賽活動。這些政策文件爲台灣青年聯誼組織促進台灣青年在閩開展公益創業提供了更好的契機。

  三是福建省近幾年陸續出台對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管理的支持政策。如,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7年印發《關於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對扶持社會組織發展作了詳細規定;福建省民政廳 福建省財政廳《省級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管理辦法》(閩民管〔2019〕67號);《福建省財政廳 福建省民政廳關於印發<福建省支持社會組織參與民政服務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閩財社〔2021〕36號);2022年福建省民政廳出台《關於推進福建省社區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

  四是台灣青年到福建公益創業的願望。福建省青年五四奬章獲得者、台灣社工涂佳榮2019年在福州創辦樂恒公益服務中心。涂佳榮説,“我們台灣的社工可以服務在福州的台胞台商子女。因爲台商子女來這裏會有適應的問題,教育上的問題。我們希望透過社工服務,讓台商能够安心留下來,將福建作爲第一家園。” 目前在福建省的台灣社工還很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與一點成就,鼓勵台灣社工過來,因爲這裏有更多的舞台、機會。”

  但是,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開展公益創業同樣也面臨很多挑戰:一是有關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大陸對非營利組織的立法尚不健全,更没有開展涉及對社會企業的立法工作。大陸的社會企業普遍還是以工商企業的形式註册,並不能享受政策税務方面的優惠。截至2022年5月,地方層面出台的支持社會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約31個,其中四川省22個,福建省支持社會企業發展的政策爲0。近年來,福建省各級政府涉台單位加大力度出台系列惠台青年創業就業政策,但是,這些政策針對的是商業創業活動,缺乏公益創業的引導。二是社會企業的概念在國内比較模糊,導致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轉型困難。三是公益事業和商業活動的兩難。社會能接受企業在市場活動中盈利,却不能接受非營利組織在市場中盈利,如何在追求商業利潤的同時,不偏離組織的社會使命和目標,這是一個難題。四是社會企業的市場競争力和創新能力相對較低。

  2.閩台社會組織公益創業的成功經驗及其啓示

  台灣社會企業發展比大陸早,在發展類型和模式上有比較成功的經驗。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成功創立藍絲帶社會企業,由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與福建省青年創業促進會兩個機構共同組建的“福建青創”,成爲省内第一創業服務公益平台。這些經驗,能爲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模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台灣地區社會企業發展經驗

  20 世紀 90 年代初,台灣開始出現實行商業手段或創設事業單位經營的非營利組織。成功案例有喜憨兒基金會、育成基金會、陽光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等。創業家與市場媒介兩種發展模式是這些非營利組織主要選擇的模式。創業家模式,如,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與嬌生公司合作創立“嬌生婦女就業貸款”項目,一方面,向弱勢婦女發放貸款,以支付她們在培訓期間學費及生活費;另一方面,爲她們提供穩定就業奬勵機制、後續關懷輔導等服務。市場媒介模式,如,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的“小區照顧服務支持系統”。該系統有三個項目組成:培訓相關方案所需的項目人員;建立小區照顧服務項目需求人口信息;爲小區照顧福利服務供需雙方,進行工作介紹、配置及客服服務。

  台灣第一個以“社會企業”爲名的公司爲光原社會企業,成立於2008年9月。該公司由輔仁大學爲原住民服務的“曙光計劃”團隊和一群保護環境生態的原住民共同推動創立。至今,已經生産有機農産品1945噸,農友收益8283萬元,參與友善農業人數56人,參與生態學習人次5680人,服務範圍已經從台灣拓展到菲律賓、印度等地。台灣地區社會企業類型主要有五種:工作整合型、地方社區發展型、公益創投的獨立企業型、服務提供與産品銷售型、社會合作社,其中,以工作整合型最爲常見。工作整合型多爲由身心障礙者所經營的非營利組織,以設立工作坊或庇護工場來提供弱勢族群職業訓練或就業機會,提供一般水平工資與創業輔導。台灣社區型社會企業在投入動機上强調對社區問題的解决,創造弱勢者的就業機會或提昇其人際關係連接;以社區特性爲基礎,思考創新的可能性。台灣地區社會企業組織的發展情况表明:社會企業組織要實現社會價值,需要重視組織界域的拓展,尤其是發展與其他不同部門的組織或協調合作。

  (2)福建省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和藍絲帶社會企業

  YBC 是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 ( Youth Business China) 的簡稱,爲創業青年提供公益服務: 提供無利息、無扺押、免擔保的創業啓動資金借款;招募企業家等人作爲導師志願者,在青年創業的每一個階段提供諮詢培訓和 “一對一”陪伴式導師輔導; 傳遞和分享商業經驗,引導青年進入互助式的創業商網。2005 年福建團省委决定將 YBC 扶持青年創業項目引進福建,2008年註册成立 “福建省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該基金會圍遶“F5模式”開展青年創業服務工作,其中,“F”代表着福建,更代表着“Family”,寓意着創業者温暖的大家庭,而“5”則是指創業生態圈的五要素,包括智庫、資金、文化、政策、社會資源。

  截至 2012 年底,海西基金會在全省範圍内吸引了 1030 名活躍的企業家成爲志願者,這些志願者爲創業青年提供了數以萬計小時的志願服務,累計扶持青年創業企業 428 家,青年創業企業存活率高達92% 。基金會自成立以來,接受捐贈3700餘萬元,其中網龍公司捐贈1180萬元,匹克體育捐贈270萬元,中瑞集團捐贈170萬元,福建鳳翔集團捐贈100萬元。在創業資金方面扶持創業典型196位,爲其提供369.66萬元的資金支持以及三年期一對一導師跟踪輔導;創業智庫方面,組織導師參與63期培訓班,實地走訪巡診創業青年項目325個;社群文化方面,舉辦了300期創業俱樂部;社會資源方面,與多方合作建立95個創業益站,爲青年對接社會資源專項服務成果149項,與76家媒體合作開展宣傳活動200多次,有效推動了福建省青年創業事業的發展。

  海西基金會除了采取 YBC 的統一扶持模式外,還探索扶持青年創業的新方式。如,企業家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基金會,爲基金會建立了健全的培訓體系,引入了ISO 9001 質量管理體系,還發起了 “藍絲帶”社會企業,運用商業方法解决初創企業的産品銷售難題,提高出初創企業的存活率。2010年11月,10位企業家導師發起人共同出資 50萬元註册成立了 “福州藍絲帶商務會展有限公司”(簡稱藍絲帶),幫助創業青年搭建銷售平台。藍絲帶從四個業務領域探索自身發展的道路:協助創業青年銷售産品、組織商務考察、組織導師俱樂部活動、提供創業培訓服務。作爲社會企業,藍絲帶利潤的30%用作經營團隊的績效工資,用於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從而更好地實現經濟目標;其餘70%則捐贈給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並設立藍絲帶專項基金,用於扶持青年創業的公益事業。藍絲帶還邀請獨立第三方對企業的社會目標效果進行評價,并發佈專項審計報告,從而獲得社會的認知和認可。

  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後來與福建省青年創業促進會兩個機構共同組建“福建青創”,主管單位爲共青團福建省委,成爲福建省第一創業服務公益平台。福建青創一直堅持青年創業幫扶的公益事業,凝聚龐大的創業導師與創業青年群體,逐步建立起省内最大的創業智庫。目前,福建青創已擁有網龍公司總裁劉路遠、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許志華等1700位創業導師和專業導師。他們從創業關懷出發,以公益資金與公益智庫爲依託,爲福建創業青年提供最佳的創業交流與支持平台,努力打造良性的創業生態圈,整合資源、專業服務、創新發展、致力於培養一代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業家。截至2019年,福建青創已累計放款資金2971萬元;創業導師超10萬小時志願服務時間;開展創業講壇213講、創業培訓班127期,累計培訓超過十萬人;培育近4000家企業,提供5萬多個就業崗位;759位創業青年獲得了福建青創的資金支持和導師輔導,每年創造近10億年産值。

  (3)成功經驗對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開展公益創業的啓示

  台灣社會企業、福建海西青年創業基金會、藍絲帶社會企業、福建青創的發展經驗,爲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帶來幾點啓示:一是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需要依託相關基金會成立社會企業;二是需要聚合各行各業的企業家資源;三是科學分析福建省需要解决的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區發展等問題,選擇適合的公益創業項目和發展模式;四是在探索中形成自身獨特的公益創業模式。

  3.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的發展策略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承擔公益創業者的角色,從事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社區建設等創業活動,需要從社會企業視角出發確定治理模式、商業模式,並獲得相應政策支持,才能健康發展。 

  (1)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的運作及治理模式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發起成立一個基金會,作爲非公開募集慈善資源,來絶對控股社會企業,實現對社會組織的項目支持,社會企業從事商業活動,所得盈利返還給基金會以拓展慈善業務和規模。社會企業與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協同提供社會服務,搭建多元實訓平台、開展各項專業的社會服務工作。社會企業主要依靠自身企業盈利來爲其體系内的公益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同時也利用自身社會企業的聲譽獲取各基金會的貸款或股權投資,探索出一個基金會、聯誼組織、社會企業三位一體的運作模式,見圖13。

  (2)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的模式及其策略

  參考社會企業模式七種類型(創業支持模式、市場中介模式、就業模式、有償服務模式、服務補貼模式、市場聯動模式與組織支持模式),根據産品經濟價值和受益對象勞動能力,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采取的商業運營模式有4種(圖14),相應的策略見表5。

  圖14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的商業模式

  表5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模式及其策略選擇

  表格略

  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在選擇公益創業的商業模式及其策略時,要注重發掘産品、服務、勞動力的經濟價值。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不管選擇哪一條商業模式,都需要和市場建立一種良性的交换關係,有針對性地開發産品、服務、勞動力的經濟價值;創造性地進行産品生産與勞動力輸出。這要求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整合社會資源,厘清組織自身與受益對象擁有的資源,减少外部的資源依賴,視組織與受益對象爲一體,同市場進行平等的社會交换。

  另外,公益創業是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發展的重要選擇途徑,但並不是唯一的發展出路。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還可通過與政府、基金會、企業的CSR部門的密切合作,共同創造社會價值。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通過不同手段和策略的嘗試,可以探索出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可持續發展的譜系。

  (3)支持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的政策措施

  在亞洲社會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韓國還是台灣的社會企業發展模式,都采取的是政府主動推動模式。相比國内省份,福建省尚未出台社會企業的促進政策。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轉型社會企業,從事公益創業,需要福建省政府緊跟國内相關省份的政策步法,出台或者完善現有的相關政策或管理辦法等。

  第一,完善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民政部 2003年頒發的《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管理暫行辦法》。該暫行辦法第十條規定:所在地人民政府台灣事務部門履行業務主管單位的職責,爲台資企業協會提供服務和幫助。但是具體七條細則,都簡單描述爲指導、協助、幫助台資企業協會開展各項活動。並没有明確指出相關政府部分提供哪些幫助,缺乏針對性。

  第二,福建省政府參考四川省成都市支持社會企業的做法,探索建立社會企業評審認定、信息公開披露和市場退出(摘牌)等基礎性制度;形成福建省社會企業培育發展管理辦法,規定社會企業登記、章程備案、評審認定、政策扶持、監管服務、摘牌退出等内容。這些政策措施能有力推動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之類的社團組織向社會企業轉型,調整自身的功能定位、改善管理模式、加强自身建設,在兩岸融合橋樑角色發揮更大作用。

  第三,福建省政府部門牽頭舉辦公益創投。福建省各級政府聯合相關企業或單位,爲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成立的初創期和中小型公益組織,提供“種子資金”,進行培育扶植,以解决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會公益、社區治理等社會問題,達到促進能力建設和公益模式創新目的,推動台灣青年參與福建省基層實踐。

  (三)閩南師範大學促進台灣青年創業的策略

  1.閩南師範大學構建台灣青年創業輔助平台的策略

  閩南師範大學依託閩南文化研究院、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和圓山學院等國家級或省級平台,對接國家和省級創業智庫資源,聯合地方政府或閩南地區各種創業平台、協會、基地等,合作構建台灣青年創業輔助平台。首先,台灣青年創業輔助平台系統設計各種創業輔助活動、推出有影響力的創業培訓項目或者評選創業先進典型、建立創業幫扶長效機制。然後,發揮不同學院的優勢,爲台灣青年尋找更多創業機會、創新創業培訓内容、舉辦創業賽事。如,發揮閩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經管學科優勢,主動對接福建省主導産業資源,發現更多商業創業機會,開展相關創業培訓活動,與閩南地區台資企業合作孵化創業項目或舉辦創業賽事;發揮文學院、歷史學院、法學院等在文化傳承、社會工作、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優勢,發掘台灣青年公益創業機會,與相關社會組織合作孵化公益創業項目或舉辦公益創業賽事等。最後,閩南師範大學定期對各平台、智庫、學院開展的促進台灣青年創業活動進行經驗總結,提煉出可復製推廣的模式,在福建省或者全國進行推廣,提昇學校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的影響力。

  2.閩南師範大學學生社團聯合台灣青年開展公益創業的策略

  由閩南師範大學促進台灣青年創業的實現路徑(圖10)可知,閩南師範大學學生社團有兩個功能:志願服務和公益創業。一方面,閩南師範大學現有學生社團除了開展日常志願活動外,還可以聯合台灣學生成立志願服務隊,在閩南地區開展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區建設、文化傳承等志願服務活動。另一方面,閩南師範大學出台支持學生社團公益創業相關規定或奬勵措施,鼓勵現有學生社團或組建台灣青年社團,嘗試公益創業。根據閩南地區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區建設、文化傳承等實際情况,結合福建省台灣青年聯誼組織公益創業模式及其策略選擇(表5),閩南師範大學學生社團可以選擇的公益創業模式及其策略,見表6。

  表6  閩南師範大學學生社團聯合台灣青年開展公益創業的模式及策略

  表格略

  閩南師範大學學生社團聯合台灣青年在選擇公益創業的模式及策略時,無論在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社區建設、文化傳承等哪個領域進行公益創業,都要注重發掘産品、服務、勞動力的經濟價值。閩南師範大學學生社團無論選擇哪一條公益創業模式,都需要和市場建立一種良性的交换關係,有針對性地開發産品、服務、勞動力的經濟價值;創造性地進行産品生産與勞動力輸出。這要求閩南師範大學需要培養學生社團的市場交换思維,輔助學生社團厘清自身與受益對象擁有的資源,對接社會資源,整合社會資源,同市場進行平等的社會交换,在市場競争中取勝。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